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1611U - 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 Google Patents

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1611U
CN220511611U CN202321448865.5U CN202321448865U CN220511611U CN 220511611 U CN220511611 U CN 220511611U CN 202321448865 U CN202321448865 U CN 202321448865U CN 220511611 U CN220511611 U CN 220511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ar
frame
shaft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88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王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ei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hongqing Longw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ei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hongqing Longw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ei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hongqing Longw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ei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88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1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1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1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7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livestock or poultry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包括动力设备,用于对田园管理机提供工作和行走动力;变速箱,用于接收动力设备的动力,将动力传递至工作刀具和行走轮;扶手架,使用时,操控田园管理机,所述扶手架的前端转动设置于变速箱,使得扶手架的后端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变速箱。扶手架的前端转动设置于变速箱,使得扶手架的后端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变速箱,实现了操作简单且高度可调的扶手架。

Description

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背景技术
田园管理机一般用于温室、果园、普通农田等地作业的小型田园耕作机械,是专门为果园、菜地、温室大棚、丘陵坡地和小块地(水、旱田)作业而设计的农机产品。
目前,田园管理机在工作时需要使用者握住扶手架,以对田园管理机的方向和前进速度进行控制。传统的田园管理机的扶手架上固定不变的,由于不同的使用者的身高和扶手要求的高度不同,因此,需要田园管理机的扶手架的高度可调,通过调节扶手架的高度,以使操作人员处在舒适的操作状态,因此,如何设计出操作简单且高度可调的扶手架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包括:
动力设备,用于对田园管理机提供工作和行走动力;
变速箱,用于接收动力设备的动力,将动力传递至工作刀具和行走轮;
扶手架,使用时,操控田园管理机,所述扶手架的前端转动设置于变速箱,使得扶手架的后端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变速箱。
可选的,所述变速箱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变速箱、另一端用于转动安装扶手架,使扶手架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支架。
可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前端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
可选的,所述扶手架以可沿上下方向摆动且可被锁定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杆的向后上方倾斜部。
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前端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
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设置于变速箱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扶手架包括左扶手架和右扶手架,所述左扶手架和右扶手架的前端通过端面棘齿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杆的向后上方倾斜部。
可选的,所述左扶手架和右扶手架之间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发动机启停的启停杆。
可选的,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用于操纵动力设备启停的启停杆和用于控制田园管理机左右转向的操纵把手。
可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向后上方倾斜部固定设置有换挡板,所述换挡板上开设有换挡槽,所述变速箱的换挡杆行走配合设置于换挡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扶手架的前端转动设置于变速箱,使得扶手架的后端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变速箱,实现了操作简单且高度可调的扶手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设备;2、变速箱;3、扶手架;31、左扶手架;32、右扶手架;4、安装支架;5、安装杆;6、支板;7、端面棘齿;8、承载板;9、启停杆;10、操纵把手;11、换挡板;12、换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参照图1-图3,一种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包括动力设备1,用于对田园管理机提供工作和行走动力;变速箱2,用于接收动力设备1的动力,将动力传递至工作刀具和行走轮;扶手架3,使用时,操控田园管理机,所述扶手架3的前端转动设置于变速箱2,使得扶手架3的后端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变速箱2。扶手架3的前端转动设置于变速箱2,使得扶手架3的后端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变速箱2,实现了操作简单且高度可调的扶手架3。
还包括车架总成、行走组件、工作刀具、行走动力输入轴、刀具动力输入轴、行走动力输出轴、刀具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设备1,行走组件具有行走部,行走部用于带动车架总成行走;动力设备1通过变速箱2将动力通过行走动力输入轴传递至行走动力输出轴用于带动行走部转动,通过变速箱2将动力通过刀具动力输入轴传递至刀具动力输出轴用于带动工作刀具转动。
动力设备1作为动力源,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设备1为发动机。动力设备1,具有动力设备1动力输出轴。变速箱2具有动力输入总轴和动力输出总轴,动力输入总轴用于接收动力设备1动力输出轴的动力。
动力设备1通过变速箱2、行走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出轴带动行走部可正转也可反转;动力设备1通过变速箱2、刀具动力输入轴和刀具动力输出轴带动工作刀具仅正转、仅反转或即可正转也可反转。
动力设备1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总轴、动力输出总轴沿前后方向平行。
动力设备1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总轴、动力输出总轴、行走动力输入轴和刀具动力输入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打土时,通过动力设备1带动行走部和工作刀具正转;开沟时,通过动力设备1带动行走部正转和工作刀具反转,通过驱使工作刀具正转或反转,实现打土和开沟的功能,增加了田园管理机的功能性。
为了更好的开沟的效果,使用时,工作刀具的刀片的尖部的线速度大于行走部的行进速度。
车架总成作为田园管理机的架体基础,车架总成包括用于承载操纵部件供使用者扶持的扶手架3、用于承载变速箱2的承载架和用于承载动力设备1的支撑架。
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承载架的前方,扶手架3设置于变速箱2上,
承载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臂,行走动力输入轴设置于连接臂内,承载架的前端的斜向下前方设置有动力臂,刀具动力输入轴设置于动力臂内。动力臂的前端设置有前支撑板、后端设置有后支撑板,前支撑板设置于动力臂的两侧,前支撑板的前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架、后端固定设置于动力臂,形成对动力设备1进行支撑,后支撑板的前端与动力臂固定连接、后端与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对连接臂进行支撑,通过连接臂、动力臂、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将动力设备1、刀具动力输入轴、行走动力输入轴和变速箱2之间的架体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固性。
变速箱2可采用二挡齿轮变速箱2及其以上的多档位齿轮变速箱2或者其他现有技术的变速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变速箱2采用三挡齿轮变速箱2。
在本实施例中,三挡齿轮变速箱2包括箱体、动力输入总轴、副轴和中间轴;
动力输入总轴用于接受动力设备1的输出动力;
且动力输入总轴在圆周方向传动在轴向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换档齿轮和第二换档齿轮,一般采用花键的连接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而轴向上的滑动则可通过现有技术的驱动方式,比如拨叉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副轴上设有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第一传递齿轮和动力传递主动齿轮;
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和第一传递齿轮之间在圆周方向同步传动,三档从动齿轮和动力传递主动齿轮同步传动;
中间轴上设有第二传递齿轮和功能性齿轮,第二传递齿轮和功能性齿轮之间在圆周方向同步传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前后设置的动力输出总轴,动力输出总轴上传动配合设置有与动力传递主动齿轮啮合的动力传递从动齿轮,且动力输出总轴前后两端分别输出动力;输出的动力分别传递至前后,可以选择的为行走部或者工作刀具,其中工作刀具可以为开沟、除草、起垄、回填、旋耕刀具,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所需的刀具以及行走部,即可选择的安装行走部、履带或各种刀具,两个工作组件的设置,可配合设置不同的刀具或者刀具组合,从而一台田园管理机同时实现基本上耕作的全部功能,适合现代农业的需要,动力输出总轴前后两端分别输出动力,且布置于变速箱2的下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且协调稳定。
第一换档齿轮可被驱动沿轴向滑动与一档从动齿轮或功能性齿轮啮合或断开,即通过换挡拨叉一拨动第一换档齿轮并根据需要与一档从动齿轮或功能性齿轮啮合、断开或均不啮合,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功能性齿轮与第一传递齿轮啮合,用于接收第一传递齿轮啮合传来的动力,并传递给第二传递齿轮;
第二换档齿轮可被驱动沿轴向滑动与二档从动齿轮或三档从动齿轮啮合或断开,即第二换档齿轮被换挡拨叉驱动与二档从动齿轮或三档从动齿轮啮合、断开或均不啮合,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第二传递齿轮与动力传递主动齿轮啮合。动力输入总轴、副轴、中间轴和动力输出总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箱体。
本实施例中,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和第一传递齿轮形成三联齿轮并转动配合设置于副轴,从而形成同步传动;三档从动齿轮和动力传递主动齿轮传动配合设置于副轴.从而形成同步传动。
动力输入总轴上由左至右设置有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一换挡齿轮,副轴上由左到右依次为第三传递齿轮、三挡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和第一传递齿轮,不啮合时,第一换挡齿轮位于二档从动齿轮与功能性齿轮之间,第二换挡齿轮位于二档从动齿轮与三挡从动齿轮之间,方便移动时形成啮合。
本实施例中,副轴的两端分别形成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端a和第二动力传递端b,即副轴的两端可伸出箱体,并形成第一动力传递端a和第二动力传递端b,用于拓展变速箱2的输出端口,从而增加田园管理机的工作范围,比如各种旋耕、割草、打土等田间劳作所需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2在使用时,动力传递包括一档、二档、三档和倒档,具体:
一档传递路线:
动力输入总轴→第一换档齿轮→一档从动齿轮→第一传递齿轮→功能性齿轮→中间轴→第二传递齿轮→动力传递主动齿轮→动力传递从动齿轮→动力输出总轴,并分别传递动力至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完成一档动力传递;
二档传递路线:
动力输入总轴→第二换档齿轮→二档从动齿轮→第一传递齿轮→功能性齿轮→中间轴→第二传递齿轮→动力传递主动齿轮→动力传递从动齿轮→动力输出总轴,并分别传递动力至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完成二档动力传递;
三档传递路线:
动力输入总轴→第二换档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副轴→动力传递主动齿轮→动力传递从动齿轮→动力输出总轴,并分别传递动力至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完成三档动力传递;;
倒退挡传递路线:
动力输入总轴→第一换档齿轮→功能性齿轮→中间轴→第二传递齿轮→动力传递主动齿轮→动力传递从动齿轮→动力输出总轴,并分别传递动力至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完成倒档动力传递;
在所在档位传动力递过程中,其它档位脱开不传递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换挡系统。换挡系统包括换挡板11、换挡杆12和换挡拨叉。车架总成上设置有换挡板11,换挡板11内设置有换挡杆12,在本实施例中,换挡板11上开设有用于供换挡杆12进行移动的换挡槽。
换挡板11上开设有横截面为H型的换挡槽;换挡槽的四个端头从左端头顶部沿逆时针分别对应设置有挡位一、挡位二、挡位三和挡位四,换挡槽的连接处为空挡;在本实施例中,挡位一为倒退挡、挡位二为一档、挡位三为二挡和挡位四为三挡。即换挡槽的左边从前至后分别为倒退挡,空挡、一档;右边从前至后依次为2挡、空挡和三挡。通过该换挡布置方式,使得进行换挡时,必须先挂空挡,提高了换挡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切换任意挡位时,仅需要经过空挡即可切换,比如从三挡切换到一挡时,向前接着向左然后向后即可,换挡过程中仅通过空挡进行切换,保障换挡更加顺畅和安全。
在图中,倒退挡在换挡板11上数字为-1,空挡为0,一、二、三挡分别对应为挡1、2、3。
在本实施例中,换挡杆12向后倾斜设置,换挡杆12在换挡槽内移动用于驱使换挡拨叉一或换挡拨叉二移动。动力输出总轴用于将动力传递到行走轮和工作刀具,实现行走轮和工作刀具的同步换挡。
变速箱2的箱体的前端向斜下方设置有动力臂,刀具动力输入轴设置于动力臂内,动力设备1箱体与变速箱2的箱体的结合端面位于动力臂内。
动力设备1的箱体的前端位于刀具动力输出轴的后端。
通过上述齿轮设置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齿轮传动尽量减少齿轮的数量而完成尽量多的功能,保证了变速箱2结构的紧凑性,同时,提高传动效率,节约驱动能源;并且,输出动力的结构结合轴以及齿轮的布置,动力输出总轴设置下部的方式,避免了多轴结构占用较大的横向空间,使其能够适用于较为狭窄的耕作空间;整个变速箱2中,利用两个换档齿轮即可实现换档,并不需要接合器等部件,同时功能性齿轮同时完成动力传递以及反转功能,使得变速箱2整体更为紧凑,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工作刀具通过刀具动力输出轴驱动,行走部通过行走动力输出轴驱动,行走动力输出轴的转速与刀具动力输出轴的转速比为1:10-16,工作刀具的刀片的尖部的线速度大于行走部的行进速度。在本实施例中,行走动力输出轴的转速与刀具动力输出轴的转速比为1:13左右。
位于该转速比范围内时,开沟深度适中且平稳,能使开沟出的土位于沟的两侧。
刀具动力输入轴向前下方倾斜设置,行走动力输入轴可向前倾斜、竖直或向后倾斜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总轴之间通过安装不同锥角度的伞齿来调节角度。刀具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总轴通过伞齿进行动力传递并角度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设置有动力臂,刀具动力输入轴同轴设置在动力臂内,刀具动力输入轴向前下方倾斜设置;行走动力输入轴竖直设立,将动力传递至行走部,保证整体的长度在设定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总轴的前端将动力传递至刀具动力输入轴,后端将动力传递至行走动力输入轴。
动力输出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传动配合对应设有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
刀具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设有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行走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设有与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的工作动力输入锥齿轮,用于将动力传递至行走部。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刀具通过沿水平方向横置的刀具动力输出轴与刀具动力输入轴连接,刀具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同轴设置有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刀具动力输出轴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动力传动锥齿轮,第一动力传动锥齿轮和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工作刀具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包括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和第二动力输入轴,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设置于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的输入端,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第二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
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位于动力臂的外侧,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通过轴承一支撑于动力臂,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的背部紧靠轴承的内圈;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位于动力臂的外侧,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通过轴承二支撑于动力臂,轴承二沿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为设定长度的短轴,短轴用于装结合爪和轴承,其长度安装前述的结合爪和轴承后长度冗余量少,便于保持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的中心度;刀具第二动力输入轴为长轴,与刀具第二动力输入轴一体成型或固定配合设置有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刀具第二动力输入轴上间隔至少设置有两个轴承,用于保持刀具第二动力输入轴的中心度。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和刀具第二动力输入轴同轴,并通过离合组件断开或结合。
离合组件包括传动配合设置于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的第一离合件和传动配合设置于刀具第二动力输入轴的第二离合件;
第一离合件可被驱动的沿轴向滑动与第二离合件接合或断开;或,第二离合件可被驱动的沿轴向滑动与第一离合件接合或断开;或,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可被驱动的沿轴向滑动使二者接合或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离合件可被驱动的沿轴向滑动与第一离合件接合或断开
第二离合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二离合件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离合件的驱动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采用拨叉和弹簧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为把手,把手安装在扶手架3上,握住把手第二离合件向远离第一离合件的方向移动使两者分离,松开把手,弹簧驱使第二离合件向靠近第一离合件使两者结合。
田园管理机工作时,离合组件连接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和第二动力输入轴,使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的动力通过离合组件传递至第二动力输入轴;进行更换时,通过驱动组件驱使离合组件使刀具第二动力输入轴与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分离,从而使刀具第一动力输入轴和刀具第二动力输入轴之间的动力传递中断,此时对工作刀具进行更换,提高了安全性。
刀具动力输出轴沿水平方向横置,刀具动力输出轴沿轴向可设置有多组工作刀具,刀具动力输入轴将动力传递至刀具动力输出轴带动刀具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位于左边的刀具动力输出轴与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啮合时,工作刀具反转,同理,位于右边的刀具动力输出轴与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啮合时,工作刀具正转。
工作刀具可拆卸设置于刀具动力输出轴。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行走部可以履带和行走轮也可以为工作用刀具,在本实施例中,行走部为行走轮,行走轮包括沿横向两侧分别设置为左行走轮和右行走轮。
在本实施例中,开沟时,两个行走轮分别对应位于工作刀具轴向的外侧,使得行走轮位于工作刀具开沟的两侧,不影响开沟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轮为一对行走轮,分别包括设置于车架总成的左右两侧的左行走轮和右行走轮,行走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设置有行走动力输出锥齿轮,行走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动力传动锥齿轮,两者锥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带动行走轮移动。
行走动力输入轴通过行走动力输出轴组件将动力传递到行走轮,行走动力输出轴组件包括行走动力输出左轴和行走动力输出右轴,行走动力输出左轴或行走动力输出右轴上同轴转动配合设置有动力传动件,动力传动件用于接收行走动力输入轴的动力,动力传动件为锥齿轮,动力传动件与行走动力输出锥齿轮啮合。
行走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结合组件,结合组件包括与行走动力输出左轴传动配合并沿轴向可被驱动滑动的左结合件和与行走动力输出右轴传动配合并沿轴向可被驱动滑动的右结合件,动力传动件将动力传递至结合组件或断开中断动力传递。
行走动力输出轴组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结合组件移动的结合驱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拨叉结构,具体的,结合驱动组件包括行走拨叉和弹性件,行走拨叉包括左拨叉和右拨叉,左拨叉可被驱动的驱使左结合件滑动配合设置于行走动力输出左轴,右拨叉可被驱动的驱使结合件滑动配合设置于行走动力输出右轴,左结合件和右结合件分别可被对应的左拨叉和右拨叉驱使使其与动力传动件结合或中断。在本实施例中,驱使左拨叉或右拨叉移动的是操纵把手10。
弹性件用于对左拨叉和右拨叉施加向外的预紧力;或,弹性件用于对左结合件和右结合件施加向外的预紧力。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用于对左拨叉和右拨叉施加向外的预紧力。
使得,按压操纵把手10时,相应的左拨叉或右拨叉移动,使相应的左结合件或右结合件动力中断,松开操纵把手10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应的左结合件或右结合件动力传递。
行走动力输出左轴上设置有轴颈,行走动力输入右轴上设置有轴座,动力传动件上设置有轴孔,轴颈通过轴孔传动配合设置于轴座内;或行走动力输出右轴上设置有轴颈,行走动力输入左轴上设置有轴座,动力传动件上设置有轴孔,轴颈通过轴孔传动配合设置于轴座内。
行走动力输出左轴的端面和轴孔之间形成左限位轴肩,行走动力输出右轴的端面与轴孔之间形成右限位轴肩,动力传动件限制于左限位轴肩和右限位轴肩。
行走动力输出左轴与左行走轮可拆卸连接,行走动力输出右轴与右行走轮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左结合件和右结合件均为离合爪,离合爪的端面为花键,通过花键啮合进行动力传递。
动力传动件的两端的端面设置有内花键,左结合件和右结合件的外花键,内花键和外花键啮合。
变速箱2的箱体上设置有安装支架4,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支架转动配合设置于安装支架4上,扶手架3,使用时,操控田园管理机,扶手架3的前端转动设置于变速箱2,使得扶手架3的后端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变速箱2。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扶手架3转动的锁紧件。
变速箱2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变速箱2、另一端用于转动安装扶手架3,使扶手架3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固定设置于变速箱2的顶部,安装杆5的前端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4、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扶手架3以可沿上下方向摆动且可被锁定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杆5的向后上方倾斜部。
安装杆5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4的前端,安装支架4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支板6,支板6对安装杆5形成三角形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架3包括左扶手架31和右扶手架32,左扶手架31和右扶手架32分别转动设置于安装支架4的左右两侧,左扶手架31和右扶手架32的前端通过端面棘齿7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杆5的向后上方倾斜部,从而调节扶手架3的高度位置。左扶手架31和右扶手架32上的端面设置有棘齿,安装杆5的端面也设置有棘齿,两者棘齿啮合,从而限制左扶手架31和右扶手架32的转动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母设置于右扶手架32,螺栓穿过左扶手架31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栓与螺母的螺纹位置,改变扶手架3与安装支架4之间的抵紧程度,从而调节或固定扶手架3。
左扶手架31和右扶手架32之间设置有承载板8,承载板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发动机启停的启停杆9。
扶手架3上设置有用于操纵动力设备1启停的启停杆9和用于控制田园管理机左右转向的操纵把手10。操纵把手10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左扶手架31和右扶手架32,操纵把手10通过拉线与相应的左拨叉或右拔叉连接,控制相应的左拨叉或右拨叉移动。
扶手架3转动配合设置于变速箱2的箱体,所述扶手架3的中间镂空用于供换挡杆12穿过。
换挡板11固定设置于安装杆5的向后上方倾斜部,换挡槽内行走配合设置有用于换挡杆12。
左扶手架31和右扶手架32之间形成中间镂空处用于供换挡杆12穿过。
搭载动力设备1的支撑架通过支撑件固定设置于支撑臂上,刀具动力输入轴向前下方倾斜设置。采用该车架布置结构,使得田园管理机的整体高度更低,重心降低,提高田园管理机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动力设备1在运行时,依靠自身运行所产生的振动通过支撑件作用于刀具动力输入轴,并通过刀具动力输入轴作用于工作刀具,从而提高开沟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动力输出轴位于刀具动力输出轴的上方,且两者高度差范围在50-100mm。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出轴和行走动力输出轴之间的轴距范围300-600mm。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设备1和变速箱2的结合端面位于动力臂的后端的前方。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部相对于工作刀具靠后设置且位于变速箱2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阻力棒,在承载架的后端一体成型和支撑架的前端一体成型的安装部,阻力棒设置于支撑架的前端的安装部时,阻力棒倒置使支撑轮与地面接触,且位于工作器具的前端,通过行走部和支撑轮形成三点支撑,从而带动田园管理机进行移动,阻力棒设置于承载架的后端的安装部时,阻力棒正置使弯曲部与土壤接触,进行旋耕。
阻力棒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于安装部,安装部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限制阻力棒在安装部内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插销,阻力棒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插孔,安装部上安装有插销,插销通过插设在阻力棒不同位置的插孔来改变阻力棒的底部从安装部伸出的距离,从而调节旋耕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在承载架的后端的安装部转动配合设置于承载架,可沿横向往复转动,阻力棒安装在车架总成的后端时,通过转动安装部,实现阻力棒旋耕的多样化,旋耕更加方便。
车架总成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后端安装部转动的限位件。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螺栓,通过调节螺栓于车架总成之间的锁紧程度,来使安装部转动或固定。
支撑轮与阻力棒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轮上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与阻力棒的一端卡接,卡接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阻力棒的端部。
位于承载架的后端的安装部可拆卸设置有置物篮。置物篮用于放置各种刀具或零件等,当阻力棒安装在车架总成的前端,且支撑轮与地面接触,置物篮安装在后端的安装部,在移动田园管理机时,将刀具或零件等放置在置物篮内,携带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前端为田园管理机前进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轮采用万向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刀具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可调的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总轴上仅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锥齿轮,刀具动力输入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
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与第一主动锥齿轮通过中间锥齿轮传动啮合;
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通过啮合在中间锥齿轮上沿周向的不同位置,改变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和第一主动锥齿轮之间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锥齿轮位于动力输出总轴的前端,用于与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和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
使得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之间可以调整的角度α的范围扩大,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倾斜角度α范围90°-17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行走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可调。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锥齿轮分别位于动力输出总轴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前端的中间锥齿轮用于与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和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位于后端的中间锥齿轮用于与行走动力输入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中间锥齿轮分别位于动力输出总轴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前端的中间锥齿轮用于与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和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动力输出总轴通过齿轮传动啮合有动力输出中间轴,主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动力输出中间轴,位于后端的中间锥齿轮用于与行走动力输入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均可调。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的调节方式与实施例2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行走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可调,刀具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不可调。
也可以为,行走动力输入轴和刀具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均可调,但刀具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调节是通过安装不同角度的伞齿进行调节,如实施例1倾斜角度的调节方式。
行走动力输入轴倾斜角度β范围70°-15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3不同之处在于,刀具动力输入轴为链传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调整方式可以为实施例1、2、3任意一种调节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同轴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和刀具动力输出轴上均同轴设置有链轮,链轮上设置有链条,通过刀具动力输入锥齿轮转动,带动链轮转动,从而通过链条带动刀具动力输出轴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可调。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3、3、4的不同之处在于,行走动力输入轴也为链传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的倾斜角度调整方式可以为实施例1、2、3任意一种调节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将实施例4的链传动结构应用于行走动力输入轴,使得,刀具动力输入轴为斜轴传动,行走动力输入轴为链传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刀具动力输入轴和行走动力输入轴也可以均为链传动结构。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作刀具可被驱动的正转或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传动锥齿轮沿刀具动力输出轴的轴向镜像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左右镜像设置的第一动力传动锥齿轮可被操控的分别与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啮合,操控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拨叉的操控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通过拔叉带动左第一动力传动锥齿轮或右第一动力传动锥齿轮与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啮合,实现刀具动力输出轴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工作刀具的正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左第一动力传动锥齿轮或右第一动力传动锥齿轮有且只能有上述其中一个与刀具动力输出锥齿轮啮合。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设备,用于对田园管理机提供工作和行走动力;
变速箱,用于接收动力设备的动力,将动力传递至工作刀具和行走轮;
扶手架,使用时,操控田园管理机,所述扶手架的前端转动设置于变速箱,使得扶手架的后端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变速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变速箱、另一端用于转动安装扶手架,使扶手架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前端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以可沿上下方向摆动且可被锁定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杆的向后上方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的前端,所述安装支架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对安装杆形成三角形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设置于变速箱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包括左扶手架和右扶手架,所述左扶手架和右扶手架的前端通过端面棘齿以可上下方向摆动并被锁定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杆的向后上方倾斜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扶手架和右扶手架之间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发动机启停的启停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用于操纵动力设备启停的启停杆和用于控制田园管理机左右转向的操纵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的向后上方倾斜部固定设置有换挡板,所述换挡板上开设有换挡槽,所述变速箱的换挡杆行走配合设置于换挡槽内。
CN202321448865.5U 2023-06-07 2023-06-07 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Active CN220511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8865.5U CN220511611U (zh) 2023-06-07 2023-06-07 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8865.5U CN220511611U (zh) 2023-06-07 2023-06-07 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1611U true CN220511611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8865.5U Active CN220511611U (zh) 2023-06-07 2023-06-07 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1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1966B (zh) 一种四轮驱动的自走式多功能耕作机
CN219961299U (zh) 紧凑型田园管理机
CN220416128U (zh) 用于调节田园管理机高度的动力输出机构
CN105981492A (zh) 立式全地形多用途微耕机
CN220511611U (zh) 扶手架高度可调的田园管理机
JPH07227125A (ja) 自走草刈機
CN219961297U (zh) 可单独控制工作刀具的田园管理机
CN220402309U (zh) 可任意角度输出轴的田园管理机
CN220511609U (zh) 便于转向的田园管理机
CN220402325U (zh) 田园管理机
CN220402326U (zh) 田园管理机
CN220422374U (zh) 具有高度差的田园管理机
CN219961298U (zh) 用于田园管理机的工作刀具驱动的动力输入轴总成
CN220118616U (zh) 同步换挡的田园管理机
CN220511610U (zh) 用于田园管理机的行走轮驱动总成
CN219961296U (zh) 田园管理机
CN105570439B (zh) 履带式拖拉机变速箱及履带式拖拉机
CN217011644U (zh) 带旋耕快慢挡的直联多用农机及变速箱
CN2812523Y (zh) 中小型机耕犁
CN210840588U (zh) 一种多功能田园管理机
JP3892596B2 (ja) 縦軸ロータリ式耕耘機
JP4861199B2 (ja) 歩行型管理機
CN220653962U (zh) 基于纵向传动换向的后行走驱动系统及微耕机
CN220653930U (zh) 基于纵向传动换向的转向辅助机构及微耕机
CN219593007U (zh) 斜置式输出的田园管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