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6915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6915U
CN220506915U CN202321851611.8U CN202321851611U CN220506915U CN 220506915 U CN220506915 U CN 220506915U CN 202321851611 U CN202321851611 U CN 202321851611U CN 220506915 U CN220506915 U CN 220506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er
air outlet
shell
ai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16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寒
曹高华
田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16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6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6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6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风管机,风管机包括:机壳、电加热器和驱动机构;机壳设有出风口;电加热器设置于出风口的内侧,且可沿机壳的高度方向移动;驱动机构设置于机壳内且与电加热器驱动连接,电加热器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电加热器位于出风口的出风空间内;在第二位置,电加热器位于出风口的出风空间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加热需求调节电加热器的位置,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风管机,一般指风管式空调机,现有风管机为了快速制热,大多都设有电加热器辅助加热,电加热器一般固定安装于出风口处,用于对出风进行加热,但是由于电加热器位置无法调节,在不需要电加热器加热时,电加热器会挡住部分出风空间,影响出风量,从而影响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机,可以根据加热需求调节电加热器的位置,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
机壳,设有出风口;
电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且可沿所述机壳的高度方向移动;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电加热器驱动连接,所述电加热器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空间内;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空间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电加热器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横跨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驱动机构,两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的两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滑轨,沿所述机壳的高度方向设置;
齿条,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内且与所述电加热器相连;
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齿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滑轨的长度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所述出风口和遮挡壁,所述遮挡壁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侧,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遮挡壁错位设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遮挡壁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风管机还包括:
贯流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贯流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风管机还包括: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机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吊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机,所述机壳两侧的所述吊脚分别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通过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电加热器沿机壳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当需要电加热器加热时,控制电加热器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电加热器位于出风口的出风空间内,可以对出风进行加热,当不需要电加热器加热时,控制电加热器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电加热器位于出风口的出风空间外,避免挡住出风空间,保证出风量,从而保证换热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加热需求调节电加热器的位置,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机壳;101:出风口;2:电加热器;3:滑轨;4:齿条;
5:驱动电机;6:齿轮;7:遮挡壁;8:贯流风机;9:换热器;
10:接水盘;11:吊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主要包括:机壳1、电加热器2和驱动机构。
其中,机壳1设有出风口101,通过出风口101可以向室内排出换热后的空气;
电加热器2设置于出风口101的内侧,并且电加热器2可沿机壳1的高度方向移动,即上下移动,制热时,通过电加热器2可以对出风口101处的空气进行辅助加热,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驱动机构设置于机壳1内,驱动机构与电加热器2驱动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电加热器2移动,并且电加热器2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电加热器2位于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内,通过出风口101可以看到电加热器2,电加热器2可以对出风口101处的空气加热;在第二位置,电加热器2位于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外,通过出风口101无法看到电加热器2,不需要电加热器2加热。
具体地,当需要电加热器2加热时,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电加热器2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电加热器2位于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内,可以对出风进行加热,当不需要电加热器2加热时,控制电加热器2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电加热器2位于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外,可以避免挡住出风空间,保证出风量,从而保证换热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可以根据加热需求调节电加热器的位置,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所示,电加热器2沿机壳1的长度方向横跨出风口101,出风口1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驱动机构,两组驱动机构分别与电加热器2的左右两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两组驱动机构,可以提高电加热器2的移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加热器2的具体类型不做特别限制,例如,电加热器2可以为电加热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主要包括:滑轨3、齿条4、驱动电机5和齿轮6等部件。
其中,滑轨3沿机壳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机壳1的前侧内壁上,用于对齿条4的移动进行导向。
齿条4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3内,并且齿条4的上端与电加热器2的端部相连。
驱动电机5设置于机壳1的侧壁上,并且驱动电机5的转轴设有齿轮6,齿轮6与齿条4啮合相连。
具体地,驱动机构工作时,驱动电机5转动,带动齿轮6转动,通过齿轮6带动齿条4在滑轨3内上下移动,从而通过齿条4带动电加热器2上下移动。
并且,本实用新型齿条4与电加热器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分体拼装结构,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此外,滑轨3以及驱动电机5等部件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机壳1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拆装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出风口101的形状大致为方形,滑轨3的长度大于出风口101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驱动机构还可以为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等直线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直线驱动装置可以直接驱动电加热器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整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机壳1的前侧设有出风口101和遮挡壁7,遮挡壁7位于出风口101的上侧,在第一位置,电加热器2与遮挡壁7错位设置;在第二位置,电加热器2位于遮挡壁7的内侧。
具体地,当需要电加热器2加热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电加热器2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电加热器2位于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内,相应地,电加热器2位于遮挡壁7的下方,与遮挡壁7错位设置;当不需要电加热器2加热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电加热器2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电加热器2位于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外,相应地,电加热器2位于遮挡壁7的内侧,通过遮挡壁7进行遮挡隐藏,保证美观性以及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位置为电加热器2的初始位置,即电加热器2不工作时,平常隐藏在遮挡壁7的内侧,当需要加热时,控制电加热器2下移至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机壳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风管机还包括:贯流风机8和换热器9;贯流风机8设置于机壳1内,具体地,贯流风机8与机壳1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贯流风机8位于进风口的上方;换热器9设置于机壳1内,并且换热器9位于贯流风机8与出风口101之间。
具体地,通过贯流风机8可以将室内空气经进风口吸入风管机内,与换热器9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经出风口101排出至室内,从而调节室内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风管机还包括:接水盘10,接水盘10设置于机壳1内,并且接水盘10位于换热器9的底部,用于收集换热器9表面流下的冷凝水,防止滴水现象的发生,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机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吊脚11,通过吊脚11可以将风管机连接至房顶,从而实现风管机的吊顶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机壳1两侧的吊脚11分别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吊脚11,可以提高风管机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吊脚11设置四个,机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吊脚11,四个吊脚11分别位于机壳1的四个顶角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机壳1为可拆卸结构,以便于内部构件的拆装维护。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大致包括:
风管机制热运行时,通过贯流风机8将室内空气经进风口吸入风管机内,与换热器9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经出风口101排出至室内。
并且,在制热过程中,若需要快速制热,此时通过驱动电机5驱动齿条4向下移动,带动电加热器2向下移动至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内,对出风进行辅助加热,提高出风温度;辅助加热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5驱动齿条4向上移动,带动电加热器2向上移动至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外,通过遮挡壁7遮挡隐藏。
风管机制冷运行时,不需要电加热器2加热,此时无需移动电加热器2,电加热器2通过遮挡壁7遮挡隐藏,电加热器2位于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外,避免对出风造成影响,保证制冷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通过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电加热器2上下移动,当需要电加热器2加热时,控制电加热器2移动至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内,可以对出风进行加热,当不需要电加热器2加热时,控制电加热器2移动至出风口101的出风空间外,避免挡住出风空间,保证出风量,从而保证换热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加热需求调节电加热器2的位置,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设有出风口;
电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且可沿所述机壳的高度方向移动;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电加热器驱动连接,所述电加热器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空间内;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空间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横跨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驱动机构,两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的两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滑轨,沿所述机壳的高度方向设置;
齿条,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内且与所述电加热器相连;
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齿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长度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所述出风口和遮挡壁,所述遮挡壁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侧,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遮挡壁错位设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遮挡壁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风管机还包括:
贯流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贯流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吊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两侧的所述吊脚分别设置多个。
CN202321851611.8U 2023-07-14 2023-07-14 风管机 Active CN220506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1611.8U CN220506915U (zh) 2023-07-14 2023-07-14 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1611.8U CN220506915U (zh) 2023-07-14 2023-07-14 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6915U true CN220506915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1611.8U Active CN220506915U (zh) 2023-07-14 2023-07-14 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6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40666U (zh) 一种多贯流风扇空调室内机
CN108413494B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108266811B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107255315A (zh) 窗式空调器
CN1746584A (zh) 空调器
CN205842986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07555797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2313327A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20506915U (zh) 风管机
CN205842987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116658986B (zh) 一种空调一体机
CN103743014A (zh) 一种蒸发降温空调系统
CN211492714U (zh) 一种注塑件冷却输送机
CN101893288A (zh) 一种窗式空调
CN101639247A (zh) 空调器室外机的电机支架
CN205783329U (zh) 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CN100526743C (zh) 空气调节、对流装置的双向送风结构
CN21039916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8205287U (zh) 电视柜空调
CN210532533U (zh) 一种扫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19346767U (zh) 一种快速装配装置
CN110160143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4880466U (zh) 一种多功能落地式空调器
CN219509857U (zh) 一种轴流式通风机
CN218936549U (zh) 一种工艺送风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