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0219U - 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219U
CN220510219U CN202321209623.0U CN202321209623U CN220510219U CN 220510219 U CN220510219 U CN 220510219U CN 202321209623 U CN202321209623 U CN 202321209623U CN 220510219 U CN220510219 U CN 220510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ain body
tab
battery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96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佩
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96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芯组件,包括夹持组件、电芯主体及极耳,极耳凸设于电芯主体的至少一端,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两个主体相对设置于电芯主体有极耳的一端,极耳的根部夹设在两个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以使两个主体将极耳根部夹紧,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防止了极耳倒插入电芯主体内部,避免了极耳倒插后与电芯主体内部接触后连接造成的短路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芯组件,通过夹持组件可靠地夹持极耳根部,防止极耳倒插后与电芯主体接触,有效地解决了极耳倒插造成电芯主体短路报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顶盖上的极柱与设置在电芯上的极耳均与连接片进行焊接,从而实现顶盖与电芯之间的连接,并且为了保证正常焊接和操作方便,一般会加长极耳长度,但随着极耳长度的增加,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在电池封装的过程中,极耳越长,极耳弯折后倒插入电芯内部的风险越大,进而导致电池的内部短路,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电芯组件内的夹持组件能够夹持极耳的根部两侧,防止极耳发生倒插与电芯主体接触,有效避免电池短路风险,大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包括:
夹持组件、电芯主体及极耳,所述极耳凸设于所述电芯主体的至少一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两个所述主体相对设置于所述电芯主体有极耳的一端,所述极耳的根部夹设在两个所述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
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以使两个所述主体的端部将所述极耳根部夹紧。
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存在弯折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电芯主体有极耳的一端,所述夹持部的一端与所述极耳根部抵接,所述夹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电芯主体的侧面相抵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主体的所述夹持部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每个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设有凸起,每个所述凸起均与对应的所述卡槽实现配合卡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主体设有两个所述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极耳根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位于所述极耳根部的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槽为一组,每组所述卡槽与一个所述连接件实现配合卡接。
可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之间设有胶体。
可选地,两个所述夹持部沿所述电芯主体厚度方向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电芯主体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夹持部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的厚度为1um-2000um,所述固定部的厚度为1um-100um。
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脂中的一种。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顶盖和上述任一方案中的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扣合于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包括夹持组件、电芯主体及极耳,极耳凸设于电芯主体的至少一端,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两个主体相对设置于电芯主体有极耳的一端,极耳的根部夹设在两个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以使两个主体将极耳根部夹紧,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有效防止了极耳倒插入电芯主体内部,避免了极耳倒插后与电芯主体内部接触后连接造成的短路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顶盖和上述电芯组件,电芯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顶盖扣合于壳体。电芯组件内设置的夹持组件能够可靠地夹持极耳根部,防止极耳倒插入电芯主体,有效地解决了极耳倒插造成电芯主体短路报废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电芯主体;20、极耳;100、主体;110、夹持部;111、卡槽;120、固定部;200、连接件;21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组件,该电芯组件包括夹持组件、电芯主体10及极耳20,极耳20凸设于电芯主体10的至少一端,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主体100,两个主体100沿电芯主体1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于电芯主体10有极耳20的一端,电芯主体10的厚度方向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Y轴方向,极耳20的根部夹设在两个主体100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且极耳20的根部沿电芯主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电芯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X轴方向,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200,连接件200与主体100可拆卸连接,以使两个主体100将极耳20的根部夹紧,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防止了极耳20倒插入电芯主体10的内部造成的短路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且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从而能够将极耳20与电芯主体10绝缘。示例性地,绝缘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脂中的一种。当然,电芯组件也可以采用其他绝缘材料制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主体100和连接件200均可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例如,可以将高温熔融下的绝缘材料倒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特定厚度的主体100和连接件200。
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本实施例中的主体100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110和固定部120,夹持部110和固定部120之间存在弯折部,位于电芯主体10有极耳20的一端,夹持部110的一端与极耳20根部抵接,夹持部110的另一端与固定部120连接,固定部120和电芯主体10的侧面相抵接,从而在连接件200将两个主体100连接时,两个主体100的固定部120将夹持在电芯主体10的两个侧端面,夹持部110未与固定部120连接的一端将抵接于极耳20的端面,从而两个主体100的夹持部110能够将极耳20夹紧,防止极耳20倒插后与电芯主体10接触。
进一步地,每个主体100的夹持部110的外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111,每个连接件200的两端均设有凸起210,每个凸起210均与对应的卡槽111实现配合卡接,从而连接件200将两个主体100夹持固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每个主体100上设有两个卡槽111,两个卡槽111分别设置于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与电芯主体10的宽度方向相同,即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同样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X轴方向,也就是每个主体100的夹持部110上的两个卡槽111之间的距离大于极耳20的宽度。两个连接件200分别设置在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位于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卡槽111为一组,连接件200包括两个,每组卡槽111与一个连接件200实现配合卡接,每个连接件200的两端均设有凸起210,每个连接件200两端的凸起210对应卡设在一组卡槽111内。并且凸起210的高度不大于卡槽111的深度,卡槽111的深度小于夹持部110的厚度,从而使得连接件200的下端面能够与主体100的上端面抵接,主体100能够给予连接件200一定的支撑,且不会占用电芯主体10高度方向(图1和图2中所示的Z轴方向)上的较大空间。
更为优选地,为了使连接件200的凸起210与卡槽111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除了使凸起210卡设在卡槽111内,还可以预先在卡槽111内设置胶体,通过胶体能够粘接凸起210和卡槽111,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两个夹持部110沿电芯主体10厚度方向(图1和图2中所示的Y轴方向)的长度之和不小于电芯主体10的厚度,此种设置是为了使夹持部110能够铺满电芯主体10的顶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有部分的夹持部110折弯后贴设在电芯主体10的侧面。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00的厚度为1um-2000um,例如,连接件200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um、5um、10um、20um、50um、100um、200um、300um、400um、500um、1000um、1500um或2000um等等。固定部120的厚度小于夹持部110的厚度。具体地,夹持部110的厚度为1um-2000um,例如,夹持部110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um、5um、10um、20um、50um、100um、200um、300um、400um、500um、1000um、1500um或2000um等等。固定部120的厚度为1um-100um,例如,固定部120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um、5um、10um、20um、50um、100um等等。将固定部120的厚度设置的较薄,是为了减少占用电芯主体10厚度方向的较大空间,而夹持部110的的厚度较大,是为了与极耳20有较大的的接触面积,保证夹持的可靠性,同时也提供足够的厚度加工卡槽11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顶盖和上述电芯组件,电芯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顶盖扣合于壳体。通过电芯组件内设置的夹持组件能够可靠地夹持极耳20根部,防止极耳20发生倒插后与电芯主体10接触,有效地解决了极耳20倒插造成电芯主体10短路报废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电芯组件还包括连接片,顶盖上设有极柱,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极耳20和极柱焊接,从而连接电芯主体10和极柱。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电芯主体10同侧延伸出两个极耳20,其中一个是阳极耳,另一个为阴极耳,因此夹持组件也相应设置两个,分别夹持一个对应的极耳20,具体安装时,先在极耳20的根部放置夹持组件的主体100,将两个主体100相对设置在极耳20根部的两端面,然后使用连接件200将两个主体100卡接固定,从而使两个主体100的端部夹紧对应的极耳20的根部位置,之后极耳20与连接片焊接,连接片与顶盖上的极柱焊接。可选地,连接片与极耳20之间采用激光焊接,连接片与极柱之间也采用激光焊接。上述加工工序完成后,电芯主体10装入外壳内,扣上顶盖,然后进行注液、化成等工序,最终形成电池。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组件、电芯主体(10)及极耳(20),所述极耳(20)凸设于所述电芯主体(10)的至少一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主体(100),两个所述主体(100)相对设置于所述电芯主体(10)有极耳(20)的一端,所述极耳(20)的根部夹设在两个所述主体(100)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
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200),所述连接件(200)与所述主体(100)可拆卸连接,以使两个所述主体(100)的端部将所述极耳(20)根部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110)和固定部(120),所述夹持部(110)和所述固定部(120)之间存在弯折部,所述夹持部(110)位于所述电芯主体(10)有极耳(20)的一端,所述夹持部(110)的一端与所述极耳(20)根部抵接,所述夹持部(110)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20)连接,所述固定部(120)和所述电芯主体(10)的侧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100)的所述夹持部(110)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111),每个所述连接件(200)的两端均设有凸起(210),每个所述凸起(210)均与对应的所述卡槽(111)实现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100)设有两个所述卡槽(111),两个所述卡槽(111)分别设置于所述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位于所述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槽(111)为一组,每组所述卡槽(111)与一个所述连接件(200)实现配合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0)与所述卡槽(111)之间设有胶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部(110)沿所述电芯主体(10)厚度方向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电芯主体(10)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20)的厚度小于所述夹持部(110)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0)的厚度为1um-2000um,所述固定部(120)的厚度为1um-10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脂中的一种。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盖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扣合于所述壳体。
CN202321209623.0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Active CN220510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9623.0U CN22051021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9623.0U CN22051021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219U true CN220510219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9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9623.0U Active CN22051021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3418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組立体
KR101107082B1 (ko) 이차 전지
JP2010161075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20237815A1 (en) Battery Pack
CN217158554U (zh) 电池
WO2022160297A1 (zh)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20510219U (zh) 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CN113708017A (zh) 一种电池
CN219811636U (zh) 电池
CN212991168U (zh)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CN210744059U (zh) 极耳与汇流排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14696045A (zh) 电芯极组、锂离子电池及极耳焊接方法
CN221530191U (zh) 电池
CN220042207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9759899U (zh) 电池
CN220172332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8632358U (zh) 电池装置
CN219779141U (zh) 电池组
CN219759898U (zh) 极柱、电池
CN219759901U (zh) 电池
CN220544192U (zh) 电池和电池装置
CN219779163U (zh) 极柱、电池、电池组
CN218039698U (zh)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9759900U (zh) 电池、电池组
CN220420822U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