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6720U - 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6720U
CN220566720U CN202321085275.0U CN202321085275U CN220566720U CN 220566720 U CN220566720 U CN 220566720U CN 202321085275 U CN202321085275 U CN 202321085275U CN 220566720 U CN220566720 U CN 220566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supporting frame
groups
manifol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52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ongs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ongs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ongs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ongs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52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6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6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6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包括:主体、调节机构和移动组件,主体包括支撑框体、四组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框体顶部四角的导向筒、四组分别与四组导向筒滑动连接的导向柱、固定连接在四组导向柱顶部的顶板、转动连接在顶板中部并且贯穿顶板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轴顶部的管汇撬安装板和两组设置在支撑框体与顶板之间的液压缸,两组液压缸对称设置在支撑框体顶部两侧,液压缸底部与顶部分别与支撑框体、顶板固定连接,其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得装置能够通过转动转盘调节管汇撬的角度,同时通过设置移动组件与主体配合使得装置能够通过四组脚轮快速移动管汇撬的位置,并且主体还能够对管汇撬的高度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汇撬底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背景技术
管汇撬是管道安装和维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可以帮助工人更快、更有效地完成管道拆装任务。
目前的管汇撬底座通常为一支撑管汇撬的板体,管汇撬与管汇撬底座之间通常采用固定的方式安装,在使用中不方便对管汇撬进行角度和位置调整,使得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管汇撬的使用变的不便,因此,需要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其用于解决现有的管汇撬底座结构简单,实际使用时不方便对管汇撬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包括:
主体,其包括支撑框体、四组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框体顶部四角的导向筒、四组分别与四组导向筒滑动连接的导向柱、固定连接在四组导向柱顶部的顶板、转动连接在顶板中部并且贯穿顶板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轴顶部的管汇撬安装板和两组设置在支撑框体与顶板之间的液压缸,两组所述液压缸对称设置在支撑框体顶部两侧,所述液压缸底部与顶部分别与支撑框体、顶板固定连接;
调节机构,其包括蜗轮和调节组件,所述蜗轮设置在顶板下方,所述蜗轮套设在转动轴外侧并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部,其用于配合蜗轮转动调节转动轴角度;
移动组件,其包括支撑柱、底板和脚轮,所述支撑柱在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并且呈矩形分布,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四组支撑柱底部,所述脚轮设置有四组并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底部四角,所述底板位于支撑框体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蜗杆,所述轴承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轴承座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部两侧并且位置正对设置,所述蜗杆与两组轴承座转动连接并且穿过两组轴承座,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蜗杆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盘与蜗杆轴线重合设置,所述转盘表面磨砂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汇撬安装板与转动轴轴线重合设置,所述支撑框体、顶板和管汇撬安装板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涂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筒与导向柱的总长度大于脚轮到顶板底部的距离,所述液压缸能够带动支撑框体移动至脚轮上方或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得装置能够通过转动转盘调节管汇撬的角度,同时通过设置移动组件与主体配合使得装置能够通过四组脚轮快速移动管汇撬的位置,并且主体还能够对管汇撬的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管汇撬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00、主体;101、支撑框体;102、导向筒;103、导向柱;104、顶板;105、转动轴;106、管汇撬安装板;107、液压缸;200、调节机构;201、蜗轮;202、轴承座;203、蜗杆;204、转盘;300、移动组件;301、支撑柱;302、底板;303、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参照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其包括:
主体100,其包括支撑框体101、四组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框体101顶部四角的导向筒102、四组分别与四组导向筒102滑动连接的导向柱103、固定连接在四组导向柱103顶部的顶板104、转动连接在顶板104中部并且贯穿顶板104的转动轴105、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05顶部的管汇撬安装板106和两组设置在支撑框体101与顶板104之间的液压缸107,两组液压缸107对称设置在支撑框体101顶部两侧,液压缸107底部与顶部分别与支撑框体101、顶板104固定连接;
调节机构200,其包括蜗轮201和调节组件,蜗轮201设置在顶板104下方,蜗轮201套设在转动轴105外侧并且与转动轴105固定连接,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104底部,其用于配合蜗轮201转动调节转动轴105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轴承座202和蜗杆203,轴承座202设置有两组,两组轴承座202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104底部两侧并且位置正对设置,蜗杆203与两组轴承座202转动连接并且穿过两组轴承座202,蜗杆203与蜗轮201相互啮合;
移动组件300,其包括支撑柱301、底板302和脚轮303,支撑柱301在顶板104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并且呈矩形分布,底板302固定连接在四组支撑柱301底部,脚轮303设置有四组并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302底部四角,底板302位于支撑框体101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组件还包括转盘204,转盘204固定连接在蜗杆203一端,转盘204与蜗杆203轴线重合设置,转盘204用于方便转动调节装置,转盘204表面磨砂处理,防止使用时打滑,管汇撬安装板106与转动轴105轴线重合设置,保证装置稳定性,支撑框体101、顶板104和管汇撬安装板106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涂料,防止锈蚀,导向筒102与导向柱103的总长度大于脚轮303到顶板104底部的距离,液压缸107能够带动支撑框体101移动至脚轮303上方或下方,确保装置正常使用。
工作原理:管汇撬固定在管汇撬安装板106顶部,转动转盘204,转盘204带动蜗杆203转动,蜗杆203带动蜗轮201转动,蜗轮201带动转动轴105转动,转动轴105带动管汇撬安装板106转动,进而带动管汇撬转动,施工作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需要移动管汇撬时,两组液压缸107带动支撑框体101上移,四组导向筒102分别沿四组导向柱103上移,当移动至四组脚轮303支撑装置时,此时装置可移动,施工作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移动管汇撬位置以方便作业。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0),其包括支撑框体(101)、四组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框体(101)顶部四角的导向筒(102)、四组分别与四组导向筒(102)滑动连接的导向柱(103)、固定连接在四组导向柱(103)顶部的顶板(104)、转动连接在顶板(104)中部并且贯穿顶板(104)的转动轴(105)、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05)顶部的管汇撬安装板(106)和两组设置在支撑框体(101)与顶板(104)之间的液压缸(107),两组所述液压缸(107)对称设置在支撑框体(101)顶部两侧,所述液压缸(107)底部与顶部分别与支撑框体(101)、顶板(104)固定连接;
调节机构(200),其包括蜗轮(201)和调节组件,所述蜗轮(201)设置在顶板(104)下方,所述蜗轮(201)套设在转动轴(105)外侧并且与转动轴(105)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104)底部,其用于配合蜗轮(201)转动调节转动轴(105)角度;
移动组件(300),其包括支撑柱(301)、底板(302)和脚轮(303),所述支撑柱(301)在顶板(104)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并且呈矩形分布,所述底板(302)固定连接在四组支撑柱(301)底部,所述脚轮(303)设置有四组并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302)底部四角,所述底板(302)位于支撑框体(101)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轴承座(202)和蜗杆(203),所述轴承座(20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轴承座(202)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104)底部两侧并且位置正对设置,所述蜗杆(203)与两组轴承座(202)转动连接并且穿过两组轴承座(202),所述蜗杆(203)与蜗轮(201)相互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转盘(204),所述转盘(204)固定连接在蜗杆(203)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04)与蜗杆(203)轴线重合设置,所述转盘(204)表面磨砂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汇撬安装板(106)与转动轴(105)轴线重合设置,所述支撑框体(101)、顶板(104)和管汇撬安装板(106)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涂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102)与导向柱(103)的总长度大于脚轮(303)到顶板(104)底部的距离,所述液压缸(107)能够带动支撑框体(101)移动至脚轮(303)上方或下方。
CN202321085275.0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Active CN220566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5275.0U CN220566720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5275.0U CN220566720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6720U true CN220566720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5275.0U Active CN220566720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6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3595A (zh) 一种方形广告牌表面和侧边同步打磨台及其工作方法
CN220566720U (zh) 一种多角度移动的管汇撬底座
CN112621451A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的磨边设备
CN210950592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用预算演示装置
CN217890492U (zh) 一种防火门制作用打磨装置
CN216542014U (zh) 一种航空件数控加工用夹具工装
CN215879967U (zh) 一种多头钻机
CN213195862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钢结构切割装置
CN111872926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机械手装置
CN207171872U (zh) 一种航天航空螺母固定夹具
CN218518119U (zh) 一种高压容器焊接装置
CN212706638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防撞梁加工用夹具
CN210082132U (zh) 一种可旋转和调平的石材切割用工作台
CN218137174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生产用均匀抛光装置
CN215700093U (zh) 一种特种集装箱翻转机构
CN215509143U (zh) 一种钢模板加工用铣边装置
CN212653179U (zh) 一种加工异形玻璃倾斜面的磨边装置
CN213358273U (zh) 一种用于道路切割装置
CN212443769U (zh) 一种用于门板上框架底衬激光切割设备
CN218965484U (zh) 一种密封盘根生产用裁切器
CN219331222U (zh) 一种门框转动式展览机构
CN215855006U (zh) 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调试维修平台
CN214955352U (zh) 一种公路交通安全用交通指示装置
CN220902903U (zh) 一种弧形结构表面条纹处理装置
CN219135094U (zh) 一种带旋转转盘物料堆放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