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2556U - 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2556U
CN220582556U CN202322295475.5U CN202322295475U CN220582556U CN 220582556 U CN220582556 U CN 220582556U CN 202322295475 U CN202322295475 U CN 202322295475U CN 220582556 U CN220582556 U CN 220582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umidifying
air
componen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54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浩辉
余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954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2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2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2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其中,加湿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二壁的第一侧与第一壁的第一侧连接,第二壁的第二侧向第一壁的第二侧延伸,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设置有储液腔,第二壁围设有第一风道;加湿部件,加湿部件设置于储液腔内,围绕第二壁布置;盖体,盖体盖设于加湿部件靠近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风道靠近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盖体与第二壁的第二侧之间具有间隙。

Description

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加湿设备设有水箱,当水箱设置成中空结构时,可降低加湿设备的出风阻力,使得加湿设备的性能提高,但水箱中空设置,在从上部对水箱进行加水时,水很容易由中间的空洞位置流到风道里,从而影响加湿设备整机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加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加湿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加湿部件和盖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二壁的第一侧与第一壁的第一侧连接,第二壁的第二侧向第一壁的第二侧延伸,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设置有储液腔,第二壁围设有第一风道;加湿部件设置于储液腔内,围绕第二壁布置;盖体盖设于加湿部件靠近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风道靠近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盖体与第二壁的第二侧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为加湿组件的主体结构件,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二壁的第一侧与第一壁的第一侧连接,第二壁的第二侧向第一壁的第二侧延伸,第一壁为第一壳体位于外侧的壁面结构,第二壁为第一壳体位于内侧的壳体结构,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内能够容置液体,第二壁围设有第一风道,第一风道用于供空气进行流动。
加湿部件设置于储液腔内,围绕第二壁布置。加湿部件可在储液腔内利用储液腔中的液体对通过第一风道而进行流动的空气进行加湿作业,使得空气的湿度提高,符合用户的使用要求。
加湿组件的盖体盖设于加湿部件靠近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风道靠近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盖体盖设于加湿部件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风道的上方,进而在向加湿组件的储液腔注液时,盖体于加湿部件和第一风道的上方气气道遮挡作用,由整个加湿组件的顶部向下倾倒的液体在向第一风道内流动时,会被盖体所阻挡而流向两侧,液体无法进入第一风道内。盖体与第二壁的第二侧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构成了气流向外界流通的通道,使得空气可向外排出。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盖体盖设于加湿部件靠近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风道靠近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使得盖体既不会影响加湿组件对第一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湿,整个加湿设备可正常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处理功能,也可以在加水过程中封闭第一风道,避免第一风道内进液,避免了液体流入第一风道对对位于风道中的部件造成损伤,提高了加湿组件的整机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盖体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第二壁的方向凸起。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第二壁的方向凸起,盖体呈中间凸起的弧形状,由中部的顶点到盖体的外边缘的位置,盖体的顶面与盖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加湿组件的注液过程中,当液体落到盖体上时,盖体会对液体进行导向,使得液体向盖体的外周流动,液体流动至盖体的外周而后流动到第二壁处,最终存储在储液腔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盖体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第二壁的方向凸起,一方面可避免液体堆积在盖体上,从而避免盖体称重过多而损坏,另一方面可顺利的将液体导入到储液腔中,实现了利用遮盖第一风道的结构也可以对液体的流动进行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盖体包括本体和把手,具体地,本体与加湿部件连接,把手设置于本体上,位于本体远离加湿部件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分为本体和把手,本体为盖体的主体结构件,本体与加湿部件相连接,本体主要实现在加湿部件的顶部位置,在第一风道的顶部位置对液体的阻挡,避免液体进入到第一风道中,且可以避免影响加湿部件对由第一风道流通的空气的正常加湿处理过程。
把手设置于本体上,把手可供用户进行抓握,把手位于本体远离加湿部件的一侧,使得用户更便于对把手进行抓握,通过抓握把手,即可方便的将本体在加湿部件上进行拆卸,提高了部件之间拆卸安装的便捷性。
具体地,当本体设置于加湿组件上时,通过把手也可以直接将本体和加湿部件一同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盖体还包括密封筋,密封筋沿加湿部件延伸,密封筋的第一侧与本体连接,密封筋的第二侧抵靠于加湿部件的端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还包括密封筋,密封筋具体是用于密封本体与加湿部件之间的缝隙,具体地,密封筋沿加湿部件延伸,从而可以更好的与加湿部件相配合,实现对缝隙的密封。
密封筋的第一侧与本体连接,密封筋的第二侧抵靠于加湿部件的端部,通过密封筋的密封可使气流从第一风道向上后均向两侧流动,从而使全部空气流经加湿部件进行加湿,密封筋避免了空气由本体与加湿部件间隙缝隙逸出,保证了加湿组件对空气的加湿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盖体还包括定位部,定位部与本体连接,位于加湿部件靠近第一壁的一侧,且围绕加湿部件布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还包括定位部,定位部是用于限位的部件,定位部与本体连接,位于加湿部件靠近第一壁的一侧,且围绕加湿部件布置。在盖体设置于加湿部件上时,定位部可卡接于加湿部件上,进而辅助盖体定位,也使得盖体与定位部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定位部也可以起到对液体阻挡的作用,当液体从本体的底壁与加湿部件之间进行流动时,定位部可对这一部分液体进行阻挡,避免了加湿部件上的液体由本体的底壁流入到第一风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加湿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沿第一壁布置,第二壳体与第一壁围设有第一腔体,第二壳体与第二壁围设有储液腔;其中,第一壁的至少部分可透光,第一腔体与储液腔连通,储液腔内的液体能够进入第一腔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加湿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第二壳体沿第一壁布置。第二壳体与第一壁围设有第一腔体,第二壳体与第二壁围设有储液腔,第一腔体与储液腔连通,储液腔内的液体能够进入第一腔体。
第一壁的至少部分可透光,即由第一壁的一侧射向第一壁的光能够穿过第一壁射到第一壁的另一侧,由第一壁的一侧通过第一壁可看到位于第一壁另一侧的图像。
由于第一腔体与储液腔连通,储液腔内的液体能够进入到第一腔体,两腔体内的液位高度会保持平齐,进而第一腔体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会反应储液腔内的液位高度,用户在观察加湿组件内液体的高度位置时,只需通过第一壳体上第一壁的透光部分观察第一腔体内的液位高度,即可准确得到储液腔内的液位高度,得到加湿组件剩余的可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液体的液体高度,用户对储液腔内的液位查看更为容易。
此外,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第一腔体的液位值反应储液腔的液位值,在储液腔与第一壁之间设置了第二壳体,进而能够在实现用户通过第一壁的可透光部分进行液位观察的同时,还对储液腔内的部件进行遮挡,阻止加湿组件内部的部件外露,使得加湿组件的外观更为整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二壳体靠近第二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向远离第二壁的方向凹陷,第一腔体通过第一凹槽与储液腔连通;和/或第二壳体靠近第二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的开口朝向第二壁,加湿组件还包括:浮子组件,浮子组件设置于第三腔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靠近第二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在凹槽的凹陷方向上,第一凹槽向远离第二壁的方向凹陷,即第一凹槽的槽口与第二壁相对。第一腔体通过第一凹槽与储液腔连通,储液腔内的液体可由第一凹槽进入到第一腔体内。
通过第一凹槽使两个腔体的连通设置,第一腔体内液体的液位可反应储液腔内液体的液位,进而实现通过第一壳体的第一壁观察第一腔体内的液位即可准确得到储液腔内的液位,无需拆开加湿组件来查看液位,使得液位观察更为直观,更为便捷。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靠近第二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的开口朝向第二壁,加湿组件还包括浮子组件,浮子组件具体是用于检测液位高度的部件。
浮子组件设置于第三腔体,第三腔体可与储液腔相连通,浮子组件对第三腔体内的液位进行检测,进而准确得到加湿组件的储液腔内的液位高度,使得液位观察的过程更为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加湿组件还包括遮挡组件,遮挡组件与第二壁的第二侧连接,遮挡组件与第二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第一风道通过第一风口与储液腔连通;其中,遮挡组件的外边缘相对于第二壁的第二侧更靠近第一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湿组件还包括遮挡组件,遮挡组件与第二壁的第二侧连接,以实现对遮挡组件的安装和固定。
遮挡组件与第二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第一风道通过第一风口与储液腔连通,从而使得第一风道可以将气流通过第一风口输送到储液腔内,使得气流可以与储液腔内的液体混合形成湿润气体输送到外界中,以实现对外界空气的加湿。
遮挡组件的外边缘相对于第二壁的第二侧更靠近第一壁,使得遮挡组件可以对第二风道的上方进行遮挡,从而可以阻挡储液腔内的液体由第一风道的上方进入第一风道内,因此,避免了储液腔内的液体经由第一风道进入到第一风道的底部对其它器件造成损坏。
通过遮挡组件的设置,当加湿组件内的盖体和加湿部件被提起时,第一风道也可得到遮挡,进而避免了储液腔内的液体经由第一风道进入到第一风道的底部对其它器件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加湿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提出的空气净化设备,因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加湿组件,因此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湿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三壳体、过滤部件和风机。具体地,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与加湿组件的第一风道连通。过滤部件设置于第二风道的一侧;风机设置于第二风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三壳体、过滤部件和风机。第三壳体为空气净化设备的主体结构件,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与加湿组件的第一风道连通,第三壳体内的流动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二风道进入到第一风道内。
过滤部件设置于第二风道的一侧,用于对第二风道内的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实现空气净化设备可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风机设置于第二风道内,风机能够空气进行作用,以使空气进行流动,具体地,风机能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第二风道内,并使空气流动至加湿组件的第一风道内,在空气的流动过程中,空气被过滤部件进行过滤净化,被加湿部件进行加湿处理,最终空气净化设备可排放出湿度和洁净度均满足要求的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加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三壳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三壳体上,通过可拆卸的连接设置,使得空气净化设备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具体地,当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且同时进行加湿处理时,可将加湿组件安装于第三壳体上,此时空气净化设备可对空气进行净化也可同时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当空气净化设备所处的环境内空气的湿度足够,无需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时,可将加湿组件于空气净化设备上拆卸下来,此时空气净化设备在运行时只对空气进行净化。
此外,通过可拆卸的连接设置,使得加湿组件的使用更为方便。在对加湿组件进行更换时,可直接将加湿组件于第三壳体上拆下。而在对加湿组件进行维修时,也可将加湿组件于第三壳体上拆下,从而具有更多角度对加湿组件进行维修操作,提高维修的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三壁,第三壁的一侧与第一壁连接,第三壁的另一侧与第二壁连接,第三壁朝向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与第三壁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壁,第四壁围绕第二风道布置,与第三壁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三壁,第三壁的一侧与第一壁连接,第三壁的另一侧与第二壁连接,第三壁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壳体与第三壁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壁,第四壁围绕第二风道布置,与第三壁贴合。第四壁为第三壳体的壁面结构,第三壁为第一壳体的壁面结构,第四壁与第三壁相对,通过第四壁与第三壁的贴合,加湿组件与第三壳体对接到一起,进而实现加湿组件设置于第三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壳体上具有第三壁,第三壳体上具有第四壁,通过两个壁面贴合的方式可便捷的实现将加湿组件安装于第三壳体上,且使第三壳体对加湿组件的支撑更为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三壁向远离第三壳体的方向凹陷;第四壁向靠近加湿组件的方向凸出,第四壁嵌于第三壁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壁向远离第三壳体的方向凹陷,第三壁为一个内凹的壁面结构,第四壁向靠近加湿组件的方向凸出,第四壁为一个外凸的壁面结构。第四壁嵌于第三壁内,第四壁与第三壁相卡接,进而使得加湿组件和第三壳体可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和控制组件,第二检测部件设置于第三壳体,能够检测加湿组件是否安装于第三壳体;控制组件与第二检测部件电连接;空气净化设备设置有净化模式和组合模式,基于加湿组件安装于第三壳体,控制组件能够控制空气净化设备进入组合模式;基于加湿组件没有安装于第三壳体,控制组件能够控制空气净化设备进入净化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和控制组件,在设置位置上,第二检测部件设置于第一对接部,第二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加湿组件是否安装于第三壳体。
控制组件与第二检测部件电连接,控制组件能够接收第二检测部件所传递的检测信号。空气净化设备设置有净化模式和组合模式,其中净化模式为空气净化设备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工作模式,组合模式为空气净化设备对空气既进行加湿处理,又进行过滤净化的工作模式。
第二检测部件对加湿组件是否安装于第三壳体进行检测,当第二检测部件检测到加湿组件安装于第三壳体时,第二检测部件向控制组件发送加湿组件安装于第三壳体上的信号,控制组件基于加湿组件安装于第三壳体而控制空气净化设备进入组合模式,空气净化设备的过滤部件和加湿组件均对空气进行作用,空气净化设备对空气既进行加湿处理,又进行过滤净化,使得用户可以得到清新且湿度符合要求的空气。
当第二检测部件检测到加湿组件没有安装于第三壳体时,第二检测部件向控制组件发送加湿组件没有安装于第三壳体上的信号,控制组件基于加湿组件没有安装于第三壳体而控制空气净化设备进入净化模式,空气净化设备中的过滤部件对空气进行作用,空气净化设备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进而使用户可以得到清新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和控制组件,实现了可精准的确定加湿组件是否安装于第三壳体,且可对应于检测结果对应使空气净化设备在组合模式或净化模式之间切换运行,提高了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示出了图3所示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第一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第一壁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加湿组件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加湿组件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加湿组件的遮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加湿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1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气净化设备,110加湿组件,112第一壳体,114第一壁,116第二壁,117第三壁,118储液腔,120第一风道,122第一风口,124第一透光部,126第二透光部,128出水孔,130加湿部件,140盖体,142本体,144把手,146密封筋,148定位部,150第二壳体,152第一腔体,154第一凹槽,156第三腔体,158第二凹槽,159提手,160浮子组件,162浮子盖,164浮子,170遮挡组件,172遮挡部件,174安装部件,176安装槽,178支撑部件,182过滤部件,184风机,186引水件,188格栅,190第三壳体,192第二风道,194第四壁,196第一对接部,198第二对接部,200第四腔体,202第一检测部件,204第二检测部件,206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加湿组件110和空气净化设备100。
如图1、图3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加湿组件110,加湿组件110包括:第一壳体112、加湿部件130和盖体140,第一壳体112包括第一壁114和第二壁116,第二壁116的第一侧与第一壁114的第一侧连接,第二壁116的第二侧向第一壁114的第二侧延伸,第一壁114与第二壁116之间设置有储液腔118,第二壁116围设有第一风道120。加湿部件130设置于储液腔118内,围绕第二壁116布置。盖体140盖设于加湿部件130靠近第一壁114的第二侧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风道120靠近第一壁114的第二侧的一侧,盖体140与第二壁116的第二侧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组件110包括第一壳体112,第一壳体112为加湿组件110的主体结构件,第一壳体112包括第一壁114和第二壁116,第二壁116的第一侧与第一壁114的第一侧连接,第二壁116的第二侧向第一壁114的第二侧延伸,第一壁114为第一壳体112位于外侧的壁面结构,第二壁116为第一壳体112位于内侧的壳体结构,第一壁114与第二壁116之间设置有储液腔118,储液腔118内能够容置液体。第二壁116围设有第一风道120,第一风道120用于供空气进行流动。
加湿部件130设置于储液腔118内,围绕第二壁116布置。加湿部件130可在储液腔118内利用储液腔118中的液体对通过第一风道120进行流动的空气进行加湿作业,使得空气的湿度提高,符合用户的使用要求。
加湿组件110的盖体140盖设于加湿部件130靠近第一壁114的第二侧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风道120靠近第一壁114的第二侧的一侧。盖体140盖设于加湿部件130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风道120的上方,进而在向加湿组件110注液时,由整个加湿组件110的顶部向下倾倒的液体在向第一风道120内流动时,会被盖体140所阻挡而流向两侧,液体无法流入到第一风道120中,最终液体全部被储存在储液腔118中。盖体140与第二壁116的第二侧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构成了气流向外界流通的通道,使得空气可向外排出。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盖体140盖设于加湿部件130靠近第一壁114的第二侧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风道120靠近第一壁114的第二侧的一侧,使得盖体140既不会影响加湿组件110对第一风道120内的空气进行加湿,整个加湿组件110可正常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处理功能,也可以在加水过程中封闭第一风道120,避免第一风道120内进液,避免了液体流入第一风道120中对位于第一风道120中的部件造成损伤,提高了加湿组件110的整机安全性。
如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盖体140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凸起。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40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凸起,盖体140呈中间凸起的弧形状,由中部的顶点到盖体140的外周边缘的位置,盖体140的顶面与盖体14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加湿组件110的注液过程中,当液体落到盖体140上时,盖体140会对液体进行导向,使得液体向盖体140的外周流动,液体流动至盖体140的外周而后流动到第二壁116处,最终顺利的流入储液腔118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盖体140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凸起,一方面可避免液体堆积在盖体140上,从而避免盖体140承重过多而损坏,另一方面可顺利的将液体导入到储液腔118中,实现了利用遮盖第一风道120的结构也可以对液体的流动进行导向。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盖体140包括本体142和把手144,具体地,本体142与加湿部件130连接,把手144设置于本体142上,位于本体142远离加湿部件130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40分为本体142和把手144,本体142为盖体140的主体结构件,本体142与加湿部件130相连接,本体142主要实现在加湿部件130的顶部位置,在第一风道120的顶部位置对液体的阻挡,避免液体进入到第一风道120中,且可以避免影响加湿部件130对由第一风道120流通的空气的正常加湿处理过程。
把手144设置于本体142上,把手144可供用户进行抓握,把手144位于本体142远离加湿部件130的一侧,使得用户更便于对把手144进行抓握,通过抓握把手144,可方便的将本体142在加湿部件130上进行拆卸,提高了部件之间拆卸安装的便捷性。
具体地,当本体142设置于加湿组件110上时,通过把手144也可以直接将本体142和加湿部件130一同进行移动。
具体地,把手144与本体142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进行连接。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盖体140还包括密封筋146,密封筋146沿加湿部件130延伸,密封筋146的第一侧与本体142连接,密封筋146的第二侧抵靠于加湿部件130的端部。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40还包括密封筋146,密封筋146具体是用于密封本体142与加湿部件130之间的缝隙,具体地,密封筋146沿加湿部件130延伸,从而可以更好的与加湿部件130相配合,实现对缝隙的密封。
密封筋146的第一侧与本体142连接,密封筋146的第二侧抵靠于加湿部件130的端部,通过密封筋146的密封可使气流从第一风道120向上后均向两侧流动,从而使全部空气流经加湿部件130进行加湿,密封筋146避免了空气由本体142与加湿部件130间隙缝隙逸出,保证了加湿组件110对空气的加湿效果。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盖体140还包括定位部148,定位部148与本体142连接,位于加湿部件130靠近第一壁114的一侧,且围绕加湿部件130布置。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40还包括定位部148,定位部148是用于限位的部件,定位部148与本体142连接,位于加湿部件130靠近第一壁114的一侧,且围绕加湿部件130布置。在盖体140设置于加湿部件130上时,定位部148可卡接于加湿部件130上,进而辅助盖体140定位,也使得盖体140与定位部148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定位部148也可以起到对液体的阻挡作用,当液体从本体142的底壁与加湿部件130之间进行流动时,定位部148可对这一部分液体进行阻挡,避免了加湿部件130上的液体由本体142的底壁流入到第一风道120中。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加湿组件110还包括第二壳体150,第二壳体150设置于第一壳体112内部,沿第一壁114布置,第二壳体150与第一壁114围设有第一腔体152,第二壳体150与第二壁116围设有储液腔118;其中,第一壁114的至少部分可透光,第一腔体152与储液腔118连通,储液腔118内的液体能够进入第一腔体152。
在该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加湿组件110还包括第二壳体150,第二壳体150设置于第一壳体112内部,第二壳体150沿第一壁114布置。第二壳体150与第一壁114围设有第一腔体152,第二壳体150与第二壁116围设有储液腔118,第一腔体152与储液腔118连通,储液腔118内的液体能够进入第一腔体152。
第一壁114的至少部分可透光,即由第一壁114的一侧射向第一壁114的光能够穿过第一壁114射到第一壁114的另一侧,由第一壁114的一侧通过第一壁114可看到位于第一壁114另一侧的图像。
由于第一腔体152与储液腔118连通,储液腔118内的液体能够进入到第一腔体152,两腔体内的液位高度会保持平齐,进而第一腔体152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会反应储液腔118内的液位高度,用户在观察加湿组件110内液体的高度位置时,只需通过第一壳体112上第一壁114的透光部分观察第一腔体152内的液位高度,即可准确得到储液腔118内的液位高度,得到加湿组件110剩余的可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液体的液体高度,用户对储液腔118内的液位查看更为容易。
此外,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第一腔体152的液位值反应储液腔118的液位值,在储液腔118与第一壁114之间设置了第二壳体150,进而能够在实现用户通过第一壁114的可透光部分进行液位观察的同时,还可以对储液腔118内的部件进行遮挡,阻止加湿组件110内部的部件外露,使得加湿组件110的外观更为整洁。
具体地,对于可透光部分的布置形式,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壁114的可透光部分围绕第二壁116布置,进而通过第一壁114可360°查看第二壁116,进而用户对储液腔118内的液位查看更为容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壁114为整体可透光的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壁114的整体均可透光,用户在通过第一壁114观察第一腔体152的液位从而间接观察储液腔118内的液位时,可于第一壁114周向上的各个位置处进行观察,进而实现了360°观察储液腔118内的液位,使用户在通过第一壁114进行液体观察时更直观,无需挪动到特定的水尺方位进行查看,腔体内液位观察的过程更为方便。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壁114包括第一透光部124,第一透光部124环绕第二壳体150布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壁114包括第一透光部124,第一透光部124为可透光的结构。第一壁114为部分透光的壁面结构,进而在满足可通过第一壁114进行液位观察同时,也降低了第一壁114的加工难度。
第一透光部124环绕第二壳体150布置,即第一透光部124沿第二壳体150的周向连续布置,用户在通过第一壁114的第一透光部124观察第一腔体152的液位从而间接观察储液腔118内的液位时,可于第一壁114周向上的各个位置处进行观察,实现了360°进行液位的观察,用户在通过第一壁114进行液位观察时更直观,无需挪动到特定的水尺方位进行查看,液位观察的过程更为方便。
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壁114包括多个第二透光部126,多个第二透光部126环绕第二壁116间隔布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壁114包括多个第二透光部126,第二透光部126为可透光的结构。第一壁114为部分透光的结构,其上的透光部位为沿周向的多个,用户在通过第一壁114的第二透光部126观察第一腔体152的液位从而间接观察储液腔118内的液位时,可于第一壁114周向上的各个位置处进行观察,实现了360°观察液位,使得用户在通过第一壁114进行液位观察时更直观,无需挪动到特定的水尺方位进行查看,液位观察过程更为方便。
通过设置第一壁114包括多个第二透光部126,实现了既保证360°观察储液腔118内的水位,也降低了对第一壁114的加工难度,无需将第一壁114整体做成透光结构。
具体地,如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壳体112上开设有出水孔128,出水孔128贯穿第一壁114和第二壁116,出水孔128用于将第一腔体152内的水导出,进而可在第一腔体152和储液腔118内部储藏的液体的液位过高时进行排水,使加湿组件110可正常进行工作。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加湿组件110还包括引水件186,引水件186设置于出水孔128处,引水件186能够引导出水孔128处的水向外喷射,进而避免由出水孔128排出的水滴落在加湿组件110的外壳上而影响加湿组件110的使用。
具体地,引水件186为硅胶块。
如图3、图4和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壳体150靠近第二壁1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54,第一凹槽154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凹陷,第一腔体152通过第一凹槽154与储液腔118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50靠近第二壁1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54,在凹槽的凹陷方向上,第一凹槽154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凹陷,即第一凹槽154的槽口与第二壁116相对。第一腔体152通过第一凹槽154与储液腔118连通,储液腔118内的液体可由第一凹槽154进入到第一腔体152内。
通过第一凹槽154使两个腔体的连通设置,第一腔体152内液体的液位可反应储液腔118内液体的液位,进而实现通过第一壳体112的第一壁114观察第一腔体152内的液位即可准确得到储液腔118内的液位,无需拆开加湿组件110来查看液位,使得液位观察更为直观,更为便捷。
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加湿组件110还包括提手159,提手159设置于第二壳体150的内壁,且向储液腔118内凸出于第二壳体150的内壁。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组件110还包括提手159,提手159可供用户进行抓握。在设置位置上,提手159设置于第二壳体150的内壁,且向储液腔118内突出于第二壳体150的内壁。通过上述对提手159的位置设置使得提手159更易被用户去抓握,当用户通过提手159去向第二壳体150施加作用力时可较容易的将第二壳体150与第一壳体112相分离,也便于将第二壳体150从第一壳体112中提取出来,便于对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50进行清洗处理。
如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加湿组件110还包括格栅188,格栅188与第一壳体112连接,盖设于储液腔118。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组件110还包括格栅188,格栅188与第一壳体112连接,盖设于储液腔118,格栅188罩设于加湿组件110的出风部位处,为出风部位提供保护,避免杂物堵塞加湿组件110的出风部位。
如图7、图8和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壳体150靠近第二壁1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156,第三腔体156的开口朝向第二壁116,加湿组件110还包括:浮子组件160,浮子组件160设置于第三腔体156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50靠近第二壁1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156,第三腔体156的开口朝向第二壁116,加湿组件110还包括浮子组件160,浮子组件160具体是用于检测液位高度的部件。
浮子组件160设置于第三腔体156,第三腔体156可与储液腔118相连通,浮子组件160对第三腔体156内的液位进行检测,进而准确得到加湿组件110的储液腔118内的液位高度,使得液位观察的过程更为方便。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浮子组件160包括浮子盖162和浮子164,浮子盖162设置于第三腔体156内,与第二壳体150连接;浮子164设置于浮子盖162内,能够沿浮子盖162滑动。
在将浮子盖162设置于第三腔体156内并与第二壳体150进行连接后,其位置相对于第二壳体150保持不变。浮子盖162对浮子164进行限位,在第三腔体156内的液位变高的情况下,浮子164对应的向上滑动,在第三腔体156内的液位变低的情况下,浮子164对应的向下滑动,从而实现便捷地对第三腔体156内的液位高度的检测,最终实现对储液腔118内的液位高度的检测。
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三腔体156靠近储液腔118的一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158,第二凹槽158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凹陷,第三腔体156通过第二凹槽158与储液腔118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腔体156靠近储液腔118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158,第二凹槽158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凹陷,即第二凹槽158的槽口与第二壁116相对,第三腔体156通过第二凹槽158与储液腔118连通。由于两个腔体的连通设置,储液腔118内的液体在进入到第三腔体156内后,第三腔体156的液位高度即可反应储液腔118内的液位高度,浮子组件160设置在第三腔体156内,其对第三腔体156内的液位进行检测,进而可得到储液腔118内的液位高度,提高了对加湿组件110中用于储存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的液体的腔体的液位高度的检测的便捷性。
如图3、图4和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加湿组件110还包括遮挡组件170,遮挡组件170与第二壁116的第二侧连接,遮挡组件170与第二壁116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122,第一风道120通过第一风口122与储液腔118连通;其中,遮挡组件170的外边缘相对于第二壁116的第二侧更靠近第一壁114。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组件110还包括遮挡组件170,遮挡组件170与第二壁116的第二侧连接,遮挡组件170与第二壁116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122,第一风道120通过第一风口122与储液腔118连通,从而使得第一风道120可以将气流通过第一风口122输送到储液腔118内,使得气流可以与储液腔118内的液体混合形成湿润气体输送到外界中,以实现对外界空气的加湿。
遮挡组件170的外边缘相对于第二壁116的第二侧更靠近第一壁114,使得遮挡组件170可以对第二风道192的上方进行遮挡,从而可以阻挡储液腔118内的液体由第一风道120的上方进入第一风道120内,因此,避免了储液腔118内的液体经由第一风道120进入到第一风道120的底部对其它器件造成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遮挡组件170与第一壳体112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遮挡组件170与第一壳体112为一体式结构的形式,进而可以提升遮挡组件170的稳定性,避免遮挡组件170在使用的过程中脱落导致储液腔118内的液体进入到第一风道120内。并且遮挡组件170与第一壳体112为一体式的方式,还可以减少遮挡组件170的安装时间,减少遮挡组件170的安装工序。
如图3、图4和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遮挡组件170包括安装部件174和遮挡部件172;安装部件174与第二壁116连接;遮挡部件172与安装部件174连接,沿安装部件174的外周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遮挡组件170包括安装部件174和遮挡部件172。安装部件174与第二壁116连接,以实现对安装部件174的安装和固定。遮挡部件172与安装部件174连接,遮挡部件172沿安装部件174的外周延伸,以实现对遮挡部件172的安装,使得遮挡部件172通过沿安装部件174的外周延伸的方式对第一风道120进行遮挡,从而可以避免储液腔118内的液体进入到第一风道120。
如图3、图4和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遮挡部件172为硅胶件,硅胶件的内周设置有安装槽176;安装部件174设置于安装槽176内。
在该实施例中,遮挡部件172为硅胶件,采用硅胶件的形式便于对遮挡部件172进行安装,硅胶件的内周设置有安装槽176,安装部件174设置于安装槽176内,通过在硅胶件上设置安装槽176,便于对遮挡部件172进行安装,从而可以提升遮挡部件172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遮挡部件172为塑料件,塑料件焊接于安装部件174上。
在该实施例中,遮挡部件172为塑料件,塑料件焊接于安装部件174上,即遮挡部件172采用焊接的形式安装在安装部件174上,从而可以提升遮挡部件172安装后的稳定性。因此,遮挡部件172以塑料件的形式对第一风道120上方的液体进行遮挡。
如图3、图4和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遮挡组件170包括多个支撑部件178,多个支撑部件178沿第二壁116间隔布置,多个支撑部件178的第一端与第二壁116的第二侧连接,多个支撑部件178的第二端与安装部件174连接;其中,多个支撑部件178中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件178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122。
在该实施例中,遮挡组件170包括多个支撑部件178,多个支撑部件178沿第二壁116间隔布置,多个支撑部件178的第一端与第二壁116的第二侧连接,多个支撑部件178的第二端与安装部件174连接,以实现对多个支撑部件178的安装和固定。
多个支撑部件178中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件178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122,通过多个支撑部件178形成第一风口122对第一风道120的气流进行输送,以便于从第一风道120内输出的气流与储液腔118内的液体混合对外界空气进行加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壳体112、多个支撑部件178和安装部件174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2、多个支撑部件178和安装部件174为一体式结构,即第一壳体112、多个支撑部件178和安装部件174采用一体注塑的形式进行制作,从而可以简化加湿组件110的制作工艺。并且,一体式的结构还可以减少第一壳体112、多个支撑部件178和安装部件174的安装工序,提升加湿组件110安装效率,还可以提升第一壳体112、多个支撑部件178和安装部件174安装后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安装部件174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凸起。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部件174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第二壁116的方向凸起,使得安装部件174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结构,便于液体在安装部件174上流动,这样在储液腔118内的液体落到安装部件174上时,安装部件174上凸起的结构会对液体起到引流或者导流作用,便于液体向安装部件174外周的位置流动,进而通过遮挡部件172流入到储液腔118内,进而可以防止安装部件174上的液体通过第一风口122进入到第一风道120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1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组件110。
在该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空气净化设备100,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组件110,因此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加湿组件1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图5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空气净化设备100还包括第三壳体190、过滤部件182和风机184。具体地,第三壳体190设置有第二风道192,第二风道192与加湿组件110的第一风道120连通。过滤部件182设置于第二风道192的一侧;风机184设置于第二风道192内。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100还包括第三壳体190、过滤部件182和风机184。第三壳体190为空气净化设备100的主体结构件,第三壳体190设置有第二风道192,第二风道192与加湿组件110的第一风道120连通,第三壳体190内的流动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二风道192进入到第一风道120内。
过滤部件182设置于第二风道192的一侧,用于对第二风道192内的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实现空气净化设备100可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风机184设置于第二风道192内,风机184能够空气进行作用,以使空气进行流动,具体地,风机184能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第二风道192内,并使空气流动至加湿组件110的第一风道120内,在空气的流动过程中,空气被过滤部件182进行过滤净化,被加湿部件130进行加湿处理,最终空气净化设备100可排放出湿度和洁净度均满足要求的空气。
具体地,过滤部件182为滤网。具体地,采用滤网的方式便于对空气中的杂质或杂物等进行过滤。空气净化设备100在工作的过程中,风从底部滤网进入,经过第二风道192和第一风道120,沿着储液腔118流经加湿部件130,完成对空气的净化处理和加湿处理。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壳体190上开设有第二风口,过滤部件182设置于第二风道192的一侧,且靠近第二风口,进而实现在空气由第二风口进入到第二风道192时,可快速的被过滤部件182进行过滤净化,提高净化处理的效果。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加湿组件11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三壳体190上。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组件11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三壳体190上,通过可拆卸的连接设置,使得空气净化设备100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具体地,当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且同时进行加湿处理时,可将加湿组件110安装于第三壳体190上,此时空气净化设备100可对空气进行净化也可同时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当空气净化设备100所处的环境内空气的湿度足够,无需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时,可将加湿组件110于空气净化设备100上拆卸下来,此时空气净化设备100在运行时只对空气进行净化。
此外,通过可拆卸的连接设置,使得加湿组件110的使用更为方便。在对加湿组件110进行更换时,可直接将加湿组件110于第三壳体190上拆下。而在对加湿组件110进行维修时,也可将加湿组件110于第三壳体190上拆下,从而具有更多角度对加湿组件110进行维修操作,提高维修的便捷性。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壳体114还包括第三壁117,第三壁117的一侧与第一壁114连接,第三壁117的另一侧与第二壁116连接,第三壁117朝向第三壳体190;第三壳体190与第三壁117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壁194,第四壁194围绕第二风道192布置,与第三壁117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4还包括第三壁117。第三壁117的一侧与第一壁114连接,第三壁117的另一侧与第二壁116连接,第三壁117与第一壁114和第二壁116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壳体190与第三壁117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壁194,第四壁194围绕第二风道192布置,与第三壁117贴合。第四壁194为第三壳体190的壁面结构,第三壁117为第一壳体114的壁面结构,第四壁194与第三壁117相对,通过第四壁194与第三壁117的贴合,加湿组件110与第三壳体190对接到一起,进而实现加湿组件110设置于第三壳体190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壳体114具有第三壁117,第三壳体190上具有第四壁194,通过两个壁面贴合的方式可便捷的实现将加湿组件110安装于第三壳体190上,且使第三壳体190对加湿组件110的支撑更为稳定。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三壁117向远离第三壳体190的方向凹陷;第四壁194向靠近加湿组件110的方向凸出,第四壁194嵌于第三壁117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壁117向远离第三壳体190的方向凹陷,第三壁117为一个内凹的壁面结构,第四壁194向靠近加湿组件110的方向凸出,第四壁194为一个外凸的壁面结构。第四壁194嵌于第三壁117内,第四壁194与第三壁117相卡接,进而使得加湿组件110和第三壳体190可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四壁194包括第一对接部196和第二对接部198,第一对接部196和第二对接部198沿第二风道192的周向布置,第一对接部196的宽度大于第二对接部198的宽度;第三壳体190内设置有第四腔体200,第四腔体200与第一对接部196相对;空气净化设备100还包括第一检测部件202,第一检测部件202设置于第四腔体200内,与加湿组件110的浮子164相对,能够检测浮子164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四壁194包括第一对接部196和第二对接部198,第一对接部196和第二对接部198沿第二风道192的周向布置,第一对接部196和第二对接部198对第三壁117进行支撑。第一对接部196的宽度大于第二对接部198的宽度,第一对接部196的位置可具有更高的支撑强度。
第三壳体190内设置有第四腔体200,第四腔体200与第一对接部196相对,空气净化设备100还包括第一检测部件202,第一检测部件202设置于第四腔体200内,与加湿组件110的浮子164相对,能够检测浮子164的位置。第一检测部件202设置于第四腔体200内,浮子组件160对第三腔体156内的液位上限值进行检测,第一检测部件202通过检测浮子164的位置进而对第三腔体156内的液位下限值进行检测,最终可准确得到第三腔体156内的液位数据,从而准确的得到储液腔118内的液位数据。
如图7、图8和图1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空气净化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204和控制组件206,第二检测部件204设置于第一对接部196,第二检测部件204能够检测加湿组件110是否安装于第三壳体190;控制组件206与第二检测部件204电连接;空气净化设备100设置有净化模式和组合模式,基于加湿组件110安装于第三壳体190,控制组件206能够控制空气净化设备100进入组合模式;基于加湿组件110没有安装于第三壳体190,控制组件206能够控制空气净化设备100进入净化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204和控制组件206,在设置位置上,第二检测部件204设置于第一对接部196,第二检测部件204能够检测加湿组件110是否安装于第三壳体190。
控制组件206与第二检测部件204电连接,控制组件206能够接收第二检测部件204所传递的检测信号。空气净化设备100设置有净化模式和组合模式,其中净化模式为空气净化设备100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工作模式,组合模式为空气净化设备100对空气既进行加湿处理,又进行过滤净化的工作模式。
第二检测部件204对加湿组件110是否安装于第三壳体190进行检测,当第二检测部件204检测到加湿组件110安装于第三壳体190时,第二检测部件204向控制组件206发送加湿组件110安装于第三壳体190上的信号,控制组件206基于加湿组件110安装于第三壳体190而控制空气净化设备100进入组合模式,空气净化设备100的过滤部件182和加湿组件110均对空气进行作用,空气净化设备100对空气既进行加湿处理,又进行过滤净化,使得用户可以得到清新且湿度符合要求的空气。
当第二检测部件204检测到加湿组件110没有安装于第三壳体190时,第二检测部件204向控制组件206发送加湿组件110没有安装于第三壳体190上的信号,控制组件206基于加湿组件110没有安装于第三壳体190而控制空气净化设备100进入净化模式,空气净化设备100中的过滤部件182对空气进行作用,空气净化设备100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进而使用户可以得到清新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净化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204和控制组件206,实现了可精准的确定加湿组件110是否安装于第三壳体190,且可对应于检测结果对应使空气净化设备100在组合模式或净化模式之间切换运行,提高了空气净化设备100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加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二壁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壁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壁的第二侧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二侧延伸,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设置有储液腔,所述第二壁围设有第一风道;
加湿部件,所述加湿部件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围绕所述第二壁布置;
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加湿部件靠近所述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第一壁的第二侧的一侧,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壁的第二侧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由外周至中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壁的方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加湿部件连接;
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加湿部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密封筋,所述密封筋沿所述加湿部件延伸,所述密封筋的第一侧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密封筋的第二侧抵靠于所述加湿部件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本体连接,位于所述加湿部件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侧,且围绕所述加湿部件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沿所述第一壁布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壁围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壁围设有所述储液腔;
其中,所述第一壁的至少部分可透光,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能够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向远离所述第二壁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和/或
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壁,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浮子组件,所述浮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与所述第二壁的第二侧连接,所述遮挡组件与所述第二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其中,所述遮挡组件的外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壁的第二侧更靠近所述第一壁。
9.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加湿组件的第一风道连通;
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的一侧;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三壁,所述第三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壁连接,所述第三壁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壁连接,所述第三壁朝向所述第三壳体;
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三壁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壁,所述第四壁围绕所述第二风道布置,与所述第三壁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壁向远离所述第三壳体的方向凹陷;
所述第四壁向靠近所述加湿组件的方向凸出,所述第四壁嵌于所述第三壁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能够检测所述加湿组件是否安装于所述第三壳体;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检测部件电连接;
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设置有净化模式和组合模式,基于所述加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壳体,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进入所述组合模式;
基于所述加湿组件没有安装于所述第三壳体,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进入所述净化模式。
CN202322295475.5U 2023-08-25 2023-08-25 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Active CN220582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5475.5U CN220582556U (zh) 2023-08-25 2023-08-25 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5475.5U CN220582556U (zh) 2023-08-25 2023-08-25 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2556U true CN220582556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1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5475.5U Active CN220582556U (zh) 2023-08-25 2023-08-25 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2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5982B1 (ko) 공기청정기
KR20170051276A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KR10258698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1298314A (zh) 呼吸防护装置以及防护穿戴系统
CN220582556U (zh) 加湿组件和空气净化设备
KR102669898B1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CN110711300A (zh) 减噪盒和通气治疗设备
KR102206326B1 (ko) 가습형 공기 청정기
CN220582555U (zh) 加湿组件、空气净化设备和加湿器
CN207555876U (zh) 一种窗载新风净化器结构
CN21298754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12169207B (zh) 自动风量的调速方法
CN212118795U (zh) 呼吸防护装置以及防护穿戴系统
CN20951212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8985100U (zh) 防尘式服务器电源
CN208356417U (zh) 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JP4660031B2 (ja) 加湿機
CN112594782A (zh) 水洗空气装置及空调柜机
CN214370698U (zh) 一种虹吸式净化加湿器
CN218820775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7715261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2619192U (zh) 上盖、雾盖组件及加湿器
CN217792813U (zh) 吸尘器
CN218269306U (zh) 一种新风空调
KR102371631B1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