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3010U -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3010U
CN220523010U CN202322023407.3U CN202322023407U CN220523010U CN 220523010 U CN220523010 U CN 220523010U CN 202322023407 U CN202322023407 U CN 202322023407U CN 220523010 U CN220523010 U CN 220523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hole
fastener
flange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34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安兵
楚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m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m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m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m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34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3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3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3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板材,第一板材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与第一板材层叠设置的第二板材,第二板材开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大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的内径;依次穿设于第一连接孔以及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的紧固件,紧固件具有一轴线,紧固件上沿第一连接孔朝向第二连接孔的方向依次设有法兰部、斜面部、台阶部、容槽与导向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上设置相对于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再通过紧固件对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进行穿设连接,使得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的连接更加紧密。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属于铆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板材的连接,一般情况下通过超音速冷喷涂工艺进行连接。而超音速冷喷涂工艺的成本高昂,且在进行板材的连接时需要条件要求较高的加工环境,且加工的程序复杂。另外地,超音速冷喷涂工艺加工后相互连接的板材并不具备良好地导热性。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连接结构,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与所述第一板材层叠设置的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大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
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具有一轴线,所述紧固件上沿所述第一连接孔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方向依次设有法兰部、斜面部、台阶部、容槽与导向部;
所述法兰部朝向所述第一板材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板材紧贴,所述法兰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
所述斜面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法兰部朝向第一板材的端侧,所述斜面部直径自远离所述法兰部的一侧朝向所述法兰部线性增大,所述斜面部最大的外径小于所述法兰部的最大外径,所述斜面部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斜面部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壁抵触;
所述台阶部设置于所述斜面部远离所述法兰部的端侧,所述台阶部穿出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台阶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径,所述台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所述台阶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抵触连接,所述台阶部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挤压形成型变部;
所述容槽设置于所述台阶部远离所述斜面部的端侧,所述容槽沿所述紧固件周向延伸,所述容槽朝向轴线所在方向凹陷,用于容纳所述型变部的材料;
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容槽远离所述台阶部的端侧,所述导向部外径小于所述台阶部外径,所述导向部用于对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配合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材靠近所述法兰部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二板材所在方向凹陷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与所述法兰部的外壁抵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材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板材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设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中。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中设置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壁为斜弧面与竖直弧面的组合,所述斜弧面的直径沿所述法兰部朝向所述第二板材的方向线性减小,所述竖直弧面的一段侧与所述斜面的最小内径的一侧连接,所述竖直弧面的直径与所述最小内径相等,所述斜弧面与所述竖直弧面用于对所述紧固件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竖直弧面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台阶部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法兰部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闭合弧形或闭合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法兰部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齿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连接孔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设置有预设间距。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采用高强度且高导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采用7系铝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上设置相对于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再通过紧固件对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进行穿设连接,使得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的连接更加紧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紧固件上设置法兰部和斜面部,通过法兰部的挤压,使得第一板材的材料与斜面部的外壁抵触,进而形成相互阻挡的接触面,使得板材连接的结构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法兰部的外径大于斜面部的外径,法兰部与第一板材紧贴,进而使得第一板材朝向法兰部的连接处可以进行密封。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台阶部与容槽,台阶部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且,容槽朝向紧固件的轴线凹陷,使得台阶部可以对第二板材进行挤压,将第二板材的材料压入容槽中,进而形成相互嵌合的结构,使得板材的连接具有较好地防推出能力。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的直径小于台阶部的直径且大于容槽的直径,使得紧固件在对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进行穿接时可以进行准确地定位。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多个第一连接孔与多个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中设置一第一连接孔的内壁由倾斜弧面与竖直弧面组成,通过单个的第一连接孔的内壁设置使得紧固件在进行铆接时可以进行定位,进而使得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配合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
7、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法兰部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闭合弧形或闭合多边形,进一步地,将法兰部的横截面设置为齿形,进而可以使得法兰部挤压第一板材时可以减小挤料体积。
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紧固件采用高强度且高导热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将紧固件采用7系铝制成,进而使得紧固件可以进行连接的同时还具备较好地导热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板材配合图;
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板材安装图;
图5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紧固件安装图;
图6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紧固件铆接结构图;
图7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多个紧固件安装图;
图8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齿状紧固件结构图;
图9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齿状紧固件安装图;
图10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齿状紧固件铆接结构图;
图1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齿状紧固件与板材配合图;
图1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连接结构的倾斜弧面结构图;
图中:1、第一板材;11、第一连接孔;111、倾斜弧面;112、竖直弧面;2、第二板材;21、第二连接孔;22、型变部;3、紧固件;31、法兰部;32、斜面部;33、台阶部;34、容槽;35、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中”、“下”、“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板材1,第一板材1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
与第一板材11层叠设置的第二板材2,第二板材2开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孔11相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孔21,第一连接孔11的内径大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的内径;
依次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以及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的紧固件3,紧固件3具有一轴线,紧固件3上沿第一连接孔11朝向第二连接孔21的方向依次设有法兰部31、斜面部32、台阶部33、容槽34与导向部35;
法兰部31朝向第一板材1的一侧与第一板材1紧贴,法兰部31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孔11的内径;
斜面部32固定设置于法兰部31朝向第一板材1的端侧,斜面部32直径自远离法兰部31的一侧朝向法兰部31线性增大,斜面部32最大的外径小于法兰部31的最大外径,斜面部32穿设在第一连接孔11内,且,斜面部32外壁与第一连接孔21内壁抵触;
台阶部33设置于斜面部32远离法兰部31的端侧,台阶部33穿出第一连接孔11,台阶部33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孔11内径,台阶部33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孔21的内径,台阶部33的外壁与第一连接孔11的内壁抵触连接,且,台阶部33对第二板材2进行挤压形成型变部22;
容槽34设置于台阶部33远离斜面部32的端侧,容槽34沿紧固件3周向延伸,且,容槽34朝向轴线所在方向凹陷,用于容纳型变部22的材料;
导向部35设置于容槽34远离台阶部33的端侧,导向部35外径小于台阶部33外径,导向部35用于对紧固件3与第一连接孔11以及第二连接孔21的配合进行定位。
根据图1,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中,将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进行层叠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材1的面积小于第二板材2的面积。通过在第二板材2上开设配合槽,将第一板材1安装于配合槽内,使得第一板材1相对于第二板材2没有突出的干涉部分。
在一般的情况中,第一板材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1,第二板材2上也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1。其中,多个第一连接孔11与多个第二连接孔21为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结构中,多个第一连接孔11与多个第二连接孔21一一对应时,任一第一连接孔11与其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中均穿设有紧固件3。
根据图2,紧固件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21中,紧固件3上从第一板材1所在位置朝向第二板材2所在位置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法兰部31、斜面部32、台阶部33、容槽34与导向部35。
第一连接孔11内径大于第二连接孔21的内径。在将紧固件3穿设入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21的过程中,导向部35设置为圆形的板状,也就是,导向部35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孔11的内径同时也小于第二连接孔21的内径。在移动铆接时,导向部35可以先穿设入第一连接孔11,再穿设入第二连接孔21,进而可以对紧固件3的铆接进行导向定位。使得紧固件3的安装位置更加精确。
在导向部35穿设出第一连接孔21后,台阶部33会穿设进第一连接孔11。台阶部11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孔11内径,且大于第二连接孔21的内径。在台阶部11靠近导向部35的端侧穿设出第一连接孔11时会与第二板材2朝向第一板材1的一侧抵触。继续对紧固件3施加外力进行铆接,进而可以使得台阶部33与第二板材2抵触的一侧对第二板材2进行挤压。在台阶部33的挤压过程中,可以使得第二板材2形成型变部22。
可以理解的是,在导向部35与台阶部33之间设置有容槽34。容槽34朝向紧固件3的轴向凹陷且沿紧固件3周向连续延伸形成。在上述台阶部33挤压第二板材2的过程中形成型变部22。也就是,挤压形成的型变部22会嵌合入容槽34中。型变部22与容槽34的嵌合会现成相互阻挡的结构。
上述相互阻挡的结构可以使得紧固件3在对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进行连接时具有较好地防脱能力。在实际的连接中,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铆接的结构会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相对位移或者因为振动使得连接松动,进而使得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的铆接结构失效。在本申请中,当受到外力使得紧固件3相对位置具有变为不稳定的趋势时,型变部22与容槽34的内壁会相互挤压,进一步地产生阻止紧固件3相对与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运动的作用力。进而可以使得紧固件3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台阶部33与容槽34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板材2与紧固件3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也使得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之间的铆接效果更加显著。
对于第一板材1与紧固件3之间的铆接,在紧固件3远离设置导向部35的一端设置法兰部31。在法兰部31与台阶部33之间还设置有斜面部32。
在紧固件3穿设入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中时,法兰部31会与第一板材发生抵触。具体的,法兰部31朝向第一板材1的一侧与第一板材1抵触。在继续施加外力进行铆接的过程中,法兰部31会继续与第一板材1发生挤压。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的操作中,台阶部33与第一连接孔11之间存在间隙。在法兰部31挤压第一板材1的过程中,第一板材1发生形变,进而可以对台阶部33与第一连接孔11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可以理解的是,在形变的第一板材1对缝隙进行填充的过程中,第一板材1形变的部分朝向斜面部32的一侧可以与斜面部32朝向第一板材1的一侧抵触。
上述的结构中,法兰部31对第一板材1的压缩使得第一板材1发生形变,进而可以填充第一连接孔11与台阶部33之间的缝隙,以及形成与法兰部31抵触的结构。台阶部33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斜面部32的最大外径,在第一板材1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滑脱的趋势时,第一板材1形变的部分与法兰部31抵触,使得法兰部31产生抵抗滑脱的作用力。同时,斜面部32可以与第一板材1形变的部分抵触,进而使得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的铆接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与紧固件3相铆接的结构中,法兰部31对第一板材1的挤压使得第一板材1与台阶部33以及法兰部31形成稳定的配合结构;台阶部33对第二板材2的挤压形成型变部22,型变部22外壁与容槽34内壁紧贴且抵触,进而形成嵌合的结构。前述两种结构相结合,使得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铆接的结构更加的稳定。使得紧固件3在使用时的可靠性提高。
在上述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板材2上设置配合槽用于安装第一板材1,使得第一板材1的安装不会产生突出部分。在紧固件3的安装过程中,优选地,第一板材1靠近法兰部31的一侧朝向第二板材2所在方向凹陷形成限位槽,限位槽内壁与法兰部31的外壁抵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板材1朝向法兰部31的一侧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可以容纳法兰部,具体地,限位槽的槽深大于或等于法兰部的厚度。进而可以使得紧固件3在连接后可以避免在第一板材1的一侧产生干涉,使得铆接的机构更加合理。
优选地,第一连接孔11具有第一轴线,第二连接孔21具有第二轴线,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设置有预设间距。也就是,在对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的设置中,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上开设的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21可以为非同轴的孔。铆接件3在穿设进非同轴的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21中时,导向部35会对非同轴的第一连接口孔11与第二连接孔21进行定位。同时,法兰部31以及台阶部33对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的挤压会使得非同轴的第一连接孔11以及第二连接孔21可以与紧固件3进行铆接。
上述对第一连接孔11以及第二连接孔21的设置使得铆接件3可以使用在多种板材的设置情况中。这样的设置进而可以提高了铆接件3的实用性。
优选地,在多个第一连接孔11中设置一第一连接孔11内壁为斜弧面111与竖直弧面112的组合,斜弧面111的直径沿法兰部31朝向第二板材2的方向线性减小,竖直弧面112的一段侧与斜弧面111的最小内径的一侧连接,且,竖直弧面112的直径与最小内径相等,斜弧面111与竖直弧面112用于对紧固件3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导向部35对紧固件3进行导向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多个第一连接孔11以及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中选择任一第一连接孔11进行进一步地设置。具体地,选择一个第一连接孔11将内壁设置为斜弧面111与竖直弧面112的组合。优选地,竖直弧面11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台阶部33的外径。这样的组合中,斜弧面111与紧固件3之间的配合精度较低,竖直弧面112与紧固件3之间的精度配合较高。通过这样漏斗状的组合使得紧固件3在进行铆接时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定位。
上述开设一个第一连接孔11作为高精度定位孔,利用斜弧面111与竖直弧面112的组合可以使得紧固件3的定位可靠性更高。
在连接两块较大板材平面时,会需要同时安装更多的紧固件,这时上下两块板材开孔位置度累计误差会更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连接孔11的内径设置为远大于第二连接孔21的内径。相应地,将法兰部31的外径增大。
进一步地,在对法兰部31的设置中,优选地,法兰部31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闭合弧形或闭合多边形。也就是通过设置法兰部31的截面形状,使得法兰部31可以在对第一板材1的抵触中更加稳定。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板材1朝向法兰部31的一侧设置配合槽,配合槽与法兰部31抵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法兰部31的截面设置为闭合弧形或闭合多边形,同时,对于配合槽的截面也可以设置为闭合弧形或闭合多边形,进而可以使得配合槽与法兰部31进行抵触。更为优选地,法兰部31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齿形。
在上述的设置中,法兰部31在受到外力的作用具有旋转的趋势时,法兰部31的侧壁会与配合槽的内侧壁发生挤压,进而可以产生抵抗法兰部31旋转的作用力。使得紧固件3在铆接后的结构中可以有着较强的抵抗转动的能力。进一步地,设置为闭合弧形或闭合多边形可以减小法兰部31的挤料体积
优选地,紧固件3采用高强度且高导热材料制成。在实际的设置中,第一板材1采用铜制成,第二板材2采用铝制成。更为优选地,所述紧固件采用7系铝制成。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之间更快速的传递热量,其对需要快速散热电气元件更加友好。
尽管本申请内容中提到不同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必须是行业标准或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等,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处理、输出、判断方式等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实施方式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

Claims (10)

1.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与所述第一板材层叠设置的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大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
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具有一轴线,所述紧固件上沿所述第一连接孔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方向依次设有法兰部、斜面部、台阶部、容槽与导向部;
所述法兰部朝向所述第一板材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板材紧贴,所述法兰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
所述斜面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法兰部朝向第一板材的端侧,所述斜面部直径自远离所述法兰部的一侧朝向所述法兰部线性增大,所述斜面部最大的外径小于所述法兰部的最大外径,所述斜面部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斜面部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壁抵触;
所述台阶部设置于所述斜面部远离所述法兰部的端侧,所述台阶部穿出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台阶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径,所述台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所述台阶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抵触连接,所述台阶部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挤压形成型变部;
所述容槽设置于所述台阶部远离所述斜面部的端侧,所述容槽沿所述紧固件周向延伸,所述容槽朝向轴线所在方向凹陷,用于容纳所述型变部的材料;
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容槽远离所述台阶部的端侧,所述导向部外径小于所述台阶部外径,所述导向部用于对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配合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靠近所述法兰部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二板材所在方向凹陷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与所述法兰部的外壁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板材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设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中设置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壁为斜弧面与竖直弧面的组合,所述斜弧面的直径沿所述法兰部朝向所述第二板材的方向线性减小,所述竖直弧面的一段侧与所述斜面的最小内径的一侧连接,所述竖直弧面的直径与所述最小内径相等,所述斜弧面与所述竖直弧面用于对所述紧固件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弧面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台阶部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闭合弧形或闭合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横截面形状设置为齿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连接孔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设置有预设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采用高强度且高导热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采用7系铝制成。
CN202322023407.3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523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3407.3U CN22052301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3407.3U CN22052301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3010U true CN220523010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3407.3U Active CN220523010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3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10034756A (ko) 두 개의 부품을 결합하기 위한 결합 장치, 결합 장치 및두 개의 부품 간의 콤비네이션, 두 개의 부품간의 조인트제조 방법
CN220523010U (zh)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EP2172749A1 (de) Mikrowellenantenne für ein Füllstandmessgerät
US20160016613A1 (en) Shell Structure Comprising Force Transmission Point
KR100349615B1 (ko) 금속판재의접합구조및접합방법
CN110247240B (zh) 一种侧面扣合式模块连接器
EP1664555A2 (en) Piercing anchor plate assembly
CN217055893U (zh) 一种全铝电池托盘上铝型材中内腔压铆紧固件结构
CN219733826U (zh) 一种连接机构以及紧固件
CN220015727U (zh) 一种多层板材连接机构
CN220354241U (zh) 有间隔作用的压铆螺栓
CN219655063U (zh) 拉铆螺母、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1965587U (zh) 冲压头组件和冲压装置
CN111416310B (zh) 一种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
CN220862641U (zh) 一种铆接装置
CN219457956U (zh) 连接机构、套筒螺母以及动力电池包
CN212336990U (zh) 铰链机构、门组件及家电设备
CN211223679U (zh) 一种安装板组件
CN220060154U (zh) 一种铆接结构
CN116989046A (zh) 有间隔作用的压铆螺栓
CN218151912U (zh)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用紧固结构
CN218913423U (zh) 一种用于压铆螺钉柱的密封装置
CN219712007U (zh) 压铆螺母和车辆
CN215904620U (zh) 尾翼板及车辆
CN211047253U (zh) 一种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