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2779U -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2779U
CN220492779U CN202322138184.5U CN202322138184U CN220492779U CN 220492779 U CN220492779 U CN 220492779U CN 202322138184 U CN202322138184 U CN 202322138184U CN 220492779 U CN220492779 U CN 220492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motor
dissipation shell
flat wir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81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ongson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ongson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ongson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ongson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81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2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2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2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右侧内部设有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右侧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左端设有散热壳体,且转轴外侧右端设有二号散热壳体,所述二号散热壳体右侧连接电机端部;所述电机端部包括螺纹圈,所述螺纹圈最右侧固定连接密封垫,且螺纹圈内部设有转动螺母,所述螺纹圈左侧固定连接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侧轴承连接转轴,所述转动螺母固定连接转轴整个扁线电机连接方式新颖,抛开了传统的电机底座,更加轻量化,而且散热效果好,连接转动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扁线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扁线电机与圆线电机的区别在于铜线的成形方式,扁线有利于电机槽满率的提升,一般圆线电机的槽满率为40%左右,而扁线电机的槽满率能达到60%以上。槽满率的提升意味着在空间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填充更多的铜线,产生更强的磁场强度,提升功率密度。
专利号CN201811063824.8公开了一种扁线电机绕组及扁线电机,其通过定子绕组、电机外壳和开关装置,所述电机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吊环,且电机外壳的外侧焊接有散热筋,所述电机外壳的外侧靠近散热筋的中间位置处穿插有固定筋,且电机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装置,所述电机外壳的后侧螺纹连接有后端盖。通过定子铁芯齿、定子铁芯槽、第一扁平线圈、第二扁平线圈、第三扁平线圈、第一扁平线圈首端、第一扁平线圈尾端、第二扁平线圈首端、第二扁平线圈尾端、第三扁平线圈首端和第三扁平线圈尾端的结合使用,能够用扁平导线代替传统的圆导线,将圆导线由于相切所浪费的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使定子绕组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但是该电机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外壳散热效果差,而且质量过重,其次,连接方式过于传统,无法适用在新能源汽车行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电机端部来实现扁线电机安装方式新颖化,而且通过设置端盖、散热壳体和二号散热壳体来实现扁线电机外壳轻量化,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扁线电机过于重型,散热效果差,连接方式传统,只能对扁线电机下端设置电机座实现安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右侧内部设有电机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右侧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左端设有散热壳体,且转轴外侧右端设有二号散热壳体,所述二号散热壳体右侧连接电机端部;
电机端部,所述电机端部包括螺纹圈,所述螺纹圈最右侧固定连接密封垫,且螺纹圈内部设有转动螺母,所述螺纹圈左侧固定连接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侧轴承连接转轴,所述转动螺母固定连接转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电机模块包括总模块,所述总模块右侧中心位置连接转轴左侧端,且总模块右侧设有定子,所述定子中心位置外侧包裹连接垫片,且定子内侧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内部设有转子,所述转子内侧中心位置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右侧端轴承连接轴承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轴承座包括矩形连接片,所述矩形连接片右侧固定连接轴承外壳,且矩形连接片四个顶点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右侧连接二号散热壳体。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螺纹圈右侧内部固定连接轴承外壳,且螺纹圈右侧外部固定连接二号散热壳体。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散热壳体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连接长柱,所述连接长柱右侧连接二号散热壳体,且所述散热壳体和二号散热壳体中心位置为连接垫片,且所述连接垫片外侧中心位置裸露在外。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端盖左侧表面设有散热孔,且端盖右侧固定连接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外侧设有二号散热孔,且二号散热壳体上设有相同的二号散热孔,且散热壳体和二号散热壳体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端盖、散热壳体和二号散热壳体,利用设置的散热孔和二号散热孔来实现整个扁线电机的散热效果突出,而且设置的散热孔和二号散热孔还能实现电机的轻量化,减少电机的重量和大小。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垫片,实现定子和外侧结构的连接的同时保护定子结构,而且可以在定子外侧开设不均匀的辅助槽,这样可以打乱原本规律的分布磁场,降低磁场谐波成分,从打达到降低震动的目的,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螺纹圈和密封垫,利用螺纹圈可以将整个扁线电机一侧进行螺纹连接,这样扁线电机下端就可以抛开传统的电机连接座,减少整个扁线电机的质量,从而使得扁线电机连接方式更加新颖,抛开了传统电机的形状,更加适用在新能源汽车行业。
综上所述,该扁线电机具有散热效果好,轻量化程度高,跑开了传统电机座的笨重,端部连接方式更加新颖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扁线电机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子和连接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包括端盖1,所述端盖1右侧内部设有电机模块2,所述电机模块2右侧连接转轴3,所述转轴3外侧左端设有散热壳体4,且转轴3外侧右端设有二号散热壳体41,所述二号散热壳体41右侧连接电机端部5;
电机端部5,所述电机端部5包括螺纹圈51,所述螺纹圈51最右侧固定连接密封垫52,且螺纹圈51内部设有转动螺母53,所述螺纹圈51左侧固定连接轴承座54,所述轴承座54内侧轴承连接转轴3,所述转动螺母53固定连接转轴3。
进一步,所述电机模块2包括总模块21,所述总模块21右侧中心位置连接转轴3左侧端,且总模块21右侧设有定子22,所述定子22中心位置外侧包裹连接垫片23,且定子22内侧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内部设有转子24,所述转子24内侧中心位置连接转轴3,所述转轴3右侧端轴承连接轴承座54,电机模块2就是确保扁线电机可以正常工作,连接垫片23的设置是为了保护定子22外侧表面,这样散热壳体4和二号散热壳体41设置连接的时候不会对定子22产生不必要的损坏,从而影响整体的正常工作,整个电机结构简单,原理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所述轴承座54包括矩形连接片541,所述矩形连接片541右侧固定连接轴承外壳542,且矩形连接片541四个顶点均设有连接柱543,所述连接柱543右侧连接二号散热壳体41,轴承座54是为了方便连接转轴3和电机端部5的,这样既可以稳定转轴3的转动,还能与二号散热壳体41进行连接,确保扁线电机连接稳定性,连接柱543为了方便轴承座54的连接固定,确保转轴3转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螺纹圈51右侧内部固定连接轴承外壳542,且螺纹圈51右侧外部固定连接二号散热壳体41,螺纹圈51是为了方便扁线电机右侧进行螺纹连接,与传统的电机底座进行区分,实现轻量化的同时,确保电机的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散热壳体4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连接孔42,所述连接孔42内设有连接长柱43,所述连接长柱43右侧连接二号散热壳体41,且所述散热壳体4和二号散热壳体41中心位置为连接垫片23,且所述连接垫片23外侧中心位置裸露在外,连接孔42和连接长柱43是为了散热壳体4和二号散热壳体41的连接更加稳定,然后还可以不影响整体的散热效果。
更进一步,所述端盖1左侧表面设有散热孔11,且端盖1右侧固定连接散热壳体4,所述散热壳体4外侧设有二号散热孔44,且二号散热壳体41上设有相同的二号散热孔44,且散热壳体4和二号散热壳体41对称设置,端盖1上设置散热孔11,散热壳体4和二号散热壳体41可设置二号散热孔44,这样整个扁线电机在保护了内部线路模块的同时,通风散热效果佳。
工作过程:首先将电机模块2进行组装,然后将端盖1安装在总模块21的外侧,将散热壳体4与端盖1进行连接,使得散热壳体4能安装在定子22的左端外侧,利用连接孔42和连接长柱43将散热壳体4和二号散热壳体41连接在连接垫片23的左右两端,既能对定子22以及内部结构进行保护,还能确保连接不会损坏定子22表面形状,使得整个扁线电机抗压能力强,稳定性更加,其次将二号散热壳体41与电机端部5进行连接,其中转轴3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54与转动螺母53进行固定连接,而且轴承座54是固定在二号散热壳体41内部右侧端的,结构紧凑,连接更加稳定,最后利用电机端部5上的螺纹圈51与外接结构进行螺纹连接,就可以实现整个扁线电机的连接方式新颖化,而且实用性强,抛开了传统电机底座的重量,实现轻量化;
在扁线电机转运的过程中,可以将螺纹圈51的右侧利用密封垫52进行密封,这样当后续需要进行转轴3连接输出的时候,可以确保连接位置不会被过多的灰尘干涉,确保整体的转动连接精度更高;
值得说明的是,在定子22外侧开设了辅助槽,这样可以打乱原本扁线电机分布的规律磁场,降低磁场谐波成分,达到降低震动的目的,从而降低噪音,整个扁线电机连接方式新颖,抛开了传统的电机底座,更加轻量化,而且散热效果好,连接转动精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1),所述端盖(1)右侧内部设有电机模块(2),所述电机模块(2)右侧连接转轴(3),所述转轴(3)外侧左端设有散热壳体(4),且转轴(3)外侧右端设有二号散热壳体(41),所述二号散热壳体(41)右侧连接电机端部(5);
电机端部(5),所述电机端部(5)包括螺纹圈(51),所述螺纹圈(51)最右侧固定连接密封垫(52),且螺纹圈(51)内部设有转动螺母(53),所述螺纹圈(51)左侧固定连接轴承座(54),所述轴承座(54)内侧轴承连接转轴(3),所述转动螺母(53)固定连接转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模块(2)包括总模块(21),所述总模块(21)右侧中心位置连接转轴(3)左侧端,且总模块(21)右侧设有定子(22),所述定子(22)中心位置外侧包裹连接垫片(23),且定子(22)内侧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内部设有转子(24),所述转子(24)内侧中心位置连接转轴(3),所述转轴(3)右侧端轴承连接轴承座(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54)包括矩形连接片(541),所述矩形连接片(541)右侧固定连接轴承外壳(542),且矩形连接片(541)四个顶点均设有连接柱(543),所述连接柱(543)右侧连接二号散热壳体(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圈(51)右侧内部固定连接轴承外壳(542),且螺纹圈(51)右侧外部固定连接二号散热壳体(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4)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连接孔(42),所述连接孔(42)内设有连接长柱(43),所述连接长柱(43)右侧连接二号散热壳体(41),且所述散热壳体(4)和二号散热壳体(41)中心位置为连接垫片(23),且所述连接垫片(23)外侧中心位置裸露在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左侧表面设有散热孔(11),且端盖(1)右侧固定连接散热壳体(4),所述散热壳体(4)外侧设有二号散热孔(44),且二号散热壳体(41)上设有相同的二号散热孔(44),且散热壳体(4)和二号散热壳体(41)对称设置。
CN202322138184.5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492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8184.5U CN220492779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8184.5U CN220492779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2779U true CN220492779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8184.5U Active CN220492779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2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377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发电机后端盖
CN220492779U (zh) 一种扁线电机端部连接结构
CN109104035A (zh) 一种大电流发电机
CN112510949A (zh) 无磁轭定子组件及轴向永磁轮毂式电机
CN114944731B (zh) 电机及飞行设备
CN207664814U (zh) 一种具有均布通风式防护罩的电机
CN212012334U (zh) 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电机用保护装置
CN212163021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散热组件
CN207910627U (zh) 一种带降温机构的新型变频电机
CN212627357U (zh) 一种铝漆包线结构的罩极电机
CN211830433U (zh) 一种紧凑高效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5378619U (zh) 一种电机用散热型前端盖
CN213585332U (zh) 一种三转子电机的定子支架
CN216313405U (zh) 一种喇叭散热结构
CN214314840U (zh) 一种防尘式小型电机
CN211320964U (zh) 一种半密闭车载充电机
CN210927311U (zh) 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电动机减震支座
CN212959287U (zh) 一种新型散热风扇
CN220273406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CN210142958U (zh) 一种散热方便的工业自动化电机
CN213521506U (zh) 一种船用高能效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296918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非晶电机
CN217824454U (zh) 马达及具有马达的电子设备
CN113193687A (zh) 一种便于拆装整流模块的紧凑发电机
CN216599193U (zh) 一种轮边桥高效高功率密度水冷永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