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7058U - 堵盖及汽车仪表 - Google Patents
堵盖及汽车仪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77058U CN220577058U CN202322218427.6U CN202322218427U CN220577058U CN 220577058 U CN220577058 U CN 220577058U CN 202322218427 U CN202322218427 U CN 202322218427U CN 220577058 U CN220577058 U CN 2205770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 clamping
- column
- assembly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875 Eboni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堵盖及汽车仪表,包括盖板、卡扣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盖板的两侧板面分别为上板面和下板面,所述上板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存在夹角,所述下板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存在夹角,所述下板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所述第一卡扣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扣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下板面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其能够遮盖汽车仪表后壳上的螺栓孔,不仅能够提高美观性,而且能够防灰尘、及防止产生异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堵盖及汽车仪表。
背景技术
在汽车仪表外观结构件产品中,经常遇到塑料外壳外观面需要拆件,做堵盖的案例。
在装配好结构件后,可能需要将总成件装到其他部件上连接螺栓,汽车仪表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而后壳与前壳连接需要若干个连接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因此在后壳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连接螺栓的螺栓孔,并在后壳上位于螺栓孔处开设安装槽,以便于在安装槽内安装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隐藏于安装槽内还能够节省占用空间,不过连接螺栓安装后安装槽的槽口处于暴露状态而影响美观性,不仅会进入灰尘,现有的堵盖会由于装配不紧实而容易松动,还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振动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堵盖,其能够遮盖汽车仪表后壳上的螺栓孔,不仅能够提高美观性,而且能够防灰尘、及防止产生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其能够利用堵盖遮盖后壳上的螺栓孔,不仅能够提高美观性,而且能够防灰尘、及防止产生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堵盖,用于遮盖汽车仪表后壳的螺栓孔,包括盖板、卡扣结构和限位结构;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
所述盖板的两侧板面分别为上板面和下板面,所述上板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存在夹角,所述下板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存在夹角,所述下板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所述第一卡扣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扣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下板面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
所述堵盖的材质为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一卡钩,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的左上部与所述第一柱体的左侧部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钩的左下部设置有第一挤压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柱体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的左上部与所述第二柱体的左侧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钩的左下部设置有第二挤压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面为斜面或圆弧面,所述第二挤压面为斜面或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包括第三柱体和第三卡钩,所述第三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卡钩,所述第三卡钩的右上部与所述第三柱体的右侧部之间形成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钩的右下部设置有第三挤压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组件还包括第四卡扣,所述第四卡扣与所述第三卡扣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四卡扣包括第四柱体和第四卡钩,所述第四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四卡钩,所述第四卡钩的右上部与所述第四柱体的右侧部之间形成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钩的右下部设置有第四挤压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一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三限位组件,所述下板面的前侧设置所述第三限位组件,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五限位件和第六限位件,所述第五限位件与所述第六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三限位槽。
一种汽车仪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以及若干个所述的堵盖,所述螺栓孔的轴向为前后方向,所述螺栓孔内用于安装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的连接螺栓;
所述后壳上的后侧位于每个所述螺栓孔处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螺栓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朝上的安装口,所述安装槽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一卡柱,所述安装槽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柱和第二卡柱;
所述堵盖能够从所述安装口对应卡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以封堵所述安装口,且所述第一卡扣组件与所述第一卡柱卡接,所述第二卡扣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柱卡接,所述第一限位柱卡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柱卡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现有技术中,由于汽车仪表后壳上的安装槽的槽口及其内部的螺栓孔处于暴露状态,本申请通过设置堵盖,堵盖通过第一卡扣组件、第二卡扣组件与安装槽内壁卡接固定,而且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与安装槽内壁限位卡接,以实现堵盖与后壳的固定卡装,在卡装后,堵盖的盖板能够对应位于汽车仪表后壳的安装槽的槽口处,对槽口进行封堵,以及对安装槽内部的螺栓孔、连接螺栓进行遮盖,提高美观性,防止灰尘进入,而且堵盖装配于安装槽处后卡装的更加紧实稳定,不会产生松动,能够避免汽车运行时使其振动带来的异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堵盖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堵盖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堵盖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堵盖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壳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后壳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堵盖安装于安装槽后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中A框内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8的左视图。
图中:
1-堵盖;101-盖板;1011-上板面;102-第一卡扣;1021-第一柱体;1022-第一卡钩;1023-第一挤压面;103-第二卡扣;1031-第二柱体;1032-第二卡钩;1033-第二挤压面;104-第三卡扣;1041-第三柱体;1042-第三卡钩;1043-第三挤压面;105-第四卡扣;1051-第四柱体;1052-第四卡钩;1053-第四挤压面;106-第一限位槽;107-第二限位槽;108-第三限位槽;
2-后壳;201-安装槽;202-第一限位柱;203-第二限位柱;204-第三限位柱;205-第一卡柱;206-第二卡柱;207-第三卡柱;208-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堵盖1,由于堵盖1整体形状不规则,已在图中定义出堵盖1的各个方向,以便于对其描述。该堵盖1包括盖板101、卡扣结构和限位结构。堵盖1用于卡装于汽车仪表后壳2上的安装槽201内,进以封堵安装槽201的槽口及遮盖安装槽201内的螺栓孔208和连接螺栓。所述卡扣结构用于与安装槽201内壁卡接固定,同时通过限位结构与后壳2连接,对堵盖1各个方向进行限位,使堵盖1固定不动,防止产生振动异响。
而汽车仪表,包括壳体,壳体为塑料材质。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2,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208,由于后壳2的形状不规则,已在图中定义出后壳2的各个方向,以便于对其描述。所述螺栓孔208的轴向为前后方向,所述螺栓孔208内用于安装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2的连接螺栓。
所述后壳2上的后侧位于每个所述螺栓孔208处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螺栓的安装槽201,螺栓孔208位于安装槽201内,所述安装槽201具有朝上的安装口(即安装槽201的槽口),安装连接螺栓时,需要从安装槽201进行装配。所述安装槽201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02和第一卡柱205,第一限位柱202竖直设置于第一卡柱205的顶部,所述安装槽201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柱203和第二卡柱206,第二限位柱203竖直设置于第二卡柱206的顶部。
针对安装槽201内部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102组件和第二卡扣103组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盖板101的两侧板面分别为上板面1011和下板面,所述上板面1011与水平面平行或存在夹角,具体根据安装槽201顶部周边所在面而设计,以使得堵盖1的上板面1011与安装槽201顶部周边所在面齐平(该面已在附图中用字母P标记出来,简称P面),所述下板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存在夹角,至于下板面的设计没有具体要求,优选地,上板面1011与下板面相互平行。而本实施例中,由于后壳2的P面为倾斜设置的,则上板面1011相应地设计成与水平面存在一定夹角的倾斜面,且上板面1011与P面处于同一面,使得堵盖1卡装于安装槽201后,提高美观性。
所述下板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卡扣102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103组件,所述第一卡扣102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扣103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下板面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
所述堵盖1的材质为塑料且一体注塑成型,堵盖1的材质具体可以为软胶塑料、软胶结合硬胶混合制成的塑胶、PC材料与ABS材料混合制成的硬胶材料。但是因为软胶的材质自身缘故,和周边的后壳2塑料件的颜色很难调成一致,客户对外观有要求的情况下,这类问题只能用软胶+硬胶的方式解决,但是开双色模的成本也很高。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堵盖1的材质采用PC材料与ABS材料混合制成的硬胶材料,采用的是硬胶材料PC+ABS,解决堵盖1与后壳2外观颜色不一致的问题,采用卡扣结构及限位结构,与后壳2连接并限位固定,确保消除异响及按压之后的异响,且控制了成本,使得成本较低。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扣102组件包括第一卡扣102,所述第一卡扣102包括第一柱体1021和第一卡钩1022,第一柱体1021竖直设置,第一柱体1021的顶端与所述盖板101固接、底端设置所述第一卡钩1022,第一卡钩1022主要用于勾住安装槽201内第一卡柱205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卡钩1022的左上部与所述第一柱体1021的左侧部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钩1022的左下部设置有第一挤压面1023。第一卡钩1022的顶部优选地设计为平面结构,第一柱体1021优选地设计为矩形柱,使得第一卡钩1022的顶面与第一柱体1021的左侧面形成L型的第一卡槽,第一挤压面1023可设计为圆弧面或斜面,当下压堵盖1时,第一卡钩1022与第一卡柱205的右上角进行相互挤压,第一卡扣102弹性变形,通过第一挤压面1023则能够使第一卡钩1022顺利滑落至第一卡柱205之下,且同时第一卡扣102又弹性恢复再通过L型的第一卡槽卡紧第一卡柱205而扣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102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扣103,所述第二卡扣103与所述第一卡扣102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卡扣102位于第二卡扣103的后方。所述第二卡扣103包括第二柱体1031和第二卡钩1032,所述第二柱体1031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01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卡钩1032,所述第二卡钩1032的左上部与所述第二柱体1031的左侧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钩1032的左下部设置有第二挤压面1033,第二挤压面1033为斜面或圆弧面。第二卡钩1032与第一卡钩1022的形状相同。同理,第二卡扣103与第一卡扣102的作用相同,第二卡扣103用于增强扣合作用,第一卡扣102与第二卡扣103共同作用下,同步卡紧第一卡柱205而实现扣合。需要注意:第二柱体1031与第一柱体1021的长度可相同或可不相同,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设计。
所述第二卡扣103组件包括第三卡扣104,所述第三卡扣104包括第三柱体1041和第三卡钩1042,所述第三柱体1041的顶端与所述盖板101固接、底端设置所述第三卡钩1042,所述第三卡钩1042的右上部与所述第三柱体1041的右侧部之间形成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钩1042的右下部设置有第三挤压面1043。第三卡钩1042的顶部优选地设计为平面结构,第三柱体1041优选地设计为矩形柱,使得第三卡钩1042的顶面与第三柱体1041的右侧面形成L型的第三卡槽,第三挤压面1043可设计为圆弧面或斜面,当下压堵盖1时,第三卡钩1042与第二卡柱206的左上角进行相互挤压,第三卡扣104弹性变形,通过第三挤压面1043则能够使第三卡钩1042顺利滑落至第二卡柱206之下,且同时第三卡扣104又弹性恢复再通过L型的第三卡槽卡紧第二卡柱206而扣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扣103组件还包括第四卡扣105,所述第四卡扣105与所述第三卡扣104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第三卡扣104位于第四卡扣105的后方。所述第四卡扣105包括第四柱体1051和第四卡钩1052,所述第四柱体1051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01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四卡钩1052,所述第四卡钩1052的右上部与所述第二柱体1031的右侧部之间形成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钩1052的右下部设置有第四挤压面1053,第四挤压面1053为斜面或圆弧面。第四卡钩1052与第三卡钩1042的形状相同。同理,第四卡扣105与第三卡扣104的作用相同,第四卡扣105用于进一步增强扣合作用,第四卡扣105与第三卡扣104共同作用下,同步卡紧第二卡柱206而实现扣合。需要注意:第四柱体1051与第三柱体1041的长度可相同或可不相同,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设计。
第一卡扣102、第二卡扣103扣合于第一卡柱205,第三卡扣104、第四卡扣105扣合于第二卡柱206后,完全实现了对堵盖1上下方向的固定限位。
优选地,第一卡扣102与第三卡扣104对称设置,第二卡扣103与第四卡扣105对称设置。安装槽201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三卡柱207,第三卡柱207的左端与第一卡柱205连接、右端与第二卡柱206连接而形成U型结构。第三卡柱207的顶部设置第三限位柱204。
下板面的左侧设置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一限位槽106,第一限位槽106沿左右方向贯穿,且其槽口朝下,当堵盖1下压于安装槽201内时,第一限位柱202正好卡装于第一限位槽106内,第一限位柱202优选设计为矩形柱,第一限位柱20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接触,实现对堵盖1前后方向的限位。下板面的右侧设置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二限位槽107,第二限位槽107沿左右方向贯穿,且其槽口朝下,当堵盖1下压于安装槽201内时,第二限位柱203正好卡装于第二限位槽107内,第二限位柱203优选设计为矩形柱,第二限位柱20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接触,实现对堵盖1前后方向的限位。通过第一限位柱202卡装于第一限位槽106、第二限位柱203卡装于第二限位槽107,其共同作用下,实现对堵盖1前后方向的限位固定。
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三限位组件,所述下板面的前侧设置所述第三限位组件,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五限位件和第六限位件,所述第五限位件与所述第六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三限位槽108,第三限位槽108沿前后方向贯穿,且其槽口朝下,当堵盖1下压于安装槽201内时,第三限位柱204正好卡装于第三限位槽108内,第三限位柱204优选设计为矩形柱,第三限位柱204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五限位件和第六限位件接触,实现对堵盖1左右方向的限位固定。如此,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对堵盖1上下方向的限位固定,通过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对堵盖1前后方向的限位固定,通过第三限位组件对堵盖1左右方向的限位固定,使得堵盖1安装固定,不会松动而产生异响。
优选地,在第三卡柱20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辅助限位柱,左侧的辅助限位柱抵接于第二卡扣103的前侧面,右侧的辅助限位柱抵接于第四卡扣105的前侧面,通过两个辅助限位柱分别抵紧第二卡扣103和第四卡扣105,而进一步对堵盖1前后方向进行限位,确保按压的时候或者过盈装配的时候,堵盖1不至于变形产生异响,且采用三个限位柱(即第一限位柱202、第二限位柱203、第三限位柱204)的模式,既可以保证调整装配间隙,也能因为点面接触,减少异响产生。
因此,本申请的堵盖1能够对安装槽201的槽口进行封堵,以及对安装槽201内部的螺栓孔208、连接螺栓进行遮盖,提高美观性,防止灰尘进入,而且堵盖1装配于安装槽201处后卡装的更加紧实稳定,不会产生松动,能够避免汽车运行时使其振动带来的异响。
在增加两个辅助限位柱后,在不增加异响风险的同时,增加了接触点,更加确保了结构的安装牢固。按压的时候无异响的同时,由于反向没有限位柱,拆卸堵盖1也极其方便,只要堵盖1尾端轻拉即可拆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堵盖1,与实施例1存在的区别如下:
盖板101的全周边对应设置围挡,设置围挡后,盖板101正好能给装配于安装槽201的安装口内,且盖板101与安装槽20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同时,围挡的左侧部对应开设所述第一限位槽106,第一限位槽106的前后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围挡的右侧部对应开设所述第二限位槽107,第二限位槽107的前后两侧分别为所述第四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围挡的前侧部对应开设所述第三限位槽108,第三限位槽108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五限位件和所述第六限位件。围挡的边棱均做倒圆角处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仪表,包括塑料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2,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208以及实施例1或2中所述的堵盖1,所述螺栓孔208的轴向为前后方向,所述螺栓孔208内用于安装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2的连接螺栓。
所述后壳2上的后侧位于每个所述螺栓孔208处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螺栓的安装槽201,所述安装槽201具有朝上的安装口,所述安装槽201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02和第一卡柱205,所述安装槽201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柱203和第二卡柱206;所述堵盖1能够从所述安装口对应卡装于所述安装槽201内以封堵所述安装口,且所述第一卡扣102组件与所述第一卡柱205卡接,所述第二卡扣103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柱206卡接,所述第一限位柱202卡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柱203卡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堵盖1安装于安装槽201的具体步骤详见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堵盖(1),用于遮盖汽车仪表后壳(2)的螺栓孔(208),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01)、卡扣结构和限位结构;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
所述盖板(101)的两侧板面分别为上板面(1011)和下板面,所述上板面(1011)与水平面平行或存在夹角,所述下板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存在夹角,所述下板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所述第一卡扣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扣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下板面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
所述堵盖(1)的材质为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102),所述第一卡扣(102)包括第一柱体(1021)和第一卡钩(1022),所述第一柱体(1021)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01)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卡钩(1022),所述第一卡钩(1022)的左上部与所述第一柱体(1021)的左侧部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钩(1022)的左下部设置有第一挤压面(10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堵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扣(103),所述第二卡扣(103)与所述第一卡扣(102)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二卡扣(103)包括第二柱体(1031)和第二卡钩(1032),所述第二柱体(1031)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01)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卡钩(1032),所述第二卡钩(1032)的左上部与所述第二柱体(1031)的左侧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钩(1032)的左下部设置有第二挤压面(10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堵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面(1023)为斜面或圆弧面,所述第二挤压面(1033)为斜面或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103)组件包括第三卡扣(104),所述第三卡扣(104)包括第三柱体(1041)和第三卡钩(1042),所述第三柱体(1041)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01)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卡钩(1042),所述第三卡钩(1042)的右上部与所述第三柱体(1041)的右侧部之间形成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钩(1042)的右下部设置有第三挤压面(10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堵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组件还包括第四卡扣(105),所述第四卡扣(105)与所述第三卡扣(104)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四卡扣(105)包括第四柱体(1051)和第四卡钩(1052),所述第四柱体(1051)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01)固接、另一端设置所述第四卡钩(1052),所述第四卡钩(1052)的右上部与所述第四柱体(1051)的右侧部之间形成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钩(1052)的右下部设置有第四挤压面(10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一限位槽(1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二限位槽(1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三限位组件,所述下板面的前侧设置所述第三限位组件,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五限位件和第六限位件,所述第五限位件与所述第六限位件之间形成的凹槽为第三限位槽(108)。
10.一种汽车仪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2),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208)以及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堵盖(1),所述螺栓孔(208)的轴向为前后方向,所述螺栓孔(208)内用于安装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2)的连接螺栓;
所述后壳(2)上的后侧位于每个所述螺栓孔(208)处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螺栓的安装槽(201),所述安装槽(201)具有朝上的安装口,所述安装槽(201)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02)和第一卡柱(205),所述安装槽(201)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柱(203)和第二卡柱(206);
所述堵盖(1)能够从所述安装口对应卡装于所述安装槽(201)内以封堵所述安装口,且所述第一卡扣组件与所述第一卡柱(205)卡接,所述第二卡扣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柱(206)卡接,所述第一限位柱(202)卡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柱(203)卡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18427.6U CN220577058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堵盖及汽车仪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18427.6U CN220577058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堵盖及汽车仪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77058U true CN220577058U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1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18427.6U Active CN220577058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堵盖及汽车仪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77058U (zh) |
-
2023
- 2023-08-17 CN CN202322218427.6U patent/CN2205770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489665B2 (ja) | インパネ用ワイヤハーネス装置 | |
US7353003B2 (en) | Housing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KR20090080009A (ko) | 패널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CN210390955U (zh) | 一种后视镜及车辆 | |
CN220577058U (zh) | 堵盖及汽车仪表 | |
WO2023045938A1 (zh) | 侧窗包边机构、侧窗包边玻璃总成和汽车 | |
US11442502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040180574A1 (en) | Stacked connector assembly | |
JP3472700B2 (ja) | 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 |
CN220577146U (zh) | 内后视镜安装座、后视镜组件和车辆 | |
CN111182747B (zh) | 后壳安装结构及显示设备 | |
CN221784456U (zh) | 显示器壳体结构和显示器 | |
JP3913297B2 (ja) | 筐体取付け構造 | |
CN220743167U (zh) | 立柱下护板、立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的安装总成和车辆 | |
CN219350788U (zh) | 电接口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221553652U (zh) | 电子产品的外壳及电子产品 | |
CN219226710U (zh) | 端口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219651012U (zh) | 一种后装式汽车中控装置 | |
CN219875889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9505942U (zh) | 一种车载悬浮屏 | |
CN211880504U (zh) | 电视机 | |
CN221427321U (zh) | 显示器的边框安装结构及显示器 | |
CN214068952U (zh) | 一种接头 | |
CN217389179U (zh) | 显示器后壳装饰盖安装结构及显示器 | |
CN216620440U (zh) | 一种显示结构及车载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