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1168U -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1168U
CN212991168U CN202021024099.6U CN202021024099U CN212991168U CN 212991168 U CN212991168 U CN 212991168U CN 202021024099 U CN202021024099 U CN 202021024099U CN 212991168 U CN212991168 U CN 212991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adapter
battery cell
battery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40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杰
齐彬伟
许久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40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1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1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1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该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以及转接片;盖板上设置有极柱;转接片包括第一转接部以及第二转接部,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的延伸方向均与盖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转接部与极柱连接;第二转接部包括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区,极耳连接区的厚度小于第二转接部其他部位的厚度。这种盖板组件在装配时无需弯折转接片,节省了很大的空间;转接片也不会发生张弛,避免了转接片直接接触电芯;由于极耳连接区的厚度小于第二转接部其他部位的厚度,当极耳与极耳连接区连接时,连接处的厚度能够尽可能的减小。

Description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有技术的大多电池,在装配前先通过转接片将盖板与电芯的极耳连接,在装配时则将盖板盖在电芯具有极耳一侧的端面。
但是,这种装配方式,在盖上盖板时转接片必然处于弯折状态,占用了盖板与电芯之间的空间;且转接片自身的弹力容易使得转接片发生张弛,存在转接片接触电芯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上述盖板组件在高度方向上节省了很大的空间;且有效避免了转接片直接接触电芯的情况,杜绝了这方面的安全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以及转接片;盖板上设置有极柱;转接片包括第一转接部以及第二转接部;第一转接部与极柱连接;第二转接部包括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区,极耳连接区的厚度小于第二转接部其他部位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先将电芯的两个极耳从电芯的同一个端面顶出,然后将转接片的第二转接部的极耳连接区与电芯的极耳连接,并将极耳和转接片连接在盖板上,同时保证极柱与转接片的第一转接部连接;然后以极耳和电芯的连接处为轴心,向远离盖板的方向转动第电芯,接着将电芯放到壳体内,则电池装配完成。
这种设置方式,无需弯折转接片,装配完成后盖板和电芯的端部都与平展状态的转接片密切贴合,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大幅度弯折转接片的装配方案,本实施例在高度方向上节省了很大的空间;且由于转接片始终处于平展状态,无需弯折,自然也不会发生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发生张弛的情况,有效避免了转接片直接接触电芯的情况,杜绝了这方面的安全隐患;另外,极耳连接区的厚度小于第二转接部其他部位的厚度。这样设置的目的为:当极耳与极耳连接区连接时,连接处的厚度能够尽可能的减小。相比较于极耳连接区的各部位厚度均匀的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小极耳和转接片整体的厚度,从而令盖板距离电芯设置有极耳的端面的距离更近,进一步节省了高度方向的空间。
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任一种盖板组件,还包括电芯以及壳体。
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盖板组件与电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盖板组件与电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装配在电芯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装配在电芯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与电芯连接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与电芯连接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与电芯端面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与盖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盖板;2-转接片;3-极柱;4-第一转接部;5-第二转接部;6-第一侧区;7-第二侧区;8-中部区;9-极耳;10-连接部;11-凹槽;12-通孔;13-第一电芯;14-第二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盖板组件与电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装配前,先将盖板a与电芯b的极耳c通过转接片d连接,此时转接片d没有被弯折,且转接片d的延伸方向与电芯b具有极耳c一侧的端面垂直;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盖板组件与电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装配时,将盖板a 盖在电芯b具有极耳c的一侧的端面,由于盖板a和电芯b对转接片d的压力,转接片d在盖板a和电芯b之间保持弯折状态。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装配在电芯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装配在电芯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与电芯连接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与电芯连接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与电芯端面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与盖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1以及转接片2;盖板1上设置有极柱3;转接片2与盖板1连接,转接片2包括第一转接部4以及第二转接部 5;第一转接部4与极柱3连接;第二转接部5包括用于与电芯的极耳9连接的极耳连接区,极耳连接区的厚度小于第二转接部5其他部位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先将电芯的两个极耳9从电芯的同一个端面顶出,然后将转接片2的第二转接部5的极耳连接区与电芯的极耳9连接,并将极耳9和转接片2连接在盖板1上,同时保证极柱3与转接片2的第一转接部4连接;然后以极耳9和电芯的连接处为轴心,向远离盖板1的方向转动电芯,接着将电芯放到壳体内,则电池装配完成。
这种设置方式,无需弯折转接片2,装配完成后盖板1和电芯的端部都与平展状态的转接片2密切贴合,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大幅度弯折转接片2的装配方案,本实施例在高度方向上节省了很大的空间;且由于转接片2始终处于平展状态,无需弯折,自然也不会发生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发生张弛的情况,有效避免了转接片2直接接触电芯的情况,杜绝了这方面的安全隐患;另外,极耳连接区的厚度小于第二转接部5其他部位的厚度。这样设置的目的为:当极耳9与极耳连接区连接时,连接处的厚度能够尽可能的减小。相比较于极耳连接区的各部位厚度均匀的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小极耳9和转接片2整体的厚度,从而令盖板1距离电芯设置有极耳9的端面的距离更近,进一步节省了高度方向的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还可适用于由两个电芯组成的电池,如图3-图6所示,第二转接部5包括中部区8,中部区8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侧区6和第二侧区7,以形成极耳连接区;第一侧区6与第一电芯13的极耳9连接,第二侧区7与第二电芯14的极耳9连接,且第一侧区 6和第二侧区7的厚度均小于中部区8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先将第一电芯13的两个极耳9从第一电芯13 的同一个端面顶出、第二电芯14的两个极耳9从第二电芯14的同一个端面顶出,接着将两个电芯具有极耳9的端面相向设置,然后,调整第一转接部4和第二转接部5的延伸方向至均与盖板1的延伸方向相同,再将转接片2的第二转接部5的第一侧区6与第一电芯13的极耳9连接,将转接片2的第二转接部5的第二侧区7与第二电芯14的极耳9连接,然后,如图8所示,将极耳9 和转接片2连接在盖板1上,同时保证极柱3与转接片2的第一转接部4连接;然后以极耳9和电芯的连接处为轴心,向远离盖板1的方向转动第一电芯13 和第二电芯14,直到第一电芯13和第二电芯14贴合,接着将第一电芯13和第二电芯14放到壳体内,则电池装配完成。
这种设置方式,无需弯折转接片2,装配完成后盖板1和电芯的端部都与平展状态的转接片2密切贴合,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大幅度弯折转接片2的装配方案,本实施例在高度方向上节省了很大的空间;且由于转接片2始终处于平展状态,无需弯折,自然也不会发生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发生张弛的情况,有效避免了转接片2直接接触电芯的情况,杜绝了这方面的安全隐患;另外,在第二转接部5中,第一侧区6和第二侧区7的厚度均小于中部区8的厚度,这样设置的目的为:当极耳9与第一侧区6或第二侧区7连接时,连接处的厚度能够尽可能的减小。相比较于第一侧区6、第二侧区7以及中部区8的厚度相同的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小极耳9和转接片2整体的厚度,从而令盖板1距离电芯设置有极耳9的端面的距离更近,进一步节省了高度方向的空间。
其中,如图3、图7和图8所示,转接片2为两个,每个转接片2各自对应连接第一电芯13的一个极耳9和第二电芯14的一个极耳9;盖板1上的极柱3为两个,一个极柱3对应连接一个转接片2的第一转接部4;具体连接方式与上述连接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然后,关于第二转接部5的第一侧区6以及第二侧区7的厚度小于中部区 8的方案,可选地,可通过磨削等工艺对第二转接部5的第一侧区6和第二侧区7进行加工,具体方案不做限定。
可选地,极耳9与转接片2可采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蝴蝶焊。超声波焊接速度快、焊接强度高,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而且,超声波焊接后导电性好;另外,超声波焊接成本较为低廉,清洁无污染。
可选地,而转接片2和盖板1可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由于激光焊接不属于接触式焊接制程,可令机具的耗损及变形降至最低;另外,激光焊接在焊接如转接片2这种较薄的材质时,不易回熔,能够有效避免焊接时发生熔化的现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4、图9、图10所示,转接片2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转接部4与第二转接部5的连接部10;第一转接部4与第一电芯13 设置有极耳9的端面和第二电芯14设置有极耳9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图中未视出)。第一转接部4与第二转接部5处于不同的水平面。
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部10的设置,能够在保证第一转接部4和第二转接部5连接的前提下,令第二转接部5稳定设置于电芯的端面。
这种设置方式,当盖板1装配到电芯上后,由于第二转接部5与极耳9连接,第一转接部4稳定设置于电芯的端面,且第一转接部4与第二转接部5处于不同的水平面,则盖板1与第一转接部4之间存在一个用于容纳极柱3的空隙,如图6所示,更加合理地利用了高度方向的空间;另外,绝缘层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转接部4与电芯端面的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第一转接部4与电芯端面间直接电连接,杜绝了安全隐患。
其中,绝缘层可选用胶带等材质制作,具体不受限定,能够保证第一转接部4与电芯端面之间的绝缘效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0的高度,即盖板1与第一转接部4之间的空隙的高度不受限定,具体以盖板1装配完成后能够容纳极柱3为标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3和图10所示,盖板1朝向转接片2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1;第二转接部5和连接部10嵌入凹槽11。
本实施例中,当盖板1装配到电芯上后,由于凹槽11的设置,则第二转接部5和连接部10能够嵌入凹槽11中,令盖板1与电芯的距离更近,从而进一步节省了高度方向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1的深度不做具体要求,以实际工况下各部件的尺寸为准,保证能够令第二转接部5和连接部10嵌入凹槽11中即可;另外,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令与第二转接部5对应连接的极耳9在装配时也嵌入凹槽11中,这种方式能够令盖板1更加靠近电芯,从而更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3、图4和图10所示,第二转接部5和连接部10均为方形片;连接部10与第二转接部5互相垂直;凹槽11为方槽。
本实施例中,方形片和方槽工艺加工时简单、且便于第二转接部5和连接部10嵌入凹槽11中,提高了制造和装配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4和图10所示,第一转接部4设置有用于容纳极柱3的通孔12;极柱3的外壁与通孔12的内壁接触。
本实施例中,将极柱3对准通孔12后,再将盖板1装配到电芯端面,以令极柱3外壁与通孔12内壁接触。
这种设置方式,极柱3的长度可略大于盖板1与第一转接部4表面之间的距离,而极柱3长度超出该距离的部分,则可以延伸至通孔12内,并与通孔 12内壁接触,以实现极柱3与第一转接部4的电连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极柱3的长度应保证不能够直接接触电芯端面,以免出现安全隐患。因此,通孔 12的设置能够适用与不同长度的极柱3,增加了盖板组件的应用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转接片2与盖板1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本实施例中,绝缘层的设置能够避免转接片2与盖板1表面直接发生电连接,从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任一种盖板组件,还包括电芯以及壳体。
本实施例中,电池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盖板组件的有益效果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电池。
本实施例中,电池包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盖板组件的有益效果相同,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以及转接片;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极柱;
所述转接片包括第一转接部以及第二转接部;
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极柱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包括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区,所述极耳连接区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转接部其他部位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部包括中部区,所述中部区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侧区和第二侧区,以形成所述极耳连接区;
所述第一侧区与第一电芯的极耳连接,所述第二侧区与第二电芯的极耳连接,且所述第一侧区和所述第二侧区的厚度均小于所述中部区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芯设置有极耳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电芯设置有极耳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处于不同的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转接片的表面设置有凹槽;
所述第二转接部和所述连接部嵌入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部和所述连接部均为方形片;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互相垂直;
所述凹槽为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极柱的通孔;
所述极柱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还包括电芯以及壳体。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
CN202021024099.6U 2020-06-05 2020-06-05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Active CN212991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4099.6U CN212991168U (zh) 2020-06-05 2020-06-05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4099.6U CN212991168U (zh) 2020-06-05 2020-06-05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1168U true CN212991168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4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4099.6U Active CN212991168U (zh) 2020-06-05 2020-06-05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11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8219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连接结构与连接方法、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8219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连接结构与连接方法、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895193A (zh) 电池
CN218632377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WO2023103993A1 (zh) 极片及电池
CN108807829A (zh) 电芯及电化学装置
CN212991168U (zh)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CN212625813U (zh) 二次电池顶盖及其二次电池
CN11150915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CN216488280U (zh) 一种具有新型电池盖板连接结构的电芯
WO2022082437A1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WO2024088219A1 (zh) 极耳连接结构与连接方法、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WO2024088391A1 (zh)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WO2024002002A1 (zh) 连接器母座、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867347U (zh) 一种电芯极组及电芯
CN218414974U (zh) 电极片、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4284469B (zh)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
WO2023272464A1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CN211404627U (zh) 电池极耳及电池
CN212907874U (zh) 一种无极耳的电池
TWM634304U (zh) 電池導電架
CN212257478U (zh) 纽扣电池
CN2722445Y (zh) 电池引出结构及含有该电池引出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CN211789246U (zh)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CN114566767A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219717203U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2209648U (zh)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1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