CN220592296U - 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2296U
CN220592296U CN202322309335.9U CN202322309335U CN220592296U CN 220592296 U CN220592296 U CN 220592296U CN 202322309335 U CN202322309335 U CN 202322309335U CN 220592296 U CN220592296 U CN 220592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matching
table body
supporting plate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93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ing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ing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ing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ing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93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2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2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2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包括旋转加工台本体,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顶面周围沿自身径向安装设置有多个拆装组件;所述拆装组件的顶面均安装有能够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径向移动的撑紧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径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内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撑紧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顶撑板能够自内向外移动撑紧外齿圈的内围,而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后便可使配合座水平脱出配合槽而将对应的撑紧组件拆离旋转加工台本体,撑紧组件与旋转加工台本体的拆装组合方式简单易操作,继而便于将撑紧组件固定在对应位置后通过顶撑板自内向外移动的方式撑紧外齿圈的内围。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进行加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对应的夹紧机构来实现对齿轮的夹持和定位工作,具体在对大型齿圈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插齿加工的方式进行,插齿加工是除滚齿以外常用的一种利用展成法的切齿工艺,具体在插齿时,插齿刀与工件相当于一对圆柱齿轮的啮合,插齿刀的往复运动是插齿的主运动,而插齿刀与工件按一定比例关系所作的圆周运动是插齿的进给运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夹紧装置来将齿圈进行固定,而目前的夹紧装置在具体设计时,其通常仅能对齿圈进行内撑撑紧或者外撑撑紧,造成其仅能单一的夹紧固定外齿圈或者是内齿圈进行插齿加工,使用过程中的通用性较差,往往需要设置两种夹紧装置方能分别满足外齿圈和内齿圈的插齿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径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内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撑紧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顶撑板能够自内向外移动撑紧外齿圈的内围,而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后便可使配合座水平脱出配合槽而将对应的撑紧组件拆离旋转加工台本体,撑紧组件与旋转加工台本体的拆装组合方式简单易操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包括旋转加工台本体,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顶面周围沿自身径向安装设置有多个拆装组件;
所述拆装组件的顶面均安装有能够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径向移动的撑紧组件,用以通过所述撑紧组件径向移动的方式来将齿圈夹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中部同轴开设有用以下排切屑液的落料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拆装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在周向上均布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拆装组件均包括配合槽和配合座,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外围沿自身径向开设有多个所述配合槽,且所述配合槽的顶部均敞开设置,所述配合槽槽底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径向的外侧和内侧分别竖向开设有外撑限位孔和内撑限位孔,所述配合座均与对应的所述配合槽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径向滑动配合,且所述配合座的顶面均安装有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径向设置的所述撑紧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配合座的顶面均竖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为通孔,且所述安装孔均与对应的所述内撑限位孔竖向同轴对照,所述安装孔均沿竖向同轴滑动配合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内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伸出对应所述配合座的顶面且同轴固定有手柄,所述限位杆位于对应所述手柄和所述配合座顶面之间的部分均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手柄和所述配合座顶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均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配合座的内侧端与对应所述配合槽的内端贴合接触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内撑限位孔竖向同轴对照,而所述配合座的外侧端与对应所述配合槽的内侧端贴合接触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外撑限位孔竖向同轴对照。
作为优选,所述撑紧组件均包括缸座和顶撑板,所述缸座均垂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配合座的顶端面,所述缸座靠近所述手柄的端面均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径向固定有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的推杆远离对应的所述手柄且通过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径向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对应的所述缸座,所述顶撑板的底面均水平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面均竖向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端面分别固定有外撑连接套和内撑连接套,且所述内撑连接套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所述推杆的外端。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本体均不与对应所述手柄的外围接触,所述托板均不与对应的所述推杆外围接触,所述托板和所述顶撑板均为圆弧形板。
作为优选,所述顶撑板的内外表面均同轴覆盖固定有缓冲垫板,所述托板的外径均不小于对应所述顶撑板的内径,且所述托板的内径均不大于对应所述顶撑板的内径。
采用上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具体在大型齿圈加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初始时,所述配合座与所述配合槽均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径向滑动配合,同时所述限位杆均与对应的所述内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则此时通过上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内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锁止所述配合座无法水平脱出所述配合槽,从而此时所述撑紧组件均通过对应的所述拆装组件被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顶部外围,如此通过所述配合座与所述配合槽径向滑动配合和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内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所述撑紧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所述顶撑板能够自内向外移动撑紧所述外齿圈的内围,而后续仅需外拉所述限位杆脱出所述限位孔后便可使所述配合座水平脱出所述配合槽而将对应的所述撑紧组件拆离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所述撑紧组件与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拆装组合方式简单易操作,继而便于将所述撑紧组件固定在对应位置后通过所述顶撑板自内向外移动的方式撑紧外齿圈的内围,从而实现了在加工外齿圈时使用撑紧组件将外齿圈固定夹紧,而由于所述配合座的内侧端与对应所述配合槽的内端贴合接触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内撑限位孔竖向同轴对照,而所述配合座的外侧端与对应所述配合槽的内侧端贴合接触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外撑限位孔竖向同轴对照,则对调所述配合座的朝向后通过所述配合座与所述配合槽径向滑动配合和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外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所述撑紧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所述顶撑板能够自外向内移动撑紧内齿圈的外围,应注意的是,所述配合座在朝向对调完毕时,应将所述内撑连接套均与对应的所述推杆外端彼此分开并让所述外撑连接套均与对应的所述推杆外端同轴固定组合,以确保所述顶撑板压在内齿圈的轮廓表面能够与内齿圈的外围贴合,并且仅需外拉所述限位杆脱出所述限位孔后便可使所述配合座水平脱出所述配合槽而将对应的所述撑紧组件拆离旋所述转加工台本体,所述撑紧组件与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的拆装组合方式简单易操作,继而便于将所述撑紧组件固定在对应位置后通过所述顶撑板自外向内移动的方式撑紧内齿圈的外围,从而实现了在加工内齿圈时使用撑紧组件将内齿圈固定夹紧,如此由于所述撑紧组件能够通过切换朝向的方式来实现对外齿圈和内齿圈的分别夹紧固定,从而丰富了所述撑紧组件的使用功能,提升了所述撑紧组件的使用通用范围。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径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内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撑紧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顶撑板能够自内向外移动撑紧外齿圈的内围,而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后便可使配合座水平脱出配合槽而将对应的撑紧组件拆离旋转加工台本体,撑紧组件与旋转加工台本体的拆装组合方式简单易操作,继而便于将撑紧组件固定在对应位置后通过顶撑板自内向外移动的方式撑紧外齿圈的内围,从而实现了在加工外齿圈时使用撑紧组件将外齿圈固定夹紧;
2、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径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外撑限位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撑紧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顶撑板能够自外向内移动撑紧内齿圈的外围,而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后便可使配合座水平脱出配合槽而将对应的撑紧组件拆离旋转加工台本体,撑紧组件与旋转加工台本体的拆装组合方式简单易操作,继而便于将撑紧组件固定在对应位置后通过顶撑板自外向内移动的方式撑紧内齿圈的外围,从而实现了在加工内齿圈时使用撑紧组件将内齿圈固定夹紧;
3、由于撑紧组件能够通过切换朝向的方式来实现对外齿圈和内齿圈的分别夹紧固定,从而丰富了撑紧组件的使用功能,提升了撑紧组件的使用通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断面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断面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视外部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外部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外部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旋转加工台本体;101、落料开口;2、拆装组件;201、配合槽;202、配合座;203、手柄;204、弹簧;205、外撑限位孔;206、内撑限位孔;207、限位杆;208、安装孔;3、撑紧组件;301、缓冲垫板;302、顶撑板;303、托板;304、连接座;305、缸座;306、气缸本体;307、外撑连接套;308、推杆;309、内撑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包括旋转加工台本体1,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顶面周围沿自身径向安装设置有多个拆装组件2,具体是,拆装组件2均包括配合槽201和配合座202,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外围沿自身径向开设有多个配合槽201,且配合槽201的顶部均敞开设置,配合槽201槽底沿旋转加工台本体1径向的外侧和内侧分别竖向开设有外撑限位孔205和内撑限位孔206,配合座202均与对应的配合槽201沿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径向滑动配合,且配合座202的顶面均安装有沿旋转加工台本体1径向设置的撑紧组件3,配合座202的顶面均竖向开设有安装孔208,安装孔208均为通孔,且安装孔208均与对应的内撑限位孔206竖向同轴对照,安装孔208均沿竖向同轴滑动配合有限位杆207,且限位杆207的底端均与对应的内撑限位孔206竖向滑动配合,限位杆207的顶端均伸出对应配合座202的顶面且同轴固定有手柄203,限位杆207位于对应手柄203和配合座202顶面之间的部分均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204,且弹簧204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手柄203和配合座202顶面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配合座202与配合槽201径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207与内撑限位孔206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撑紧组件3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顶撑板302能够自内向外移动撑紧外齿圈的内围,而仅需外拉限位杆207脱出限位孔后便可使配合座202水平脱出配合槽201而将对应的撑紧组件3拆离旋转加工台本体1
拆装组件2的顶面均安装有能够沿旋转加工台本体1径向移动的撑紧组件3,用以通过撑紧组件3径向移动的方式来将齿圈夹紧固定,具体是,撑紧组件3均包括缸座305和顶撑板302,缸座305均垂直固定在对应的配合座202的顶端面,缸座305靠近手柄203的端面均沿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径向固定有气缸本体306,气缸本体306的推杆308远离对应的手柄203且通过沿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径向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对应的缸座305,顶撑板302的底面均水平固定有托板303,托板303的底面均竖向固定有连接座304,连接座304的两侧端面分别固定有外撑连接套307和内撑连接套309,且内撑连接套309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推杆308的外端,优选内撑连接套309和外撑连接套307均与对应的推杆308同轴螺纹配合,且当需要组合推杆308与内撑连接套309或外撑连接套307时,应先让推杆308带动连接座304移动到超出配合座202的外端部,以便能够顺利的翻转内撑连接套309或外撑连接套307,如此设置,便于使气缸本体306通过与外界供气管路相连接的方式通气工作,以此使气缸本体306通过推杆308带动对应的托板303及顶撑板302沿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径向移动来完成夹紧固定齿圈的操作。
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中部同轴开设有用以下排切屑液的落料开口101,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落料开口101的设置来方便插齿加工过程中的切屑液能够顺利下排出旋转加工台本体1,拆装组件2的数量为四个且在周向上均布设置,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同时设置四个拆装组件2及撑紧组件3的方式来对齿圈在周向上进行稳定的夹紧固定。
同时配合槽201均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一种,如此设置,便于配合座202仅能沿配合槽201水平移动而无法从其它方向脱出,配合座202的内侧端与对应配合槽201的内端贴合接触时,限位杆207与内撑限位孔206竖向同轴对照,而配合座202的外侧端与对应配合槽201的内侧端贴合接触时,限位杆207与外撑限位孔205竖向同轴对照,如此设置,便于当配合座20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朝向对调后,限位杆207在与对应的外撑限位孔205竖向同轴对照时,能够通过配合座202的外侧端与对应配合槽201的内侧端贴合接触的方式进行明显提示。
并且气缸本体306均不与对应手柄203的外围接触,托板303均不与对应的推杆308外围接触,托板303和顶撑板302均为圆弧形板,如此设置,便于防止气缸本体306与手柄203产生彼此干涉的情况,同时便于防止托板303底面与推杆308产生彼此干涉的情况,同时通过托板303和顶撑板302圆弧形的设计,能够使用托板303更为稳定的托住平放齿圈的底面,并使用顶撑板302更为贴合的夹紧固定住平放齿圈的周向表面,顶撑板302的内外表面均同轴覆盖固定有缓冲垫板301,优选缓冲垫板301均为橡胶圆弧板,以便通过缓冲垫板301弹性变形的方式来防止压损齿圈的周向表面,托板303的外径均不小于对应顶撑板302的内径,且托板303的内径均不大于对应顶撑板302的内径,如此设置,便于托板303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托住平放齿圈的底端面,同时顶撑板302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夹紧固定住平放齿圈的周向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具体在大型齿圈加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初始时,配合座202与配合槽201均沿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径向滑动配合,同时限位杆207均与对应的内撑限位孔206竖向滑动配合,则此时通过上限位杆207与内撑限位孔206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锁止配合座202无法水平脱出配合槽201,从而此时撑紧组件3均通过对应的拆装组件2被可拆卸的固定在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顶部外围,如此通过配合座202与配合槽201径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207与内撑限位孔206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撑紧组件3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顶撑板302能够自内向外移动撑紧外齿圈的内围,而后续仅需外拉限位杆207脱出限位孔后便可使配合座202水平脱出配合槽201而将对应的撑紧组件3拆离旋转加工台本体1,撑紧组件3与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拆装组合方式简单易操作,继而便于将撑紧组件3固定在对应位置后通过顶撑板302自内向外移动的方式撑紧外齿圈的内围,从而实现了在加工外齿圈时使用撑紧组件3将外齿圈固定夹紧,而由于配合座202的内侧端与对应配合槽201的内端贴合接触时,限位杆207与内撑限位孔206竖向同轴对照,而配合座202的外侧端与对应配合槽201的内侧端贴合接触时,限位杆207与外撑限位孔205竖向同轴对照,则对调配合座202的朝向后通过配合座202与配合槽201径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207与外撑限位孔205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撑紧组件3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位置并使顶撑板302能够自外向内移动撑紧内齿圈的外围,应注意的是,配合座202在朝向对调完毕时,应将内撑连接套309均与对应的推杆308外端彼此分开并让外撑连接套307均与对应的推杆308外端同轴固定组合,以确保顶撑板302压在内齿圈的轮廓表面能够与内齿圈的外围贴合,并且仅需外拉限位杆207脱出限位孔后便可使配合座202水平脱出配合槽201而将对应的撑紧组件3拆离旋转加工台本体,撑紧组件3与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拆装组合方式简单易操作,继而便于将撑紧组件3固定在对应位置后通过顶撑板302自外向内移动的方式撑紧内齿圈的外围,从而实现了在加工内齿圈时使用撑紧组件3将内齿圈固定夹紧,如此由于撑紧组件3能够通过切换朝向的方式来实现对外齿圈和内齿圈的分别夹紧固定,从而丰富了撑紧组件3的使用功能,提升了撑紧组件3的使用通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包括旋转加工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顶面周围沿自身径向安装设置有多个拆装组件(2);
所述拆装组件(2)的顶面均安装有能够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径向移动的撑紧组件(3),用以通过所述撑紧组件(3)径向移动的方式来将齿圈夹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中部同轴开设有用以下排切屑液的落料开口(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2)的数量为四个且在周向上均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2)均包括配合槽(201)和配合座(202),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外围沿自身径向开设有多个所述配合槽(201),且所述配合槽(201)的顶部均敞开设置,所述配合槽(201)槽底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径向的外侧和内侧分别竖向开设有外撑限位孔(205)和内撑限位孔(206),所述配合座(202)均与对应的所述配合槽(201)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径向滑动配合,且所述配合座(202)的顶面均安装有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径向设置的所述撑紧组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座(202)的顶面均竖向开设有安装孔(208),所述安装孔(208)均为通孔,且所述安装孔(208)均与对应的所述内撑限位孔(206)竖向同轴对照,所述安装孔(208)均沿竖向同轴滑动配合有限位杆(207),且所述限位杆(207)的底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内撑限位孔(206)竖向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207)的顶端均伸出对应所述配合座(202)的顶面且同轴固定有手柄(203),所述限位杆(207)位于对应所述手柄(203)和所述配合座(202)顶面之间的部分均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204),且所述弹簧(204)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手柄(203)和所述配合座(202)顶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201)均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座(202)的内侧端与对应所述配合槽(201)的内端贴合接触时,所述限位杆(207)与所述内撑限位孔(206)竖向同轴对照,而所述配合座(202)的外侧端与对应所述配合槽(201)的内侧端贴合接触时,所述限位杆(207)与所述外撑限位孔(205)竖向同轴对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组件(3)均包括缸座(305)和顶撑板(302),所述缸座(305)均垂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配合座(202)的顶端面,所述缸座(305)靠近所述手柄(203)的端面均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径向固定有气缸本体(306),所述气缸本体(306)的推杆(308)远离对应的所述手柄(203)且通过沿所述旋转加工台本体(1)的径向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对应的所述缸座(305),所述顶撑板(302)的底面均水平固定有托板(303),所述托板(303)的底面均竖向固定有连接座(304),所述连接座(304)的两侧端面分别固定有外撑连接套(307)和内撑连接套(309),且所述内撑连接套(309)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所述推杆(308)的外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306)均不与对应所述手柄(203)的外围接触,所述托板(303)均不与对应的所述推杆(308)外围接触,所述托板(303)和所述顶撑板(302)均为圆弧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板(302)的内外表面均同轴覆盖固定有缓冲垫板(301),所述托板(303)的外径均不小于对应所述顶撑板(302)的内径,且所述托板(303)的内径均不大于对应所述顶撑板(302)的内径。
CN202322309335.9U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Active CN220592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9335.9U CN220592296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9335.9U CN220592296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2296U true CN220592296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83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9335.9U Active CN220592296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2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99270A1 (en) Attachment for machine tool
CN110421074B (zh) 一种基于汽车冲压结构件的快速冲压折弯装置
CN103240594B (zh) 机动车真空助力器上的弹簧自动装配装置
CN110630717B (zh) 一款高扭矩高刚性长寿命谐波减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CN107081441A (zh) 一种套筒类工件内表面定心夹紧装置
CN220592296U (zh) 一种齿轮加工夹紧装置
CN115139027B (zh) 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排气机匣组合焊接设备
CN214978254U (zh) 一种齿轮装夹工装的下压结构
CN112833161B (zh) 一种带复合球轴承的谐波减速器的下壳体制造方法
CN110883741A (zh) 一种led灯生产用工作台
CN114289975B (zh) 一种汽车轮毂冲压焊接装置
CN115570314A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件加工的焊接台
CN109848731A (zh) 一种拨叉圆弧形叉爪口内侧铣削用夹具
CN219206343U (zh) 一种可拆卸座椅
CN212634854U (zh) 一种钣金件焊接防变形辅助工装
CN113263291B (zh) 一种电动车后桥焊接用夹具
CN210388478U (zh) 一种基于钢管束加工的自动翻转设备
CN212735799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装配工装
CN214979405U (zh) 一种齿轮装夹工装
CN219666671U (zh) 一种弹簧支架抓取机构
CN219944665U (zh) 一种全行程卡盘
CN210115421U (zh) 商用车锻造铝合金轮毂刚性伸缩定位夹具
US3620281A (en) Simultaneous fastening apparatus for wire spoke wheels
CN217343438U (zh) 用于模内铆接机的铆接组件
CN220922121U (zh) 一种模块化测试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