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4940U -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4940U
CN220494940U CN202320406168.7U CN202320406168U CN220494940U CN 220494940 U CN220494940 U CN 220494940U CN 202320406168 U CN202320406168 U CN 202320406168U CN 220494940 U CN220494940 U CN 220494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eparation
gas
separation cavity
recycling bin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61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正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ushiw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ushiw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ushiw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ushiw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4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4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包括:由底壁、侧壁和顶部开口围成的桶体以及盖设于桶体的顶部开口的上盖组件,所述桶体内部形成有固液分离腔、气液分离腔和污水存储腔;所述污水存储腔包括污水存储部、用于倾倒污水的开口部,所述污水存储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气液分离腔的下部,所述开口部、气液分离腔和固液分离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回收桶内,且三者的顶部开口共同构成了桶体的顶部开口。带有上述回收桶的表面清洁设备在使用时将机身大幅倾斜和/或剧烈扭转造成污水存储部的污水剧烈晃动,动力装置内的电机也不容易发生进水等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器人、智能清洁产品也越来越普及。
然而现有的洗地机在清洁过程中的垃圾需要及时来进行倾倒处理,因污水中混合有较多的固体垃圾,一些容易变质的垃圾在污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后也会变质产生异味,必须要求用户每次用完以后都及时清理污水箱,同时导致用户在对污水进行维护处理的过程中极为不方便;以及污水在维护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下水道等问题。
部分产品出于不让固体颗粒把下水道堵塞的考虑,在回收箱的内部会设置固液分离器。但是,其实际上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依然在同一回收箱内,并不能解决长时间不清理回收箱带来的产生异味的问题,给用户带来许多困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申请人在先设计的洗地机设置了独特的回收桶结构,能够真正实现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分开,实现在不降低水汽分离效果和储污空间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固液分离存放,以解决长时间不清理回收桶带来的容易发霉发臭的问题,在使用时能够将机身大幅倾斜,甚至放平使用,使用非常方便。
但其在机身相对于地刷左右枢转时,由于其气液分离腔和固液分离腔设置在回收桶的左右两侧,气液分离腔下部的污水在左右晃动过程中极容易沿着左右侧的内壁从而从靠近内壁设置的排气口返流入气液分离腔,有此也容易造成电机发生进水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分开回收存放,以解决长时间不清理回收桶带来的容易发霉发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包括:由底壁、内侧壁和顶部开口围成的桶体以及盖设于桶体顶部开口的上盖组件,所述桶体内部形成有固液分离腔、气液分离腔和污水存储腔;所述污水存储腔包括污水存储部、用于倾倒污水的开口部,所述污水存储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气液分离腔的下部,所述开口部、气液分离腔和固液分离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回收桶内,且三者的顶部开口共同构成了桶体的顶部开口。
优选地,所述污水存储部位于所述开口部、气液分离腔和固液分离腔三者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桶体的底壁自下而上设置有与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吸嘴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管道,所述第一入口管道由桶体的底壁自下而上经过所述污水存储部并延伸至污水存储部上部的固液分离腔内。
优选地,所述桶体内部设置有一流体输送通路,所述流体输送通路至少包括导流管和第二入口管道,导流管的一侧开口设置为与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左侧壁上靠近底壁位置开设的排水口连通,导流管的另一侧开口与第二入口管道的底部入口流体连通,第二入口管道的顶部出气口朝上并位于气液分离腔的上部。
优选地,第一入口管道偏心设置在靠近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前侧壁附近;第二入口管道和导流罩偏心设置在气液分离腔的前侧壁附近。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沿所述桶体高度方向高于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底壁高度。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其顶部开口前后方向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的后侧与所述桶体的后侧壁呈间隙设置,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后侧壁自底壁的后侧向后倾斜延伸至桶体的后侧壁。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底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所述气液分离腔底壁朝向污水存储部内开设有防回流排水部,所述防回流排水部围绕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气液分离腔底壁的下方,并将所述排水口罩设在其内部。
优选地,所述防回流排水部设置在气液分离腔的底壁后侧附近,且位于所述桶体前后侧壁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防回流排水部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腔底壁固连的上连接部、防返流部以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储水部。
优选地,所述防返流部设置为由两片软胶相互贴合形成的软胶管。
优选地,所述软胶管设置为包括至少一道以上的折弯或呈类S状。
优选地,所述软胶管的两片软胶截面形状形成为包括依次连接且相互呈非直角折弯的第一软胶段、第二软胶段和第三软胶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软胶段设置为竖直向下,第二软胶段设置为向一侧倾斜,第三软胶段设置为向相反的另一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或侧壁上开设有方便所述污水存储腔排出气体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顶部出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开设在气液分离腔的前侧壁或靠近前侧壁的左侧壁上,排气通道的底部入口设置为高于气液分离腔的底壁,排气通道的顶部出口的高度高于导流罩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其顶部开口左右方向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左侧壁具体形成为自下而上向桶体左侧壁方向倾斜的圆弧状或折线板状。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左侧壁具体设置为包括与底壁相连并向桶体左侧壁方向倾斜向上的第一壁和与第一壁上端部相连并竖直向上的第二壁,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部入口设置在左侧壁的第一壁上。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左侧壁与所述桶体的左侧壁间距设置,至少由二者围成的上部空间构成了所述污水存储腔的用于倾倒污水的开口部。
优选地,上盖组件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桶体的顶部开口处,盖体的下端包括一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底部设置有一截面形状与顶部开口形状匹配的压板,所述压板压紧密封设置在所述开口部、气液分离腔和固液分离腔三者的顶部开口上方
优选地,所述压板对应所述开口部和固液分离腔的位置分别凸设有第一、第二密封部,在上盖组件的环形安装部压紧密封在桶体的顶部开口上时,所述第一、第二密封部分别与所述开口部和固液分离腔的顶部开口形状配合并可将所述开口部和固液分离腔的顶部开口压紧密封。
优选地,所述压板对应气液分离腔位置设置有朝向气液分离腔内部的上盖进气口,所述上盖进气口的位置设置在压板靠近气液分离腔前侧壁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回收桶设置为可移除地安装到机身的前侧,并在表面清洁设备工作时与动力装置流体连通。
上述表面清洁设备由于独特的回收桶结构设置,由于在气液分离腔的左右两侧设置了开口部和固液分离腔的缘故,也即气液分离腔的左右侧壁均距桶体的左右侧壁有一定的距离,故即使机身左右扭转导致污水存放部内的污水由于晃动从而从左右侧壁向上返流,上述污水也很难从间距污水存放部左右侧壁一定距离的防回流排水部和排气通道而返流入气液分离腔内。
带有上述回收桶的表面清洁设备在使用时将机身大幅倾斜和/或剧烈扭转造成污水存储部的污水剧烈晃动,动力装置内的电机也不容易发生进水等问题,这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使用场景,使得清理床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的地面成为可能,表面清洁设备发生机器故障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回收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回收桶的半剖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固液分离腔的剖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气液分离腔的剖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回收桶的拆除底壁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回收桶的拆除底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回收桶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导流罩的零部件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防回流排水部的零部件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防回流排水部的剖视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回收桶的一个视角的剖视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机身1和安装在所述机身1上并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的清洁头2;流体输送系统,包括:清洁液桶4;以及设置在清洁头2上并与清洁液桶4流体连通的流体分配器;流体回收系统,所述流体回收系统包括: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清洁头2上并与所述动力装置流体连通的吸嘴21;以及回收桶3。
机身1可包括手柄部11和主体部12,手柄部11供用户握持以便对表面清洁设备进行操作;主体部12一端与手柄部11可拆式固定连接或者一体设置,另一端与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的清洁头2枢转式连接,主体部12可用于承载流体输送系统和/或流体回收系统的大部分结构,例如支撑动力装置、回收桶3和清洁液桶4等。
在手柄部11上可以设置有控制部111,其中用户可以通过该控制部111对表面清洁设备进行控制,控制部111可以为控制按钮、触摸按钮等的形式,在手柄部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控制部111,以便对表面清洁设备进行多种控制。
清洁液桶4可以任何配置安装到主体部12或清洁头2。在本示例中,清洁液桶4可移除地安装到主体部12,使得其部分地搁置在主体部12的一侧,优选为主体部12的后侧,并可以被移除以进行填充和/或清洁。
回收桶3可以可移除地安装到主体部12的前侧,优选设置在动力装置的下方,并在表面清洁设备工作时与动力装置流体连通。
如图2所示,在表面清洁设备处于正常倾斜工作姿势时,动力装置和回收桶3由于设置在主体部12的前侧而能得到主体部12的稳固支撑,且回收桶3相较于位于主体部12后侧的清洁液桶4离待清洁表面更远。动力装置转动,与所述动力装置流体连通的吸嘴21处产生负压,待清洁表面处的固体垃圾和/或液体垃圾随着脏空气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吸嘴21处吸入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3内。
为了便于表述,以下统一将回收桶3安装于主体部12内设置的凹槽的一侧为后侧,前、后、左、右等方位均依次为准,此时回收桶3的前侧即后续安装提手的一侧。
如图3-14所示,所述回收桶3包括:由底壁311、侧壁312和顶部开口313围成的桶体31以及盖设于桶体31的顶部开口313的上盖组件35,所述桶体31内部形成有固液分离腔32、气液分离腔33和污水存储腔34;所述污水存储腔34包括污水存储部341、用于倾倒污水的开口部342,所述污水存储部34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部342和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下部,所述开口部342、气液分离腔33和固液分离腔32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回收桶3内,且三者的顶部开口共同构成了桶体31的顶部开口313。
如图3所示,所述回收桶3可以包括设置于前侧壁312上的提手3121和位于上盖组件上的按压释放部3122,优选地3121和按压释放部3122位于回收桶3的上部靠近顶部开口313处。用户可以通过提手3121安装或者取出回收桶3,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捏合按压释放部3122(内置有弹簧)使其向下移动来使得闩锁件(图中未示)与主体部12内设置的凹槽脱离,从而可以取出所述回收桶3。在本公开中,虽然提手示出了为向外突出的提手3121,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其设置为内嵌式提手(隐藏式提手)。
所述桶体31的底壁311自下而上设置有与表面清洁设备的吸嘴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管道314,以便将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头2回收的固液垃圾等随着脏空气一起进入所述回收桶3的桶体31内部,所述第一入口管道314由底壁311自下而上经过所述污水存储部341并延伸至桶体31上部的固液分离腔32内。
所述固液分离腔32由底壁321、侧壁和顶部开口围设而成,优选所述固液分离腔32的侧壁至少部分由所述桶体31的右侧壁组成。
在所述固液分离腔32内可移除地安装有过滤器322;具体而言,过滤器322包括过滤部3221,过滤部3221用于收集大的固体垃圾,同时将液体和较小的固体垃圾通过过滤孔排放到固液分离腔32的下部空间内。
过滤器322还可包括一过滤网袋3222,该过滤网袋3222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入口管道314的出口附近,例如可直接设置在第一入口管道314上或过滤部3221上,只要能保障从第一入口管道314的出口排出的脏流体能够先经过过滤网袋3222的过滤后再流出下方的过滤部3221进行二次过滤即可。过滤网袋3222可设置为一次性的可更换结构或可反复使用的可清理结构。过滤网袋3222的设置既便于用户清理固体垃圾,又通过二次过滤防止了过多固体垃圾随着流体进入到第二回收腔内,还能防止用户漏装过滤部3221或过滤网袋3222的一个依然能保证正常的固液分离。
为了保证设置过滤网袋3222的空间足够大及过滤部3221能得到充分利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入口管道314偏心设置在固液分离腔32内,根据需要可设置在靠近所述固液分离腔32的前侧壁附近。
所述桶体31内部设置有一流体输送通路,所述流体输送通路的作用主要是将在固液分离腔32的经过固液分离后的污水从固液分离腔32内部引导至气液分离腔33内部,实现固态垃圾与液态垃圾相互分离,避免长时间浸泡产生的异味,也能够便于后续固态垃圾和液态垃圾的分级清理。
所述流体输送通路优选至少包括导流管333和第二入口管道332,导流管333的一侧开口设置为与所述固液分离腔32的左侧壁上靠近前侧壁和底壁位置开设的排水口323连通,导流管333的另一侧开口与第二入口管道332的底部入口3321流体连通,第二入口管道332的顶部出气口3322朝上并位于气液分离腔33的上部。
第一入口管道314内设置一开口朝向第一入口管道314的顶部出口的储液槽,上述储液槽不影响流体从底部入口朝向顶部出口方向移动,且能够存储部分从顶部出口回流到底部入口的流体,从而避免在表面清洁设备停机后不希望的流体回流造成对待清洁表面的二次污染。
所述第一入口管道314内设置有自管道内壁朝向顶部出口倾斜突出的收口结构3141,所述收口结构3141与第一入口管道314内壁之间限定的空间形成所述储液槽,所述收口结构3141优选设置为环形管且设置在临近第一入口管道314的入口。
所述气液分离腔33同样由底壁331、侧壁和顶部开口围设而成,优选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侧壁至少部分由所述回收桶3的侧壁组成。
可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沿所述桶体31高度方向高于所述固液分离腔32的底壁321高度;此时,导流管333的一侧开口即所述流体输送通路的流体入口设置为与所述固液分离腔32的底部侧壁连通,导流管333的另一侧开口延伸至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下部并与第二入口管道332的底部入口3321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入口管道332向上延伸穿过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至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上部。
所述气液分离腔33内还设置有一罩设在第二入口管道332的顶部出气口上部的导流罩334,所述导流罩334可一体设置气液分离腔33内的侧壁或底壁上,当然也可以采用类似螺栓或卡接等方式可拆地设置在气液分离腔33内的侧壁或底壁上。
所述导流罩334具有朝向气液分离腔33底壁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侧部3341和第二侧部3342,设置在靠近气液分离腔33前侧壁的第一侧部3341较第二侧部3342的长度更长,优选设置为其末端基本接近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第二侧部3342与第一侧部3341相连且形成导流罩334的其他侧部,且其末端远离气液分离腔33底壁以便于气体和液体从第二侧部3342一侧流出。
第二侧部3342的末端凹设有多个便于气体逸出的缺口3343。具体地,水气混合物经过第二入口管道332的顶部出气口3322排出后,大部分的水雾及水珠碰到导流罩334的内壁后由于其附壁特性被减速后集中到了一起并跟随气流方向以及在重力的影响下沿导流罩334的内壁向下流动,由于第二侧部3342设置的缺口3343的末端高于第二侧部3342其他部分的末端,可以使部分气体第一时间从缺口3343处与液体进行分离,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
所述气液分离腔33底壁331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气液分离腔33底壁331朝向污水存储部341内开设有防回流排水部335,所述防回流排水部335围绕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气液分离腔底壁331的下方,并将所述排水口罩设在其内部。所述防回流排水部335可将排水口排出的污水正常排出至污水存储部341内,但可防止污水存储部341内的污水倒流入上部空间的气液分离腔33。
具体如图11-12所示,所述防回流排水部335具体选择为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腔33底壁331固连的上连接部3351、防返流部3353以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储水部3352。
所述上连接部3351罩设在气液分离腔底壁331的排水口外侧,以保障从气液分离腔33的排水口排出的污水均通过上连接部流入下部的储水部。
所述防返流部3353为由两片软胶相互贴合形成的软胶管,当储水部3352存储的水达到一定量时,片状软胶管的两片相互贴合的软胶被水的重力作用被冲开实现向下排水;污水排放完毕,两片软胶自行复位至相互贴合的密封状态,可防止下部污水存储部341的污水回流。
为了降低片状软胶管软胶长期使用导致变形、张开等影响其贴合密封效果的可能性,所述片状软胶管设置为包括至少一道以上的折弯,优选包括至少两道折向相反的折弯,此时该片状软胶管的两片软胶截面形状形成为包括竖直向下的第一软胶段、向右倾斜的第二软胶段和向左倾斜的第三软胶段,所述第二软胶段和第三软胶段的倾斜角度和长度优选设置为相同,以保障片状软胶管防变形能力的均衡性,当然也可设置为有差异。
片状软胶管的软胶材料可选择为例如橡胶、硅胶、TPU、TPE、PVC、TPV等硬度在25度到60度之间的软胶材料。
所述上连接部3351和防返流部3353之间通过储水部3352相连,上连接部3351为方形或圆形开口,防返流部3353为片状,储水部3352成型有连接方形或圆形开口的上连接部3351和片状的防返流部3353的过渡空间,所述过渡空间用于暂存从上部排水口排放的污水。
所述过渡空间组成的储水部3352优选设置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所述上连接部固连在漏斗的上沿并水平延伸一定宽度,上述一定宽度的设置便于与所述气液分离腔33底壁331的壁面通过粘胶或其他方式密封连接。
所述上连接部3351和/或储水部3352可使用较硬的材质制成,也可与防返流部3353选用相同的软胶材料,但其厚度需设置为更厚或需要另增加防变形结构以保障其各自功能的实现。
为了尽可能减小气液分离腔33的空间以保障污水存储腔34的存储容积,优选地,气液分离腔33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分布,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其顶部开口前后方向的宽度;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的后侧与所述桶体31的后侧壁呈间隙设置,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后侧壁自底壁331的后侧向后倾斜延伸至桶体31的后侧壁。
优选地,所述防回流排水部335设置在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后侧附近,且更优地位于所述桶体31前后侧壁的中间位置,以便于表面清洁设备处于正常倾斜工作姿势时在所述气液分离腔33分离后的污水能够全部顺利排出至下方的污水存储部341。相应地,第二入口管道332和导流罩334根据排布可偏心设置在气液分离腔33的前侧壁附近。
由此,带有上述回收桶3的表面清洁设备在使用时不但能够将机身大幅倾斜,甚至放平使用,动力装置即电机也不容易发生进水等问题,这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使用场景,使得清理床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的地面成为可能。
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或侧壁上开设由方便所述污水存储腔34排出气体的排气通道336。为了防止表面清洁设备处于正常倾斜工作姿势时污水从排气通道336回流,所述排气通道336优选开设在气液分离腔33的前侧壁或靠近前侧壁的左侧壁上,排气通道336的底部入口尽可能地设置的更高,优选地高于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
为了尽可能减小气液分离腔33的空间以保障污水存储腔34的存储容积,优选地,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其顶部开口的长度,此时其左侧壁具体形成为向桶体31左侧壁方向倾斜的圆弧状或折线板状。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左侧壁具体设置为包括与底壁331相连并向桶体31左侧壁方向倾斜向上的第一壁和与第一壁上端部相连并竖直向上的第二壁,所述排气通道336的底部入口3361设置在左侧壁的第一壁上,排气通道336的顶部出口3362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内部;同样地其顶部出口3362要设置地尽可能地高,优选设置为排气通道336的顶部出口3362的高度高于导流罩334的高度,从而彻底避免在任何角度下导流罩334内流出的液体流到排气通道336的可能,也能进一步防止表面清洁设备处于正常倾斜工作姿势时污水从排气通道336回流。
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左侧壁与所述桶体31的左侧壁间距设置,至少由二者围成的上部空间构成了所述污水存储腔34的用于倾倒污水的开口部342;优选地,如图4和8所示所述开口部342完全由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左侧壁与所述桶体31的左侧壁构成,当然也可根据需要包括部分桶体31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
如图9和14所示,回收桶3还包括上盖组件35,回收桶桶体31的顶部开口313用于安装上盖组件35,桶体31的顶部开口端的横截面为圆形、跑道环形、双环形或者矩形中的一种,上盖组件35的横截面同样为圆形、跑道环形、双环形或者矩形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组件35包括盖体351,并可拆卸地安装在桶体31的顶部开口处;盖体351的上端为具有斜开口的类似跑道型,盖体351上端的轮廓与桶体31的轮廓匹配,下端包括一环形安装部352,环形安装部352与回收桶3的顶部水平开口或斜开口的类似跑道型截面形状匹配。
上盖组件35的环形安装部352与桶体31的顶部开口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或者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为了提高上盖组件35与桶体31之间的连接密封性,上盖组件35与桶体31的顶部开口31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具体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上盖组件35上的环形安装部352上。
盖体351的环形安装部352的底部设置有一截面形状与顶部开口313形状匹配的压板353,压板353压紧密封设置在所述开口部342、气液分离腔33和固液分离腔32三者的顶部开口上方。
压板353对应所述开口部342和固液分离腔32的位置分别凸设有第一、第二密封部3531、3532,在上盖组件35环形安装部352压紧密封在桶体31的顶部开口上时,所述第一、第二密封部3531、3532分别与所述开口部342和固液分离腔32的顶部开口形状配合并可将所述开口部342和固液分离腔32的顶部开口压紧密封。
压板353对应气液分离腔33位置设置有朝向气液分离腔33内部的上盖进气口3533,优选该上盖进气口3533的位置也设置在压板353靠近气液分离腔33前侧壁位置处。
上盖组件35还包括设置于盖体351内的过滤海帕354,盖体351的顶部设置有与动力装置连通的上盖出气口355,上盖出气口355向内凹设一过滤海帕354安装槽,用以从上盖出气口355处将过滤海帕354安装在盖体351内。
现有技术中的上盖组件35一般设置为与回收桶3的形状匹配,上盖组件35中的过滤海帕354的截面积一般设置为上盖进气口3533的截面积基本一致,由于上盖进气口3533的截面积受限,导致其过滤海帕354的截面积也过小,经常会造成堵塞失效。
为了有效的减少堵塞,延长用户使用时间,过滤海帕354和上盖出气口355的截面积均设置为与盖体351上端的轮廓截面积基本一致,亦即过滤海帕354截面积设置为与回收桶3的顶部开口的截面积基本一致,远大于上盖进气口3533的截面积。
过滤海帕354的底部与上盖进气口3533间隙设置,从而保障从上盖进气口3533吸进盖体351内部的气体不光能由过滤海帕354靠近上盖进气口的部分过滤,也能由过滤海帕354靠近进气口的部分过滤。
同样地,动力装置的进气口也与过滤海帕354间隙设置,从而保障整个过滤海帕354均能正常工作,过滤海帕354的有效过滤截面积大大提升。
动力装置通过过滤海帕354抽取回收桶3内的空气,从而使回收桶3内形成负压,使表面清洁设备内的污水在负压作用下通过第一入口管道314331流至回收桶3内,上盖组件35可以减少固体垃圾堵塞动力装置的现象。
下面通过使用场景来描述表面清洁设备尤其是回收桶3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当用户开始使用表面清洁设备时,机身1使用时逐渐倾斜较大倾斜角度甚至接近水平时,由于所述气液分离腔33的底壁331上设置的防回流排水部335靠近后侧壁设置,因而能够保证所有气液分离腔33内部分离的污水能够全部及时流入下部的污水存储部341,且由于其底壁331的后侧与所述桶体31的后侧壁呈间隙设置,所述防回流排水部335位于所述桶体31前后侧壁的中间位置,污水存储部341内存放的污水也不会因为倾斜角度过大发生晃动从而从防回流排水部335返流入气液分离腔33内;同样的,排气通道336的特殊位置设置也造成任何大角度倾斜也不会造成污水返流。
由于在气液分离腔33的左右两侧设置了开口部342和固液分离腔32的缘故,也即气液分离腔33的左右侧壁均距桶体的左右侧壁有一定的距离,故即使机身1左右扭转导致污水存放部341内的污水由于晃动从而从左右侧壁向上返流,上述污水也很难从间距污水存放部左右侧壁一定距离的防回流排水部335和排气通道336而返流入气液分离腔33内。
由此,带有上述回收桶3的表面清洁设备在使用时将机身1大幅倾斜和/或剧烈扭转造成污水存储部341的污水剧烈晃动,动力装置内的电机也不容易发生进水等问题,这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使用场景,使得清理床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的地面成为可能,表面清洁设备发生机器故障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7)

1.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壁、侧壁和顶部开口围成的桶体以及盖设于桶体的顶部开口的上盖组件,所述桶体内部形成有固液分离腔、气液分离腔和污水存储腔;所述污水存储腔包括污水存储部、用于倾倒污水的开口部,所述污水存储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气液分离腔的下部,所述开口部、气液分离腔和固液分离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回收桶内,且三者的顶部开口共同构成了桶体的顶部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存储部位于所述开口部、气液分离腔和固液分离腔三者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腔由底壁、侧壁和顶部开口围设而成,所述固液分离腔的侧壁至少部分由所述桶体的右侧壁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底壁自下而上设置有与所述表面清洁设备的吸嘴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管道,所述第一入口管道由桶体的底壁自下而上经过所述污水存储部并延伸至污水存储部上部的固液分离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部设置有一流体输送通路,所述流体输送通路至少包括导流管和第二入口管道,导流管的一侧开口设置为与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左侧壁上靠近底壁位置开设的排水口连通,导流管的另一侧开口与第二入口管道的底部入口流体连通,第二入口管道的顶部出气口朝上并位于气液分离腔的上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口管道偏心设置在靠近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前侧壁附近;第二入口管道和导流罩偏心设置在气液分离腔的前侧壁附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沿所述桶体高度方向高于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底壁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其顶部开口前后方向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的后侧与所述桶体的后侧壁呈间隙设置,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后侧壁自底壁的后侧向后倾斜延伸至桶体的后侧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底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所述气液分离腔底壁朝向污水存储部内开设有防回流排水部,所述防回流排水部围绕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气液分离腔底壁的下方,并将所述排水口罩设在其内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排水部设置在气液分离腔的底壁后侧附近,且位于所述桶体前后侧壁的中间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排水部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腔底壁固连的上连接部、防返流部以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储水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部设置为由两片软胶相互贴合形成的软胶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管设置为包括至少一道以上的折弯或呈类S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管的两片软胶截面形状形成为包括依次连接且相互呈非直角折弯的第一软胶段、第二软胶段和第三软胶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胶段设置为竖直向下,第二软胶段设置为向一侧倾斜,第三软胶段设置为向相反的另一侧倾斜。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或侧壁上开设有方便所述污水存储腔排出气体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顶部出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内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开设在气液分离腔的前侧壁或靠近前侧壁的左侧壁上,排气通道的底部入口设置为高于气液分离腔的底壁,排气通道的顶部出口的高度高于导流罩的高度。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壁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其顶部开口左右方向的长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左侧壁具体形成为自下而上向桶体左侧壁方向倾斜的圆弧状或折线板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左侧壁具体设置为包括与底壁相连并向桶体左侧壁方向倾斜向上的第一壁和与第一壁上端部相连并竖直向上的第二壁,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部入口设置在左侧壁的第一壁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左侧壁与所述桶体的左侧壁间距设置,至少由二者围成的上部空间构成了所述污水存储腔的用于倾倒污水的开口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上盖组件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桶体的顶部开口处,盖体的下端包括一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底部设置有一截面形状与顶部开口形状匹配的压板,所述压板压紧密封设置在所述开口部、气液分离腔和固液分离腔三者的顶部开口上方。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对应所述开口部和固液分离腔的位置分别凸设有第一、第二密封部,在上盖组件的环形安装部压紧密封在桶体的顶部开口上时,所述第一、第二密封部分别与所述开口部和固液分离腔的顶部开口形状配合并可将所述开口部和固液分离腔的顶部开口压紧密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回收桶,其特征在于:述压板对应气液分离腔位置设置有朝向气液分离腔内部的上盖进气口,所述上盖进气口的位置设置在压板靠近气液分离腔前侧壁位置处。
26.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机身和安装在所述机身上并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的清洁头;流体输送系统,包括:清洁液桶;以及设置在清洁头上并与所述清洁液桶流体连通的流体分配器;流体回收系统,所述流体回收系统包括: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清洁头上并与所述动力装置流体连通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回收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25之一所述的回收桶。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桶设置为可移除地安装到机身的前侧,并在表面清洁设备工作时与动力装置流体连通。
CN202320406168.7U 2022-12-27 2023-03-07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Active CN2204949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1486 2022-12-27
CN2022235014866 2022-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4940U true CN220494940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7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6168.7U Active CN220494940U (zh) 2022-12-27 2023-03-07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4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65148U (zh) 回收箱及湿式清洁装置
CN108797719B (zh) 一种建筑餐厨垃圾回收及真空排污系统
CN215305565U (zh) 一种污水箱及洗地机
CN220494940U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CN215305566U (zh) 一种污水箱及洗地机
CN220494939U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CN116269093A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CN112754374A (zh) 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216933017U (zh) 污物收集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5940799U (zh) 用于清洁装置的污水箱和清洁装置
CN220024917U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存储部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CN218500649U (zh) 一种基于洗地机基站的污水箱
CN217526507U (zh) 一种清洁工具的过滤装置
CN215995820U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17118348U (zh) 一种洗地机的垃圾处理装置
CN219629544U (zh) 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集污桶
CN217119518U (zh) 一种洗地机的过滤装置
CN220676946U (zh) 带即抛式网袋的污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7659681U (zh) 回收箱及洗地机
CN215838801U (zh) 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218492674U (zh) 一种水箱及其清洁装置
CN219479971U (zh) 污水收集箱、基站和清洁设备
CN219468681U (zh) 一种回收箱及表面清洁装置
CN217367473U (zh) 一种清洁工具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18045005U (zh) 污物分离系统及清洁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