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6311U - 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6311U
CN220526311U CN202321931661.7U CN202321931661U CN220526311U CN 220526311 U CN220526311 U CN 220526311U CN 202321931661 U CN202321931661 U CN 202321931661U CN 220526311 U CN220526311 U CN 220526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rner
touch sensing
limiting
sens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16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16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6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6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6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转角结构包括:转角本体,包括第一内侧壁;弹性限位结构,与转角本体一体成型;弹性限位结构一端与第一内侧壁连接,另一端沿x方向向远离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弹性限位结构背离第一内侧壁的一端形成限位面。该触摸设备包括多个边框、边框内设置触摸感应模块、边框之间设置转角结构,至少两触摸感应模块通过弹性限位结构限位。该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触摸感应模块与两侧转角结构的弹性限位结构限位配合,避免相对两侧触摸感应模块向相反两个方向偏移,进而保证相对两侧触摸感应模块相对位置,保证触摸感应精度;弹性限位结构与转角本体一体成型,减少零件数量,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背景技术
一些具备触摸感应功能的触摸设备,如交互平板,在设备的边框设置触摸感应模块,触摸感应模块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信号收发元件。两侧的触摸感应模块,一侧发出感应光线,对侧接收感应光线。通过手指、手写笔等物体进行触屏操作,可以改变改变触摸点的感应光线,进而识别到触摸点的坐标。
触摸设备中,触摸感应模块插装在边框的内部,相邻边框之间设置转角件,触摸感应模块位于两个转角件之间。相关技术中,考虑到触摸感应模块总长公差、边框总长公差等因素,在转角件与触摸感应模块之间预留一定设计间隙,以保证触摸感应模块能够装在两个转角件之间。
但是,当触摸感应模块实际长度偏短、边框实际长度偏长时,触摸感应模块与转角件之间的间隙偏大,触摸感应模块在边框内的位移量大,容易相对两侧的触摸感应模块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的情况,如此,相对两侧的触摸感应模块之间相对位置与设计值相差大,无法满足要求,会造成触摸感应精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转角结构,可通过弹性限位结构提供触摸感应模块限位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触摸设备,通过转角结构的触摸感应模块对触摸感应模块限位,提高触摸精度。
为达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角结构,应用于触摸设备,所述转角结构包括:
转角本体,包括第一内侧壁;
弹性限位结构,包括弹性连接部以及限位部;所述弹性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内侧壁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第一内侧壁的一端形成限位面。
可选地,所述弹性限位结构与所述转角本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转角本体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本体部以及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内侧壁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弹性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部为波纹板部,所述波纹板部与所述第一内侧壁连接波纹板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波纹板部,多个所述波纹板部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波纹板部沿x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波纹板部沿所述y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一端与所述波纹板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波纹板部、所述加强部、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空隙。
可选地,所述转角结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背离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块部以及第二块部;所述第二块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块部背离所述弹性限位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块部与所述第二块部之间形成承托凹部。
为达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摸设备,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转角结构;所述触摸设备还包括:
触摸面板;
边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触摸面板相对两侧的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边框的相对两端安装所述转角结构;
第一触摸感应模块,设于所述第一边框内;所述第一触摸感应模块的相对两端抵于两侧所述限位面;
第二触摸感应模块,设于所述第二边框内;所述第二触摸感应模块的相对两端抵于两侧所述限位面。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触摸面板相对两侧的第三边框以及第四边框;所述触摸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边框内的第三触摸感应模块,以及设于所述第四边框内的第四触摸感应模块;
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三边框之间、所述第三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四边框之间、所述第四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设置所述转角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边框为上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为下边框、所述第三边框为左边框、所述第四边框为右边框;
设于所述第二边框相对两端的所述转角结构为下转角件,所述下转角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转角本体连接;所述第三触摸感应模块抵于所述限位块,所述第四触摸感应模块的底部抵于所述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转角结构,可应用于交互平板等触摸设备,转角本体内部设置弹性限位结构,弹性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触摸感应模块在边框内的位移,进而提高触摸感应精度;弹性限位结构与转角本体连接形成转角结构,将转角本体安装至触摸感应模块端部时,即可实现弹性限位结构与触摸感应模块的抵接限位。
该触摸设备中,触摸感应模块与两侧转角结构的弹性限位结构限位配合,触摸感应模块与转角结构之间无间隙,可避免相对两侧触摸感应模块向相反两个方向偏移,进而保证相对两侧触摸感应模块相对位置,保证触摸感应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触摸设备中转角结构、第一触摸感应模块、第二触摸感应模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触摸设备中多个转角结构、多个触摸感应模块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的B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触摸设备局部位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触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C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触摸设备中转角结构与内转角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0、转角结构;11、转角本体;111、第一本体部;1111、第一内侧壁;112、第二本体部;12、弹性限位结构;121、波纹板部;122、限位部;1221、限位面;123、加强部;13、限位块;131、第一块部;132、第二块部;14、搭接板;21、第一边框;22、第二边框;23、第三边框;24、第四边框;31、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2、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3、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4、第四触摸感应模块;40、内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相关技术中,交互平板等触摸设备,在相对两侧边框或在四侧边框的内部设置触摸感应模块,一侧发射感应光线、对侧接收感应光线从而识别到触摸点的坐标,进行响应。触摸感应模块一般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感应光线收发元件。其中,触摸设备对设置在相对两侧的触摸感应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有设计要求,一侧发出的感应信号另一侧能够接收,从而保证触摸感应精度。
但是,相关技术的交互平板等触摸设备中,无法很好地兼顾触摸感应模块的安装以及触摸感应模块的限位。
以大尺寸的交互平板为例,采用的触摸感应模块为红外触摸子框。其中,交互平板尺寸较大,每一侧的触摸感应模块均由多块电路板拼接而成,单块电路板长度允许正负a1毫米的公差,对应地,单个触摸感应模块长度允许正负a2毫米的公差。交互平板中,边框两端设置转角结构,触摸感应模块则位于两转角限位结构之间。
考虑到边框长度公差、触摸感应模块总长公差,转角结构与触摸感应模块之间会预留b毫米的设计间隙,以保证触摸感应模块长度偏上限时也能装入两个转角结构之间。当触摸感应模块长度尺寸偏下限、边框长度尺寸偏上限时,则触摸感应模块与转角结构之间的间距过大,触摸感应模块在边框内部的可移动量过大,容易产生位移,相对两侧触摸感应模块偏移量大容易造成两触摸感应模块相对位置不满足要求。以上下触摸感应模块为例,当上侧触摸感应模块最大程度向左偏移,下侧触摸感应模块最大程度向右偏移时,则上下两侧的触摸感应模块相对位置与设计值相差过大,造成触摸感应精度的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触摸感应模块在边框内偏移容易导致触摸感应精度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角结构10以及触摸设备。
该转角结构10,可应用于交互平板等触摸设备中,可安装在边框端部,该转角结构10包括一体成型的弹性限位结构12,可用于对触摸感应模块进行限位。其中,交互平板又称交互智能平板、智能交互平板,交互平板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会议、商业展示等领域。
该触摸设备中,触摸感应模块与两侧转角结构10的弹性限位结构12限位配合,避免相对两侧触摸感应模块向相反两个方向偏移,进而保证相对两侧触摸感应模块相对位置,保证触摸感应精度。该触摸设备也称触控设备,触摸设备可以为交互平板等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设备(即触摸显示设备),触摸设备也可以为显示设备外接触控器。
在一实施例中,触摸感应模块为红外触摸模块,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红外收发元件。
请参照图1至图11,以转角结构10应用于交互平板为例,对转角结构10以及交互平板进行说明。
图1至图3中示意出转角结构1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示意出转角结构10与位于转角结构10两侧的触摸感应模块限位配合方式。如图所示,转角结构10包括转角本体11以及弹性限位结构12,转角本体11包括第一内侧壁1111,弹性限位结构12包括弹性连接部以及限位部122,弹性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内侧壁1111连接,另一端沿x方向向远离第一内侧壁1111的方向延伸并与限位部122连接。弹性限位结构12中至少弹性连接部具有一定弹性。限位部122与第一内侧壁111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限位部122背离第一内侧壁1111的一端形成限位面1221,限位面1221用于与触摸感应模块的电路板接触实现限位配合。弹性限位结构12背离第一内侧壁1111的一端为自由悬空端。
其中,弹性限位结构12在限位面1221受到压力时被压缩,限位面1221向接近第一内侧壁1111的方向移动,但同时弹性限位结构12向施压物作用一定的弹性力。在触摸感应模块的电路板抵压弹性限位结构12的限位面1221时,弹性限位结构12通过弹性力支撑触摸感应模块,对触摸感应模块进行限位。
图5至图8中示意出交互平板内转角结构10的安装位置,以及转角结构10与边框、触摸感应模块的配合方式。
边框的端部设置转角结构10,触摸感应模块设置于边框内部,如图4至图6、图8所示,转角结构10的弹性限位结构12位于转角本体11接近触摸感应模块的一侧,触摸感应模块的端部与弹性限位结构12的限位面1221限位配合。
相关技术中,转角结构10与触摸感应模块之间需要预留设计间隙,避免边框内部的触摸感应模块较长时与转角结构10干涉,避免触摸感应模块阻碍转角结构10安装至边框端部。设计间隙的保留又容易导致相对两侧触摸感应模块向相反的方向偏移,影响触摸感应精度。
而本实用新型的转角结构10设计了弹性限位结构12,弹性限位结构12替代相关技术中的预留设计间隙,交互平板内触摸感应模块与转角结构10的弹性限位结构12抵接,在弹性限位结构12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以使触摸感应模块保持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使相对两侧边框内的触摸感应模块可以保持于对齐的位置,保证相对位置,保证触摸感应精度。
并且,相对于直接在转角本体11与触摸感应模块之间增加泡棉等材料对触摸感应模块进行限位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转角结构10以及交互平板中,弹性限位结构12与转角本体11一体成型,不仅可以减少整机物料种类以及数量,也减少了由于转角本体11内部空间小、转角本体11与感应模块之间空间小不方便装入泡棉带来的麻烦,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图9中,示意出交互平板中边框、转角结构10、触摸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图。图5中,示意出交互平板中多个触摸感应模块与多个转角结构10之间的配合关系图。
请参照图5至图10,交互平板包括触摸面板(图未示意出)、多个转角结构10、边框组件、触摸感应组件。
边框组件包括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第三边框23以及第四边框24,第一边框21与第二边框22设于触摸面板y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三边框23与第四边框24设于触摸面板x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边框21与第三边框23之间设置转角结构10,第三边框23与第二边框22之间设置转角结构10,第二边框22与第四边框24之间设置转角结构10,第四边框24与第一边框21之间设置转角结构10。
触摸感应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边框21内的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设于第二边框22内的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设于第三边框23内的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3、设于第四边框24内的第四触摸感应模块34。
请参照图5,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位于两个转角结构10之间,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的电路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两侧限位面1221;同理,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电的路板的位于两个转角结构10之间,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分别抵接两侧限位面1221。其中,图6示意出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的一端与转角结构10的弹性限位结构12相抵并限位配合。图7示意出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的一端与转角结构10的弹性限位结构12相抵并限位配合。
以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分别设于触摸面板上下侧为例,第一边框21左右两端安装的限位结构、第二边框22左右两端安装的限位结构,可通过弹性限位结构12与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左右两端、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左右两端限位配合,可避免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在第一边框21、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在第二边框22内随设备晃动左右移动,避免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位置偏左、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位置偏右,进而避免两侧触摸感应模块的信号收发异常,保证两侧触摸感应模块相对位置可控,保证触摸感应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x方向为交互平板的左右方向,y方向为交互平板的上下方向。第一边框21为上边框、第二边框22为下边框,第三边框23为左边框、第四边框24为右边框。换言之,在交互平板中,至少需要在上、下侧触摸感应模块两端分别设置转角结构10的弹性限位结构12,避免上、下侧触摸感应模块一个位置偏左一个位置偏右。为了提供更佳的触摸感应精度,触摸感应模块两端的弹性限位结构12的伸缩量相同,以将触摸感应模块保持于居中位置,方便两侧的触摸感应模块更准地对齐;其中,两端弹性限位结构12的伸缩量相同,可以通过两端的弹性连接部采用同样的结构实现。
而在交互平板使用时,左、右侧触摸感应模块在重力作用下会有搭在下侧转角结构10的趋势,左、右侧触摸感应模块不容易出现一个位置偏上一个位置偏下,对于左、右侧触摸感应模块的两端可以不设置与其限位配合的弹性限位结构12。
请参照图1-4、图6、图7,单个转角结构10中仅设置一个弹性限位结构12以用于对上侧或下侧触摸感应模块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并利用交互平板应用特性,仅在转角结构10内设置用于对上侧、下侧触摸感应模块进行限位的弹性限位结构12,结构更简单。
在其他实施例中,单个转角结构10也可以设置延伸方向不一致的两个弹性限位结构12,一个弹性限位结构12用于对上侧或下侧触摸感应模块进行限位,另一个弹性限位结构12用于对左侧或右侧触摸感应模块进行限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x方向也可以为交互平板的上下方向,y方向也可以为交互平板的左右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交互平板的左、右、上、下方向是以用户在面向交互平板、面向交互平板显示面时用户的左、右、上、下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边框21两端、第二边框22两端的转角结构10均设置弹性限位结构12。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相对两侧均有弹性限位结构12,通过两侧弹性限位结构12可以将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推至中间位置,不仅可以实现两侧触摸感应模块对齐,保证感应光线收发正常,并且可以保证有效触控区域在交互平板中心区域,保证用户触摸控制操作的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的一端的转角结构10设置弹性限位结构12,在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的另一端的转角结构10设置硬限位结构。例如,在上、下边框左侧的转角结构10设置弹性限位结构12、在上、下边框右侧的转角结构10设置硬限位结构,如此,上、下侧触摸感应模块在左侧弹性限位结构12作用下被推至右侧硬限位结构,使上、下侧触摸感应模块保持对齐。
下面对转角结构10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请参照图1至4、图8、图10,转角本体11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本体部111以及第二本体部112。第一本体部111、第二本体部112分别用于与转角结构10相邻两侧的边框卡装配合或连接。在图1至图4中,可以看到第一本体部111、第二本体部112上用于与边框卡装、对位配合的结构。
其中,第一内侧壁1111形成于第一本体部111的内侧。弹性限位结构12与第一本体部111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角本体11也可以仅盖装在一个边框的端部。
请参照图1至图4、图6至图8,弹性限位结构12采用如下方式设置:
弹性连接部为波纹板部121,波纹板部121与第一内侧壁1111连接,波纹板部121沿x方向延伸。在一实施例中,波纹板部12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v型板部,波纹板部121通过往复折叠的结构,可以提供一定弹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波纹板部121的弹性系数进行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对触摸感应模块的限位配合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制造转角结构10时,增减波纹板部121的v型结构数量、调整v型结构角度、调整波纹板部121宽度、调整波纹板部121长度等方式,调整弹性限位结构12的弹力。
请继续参照图3、图6,弹性限位结构12包括限位部122,限位部122设于波纹板部121背离第一内侧壁1111的一端,限位部122与波纹板部121端部连接,限位部122可以垂直于波纹板部121。限位面1221形成于限位部122背离波纹板部121的一端。
相对于波纹板部121端部,限位部122可以配置为平板形状,可以在弹性限位结构12背离转角本体11的一端提供更大面积的限位面1221,以与触摸感应模块良好配合,保证限位效果,避免触摸感应模块安装后抵不到弹性限位结构12,降低限位配合对位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通过波纹板部121端部提供限位面1221。
请继续参照图3、图6,为了保证弹性限位结构12沿x方向对触摸感应模块的稳定支撑,弹性限位结构12包括多个波纹板部121,多个波纹板部121沿y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波纹板部121间隔设置,并且多个波纹板部121分别与限位部122连接,避免弹性限位结构12晃动,可以提高弹性限位结构12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触摸感应模块位置的稳定性。
其中,多个波纹板部121间隔设置,既避免相互干涉,也便于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脱模。
在一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波纹板部121。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三个或四个波纹板部121。
请继续参照图3,当设置多个波纹板部121时,通过如下方式间隔布置波纹板部121:
转角本体11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本体部111以及第二本体部112;第二本体部112连接于第一本体部111y方向的一侧,弹性限位结构12连接于第一本体部111;多个波纹板部121沿y方向间隔设置,相对应地,限位部122沿y方向延伸。如图4、图8所示,采用此种波纹板部121布置方式,多个波纹板部121沿第一本体部1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限位部1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本体部111的延伸方向一致,弹性限位结构12与触摸感应模块之间的对位要求降低,以图4为例,当第二边框22内的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安装位置偏上或偏下时,都可以抵到弹性限位结构12限位面1221。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波纹板部121也可以配置为沿其他方向间隔布置。
请继续参照图6,弹性限位结构12包括加强部123;加强部123一端与波纹板部121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部122连接;波纹板部121、加强部123、限位部122之间形成空隙。加强部123的设置,可以加强波纹板部121与限位部122之间的连接,以将限位部122受压时将力传递至波纹板部121,压缩波纹板部121,使弹性限位结构12形变方向、弹性力作用方向稳定,保证触摸感应模块位置稳定。
波纹板部121、加强部123、限位部122之间形成空隙,在保证力的传递的同时,加强弹性限位结构12弹性。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8,为了对左侧的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3、右侧的第四触摸感应模块34进行限位,转角结构10还包括限位块13,限位块13连接于第一内侧壁1111;限位块13位于弹性限位结构12背离第二本体部112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8为由交互平板后侧观看的视角,故而图5、图8中图中的右侧实际上是交互平板的左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边框21为上边框、第二边框22为下边框、第三边框23为左边框、第四边框24为右边框。
设于第二边框22相对两端的转角结构10下转角件,下转角件还包括限位块13,限位块13与转角本体11连接。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3的底部抵于第二边框22一端的限位块13,第四触摸感应模块34的底部抵于第二边框22另一端的限位块13。
在交互平板使用时,左右两侧的触摸感应模块均抵于转角结构10限位块13,实现对左右两侧触摸感应模块向下移动的限制,即可满足左右两侧触摸感应模块的对位要求,保证左右两侧触摸感应模块之间的信号收发功能正常,保证触摸感应精度。
设于第一边框21左右两端的转角结构10为上转角件,上转角件也包括限位块13,限位块13与转角本体11连接。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3与第一边框21一侧的限位块13之间间隙配合,第四触摸感应模块34与第一边框21另一端的限位块13之间间隙配合。
换言之,左右触摸感应模块的长度小于上下两端限位块13之间的间距,以预留间隙方便左右触摸模块装入,在此基础上,交互平板应用时,左右触摸感应模块由位于其下方的限位块13支撑,左右触摸感应模块之间相对位置也满足要求。其中,如图8所示,位于上方的转角结构10中的限位块13位于左右侧触摸感应模块与弹性限位结构12,可以避免左右侧触摸感应模块与弹性限位结构12干涉,进而避免干扰上下侧触摸感应模块。
请继续参照图1-4,限位块13包括第一块部131以及第二块部132;第二块部132固定于第一块部131背离弹性限位结构12的一侧;第一块部131与第二块部132之间形成承托凹部。如图4所示,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3、第四触摸感应模块34安装时卡入承托凹部。在交互平板应用时,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3、第四触摸感应模块34通过下方的第一块部131支撑承托,实现y方向上位移的限制,通过第二块部132支撑,实现x方向上位移的限制。从两个方向对左右侧触摸感应模块进行限位,触摸感应精度更高。
在一实施例中,转角结构10包括连接于第一本体部111与第二本体部112之间的搭接板14,交互平板包括内转角40,转角结构10作为外转角应用,内转角40设于转角本体11内部,转角结构10通过搭接板14与内转角40连接,内转角40两端伸出连接臂以与相邻的两个边框连接固定。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转角结构,应用于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结构(10)包括:
转角本体(11),包括第一内侧壁(1111);
弹性限位结构(12),包括弹性连接部以及限位部(122);所述弹性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内侧壁(1111)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壁(1111)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限位部(122)连接;所述限位部(122)背离所述第一内侧壁(1111)的一端形成限位面(1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2)与所述转角本体(1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本体(11)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本体部(111)以及第二本体部(112);所述第一内侧壁(1111)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部(111),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2)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部(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为波纹板部(121),所述波纹板部(121)与所述第一内侧壁(11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2)包括多个所述波纹板部(121),多个所述波纹板部(121)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部(121)沿x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波纹板部(121)沿y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2)包括加强部(123);所述加强部(123)一端与所述波纹板部(1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122)连接;所述波纹板部(121)、所述加强部(123)、所述限位部(122)之间形成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结构(10)还包括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连接于所述第一内侧壁(1111);所述限位块(13)位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2)背离所述第二本体部(112)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角结构,其特征位于,所述限位块(13)包括第一块部(131)以及第二块部(132);所述第二块部(132)固定于所述第一块部(131)背离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2)的一侧;所述第一块部(131)与所述第二块部(132)之间形成承托凹部。
10.一种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角结构(10);所述触摸设备还包括:
触摸面板;
边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触摸面板相对两侧的第一边框(21)以及第二边框(22);所述第一边框(2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边框(22)的相对两端设置所述转角结构(10);
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设于所述第一边框(21)内;所述第一触摸感应模块(31)的相对两端与所述第一边框(21)的相对两端的所述转角结构(10)的所述限位面(1221)抵接;
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设于所述第二边框(22)内;所述第二触摸感应模块(32)的相对两端与第二边框(22)的相对两端的所述转角结构(10)的所述限位面(12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触摸面板相对两侧的第三边框(23)以及第四边框(24);所述触摸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边框(23)内的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3),以及设于所述第四边框(24)内的第四触摸感应模块(34);
所述第一边框(21)与所述第三边框(23)之间、所述第三边框(23)与所述第二边框(22)之间、所述第二边框(22)与所述第四边框(24)之间、所述第四边框(24)与所述第一边框(21)之间设置所述转角结构(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21)为上边框、所述第二边框(22)为下边框、所述第三边框(23)为左边框、所述第四边框(24)为右边框;
设于所述第二边框(22)相对两端的所述转角结构(10)为下转角件,所述下转角件还包括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与所述转角本体(11)连接;所述第三触摸感应模块(33)抵于所述限位块(13),所述第四触摸感应模块(34)的底部抵于所述限位块(13)。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设备为交互平板。
CN202321931661.7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Active CN220526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1661.7U CN220526311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1661.7U CN220526311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6311U true CN220526311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1661.7U Active CN220526311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6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4936B1 (ko)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207617265U (zh) 贴合设备
CN101523231B (zh) 电连接装置
CN220526311U (zh) 一种转角结构以及触摸设备
CN203608480U (zh) 内嵌有钢片的壳体、电子设备及用于成型该壳体的模具
CN104730741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窄边框液晶模组
CN105383175B (zh) 液体喷出头和液体喷出设备
CN114724463B (zh) 曲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0392563C (zh) 输入装置及使用该输入装置的显示输入装置
US20230367408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5283026A (zh) 印刷电路板的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8131943A (zh) 触控装置、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101661691A (zh) 低电磁式触控感应干扰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JP435054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該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無線データ通信装置
CN210629651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摄像机
CN216561603U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0056729A1 (zh) 铰链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CN215935193U (zh) 柔性线路板和显示装置
CN218100196U (zh) 一种触控模组支撑组件及笔记本电脑
KR102469364B1 (ko) 터치 압력 감지 센서
CN212208248U (zh) 一种高精度触控显示模组
CN21297024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补强零件
CN216596207U (zh) 一种边框及具有该边框的显示装置
CN218918024U (zh) 一种按压支架、触控板装置和电子输入装置
CN211557767U (zh) 一种三维倾角传感器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