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9607U - 一种温度保险丝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保险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9607U
CN220569607U CN202322274936.0U CN202322274936U CN220569607U CN 220569607 U CN220569607 U CN 220569607U CN 202322274936 U CN202322274936 U CN 202322274936U CN 220569607 U CN220569607 U CN 220569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xial
fusible alloy
alloy eleme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49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洋
王维
丛艳丽
汪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phie Jiangs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phie Jiangs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phie Jiangs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phie Jiangs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49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9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9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9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温度保险丝包括绝缘外壳、第一助熔断剂元件、易熔合金元件、第二助熔断剂元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绝缘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轴向通孔,第一助熔断剂元件上开设有第二轴向通孔,易熔合金元件上开设有收容空间,第一助熔断剂元件设在第一轴向通孔内,易熔合金元件设在第二轴向通孔内,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收容空间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称设在第一轴向通孔的两端,易熔合金元件的两端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为纽扣型,电极为片式电极,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为面接触,助熔断剂元件在易熔合金元件的两侧,在助熔断剂元件的作用下可以快速地将易熔合金元件熔断;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方式将电极、易熔合金元件密封,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温度保险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保护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纽扣型的温度保险丝。
背景技术
温度保险丝(热熔断体)是一种装有热元件(易熔合金元件成型成规定尺寸,也叫感温体)的不可复位的电路热保护器件,当它暴露在超过所设计的温度(即温度保险丝的额定动作温度:使温度保险丝导电状态改变的温度,详见国标GB9816-20093.10的额定动作温度定义)下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会将电路断开,避免其他器件过温而导致的着火等风险,其中在电路中温度保险丝与被保护元件通过串联来使用。
一般温度保险丝包括电极、绝缘外壳、助熔断剂元件和易熔合金元件,绝缘外壳包裹着涂覆有助熔断剂元件的易熔合金元件,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连接,然后通过电极与外部电路实现电气热互联。其中,易熔合金元件和电极通过在助焊剂作用下钎焊形成整体。当外电路的温度高于温度保险丝的额定温度时,易熔合金元件将快速在助熔断剂元件的促进下断开并收缩至电极两端实现断路,从而切断被保护的外部电路。
温度保险丝目前的结构主要有轴向型和径向型两类,电极伸出绝缘外壳以外,其电极均为线状电极(如镀锡铜线)。但是,由于现有温度保险丝结构存在局限性,如果温度保险丝仅通过温度保险丝电极感应外界温度,而其电极为圆形铜线,温度保险丝与被保护元件的接触是线接触,传热面小,传热慢;另外,绝缘外壳一般采用环氧树脂或者硅胶等作为端盖将易熔合金元件与外部隔离,结构较为复杂,组装工艺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温度保险丝。
一种温度保险丝,包括绝缘外壳、第一助熔断剂元件、易熔合金元件、第二助熔断剂元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绝缘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一助熔断剂元件上开设有第二轴向通孔,所述易熔合金元件上开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内,所述易熔合金元件设在所述第二轴向通孔内,所述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称设在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轴向通孔的两端,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空间为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轴向端面上凹设形成,所述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空间为第三轴向通孔,所述第三轴向通孔在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轴向端面上贯穿形成,所述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第三轴向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通过超声焊接方式固定、紧配合方式固定或针刺凸点实现锯齿形嵌入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铜、银、镍、锡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的材质为塑胶、陶瓷、陶瓷玻璃中一种或者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方式或者超声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易熔合金元件、第一助熔断剂元件和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进行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绝缘外壳的垂直轴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圆形片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绝缘外壳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内端面边缘分别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包覆在所述第一助熔断剂元件上。
本实用新型温度保险丝有益效果在于:将温度保险丝设计为纽扣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片式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为面接触,增大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助熔断剂元件在易熔合金元件的两侧,在助熔断剂元件的作用下可以快速地将易熔合金元件熔断,保证被保护器件不被损坏;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方式或者超声方式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易熔合金元件、第一助熔断剂元件和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进行密封,减少了环氧树脂或硅胶端盖的设置,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保险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温度保险丝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本实用新型温度保险丝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本实用新型温度保险丝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保险丝,包括绝缘外壳、第一助熔断剂元件、易熔合金元件、第二助熔断剂元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绝缘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一助熔断剂元件上开设有第二轴向通孔,所述易熔合金元件上开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内,所述易熔合金元件设在所述第二轴向通孔内,所述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称设在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轴向通孔的两端,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温度保险丝设计为纽扣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片式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为面接触,增大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助熔断剂元件在易熔合金元件的两侧,在助熔断剂元件的作用下可以快速地将易熔合金元件熔断,保证被保护器件不被损坏;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方式或者超声方式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易熔合金元件、第一助熔断剂元件和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进行密封,减少了环氧树脂或硅胶端盖的设置,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保险丝,包括绝缘外壳1、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易熔合金元件3、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绝缘外壳1上开设有第一轴向通孔11,其中,绝缘外壳1为非导电层,其材质为塑胶、陶瓷、陶瓷玻璃中一种或者两种组合或者三种组合,优选地,绝缘外壳1的材质为塑胶,本实施例图示的绝缘外壳1为圆环状,该绝缘外壳1的形状有可以采取其他形状,不限于圆环状。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上开设有第二轴向通孔21,易熔合金元件3上开设有收容空间31,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设在第一轴向通孔11内,易熔合金元件3设在第二轴向通孔21内,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设在收容空间31内,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对称设在绝缘外壳1的第一轴向通孔11的两端,易熔合金元件3的轴向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连接。相比线性接触而言,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与易熔合金元件3为面接触,可以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增大传热面,提高传热速度,第一电极5的直径、第二电极6的直径均大于易熔合金元件3的直径。
更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从两侧包覆于易熔合金元件3,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对易熔合金元件3起到助熔作用,从而将易熔合金元件3收缩成圆球切断导电回路,对被保护器件达到过热保护功能。其中,易熔合金元件3的材质为铅、锑、锡的合金或者混合物。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的材质为铜、银、镍、锡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更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和绝缘外壳1的垂直轴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为圆形片状电极,优选地,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的直径不大于绝缘外壳1的直径。如本实施例图示的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截面形状。
更具体地,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收容空间31为第三轴向通孔,第三轴向通孔在易熔合金元件3的轴向端面上贯穿形成,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设在第三轴向通孔内,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对易熔合金元件3进行环形包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更具体地,请参阅图4,收容空间31为凹槽,凹槽在易熔合金元件3的轴向端面上凹设形成,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设在凹槽内,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对易熔合金元件3进行环形包围,同时,相比较第一个实施方式,易熔合金元件3与第二电极6的接触面积更大。
更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与易熔合金元件3通过超声焊接方式固定、紧配合方式固定或针刺凸点实现锯齿形嵌入式连接。优选地,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与易熔合金元件3通过紧配合方式固定或针刺凸点实现锯齿形嵌入式连接。相比于焊接方式而言,紧配合方式固定或针刺凸点实现锯齿形嵌入式连接,两者之间实现更紧密的接触,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
更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图4,绝缘外壳1采用注塑方式或者超声方式将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易熔合金元件3、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和第二助熔断剂元件4进行密封。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环氧树脂或者硅胶材质的端盖,通过注塑方式或超声方式的密封,可以减少端盖的设置,绝缘外壳1与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的结合力更高,密封性更好,结构更为简单,组装效率快。
更具体地,请参阅图2至图4,第一电极5内端面边缘设有卡环51,第二电极6的内端面边缘设有卡环61,卡环51、卡环61包覆在第一助熔断剂元件2上,可以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然后再通过注塑工艺将绝缘外壳1与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密封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第一助熔断剂元件、易熔合金元件、第二助熔断剂元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绝缘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一助熔断剂元件上开设有第二轴向通孔,所述易熔合金元件上开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内,所述易熔合金元件设在所述第二轴向通孔内,所述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称设在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轴向通孔的两端,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为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轴向端面上凹设形成,所述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为第三轴向通孔,所述第三轴向通孔在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轴向端面上贯穿形成,所述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设在所述第三轴向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通过超声焊接方式固定、紧配合方式固定或针刺凸点实现锯齿形嵌入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铜、银、镍、锡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材质为塑胶、陶瓷、陶瓷玻璃中一种或者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方式或者超声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易熔合金元件、第一助熔断剂元件和第二助熔断剂元件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绝缘外壳的垂直轴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温度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内端面边缘分别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包覆在所述第一助熔断剂元件上。
CN202322274936.0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温度保险丝 Active CN220569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4936.0U CN2205696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温度保险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4936.0U CN2205696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温度保险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9607U true CN220569607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0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4936.0U Active CN2205696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温度保险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9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0785B (zh) 具有優異能源密度之二次電池組及pcm組
JP5175627B2 (ja) 二次電池
JP5490713B2 (ja) 安全性部材を使用するpcm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5135315B2 (ja) 保護回路モジュール及び二次電池
KR101084982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JP4349889B2 (ja) 保護素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5718467B2 (ja) 新規構造を有する二次電池パック
EP2988313B2 (en) Protective device
KR20150025974A (ko) 이차 전지
US2011004532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pcm assembly and insulating mounting member of novel structure
JP4746985B2 (ja) 温度ヒューズ用素子、温度ヒュー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JP5992631B2 (ja) ヒュー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20557B (zh) 保护装置及电池
KR100860004B1 (ko) 몰딩형 ptc 소자 및 그것을 내장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CN114142180B (zh) 电池转接构件、电池以及电池的组装方法
JP2010205700A (ja) 電池ユニット
CN220569607U (zh) 一种温度保险丝
JPS6174257A (ja) 電池
JP2001313202A (ja) 保護装置
JP6063054B2 (ja) サージ吸収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04031426A1 (ja) 温度ヒューズ用素子、温度ヒューズ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CN216161674U (zh) 一种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
KR20030044512A (ko) 이차전지
CN113782401A (zh) 一种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
KR102411926B1 (ko) 외부 부착형 ptc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지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