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0775U - 一种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0775U
CN218820775U CN202221311599.7U CN202221311599U CN218820775U CN 218820775 U CN218820775 U CN 218820775U CN 202221311599 U CN202221311599 U CN 202221311599U CN 218820775 U CN218820775 U CN 218820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umidifier
water tank
pump
brist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115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希军
宋胜利
黄海龙
吴定超
黎乃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ng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n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ng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n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115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0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0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0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一种加湿器,包括:水槽,用于容纳一定量的水;至少一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包括薄型转盘和固定在所述转盘其中一个盘面上的多个刷毛,多个所述刷毛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加湿单元被以竖直姿势沿转动轴线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水槽中,并且所述加湿单元被布置成在转动过程中维持部分所述刷毛浸入所述水槽的水中。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室内空气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空气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室内空气温度在舒适的范围内,而且对湿度也要求在舒适范围内。现有的家用空调器及集中供暖气仅能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而不能调节空气的湿度,人体仍然感到不舒适,出现干燥流鼻血等症状。为进一步提升舒适度,各种向空气加湿的技术应运而生。加湿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将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蒸汽,混合到空气中,从而达到调节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含量的目的。
目前,普遍采用超声波加湿技术,即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的原理,将液体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细粒子,通过风将水务扩散到空气中,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较大加湿量,但喷雾孔周边由于水雾集中喷出,其周围因水粒子没有完全扩散到空气,比重大而沉降到周边,凝聚成水珠,进而导致开关处进水,引发故障或安全隐患。还有一种层叠盘式加湿器,它将层叠盘旋转至水槽中部分浸润,利用层叠盘的表面吸附作用将少量水提升到中上部,在平行的风流过时,向空气中扩散从而形成加湿,但是这种方式外形尺寸大,加湿效果有限。另外还有一种水帘式加湿器,它将水从上至下流过水帘,在风流过时,对风进行加湿,但现有技术不能有效控制水流,导致水量过大时对风造成阻碍,降低了出风量,水量过小时加湿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其具有优于现有技术的许多优点。为了提供对申请的基本理解,以下给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简化概述。该概述不是对本申请的广泛概述,无意确定本申请的关键要素或描绘本申请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呈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加湿器,包括:水槽,用于容纳一定量的水;至少一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包括薄型转盘和固定在所述转盘其中一个盘面上的多个刷毛,多个所述刷毛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加湿单元被以竖直姿势沿转动轴线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水槽中,并且所述加湿单元被布置成在转动过程中维持部分所述刷毛浸入所述水槽的水中。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还包括沿所述转动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水槽中的转轴,所述转轴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加湿单元转动。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转轴和所述加湿单元为可拆卸连接。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刷毛通过其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转盘上,其自由端则延伸一定长度从而与所述转盘的盘面间隔开并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可以维持在固定的位置。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加湿单元被布置成当所述加湿器在其内部形成连续的气流时,所述刷毛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气流流动的方向。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转盘和所述刷毛都是刚性的,或者,所述转盘和所述刷毛都是柔性的,或者,所述转盘是刚性的而所述刷毛是柔性的。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转盘和所述刷毛的两者或者其中之一采用硅胶、尼龙、塑料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多个所述加湿单元沿所述转动轴线轴向串联。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串联的多个所述加湿单元的刷毛朝向同一方向。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刷毛是粗柱状的或者是由多根细丝构成束状的。
本加湿器的一些好处是,刷毛的设置增大了过风面积,增加了蒸发量,因此加湿单元可以具有更小的尺寸,主要为转盘可以具有更小的尺寸。如此加湿器的整体尺寸也可以进一步减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加湿器,包括:外壳,其限定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水箱,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水箱用于储水;内部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可整体从所述水箱上被移除,所述内部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水箱里的水泵出的泵、所述泵泵出的水可附着在其上的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被布置在所述进风口的下游以及所述出风口的上游。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内部组件所述水箱具有上部开口,所述内部组件位于所述水箱的底部的上方并且封闭所述开口。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泵包括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潜水泵或位于所述水箱外的离心泵。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加湿单元包括转盘。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水槽,用于容纳所述泵泵出的水,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水槽中并被布置成在转动过程中维持部分进入所述水槽中。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槽底部的阀,所述阀连通所述水槽和所述水箱。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阀的开启或关闭是自动的。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当所述水槽的水位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阀开启,并且当所述水槽的水位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阀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泵的启动或停止是自动的。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水槽的水位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泵启动,并且当所述水槽的水位等于第四预设值时,所述泵停止,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水箱连通,可通过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个向所述水箱加水。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加湿单元包括水帘。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托盘,所述水帘设置在所述托盘上。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水槽,其被配置为将所述泵泵出的水分配到所述水帘的不同位置。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上游的过滤器,以对进入所述泵的水进行过滤。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至少一流体通道,所述水箱外的水通过所述流体通道进入所述水箱。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水箱外的水包括从所述水箱被泵送出去后回流的水或用户额外增加的水。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水箱内的隔水盒,所述隔水盒用于放置或安装需要与水隔离的内部装置。
本加湿器的一些好处是,内部组件可从水箱中整体分离,用户可以轻松更换水箱中的水或者在将内部组件拆卸下来之后容易清洗水箱,同时整体分离也使得可以整体安装,从而使用户容易组装加湿器;水通过泵从水箱中泵出并供应到加湿单元,相较于从水箱底部直接出水,可以减少漏水的情况发生;保持了水箱里的水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加湿器拆分成两部分的透视图;
图3为图1的加湿器拆分成三部分的透视图;
图4为图2的加湿器上部份的爆炸图;
图5为图1的加湿器上壳体的后侧透视图;
图6为图1的加湿器的剖视图,其中图6的左侧为加湿器的前侧,图6的右侧为加湿器的后侧;
图7为图2的加湿器下部分的爆炸图;
图8为图7内部的加湿单元的透视图;
图9为图8的加湿单元的后视图;
图10为图8的加湿单元的侧视图;
图11为本申请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的透视图;
图12为图11的加湿器拆分成两部分的透视图;
图13为图11的加湿器拆分成三部分的透视图;
图14为图11的加湿器上壳体的后侧透视图;
图15为图11的加湿器的剖视图,其中图15的左侧为加湿器的前侧,图11的右侧为加湿器的后侧;
图16是图12的加湿器上部分的爆炸图;
图17是图13的加湿器左下部分拆分成两部分的透视图;
图18是图12的加湿器下部分的爆炸图;
图19是图11的加湿器的水槽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好的加湿器10的透视图;图2是加湿器10拆分成两部分的透视图;图3是加湿器10拆分成三部分的透视图。
如图1-3所示,加湿器10包括外壳12,外壳12具有大致矩形的盒形状。外壳12包括可拆分地相互固定的上壳体14和下壳体16,组装时下壳体16与上壳体14的下端相连。上壳体14具有大致矩形的顶盖18和环绕顶盖18向下延伸的侧壁20,进风口22贯通上壳体14后侧的侧壁20从而形成,出风口24贯通顶盖18从而形成。下壳体16包括用于容纳一定量水的内部水箱26,水箱26具有朝上的开口28。
显示面板30设置在上壳体14前侧的侧壁20上。按键32设置在顶盖18与出风口24间隔开的位置,优选按键32临近上壳体14前侧的侧壁20设置,从而靠近显示面板30,通过这种方式,方便对显示面板30和按键32的电路进行比较紧凑的集成布置。应当理解的,加湿器10可以有或者没有显示面板30,也可以有或者没有按键32,显示面板30可以和按键32一同设置在顶盖18上,按键32也可以和显示面板30一同设置在侧壁20上。按键32的功能例如可以包括开关、调速、灯光控制、模式选择等。显示面板30的功能例如可以显示包括工作模式、工作状态、机器参数、环境参数等。
上壳体14的内部被隔板34划分为在其后侧的吸入室36和在其前侧的排出室38,吸入室36通过进风口22与加湿器10的外部连通,排出室38通过出风口24与加湿器10的外部连通。吸入室36和排出室38通过隔板34下端的空间相互连通。隔板34形成在位于上壳体14内部的风轮框架40上,如此吸入室36基本上由风轮框架40限定,风轮框架40限定了吸入室36的空气入口42和空气出口44,空气入口42面向进风口22从而与进风口22连通,空气出口44朝下从而与隔板34下端的空间连通。风轮46位于吸入室36内,并布置在空气入口42下游和空气出口44上游,其连接到电机48的输出端,通过电机48的驱动而绕转动轴线50旋转,从而将空气从空气入口42吸入,并从空气出口44排出。电机48可以通过电机架52安装在风轮框架40的端壁54上。
隔板34的截面包括靠近空气入口42处的直线部分56、中间圆弧部分58、和靠近空气出口44处的直线部分60,中间圆弧部分58的凹面朝向风轮46,并围绕转动轴线50布置在与风轮46间隔开的位置,直线部分56、60沿中间圆弧部分58的切线位置分别连接到中间圆弧部分58的两端,通过这种方式,从空气入口42进入的空气被隔板34导向空气出口44。风舌62与隔板34相对设置,其圆弧形表面64围绕转动轴线50布置在与风轮46间隔开的位置,风舌62在隔板34的相对侧起到对空气导向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风噪。应当理解的,风轮46也可以设置在排出室38内,此时只需将排出室38采用上述的吸入室36的方式配置即可。
进风口22和空气入口42间隔设置,滤芯66设置在进风口22和空气入口42之间,可以对进入吸入室36或加湿器10的空气进行净化。进风口22处可设置镂空的滤网盖68,以保护滤芯66。隔网70设置在空气入口42处,其连接到风轮框架40并与风轮框架40共同限定了滤芯66的插装槽72,滤芯66可拆卸地插入插装槽72。风轮框架40包括位于进风口22处的外翻凸缘74,滤网盖68可拆卸地连接在外翻凸缘74上,通过这种方式可打开滤网盖68对滤芯66进行更换。隔板34阻隔了排出室38内的带水分的空气对风轮46和滤芯66的影响,防止受潮。
内部框架76安装在上壳体14内,可为风轮框架40或上壳体14内的其他装置提供安装位置或支撑,例如,风轮框架40的外翻凸缘74连接到内部框架76上,内部框架76的前侧壁78上设有安装显示面板30的电路板79的安装槽80。隔板34和前侧壁78之间限定了排出室38,并且前侧壁78阻隔了排出室38内的带水分的空气对安装在前侧壁78与上壳体14之间的电路装置的影响,防止受潮。上壳体14内其他的装置与内部框架76的安装关系将在本申请的后续部分描述。
内部组件82位于隔板34的下端与水箱26的开口28之间,内部组件82基本上整体位于外壳12内,当上壳体14和下壳体16完成组装后,内部组件82可以是不可见的。内部组件82包括底壁84,以及在底壁84上方向上延伸并可伸入上壳体14内的侧壁86,底壁84和侧壁86限定了开口朝上的水槽88。底壁84的外凸缘90可以搭接在水箱26的开口28的外周上,或者,通过在底壁84的下方设置支撑脚92,从而将水槽88支撑在水箱26上方。内部组件82可被整体拆分取出。应当理解的,内部组件82也可以可拆分地固定在上壳体14下端,或者,内部组件82也可以与下壳体16一体成型。
水槽88和水箱26通过泵94流体连通,泵94可以采用离心泵。具体的,泵94的进水端与水箱26连通,泵94的出水端与水槽88连通,泵94将水箱26中的水抽送到水槽88中。泵94可以采用自动启动的方式,例如可以在水槽88中设置水位传感器96,当监测到水槽88中的水的水位下降至第一低水位值时,水位传感器96向加湿器10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并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泵94启动,从而为水槽88补水。当补水补至水位上升至第一高水位值时,则控制泵94停止。
水槽88还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阀98与水箱26流体连通。阀98的开启与关闭通常采用自动的方式,具体的,阀98连接到步进电机100,步进电机100用于开启或关闭阀98,当水位传感器96监测到水槽88中的水的水位上升至第二高水位值时,水位传感器96向加湿器10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并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100开启阀98,从而使水槽88中的水持续流入水箱26中,当水槽88中的水的水位下降到第二低水位值时,则控制阀98关闭。同时设置泵94和阀98加湿器10,通常第二高水位值>第二低水位值=第一高水位值>第一低水位值。
阀98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向水箱26加水,一种加水的方式是将上壳体14和内部组件82拆分后,直接向水箱26中加水,这种方式需要反复拆装,比较麻烦,而阀98使得用户可以在不拆分的情况下,从出风口24向加湿器10内部加水,从出风口24处进入的水向下流过排出室38,然后流到排出室38下方的水槽88中,在持续加水的过程中,当水槽88的水位高于第二高水位值时,则水槽88中的水通过阀98流入水箱26,如此可实现在不拆分加湿器10的情况下即可向水箱26加水。同时,前侧壁78阻隔了流过排出室38的水对安装在前侧壁78与上壳体14之间的电路装置的影响,隔板34则阻隔了流过排出室38的水对风轮46和滤芯66的影响,使得采用后一种加水方式不会对加湿器10造成不良影响。应当理解的,当进风口22处不设置空气过滤器或者设置在进风口22的空气过滤器是方便拆卸的,则可将进风口22设置在加湿器10的上表面并将风轮46设置在排出室38中,从而利用进风口22和吸入室36向加湿器10中的水箱26加水。
加湿单元102设置在水槽88内,其位于吸入室36和排出室38之间,以对从吸入室36吸入或将从排出室38排出的空气进行加湿。加湿单元102包括一具有轴孔104的薄型转盘106和固定在转盘106盘面上的多个粗柱状的刷毛108,多个刷毛108之间间隔设置。刷毛108通过其固定端固定在转盘106的盘面上,其自由端则延伸一定长度从而与转盘106的盘面间隔开并在没有外力的情况可以维持在固定的位置,其直径从固定端到自由端可以均匀的,或者是逐渐减小的。转盘106和刷毛108可以都是刚性的,或者转盘106是刚性的而刷毛108是柔性的,或者转盘106和刷毛108都是柔性的。作为非限制示例,转盘106和刷毛108可以由硅胶、尼龙、塑料或类似材料制成。应当理解的,刷毛108也可以是多根细丝构成束状的。当转盘106与刷毛108采用同样的材料制成时,可以一体成型。优选转盘106和刷毛108都是柔性的,这样方便清洗。转盘106通常是圆形的,轴孔104通常位于转盘106的中心位置。
转轴110转动设置在水槽88中,转轴110穿设在加湿单元102的轴孔104中,从而将驾驶单元102以竖直姿势支撑在水槽88中,转轴110转动将带动加湿单元102转动,通过这种方式,加湿单元102当前位于下部的部分被插入到水槽88内的水中,并且在转动至位于上部时拉起水槽88内的水,从而使水在其外表面附着形成水膜。从吸入室36流至加湿单元102上方的空气流过水膜,使水膜快速蒸发形成水蒸气,然后被流动的空气裹挟一同从排出室38和出风口24排出到环境中,从而为外部环境加湿。优选刷毛108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通过这种方式,空气可以从加湿单元102的一端充分穿过刷毛108然后从另一端流出,从而使空气可以与加湿单元102的上部充分接触。
刷毛108的设置增大了过风面积,增加了蒸发量,因此相较于传统的蒸发式加湿器,加湿单元102可以具有更小的尺寸,这主要体现在转盘106的尺寸上。具体的,转盘106可以具有更小的直径,如此加湿器10的整体尺寸也可以进一步减小。
多个加湿单元102沿转轴110轴向串联,从而提升加湿效率。串联设置时,刷毛108朝向同一方向,如此可防止相邻两个加湿单元102之间的刷毛108重叠交叉。多个加湿单元102之间可以固定连接或者是可拆卸连接,当采用固定连接时,可以在制造时以转盘106-刷毛108-转盘106-刷毛108重复的顺序一体成型,而采用可拆卸连接时只需将多个单一的加湿单元102按顺序安装于转轴110上,可拆卸连接既降低了制造的难度,也便于清洗。刷毛108阻隔在相邻两个加湿单元102的转盘106之间,使得相邻两个转盘106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增大了过风面积。
转轴110的一端连接到传动齿轮112,同步电机114的输出轴连接到驱动齿轮116,同步电机114的输出轴的转动通过驱动齿轮116传递到传动齿轮112,使得传动齿轮112可以旋转,并最终带动转轴110和穿设在转轴110上的加湿单元102旋转。优选转轴110的外周以及加湿单元102的轴孔104均是方形的,如此可以防止加湿单元102与转轴11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上、下连接器118、120分别设置在内部框架76的下端和内部组件82的外凸缘90的对应位置上,上连接器118与设置在上壳体14内的显示面板30、按键32、电路板79等电子装置电信号连接,下连接器120与设置在内部组件82的水位传感器96、步进电机100、或同步电机114等电子装置信号连接,当完成加湿器10的组装时,内部框架76的下端和内部组件82的外凸缘96抵接,从而使连接器118、120连通,则此时相关电子装置之间可进行信号的传输。连接器118、120减少了不同单元之间的排线,方便不同单元之间的拆分。连接器118、120可以为弹簧针连接器。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好的加湿器130的透视图;图12是加湿器130拆分成两部分的透视图;图13是加湿器130拆分成三部分的透视图。
如图11所示,加湿器130包括外壳132,外壳132具有大致矩形的盒形状。如图12-15所示,外壳132包括可拆分地相互固定的上壳体134和下壳体136,组装时下壳体136部分包围于上壳体134内。上壳体134的顶部具有出风口网138、加水口139和显示面板140,侧壁142围绕顶部外周缘向下延伸,进风口144贯通上壳体134后侧的侧壁142从而形成,出风口146(图中仅示意其中一部分)贯通出风口网138从而形成。下壳体136包括用于容纳一定量水的内部水箱148,水箱148具有朝上的开口150。加水口139处设置有加水盖151。
触摸按键152设置在显示面板140上,触摸按键152的功能例如可以包括开关、调速、灯光控制、模式选择、时间设置等。显示面板140的功能例如可以显示包括工作模式、工作状态、机器参数、环境参数等。应当理解的,加湿器130可以有或者没有显示面板140,也可以有或者没有触摸按键152,或者可以也可以采用机械按键。
如图15和图16所示,风盆154设置在上壳体134内部并布置在进风口144下游和出风口146上游,风盆154可以临近出风口网138设置。风盆154包括上边缘156,该上边缘156简单地形成围绕开口158的周边,上边缘156可以接合到出风口网138的外周缘从而使开口158与出风口146连通,风盆154还包括下边缘160,壁162从上边缘156向下会聚连接到下边缘160,从而在下边缘160处形成袋口164,袋口164通过上壳体134的内部空间与进风口144连通。风轮166通过风轮支架167设置在风盆154内并布置在袋口164下游和开口158上游,风轮166连接到电机168的输出端,通过电机168的驱动而旋转,从而将空气从袋口164吸入并从开口158排出。电机168可以通过电机架170安装在风轮支架167上。
初效窗172和/或滤网174设置在进风口144处,可以对进入加湿器130内的空气进行净化。电路板176设置在上壳体134内部并电连接到显示板140和触摸按键152。
如图12和13所示,内部组件178基本上整体位于外壳132内,当上壳体134和下壳体136完成组装后,内部组件178可以是不可见的。如图17所示,内部组件178包括托盘180,托盘180的外凸缘182可以搭接在水箱148的开口150的外周上,从而使内部组件178可被整体拆分取出。应当理解的,内部组件178也可以可拆分地固定在上壳体134下端,或者,内部组件178也可以与下壳体136一体成型。如图15和图17所示,通孔181形成在托盘180上,通孔181与水箱148连通,通孔181可以通过加水管183与加水口139连通,通过这种方式,可在不拆分加湿器130的情况下直接从加水口139向水箱148加水。
如图15、17和18所示,加湿单元184设置在托盘180上,其位于进风口144下游并位于袋口164上游,以对从进风口144吸入或将从袋口164排出的空气进行加湿。加湿单元184包括一可接合在风盆154的下边缘160和托盘180之间的支架186和套设在支架186外围的套筒状的水帘188,水帘188被布置成下端筒口基本上与托盘180抵接并且通过其上端筒口将袋口164围合在套筒内,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空气必须穿过水帘188进入套筒内才能从袋口164排出。水帘188的套筒截面可以是矩形的,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水帘188可以由玻璃纤维、PP纸、无纺布、纳米纤维等吸水性好的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金属网,也可以是不同材料制成的多种吸水帘叠加组合使用。支架186可以可拆分地固定在托盘180上,也可以与托盘180一体成型。支架186可以是筒状框架,其下端可以套接在托盘180表面的凸起189外周。加湿单元184和托盘180可以组合形成单个内部组件178。
参考图15和图16,风盆154的袋口164可以形成有通过水帘188的上端筒口朝水帘188的套筒内凸入的碗状的多孔进气罩165,穿过水帘188进入套筒内的空气将依次穿过进气罩165和袋口164进入风盆154内。
如图15和图18所示,加湿器130可以包括安装或位于水箱148中以泵送储存在水箱148中的水的泵190和连接到泵190的上水管192,上水管192的下端口与泵190的出水口191连通,上水管192的上端口与设置在水帘188上端筒口上方的水槽194连通,水箱148中的水可被泵190和上水管192供应到水槽194。泵190、上水管192和水槽194可以是内部组件178的一部分。泵190可以为潜水泵。
如图19所示,水槽194内形成有上水孔196。上水管192与上水孔196连通,沿着上水管192流动的水可以通过上水孔196供应到水槽194。上水管192可以固定在支架186上。上水管192也可以与水槽194一体成型,上水管192的管壁从上水孔196处向下延伸。
水槽194内形成有多个分水孔198,分水孔198与水槽194的下方连通,从上水孔196供应到水槽194的水可以通过分水孔198流出。当水槽194安装到水帘188上方时,分水孔198沿水帘188的上端筒口周缘布置,如此,从分水孔198流出的水即流到水帘188上,从而被水帘188吸收而附着在水帘188上。通过这种方式,可对穿过水帘188的空气进行加湿。未被水帘188吸收的水可以流回水箱148中,具体的,如图15和图17所示,可以在托盘180上设置与水箱148内部连通的回流孔200,未被水帘188吸收的水流到托盘180上,再从回流孔200流回水箱148中。优选的,托盘180的上表面被构造成从水帘188下方朝回流孔200处倾斜,从而使托盘180上的水可以沿倾斜的表面流至回流孔200。回流管201(在图15中示出)从回流孔200处向下延伸进水箱148内,从回流孔200流回水箱148的水可沿着回流管201流至水箱148底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因水直接从回流孔200滴落在水箱148中的水的水面上产生的噪音。如图18所示,托盘180还可以包括环绕其上表面形成的侧面的围壁202,以使流到托盘108上的水仅能从回流孔200流出。
如图19所示,水槽194内还可以形成有下水孔203,下水孔203与水槽194的下方连通,水槽194内未能从分水孔198流出的多余的水可以从下水孔203流回水箱148。具体的,从下水孔203流出的水可以先流到托盘180上,然后从托盘180上的回流孔200流回水箱148,或者从下水孔203流出的水直接流回水箱148。内部组件178还可以包括连接到下水孔203的下水管204(在图15中示出),从下水孔203流出的水可以沿着下水管204流到托盘180或直接流回水箱148。水槽194可以是环状的,其形状和大小可以与水帘188的套筒截面相似或基本相同,上水孔196和下水孔203通常设置在对角位置,多个分水孔198则沿水槽194基本上均匀间隔设置在上水孔196和下水孔203之间,通过这种方式,从上水孔196流出的水会先经过分水孔198,并从分水孔198流出,未能从分水孔198流出的多余的水最终从下水孔203流出。
水槽194可以包括内槽206和外槽208,上水孔196和下水孔203设置内槽206的对角上,多个分水孔198基本上均匀间隔设置在外槽208上,上水孔196和下水孔203之间设置有多个连通内槽206和外槽208的溢流口210,通过这种方式,从上水孔196流出的水沿着内槽206流动会先经过溢流口210并从溢流口210流至外槽208,在外槽208中流动的水将从分水孔198流出,未能从溢流口210流至外槽208的多余的水最终从下水孔203流出。通过设置内槽206和外槽208可以减小从分水孔198中流出的水的流量,使得从分水孔198中流出的水呈水滴的方式滴落至水帘188上。
如图18所示,内部组件178还可以包括放置或安装泵190的泵架212,泵架212从托盘180的底部向下延伸,当内部组件178与水箱148组装时,泵架212插入水箱148中。优选泵190放置或安装在泵架212的下端,如此可在水箱148中的水处于较低水位时,泵190还可以运作,进一步的,泵架212的下端优选尽量接近水箱148的底部,如此可进一步提高水箱148内的水的利用率。优选泵架212位于水箱148的底部上方而不与水箱148的底部接触,如此可减小泵190工作时噪音较大的问题。泵架212可以是管状的并且具有管状的侧壁214和接合在侧壁214下端的底板216,泵190可放置在底板216上,侧壁214上形成有与水箱148流体连通的过水孔218。过滤器220设置在泵190的上游,以对流入泵190的水进行过滤从而去除杂质。过滤器220可以为安装在过水孔218上的过滤网或者过滤棉等。
如图17所示,托盘180上可以设置与水箱148流体连通的水管接头222,上水管192的下端口与水管接头222的上端口连接,泵190的出水口191通过连接管224(在图15中示出)与水管接头222的下端口连接。
如图17、18所示,加湿器130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水箱148内的隔水盒226,隔水盒226可以用于放置或安装实现加湿器130的某些功能并且需要与水隔离的一类内部装置。这类内部装置包括必须放置或安装在水箱148内的,也包括不是必须放置或安装在水箱148内但当放置或安装在水箱148内时能够实现额外的功能或效果的,还包括不是必须放置或安装在水箱148内但可以放置或安装在水箱148内的。这类内部装置通常为电子装置,这将在下文中阐述。
隔水盒226包括盒体228和开口230,盒体228限定了除开口230以外的封闭腔室232,内部装置通过开口230放入封闭腔室232中。隔水盒226被构造成盒体228的部分或全部位于水箱148内并且开口230的整体位置或者其最低处高于水箱148所能盛水的最高水位。隔水盒226还可以包括盖设在开口230处的盖234,以对开口230进行封闭。当内部装置是需要外部电源供电或需要接收外部的电子装置时,盒体228或者盖234上可以设置与内部装置电信号连接的连接器,其可以与设置在加湿器130其他位置上的与电源接口或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的其他连接器连接,从而可为隔水盒226内的电子装置供电或传输信号。电子装置例如可以是用于检测水箱148内的水位的水位检测电路、紫外线杀菌灯、无线遥控接收电路、氛围灯的一种或多种。安装在水箱148中的泵190也可以通过隔水盒226中的电路与外部电源或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隔水盒226的盒体228和水箱148可以是透明的,或者水箱148是透明的,隔水盒226具有视窗236,以便光信号的传输,例如盒体228和视窗236可以为可透过紫外线的石英玻璃制成的,水箱148可以为亚克力板材或者其他透明材质制成。
隔水盒226可以是内部组件178的一部分,盒体228可以从托盘180或托盘180上方的位置向下延伸并贯穿托盘180,当托盘180搭接在水箱148上时,盒体228的部分或全部位于水箱148内,开口230则位于托盘180的上表面或者上方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开口230的整体位置或者其最低处高于水箱148所能盛水的最高水位。优选开口230的整体位置或者其最低处高于托盘180所能蓄水的最高水位,如此可保证当因为回流孔200发生堵塞导致水帘188流下来的水在托盘180中蓄积时,托盘180中蓄积的水始终无法没过开口230。具体的,开口230的整体位置或者其最低处可以高于托盘180的围壁202的高度,或者围壁202上可以设置泄水口238,开口230的整体位置或者其最低处高于泄水口238的泄水高度。开口230的外周上可设置缺口240,泵190的电线(图中未示出)可穿过缺口240进入隔水盒226的内部腔室232与电路电连接。开口230处可以设置密封圈241,以密封盖234与开口230、缺口240的接合。
如图16、18所示,上、下连接器242、244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34内部的底板246和隔水盒226的盖234的对应位置上,上连接器242与设置在上壳体134的显示面板140、触摸按键152或电路板176等电子装置电信号连接,下连接器244与设置在隔水盒226内的水位检测电路248(在图15中示出)、紫外线杀菌灯250(在图15中示出)或泵190的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等电子装置电信号连接,当完成加湿器130的组装时,底板246与盖234抵接,从而使连接器242、244连通,则此时相关电子装置之间可进行信号的传输。连接器242、244可以为弹簧针连接器。水位检测电路248被配置为当水箱148内的水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向电路板176传输信号,从而使电路板176可以控制泵190停止工作,防止发生空转。紫外线杀菌灯250用于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常规的密封盒,紫外线杀菌灯可以穿过密封盒的底壁伸入水箱内,并在紫外线杀菌灯与密封盒的接合处设置密封圈。
如图17所示,加湿器130还包括设置在水箱148内的银离子盒252,用于对水箱148内的水进行杀菌,通常在紫外线杀菌灯250和银离子盒252两者选择其一,当然也可以同时选择两者。银离子盒252可以作为内部组件178的一部分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固定在泵架212或者隔水盒226的下端。
当用户提起内部组件178时,内部组件178可以与水箱148分离。用户可以从水箱148移除内部组件178,以更换储存在水箱148中的水或对水箱148进行清洁。当内部组件178插入水箱148时,内部组件178可以与水箱148结合。加水后较重的水箱148位于底部使加湿器130重心低底部稳。
加湿器130开始工作后,水箱148内的水被泵190泵送到水槽194,然后从水槽194滴落到水帘188上被水帘188吸收,同时风轮166转动使外部环境的空气从进风口144进行加湿器130内,然后穿过水帘188并被加湿,加湿后的空气依次穿过进气罩165、袋口164、风轮166、开口158,最后从出风口146排出对外部环境进行加湿(空气流向如图15中的空心箭头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用于容纳一定量的水;至少一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包括薄型转盘和固定在所述转盘其中一个盘面上的多个刷毛,多个所述刷毛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加湿单元被以竖直姿势沿转动轴线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水槽中,并且所述加湿单元被布置成在转动过程中维持部分所述刷毛浸入所述水槽的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转动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水槽中的转轴,所述转轴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加湿单元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和所述加湿单元为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通过其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转盘上,其自由端则延伸一定长度从而与所述转盘的盘面间隔开并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可以维持在固定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单元被布置成当所述加湿器在其内部形成连续的气流时,所述刷毛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气流流动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和所述刷毛都是刚性的,或者,所述转盘和所述刷毛都是柔性的,或者,所述转盘是刚性的而所述刷毛是柔性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和所述刷毛的两者或者其中之一采用硅胶、尼龙、塑料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湿单元沿所述转动轴线轴向串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串联的多个所述加湿单元的刷毛朝向同一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是粗柱状的或者是由多根细丝构成束状的。
1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限定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水箱,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水箱用于储水;内部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可整体从所述水箱上被移除,所述内部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水箱里的水泵出的泵、所述泵泵出的水可附着在其上的加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被布置在所述进风口的下游以及所述出风口的上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所述水箱具有上部开口,所述内部组件位于所述水箱的底部的上方并且封闭所述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包括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潜水泵或位于所述水箱外的离心泵。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单元包括转盘。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水槽,用于容纳所述泵泵出的水,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水槽中并被布置成在转动过程中维持部分进入所述水槽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槽底部的阀,所述阀连通所述水槽和所述水箱。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的开启或关闭是自动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槽的水位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阀开启,并且当所述水槽的水位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阀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的启动或停止是自动的。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水位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泵启动,并且当所述水槽的水位等于第四预设值时,所述泵停止,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水箱连通,可通过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个向所述水箱加水。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单元包括水帘。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托盘,所述水帘设置在所述托盘上。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水槽,其被配置为将所述泵泵出的水分配到所述水帘的不同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上游的过滤器,以对进入所述泵的水进行过滤。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至少一流体通道,所述水箱外的水通过所述流体通道进入所述水箱。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外的水包括从所述水箱被泵送出去后回流的水或用户额外增加的水。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水箱内的隔水盒,所述隔水盒用于放置或安装需要与水隔离的内部装置。
CN202221311599.7U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加湿器 Active CN218820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11599.7U CN218820775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11599.7U CN218820775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0775U true CN218820775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0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11599.7U Active CN218820775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0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1268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KR102457136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WO2010024152A1 (ja) 加湿装置
KR101949355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KR20140078939A (ko) 기화식 가습기
KR20160149871A (ko) 기화식 가습기
JP2010043845A (ja) 加湿装置
CN114165875A (zh) 一种出风装置
JPH0593524A (ja) 冷風扇
JP2015092128A (ja) 空気清浄機
CN216557493U (zh) 一种出风装置
JP2010243006A (ja) 加湿装置
JP5151811B2 (ja) 加湿装置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820775U (zh) 一种加湿器
JP7001887B2 (ja) 加湿装置
CN217844148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8237692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9944554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7715261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0118920U (zh) 加湿器
KR20200086972A (ko) 가습기
CN210638216U (zh) 带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WO2020059393A1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気装置
JP7442034B2 (ja) 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