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7628U - 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7628U
CN220537628U CN202321599490.2U CN202321599490U CN220537628U CN 220537628 U CN220537628 U CN 220537628U CN 202321599490 U CN202321599490 U CN 202321599490U CN 220537628 U CN220537628 U CN 220537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ipeline
communicated
slud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94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峻
刘红军
刘珂
王琼瑶
张卓林
王艳艳
李文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iz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iz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iz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iz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94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7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7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7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废水流入调节池后提升至气浮机,再依次流入第一混凝反应池、第一絮凝反应池进行加药处理,在第一斜管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进入第一中间水池,经提升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流入二沉池再次进行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依次流入第二混凝反应池、第二絮凝反应池进行加药处理,废水进入第二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流入第二中间水池,至多介质过滤器进行过滤流入清水池后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浮+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过滤”组合处理工艺,有效降低了废水中有机物、悬浮物以及油脂等污染物的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但是在回收清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清洗废水,该类清洗废水通常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有些还含有大量的油脂,如果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些针对食品废水处理系统,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2102486 U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集水池、调节池、 混凝气浮池、水解酸化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以及二沉池等,采用了物化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去除大块固定物、悬浮物以及有机物,但是可能存在废水处理不彻底,难以保证出水标准的稳定性;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4060282 U 的实用新型专利,滤除废水中可见颗粒物并使废水的pH值被调节,利用微生物代谢减少废水中的磷和氮,废水进行沉淀,采用了生化处理方法,不稳定因素多,难以确保处理后的出水能够稳定达标。
由于塑料瓶清洗废水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差、油脂含量高的特点,目前常规的物化和生化处理方法均难以确保处理后的出水能够稳定达标。
提供一种采用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的系统来确保处理后的出水能够稳定达标,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气浮+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过滤”的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有机物、悬浮物以及油脂等污染物的含量,减少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的进水管道与塑料瓶清洗废水管道连通,格栅渠的出水口与调节池的进水口连通,调节池内设置有一端通向调节池底部、另一端通向气浮机的废水管道,调节池底部的废水管道连接有调节池提升泵,废水由调节池提升泵通过废水管道提升至气浮机,气浮机出水口与第一混凝反应池进水口连通,第一混凝反应池出水口与第一絮凝反应池进水口连通,第一混凝反应池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一PAC加药装置连通,第一絮凝反应池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一PAM加药装置连通,第一絮凝反应池出水口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斜管沉淀池出水口与第一中间水池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中间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水解酸化池连通,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出水口与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管道连通,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口与二沉池进水口连通,二沉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混凝反应池进水口连通、第二混凝反应池出水口与第二絮凝反应池进水口连通,第二混凝反应池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二PAC加药装置连通,第二絮凝反应池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二PAM加药装置连通,第二絮凝反应池出水口与第二斜管沉淀池进水口相连,第二斜管沉淀池出水口与第二中间水池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中间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进水端相连,多介质过滤器下端设置有出水口与清水池连通,清水池连通有排水管道。
所述格栅渠内安装格栅拦截废水中的较大悬浮物。
所述调节池底部安装有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通过空气管道连接有罗茨风机。
所述气浮机产生微气泡实现固液分离。
所述第一混凝反应池和第一絮凝反应池内分别安装第一PAC搅拌机和第一PAM搅拌机进行搅拌,促进混凝反应和絮凝反应的进行,所述第二混凝反应池和第二絮凝反应池内分别安装第二PAC搅拌机和第二PAM搅拌机进行搅拌,促进混凝反应和絮凝反应;混凝反应所需的PAC溶液浓度为12%,絮凝反应所需的PAM溶液浓度为3‰。
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内安装第一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池内安装第二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
所述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分别安装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用于微生物的附着;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安装有好氧曝气系统,好氧曝气系统通过空气管道连接罗茨风机。
所述二沉池安装有中心筒,用来稳定水流。
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部设有能够有效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的填料。
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和第二斜管沉淀池底部分别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有第一排泥泵和第二排泥泵,所述第一排泥泵和第二排泥泵分别再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底端通过污泥管道与污泥螺杆泵连接,污泥螺杆泵通过污泥管道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所述二沉池底部通过污泥管道连通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管道同时连通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和污泥池。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根据废水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差、油脂含量高的特点,采用“气浮+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过滤”组合处理工艺,有效降低了废水中有机物、悬浮物以及油脂等污染物的含量,减少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格栅渠1、格栅2、调节池3、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4、调节池提升泵5、气浮机6、第一混凝反应池7、第一絮凝反应池8、第一PAC加药装置9、第一PAM加药装置10、第一PAC搅拌机11、第一PAM搅拌机12、第一斜管沉淀池13、第一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14、第一排泥泵15、第一中间水池16、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17、水解酸化池18、弹性填料19、生物接触氧化池20、组合填料21、好氧曝气系统22、二沉池23、中心筒24、污泥回流泵25、第二PAC加药装置26、第二混凝反应池27、第二絮凝反应池28、第二PAC搅拌机29、第二PAM搅拌机30、第二PAM加药装置31、第二斜管沉淀池32、第二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33、第二排泥泵34、第二中间水池35、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多介质过滤器37、清水池38、罗茨风机39、污泥池40、污泥螺杆泵41、板框压滤机42。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渠1,调节池3,气浮机6,第一混凝反应池7、第一絮凝反应池8,第一斜管沉淀池13,第一中间水池16,水解酸化池18,生物接触氧化池20,二沉池23,第二混凝反应池27、第二絮凝反应池28,第二斜管沉淀池32,第二中间水池35,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多介质过滤器37,清水池38;
所述格栅渠1的进水管道与塑料瓶清洗废水管道连通,格栅渠1的出水口与调节池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格栅渠1内安装格栅2拦截废水中的较大悬浮物。
所述调节池3底部安装有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4,主要功能为搅拌以防止污泥在池内堆积,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4通过空气管道连接有罗茨风机39,所述罗茨风机39为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4提供曝气,提高搅拌效果;所述调节池3内设置有一端通向调节池3底部、另一端通向气浮机6的废水管道,调节池3底部的废水管道连接有调节池提升泵5,经调节池3均匀水质水量后,废水由调节池提升泵5通过废水管道提升至气浮机6,所述气浮机6产生微气泡实现固液分离。
经过气浮机6处理后的出水通过气浮机6出水口自流入第一混凝反应池7,第一混凝反应池7出水口与第一絮凝反应池8进水口连通,第一混凝反应池7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一PAC加药装置9连通,所述第一混凝反应池7内安装有第一PAC搅拌机11,第一PAC加药装置9将溶液浓度为12%的PAC加入第一混凝反应池7后,在第一PAC搅拌机11的搅拌作用下,促进混凝反应,而后废水通过第一混凝反应池7的出水口流入到第一絮凝反应池8内,第一絮凝反应池7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一PAM加药装置10连通,所述第一絮凝反应池8内安装有第一PAM搅拌机12,第一PAM加药装置10将溶液浓度为3‰的PAM加入第一絮凝反应池8后,在第一PAM搅拌机12的搅拌作用下,促进絮凝反应。
所述第一絮凝反应池8出水口与第一斜管沉淀池13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 发生混凝反应和絮凝反应后的废水通过第一絮凝反应池8出水口进入到第一斜管沉淀池13,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13内安装第一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14,提高沉淀效率。
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13出水口与第一中间水池16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斜管沉淀池32底部通过污泥管道连接第一排泥泵15,所述第一排泥泵15再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污泥池40,废水经过第一斜管沉淀池13进行泥水分离,产生的污泥由第一排泥泵15打入污泥池40,分离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第一中间水池16。
第一中间水池16底部设置有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17,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1717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中间水池16和水解酸化池18连通,水解酸化池18出水口与生物接触氧化池20进水口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18和生物接触氧化池20内分别安装弹性填料19和组合填料21,用于微生物的附着;第一中间水池16内的废水经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17提升后进入水解酸化池18进行水解酸化反应,水解酸化后的废水自流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20进行好氧反应。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20底部安装有好氧曝气系统22,好氧曝气系统22通过空气管道连接罗茨风机39,所述罗茨风机39为好氧曝气系统提供22曝气,保证好氧处理效果。
生物接触氧化池20出水口与二沉池23进水口连通,二沉池23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混凝反应池27进水口连通,经过好氧反应的废水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20出水口进入二沉池23,所述二沉池23安装有中心筒24,用来稳定水流,流入二沉池23的废水再次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流入第二混凝反应池27,第二混凝反应池27出水口与第二絮凝反应池28进水口连通,第二混凝反应池27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二PAC加药装置26连通,所述第二混凝反应池27内安装有第二PAC搅拌机29,第二PAC加药装置26将溶液浓度为12%的PAC加入第二混凝反应池27后,在第二PAC搅拌机29的搅拌作用下,促进混凝反应,而后废水通过第二混凝反应池27的出水口流入到第二絮凝反应池28内,第二絮凝反应池28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二PAM加药装置31连通,所述第二絮凝反应池28内安装有第二PAM搅拌机30,第二PAM加药装置31将溶液浓度为3‰的PAM加入第二絮凝反应池28后,在第二PAM搅拌机30的搅拌作用下,促进絮凝反应。
第二絮凝反应池28出水口与第二斜管沉淀池32进水口相连,第二絮凝反应池28内的废水流入第二斜管沉淀池32,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池32内安装第二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33,第二斜管沉淀池32出水口与第二中间水池35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 第二斜管沉淀池32底部通过污泥管道连接第二排泥泵34,所述第二排泥泵34再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污泥池40,废水经过第二斜管沉淀池32进行泥水分离,产生的污泥由第二排泥泵34打入污泥池40,分离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第二中间水池35。
第二中间水池35底部设置有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通过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37进水端相连,多介质过滤器37下端设置有出水口与清水池38连通,清水池38连通有排水管道,第二中间水池35内的水通过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提升至多介质过滤器37,经过多介质过滤器37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后,将过滤后的清水排放到清水池38,清水池38内的水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放处理。
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7内部设有能够有效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的填料,例如
石英砂。
所述污泥池40底端通过污泥管道与污泥螺杆泵41连接,污泥螺杆泵41通过污泥管道与板框压滤机42连接;所述二沉池23底部通过污泥管道连通有污泥回流泵25,所述污泥回流泵25通过污泥管道同时连通生物接触氧化池20底部和污泥池40。二沉池23产生的污泥一部分通过污泥回流泵25回流至前端生物接触氧化池20,另一部分流入污泥池40;所述污泥池40中的污泥经沉淀浓缩后,上清液流入调节池3,浓缩污泥由污泥螺杆泵41打入板框压滤机42进行脱水压实处理。
结合实际使用实施例进行说明
某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站废水排放量为50m3/d,设计进水水质为COD≤1500mg/L、BOD5≤600mg/L、SS≤1500mg/L。设计各工艺参数如下:
格栅渠1一座,砖混结构,尺寸为1.8×0.4×1.2m,内部设置格栅2用于除去漂浮物,格栅2为自动回转式格栅。
调节池3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5.0×2.0×4.0m,超高0.5m,有效容积为35m3,停留时间为16.8h,调节池3泵坑内安装调节池提升泵5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调节池3底部安装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4一套,该曝气搅拌系统4主要功能为搅拌以防止污泥在池内堆积。
气浮机6一座,一体化不锈钢结构,气浮机6的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气泡附着在悬浮颗粒上,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于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第一混凝反应池7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1.0×1.0×2.5m,内部安装有第一PAC搅拌机11,功率0.55kW。第一PAC加药装置9搅拌制成12%的PAC溶液后泵入第一混凝反应池7内。第一絮凝反应池8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1.0×1.0×2.5m,内部安装有第一PAM搅拌机12,功率0.55kW。第一PAM加药装置10搅拌制成3‰的PAM溶液后泵入第一絮凝反应池8内。第一斜管沉淀池13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2.0×2.0×4.0m,内部设有6m3第一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14,表面水力负荷为0.52m3/(m2·h),外部设置第一排泥泵15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用于污泥的排放。第一中间水池16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2.0×0.9×4.0m,内部设有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17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水解酸化池18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2.4×2.0×4.0m,有效容积17.76m3,停留时间为8.52h,内有填料9.6m3,底部设置布水管均匀进水。
生物接触氧化池20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6.0×2.0×4.0m,有效容积为42m3,停留时间为20.16h,内有填料24m3,底部安装好氧曝气系统22一套,曝气头为φ260的旋切式曝气盘。
二沉池23一座,尺寸为2.0×2.0×4m,表面水力负荷为0.52m3/(m2·h),内部设置中心筒24一套,下部设有污泥斗一套,用于收集污泥,外部设置污泥回流泵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用于污泥回流以及污泥的排放。
第二混凝反应池27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2.0×1.0×2.5m,内部安装有第二PAC搅拌机29,功率0.55kW。第二PAC加药装置26搅拌制成12%的PAC溶液后泵入第二混凝反应池27内。第二絮凝反应池28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2.0×1.0×2.5m,内部安装有第二PAM搅拌机30,功率0.55kW。第二PAM加药装置31搅拌制成3‰的PAM溶液后泵入第二絮凝反应池28内。第二斜管沉淀池32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2.0×2.0×4.0m,内部设有6m3第一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33,表面水力负荷为0.52m3/(m2·h),外部设置第二排泥泵34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用于污泥的排放。
第二中间水池35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1.5×0.9×4.0m,内部设有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多介质过滤器37一座,碳钢防腐,直径400mm,内有石英砂等填料。
清水池38一座,钢混结构,尺寸为1.5×0.9×4.0m。
罗茨风机39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为各曝气系统提供曝气。
污泥池40一座,尺寸为4.5×3.0×2.5m,上清液流入调节池3,浓缩后的污泥通过污泥螺杆泵41打入板框压滤机42进行脱水压实。
经过上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类标准,具体为:COD≤50mg/L、BOD5≤10mg/L、NH3-N≤5(8)mg/L、SS≤10mg/L。
上述废水处理系统不仅适用于塑料瓶清洗废水的处理,同样也适用于有着相似特点的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渠(1),调节池(3),气浮机(6),第一混凝反应池(7)、第一絮凝反应池(8),第一斜管沉淀池(13),第一中间水池(16),水解酸化池(18),生物接触氧化池(20),二沉池(23),第二混凝反应池(27),第二絮凝反应池(28),第二斜管沉淀池(32),第二中间水池(35),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多介质过滤器(37),清水池(38);所述格栅渠(1)的进水管道与塑料瓶清洗废水管道连通,格栅渠(1)的出水口与调节池(3)的进水口连通,调节池(3)内设置有一端通向调节池(3)底部、另一端通向气浮机(6)的废水管道,调节池(3)底部的废水管道连接有调节池提升泵(5),气浮机(6)出水口与第一混凝反应池((7)进水口连通,第一混凝反应池(7)出水口与第一絮凝反应池(8)进水口连通,第一混凝反应池(7)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一PAC加药装置(9)连通,第一絮凝反应池(8)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一PAM加药装置(10)连通,第一絮凝反应池(8)出水口与第一斜管沉淀池(13)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斜管沉淀池(13)出水口与第一中间水池(16)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中间水池(16)底部设置有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17),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17)通过管道与水解酸化池(18)连通,第一中间水池提升泵(17)出水口与生物接触氧化池(20)通过管道连通,生物接触氧化池(20)出水口与二沉池(23)进水口连通,二沉池(23)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混凝反应池(27)进水口连通、第二混凝反应池(27)出水口与第二絮凝反应池(28)进水口连通,第二混凝反应池(27)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二PAC加药装置(26)连通,第二絮凝反应池(28)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二PAM加药装置(31)连通,第二絮凝反应池(28)出水口与第二斜管沉淀池(32)进水口相连,第二斜管沉淀池(32)出水口与第二中间水池(35)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中间水池(35)底部设置有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第二中间水池提升泵(36)通过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37)进水端相连,多介质过滤器(37)下端设置有出水口与清水池(38)连通,清水池(38)连通有排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1)内安装格栅(2)拦截废水中的悬浮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3)底部安装有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4),调节池曝气搅拌系统(4)通过空气管道连接有罗茨风机(3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反应池(7)和第一絮凝反应池(8)内分别安装第一PAC搅拌机(11)和第一PAM搅拌机(12)进行搅拌,促进混凝反应和絮凝反应的进行,所述第二混凝反应池(27)和第二絮凝反应池(28)内分别安装第二PAC搅拌机(29)和第二PAM搅拌机(30)进行搅拌,促进混凝反应和絮凝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13)内安装第一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14),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池(32)内安装第二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18)和生物接触氧化池(20)内分别安装弹性填料(19)和组合填料(21);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20)底部安装有好氧曝气系统(22),好氧曝气系统(22)通过空气管道连接罗茨风机(3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23)安装有中心筒(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7)内部设有能够有效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的填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13)和第二斜管沉淀池(32)底部分别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有第一排泥泵(15)和第二排泥泵(34),所述第一排泥泵(15)和第二排泥泵(34)分别再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有污泥池(40);所述污泥池(40)底端通过污泥管道与污泥螺杆泵(41)连接,污泥螺杆泵(41)通过污泥管道与板框压滤机(42)连接;所述二沉池(23)底部通过污泥管道连通有污泥回流泵(25),所述污泥回流泵(25)通过污泥管道同时连通生物接触氧化池(20)底部和污泥池(40)。
CN202321599490.2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20537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9490.2U CN220537628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9490.2U CN220537628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7628U true CN220537628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9490.2U Active CN220537628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7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3757Y (zh) 一种用于果汁废水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04319B (zh) 一种预制模块化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2047583A (zh) 一种屠宰场污水处理工艺
CN202390287U (zh) 处理印染废水的内置铁炭uasb-sbr联用系统
CN213037620U (zh) 一种预制模块化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CN106007228A (zh) 一种基于a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2770367U (zh) 一种屠宰场污水处理系统
CN220132055U (zh) 一种关于特种工业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09231673B (zh) 一种A/O联合微电场-Fe/C强化除磷装置及其应用
CN208829505U (zh) 精细化工废水经mvr蒸馏后的后处理系统
CN208136048U (zh) 一种蔬菜榨汁废水处理系统
CN220537628U (zh) 一种塑料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CN208430000U (zh) 一种组合式工业污水处理实验实训装置
CN216837220U (zh) 基于气浮法的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CN201154935Y (zh) 化纤废水处理装置
CN206359349U (zh) 一种环保低能耗低成本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111252994A (zh) 一种食用菌废水处理方法
CN213112847U (zh) 电泳废水处理系统
CN208218511U (zh) 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07552119U (zh) 一种油脂加工废水处理装置
CN111704325A (zh) 啤酒废水处理系统
CN104193113A (zh) 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
CN217077131U (zh) 屠宰废水处理系统
CN111252998A (zh) 食用菌废水处理方法
CN102092815B (zh) 自旋絮凝泥水分离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