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9684U -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99684U CN217099684U CN202221140036.6U CN202221140036U CN217099684U CN 217099684 U CN217099684 U CN 217099684U CN 202221140036 U CN202221140036 U CN 202221140036U CN 217099684 U CN217099684 U CN 2170996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body
- charging module
- wireless charging
- cooling device
-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5219 bra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无线充电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本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面面贴合,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流道,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朝向彼此的面之间留有接缝,所述接缝中充填有第一钎焊层。本冷却装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采用钎焊方式进行连接,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处理工序,其制造成本低,对加工设备的要求低,能够大大减小企业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动力电池充电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含有大功率发热元器件,需要进行散热,以避免动力电池温度过高。
目前主要采用液冷方式进行散热,但是目前的液冷设备主要采用搅拌摩擦焊或密封圈螺钉的紧固方式进行装配连接,其装配制造较复杂,导致制造成本高,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无线充电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液冷设备制造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面面贴合,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流道,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朝向彼此的面之间留有接缝,所述接缝中充填有第一钎焊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为1-1.2mm。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采用铝合金冲压成型,以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平整。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二者中的一者的朝向另一者的面上冲压成型有内凹槽,另一者遮盖所述内凹槽的槽口的部分与所述内凹槽共同构成所述流道;或者,
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朝向彼此的面上均冲压成型有相对设置的内凹槽,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的内凹槽共同构成所述流道。
可选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采用第二钎焊层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的背离彼此的面上。
可选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采用第三钎焊层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并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一端采用第四钎焊层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并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与外盖连接。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线路板、电子元器件、铁氧体、线圈和上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
所述线路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二板体的面上,所述电子元器件连接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铁氧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一板体的面上,所述线圈连接在所述铁氧体上。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第一导热胶和第二导热胶,所述第一导热胶夹持在所述线路板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所述线路板的一面通过所述第一导热胶贴合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二板体的面上,所述第二导热胶夹持在所述铁氧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铁氧体的一面通过所述第二导热胶贴合在所述第二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一板体的面上。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第一遮挡盖和第二遮挡盖,所述第一遮挡盖罩在所述线路板上,且第一遮挡盖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遮挡盖罩在所述线圈上,且所述第二遮挡盖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上。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采用钎焊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冷却装置在进行生产制造时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处理工序,相比于搅拌摩擦焊或密封圈螺钉等连接,其制造成本低,对加工设备的要求低,能够大大减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本冷却装置具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两面均具有散热效果,能够满足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电子元器件和用于充电的线圈的双重散热需求,能够满足部件的高散热需求的,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板体;2、第一连接孔;3、连接件;4、第一钎焊层;5、流道;6、第二钎焊层;7、第二板体;8、进液管;9、第三钎焊层;10、出液管;11、第四钎焊层;12、第一导热胶;13、线路板;14、电子元器件;15、连接螺钉;16、第一遮挡盖;17、连接螺栓;18、第二导热胶;19、铁氧体;20、线圈;21、第二遮挡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附图的图面的方向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
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7面面贴合,第一板体1和/或第二板体7上设置有流道5,第一板体1或第二板体7上开设有与流道5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7的朝向彼此的面之间留有接缝,接缝中充填有第一钎焊层4。
其中,第一板体1的一个面与第二板体7的一个面整体贴合,通过设置的流道5来流过冷却换热介质,从而对连接在第一板体1和/或第二板体7上的部件进行冷却散热,以实现冷却效果。
其中,进液口用于冷却换热介质的进入,冷却换热介质不断从进液口中进入,在流道5中流动,流动的冷却换热介质吸收热量然后从出液口排出,将热量带走,实现不断循环冷却。
其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朝向彼此的一面的接缝处为钎焊区域,通过钎焊工艺将液体钎料渗入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之间,使得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通过设置的第一钎焊层4焊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采用钎焊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冷却装置在进行生产制造时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处理工序,相比于搅拌摩擦焊或密封圈螺钉等连接,其制造成本低,对加工设备的要求低,能够大大减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本冷却装置具有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两面均具有散热效果,能够满足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电子元器件14和用于充电的线圈20的双重散热需求,能够满足部件的高散热需求的,提高了散热效果。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厚度为1-1.2mm。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均连接有需要散热的部件时,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厚度为1-1.2mm,通过降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厚度能够减小其自身的热阻,提高热量传递,从而提高散热作用。另外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厚度减小后,能够减小其自身的重量,符合现在电动汽车的轻量化需求。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厚度减小到1-1.2mm也更符合采用第一钎焊层4进行连接固定,现有的连接工艺中,要求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厚度需要达到3mm以上才能进行连接固定,否则无法达到规定的连接强度。
因此,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减小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厚度能够大大提高热量传递,提高散热效果,降低自重,同时还能够简化加工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或第二板体7的厚度为1-1.2mm。
其中,本实施方式适合用于只需要单面散热的情况,对于具有散热需求的部件连接在第一板体1或第二板体7上时,对应将第一板体1或第二板体7的厚度减少,而未连接有具有散热需求的部件的第一板体1或第二板体7的厚度可为1-1.2mm,也可以保持原有的3mm及以上的厚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加工工序,降低企业成本。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均为长方形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长宽相同,使得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能够对齐贴合,利于进行加工制造。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均采用铝合金冲压成型,以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表面平整。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采用第一钎焊层4进行焊接固定,因此对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可直接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加工,可直接达到需要的厚度,而不需要像传统制造工艺那样,经过压铸,搅拌摩擦焊,机加工,浸渗等处理等工序,从而更加有效的简化了加工制造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由于具有用于充电的线圈20和铁氧体19,其面积较大,对冷却装置的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当冷却装置的表面平整度高时,贴合紧密程度高,散热效果才能得到保证。本冷却装置中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可直接采用冲压成型,可直接形成大的平整表面,不需要进行二次复杂机加工来形成平面,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二者中的一者的朝向另一者的面上冲压成型有内凹槽,另一者遮盖内凹槽的槽口的部分与内凹槽共同构成流道5。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内凹槽采用冲压成型,能够直接形成需要的内凹槽深度和形状,不需要二次重复加工。通过对内凹槽的槽口进行封闭,使得冷却换热介质能够在内凹槽内流动,实现换热冷却。
具体地,第一板体1上冲压成型有内凹槽,第二板体7通过第一钎焊层4与第一板体1焊接固定后,第二板体7将内凹槽的槽口封闭,从而第二板体7封闭内凹槽的槽口的部分与内凹槽的内壁共同构成流道5,冷却换热介质即可在流道5内流动,也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钎焊层4位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的接缝处,第二板体7用于封闭内凹槽的槽口的部分处未设置有第一钎焊层4。
具体地,当第一板体1上冲压成型内凹槽时,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第一板体1上,能够利于流道5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当第二板体7上冲压成型内凹槽时,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第二板体7上。
具体地,内凹槽的形状、走向以及位置可根据需要连接在第一板体1或第二板体7上的需要散热的部件的情况进行设定,从而保证对需要散热的部件的冷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内凹槽可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进行冲压成型时一起进行加工制造,从而内凹槽也可以凸出于第一板体1或第二板体7背离彼此的一面,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的流道5的尺寸大小进行加工设置。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朝向彼此的面上均冲压成型有相对设置的内凹槽,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上的内凹槽共同构成流道5。
其中,第一板体1上的内凹槽和第二板体7上的内凹槽共同构成流道5,使得冷却换热介质在第一板体1上的内凹槽和第二板体7上的内凹槽内流动,能够实现对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上的部件散热冷却。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与线路板13连接的连接件3,连接件3采用第二钎焊层6连接在第一板体1和/或第二板体7的背离彼此的面上。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用于使得线路板13能够连接在第一板体1和/或第二板体7上,从而能够对线路板13上的电子元器件14进行冷却散热。
具体地,当第一板体1上需要连接线路板13时,可将连接件3通过第二钎焊层6焊接在第一板体1上,当第二板体7上需要连接线路板13时,可将连接件3通过第二钎焊层6焊接在第二板体7上。当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上均需要连接线路板13时,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上均可设置连接件3,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连接设置。
具体地,通过设置的连接件3能够方便线路板13的安装固定,而连接件3采用第二钎焊层6进行焊接固定,可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进行制造时一起进行加工制造,采用同种工艺进行操作,能够简化加工制造步骤。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为螺柱,螺柱设置有螺孔,螺孔具有内螺纹,而线路板13通过螺钉与螺柱的螺纹配合实现安装固定,非常方便。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也可为卡扣,通过卡扣卡住线路板13。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3间隔设置在第一板体1和/或第二板体7上,能够实现多点安装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3位于第一板体1和/或第二板体7的背离彼此的面上,能够使得线路板13位于第一板体1和/或第二板体7的背离彼此的面,能够保证散热冷却效果。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液管8和出液管10,进液管8的一端采用第三钎焊层9与进液口连接并连通,出液管10的一端采用第四钎焊层11与出液口连接并连通。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进液管8通过第三钎焊层9焊接固定,出液管10通过第四钎焊层11焊接固定,可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进行制造时一起进行加工制造,采用同种工艺进行操作,能够简化加工制造步骤。
其中,进液管8用于与冷却换热介质的供应端进行连接,便于冷却换热介质进入流道5内,出液管10用于与冷却换热介质的回收端进行连接,使得冷却换热介质能够进行循环使用。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第二板体7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2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2和第二连接孔用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分别与外盖连接。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孔2为贯穿孔,第二连接孔同样为贯穿孔,当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进行冲压成型制造时,可一起进行开孔加工制造,采用同种工艺进行操作,能够简化加工制造步骤。通过第一连接孔2和第二连接孔能够方便与外盖连接,通过外盖能够对连接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上的部件进行遮盖,从而产生保护作用。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孔2和第二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第一连接孔2间隔设置在第一板体1上,第二连接孔间隔设置在第二板体7上。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1为液冷板,第二板体7为基板。
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线路板13、电子元器件14、铁氧体19、线圈20和上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
线路板13连接在第一板体1的背离第二板体7的面上,电子元器件14连接在线路板13上,铁氧体19连接在第二板体7的背离第一板体1的面上,线圈20连接在铁氧体19上。
其中,电子元器件14连接在线路板13上,线路板13连接在第一板体1上,电子元器件14和线路板13构成第一待散热部件,通过流道5中流动的冷却换热介质对线路板13以及电气元器件进行冷却散热,铁氧体19和线圈20连接在第二板体7上,铁氧体19和线圈20构成第二待散热部件,通过流道5中流动的冷却换热介质对铁氧体19和线圈20进行冷却散热。第一待散热部件和第二待散热部件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夹持,从而可以实现两面散热,能够有效对电子元器件14、线路板13、铁氧体19和线圈20进行散热,满足无线充电过程中产生高散热需求。
另外,通过第一待散热部件和第二待散热部件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夹持的布置使得布局紧凑,能够减小无线充电模块的体积,从而占用的空间少。
其中,无线充电模块主要用于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第一导热胶12和第二导热胶18,第一导热胶12夹持在线路板13和第一板体1之间,线路板13的一面通过第一导热胶12贴合在第一板体1的背离第二板体7的面上,第二导热胶18夹持在铁氧体19和第二板体7之间,铁氧体19的一面通过第二导热胶18贴合在第二板体7的背离第一板体1的面上。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热胶12能够利于线路板13与第一板体1之间进行热量传递,从而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使得线路板13的热量能够均匀传递至第一板体1,由流道5内流动的冷却换热介质将热量带走。同时第一导热胶12还能起到对线路板13和第一板体1之间的辅助固定作用,提高线路板13与第一板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热胶18能够利于铁氧体19与第二板体7之间进行热量传递,从而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使得线路板13的热量能够均匀传递至第二板体7,由流道5内流动的冷却换热介质将热量带走。同时第二导热胶18还能起到对铁氧体19和第一板体1之间的固定作用,使得铁氧体19与第一板体1粘接固定。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第一遮挡盖16和第二遮挡盖21,第一遮挡盖16罩在线路板13上,且第一遮挡盖16连接在第一板体1上,第一遮挡盖16罩在线圈20上,且第二遮挡盖21连接在第二板体7上。
其中,第一遮挡盖16用于遮盖线路板13以及线路板13上的电子元器件14,第二遮挡盖21用于遮盖线圈20和铁氧体19,第一遮挡盖16上设置第三连接孔,而第二遮挡盖21上设置第四连接孔,第四连接孔能够与第三连接孔连通,并且第三连接孔能够与第一连接孔2连通,第四连接孔能够与第二连接孔连通,使得通过连接螺钉15穿过第一连接孔2、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后,再通过压铆螺母与连接螺钉15连接,使得第一遮挡盖16和第二遮挡盖21分别连接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上。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具体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车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面面贴合,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流道,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朝向彼此的面之间留有接缝,所述接缝中充填有第一钎焊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为1-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采用铝合金冲压成型,以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二者中的一者的朝向另一者的面上冲压成型有内凹槽,另一者遮盖所述内凹槽的槽口的部分与所述内凹槽共同构成所述流道;或者,
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朝向彼此的面上均冲压成型有相对设置的内凹槽,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的内凹槽共同构成所述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采用第二钎焊层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或所述第二板体的背离彼此的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采用第三钎焊层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并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一端采用第四钎焊层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并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与外盖连接。
8.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电子元器件、铁氧体、线圈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
所述线路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二板体的面上,所述电子元器件连接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铁氧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一板体的面上,所述线圈连接在所述铁氧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第一导热胶和第二导热胶,所述第一导热胶夹持在所述线路板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所述线路板的一面通过所述第一导热胶贴合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二板体的面上,所述第二导热胶夹持在所述铁氧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铁氧体的一面通过所述第二导热胶贴合在所述第二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一板体的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第一遮挡盖和第二遮挡盖,所述第一遮挡盖罩在所述线路板上,且第一遮挡盖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遮挡盖罩在所述线圈上,且所述第二遮挡盖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上。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40036.6U CN217099684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40036.6U CN217099684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99684U true CN217099684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58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40036.6U Active CN217099684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99684U (zh) |
-
2022
- 2022-05-11 CN CN202221140036.6U patent/CN2170996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51173B (zh) | 用于双面冷却的热交换器 | |
CN106455456B (zh) | 一种铜铝复合水冷板及其加工制作方法、水冷散热方法 | |
CN108448205A (zh) |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 |
US8616267B2 (en) | Heat sink | |
CN217099684U (zh) |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 |
CN211860914U (zh) | 一种石墨烯电子元件水冷板 | |
CN111328250A (zh) | 一种高效型材液冷散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 |
US20230261565A1 (en) | Power Supply Enclosure, Power Supply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6544205A (zh) | 一种集成式功率半导体模块 | |
CN116646316A (zh) | 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igbt功率模块 | |
EP3690360A1 (en) | Integrated cooling assembly and battery assembly | |
US20240262160A1 (en) | Connection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nnection devic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component | |
CN103179843B (zh) | 一种高功率密度变频控制器的散热结构 | |
CN214281963U (zh) | 一种液冷散热器 | |
CN211980833U (zh) | 一种液冷板结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
CN212230577U (zh) | 液冷板、电池包及车辆 | |
CN110425916B (zh) | 三种流体并联层叠式换热器 | |
CN210519286U (zh) | 换热柜、变频器及压缩机 | |
CN102692094A (zh) | 热泵系统 | |
CN209527039U (zh) | 一种采用风冷的热管冷板 | |
CN219536653U (zh) | 液冷组件、功率模组及功率转换设备 | |
CN221125196U (zh) | 一种用于单相浸没式服务器的液冷板 | |
CN216123372U (zh) | 散热装置和电控设备 | |
CN220191317U (zh) | 降低防爆变频器水冷散热器 | |
EP4358667A1 (en) |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