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8392U -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 Google Patents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8392U
CN220508392U CN202321984914.7U CN202321984914U CN220508392U CN 220508392 U CN220508392 U CN 220508392U CN 202321984914 U CN202321984914 U CN 202321984914U CN 220508392 U CN220508392 U CN 220508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pressing plate
slide rail
linear slide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49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利
白淑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Sinter Test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Sinter Test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Sinter Test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Sinter Test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49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8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8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8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涉及试验机领域。技术特征包括:传动系统、下横梁、第一直线滑轨、下压板、边框、上压板、第二直线滑轨、压向传感器、滚珠丝杠、上横梁、移动横梁、电动缸以及推拉传感器;上横梁平行设置于下横梁上方,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的两侧相互平行设置两组边框;第一直线滑轨设置在下横梁上,下压板设置在第一直线滑轨上以通过第一直线滑轨引导下压板水平向移动方向;第二直线滑轨平行于边框设置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本试验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无污染,噪声小,便于安装等特点,被广大用户认可,由于连接其他功能性辅具可对材料做更多力学或环境的检测,所以,发展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背景技术
试验机,广义说,就是一种产品或材料在投入使用前,对其质量或性能按设计要求进行验证的仪器。从定义可以看出,凡是对于质量或性能进行验证的仪器都可以叫做试验机。试验机的产品在不断创新、改进、完善,可以适应检测材料的各种性能。试验机主要是用于测量材料或产品的物理性能,比如: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冲击韧性、等。
现有试验机结构复杂,重量较大,运行时还会产生污染,并且具有很大噪声,以及安装不便等缺点,为了改善上述情况,设计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包括:
传动系统、下横梁、第一直线滑轨、下压板、边框、上压板、第二直线滑轨、压向传感器、滚珠丝杠、上横梁、移动横梁、电动缸以及推拉传感器;
所述上横梁平行设置于所述下横梁上方,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的两侧相互平行设置两组所述边框;
所述第一直线滑轨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所述下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滑轨上以通过所述第一直线滑轨引导所述下压板水平向移动方向;
所述第二直线滑轨平行于所述边框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所述移动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滑轨上并沿所述第二直线滑轨移动;
所述滚珠丝杠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滑轨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母副与所述移动横梁之间连接;
所述上压板设置在所述移动横梁下方,所述压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移动横梁与所述上压板之间;
所述传动系统用以驱动所述滚珠丝杠转动;
所述电动缸伸缩端设置在所述下压板上用以推动所述下压板移动,所述推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动缸与所述下压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边框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连接以形成稳定的门式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均采用结构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和所述移动横梁上均设有连接辅具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本试验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无污染,噪声小,便于安装等特点,被广大用户认可,由于连接其他功能性辅具可对材料做更多力学或环境的检测,所以,发展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的侧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1、传动系统;2、下横梁;3、第一直线滑轨;4、下压板;5、边框;6、上压板;7、第二直线滑轨;8、压向传感器;9、滚珠丝杠;10、上横梁;11、移动横梁;12、电动缸;13、推拉传感器;14、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包括:
传动系统1、下横梁2、第一直线滑轨3、下压板4、边框5、上压板6、第二直线滑轨7、压向传感器8、滚珠丝杠9、上横梁10、移动横梁11、电动缸12以及推拉传感器13;
上横梁10平行设置于下横梁2上方,上横梁10与下横梁2之间的两侧相互平行设置两组边框5;
第一直线滑轨3设置在下横梁2上,下压板4设置在第一直线滑轨3上以通过第一直线滑轨3引导下压板4水平向移动方向;
第二直线滑轨7平行于边框5设置在上横梁10与下横梁2之间,移动横梁11设置在第二直线滑轨7上并沿第二直线滑轨7移动;
滚珠丝杠9平行于第二直线滑轨7设置在上横梁10与下横梁2之间,滚珠丝杠9的螺母副与移动横梁11之间连接;
上压板6设置在移动横梁11下方,压向传感器8设置在移动横梁11与上压板6之间;
传动系统1用以驱动滚珠丝杠9转动;
电动缸12伸缩端设置在下压板4上用以推动下压板4移动,推拉传感器13设置在电动缸12与下压板4之间。
综上所述,本试验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无污染,噪声小,便于安装等特点,被广大用户认可,由于连接其他功能性辅具可对材料做更多力学或环境的检测,所以,发展前景广阔。
进一步的,边框5通过螺栓与上横梁10与下横梁2之间连接以形成稳定的门式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上横梁10和下横梁2均采用结构钢制成。
进一步的,上横梁10和移动横梁11上均设有连接辅具的接口14。
工作原理:
本装置的传动系统1中,伺服电机通过三级同步带轮减速以后带动滚珠丝杠9旋转,从而推动移动横梁11在选定的速度下作直线运动以实现各种试验功能。
移动横梁11通过第二直线滑轨7使移动横梁11与边框5连接成为一体,在移动横梁11上下运动时起到更加精准的导向作用。力传感器,伺服电机和计算机采集控制系统等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控制和执行部件形成闭环控制,让试验过程精准可靠。
水平加载采用电动缸12与上述垂直系统连接于一体,形成自反力框架。垂直与水平方向即可单独加载、也可协调加载。
两个加载系统均采用伺服电机加载技术,利用伺服电机的特性,控制双向加载,实现加、卸荷。垂向加载系统采用电子万能加载的成熟技术,水平加载采用电动缸与垂直系统连接于一体,形成自反力框架。垂直与水平方向即可单独加载、也可协调加载。本系统是一套单剪试验装置,试样的上下面,一端固定于上压板6,另一面固定于下压板4,下压板4安装于第一直线滑轨3上。
由传动系统1中的伺服电机提供动力,通过齿形带和带轮将动力传递到滚珠丝杠9,再由滚珠丝杠9旋转带动移动横梁11上下运动,实现对动力加载。移动横梁11通过第二直线滑轨7使移动横梁11与边框5连接成为一体,在移动横梁11上下运动时起到更加精准的导向作用。其中,伺服电机提供动力,通过齿形带和带轮将动力传递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传动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上横梁10和移动横梁11上面设有连接辅具的接口(形如卯榫连接的接口形式),可以连接相应的辅具实现各种功能性试验。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系统(1)、下横梁(2)、第一直线滑轨(3)、下压板(4)、边框(5)、上压板(6)、第二直线滑轨(7)、压向传感器(8)、滚珠丝杠(9)、上横梁(10)、移动横梁(11)、电动缸(12)以及推拉传感器(13);
所述上横梁(10)平行设置于所述下横梁(2)上方,所述上横梁(10)与所述下横梁(2)之间的两侧相互平行设置两组所述边框(5);
所述第一直线滑轨(3)设置在所述下横梁(2)上,所述下压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滑轨(3)上以通过所述第一直线滑轨(3)引导所述下压板(4)水平向移动方向;
所述第二直线滑轨(7)平行于所述边框(5)设置在所述上横梁(10)与所述下横梁(2)之间,所述移动横梁(11)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滑轨(7)上并沿所述第二直线滑轨(7)移动;
所述滚珠丝杠(9)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滑轨(7)设置在所述上横梁(10)与所述下横梁(2)之间,所述滚珠丝杠(9)的螺母副与所述移动横梁(11)之间连接;
所述上压板(6)设置在所述移动横梁(11)下方,所述压向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移动横梁(11)与所述上压板(6)之间;
所述传动系统(1)用以驱动所述滚珠丝杠(9)转动;
所述电动缸(12)伸缩端设置在所述下压板(4)上用以推动所述下压板(4)移动,所述推拉传感器(13)设置在所述电动缸(12)与所述下压板(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5)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横梁(10)与所述下横梁(2)之间连接以形成稳定的门式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0)和所述下横梁(2)均采用结构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0)和所述移动横梁(11)上均设有连接辅具的接口(14)。
CN202321984914.7U 2023-07-26 2023-07-26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Active CN220508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4914.7U CN220508392U (zh) 2023-07-26 2023-07-26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4914.7U CN220508392U (zh) 2023-07-26 2023-07-26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8392U true CN220508392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4914.7U Active CN220508392U (zh) 2023-07-26 2023-07-26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8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6837B (zh) 基于电机伺服加载的滚珠丝杠性能测试试验台
CN207946319U (zh) 一种精密型弹簧拉压试验机
CN111766143B (zh) 一种万能试验机
CN202753454U (zh) 双螺杆压力机
CN220508392U (zh) 微机控制弹性元件双向加载试验机
CN202676449U (zh) 载荷可控的被动式随动施力直线导轨副试验装置
CN214150183U (zh) 一种多功能伺服拉力试验机
CN101957271B (zh) 高速大位移伺服加载实验平台
CN213091418U (zh) 往复推拉工件检测工具
CN215866230U (zh) 高温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
CN202614739U (zh) Smt网板检测装置
CN209762194U (zh) 一种传动锁紧装置
CN211978324U (zh) 直线导轨副预压阻尼力测试平台
CN117007310A (zh) 一种轴系径向加载装置
CN110487534B (zh) 一种用于检测减震器功能的检测机
CN209589720U (zh) 曲柄摇杆式压剪试验机
CN207689285U (zh) 一种新型加载装置
CN219624941U (zh) 一种检测减速机扭矩异音的设备
CN103217505B (zh) Smt网板检测装置
CN220339945U (zh) 一种医用材料拉扭疲劳试验机
CN219224155U (zh) 一种车辆侧面防护检测装置
CN215985174U (zh) 一种用于驱动器测试的性能检测机构
CN211347769U (zh) 一种抗凹试验机的法向加载系统传动机构
CN211904958U (zh) 一种动车悬挂系统空气弹簧水平大位移循环载荷试验机
CN220957453U (zh) 一种基于机电设备安装的微量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