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8999U - 机械扳手 - Google Patents

机械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8999U
CN220498999U CN202321902339.1U CN202321902339U CN220498999U CN 220498999 U CN220498999 U CN 220498999U CN 202321902339 U CN202321902339 U CN 202321902339U CN 220498999 U CN220498999 U CN 220498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wrench
guide
ro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23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轶霄
郝术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ren Manufacturing Jia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ren Micro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ren Micro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ren Micro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23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8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8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8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扳手,包括:批头、支撑件、导向件、扳手杆、操控件和牵引件;批头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支撑件沿第一直线方向与导向件滑移连接,导向件和操控件分别位于扳手杆相对的两端,导向件与扳手杆固定连接,操控件与扳手杆活动连接,牵引件的一端与支撑件固定连接,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操控件固定连接;操控件用于通过牵引件带动支撑件相对于导向件沿指定方向滑动,第一直线方向包括指定方向。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螺栓或螺母的装卸。

Description

机械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拧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扳手。
背景技术
在机械装配或维护的过程,通常需要使用扳手拧动螺栓或螺母,但是现有的扳手对空间要求较高,在狭小的空间中无法进行工作。
以丝杠传输装置为例,由于丝杠传输装置本身结构特征限制,致使丝杠螺母周围被其他器件遮挡,无法外露于丝杠传输装置,从而在单独对丝杠螺母进行装卸或调修时需要拆除丝杠螺母周围的器件才可以实现。
特别是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为防止丝杠螺母在径向受到其他外力,导致丝杠和丝杠螺母加速磨损的情况发生,需要在其他器件安装完毕后再进行丝杠螺母的固定。而在该场景中,丝杠的左右两侧都会安装有导轨,以对安装在丝杠轴承座上方的载件设备进行导向,如此使得使用扳手的活动空间更加狭小,加大了丝杠螺母的安装难度。更有甚者还在丝杠与导轨之间设置其他器件或限位结构,进一步减小了扳手在对丝杠螺母进行装卸时所需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加大了丝杠螺母的安装难度。
因此,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螺栓或螺母的装卸,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扳手,通过设置扳手杆能够将批头伸入狭小的空间内,并可带动批头转动,通过设置支撑件、导向件、操控件和牵引件,则能够使批头对准需要操作的螺栓或螺母,从而实现对相应的螺栓或螺母的装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扳手,包括:批头、支撑件、导向件、扳手杆、操控件和牵引件;
批头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支撑件沿第一直线方向与导向件滑移连接,导向件和操控件分别位于扳手杆相对的两端,导向件与扳手杆固定连接,操控件与扳手杆活动连接,牵引件的一端与支撑件固定连接,牵引件的另一端沿导向件和扳手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操控件固定连接;
操控件用于通过牵引件带动支撑件相对于导向件沿指定方向滑动,第一直线方向包括指定方向。
可选地,扳手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相交。
可选地,机械扳手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位于导向件和/或扳手杆上;
导向结构用于限定牵引件相对扳手杆和导向件的位置,以使牵引件沿扳手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导向件,沿第一直线方向与支撑件连接。
可选地,牵引件包括: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支撑件固定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导向结构与操控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通孔;
第一导通孔位于扳手杆上,第一导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扳手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牵引绳的一端穿过第一导通孔的一端与支撑件固定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导通孔的另一端与操控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导向结构还包括:第二导通孔;
第二导通孔位于导向件上,第二导通孔的一端与第一导通孔连通,第二导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件所在的位置;
牵引绳的一端穿过第二导通孔与支撑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操控件与扳手杆螺纹连接。
可选地,机械扳手还包括:连接件和支点轴;
连接件一端与扳手杆远离导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支点轴固定连接;
支点轴的轴心与批头的轴心平行或重合;
扳手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垂直,批头的轴心与扳手杆平行。
可选地,机械扳手还包括:第一防脱结构和第二防脱结构;
第一防脱结构位于支撑件上,第二防脱结构位于导向件上;
第一防脱结构用于与第二防脱结构配合,限定支撑件相对导向件的滑动范围,以防止支撑件与导向件脱离。
可选地,机械扳手还包括:弹性件;
弹性件与导向件连接,弹性件用于沿背离指定方向的方向对支撑件施加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扳手,通过设置扳手杆能够将批头伸入狭小的空间内,并可带动批头转动,通过设置支撑件、导向件、操控件和牵引件,则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调整批头相对扳手杆的位置,从而使批头可对准需要操作的螺栓或螺母,以完成对相应的螺栓或螺母的装卸,同时也可使该机械扳手适用与多种复杂的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机械扳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机械扳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丝杠传输装置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丝杠传输装置在加固丝杠螺母时的局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批头;2、支撑件;3、导向件;31、导向滑孔;4、扳手杆;5、操控件;6、牵引件;7、导向结构;71、第一导通孔;72、第二导通孔;8、连接件;9、支点轴;10、第一防脱结构;101、条形凹槽;11、第二防脱结构;111、导向螺钉;12、弹性件;131、工作台;132、丝杠;133、丝杠螺母;134、轴承座;135、导轨;136、载件设备;137、筋板;138、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扳手,参见图1和图2,该机械扳手包括:批头1、支撑件2、导向件3、扳手杆4、操控件5和牵引件6。
其中,批头1可以为万向批头1,也可为杆状结构;批头1的一端设置有与螺帽上的凹槽或螺帽的形状或螺母的形状相匹配的刀头。
支撑件2沿第一直线方向与导向件3滑移连接。导向件3和操控件5分别位于扳手杆4相对的两端,导向件3与扳手杆4固定连接,操控件5与扳手杆4活动连接。牵引件6的一端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牵引件6的另一端沿导向件3和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操控件5固定连接。
操控件5用于通过牵引件6带动支撑件2相对于导向件3沿指定方向滑动,第一直线方向包括指定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在导向件3的表面开设滑槽或在导向件3的内部开设滑孔的方式实现支撑件2与导向件3的滑移连接;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可以为同一方向,也可为彼此相交的两个方向;牵引件6可以为能够在自身径向上发生弯曲的绳,也可为由细长杆、齿轮和齿条组成的传动组件,但并不限于此。
其中,在牵引件6为上述的传动组件时,细长杆可位于扳手杆4内并与扳手杆4转动连接,细长杆的一端与操作件固定连接,细长杆的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并沿第一直线方向与导向件3滑移连接。当操作件带动细长杆转动时,细长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即可通过齿条带动支撑件2沿第一方向滑动。
结合图3,在本实例中,批头1为杆状结构,批头1的刀头为带有正六边形凹槽的刀头,批头1与第一直线方向垂直,其中,批头1的长度方向可与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平行,也可与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此批头1的长度方向可与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批头1位于支撑件2背离操控件5的一侧;批头1的背离刀头的一端与支撑件2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支撑件2为块状结构;导向件3的长度方向即为第一直线方向,第一直线方向以上下方向为例;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垂直,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导向件3和操控件5分别位于扳手杆4的左右两端;牵引件6为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操控件5固定连接。
同时,导向件3的底端开设有导向滑孔31,支撑件2的顶部通过导向滑孔31与导向件3沿滑移连接。批头1与支撑件2底部固定连接,指定方向为朝向上的方向。
在使用该机械扳手进行工作时,先通过扳手杆4将批头1伸入指定的空间。然后在通过工业内窥镜调整好批头1相对螺母的角度时,即批头1与螺母均在第一直线方向上且批头1位于螺母的下方,通过调整操控件5相对扳手杆4的位置,使得操控件5通过牵引绳带动批头1向上移动一定距离,直至刀头与螺母对准。之后推动扳手杆4,以使刀头与螺母对接。最后通过批头1所在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扳手杆4,即可实现螺母的安装或拆卸。
该机械扳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将批头1伸入狭小的空间内,并可在狭小的空间内调整批头1相对扳手杆4的位置,从而使批头1可对准需要操作的螺栓或螺母,以完成对相应的螺栓或螺母的装卸,操作简单,同时也可使该机械扳手适用与多种复杂的操作环境,适用性强。
进一步的,牵引绳可通过一侧缠绕在扳手杆4和导向件3的周侧实现方向的改变,也可借助其他的导向结构7实现方向的改变。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机械扳手上设置有导向结构7。导向结构7位于导向件3和/或扳手杆4上。
导向结构7用于限定牵引件6相对扳手杆4和导向件3的位置,以使牵引件6沿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导向件3,沿第一直线方向与支撑件2连接。
具体的,导向结构7可以为设置在导向件3或扳手杆4上的导向滚轮或导向杆,也可为设置在扳手杆4上的导向槽或导向孔,也可为分别设置在导向件3和扳手杆4上且相互连通的导向槽或导向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结构7包括:第一导通孔71。第一导通孔71位于扳手杆4上。第一导通孔71的长度方向与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导通孔71朝向导向件3的一端外露于扳手杆4,第一导通孔71朝向操控件5的另一端外露于扳手杆4。牵引件6的一端穿过第一导通孔71的一端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牵引件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导通孔71的另一端与操控件5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导通孔71,使得牵引绳在伸出第一导通孔71的另一端时即可通过自身的性质并借助扳手杆4进行延伸方向的改变,从而可沿第一方向与支撑件2连接。
进一步的,导向结构7还包括:第二导通孔72。第二导通孔72沿第一方向布置在导向件3内,第二导通孔72的一端贯穿导向件3并与第一导通孔71连通,第二导通孔72的另一端与导向滑孔31连通。牵引件6的一端穿过第二导通孔72通过螺钉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
通过开设第二导通孔72,能够避免将牵引绳暴露在机械扳手的外表面,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牵引绳与外界的器件发生勾连,进而影响机械扳手的正常使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结构7为导向钩。导向钩固定在扳手杆4朝向支撑件2的一端的表面,或导向钩固定在支撑件2朝向扳手杆4的一端。
其中,导向钩的形状可为C或O型等。牵引绳通过绕过导向钩即可在导向件3与扳手杆4的连接处发生方向的改变,如此不但能够保证机械扳手拥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降低了制备导向结构7的工艺难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机械扳手还包括:连接件8和支点轴9。
其中,连接件8为块状结构,且连接件8的长度方向与导向件3的长度方向一致,均沿第一直线方向。连接件8一端与扳手杆4远离导向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支点轴9固定连接;支点轴9的轴心与批头1的轴心平行或重合;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垂直,批头1的轴心与扳手杆4平行。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8与导向件3位于扳手杆4的同一侧,支点轴9位于连接件8背离导向件3的一侧。该支点轴9可在驱动扳手杆4相对批头1的轴心转动时,起到支撑的作用,以便于操作人员平稳的转动扳手杆4转动。具体的,在操作人员使用该机械扳手进行器件的装卸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一手握持住支点轴9,另一只手带动扳手杆4相对批头1的轴心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批头1的位置可沿第一直线方向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因此,无法直接保证批头1与支点轴9同轴心。在批头1与支点轴9偏心的状态下,转动扳手杆4的过程中,支点轴9也会绕批头1的轴心小幅度的转动,但在该状态下维持支点轴9的运动轨迹仍然可提高扳手杆4运动的稳定性,提高了机械扳手的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8为可沿第一直线方向伸缩的结构,且在连接件8长度调整后可通过相应的锁紧结构进行固定。
具体的,连接件8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沿第一直线方向与第二连接部滑移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扳手杆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支点轴9固定连接。其中,锁紧结构可以抱箍的方式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进行固定,也可以顶压螺钉的方式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进行固定,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缩短或是伸长的尺寸可根据操控件5的位置变化计算得到,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通过将连接件8限定为长度可调的结构,能够便于将支点轴9与批头1调为同心轴的状态,从而便于机械扳手的操作控制。
进一步的,操控件5可直接设置在扳手杆4上,也可设置在支点轴9上。同时,操控件5可通过滑移连接、枢接或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扳手杆4实现活动连接,如此可通过改变操控件5上与牵引件6连接的部位相对扳手杆4的位置,即可通过牵引件6带动批头1移动。
在牵引件6沿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与扳手杆4滑移连接时,当需要将牵引件6固定在扳手杆4上时,通过顶压螺杆、抱箍或是卡扣即可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操控件5与扳手杆4螺纹连接。其中,操控件5相对扳手杆4的旋转方向可与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一致,也可与扳手干的长度方向垂直等。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操控件5相对扳手杆4的旋转方向可与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操控件5朝向导向件3的一端位于第一导通孔71内,并与牵引绳固定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以操控件5正向转动可通过牵引绳带动支撑件2向上移动为例。当扳手杆4将批头1伸入指定的空间,批头1与螺母均在第一直线方向上且批头1位于螺母的下方时,通过正向转动操控件5带动批头1向上移动,直至刀头与螺母对准。
通过限定操控件5与扳手杆4的连接关系能够使操作人员精准的控制批头1相对导向件3的移动距离,进一步提高机械扳手的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机械扳手还包括:第一防脱结构10和第二防脱结构11。
其中,第一防脱结构10位于支撑件2上,第二防脱结构11位于导向件上。第一防脱结构10用于与第二防脱结构11配合,限定支撑件2相对导向件3的滑动范围,以防止支撑件2与导向件3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防脱结构10和第二防脱结构11的具体结构,一种方式为,以导向件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支撑件2通过滑槽与导向件3沿第一直线方向滑移连接为例,第一防脱结构10和第二防脱结构11可均为凸块结构,以实现对支撑件2相对导向件3的滑动范围的限定。
具体的,第二防脱结构11为两个沿第一直线方向排布的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导向件3固定连接;第一防脱结构10为一个位于两个第二凸块之间的第一凸块,如此两个第二凸块即可限定第一凸块的滑动范围,从而实现对支撑件2相对导向件3的滑动范围的限定。
另一种方式为,第一防脱结构10和第二防脱结构11中的一个为沿第一直线方向开设的条形凹槽101,另一个为与条形凹槽101适配的凸块,凸块通过条形凹槽101实现滑移。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2顶部的侧面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条形凹槽101。导向件3底部的侧面设置有导向螺钉111。导向螺钉111与导向件3螺纹连接,且穿过导向件3的侧壁插入导向滑孔31内并通过条形凹槽101与支撑件2滑移连接。如此,导向螺钉111即可通过条形凹槽101限定支撑件2相对导向件3的滑动范围,从而防止了支撑件2脱离导向件3。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机械扳手还包括:弹性件12。弹性件12与导向件3连接。弹性件12用于沿背离指定方向的方向对支撑件2施加作用力。
其中,弹性件12可以为弹簧或者是弹片。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2为压缩弹簧。进一步的,弹性件12位于导向滑孔31内,且弹性件12的顶端与导向件3相抵触,弹性件12的底端与支撑件2的顶端相抵触。
在操控件5未通过牵引绳对支撑件2施加作用力时,弹性件1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向下推动支撑件2到达极限位置,即导向螺钉111位于条形凹槽101的顶端并朝上与支撑件2相抵触。通过设置弹性件12使得批头1位置的调整更加灵活。当操控件5通过牵引绳带动批头1超出预定位置时,即批头1位于螺母朝向指定方向的一侧。此时只需反向拧动操控件5,使操控件5连接牵引绳的一端向朝向导向件3的一侧移动,从而放松牵引绳,支撑件2在弹性件12的作用下即可向背离指定方向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批头1与螺母对准。
通过设置弹性件12增加了批头1位置调控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机械扳手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扳手,通过设置扳手杆4能够将批头1伸入狭小的空间内,并可带动批头1转动,通过设置支撑件2、导向件3、操控件5和牵引件6,则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调整批头1相对扳手杆4的位置,从而使批头1可对准需要操作的螺栓或螺母,以完成对相应的螺栓或螺母的装卸,同时也可使该机械扳手适用与多种复杂的操作环境。优选地,该机械扳手应用于丝杠传输装置。
结合图4和图5,丝杠传输装置包括:工作台131、驱动电机、丝杠132、轴承座134、导轨135和丝杠螺母133。其中,驱动电机、两个轴承座134和导轨135均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31的上表面;丝杠132的两端分布与对应轴承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132连接以带动丝杠132转动;两个导轨135分别位于丝杠132的相对两侧,且导轨135的长度方向与丝杠132的长度方向一致;丝杠螺母133位于两个轴承座134之间,且与丝杠132活动连接以在丝杠132的带动下沿丝杠132的长度方向往复直线移动;载件设备136位于丝杠132和导轨135的上方了,并通过螺栓与丝杠螺母133固定连接,与导轨135滑移连接。
在该丝杠传输装置中,丝杠螺母133仅有通过丝杠132和导轨135之间的缝隙与外界连通并完成其上螺栓的装卸。当在将载件设备136安装到导轨135上后,则需要使用上述中的机械扳手拧动丝杠螺母133上的螺栓,如此不但保证了丝杠传输装置能够精准的控制载件设备136的移动,同时还延长的了丝杠传输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丝杠132和两个导轨135之间分别设置有筋板137。筋板137的长度方向与丝杠132的长度方向一致,筋板137与工作台131一体成型设置。板筋上固定设置有限位件138和其他功能器件。限位件138用于限定载件设备136在导轨135上滑动的范围。在该可选的实施例汇总不对其他功能器件做具体限定。如此在使用机械扳手对丝杠螺母进行装卸时,扳手杆4仅可在载件设备136、轴承座134、筋板137和限位件138围成的空间内转动。
具体的操作机械扳手的过程如下:
首先,在丝杠132和导轨135之间的缝隙中,通过扳手杆4沿丝杠132的长度方向将带有螺栓的批头1伸入丝杠螺母133所在的位置。然后在通过工业内窥镜调整好批头1相对螺母的角度时,通过拧动操控件5相对扳手杆4的位置,使得操控件5通过牵引绳带动批头1移动一定距离,直至刀头与螺母对准。之后反向拧动操控件5,以使牵引绳保持松弛状态,之后推动扳手杆4,以使刀头上的螺栓与丝杠螺母133上的螺孔对接。最后,操作人员一边握持住支点轴9,另一边转动扳手杆4,以使扳手杆4通过批头1所在直线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即可实现载件设备136与丝杠螺母133的固定。
当载件设备136、轴承座134、筋板137或限位件138影响扳手杆4转动时,可通过操控件5调节批头1与扳手杆4的相对位置,使扳手杆4可继续沿之前的方向继续转动;也可将批头1从螺栓上取下,转动扳手杆4回到初始位置,之后将批头1与螺栓插接,继续将螺栓拧入丝杠螺母133上。该机械扳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降低了丝杠螺母的装卸难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批头(1)、支撑件(2)、导向件(3)、扳手杆(4)、操控件(5)和牵引件(6);
所述批头(1)与所述支撑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2)沿第一直线方向与所述导向件(3)滑移连接,所述导向件(3)和所述操控件(5)分别位于所述扳手杆(4)相对的两端,所述导向件(3)与所述扳手杆(4)固定连接,所述操控件(5)与所述扳手杆(4)活动连接,所述牵引件(6)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2)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件(6)的另一端沿所述导向件(3)和所述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操控件(5)固定连接;
所述操控件(5)用于通过所述牵引件(6)带动所述支撑件(2)相对于所述导向件(3)沿指定方向滑动,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包括所述指定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扳手上设置有导向结构(7),所述导向结构(7)位于所述导向件(3)和/或扳手杆(4)上;
所述导向结构(7)用于限定所述牵引件(6)相对所述扳手杆(4)和所述导向件(3)的位置,以使所述牵引件(6)沿所述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导向件(3),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与支撑件(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6)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2)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向结构(7)与所述操控件(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7)包括:第一导通孔(71);
所述第一导通孔(71)位于所述扳手杆(4)上,所述第一导通孔(7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导通孔(71)的一端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导通孔(71)的另一端与操控件(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7)还包括:第二导通孔(72);
所述第二导通孔(72)位于所述导向件(3)上,所述第二导通孔(7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孔(71)连通,所述第二导通孔(7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件(2)所在的位置;
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穿过第二导通孔(72)与所述支撑件(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件(5)与所述扳手杆(4)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扳手还包括:连接件(8)和支点轴(9);
所述连接件(8)一端与所述扳手杆(4)远离所述导向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支点轴(9)固定连接;
所述支点轴(9)的轴心与所述批头(1)的轴心平行或重合;
所述扳手杆(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垂直,所述批头(1)的轴心与扳手杆(4)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扳手还包括:第一防脱结构(10)和第二防脱结构(11);
所述第一防脱结构(10)位于所述支撑件(2)上,所述第二防脱结构(11)位于所述导向件(3)上;
所述第一防脱结构(10)用于与所述第二防脱结构(11)配合,限定所述支撑件(2)相对所述导向件(3)的滑动范围,以防止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导向件(3)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扳手还包括:弹性件(12);
所述弹性件(12)与所述导向件(3)连接,所述弹性件(12)用于沿背离所述指定方向的方向对所述支撑件(2)施加作用力。
CN202321902339.1U 2023-07-19 2023-07-19 机械扳手 Active CN220498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2339.1U CN220498999U (zh) 2023-07-19 2023-07-19 机械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2339.1U CN220498999U (zh) 2023-07-19 2023-07-19 机械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8999U true CN220498999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2339.1U Active CN220498999U (zh) 2023-07-19 2023-07-19 机械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8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4716A (zh) 拧螺母装置及其拧螺母机构
US3930776A (en) Hydraulic wrench
CN110773992B (zh) 拧螺母设备
CN109160199B (zh) 承载回转装置
CN113084504A (zh) 一种临时紧固件的紧固装置
CN220498999U (zh) 机械扳手
CN111130024B (zh) 一种集束电缆剥线器
CN106141654A (zh) 一种调节锁紧装置
CN214685148U (zh) 一种六轴机器人协作拧紧螺丝机构
CN116833935A (zh) 机械扳手
CN210476084U (zh) 转向机单体和球头拉杆装配装置
CN211361283U (zh) 拧螺母装置及其拧螺母机构
CN111390546A (zh) 三自由度紧固装置
CN109571439B (zh) 一种便于位置调节的桁架式机器人及其调整方法
CN108296693A (zh) 一种夹紧机构
CN208655259U (zh) 一种中子窗遥控维护装置
CN219617014U (zh) 一种能够多角度调节的汽车焊装夹具
CN218927787U (zh) 移动机器臂
CN218137396U (zh) 一种可多维度调节的实验台钳
CN217195029U (zh) 适用于狭窄空间的可调节扳手
CN220762347U (zh) 一种精确定位夹具
CN220526173U (zh) 一种光源转换底座
CN215392961U (zh) 一种便于换料固定的金属螺帽的攻牙机
CN219837709U (zh) 一种汽车轮胎更换用扳手
CN220516669U (zh) 一种长度可调型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9

Address after: No. 129 Taisheng Avenue,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199

Patentee after: Tangren manufacturing (Jiash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5100 No.189, Chunyuan Road,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NGREN MICRO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