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3880U -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3880U
CN220543880U CN202322173684.2U CN202322173684U CN220543880U CN 220543880 U CN220543880 U CN 220543880U CN 202322173684 U CN202322173684 U CN 202322173684U CN 220543880 U CN220543880 U CN 220543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piece
turntable
battery piece
al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36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勇
刘念
王风山
袁海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isdom Valley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isdom Valley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isdom Valley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isdom Valley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736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3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3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3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该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中,转盘通过转动轴转动设于工作台,转盘上设有至少四个加工位,转盘转动过程,其中一个加工位依次经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加工位位于第一工位的状态下,电池片放置于加工位;加工位位于第二工位的状态下,焊带放置于电池片的上表面;加工位位于第三工位的状态下,胶带粘贴至焊带和电池片上并形成半成品;加工位位于第四工位的状态下,传送件将半成品移出转盘;上述设置有效缩短工艺时间,提升产能。

Description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片成串技术领域,常规方式是采用激光将焊带(可以理解为很细的锡丝,直径约0.2mm)焊接在电池片的栅线上,以使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一定规格的电池串,但常规的激光焊需求精度较高,使用成本较大,故利用胶带将焊带粘接在电池片的方式也较为流行。具体需要将其中一个电池片正面粘贴的焊带粘贴在相邻的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针对每个电池片,需要在其上下两面进行分别贴胶带,具体地,加工位移动到上电池工位,则将电池片转移至加工位,电池片移动至焊带工位,则将焊带放置于电池片上,电池片和焊带移动到粘贴工位,则将胶带粘贴至电池片和焊带上,当加工位移动至每个工位时,可以单独加工一项工艺,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但是,除了正在加工的工位以外的工位,则处于等待状态;另外,还需要相应机械手抓取配合往复动作,因此也导致了机械手回程距离长等现象,故而导致整体的设备利用率低,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以解决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该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至少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
转盘,通过中空电机转动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转盘上设有至少四个加工位,四个所述加工位能同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工位;
所述转盘转动过程,其中一个所述加工位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工位;所述加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状态下,所述电池片放置于所述加工位;所述加工位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状态下,焊带放置于所述电池片的上表面;所述加工位位于所述第三工位的状态下,胶带粘贴至所述焊带和所述电池片上并形成半成品;所述加工位位于所述第四工位的状态下,传送件将所述半成品移出所述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加工位,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槽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用于盛放所述电池片,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盛放并导向位于所述电池片的上侧且超出所述电池片的所述焊带,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用于吸附所述电池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贯通所述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端各设有若干纵向限位凸起,所述纵向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所述电池片在其长度方向的位移,所述纵向限位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片的上表面,任两个所述纵向限位凸起之间的间隙用于通过所述焊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还包括对齐件,所述对齐件设于所述转盘,所述对齐件具有靠近所述定位件的对齐位置和远离所述定位件的避让位置,所述对齐件设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槽用于导向所述焊带铺设于所述电池片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齐件设有若干对齐槽,若干所述对齐槽和若干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对齐槽设于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定位件的一端,所述对齐槽包括对齐面,且所述对齐面和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对齐件位于所述对齐位置的状态下,若干所述焊带在所述转盘转动过程产生的惯性作用下和若干所述对齐面抵接并对齐,以相对所述电池片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真空组件,所述真空组件包括真空供应管、套环和通气滑环,所述真空供应管穿过所述转盘的中间通道,所述真空供应管的侧壁绕自身轴线间隔均布有若干负压管路,所述负压管路的下端和抽气设备连通,所述套环固接于设于转盘上,所述套环设有若干出气管路,所述通气滑环设有若干贯通通气滑环侧壁的中转通道,所述通气滑环套设于所述真空供应管的外周,且相对所述转盘固定,所述中转通道的一端至少和一个所述负压管路的上端同时连通,所述中转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气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吸附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支撑组件的输出端能在承托位置和让行位置之间移动,位于所述承托位置的所述支撑组件的输出端能于所述第三工位处支撑所述转盘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工作台,且位于所述转盘的下方;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承托位置的所述承托件能于所述第三工位处支撑所述转盘的底面;位于所述让行位置的所述承托件和所述转盘之间具有间隙;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用于驱动所述承托件在所述承托位置和所述让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承托件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沿靠近所述加工位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转盘,所述第一斜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斜面,所述底座和所述承托件通过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且所述第一斜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α,μ≥tanα;和/或
所述承托件滑动至所述让行位置的滑动方向F2为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F1的切线方向,所述转盘转动过程能将所述承托件从所述承托位置拖动至安全位置,所述安全位置位于所述承托位置和所述让行位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该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通过在转盘上设置四个加工位,使得四个加工位能同时分别对应工作台上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从而使得其中四个加工位可以同时在相对应的工位上完成相应的工艺,无需先等待完成相应的工序以后再执行后端的工序,可以有效缩短工艺时间,提升产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图;
图10为转盘转动方向和承托件从承托位置至让行位置的方向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0、电池片;2000、焊带;
100、工作台;
200、转盘;210、中空电机;
300、支撑组件;310、底座;311、第一斜面;320、承托件;330、第一驱动件;
400、定位件;410、第一定位槽;411、纵向限位凸起;412、吸附孔;420、第二定位槽;421、镂空通道;430、第一磁力件;
510、真空供应管;511、负压管路;520、套环;521、出气管路;530、通气滑环;540、通气管;
610、对齐件;611、导向槽;612、对齐槽;6121、对齐面;6122、拓宽部;613、拨动件;614、导向条;6141、避让导向缺口;615、铁块;620、第二驱动组件;621、第二驱动件;622、驱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该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包括工作台100、转盘200和支撑组件300。其中,工作台100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转盘200通过中空电机210直接驱动转动设于工作台100,转盘200上设有若干加工位;转盘200转动过程中其中一个加工位依次经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加工位位于第一工位的状态下,电池片1000放置于加工位;加工位位于第二工位的状态下,焊带2000放置于电池片1000的上表面;加工位位于第三工位的状态下,胶带粘贴至焊带2000和电池片1000上并形成半成品;加工位位于第四工位的状态下,传送件将半成品移出转盘200。支撑组件300设于工作台100,支撑组件300的输出端能在承托位置和让行位置之间移动,位于承托位置的支撑组件300的输出端能于第三工位处支撑转盘200的底面。
借助上述设置,在支撑组件300的输出端位于承托位置的状态下,再进行胶带的粘贴工序,此时,即便有辊轮辊压,受到压力的转盘200具有向下发生偏斜的趋势时,受到支撑组件300的支撑,从而不会发生形变,既能保证对胶带的牢固粘贴,又能避免转盘200边侧所受力矩过大而发生偏斜,从而避免对转盘200以及相关直驱机构的传动造成影响,同时可以防止电池片1000受压后整体发生倾斜,有效保证了后续加工工序中的电池片1000的位置精度,并提高了电池串的成品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包括第一驱动件330、底座310和承托件320,底座310设于工作台100,且位于转盘200的下方;承托件320设于底座310,位于承托位置的承托件320能于第三工位处支撑转盘200的底面;位于让行位置的承托件320和转盘200之间具有间隙。第一驱动件330设于底座310,用于驱动承托件320在承托位置和让行位置之间移动。借助上述设置,能实现承托件320在两个位置的移动,有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自动化程度。另外,底座310位于转盘200的下方的设置,能有效利用转盘200和工作台100之间的间隙,节省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转盘200的加工位移动至第三工位后,承托件320移动至承托位置。
关于底座310和承托件320之间的连接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10设有第一斜面311,承托件320设有第二斜面,转盘200的加工位位于第三工位的前提下,第一斜面311沿靠近加工位的方向逐渐靠近转盘200,第二斜面沿靠近加工位的方向逐渐靠近转盘200,第一斜面311与第二斜面的斜度相同,底座310和承托件320通过第一斜面311和第二斜面滑动配合,承托件320在沿第一斜面311进行滑动时,其顶面可以与转盘200所在的平面平行。通过斜面滑动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滑动距离来调整承托件320升高的高度,从而便于调节承托件320的承托位置;另一方面,斜面的设置使得承托件320在受压压力时,可以通过斜面将力分解,从而避免第一驱动件330受到的冲击力过大。
转盘200通过中空电机210连接于工作台100。辊轮辊压胶带时,在电池片1000的承受范围内,压力越大,越有利于将胶带牢固地粘贴至位于第三工位的电池片1000,但是压力越大,越容易使得处于悬空状态的转盘200发生偏斜。从而导致电池片1000在后续工序中位置偏移,也会导致转盘200上的加工位再次来到第三工位时,胶带粘贴不牢固。
进一步地,第一斜面311和第二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且第一斜面311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α,μ≥tanα。借助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位于承托位置的承托件320受到的自上至下的压力无论多大,该压力中使承托件320沿着斜面移动至让行位置的分力均小于或等于承托件320和底座310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从而承托件320受压不会自动移动让行位置,提高了承托件320位于承托位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胶带粘贴的牢固程度;另一方面,使得在粘贴胶带过程中,第一驱动件330可以不工作,也无需设置自锁功能,尽可能降低成本,也避免第一驱动件330受到损伤。
另外,支撑组件300的设置可以使得转盘200承载较大的压力而不对转盘200的驱动机构产生影响。
胶带完成粘贴后,转盘200需要转动至下一工位,此时,当第一驱动件330发生意外导致承托件320处于承托位置,且无法恢复至让行位置时,转盘200强行转动,可能会和承托件320之间发生摩擦,从而对转盘200产生影响。
结合图10,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驱动件330为气缸,承托件320滑动至让行位置的滑动方向F2为转盘200的转动方向F1的切线方向,由于气缸的推力具有一定的弹性波动,因此转盘200转动过程能将承托件320从承托位置拖动至安全位置,安全位置位于承托位置和让行位置之间。即转盘200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对承托件320施加摩擦力,该摩擦力的方向和承托件320的滑动至让行位置的方向相同,且大于承托件320和底座310之间的摩擦力。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胶带完成粘接,辊轮不再施加压力,承托件320和底座31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另外,承托件320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过程中,承托件320和转盘200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或减小。在其他实施例中,承托件320滑动至让行位置的滑动方向F2也可以不是转盘200的转动方向F1的切线方向,滑动方向F2和转动方向F1的切线方向之间具有一定角度也可以实现,理论上,只要二者的角度不超过90°即可。
上述设置对支撑组件300具有较大的容错能力,即使控制失误,承托件320也可随转盘200进行的转动而移动,避免了刚性接触下强行驱动导致结构部分的磨损等不良因素。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还包括定位件400,定位件400设于转盘200的加工位。定位件400用于对电池片1000进行定位以及用于确保对放置在电池片1000上的焊带2000保持对齐状态。上述设置可以对电池片1000进行定位,以及确保放置于电池片1000上的焊带2000保持对齐状态,从而使得胶带粘贴后,焊带2000在电池片1000上的位置整齐,有助于提高电池串的成品率。另外,定位件400的设置,使得可以更换不同的定位件400以适应不同电池片1000的结构,如果电池片1000的型号发生变化时,只需要更换定位件400,从而降低了电池串的生产成本。
定位件400包括第一定位槽410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槽420,第一定位槽410用于容纳电池片1000,第二定位槽420用于容纳电池片1000的上侧且在长度方向超出电池片1000的焊带2000,第一定位槽410的槽底和第二定位槽420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与电池片1000的厚度相适配,以尽可能确保焊带可以覆盖在电池片1000上后被第二定位槽420平稳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槽4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0个-30个。第二定位槽420的数量可以依据焊带2000的数量设置,并不以此为限。上述设置使得电池片1000的上顶面和第二定位槽420的槽底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有利于保证焊带2000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有利于提高了胶带粘接的便利性和牢固性。定位件400用于在转盘200转动时保障电池片1000以及焊带2000的相对准确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工位处将电池片1000放置于定位件400上。
第一定位槽410的槽底于第一定位槽410的两端各设有若干纵向限位凸起411,纵向限位凸起411用于限制电池片1000在其长度方向的位移,并为电池片1000的放置提供斜口导向,纵向限位凸起411的高度可以高于电池片1000的上表面,任两个纵向限位凸起411之间的间隙可以用于通过焊带2000。具体地,纵向限位凸起411设置有2N个,其中N个设于第一定位槽410的一端,N个设于第一定位槽410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定位槽410一端的N个纵向限位凸起411和位于第一定位槽410另一端的N个纵向限位凸起411一一对应设置。位于第一定位槽410同一端的N个纵向限位凸起411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纵向限位凸起411中形成间隙,用于避让焊带2000。借助上述设置还可以对电池片1000进行可靠定位。其中,电池片10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被第一定位槽410的两个侧壁限位;电池片10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被位于第一定位槽410两端的纵向限位凸起411限位。电池片1000的长度方向和焊带2000的延伸方向相同。
纵向限位凸起411的高度高于电池片1000的上表面的设置,能避免纵向限位凸起411位于电池片1000的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410的槽底设有吸附孔412,吸附孔412用于吸附电池片1000,使得电池片1000牢牢地固定在第一定位槽410的槽底,避免转盘200转动过程,电池片1000出现位置偏移。
定位件400设有镂空通道421,镂空通道421沿若干第二定位槽420的排列方向延伸,且贯通整个定位件400。即镂空通道421沿沿电池片1000的宽度方向延伸。该设置方便了对焊带2000的夹持,以避免后续翻转电池片1000工序中,焊带2000相对电池片1000出现较大的偏移。
中空电机210设于工作台100,转盘200设于中空电机210的输出端。转动轴为中空电机210的输出端。
由于转盘200是转动的,关于吸附孔412的真空气体的传输,本实施例中,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还包括真空组件,真空组件包括真空供应管510、套环520和通气滑环530,其中,真空供应管510穿过中空电机210的空腔,且真空供应管510的上端部分穿过转盘200的中间通道后位于转盘200的上侧,真空供应管510的侧壁绕真空供应管510的轴线间隔均布有若干负压管路511,负压管路511的下端和抽气设备连通,套环520固接于设于转盘200上,套环520设有若干出气管路521用于连通定位件400的吸附孔412,通气滑环530设有若干贯通通气滑环530侧壁的中转通道,中转通道呈长条状,且绕通气滑环530的外周延伸,通气滑环530套设于真空供应管510的外周,且相对转盘200固定,中转通道在跟随转盘200转动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维持和一个负压管路511的上端连通,中转通道的另一端和出气管路521的一端连通,出气管路521的另一端和吸附孔412之间通过通气管540连通。套环520套设于真空供应管510外,且套环520套和真空供应管510之间设有轴承。
真空组件可以在转盘200转动时维持定位件400上吸附孔412的负压,吸附作用稳定以使电池片1000在转动时可以保持位置的相对稳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旋转接头直接使用。只要能实现转盘200转动过程中,在各个工位的定位件400均具有真空吸附能力即可。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还包括对齐件610和第二驱动组件620,第二驱动组件620设于工作台100,对齐件610设于转盘200,第二驱动组件620用于将对齐件610移动至对齐位置和避让位置,对齐件610设有若干导向槽611,导向槽61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定位槽420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驱动组件620设于底座310,且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驱动组件620设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用于将对齐件610移动至对齐位置。在第二工位处摆放好焊带以后,向第三工位动作的过程中,惯性的作用可以将焊带2000抵触在对齐件610上保障焊带2000端部的对齐。另一个第二驱动组件620位于第三工位,用于将对齐件610移动至避让位置,以便于裸露被保护的电池片1000,便于胶带进行粘贴。
在第四工位,由于对齐件610在避让位置,从而避免对转移半成品的传送件产生干涉,也避免转移半成品的过程造成碰撞。
对齐件610通过滑轨和滑块结构滑动设于定位件400或转盘200。
第二驱动组件620包括第二驱动件621和驱动板622,第二驱动件621设于工作台100,驱动板622设于第二驱动件621的输出端。对齐件610设有拨动件613。设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的第二驱动组件620的驱动板622位于拨动件613远离定位件400的一侧。设于第三工位的第二驱动组件620的驱动板622位于拨动件613和定位件400之间。第二驱动件621可以为气缸。
对齐件610设有若干对齐槽612,若干对齐槽612和若干导向槽611一一对应设置,对齐槽612设于导向槽611靠近定位件400的一端,对齐槽612包括对齐面6121,且对齐面6121和焊带2000的延伸方向垂直,对齐件610位于对齐位置的状态下,若干焊带2000在转盘200转动过程产生的惯性作用下和若干对齐面6121抵接并对齐,以相对电池片1000的位置固定,且若干焊带2000的端部整齐。借助上述设置,实现了焊带2000和电池片1000的相对位置的确定,且使得每个焊带2000超出电池片1000的长度相同,有助于实现结构的一致性以及胶带贴敷的准确性。其中,对齐件610位于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齐面6121和电池片1000的一端对齐。
导向槽611的宽度尺寸沿远离槽底方向先不变后增加,即导向槽611的开口处设有喇叭口,以便于焊带2000从导向槽611的开口进入导向槽611。
对齐槽612沿垂直于电池片1000所在平面的方向贯穿对齐件610,对齐槽612的槽底形成对齐面6121。其中,对齐件610位于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齐槽612的开口位于电池片1000的正上方,上述设置避免了在电池片1000的长度方向上,对齐槽612和电池片1000之间存在间隙,从而确保焊带2000可以顺利进入对齐槽612并抵接在对齐面6121上。上述对齐槽612开口位置的设置使得焊带2000在电池片1000上远离第二定位槽420的一端能精准进入对齐槽612中。
对齐件610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导向条614,导向条614朝向定位件400方向部分延伸出对齐件610,任意两个相邻的导向条614之间形成导向槽611和对齐槽612,其中,对齐面6121位于导向槽611和定位件400之间。由于对齐槽612的开口位于电池片1000的正上方,导向条614的下底面和电池片1000之间需要保持预设间隙,避免对齐件610移动至对齐位置时,导向条614将电池片1000挤碎。
由于第一定位槽410的槽底设置有纵向限位凸起411,为避免对齐件610在移动至对齐位置时,导向条614和纵向限位凸起411发生干涉,在导向条614设置避让导向缺口6141,以使齐件在移动至对齐位置时,纵向限位凸起411位于避让导向缺口6141中。
对齐槽612的宽度沿远离槽底的方向先不变后增加。该设置使得超出电池片1000的焊带2000的端部便于进入对齐槽612中。其中,对齐槽612的最小宽度大于导向槽611的最小宽度。对齐槽612的侧壁于槽底处设置有拓宽部6122,对齐槽612于拓宽部6122处的槽宽约为对齐槽612中间部位宽度的2倍。对齐槽612的两侧均设有拓宽部6122,两侧拓宽部6122的沿电池片1000所在平面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拓宽部612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降低对齐槽612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从导向槽611靠近对齐槽612的一端便于进入对齐槽612中。
定位件400和对齐件610之中,一个设有第一磁力件430,另一个设有第二磁力件或能被第一磁力件430吸附,位于对齐位置的对齐件610和定位件400之间通过磁力固接。具体地,定位件400上设有第一磁力件430,对齐件610上设有铁块615,通过磁吸的方式可以保证定位件400和对齐件610的位置锁定,并可以以此方式进行精准定位。第一磁力件430可以为电磁铁或者永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工位设有四个,四个加工位能同时分别对应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上述设置使得不同的工序可以同时进行作业,无需先等待完成相应的工序以后再执行后端的工序,可以有效缩短工艺时间提升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工位设有八个,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定义为加工工位组,其中,加工工位组设有两个,即在工作台100上绕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转盘200每转动45°,其中一个加工位移动至下一工位。上述设置相当于两条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工作台100上的第一工位处设有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可优选为激光漫反射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工位上是否放置有电池片1000,为转盘200的转动提供相应的反馈信息,由于电池片1000是放置在定位件400上,因此当定位件400上不存在电池片1000时,照射的激光仍然可以发生相应的漫反射,此时则通过设定相应的检测阈值以确认漫反射光的强度是否是电池片1000反射的正常范围。
本实施例中,电池片1000可以通过机械手放置于第一工位上的加工位处。焊带2000可以通过拉带手组件抽出并拉至位于第二工位的电池片1000上。在第四工位的传送件可以为传送带。上述机械手、拉带手组件、传送带以及贴胶带的设备也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其结构和使用方法均较为常规,故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串制作方法,应用于上述方案中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转盘200转动使得加工位位于工作台100的第一工位,将电池片1000放置于加工位。
转盘200转动使得加工位位于工作台100的第二工位,将焊带2000放置于电池片1000的上表面。
转盘200转动使得加工位位于工作台100的第三工位。
将支撑组件300的输出端移动至承托位置,以支撑转盘200的底面。
将胶带粘贴至焊带2000和电池片1000上并形成半成品。
转盘200转动使得加工位位于工作台100的第四工位,传送件将半成品移出转盘200。
当转盘200的加工位上放置有定位件400时,电池串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转盘200转动使得定位件400位于工作台100的第一工位,将电池片1000放置于定位件400。
转盘200转动使得定位件400位于工作台100的第二工位,将焊带2000放置于电池片1000的上表面。
转盘200转动使得定位件400位于工作台100的第三工位。
将支撑组件300的输出端移动至承托位置,以支撑转盘200的底面。
将胶带粘贴至焊带2000和电池片1000上并形成半成品。
转盘200转动使得定位件400位于工作台100的第四工位,传送件将半成品移出转盘200。
借助上述设置即便有辊轮辊压,受到压力的转盘200具有向下发生偏斜的趋势时,受到支撑组件300的支撑,从而不会发生形变,既能保证对胶带的牢固粘贴,又能避免转盘200发生偏斜,从而避免对电池片1000的位置造成影响,有效保证了后续加工工序中的电池片1000的位置精度,并提高了电池串的成品率。
由于其中一个第二驱动组件620设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用于将对齐件610移动至对齐位置。因此,在转盘200转动过程,且其中一个加工位位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时,该第二驱动组件620可以动作,使得位于该加工位的对齐件610移动至对齐位置。由于对齐件610通过滑轨和滑块结构滑动设于转盘200,转盘200无需停止转动,只需要在拨动件613移动经过驱动板622时,驱动板622动作,使得拨动件613朝向定位件400移动即可。
当然,也可以将设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的第二驱动组件620直接设置在第二工位处,当转盘200停止转动后,驱动板622动作,通过拨动件613将对齐件610移动至对齐位置。
第一磁力件430为电磁铁的实施方式中,在加工位处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时,驱动板622动作的同时,可以使得第一磁力件430得电并获得磁力,从而使得移动至对齐位置的对齐件610可以直接和定位件400吸附。
当加工位在第三工位处,且在粘贴胶带前,需要第一磁力件430失电并失去磁力。
磁铁为永磁体的实施方式中,无需考虑得电失电动作,操作更加简单。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00),所述工作台(100)至少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
转盘(200),通过中空电机(210)转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00),所述转盘(200)上设有至少四个加工位,四个所述加工位能同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工位;
所述转盘(200)转动过程,其中一个所述加工位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工位;所述加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状态下,电池片(1000)放置于所述加工位;所述加工位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状态下,焊带(2000)放置于所述电池片(1000)的上表面;所述加工位位于所述第三工位的状态下,胶带粘贴至所述焊带(2000)和所述电池片(1000)上并形成半成品;所述加工位位于所述第四工位的状态下,传送件将所述半成品移出所述转盘(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还包括定位件(400),所述定位件(400)设于所述加工位,所述定位件(400)包括第一定位槽(410)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槽(420),所述第一定位槽(410)用于盛放所述电池片(1000),所述第二定位槽(420)用于盛放并导向位于所述电池片(1000)的上侧且超出所述电池片(1000)的所述焊带(2000),所述第一定位槽(410)的槽底设有吸附孔(412),所述吸附孔(412)用于吸附所述电池片(1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10)沿所述焊带(2000)的延伸方向贯通所述定位件(400),所述第一定位槽(410)的槽底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10)的两端各设有若干纵向限位凸起(411),所述纵向限位凸起(411)用于限制所述电池片(1000)在其长度方向的位移,所述纵向限位凸起(411)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片(1000)的上表面,任两个所述纵向限位凸起(411)之间的间隙用于通过所述焊带(2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还包括对齐件(610),所述对齐件(610)设于所述转盘(200),所述对齐件(610)具有靠近所述定位件(400)的对齐位置和远离所述定位件(400)的避让位置,所述对齐件(610)设有若干导向槽(611),所述导向槽(611)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槽(420)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槽(611)用于导向所述焊带(2000)铺设于所述电池片(10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件(610)设有若干对齐槽(612),若干所述对齐槽(612)和若干所述导向槽(6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对齐槽(612)设于所述导向槽(611)靠近所述定位件(400)的一端,所述对齐槽(612)包括对齐面(6121),且所述对齐面(6121)和所述焊带(2000)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对齐件(610)位于所述对齐位置的状态下,若干所述焊带(2000)在所述转盘(200)转动过程产生的惯性作用下和若干所述对齐面(6121)抵接并对齐,以相对所述电池片(1000)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组件,所述真空组件包括真空供应管(510)、套环(520)和通气滑环(530),所述真空供应管(510)穿过所述转盘(200)的中间通道,所述真空供应管(510)的侧壁绕自身轴线间隔均布有若干负压管路(511),所述负压管路(511)的下端和抽气设备连通,所述套环(520)固接于设于转盘(200)上,所述套环(520)设有若干出气管路(521),所述通气滑环(530)设有若干贯通通气滑环(530)侧壁的中转通道,所述通气滑环(530)套设于所述真空供应管(510)的外周,且相对所述转盘(200)固定,所述中转通道的一端至少和一个所述负压管路(511)的上端同时连通,所述中转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气管路(521)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路(521)的另一端和所述吸附孔(4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包括支撑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300)设于所述工作台(100),所述支撑组件(300)的输出端能在承托位置和让行位置之间移动,位于所述承托位置的所述支撑组件(300)的输出端能于所述第三工位处支撑所述转盘(200)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
底座(310),所述底座(310)设于所述工作台(100),且位于所述转盘(200)的下方;
承托件(320),所述承托件(320)设于所述底座(310),位于所述承托位置的所述承托件(320)能于所述第三工位处支撑所述转盘(200)的底面;位于所述让行位置的所述承托件(320)和所述转盘(200)之间具有间隙;
第一驱动件(330),所述第一驱动件(330)设于所述底座(310),用于驱动所述承托件(320)在所述承托位置和所述让行位置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0)设有第一斜面(311),所述承托件(320)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311)沿靠近所述加工位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转盘(200),所述第一斜面(311)平行于所述第二斜面,所述底座(310)和所述承托件(320)通过所述第一斜面(311)和所述第二斜面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311)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且所述第一斜面(311)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α,μ≥tanα;和/或
所述承托件(320)滑动至所述让行位置的滑动方向F2为所述转盘(200)的转动方向F1的切线方向,所述转盘(200)转动过程能将所述承托件(320)从所述承托位置拖动至安全位置,所述安全位置位于所述承托位置和所述让行位置之间。
CN202322173684.2U 2023-08-14 2023-08-14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Active CN220543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3684.2U CN220543880U (zh) 2023-08-14 2023-08-14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3684.2U CN220543880U (zh) 2023-08-14 2023-08-14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3880U true CN220543880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3684.2U Active CN220543880U (zh) 2023-08-14 2023-08-14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3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7194U (zh) 卷料自动送料激光刻蚀机
CN102581492A (zh) 卷料自动送料激光刻蚀机
US4887758A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external leads
CN108438779B (zh) 一种全自动打角机物料输送装置
CN110817320A (zh) 轨道式输送装置
CN104275946B (zh) 打标装置
CN220543880U (zh) 转盘式电池片粘接焊带装置
CN115338616A (zh) 磁钢入铁芯装置
CN113504006A (zh) 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方法
CN109665134B (zh) 自动连续裹膜设备
CN116741891B (zh) 电池串制作装置及方法
KR20050084905A (ko) 툴 교환장치 및 툴
CN210200898U (zh) 前置防电芯变形的装置及卷绕机构
CN116372394B (zh) 自动化在线激光打孔设备
CN112331602B (zh) 半导体工艺设备及推片装置
CN109591498A (zh) 一种用于精雕机的上下料系统及精雕机
CN112938332B (zh) 生产流水线
CN214079319U (zh) 一种卡盘结构
CN211654788U (zh) 一种石墨舟卡点自动更换机
EP1524069A2 (en) Manufacturing cell comprising a robot for conveying workpiece supports between a stocker and a manufacturing machine by means of a support conveying device
CN210098642U (zh) 片体冲压装置
CN209273998U (zh) 一种托盘上的防滑条焊接加工结构
CN210270626U (zh) 一种炭素阳极位置精准识别与自动定位夹取的机电系统
CN218930932U (zh) 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工件传输设备
CN218823272U (zh) 一种在高速运行片材上的打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