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2104U -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2104U
CN220512104U CN202321811063.6U CN202321811063U CN220512104U CN 220512104 U CN220512104 U CN 220512104U CN 202321811063 U CN202321811063 U CN 202321811063U CN 220512104 U CN220512104 U CN 220512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
tank
communicated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10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
孙明瑞
邱国举
张俊广
郭晶尧
孙鹏
安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angyuan Zhihui Bever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angyuan Zhihui Bever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angyuan Zhihui Bever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angyuan Zhihui Beve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10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2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2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2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热能控制系统,包括:RO水罐,用于储存RO水,RO水用于生产杀菌釜内被杀菌的饮料;乏汽换热器,通过排气管路与杀菌釜的热水罐相连通;乏汽换热器与RO水罐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换热水槽,换热水槽通过高温溢流水管与杀菌釜相连通,以回收杀菌釜的高温循环水;换热盘管,设置在换热水槽内,换热水槽与RO水罐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通过上述乏汽换热器和换热水槽可以有效地对杀菌釜产生的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以解决现有的杀菌釜中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的热能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釜节能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杀菌釜是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对食品进行高温短时间杀菌或灭菌的设备。杀菌釜既可以杀灭食品中可能的致病菌,又保持食品的重要营养成份及食品的色香味不受损害。在生产植物蛋白饮料的工艺过程中需要用到立式连续杀菌釜对灌装后的易拉罐饮料进行高温杀菌。
在上述立式连续杀菌釜生产中,具有以下能源浪费的问题:
1、由于需要用蒸汽对杀菌釜内的饮料罐进行加热杀菌,而多余的蒸汽乏汽通过热水罐连接的排气烟囱排到室外,蒸汽乏汽上尚有余温108℃,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2、由于加热杀菌后的饮料罐需要通过循环水进行快速降温。在上述降温过程中,低温循环水吸收饮料罐的热量,使得循环水升温,变成高温循环水,温度可达90℃。上述高温循环水需要通过管道进入循环热水池,进而再通过冷却塔进行降温冷却,才能够实现循环使用。在上述过程中高温循环水的热能被浪费,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由于上述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如何快速有效地对上述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的热能进行回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包括:
RO水罐,用于储存RO水,RO水用于生产杀菌釜内被杀菌的饮料;
乏汽换热器,通过排气管路与杀菌釜的热水罐相连通;所述乏汽换热器与所述RO水罐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换热水槽,所述换热水槽通过高温溢流水管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以回收所述杀菌釜的高温循环水;
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水槽内,所述换热水槽与所述RO水罐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RO水罐包括相互连通的RO水进水罐和RO水排水罐;
所述RO水排水罐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盘管相连通,经过所述换热盘管加热的RO水再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乏汽换热器和/或所述RO水进水罐相连通;
所述乏汽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RO水进水罐相连通。
可选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机构以及控制阀、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与所述乏汽换热器进液口相连通的管道上,以及所述换热盘管与所述RO水进水罐进液口相连通的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的液体出口位置;
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阀通讯相连,以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阀门开度。
可选的,所述换热水槽的出液口依次与循环热水池、冷却塔和循环冷水池相连通;
所述循环冷水池内的低温循环水通过管路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换热水槽的高度低于所述高温溢流水管,且所述换热水槽溢流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循环热水池的位置;和/或,
所述换热水槽的容积大于或等于1.2倍所述杀菌釜溢流水的体积;和/或,
所述换热水槽内设置有隔离挡板,以将所述换热水槽的内腔分隔成S形通道,使高温溢流水在所述换热水槽内以曲线流动。
可选的,所述换热盘管包括:并联设置的多条换热管路;多条所述换热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RO水排水罐的管路相连通,且多条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与分别和所述乏汽换热器和所述RO水进水罐相连通的管路相连通;和/或,
所述换热盘管的多条换热管路与所述RO水罐和用于为核桃仁脱涩处理的自来水管路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乏汽换热器为柱状结构,所述乏汽换热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乏汽换热器的两端;
所述乏汽换热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置平行设置且不在同一直线上,以增加乏汽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和/或,
所述乏汽换热器内的乏汽管路与RO水管路的流向相反,以提高所述乏汽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或,
所述乏汽换热器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以通过冷凝水排水管排出冷凝水。
可选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所述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包括:
高位进水机构,包括:缓冲水进管道,所述缓冲水进管道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杀菌釜的上锅门;所述缓冲水进管道用于向杀菌釜内注入缓冲热水,以排出所述杀菌釜内冷空气;
缓冲水溢流机构,包括:缓冲水溢流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水溢流管上的缓冲水溢流阀;
高位水位溢流机构,包括:高位溢流管和高位溢流阀;所述高位溢流管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缓冲水溢流管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且所述高位溢流管与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或平齐于所述杀菌釜的上锅门;当缓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时,所述高位溢流阀受驱动地打开。
可选的,所述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还包括:
高位水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高位溢流管上,用于检测缓冲热水是否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且,所述高位水检测机构与所述高位溢流阀通讯相连,当所述高位水检测机构检测到缓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时,控制所述高位溢流阀打开;
所述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的使用方法如下:在杀菌工艺步骤中的水满进料和排热水之间加入热水排冷工序;热水排冷工序具体如下:
S1,打开缓冲水溢流管上的缓冲水溢流阀,以及缓冲水进管道从而向杀菌釜内注入缓冲热水,并将易拉罐饮料从锅门倒入杀菌釜内;
S2,易拉罐饮料加注完毕后,关闭杀菌釜的锅门;之后,打开缓冲水进管道上的进水阀,以及高位溢流管上的高位溢流阀,从而向杀菌釜内注入缓冲热水进而排出杀菌釜内冷空气;
S3,当高位水检测机构检测到水后,高位水检测机构发送控制信号分别给缓冲水进管道的进水阀和高位溢流阀,以控制上述缓冲水进管道的进水阀和高位溢流阀关闭。
一种杀菌釜热能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RO水排水罐排水,将低温水通入所述换热盘管内,并与所述换热水槽内高温循环水换热,RO水从常温升温到65℃至70℃;
S2,经过所述换热水槽升温后,一部分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乏汽换热器内继续升温至85℃至90℃,另一部分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RO水进水罐;和/或,
经过所述换热水槽升温后,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乏汽换热器内继续升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包括:
RO水罐,用于储存RO水,RO水用于生产杀菌釜内被杀菌的饮料;
乏汽换热器,通过排气管路与杀菌釜的热水罐相连通;所述乏汽换热器与所述RO水罐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换热水槽,所述换热水槽通过高温溢流水管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以回收所述杀菌釜的高温循环水;
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水槽内,所述换热水槽与所述RO水罐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乏汽换热器以及具有换热盘管的换热水槽可以有效地对杀菌釜产生的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以解决现有的杀菌釜中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的热能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所述RO水罐包括相互连通的RO水进水罐和RO水排水罐;所述RO水排水罐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盘管相连通,经过所述换热盘管加热的RO水再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乏汽换热器和/或所述RO水进水罐相连通;所述乏汽换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RO水进水罐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RO水罐的排水管路先与换热水槽的换热盘管先连通,从而与换热水槽内高温循环水换热,RO水从常温升温到65℃至70℃。之后,升温后的RO水再根据实际需要一部分进入乏汽换热器,另一部分回到RO水罐。进入乏汽换热器内的RO水继续升温至85℃至90℃。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将RO水从常温状态升温至85℃至90℃。而且,还能够兼顾能量利用效率。进而有效地大幅度地实现了节省能源的技术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机构以及控制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与所述乏汽换热器进液口相连通的管道上,以及所述换热盘管与所述RO水进水罐进液口相连通的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的液体出口位置;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阀通讯相连,以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阀门开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控制机构以及控制阀、温度传感器即可实现控制分别进入换热盘管或者RO水进水罐的RO水流量,从而根据需要实时控制RO水的加热方式。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所述换热水槽的出液口依次与循环热水池、冷却塔和循环冷水池相连通;所述循环冷水池内的低温循环水通过管路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换热水槽排出的水源依次引入循环热水池、冷却塔和循环冷水池,从而可以实现水源,进而对该水源进行再利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所述换热水槽的高度低于所述高温溢流水管,且所述换热水槽溢流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循环热水池的位置。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可靠重力作用带动高温水自流,进而不需要额外的能量驱动水源流动,从而节省能源消耗。
所述换热水槽的容积大于或等于1.2倍所述杀菌釜溢流水的体积。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为换热水槽预留足够的缓存时间,从而有利于能量被冷水吸收。
所述换热水槽内设置有隔离挡板,以将所述换热水槽的内腔分隔成S形通道,使高温溢流水在所述换热水槽内以曲线流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让高温溢流水在换热水槽内以曲线流动,从而增加高温溢流水的流动行程,进而有利于热能被换热盘管充分吸收。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所述换热盘管包括:并联设置的多条换热管路;多条所述换热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RO水排水罐的管路相连通,且多条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与分别和所述乏汽换热器和所述RO水进水罐相连通的管路相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盘管具有并联设置的多条换热管路,上述设置可以有效地让换热盘管充分吸收热能,进而提高热能的回收利用效率。
所述换热盘管的多条换热管路与所述RO水罐和用于为核桃仁脱涩处理的自来水管路相连通。另外,上述并联设置的多条换热管路还可以在与RO水罐相连通的同时,与用于为核桃仁脱涩处理的自来水管路相连通,从而为核桃仁脱涩处理工序提供高温水。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所述乏汽换热器为柱状结构,所述乏汽换热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乏汽换热器的两端;
所述乏汽换热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置平行设置且不在同一直线上,以增加乏汽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所述乏汽换热器内的乏汽管路与RO水管路的流向相反,以提高所述乏汽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保证充分换热。
所述乏汽换热器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以通过冷凝水排水管及时排出冷凝水。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所述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包括:
高位进水机构,包括:缓冲水进管道,所述缓冲水进管道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杀菌釜的上锅门;所述缓冲水进管道用于向杀菌釜内注入缓冲热水,以排出所述杀菌釜内冷空气;
缓冲水溢流机构,包括:缓冲水溢流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水溢流管上的缓冲水溢流阀;
高位水位溢流机构,包括:高位溢流管和高位溢流阀;所述高位溢流管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缓冲水溢流管与所述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且所述高位溢流管与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或平齐于所述杀菌釜的上锅门;当缓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时,所述高位溢流阀受驱动地打开。
首先,立式连续杀菌釜的杀菌工艺过程如下:进热水→水满进料→排热水→排气→升温→恒温杀菌→降压→热水降温→热水回收→温水溢流→循环冷却→完成→排冷水。在进入恒温杀菌之前需要对杀菌锅内的冷空气进行排除,即上述杀菌工艺过程中的排气工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进热水后,由于热水不能完全充满整个锅内,在锅顶部还具有一定存留的冷空气。所以,在排气工序中就需要向杀菌釜内注入更多的蒸汽量从而将上述冷空气排出。这就造成了蒸汽使用量增多、能源消耗大的问题,以及杀菌锅的排冷效率降低的问题。为了降低杀菌锅的能源消耗,并提高杀菌锅的排冷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先进的杀菌锅蒸汽节能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高位进水机构可以在杀菌釜进入恒温杀菌前需要对杀菌釜内的冷空气进行排除,上述排气工序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杀菌釜在排气工序中就需要向杀菌釜内注入更多的蒸汽量从而将杀菌釜顶部冷空气排出的问题。进而降低了蒸汽使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杀菌釜的排冷效率。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杀菌釜的杀菌工艺过程中进热水步骤中,热水不能完全充满整个锅内,在锅顶部有冷空气存在,排气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蒸汽使用量来排除冷空气的问题。
而且,上述高位溢流管与杀菌釜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或平齐于所述杀菌釜的上锅门,从而保证缓冲热水的液位具有足够高度。并且,通过上述高位溢流管和高位溢流阀组成的高位水位溢流机构,可以在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时,所述高位溢流阀受驱动地打开,从而控制杀菌釜内的缓冲热水高度。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所述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还包括:高位水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高位溢流管上,用于检测缓冲热水是否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且,所述高位水检测机构与所述高位溢流阀通讯相连,当所述高位水检测机构检测到缓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时,控制所述高位溢流阀打开。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高位水检测机构可以有效地检测缓冲热水的液位,从而与高位溢流阀联动,进而控制高位溢流阀开关动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釜热能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RO水排水罐排水,将低温水通入所述换热盘管内,并与所述换热水槽内高温循环水换热,RO水从常温升温到65℃至70℃;
S2,经过所述换热水槽升温后,一部分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乏汽换热器内继续升温至85℃至90℃,另一部分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RO水进水罐;和/或,
经过所述换热水槽升温后,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乏汽换热器内继续升温。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使用方法可以有效地让杀菌釜热能控制系统通过上述乏汽换热器以及具有换热盘管的换热水槽对杀菌釜产生的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以解决现有的杀菌釜中蒸汽乏汽和高温循环水的热能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釜热能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有换热盘管的换热水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腔被分隔成S形通道的换热水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RO水罐;2-乏汽换热器;3-排气管路;4-杀菌釜;5-热水罐;6-换热水槽;7-高温溢流水管;8-换热盘管;9-RO水进水罐;10-RO水排水罐;11-循环热水池;12-冷却塔;13-循环冷水池;14-冷凝水排水管;15-缓冲水进管道;16-缓冲水溢流管;17-缓冲水溢流阀;18-高位溢流管;19-高位溢流阀;20-高位水检测机构;21-隔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
RO水罐1,用于储存RO水,RO水用于生产杀菌釜内被杀菌的饮料;所述RO水罐1包括相互连通的RO水进水罐9和RO水排水罐10;
乏汽换热器2,通过排气管路3与杀菌釜4的热水罐5相连通;所述乏汽换热器2与所述RO水罐1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换热水槽6,所述换热水槽6通过高温溢流水管7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以回收所述杀菌釜4的高温循环水;所述换热水槽6的出液口依次与循环热水池11、冷却塔12和循环冷水池13相连通;所述循环冷水池13内的低温循环水通过管路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换热水槽6的高度低于所述高温溢流水管7,且所述换热水槽6溢流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循环热水池11的位置;而且,所述换热水槽6的容积大于或等于1.2倍所述杀菌釜4溢流水的体积;
换热盘管8,设置在所述换热水槽6内,所述换热水槽6与所述RO水罐1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RO水排水罐10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盘管8相连通,经过所述换热盘管8加热的RO水再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乏汽换热器2和所述RO水进水罐9相连通;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出液口与所述RO水进水罐9相连通。上述RO水罐1的排水管路先与换热水槽6的换热盘管8先连通,从而与换热水槽6内高温循环水换热,RO水从常温升温到65℃至70℃。之后,升温后的RO水再根据实际需要一部分进入乏汽换热器2,另一部分回到RO水罐1。进入乏汽换热器2内的RO水继续升温至85℃至90℃。
另外,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机构以及控制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8与所述乏汽换热器2进液口相连通的管道上,以及所述换热盘管8与所述RO水进水罐9进液口相连通的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8的液体出口位置;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阀通讯相连,以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阀门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换热水槽6内还设置有隔离挡板21,以将所述换热水槽6的内腔分隔成S形通道,使高温溢流水在所述换热水槽6内以曲线流动。
上述换热盘管8包括:并联设置的多条换热管路;多条所述换热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RO水排水罐10的管路相连通,且多条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与分别和所述乏汽换热器2和所述RO水进水罐9相连通的管路相连通。并且,上述换热盘管8的多条换热管路与所述RO水罐1和用于为核桃仁脱涩处理的自来水管路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乏汽换热器2为柱状结构,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两端;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置平行设置且不在同一直线上,以增加乏汽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而且,所述乏汽换热器2内的乏汽管路与RO水管路的流向相反,以提高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所述乏汽换热器2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以通过冷凝水排水管14排出冷凝水。
杀菌釜热能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用于使用热能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RO水排水罐10排水,将低温水通入所述换热盘管8内,并与所述换热水槽6内高温循环水换热,RO水从常温升温到65℃至70℃;
S2,经过所述换热水槽6升温后,一部分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乏汽换热器2内继续升温至85℃至90℃,另一部分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RO水进水罐9;和/或,
经过所述换热水槽6升温后,RO水驱动地进入所述乏汽换热器2内继续升温。
在本实施例中的热能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还包括: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所述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包括:
高位进水机构,包括:缓冲水进管道15,所述缓冲水进管道15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杀菌釜4的上锅门;所述缓冲水进管道15用于向杀菌釜4内注入缓冲热水,以排出所述杀菌釜4内冷空气;
缓冲水溢流机构,包括:缓冲水溢流管16,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水溢流管16上的缓冲水溢流阀17;
高位水位溢流机构,包括:高位溢流管18和高位溢流阀19;所述高位溢流管18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缓冲水溢流管16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的位置,且所述高位溢流管18与杀菌釜4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或平齐于所述杀菌釜4的上锅门;当缓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18时,所述高位溢流阀19受驱动地打开;
高位水检测机构20,设置在所述高位溢流管18上,用于检测缓冲热水是否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18;且,所述高位水检测机构20与所述高位溢流阀19通讯相连,当所述高位水检测机构20检测到缓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18时,控制所述高位溢流阀19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的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的使用方法如下:在杀菌工艺步骤中的水满进料和排热水之间加入热水排冷工序;热水排冷工序具体如下:
S1,打开缓冲水溢流管16上的缓冲水溢流阀17,以及缓冲水进管道15从而向杀菌釜4内注入缓冲热水,并将易拉罐饮料从锅门倒入杀菌釜4内;
S2,易拉罐饮料加注完毕后,关闭杀菌釜4的锅门;之后,打开缓冲水进管道15上的进水阀,以及高位溢流管18上的高位溢流阀19,从而向杀菌釜4内注入缓冲热水进而排出杀菌釜4内冷空气;
S3,当高位水检测机构20检测到水后,高位水检测机构20发送控制信号分别给缓冲水进管道15的进水阀和高位溢流阀19,以控制上述缓冲水进管道15的进水阀和高位溢流阀19关闭。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RO水罐1的水罐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RO水罐1还可以为数量为两个以上的罐体。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经过换热盘管8加热的RO水与乏汽换热器2的连通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经过所述换热盘管8加热的RO水再通过管路与所述乏汽换热器2相连通,之后再和RO水进水罐9相连通。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换热水槽6、高温溢流水管7以及循环热水池11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的换热水槽6的高度还可以等于或高于高温溢流水管7,通过水泵实现换热水槽6内水源的驱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换热盘管8的多条换热管路连接对象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换热盘管8的多条换热管路仅仅与所述RO水罐1相连通。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乏汽管路与RO水管路的流向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乏汽换热器2内的乏汽管路与RO水管路的流向相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
RO水罐1,用于储存RO水,RO水用于生产杀菌釜内被杀菌的饮料;所述RO水罐1包括相互连通的RO水进水罐9和RO水排水罐10;
乏汽换热器2,通过排气管路3与杀菌釜4的热水罐5相连通;所述乏汽换热器2与所述RO水罐1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换热水槽6,所述换热水槽6通过高温溢流水管7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以回收所述杀菌釜4的高温循环水;所述换热水槽6的出液口依次与循环热水池11、冷却塔12和循环冷水池13相连通;所述循环冷水池13内的低温循环水通过管路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
换热盘管8,设置在所述换热水槽6内,所述换热水槽6与所述RO水罐1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RO水罐(1),用于储存RO水,RO水用于生产杀菌釜内被杀菌的饮料;
乏汽换热器(2),通过排气管路(3)与杀菌釜(4)的热水罐(5)相连通;所述乏汽换热器(2)与所述RO水罐(1)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换热水槽(6),所述换热水槽(6)通过高温溢流水管(7)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以回收所述杀菌釜(4)的高温循环水;
换热盘管(8),设置在所述换热水槽(6)内,所述换热水槽(6)与所述RO水罐(1)相连通,用于对RO水进行加热;
所述RO水罐(1)包括相互连通的RO水进水罐(9)和RO水排水罐(10);
所述RO水排水罐(10)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盘管(8)相连通,经过所述换热盘管(8)加热的RO水再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乏汽换热器(2)和/或所述RO水进水罐(9)相连通;
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出液口与所述RO水进水罐(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以及控制阀、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8)与所述乏汽换热器(2)进液口相连通的管道上,以及所述换热盘管(8)与所述RO水进水罐(9)进液口相连通的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8)的液体出口位置;
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阀通讯相连,以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阀门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槽(6)的出液口依次与循环热水池(11)、冷却塔(12)和循环冷水池(13)相连通;
所述循环冷水池(13)内的低温循环水通过管路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槽(6)的高度低于所述高温溢流水管(7),且所述换热水槽(6)溢流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循环热水池(11)的位置;和/或,
所述换热水槽(6)的容积大于或等于1.2倍所述杀菌釜(4)溢流水的体积;和/或,
所述换热水槽(6)内设置有隔离挡板(21),以将所述换热水槽(6)的内腔分隔成S形通道,使高温溢流水在所述换热水槽(6)内以曲线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8)包括:并联设置的多条换热管路;多条所述换热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RO水排水罐(10)的管路相连通,且多条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与分别和所述乏汽换热器(2)和所述RO水进水罐(9)相连通的管路相连通;和/或,
所述换热盘管(8)的多条换热管路与所述RO水罐(1)和用于为核桃仁脱涩处理的自来水管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换热器(2)为柱状结构,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两端;
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置平行设置且不在同一直线上,以增加乏汽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和/或,
所述乏汽换热器(2)内的乏汽管路与RO水管路的流向相反,以提高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和/或,
所述乏汽换热器(2)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以通过冷凝水排水管(14)排出冷凝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所述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包括:
高位进水机构,包括:缓冲水进管道(15),所述缓冲水进管道(15)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杀菌釜(4)的上锅门;所述缓冲水进管道(15)用于向杀菌釜(4)内注入缓冲热水,以排出所述杀菌釜(4)内冷空气;
缓冲水溢流机构,包括:缓冲水溢流管(16),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水溢流管(16)上的缓冲水溢流阀(17);
高位水位溢流机构,包括:高位溢流管(18)和高位溢流阀(19);所述高位溢流管(18)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缓冲水溢流管(16)与所述杀菌釜(4)相连通的位置,且所述高位溢流管(18)与杀菌釜(4)相连通的位置高于或平齐于所述杀菌釜(4)的上锅门;当缓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18)时,所述高位溢流阀(19)受驱动地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釜蒸汽节能机构还包括:
高位水检测机构(20),设置在所述高位溢流管(18)上,用于检测缓冲热水是否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18);且,所述高位水检测机构(20)与所述高位溢流阀(19)通讯相连,当所述高位水检测机构(20)检测到缓冲热水没过所述高位溢流管(18)时,控制所述高位溢流阀(19)打开。
CN202321811063.6U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Active CN220512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1063.6U CN220512104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1063.6U CN220512104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2104U true CN22051210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3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1063.6U Active CN220512104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2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4792U (zh) 一种具有高温杀菌功能的饮水设备
CN215480828U (zh) 酿酒蒸馏冷却热源回收及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20512104U (zh)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
CN104663882B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高温灭菌系统
CN116711773A (zh) 一种用于杀菌釜的热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3029317A1 (zh) 一种节能型啤酒杀菌机
CN204072829U (zh) 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的食用菌蒸汽灭菌系统
CN206300354U (zh) 一种太阳能与电加热联合供猪饮温水装置
CN205987900U (zh) 一种初乳巴氏消毒机
CN210796079U (zh) 一种新型连续在线灭活系统
CN208887417U (zh) 一种新型的蒸汽换热器
CN219894533U (zh) 一种用于杀菌锅的蒸汽节能系统
CN115300646B (zh) 一种连消换热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6923624U (zh) 一种饮料灭菌系统
CN201422394Y (zh) 酱油灭菌消毒装置
CN204499329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高温灭菌系统
CN201451259U (zh) 罐头食品生产过程中杀菌排气设备
CN210352982U (zh) 一种杀菌釜用热能回收装置
CN220116379U (zh) 一种节能型纯化水预处理设备消毒装置
CN219141606U (zh) 智能酒冷器节能减排系统的淋浴用热回收单元
CN219121161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黄酒生产工艺系统
CN217383836U (zh) 一种杀菌锅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10832705U (zh) 一次循环水系统的冷却塔合并运行装置
CN206119043U (zh) 高温杀菌锅热水循环系统
CN214694202U (zh) 一种发酵罐控温及循环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