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2848U - 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2848U
CN220582848U CN202322187680.XU CN202322187680U CN220582848U CN 220582848 U CN220582848 U CN 220582848U CN 202322187680 U CN202322187680 U CN 202322187680U CN 220582848 U CN220582848 U CN 220582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bin
device body
cooling devi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76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忠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an Teng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an Teng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an Teng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an Teng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76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2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2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2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涉及纤维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所述装置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液压仓一和固定板,所述液压仓一内部通过弹簧一活塞滑动连接有动力板,所述液压仓一的外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推板。该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当输送辊快速转动,进行输送操作,配合液压仓一、动力板、弹簧一、推板、受力杆一、弹簧二、齿杆、齿轮、转轴,即可在输送辊转动时打开隔热板,进行加热操作,输送辊停止转动时,隔热板复位,阻挡加热装置的热量,使得装置更加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材料作为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在碳纤维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出于部分的工艺需求,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通常为了生产提高效率,会安装固定的加热装置,在传送带运输材料的情况下对材料进行加热。由于后续工艺的影响,传送带不会一直处于运输状态,会出现间歇的停顿,导致材料的局部被加热装置加热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该部分的材料出现损坏。
根据公示的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公开号:CN214469496U),包括机架、隔热布、吹气装置;机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机架上设置有加热装置;隔热布设置在加热装置与纤维材料之间;上述申请文件中使用隔热布在纤维材料处于停止状态时展开,但是该装置依然需要手动将隔热布展开,使得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所述装置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隔热组件;
所述隔热组件包括液压仓一和固定板,所述液压仓一内部通过弹簧一活塞滑动连接有动力板,所述液压仓一的外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通过弹簧二连接有受力杆一,所述受力杆一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齿轮位于所述齿杆的顶部位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杆之间呈啮合状态,使得当齿杆移动,齿轮即可随之转动。
优选的,所述受力杆一位于所述推板的后端位置,所述受力杆一与所述推板相接触,使得推板伸出,即可挤压受力杆一并使其移动。
优选的,所述弹簧二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二关于所述受力杆一中心轴呈对称分布,使得受力杆一受到弹簧二的力更均匀。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的内部设置有辅助隔热组件;
所述辅助隔热组件包括管道和气压仓,所述管道的内部设置有重力柱,所述气压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压仓的另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隔热布,使得气囊受到挤压,隔热布即可伸出。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稳定组件;
所述稳定组件包括液压仓二,所述液压仓二的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受力杆二,所述液压仓二的另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使得受力杆二移动支撑板即可随之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当输送辊快速转动,进行输送操作,配合液压仓一、动力板、弹簧一、推板、受力杆一、弹簧二、齿杆、齿轮、转轴,即可在输送辊转动时打开隔热板,进行加热操作,输送辊停止转动时,隔热板复位,阻挡加热装置的热量,使得装置更加便于使用。
(2)该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当隔热板转动,进行隔热操作,使得管道内的重力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管道移动,挤压气囊,配合气压仓,使得气压仓内压力增大,带动隔热布移动,进行隔热,进一步提高了装置在隔热情况下的隔热效果。
(3)该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当受力杆一受到推板的挤压产生移动,此时恰好处于输送辊转动进行输送状态,即可带动受力杆二移动,配合液压仓二,使得液压仓二内的压力增大,带动支撑板移动,进行支撑,提高了装置在输送状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热组件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助隔热组件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稳定组件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底座;3、输送辊;4、液压仓一;5、固定板;6、弹簧一;7、动力板;8、推板;9、弹簧二;10、受力杆一;11、齿杆;12、转轴;13、齿轮;14、隔热板;15、管道;16、气压仓;17、重力柱;18、气囊;19、隔热布;20、液压仓二;21、受力杆二;2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3,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隔热组件;
隔热组件包括液压仓一4和固定板5,当输送辊3快速转动,进行输送操作,使得与输送辊3固定连接的液压仓一4快速转动,液压仓一4内部通过弹簧一6活塞滑动连接有动力板7,液压仓一4的外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推板8,当液压仓一4快速转动,液压仓一4内的动力板7随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拉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簧一6,产生移动,使得与动力板7活塞滑动连接的液压仓一4内压力增大,带动与液压仓一4活塞滑动连接的推板8移动,固定板5的后端通过弹簧二9连接有受力杆一10,弹簧二9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二9关于受力杆一10中心轴呈对称分布,受力杆一10位于推板8的后端位置,受力杆一10与推板8相接触,受力杆一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杆11,当推板8移动,即可挤压受力杆一10,使得受力杆一10拉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簧二9,产生移动,受力杆一10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齿杆11移动,装置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位于齿杆11的顶部位置,齿轮13与齿杆11之间呈啮合状态,转轴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4,当齿杆11移动,配合与齿杆11啮合的齿轮13,使得齿轮1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12,转轴12随即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隔热板14转动,打开隔热板14,进行加热操作;同理,当输送辊3停止转动,使得动力板7在弹簧一6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受力杆一10在弹簧二9的作用下复位,使得隔热板14复位,阻挡加热装置的热量,使得装置更加便于使用。
使用时,当输送辊3快速转动,进行输送操作,使得与输送辊3固定连接的液压仓一4快速转动,液压仓一4内的动力板7随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拉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簧一6,产生移动,使得与动力板7活塞滑动连接的液压仓一4内压力增大,带动与液压仓一4活塞滑动连接的推板8移动,推板8挤压受力杆一10,使得受力杆一10拉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簧二9,产生移动,受力杆一10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齿杆11移动,配合与齿杆11啮合的齿轮13,使得齿轮1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12,转轴12随即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隔热板14转动,打开隔热板14,进行加热操作;同理,当输送辊3停止转动,使得动力板7在弹簧一6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受力杆一10在弹簧二9的作用下复位,使得隔热板14复位,阻挡加热装置的热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隔热板14的内部设置有辅助隔热组件;
辅助隔热组件包括管道15和气压仓16,管道15的内部设置有重力柱17,气压仓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18,当隔热板14转动,进行隔热操作,使得管道15内的重力柱17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管道15移动,挤压气囊18,气压仓16的另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隔热布19,当气囊18受到挤压,配合与气囊18固定连接的气压仓16,使得气压仓16内压力增大,带动与气压仓16活塞滑动连接的隔热布19移动,进行隔热,进一步提高了装置在隔热情况下的隔热效果。
使用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隔热板14转动,进行隔热操作,使得管道15内的重力柱17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管道15移动,挤压气囊18,配合与气囊18固定连接的气压仓16,使得气压仓16内压力增大,带动与气压仓16活塞滑动连接的隔热布19移动,进行隔热。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6,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稳定组件;
稳定组件包括液压仓二20,液压仓二20的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受力杆二21,当受力杆一10受到推板8的挤压产生移动,此时恰好处于输送辊3转动进行输送状态,即可带动与受力杆一10固定连接的受力杆二21移动,液压仓二20的另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2,当受力杆二21移动,配合与受力杆二21活塞滑动连接的液压仓二20,使得液压仓二20内的压力增大,带动与液压仓二20活塞滑动连接的支撑板22移动,进行支撑,提高了装置在输送状态的稳定性。
使用时,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当受力杆一10受到推板8的挤压产生移动,此时恰好处于输送辊3转动进行输送状态,即可带动与受力杆一10固定连接的受力杆二21移动,配合与受力杆二21活塞滑动连接的液压仓二20,使得液压仓二20内的压力增大,带动与液压仓二20活塞滑动连接的支撑板22移动,进行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3),所述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隔热组件;
所述隔热组件包括液压仓一(4)和固定板(5),所述液压仓一(4)内部通过弹簧一(6)活塞滑动连接有动力板(7),所述液压仓一(4)的外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推板(8),所述固定板(5)的后端通过弹簧二(9)连接有受力杆一(10),所述受力杆一(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杆(11),所述装置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3),所述转轴(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3)位于所述齿杆(11)的顶部位置,所述齿轮(13)与所述齿杆(11)之间呈啮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一(10)位于所述推板(8)的后端位置,所述受力杆一(10)与所述推板(8)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二(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二(9)关于所述受力杆一(10)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4)的内部设置有辅助隔热组件;
所述辅助隔热组件包括管道(15)和气压仓(16),所述管道(15)的内部设置有重力柱(17),所述气压仓(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18),所述气压仓(16)的另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隔热布(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稳定组件;
所述稳定组件包括液压仓二(20),所述液压仓二(20)的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受力杆二(21),所述液压仓二(20)的另一端活塞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2)。
CN202322187680.X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Active CN220582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7680.XU CN220582848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7680.XU CN220582848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2848U true CN220582848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7680.XU Active CN220582848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2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6014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力管切割装置
CN220582848U (zh) 一种纤维材料隔热冷却装置
CN208377463U (zh) 一种汉麻面料生产用面料储存装置
CN109016520A (zh) 一种新型的保温板覆膜机
CN209149873U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拉丝装置
CN209801999U (zh) 一种节能式布料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8196937U (zh) 一种防水卷材压花装置
CN104589635B (zh) 二氧化硅真空绝热板卷曲工艺
CN208619950U (zh) 保温管无支架液压平台
CN112460919A (zh) 一种可根据温度变化自调节进料量的丙酸钙制备辅助设备
CN209988527U (zh) 一种基于新材料生产用的输送装置
CN212554706U (zh) 一种改进型橡胶加工用压延机机座
CN208615444U (zh) 平板复合机结构
CN207738190U (zh) 一种自动贴双面胶装置
CN112856828A (zh) 一种辅助真空管全面加热的设备
CN116728756B (zh) 一种pph大型塑料储罐缠绕生产用塑形装置
CN221077122U (zh) 一种石墨烯薄膜生产用烘干设备
CN219850536U (zh) 一种人造革烘干装置
CN212668665U (zh) 一种水性涂层面料生产用方便裁剪的收卷装置
CN210547156U (zh) 一种铜杆调直装置
CN219233559U (zh) 一种用于彩铝卷生产的辅助压平机构
CN219117751U (zh) 一种纤维面料加热除静电装置
CN215654732U (zh) 一种ptfe微孔膜恒温固化加热系统
CN220244801U (zh) 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装置
CN215905529U (zh) 一种天线杆生产用碳纤维预浸布压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