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7570U - 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7570U
CN220537570U CN202321901194.3U CN202321901194U CN220537570U CN 220537570 U CN220537570 U CN 220537570U CN 202321901194 U CN202321901194 U CN 202321901194U CN 220537570 U CN220537570 U CN 220537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flocculation
outlet pipe
stock solution
coagulant 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11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淳耀
陈星宇
彭泽鹏
肖楠
刘艳
陈瑀
廖思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engtai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engtai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engtai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engtai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11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7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7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7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包括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和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子系统。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由原液提升泵、原液罐、调配罐、投加罐、计量泵甲及相应的管道和助凝剂调制罐、助凝剂投加罐、计量泵乙及相应的管道组成。本实用新型不但能提高水处理中的絮凝反应效率、缩短混絮凝时间、降低药耗,而且能提高沉淀效率改善出水水质、提高污泥含固率,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平稳耐冲击负荷、节省工程投资,降低处理成本,且安装使用方便,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进一步是指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TFT、光伏等行业含氟废水处理工艺中除氟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电凝聚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应用最普遍的钙沉淀及铝盐吸附法。这种方法是国内外普遍认为的既经济又简单的处理方法。目前,混凝沉淀及吸附法处理含氟废水采用的药剂一般有石灰、铝盐、铁盐或它们的聚合物,也有将无机絮凝沉淀剂与有机高分子结合使用的。但是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用量大,成本高,污泥量大且成胶冻状,难以脱水,金属离子残留,另外其在絮凝沉淀过程中形成的絮凝体含水量大,沉淀速度慢,最终形成的污泥松散体积大,不易处理。
在半导体、TFT、光伏等行业含氟废水处理工艺中除研发高效除氟剂外,其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高效除氟剂在处理过程中提高混絮凝反应速率、缩短絮凝时间、降低药耗、提高反应沉淀效率、改善出水水质、提高污泥含固率,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对半导体、TFT、光伏等行业含氟废水处理。具有设计、改造简单、沉淀净水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用药量少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包括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和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子系统。
所述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由原液提升泵、原液罐、调配罐、投加罐、计量泵甲及相应的管道和助凝剂调制罐、助凝剂投加罐、计量泵乙及相应的管道组成。
所述原液提升泵微齿轮泵。
所述原液罐、调配罐、投加罐的罐体材料为PE或者UPVC,容积为30m3。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这三个罐的功能可以倒换使用。
所述计量泵甲为机械隔膜计量泵。
所述助凝剂调制罐、助凝剂投加罐的罐体材料为PE或者UPVC,容积为15m3。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这两个罐的功能可以倒换使用。
所述计量泵乙为电磁计量泵。
所述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的各功能罐的配管及输送管道的材料均为PE管。
所述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子系统由混凝区、絮凝区、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组成一体化设备。
所述混凝区前端池壁上部平设计水位设置有混凝区进水管,池中设置有搅拌器甲,搅拌器甲的设计转速为700r/min,搅拌反应时间为2min。
所述混凝区与絮凝区的容积比为1:4,在混凝区及絮凝区之间用共壁及出水孔隔开,出水孔设置在共壁上部设计水位以下100mm处设置出水孔。池中设置有搅拌器乙,搅拌器乙的设计转速为160r/min,搅拌反应时间为20min。絮凝区出水经共壁及出水孔流入絮凝区内。
所述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在二级絮凝第一反应室底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和絮凝区出水管连接。在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中心垂直(立面)方向设置有二级絮凝第一反应室,在二级絮凝第一反应室的中上部设置有微涡旋反应器甲,微涡旋反应器甲开孔孔径为35mm;在二级絮凝第一反应室的外围设置二级絮凝第二反应室,在二级絮凝第二反应室的中上部设置有微涡旋反应器乙,微涡旋反应器乙开孔孔径为25mm;在二级絮凝第二反应室的外围设置二级絮凝第三反应室,在二级絮凝第三反应室设计水位以下300mm处设置有小间距斜板,小间距斜板材料为乙丙共聚小间距斜板模块由多层斜板热熔焊接而成,与水平夹角为60°-66°,每层斜板间的间距为20-35mm,斜板模块依次无缝拼接,水平摆放在支架上固定。在平设计水位处设置有出水槽及与之连接的出水管,在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泥管和排空管。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的水力流向为絮凝区出水管和与之连接的进水管从二级絮凝第一反应室的底部进入上向流流向进入二级絮凝第二反应室;再从二级絮凝第二反应室下向流流入二级絮凝第三反应室;然后从二级絮凝第三反应室上向流经小间距斜板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水经上面的出水槽及与之连接的出水管流出;泥从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底部设置的排泥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不但能提高水处理中的絮凝反应效率、缩短混絮凝时间、降低药耗,而且能提高沉淀效率、改善出水水质、提高污泥含固率,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平稳,耐冲击负荷,节省工程投资,降低处理成本,且安装使用方便,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及构成关系关联图
在图中:
1-原液提升泵、1-1-原液提升泵吸液管、1-2-原液提升泵出液管;
2-原液管;
3-调配罐;
4-投加罐
5-计量泵甲、5-1-计量泵甲进液管、5-2-计量泵甲出液管;
6-助凝剂调制罐
7-助凝剂投加罐;
8-计量泵乙、8-1-计量泵乙进液管、8-2-计量泵乙出液管;
9-混凝区、9-1-混凝区进水管、9-2-搅拌机甲;
10-絮凝区、10-1-共壁及出水孔、10-2-搅拌机乙、10-3-絮凝区出水管;
11-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11-1-进水管,11-2-二级絮凝第一反应室、11-21-微涡旋反应器甲,11-3-二级絮凝第二反应室、11-31-微涡旋反应器乙,11-4-二级絮凝第三反应室、11-41-小间距斜板、11-5-出水槽、11-51-出水管,11-6-排泥管,11-7-排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包括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和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子系统。
所述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由原液提升泵1、原液罐2、调配罐3、投加罐4、计量泵甲5及相应的管道和助凝剂调制罐6、助凝剂投加罐7、计量泵乙8及相应的管道组成。
所述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子系统由混凝区9、絮凝区10、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11组成一体化设备。
所述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的工作过程:
所述高效除氟剂原液槽罐运输车到达现场后,经原液管道对接原液提升泵吸液管1-1、由原液提升泵1、原液提升泵出液管1-2进入原液罐2内。原液罐2起到贮存、调节、周转原液的作用。
所述原液罐2内的原液由原液罐2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调配罐3的进液管进入调配罐3内,根据配比浓度的配比水量引入调配罐3内并对药、水混合液进行水力搅拌,经水力搅拌混合6分钟,即得到生产使用的调配成品液。
所述调配罐3内的调配成品液由调配罐3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投加罐4的进液管进入投加罐4内待用。
所述助凝剂溶液在助凝剂调制罐6内调制。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由药剂进料口进入罐内,打开进水管向罐内注入配比水,混合搅拌8分钟,即得到生产使用的助凝剂溶液。助凝剂的浓度为0.2%左右。经调配符合标准的助凝剂溶液由助凝剂调制罐6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助凝剂投加罐7的进液管进入助凝剂投加罐7内待用。
所述需要处理的含氟工艺废水由混凝区进水管9-1进入混凝区9内进行混合反应,开启投加罐4底部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计量泵甲进液管5-1、计量泵甲5、计量泵甲出液管5-2进入混凝区9内;启动搅拌机甲9-2搅拌机甲的转速为700r/min,搅拌混合反应时间为2min。
所述经混合反应后的处理水由共壁及出水孔10-1进入絮凝区10内进行絮凝反应。开启助凝剂投加罐7底部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计量泵乙进液管8-1、计量泵乙8、计量泵乙出液管8-2进入絮凝区10内;启动搅拌机乙10-2,搅拌机乙的转速为160r/min,搅拌絮凝反应时间为20min。
所述经混絮凝反应后的出水经过絮凝区出水管10-3和与之连接的进水管11-1进入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11的二级絮凝第一反应室11-2内,以上向流流经微涡旋反应器甲11-21后,再以下向流流经二级絮凝第二反应室11-3及微涡旋反应器乙11-31流出,然后以上向流流经二级絮凝第三反应室11-4及小间距斜板11-41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水经上面的出水槽11-5及与之连接的出水管11-51流出;污泥从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11底部设置的排泥管11-6排出。检修时的余水从排空管11-7排出。

Claims (8)

1.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包括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和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效除氟剂投加子系统由原液提升泵(1)、原液罐(2)、调配罐(3)、投加罐(4)、计量泵甲(5)及相应的管道和助凝剂调制罐(6)、助凝剂投加罐(7)、计量泵乙(8)及相应的管道组成;
所述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子系统由混凝区(9)、絮凝区(10)、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11)组成一体化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高效除氟剂原液槽罐运输车到达现场后,经原液管道对接原液提升泵吸液管(1-1)、由原液提升泵(1)、原液提升泵出液管(1-2)进入原液罐(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罐(2)内的原液由原液罐(2)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调配罐(3)的进液管进入调配罐(3)内,根据配比浓度的配比水量引入调配罐(3)内并对药、水混合液进行水力搅拌,经水力搅拌混合6分钟,即得到生产使用的调配成品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3)内的调配成品液由调配罐(3)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投加罐(4)的进液管进入投加罐(4)内待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凝剂溶液在助凝剂调制罐(6)内调制,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由药剂进料口进入罐内,打开进水管向罐内注入配比水,混合搅拌8分钟,即得到生产使用的助凝剂溶液;助凝剂的浓度为0.2%左右;经调配符合标准的助凝剂溶液由助凝剂调制罐(6)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助凝剂投加罐(7)的进液管进入助凝剂投加罐(7)内待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需要处理的含氟工艺废水由混凝区进水管(9-1)进入混凝区(9)内进行混合反应,开启投加罐(4)底部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计量泵甲进液管(5-1)、计量泵甲(5)、计量泵甲出液管(5-2)进入混凝区(9)内;启动搅拌机甲(9-2),搅拌机甲的转速为700r/min,搅拌混合反应时间为2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经混合反应后的处理水由共壁及出水孔(10-1)进入絮凝区(10)内进行絮凝反应;开启助凝剂投加罐(7)底部的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计量泵乙进液管(8-1)、计量泵乙(8)、计量泵乙出液管(8-2)进入絮凝区(10)内;启动搅拌机乙(10-2),搅拌机乙的转速为160r/min,搅拌絮凝反应时间为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经混絮凝反应后的出水经过絮凝区出水管(10-3)和与之连接的进水管(11-1)进入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11)的二级絮凝第一反应室(11-2)内,以上向流流经微涡旋反应器甲(11-21)后,再以下向流流经二级絮凝第二反应室(11-3)及微涡旋反应器乙(11-31)流出,然后以上向流流经二级絮凝第三反应室(11-4)及小间距斜板(11-41)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水经上面的出水槽(11-5)及与之连接的出水管(11-51)流出;污泥从微涡旋低脉动沉淀区(11)底部设置的排泥管(11-6)排出,检修时的余水从排空管(11-7)排出。
CN202321901194.3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Active CN220537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1194.3U CN22053757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1194.3U CN22053757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7570U true CN220537570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2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1194.3U Active CN22053757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7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7294A (zh) 一种含氟废水的除氟絮凝反应方法
CN104944631A (zh) 高浓度切削液污水的预处理方法
CN104529017A (zh) 一种电镀混合水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7713466U (zh) 一种电絮凝高密度澄清池
CN108658192A (zh) 一种高效混凝沉淀装置及方法
CN1948177A (zh) 高密度活性泥渣回流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方法
CN212269704U (zh) 一种污水除氟装置
CN106495355A (zh)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及其组合装置
CN220537570U (zh) 一种高效除氟剂投加及混絮凝反应沉淀工艺设备
CN103880206B (zh) 污泥动态成核絮凝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204918248U (zh) 序批式铸造行业co2硬化水玻璃砂湿法再生废水处理设备
CN108640334B (zh) 含油污水三段高效复合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11453887A (zh) 高浓度含磷废水的除磷装置和除磷方法
CN106430704A (zh) 一种移动式一体化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14880755U (zh) 一种移动式隧道施工废水处理装置
CN201148371Y (zh) 氧化铝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CN108017220A (zh) 一种适于磁性水处理剂循环利用的智能水处理系统
CN204661465U (zh) 高浓度切削液污水的预处理设备
CN1216812C (zh) 城市中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CN208814823U (zh) 一种适于磁性水处理剂循环利用的智能水处理系统
CN220056495U (zh) 一种中型翻腾式隔板混凝沉淀池
CN101857322A (zh) 一种可移动的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备
CN213895310U (zh) 一种废水处理的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CN205603303U (zh) 一种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出水装置
CN206109152U (zh) 一种用于氯碱化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