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5550U - 一种叠合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5550U
CN220565550U CN202322105023.6U CN202322105023U CN220565550U CN 220565550 U CN220565550 U CN 220565550U CN 202322105023 U CN202322105023 U CN 202322105023U CN 220565550 U CN220565550 U CN 220565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b
laminated
prefabricated
laminated board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50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瑞冬
齐晓建
王春芯
符鸿
游钊
李明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50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5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5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5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板结构,包括预制板、模板、板钢筋以及叠合层,预制板的端部设置有压槽,钢板的两侧设有凸起;模板通过可调节的支撑架可拆卸设于预制板之间,以使凸起与压槽嵌合;叠合层位于预制板和模板上表面;板钢筋设于叠合层内;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支撑架,并将预制板间隔放置在支撑架上,使预制板上的压槽,与放置在支撑架上的模板上的凸起嵌合,在预制板和叠合板拼缝结构内绑扎钢筋并进行叠合层的浇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叠合板拼缝结构位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问题,降低了开裂的质量隐患,且降低了后续施工过程中打磨的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因其大部分前置工作在加工工厂进行,具有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工期短、现场作业少、湿作业少、绿色环保、受季节影响小等优点,大幅推动了建筑生产工业化。但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对构件制作和吊装的精度要求较高,必须科学施工组织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实体质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现已大规模用于我国住宅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其中,预制叠合板在住宅建筑的使用率首屈一指。而叠合板在拼缝处的防水止水措施是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质量保证的一项重点内容,虽然现阶段拼缝、接缝施工技术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的存在,预制叠合板在拼缝处开裂、渗水的情况仍较普遍。
叠合板作为装配式构件中使用最广泛的部品部件,其拼缝处漏浆的难点问题和开裂的质量隐患一直是叠合板使用中的重难点,基于此,亟需设计一种针对叠合板拼缝处漏浆问题和开裂的质量隐患的叠合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叠合板结构,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合板结构,包括预制板、模板、板钢筋以及叠合层,预制板的端部设置有压槽,模板的两侧设有凸起;模板通过可调节的支撑架可拆卸设于预制板之间,以使凸起与压槽嵌合;叠合层位于预制板和模板上表面;板钢筋设于叠合层内。
进一步地,相邻两块预制板间隔设置以形成叠合板拼缝结构。预制板上凸出浇筑有“J”形钢筋,“J”形钢筋的钩部位于叠合板拼缝结构处内。板钢筋穿入预制板上的桁架进行绑扎。板钢筋为双向单层钢筋。
进一步地,压槽的长度为55-65mm;压槽的深度为5.5-6.5mm。模板为铝合金材料,凸起为钢板,钢板厚度为5.5-6.5mm。叠合板拼缝结构的长度为290-310mm。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矩形铝框架、支撑框架、和可调节长度的支撑杆,矩形铝框架和支撑框架的四面设有连接孔;矩形铝框架通过连接孔与支撑框架螺栓连接;矩形铝框架内中部设有插槽,支撑杆的上端与插槽插接。支撑杆包括上支撑管、下支撑管以及螺纹套,下支撑管滑动套于上支撑管的端部,下支撑管的端部设有外螺纹,螺纹套螺纹连接于外螺纹上;上支撑管沿管的轴向均布设有多个通孔,下支撑管位于外螺纹处设有条形通孔;还包括插杆,插杆穿过条形通孔和通孔并与螺纹套的上端面抵接。
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合板结构,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支撑架,并将预制板间隔放置在支撑架上,使预制板上的压槽,与放置在支撑架上的模板上的凸起嵌合,在预制板和叠合板拼缝结构内绑扎钢筋并进行叠合层的浇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叠合板拼缝结构位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问题,降低了开裂的质量隐患,且降低了后续施工过程中打磨的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结构的成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结构的支撑架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结构的支撑架下部示意图。
图中,1-预制板;11-压槽;12-“J”形钢筋;2-模板;21-凸起;3-板钢筋;4-叠合层;5-支撑架;51-矩形铝框架;52-支撑框架;53-支撑杆;531-上支撑管;532-下支撑管;533-螺纹套;534-外螺纹;535-插杆;536-通孔;537-条形孔;54-连接孔;6-叠合板拼缝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能特征和优点,下文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合板结构,包括预制板1、模板2、板钢筋3以及叠合层4,预制板1的端部设置有压槽11,模板2的两侧设有凸起21;模板2通过可调节的支撑架5可拆卸设于预制板1之间,以使凸起21与压槽11嵌合;叠合层4位于预制板1和模板2上表面;板钢筋3设于叠合层4内,并位于预制板1上方。
优选地,相邻两块预制板1间隔设置以形成叠合板拼缝结构6。预制板1上凸出浇筑有“J”形钢筋12,“J”形钢筋12的钩部位于叠合板拼缝结构6处内。板钢筋3穿入预制板1上的桁架进行绑扎。板钢筋3为双向单层钢筋。具体地,绑扎板钢筋3前清理干净叠合板上杂物,根据钢筋间距道道弹线绑扎,板钢筋3绑扎时穿入叠合楼板上的桁架,“J”形钢筋12的钩部朝向要严格控制,不得平躺;当双向配筋的板钢筋3直径和间距相同时,短跨钢筋应放置在长跨钢筋之下;当双向配筋的板钢筋3直径或间距不同时,配筋大的方向应放置在配筋小的方向之下。
优选地,压槽11的长度为55-65mm,优选长度为60mm;压槽11的深度为5.5-6.5mm,优选深度为6mm。模板2为铝合金材料,凸起21为钢板,钢板厚度为5.5-6.5mm,优选厚度为6mm。叠合板拼缝结构6的长度为290-310mm,优选长度为300mm。
实施例2:
如图4至图6所示,结合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包括矩形铝框架51、支撑框架52、和可调节长度的支撑杆53,矩形铝框架51和支撑框架52的四面设有连接孔54;矩形铝框架51通过连接孔54与支撑框架52螺栓连接;矩形铝框架51内中部设有插槽,支撑杆53的上端与插槽插接。支撑杆53包括上支撑管531、下支撑管532以及螺纹套533,下支撑管532滑动套于上支撑管531的端部,下支撑管532的端部设有外螺纹534,螺纹套533螺纹连接于外螺纹534上;上支撑管531沿管的轴向均布设有多个通孔536,下支撑管532位于外螺纹534处设有条形通孔536;还包括插杆535,插杆535穿过条形通孔536和通孔536并与螺纹套533的上端面抵接。进一步地,插杆535的端部设有锁槽,可通过锁杆插入锁槽来将插杆535锁紧于通孔536内。进一步地,插杆535的端部还可以设置螺纹,可通过螺纹连接螺母的方式将插杆535锁紧于通孔536内。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通过可调节的支撑架5将吊装的预制板1间隔支撑起,使预制板1上的压槽11,与放置在支撑架5上的模板2上的凸起21嵌合,在预制板1和叠合板拼缝结构6内绑扎钢筋并进行叠合层4的浇筑,取出模板2以形成叠合板浇筑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板(1)、模板(2)、板钢筋(3)以及叠合层(4),所述预制板(1)的端部设置有压槽(11),所述模板(2)的两侧设有凸起(21);所述模板(2)通过可调节的支撑架(5)可拆卸设于所述预制板(1)之间,以使所述凸起(21)与所述压槽(11)嵌合;所述叠合层(4)位于所述预制板(1)和所述模板(2)上表面;所述板钢筋(3)设于所述叠合层(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板(1)间隔设置以形成叠合板拼缝结构(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1)上凸出浇筑有“J”形钢筋(12),所述“J”形钢筋(12)的钩部位于所述叠合板拼缝结构(6)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11)的长度为55-65mm;所述压槽(11)的深度为5.5-6.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2)为铝合金材料,所述凸起(21)为钢板,所述钢板厚度为5.5-6.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拼缝结构(6)的长度为290-3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钢筋(3)穿入所述预制板(1)上的桁架进行绑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钢筋(3)为双向单层钢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包括矩形铝框架(51)、支撑框架(52)、和可调节长度的支撑杆(53),所述矩形铝框架(51)和所述支撑框架(52)的四面设有连接孔(54);所述矩形铝框架(51)通过所述连接孔(54)与所述支撑框架(52)螺栓连接;所述矩形铝框架(51)内中部设有插槽,所述支撑杆(53)的上端与所述插槽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叠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3)包括上支撑管(531)、下支撑管(532)以及螺纹套(533),所述下支撑管(532)滑动套于所述上支撑管(531)的端部,所述下支撑管(532)的端部设有外螺纹(534),所述螺纹套(533)螺纹连接于所述外螺纹(534)上;所述上支撑管(531)沿管的轴向均布设有多个通孔(536),所述下支撑管(532)位于所述外螺纹(534)处设有条形通孔(536);还包括插杆(535),所述插杆(535)穿过所述条形通孔(536)和所述通孔(536)并与所述螺纹套(533)的上端面抵接。
CN202322105023.6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叠合板结构 Active CN220565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5023.6U CN220565550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叠合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5023.6U CN220565550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叠合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5550U true CN220565550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3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5023.6U Active CN220565550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叠合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5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9290B (zh)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正交斜放空腹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21810B (zh) 一种预制墙板加固砌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05424B (zh) 全预制带拼接凹槽单向板结构、制作及装配方法
CN103556758B (zh) 轻钢结构轻质混凝土现浇墙体及施工方法
CN215716245U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墙板水平接缝连接结构
CN104895231A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楼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7348318U (zh) 一种eps模块钢筋定位板
CN220565550U (zh) 一种叠合板结构
CN219569255U (zh) 一种轻质多功能预制墙
CN111663682A (zh) 一种基于加肋盒的装配式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763149A (zh) 轻钢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10284725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梁负弯矩装配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207633740U (zh) 悬挑脚手架新型锚固装置
CN203583720U (zh) 轻钢结构轻质混凝土现浇墙体
CN215563533U (zh) 一种带加强带的复合预制墙板
CN212295166U (zh) 一种基于加肋盒的装配式墙体连接结构
CN213837169U (zh) 一种双面混凝土导流槽钢丝网架保温板内置复合墙体
CN108018972A (zh) 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制作及装配方法
CN109057318B (zh) 装配式建筑模板体系与墙体模块
CN210049428U (zh) 夹心保温钢砼组合管结构
CN206503365U (zh) 一种剪力墙与填充墙交接处铝模板支模装置
CN207829171U (zh) 一种剪力墙建筑结构连接装置
CN20675278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双向空心板及其制备所用模具
CN22088945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抗浮装置
CN214531606U (zh) 一种pc工厂预制楼梯与钢梁连接的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