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4213U -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4213U
CN220544213U CN202322132206.7U CN202322132206U CN220544213U CN 220544213 U CN220544213 U CN 220544213U CN 202322132206 U CN202322132206 U CN 202322132206U CN 220544213 U CN220544213 U CN 220544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difference
heat dissipation
cooling plate
s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22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贤德
管玉静
李�灿
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diyi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diy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diyi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diy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22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4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4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4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包括天线板、液冷板以及和差器,所述天线板贴合与所述液冷板的一面,所述和差器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另一面,且所述和差器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所述天线板直接与所述液冷板贴合,能够有效通过液冷板内冷却液体的流动将天线板上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将液冷板及和差器的内部空间连通,实现液冷板及和差器的一体化,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散热系统的结构层数,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传递的热阻,进而能够很好的提高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进而确保系统能够顺畅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控天线阵面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小型化、集成化、多通道的相控阵天线应运而生。同时随着集成化的提高、封装的越来越小,整个天线系统的热流密度急剧增加,因此急需高效且稳定的散热系统。电子系统通常有自然散热、风冷散热、液冷散热三种方式。针对有源相控阵天线一般选用传统的风冷散热,但在一些热功耗较大、通道数多的相控阵天线上,T/R组件的热流密度往往都特别高,传统的风冷散热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而且,为了提高相控阵天线的发射、接收增益,要求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均温性,同时为了有效的利用结构空间并降低热量传递热阻,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系统应尽量减少结构层数,但目前的散热系统结构层数多,且散热均温性差,散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能够有效的减少散热系统的结构层数,进而提高散热系统的均温性,以及提高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包括天线板、液冷板以及和差器,所述天线板贴合与所述液冷板的一面,所述和差器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另一面,且所述和差器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腔体连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实现相应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所述天线板直接与所述液冷板贴合,能够有效通过液冷板内冷却液体的流动将天线板上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将液冷板及和差器的内部空间连通,实现液冷板及和差器的一体化,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散热系统的结构层数,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传递的热阻,进而能够很好的提高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进而确保系统能够顺畅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液冷管道,且所述液冷管道呈“S形”盘绕在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板与和差器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液冷板与和差器的连接缝处均呈密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和差器包括波导和差网络,所述波导和差网络设置在所述液冷板内,且所述波导和差网络横跨在所述液冷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天线板贴合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凸台,且若干所述凸台将填充有导热硅脂。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部水冷机的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与外部水冷机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和差器的连接缝用钎焊进行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波导和差网络与所述液冷管道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波导和差网络包括若干象限接口端,所述象限接口端插接于所述液冷管道的空隙内,且所述象限接口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液冷管道的高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和差器盖板,所述和差器盖板盖合于所述和差器的外侧,且将所述和差器固定于所述液冷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所述天线板直接与所述液冷板贴合,能够有效通过液冷板内冷却液体的流动将天线板上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将液冷板及和差器的内部空间连通,实现液冷板及和差器的一体化,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散热系统的结构层数,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传递的热阻,进而能够很好的提高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进而确保系统能够顺畅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液冷板内均匀设置的“S形”液冷管道能够在完成散热共能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天线阵面的均温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液冷板与和差器之间采用钎焊的形式进行密封,能够避免漏液的现象出现。
4、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将液冷板及和差器做成一个结构整体,无螺钉安装孔,最大化利用结构空间,减少螺装装配流程,提升整个相控阵天线的生产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冷管道和波导和差网络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冷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波导和差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天线板,2-液冷板,3-和差器,21-液冷管道,22-凸台,23-进水口,24-出水口,31-波导和差网络,311-象限接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包括天线板1、液冷板2以及和差器3,所述天线板1贴合与所述液冷板2的一面,所述和差器3设置于所述液冷板2的另一面,且所述和差器3与所述液冷板2的内部腔体连通。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所述天线板1直接与所述液冷板2贴合,能够有效通过液冷板2内冷却液体的流动将天线板1上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将液冷板2及和差器3的内部空间连通,实现液冷板2及和差器3的一体化,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散热系统的结构层数,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传递的热阻,进而能够很好的提高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进而确保系统能够顺畅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
所述液冷板2内设置有液冷管道21,且所述液冷管道21呈“S形”盘绕在所述液冷板2的内部腔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所述液冷管道21设置呈“S形”盘绕的结构形式,并且所述液冷管道21是均匀的分布在液冷板2的内部空间,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天线阵面的均温性,从而确保相控天线系统能够更加顺畅有效的工作运行。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液冷板2与和差器3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的减少散热系统的结构层数,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传递的热阻,进而能够很好的提高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进而确保系统能够顺畅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漏液的情况,液冷板2与和差器3的连接缝处均呈密封状态,连接缝的密封方式包括焊接、涂密封胶等能够实现密封的方式。
所述和差器3包括波导和差网络31,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设置在所述液冷板2内,且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横跨在所述液冷管道21上。本实施例中,在液冷板2及和差器3连接为一个整体(内部空间连通)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提高对和差器3的散热效果,直接将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横跨在所述液冷管道21上,从而缩短热传递的路程,减小热阻值,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所述液冷板2与所述天线板1贴合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凸台22,且若干所述凸台22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本实施例中,通过液冷板2面板上设置的若干凸台22来将天线板1上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液冷板2,然后再通过液冷管道21内冷却液的流动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天线板1的散热效果,与此同时,还通过填充导热硅脂的方式来进一步的减小热传递热阻,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所述液冷管道21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所述进水口23与外部水冷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口24与外部水冷机的进水口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与外部水冷机连通,从而实现冷却水在液冷管道21内的循环流动,保证液冷管道21内随时都有冷却水流动,进而能够有效的带走相控天线阵面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保证相控天线阵面能够正常有效的工作运行。
所述液冷板2与所述和差器3的连接缝用钎焊进行焊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2与和差器3分别通过机械加工方式加工成可以拼接的半成品,然后通过真空钎焊的方式将两个半成品焊接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此时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散热系统的结构层数,能够有效的降低热量传递的热阻,进而能够很好的提高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进而确保系统能够顺畅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与此同时,此种方式取消了传统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并且采用钎焊的方式还能够有效的对连接缝进行密封,避免出现冷却液泄露损坏电子元件的问题出现。
为了提高对波导和差网络31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是直接横跨在液冷管道21上的,但是为了避免波导和差网络31直接与液冷管道21接触而造成损坏,故而需要在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与所述液冷管道21留存一定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波导和差网络31与所述液冷管道21留存一定的间隙,具体的将所述象限接口端311插接于所述液冷管道21的空隙内,且所述象限接口端311的高度高于所述液冷管道21的高度。从而整个波导和差网络31能够横跨在液冷管道21上,并且不与所述液冷管道21接触。
还包括和差器盖板4,所述和差器盖板4盖合于所述和差器3的外侧,且将所述和差器3固定于所述液冷板2。本实施例中,所述和差器盖板4的设置除了起到保护和差器3的效果以外;液冷板2与和差器3进行焊接之前,和差器盖板4能够起到很好的固连效果,从而避免在钎焊过程中出现位置的偏移。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板(1)、液冷板(2)以及和差器(3),所述天线板(1)贴合与所述液冷板(2)的一面,所述和差器(3)设置于所述液冷板(2)的另一面,且所述和差器(3)与所述液冷板(2)的内部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2)内设置有液冷管道(21),且所述液冷管道(21)呈“S形”盘绕在所述液冷板(2)的内部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2)与和差器(3)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液冷板(2)与和差器(3)的连接缝处均呈密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器(3)包括波导和差网络(31),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设置在所述液冷板(2)内,且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横跨在所述液冷管道(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2)与所述天线板(1)贴合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凸台(22),且若干所述凸台(22)将填充有导热硅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道(21)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所述进水口(23)与外部水冷机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出水口(24)与外部水冷机的进水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2)与所述和差器(3)的连接缝用钎焊进行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与所述液冷管道(21)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和差网络(31)包括若干象限接口端(311),所述象限接口端(311)插接于所述液冷管道(21)的空隙内,且所述象限接口端(311)的高度高于所述液冷管道(21)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差器盖板(4),所述和差器盖板(4)盖合于所述和差器(3)的外侧,且将所述和差器(3)固定于所述液冷板(2)。
CN202322132206.7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Active CN220544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2206.7U CN220544213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2206.7U CN220544213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4213U true CN220544213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4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2206.7U Active CN220544213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4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1746B (zh) 電源轉換裝置
CN202217748U (zh)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及电池组
US10991996B2 (en) Battery heat exchange system
TW201914091A (zh) 具有換熱功能的電池包殼體和電池包
CN109687089B (zh) 一种高效复合热控装置
CN112969349B (zh) 一种多热源散热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N109219305B (zh) 一种液冷机箱及其插件
CN216980674U (zh) 一种电池包
CN111755775A (zh) 一种电池冷板、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20544213U (zh)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天线阵面散热的复合水冷板
CN110632561B (zh) 机载雷达射频单元热控结构
CN207995628U (zh) 一种用于高功率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CN112670696B (zh) 一种液冷相控阵天线的液冷板及其冷却方法
CN111076584B (zh) 一种航天器用桁架热管和环路热管耦合传热组件
CN212434709U (zh) 散热板、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9842985U (zh) 功率总成和车辆
CN220673633U (zh) 一种整流桥用水冷组件
CN220934191U (zh) 散热系统、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CN217099684U (zh)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CN220673632U (zh) 一种水冷汽车整流桥
CN220341216U (zh) 一种相变液冷耦合散热结构及电子芯片散热装置
CN209804741U (zh) 电池包和电池包热管理装置
CN220732452U (zh) 直线电机定子
CN219876603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其无人机
CN216783279U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接口的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