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6222U - 管路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管路连接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56222U CN220556222U CN202321542598.8U CN202321542598U CN220556222U CN 220556222 U CN220556222 U CN 220556222U CN 202321542598 U CN202321542598 U CN 202321542598U CN 220556222 U CN220556222 U CN 2205562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cavity
- communication port
- end cap
- eq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19 bra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连接件,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连通口、端口以及空腔,第一连通口和端口分别位于空腔的两端,且均与空腔连通,第一连通口与进口管连接;端盖,端盖设置在端口处,端盖具有第二连通口,第二连通口与出口管连接,端盖与本体配合形成流通腔,流通腔为空腔的至少部分,流通腔连通进口管和出口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困难且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冷系统中,为了对制冷剂进行分配,需要进行管路的分支转换,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使用三通管件连接不同管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三通管件通常为液压一体成型制造,此种制造方式加工难度较大,加工成本高,并且因为液压成型的工艺对三通管件材料的要求比较苛刻,通常需要用紫铜等成本较高的材料制作,这样就会进一步升高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困难且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件,管路连接件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连通口、端口以及空腔,第一连通口和端口分别位于空腔的两端,且均与空腔连通,第一连通口与进口管连接;端盖,端盖设置在端口处,端盖具有第二连通口,第二连通口与出口管连接,端盖与本体配合形成流通腔,流通腔为空腔的至少部分,流通腔连通进口管和出口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管路连接件通过分体设置的本体与端盖构成,如此能够简化加工难度,降低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加工工艺要求较低,因此,也可采用成本较低的材料进行加工,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管路连接件在进行安装时,可以事先与进口管和出口管进行连接,再对本体与端盖进行组装,如此便能够方便管路连接,提升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端盖位于端口内,且端盖位于端口内的长度大于2mm,流通腔为空腔的部分。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端盖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端盖与本体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端盖设置在端口的端面上;或,端盖部分位于端口内,且端盖位于端口内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其中,当端盖设置于端口的端面上时,流通腔为空腔的整体。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增大本体和端盖所围成的流通腔的体积,有利于流体在流通腔内的混合。
进一步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通口位于第一端,端口位于第二端,本体的流通面积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可以降低流体的压力损耗,使流体在流通腔内流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空腔沿流通方向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或弧形结构。通过上述设置,在本体的加工过程中能够节省加工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锥形结构具有锥角α,其中,180°>α≥30°。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流体流通的稳定性,减小流体回流的可能。
进一步地,空腔的沿垂直于流通方向的截面的轮廓为腰形结构。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减少管路连接件的空间占用,方便设计管路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端盖为不锈钢材质,且端盖由板材切割而成或冲压翻边而成或焊接成型。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降低管路连接件的生产成本,并且能够方便进行端盖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mm。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进口管与第一连通口、出口管与第二连通口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连通口的内径为R2,相邻两个第二连通口的中心距为L,其中,L≥0.5R2;和/或,第一连通口的内径为R1,其中R1≥R2,且R1≥12.7mm。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方便连接出口管与第二连通口的焊接,提高安装效率;通过设置R1≥R2,且R1≥12.7mm,相较传统技术方案中选择较为昂贵的紫铜等材料,能够进一步降低管路连接件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管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管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管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管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本体;11、第一连通口;12、端口;13、空腔;14、流通腔;
20、端盖;21、第二连通口;22、安装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管路连接件,该管路连接件包括本体10和端盖20。其中,本体10具有第一连通口11、端口12以及空腔13,第一连通口11和端口12分别位于空腔13的两端,且均与空腔13连通。端盖20设置在端口12处,端盖20具有两个第二连通口21,端盖20与本体10配合形成流通腔14,流通腔14为空腔13的至少部分,就端盖20与本体10而言,两个第二连通口21与流通腔14连通。在本申请中,第一连通口11用于与进口管连接,端盖20具有两个第二连通口21,第二连通口21用于与出口管连接,流体从进口管进入流通腔14,并经流通腔14后从出口管流出,实现分支转换。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二连通口21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管路连接件包括本体10和端盖20,通过将管路连接件设置为分体的型式,能够方便管路连接件的加工,降低成产的成本。在传统技术方案中,管路连接件通常由液压加工一体成型,此种加工方式对于材料性质和加工工艺的要求较高,例如可选用铜合金等加工性能较强的材料,如此会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本体10与端盖20之间为独立加工的零件,如此便可以使用成本较低和加工工艺要求较低的不锈钢等材料进行加工,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管路连接件在进行安装时,可以事先与进口管和出口管进行连接,再对本体10与端盖20进行组装,如此便能够方便管路连接,提升安装效率。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端盖20位于端口12内,且端盖20位于端口12内的长度大于2mm,即端盖20位于端口12内的沿端盖2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大于2mm。如此设置,在管路连接件受到流体的冲击时,能够保证端盖20与本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端盖20与本体10之间的稳定性。此种情况下,端盖20与本体10可以通过钎焊进行焊接,使钎料进入本体10和端盖20的接触面。将端盖20位于端口12内的长度设置为大于2mm,这样能够提升本体10和端盖20的连接强度。并且,钎焊加工的温度要求较低,如此能够降低焊接时对本体10和端盖20的影响,减小本体10和端盖20在焊接时的形变,保证本体10和端盖20的尺寸精度。具体的,端盖20位于端口12内的长度可以为2.5、3或4mm。如图4所示,当端盖20的至少部分位于端口12内时,空腔13内的端盖20以下的腔室形成流通腔14,即流通腔14为空腔13的部分。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端盖20设置在端口12的端面上,即沿端盖20的厚度方向,端盖20的一端面与端口12的端面贴合设置,或者,端盖20部分位于端口12内,且端盖20位于端口12内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即端盖20位于端口12内的沿端盖20的厚度方向的小于或等于2mm。如此设置,在不改变本体10体积的条件下,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增大本体10和端盖20所围成的流通腔的体积,有利于流体在流通腔14内的混合。同时,相较于部分端盖20位于端口12内的设置,将端盖20设置在端口12的端面上,能够减小本体10的体积,有利于本体的加工成型。此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本体10和端盖20之间的焊接强度,本体10和端盖20通过氩弧焊或激光焊进行焊接,并且,氩弧焊和激光焊的焊接方式能够减少本体10和端盖20在焊接部位出现缝隙的可能,提升管路连接件的密封性能。其中,当端盖20设置在端口12的端面上时,即端盖20的一端面与端口12的端面贴合设置时,流通腔14的容积等于空腔13的容积,即流通腔14为空腔13整体;当端盖20至少部分位于端口12内时,空腔13的容积大于流通腔14的容积。
在本申请中,本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通口11位于第一端,端口12位于第二端,本体10的流通腔14的面积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可以降低流体的压力损耗,使流体在流通腔14内流动更加稳定。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二中,空腔13沿流通方向的截面为锥形结构。如此设置,能够便于本体10的加工成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锥形结构因其简单的结构设置,在本体10的加工过程中能够节省加工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空腔13具有相对设置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相互平行,且均沿流通方向延伸,左侧面和右侧面为斜面,且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间隔沿流通方向逐渐增大。当然,也可根据需要,将空腔13整体设置为锥体。
具体地,锥形结构具有锥角α,其中,180°>α≥30°,当锥角α<30°时,本体10内的流体在自第一端向第二端流通时易产生湍流;当180°≤α,则易产生回流的风险。因此,设置180°>α≥30°,能够保证流体流通的稳定性,减小流体回流的可能。在本申请中,锥角设置为30°、45°、60°或90°。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三中,空腔13沿流通方向的截面为弧形结构。如此设置,能够降低流体压力损耗,进一步提升流体的运动效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空腔13具有相对设置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相互平行,且均沿流通方向延伸,左侧面和右侧面为弧面,且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间隔沿流通方向逐渐增大或先逐渐增大后保持相等。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中,空腔13的沿垂直于流通方向的截面的轮廓为腰形结构。如此设置,管路连接件的整体形状为扁平状,有利于减少管路连接件的空间占用,方便设计管路的连接结构。具体的,端盖20的形状与之相匹配,即端盖20也为腰形结构,两个第二连通口21沿腰形结构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作为具体的一实施例,两个第二连通口21可以为对称设置且内径相等。
在本申请中,端盖20为不锈钢材质,且端盖20由板材切割而成或冲压翻边而成或焊接成型。如此设置,能够显著降低管路连接件的生产成本,同时,端盖20通过上述工艺制造,能够方便端盖20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中,第一连通口11和第二连通口2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mm。如此设置,能够增加进口管与第一连通口11、出口管与第二连通口21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进口管与第一连通口11、出口管与第二连通口21连接的稳定性。并且,提升接触面的面积也有利于提升焊接强度,减小进口管与第一连通口11、出口管与第二连通口21连接失效的可能性。具体的,第一连通口11和第二连通口21的深度可以设置为2mm、3mm或5mm。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四中,在第二连通口21的周围设置安装凸台22,以辅助固定出口管,进一步增加第二连通口21与出口管的连接强度。具体地,该安装凸台22可以设置在端盖20的朝向外侧的端面上,也可设置在端盖20的朝向内侧的端面上。具体地,安装凸台22与端盖2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分体结构,当安装凸台22与端盖20为一体形成型结构时,安装凸台22可以由端盖20翻边成型;当安装凸台22与端盖20为分体结构时,安装凸台22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端盖20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中,第二连通口21的内径为R2,相邻两个第二连通口21的中心距为L,其中,L≥0.5R2。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增大相邻出口管之间的间距,方便连接出口管与第二连通口21的焊接,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中,第一连通口11的内径为R1,其中R1≥R2,且R1≥12.7mm。通过设置R1≥R2,能够减小流体的压力损失,保证流体的分配效果。同时,在规格选择中,当规格应用的进口管外径大于或等于12.7mm时,相较传统技术方案中选择较为昂贵的紫铜等材料,本申请能够进一步降低管路连接件的生产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件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具有第一连通口(11)、端口(12)以及空腔(13),所述第一连通口(11)和所述端口(12)分别位于所述空腔(13)的两端,且均与所述空腔(13)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口(11)与进口管连接;
端盖(20),所述端盖(20)设置在所述端口(12)处,所述端盖(20)具有第二连通口(21),所述第二连通口(21)与出口管连接,所述端盖(20)与所述本体(10)配合形成流通腔(14),所述流通腔(14)为所述空腔(13)的至少部分,所述流通腔(14)连通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端盖(20)位于所述端口(12)内,且所述端盖(20)位于所述端口(12)内的长度大于2mm,所述流通腔(14)为所述空腔(13)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20)设置在所述端口(12)的端面上;或,
所述端盖(20)部分位于所述端口(12)内,且所述端盖(20)位于所述端口(12)内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
其中,当所述端盖(20)设置于所述端口(12)的端面上时,所述流通腔(14)为所述空腔(13)的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通口(11)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端口(12)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本体(10)的流通面积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3)沿流通方向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或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具有锥角α,其中,180°>α≥3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3)的沿垂直于流通方向的截面的轮廓为腰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0)为不锈钢材质,且所述端盖(20)由板材切割或冲压翻边而成或焊接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11)和所述第二连通口(2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口(21)的内径为R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口(21)的中心距为L,其中,L≥0.5R2;
和/或,所述第一连通口(11)的内径为R1,其中R1≥R2,且R1≥12.7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42598.8U CN220556222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管路连接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42598.8U CN220556222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管路连接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56222U true CN220556222U (zh) | 2024-03-05 |
Family
ID=9005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42598.8U Active CN220556222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管路连接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56222U (zh) |
-
2023
- 2023-06-15 CN CN202321542598.8U patent/CN2205562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4350275A1 (en) | Connector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same | |
CN220556222U (zh) | 管路连接件 | |
CN102269281B (zh) | 一种热泵空调用四通换向阀 | |
CN101648577A (zh) | 一种分段式液压成形副车架 | |
CN203719250U (zh) | 换热器 | |
CN209800942U (zh) | 分歧管 | |
CN215810397U (zh) | 微通道换热结构 | |
CN210040464U (zh) | 一种异形集流管及使用该异形集流管的冷却板 | |
CN213748057U (zh) | 管件、集流管及换热器 | |
CN210036367U (zh) | 一种进出口结构改进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 |
CN210346409U (zh) | 一种双流道管壳式换热器 | |
CN218033843U (zh) | 多通管、管路装置和制冷系统 | |
CN204786526U (zh) | 椭圆管空气预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密封结构 | |
CN218033844U (zh) | 管路结构及具有该管路结构的空调器 | |
CN220837879U (zh) | 一种点冷管路及连接装置 | |
CN209840811U (zh) |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椭圆台末端结构扁管 | |
CN202974018U (zh) | 一种双进口管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 |
CN216557792U (zh) | 一种中央空调分歧管 | |
CN201100793Y (zh) | 过冷器偏心筒体 | |
CN212007378U (zh) | 一种不锈钢水表壳体 | |
CN220957314U (zh) | 三通组件 | |
CN215412186U (zh) | 毛细管、分配器、换热器组件以及空调器 | |
CN218211467U (zh) | 一种超声流量计、冷热量表管段 | |
CN217784282U (zh) | 四通换向阀及空调器 | |
CN210345963U (zh) | 微通道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