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1174U - 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1174U
CN220581174U CN202321754555.6U CN202321754555U CN220581174U CN 220581174 U CN220581174 U CN 220581174U CN 202321754555 U CN202321754555 U CN 202321754555U CN 220581174 U CN220581174 U CN 220581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plunger
rotating shaft
oil
roll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45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丙龙
松本哲
霍帅磊
陆爱华
于晓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45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1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1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1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draulic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马达包括壳体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体和转轴,旋转体转动设置于壳体内;转轴的第一端与旋转体连接,转轴的第二端伸出于壳体,转轴与壳体通过圆柱滚子轴承连接,且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能够随转轴向靠近马达的端盖的方向移动。在旋转组件旋转过程中,柱塞不断伸出,柱塞的反向液压力推动旋转组件向靠近马达端盖的方向移动时,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随转轴移动,致使圆柱滚子轴承不会受到轴向力,并且不会影响圆柱滚子轴承承受径向力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的内圈不会径向偏心,不会造成油封漏油。

Description

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液压回转马达使用是和减速机相匹配的,减速机连接回转支撑,回转支承连接挖机回转平台,由于挖机回转平台重量大,旋转时具有很大的惯量,惯量通过回转支承减速后,在减速机轴端和马达轴端的等效惯量减小,但是仍然较大,而这个惯量产生的力作用在减速机和马达行星齿轮上,行星齿轮受到周向和径向力。
由于和马达轴太阳轮配合的行星架受力在圆周方向不均匀,所以导致马达轴上的太阳轮径向受力不均匀,所以马达轴会在圆周方向不规则偏心,而轴承间隙是影响马达轴偏心大小和受力大小的因素之一,随着轴承的长时间工作磨损,间隙的增大,致使马达轴的径向偏移量逐渐增大,从而导致油封漏油。
现有技术中,马达的马达轴分别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连接壳体和端盖,这样,圆锥滚子轴承在马达轴端承受径向力时,会发生侧滑,一方面导致油封漏油,另一方面导致马达轴中心偏移,从而导致滚针轴承因受径向力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马达轴分别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连接壳体和端盖,圆锥滚子轴承在马达轴端承受径向力时,会发生侧滑,一方面导致油封漏油,另一方面导致马达轴中心偏移,从而导致滚针轴承因受径向力而损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包括壳体和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旋转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通过圆柱滚子轴承连接,且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能够随所述转轴向靠近所述马达的端盖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所述旋转体和所述转轴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还包括:
多个柱塞组件,包括柱塞和滑靴,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多个柱塞孔,各个所述柱塞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柱塞孔内,且所述柱塞的一端穿过所述柱塞孔与所述滑靴球连接;
回程盘,套设于所述转轴外;
斜盘,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斜盘与所述壳体相抵,所述斜盘与所述转轴呈角度设置,所述滑靴设置在所述回程盘与所述斜盘之间,且所述滑靴与所述斜盘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球状凸起,所述回程盘设置有中心球铰孔,所述中心球铰孔与所述回程盘同轴设置,所述球状凸起与所述中心球铰孔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还包括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用于使所述球状凸起推动所述回程盘将所述滑靴压紧在所述斜盘上,且所述蝶形弹簧与所述回程盘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为单挡边结构,且所述内圈上的单挡边位于所述内圈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所述斜盘的内径小于所述单挡边的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还包括:
配油盘,位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旋转体之间,所述配油盘上设置有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进油槽分别与所述端盖上的进油孔和任意一个所述柱塞孔相对应,所述出油槽分别与所述端盖上的出油孔和任意一个所述柱塞孔相对应;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盖和所述配油盘相连或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所述圆柱滚子轴承为NJ轴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或如上述所述的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马达包括壳体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体和转轴,旋转体转动设置在壳体内;转轴的第一端与旋转体连接,转轴的第二端伸出于壳体,并且转轴与壳体通过圆柱滚子轴承连接。这样,可以承受径向力,可以避免转轴偏移,避免油封漏油。
此外,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能够随转轴向靠近马达的端盖的方向移动。这样,在旋转组件旋转过程中,柱塞不断伸出,柱塞的反向液压力推动旋转组件向靠近马达端盖的方向移动时,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随转轴移动,致使圆柱滚子轴承不会受到轴向力,并且不会影响圆柱滚子轴承承受径向力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的内圈不会径向偏心,不会造成油封漏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的立体图(隐藏端盖);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的主视图(隐藏端盖);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程盘与蝶形弹簧的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
1、端盖;2、壳体;3、旋转体;
4、转轴;5、圆柱滚子轴承;6、滚针轴承;
7、柱塞;8、球头;9、滑靴;
10、回程盘;11、斜盘;12、配油盘;
13、弹簧;14、球状凸起;15、中心球铰孔;
16、蝶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可以包括壳体2和旋转组件。
其中,旋转组件可以包括旋转体3和转轴4,旋转体3可以转动设置在壳体2内;转轴4的第一端可以与旋转体3连接,转轴4的第二端可以伸出于壳体2,并且转轴4与壳体2可以通过圆柱滚子轴承5连接。这样,可以承受径向力,可以避免转轴4偏移,避免油封漏油。
此外,圆柱滚子轴承5的内圈能够随转轴4向靠近马达的端盖1的方向移动。这样,在旋转组件旋转过程中,柱塞7不断伸出,柱塞7的反向液压力推动旋转组件向靠近马达端盖1的方向移动时,圆柱滚子轴承5的内圈随转轴4移动,致使圆柱滚子轴承5不会受到轴向力,并且不会影响圆柱滚子轴承5承受径向力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的内圈不会径向偏心,不会造成油封漏油。
需要说明的是,马达还包括端盖1,端盖1与壳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采用圆柱滚子轴承5连接转轴4和壳体2,避免了现有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径向跳动的问题,提高了马达和油封的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旋转体3和转轴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减小旋转体3和转轴4之间的间隙,提高转轴4的稳定性,降低转轴4的跳动,并且可以有利于提高油封的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马达还可以包括多个柱塞组件、回程盘10和斜盘11。
其中,旋转体3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柱塞孔,柱塞组件可以包括柱塞7和滑靴9,并且各个柱塞组件的柱塞7可以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柱塞孔内,柱塞7的一端可以穿过柱塞孔与滑靴9球连接。
这里,柱塞7远离端盖1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球头8,滑靴9上可以设置球槽,球头8可以嵌入球槽内,以实现柱塞7与滑靴9的球铰接。
回程盘10和斜盘11均可以套设于转轴4外,并且斜盘11可以与壳体2相抵,斜盘11可以与转轴4呈角度设置,滑靴9可以设置在回程盘10和斜盘11之间,并且滑靴9可以与斜盘11相接触。
这样,当高压油进入柱塞孔内后,可以驱动该柱塞孔内的柱塞7向外伸出,并通过滑靴9向斜盘11施加压力,由于斜盘11倾斜设置,可以促使柱塞7轴向移动的同时绕旋转体3的轴线旋转,旋转体3在柱塞7的带动下产生轴向旋转,从而实现转轴4的旋转。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旋转体上可以设置有球状凸起14,回程盘10上设置有中心球铰孔15,中心球铰孔15可以与回程盘10同轴设置,并且球状凸起14与中心球铰孔15相配合,以使球状凸起14与中心球铰孔15可以转动铰接,使回程盘10和旋转体可以相对转动,并保证回程盘10的回转轴心。
并且,马达还可以包括蝶形弹簧16,蝶形弹簧16可以起到预紧作用,蝶形弹簧16可以用于使球状凸起14推动回程盘10将滑靴9压紧在斜盘11上,使滑靴9与斜盘11的配合面形成初始密封。
此外,蝶形弹簧16与回程盘1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使马达的内部结构更为简单,降低制作成本。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圆柱滚子轴承5的内圈可以为单挡边结构,并且内圈上的单挡边可以位于内圈靠近端盖1的一端。这样,可以保证圆柱滚子轴承5的内圈能随转轴4向靠近端盖1的方向移动,使圆柱滚子轴承5不受轴向力的影响。
具体地,圆柱滚子轴承5可以为NJ轴承。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斜盘11的内径可以小于单挡边的外径。这样,在对马达进行装配时,由于圆柱滚子轴承5的内圈对斜盘11的阻挡作用,可以避免斜盘11及斜盘11以上的部分受重力作用掉落而无法实现马达的装配,有利于降低马达的装配难度。
这里,斜盘11的内径相对于现有使用圆锥滚子轴承的马达的斜盘11的内径减小了1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马达还可以包括配油盘12,配油盘12可以位于端盖1和旋转体3之间,并且配油盘12上可以设置有进油槽和出油槽,进油槽可以分别与端盖1上的进油口和任意一个柱塞孔相对应,出油槽可以分别与端盖1上的出油孔和任意一个柱塞孔相对应。这样,液压油可以通过进油槽进入到柱塞孔内,柱塞孔内的液压油可以通过出油槽流出。
这里,端盖1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并且,端盖1与壳体2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密封件,以避免漏油。上述蝶形弹簧16在张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旋转体压紧配油盘12,以使配油盘12与旋转体形成初始密封。
向进油孔内通入高压油时,高压油通过配油盘12的进油槽进入与进油槽连通的柱塞孔内,驱动该柱塞孔内的柱塞7向外伸出,并通过滑靴9向斜盘11施加压力,由于斜盘11倾斜设置,可以促使柱塞7轴向移动的同时绕旋转体3的轴线旋转,旋转体3在柱塞7的带动下产生轴向旋转;当柱塞7旋转至其对应的柱塞孔与出油槽连通时,在旋转体3的驱动下继续向旋转体3的轴向旋转,并在斜盘11的作用下回缩,将其对应的柱塞孔内的液压油通过出油槽与出油孔排出。
持续通过进油孔通入高压油时,各柱塞7协同工作,能够持续驱动旋转体3旋转,转轴4在旋转体3的带动下同步转动,可以向外输出动力。
此外,马达还可以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端盖1和配油盘12相连或相抵。这样,当旋转体3向靠近端盖1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弹性件的作用,可以避免旋转体3挤压配油盘12而造成配油盘12磨损,可以有效提高配油盘12的使用寿命。这里,弹性件可以包括多个弹簧13,多个弹簧13可以均匀地分布在配油盘12的进油槽和出油槽处。
当液压油(即高压油)经回转阀的出油口经过液压油管通过进油孔进入马达的进油腔后,液压油通过进油槽进入柱塞腔(即柱塞孔内柱塞7上方的区域)内,该柱塞腔在高压油的作用下体积膨胀,导致柱塞7向下运动,柱塞7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沿斜盘11向下滑动,通过带动旋转体3沿旋转,旋转过程中柱塞7不断伸出,其反向液压力推动旋转体3向上压紧在配流盘上,同时带动圆柱滚子轴承5的内圈随转轴4向上上升几十丝,上升几十丝后,圆柱滚子轴承5的轴向磨损降低,径向受力不受影响,其使用寿命得到提升,并且不会产生径向偏移,油封寿命得到显著提升;当柱塞7到达最大位移位置后,柱塞腔的体积达到最大,在惯性的作用下,柱塞腔体积开始减小,多余的液压油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出油腔,并从与出油孔连接的油管通过回转阀的回油口流回油箱。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端盖1上设置有定位凸部,定位凸部位于壳体2内,配油盘12可以套设在定位凸部外,并且旋转体3通过滚针轴承6与定位凸部转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轴4远离旋转体3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齿,转轴4可以通过驱动齿与外接设备啮合,以向外接设备输出动力。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动力装置与上文描述的马达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力装置,可以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一致,则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作业机械与上文描述的马达或动力装置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可以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马达或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或动力装置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一致,则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作业机械可以为挖掘机、泵车、旋挖钻机、装载机,或其他工程机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旋转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通过圆柱滚子轴承连接,且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能够随所述转轴向靠近所述马达的端盖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转轴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柱塞组件,包括柱塞和滑靴,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多个柱塞孔,各个所述柱塞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柱塞孔内,且所述柱塞的一端穿过所述柱塞孔与所述滑靴球连接;
回程盘,套设于所述转轴外;
斜盘,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斜盘与所述壳体相抵,所述斜盘与所述转轴呈角度设置,所述滑靴设置在所述回程盘与所述斜盘之间,且所述滑靴与所述斜盘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球状凸起,所述回程盘设置有中心球铰孔,所述中心球铰孔与所述回程盘同轴设置,所述球状凸起与所述中心球铰孔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用于使所述球状凸起推动所述回程盘将所述滑靴压紧在所述斜盘上,且所述蝶形弹簧与所述回程盘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为单挡边结构,且所述内圈上的单挡边位于所述内圈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盘的内径小于所述单挡边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油盘,位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旋转体之间,所述配油盘上设置有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进油槽分别与所述端盖上的进油孔和任意一个所述柱塞孔相对应,所述出油槽分别与所述端盖上的出油孔和任意一个所述柱塞孔相对应;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盖和所述配油盘相连或相抵。
9.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装置。
CN202321754555.6U 2023-07-05 2023-07-05 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Active CN220581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4555.6U CN220581174U (zh) 2023-07-05 2023-07-05 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4555.6U CN220581174U (zh) 2023-07-05 2023-07-05 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1174U true CN220581174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2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4555.6U Active CN220581174U (zh) 2023-07-05 2023-07-05 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1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5371A (zh) 反渗透海水淡化用高压泵
CN105041594A (zh) 具有带变形区域的缸座的紧凑型径向活塞液压机
CN220581174U (zh) 马达、动力装置及作业机械
CN114001007A (zh) 一种斜轴柱塞式液压电机泵
CN112177875B (zh) 一种斜盘驱动配流一体化变量柱塞泵
CN209761643U (zh) 一种配流滑盘副及包含该结构的柱塞泵或马达
CN204755209U (zh) 一种定量轴向柱塞泵
CN210396989U (zh) 一种定量径向配油泵
JP2675268B2 (ja) 容積式ポンプ
US6889871B2 (en) Internally generated rotor set for low viscosity and abrasive metering applications
CN112483342A (zh) 一种带吸音栅的紧凑高效型泵
CN112177874B (zh) 一种斜盘驱动配流一体化柱塞泵
CN212360691U (zh) 转向、行走一体式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
CN114001005B (zh) 一种液压柱塞泵
CN217434365U (zh) 集成式电机泵旋转关节
CN217380863U (zh) 轴向柱塞泵
KR102003803B1 (ko) 오일펌프
CN220622083U (zh) 一种适合批量生产的微型柱塞泵
JPH0631190Y2 (ja) 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ポンプ
JP4364430B2 (ja) 潤滑経路を有するジェロータモータ
CN113653635B (zh) 一种缸体滑动支撑结构及液压柱塞泵
CN220036833U (zh) 一种采用锥形柱塞的斜轴式柱塞马达
CN216894715U (zh) 凸轮凸角结构的静液压径向柱塞单元
CN117307474B (zh) 配流副油膜特性测试试验台及实验系统
JPH09195926A (ja) ラジアルプランジャ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