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2002U - 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2002U
CN220492002U CN202322095199.8U CN202322095199U CN220492002U CN 220492002 U CN220492002 U CN 220492002U CN 202322095199 U CN202322095199 U CN 202322095199U CN 220492002 U CN220492002 U CN 220492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assembly
top cover
mounting groove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51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51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2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2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2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端盖组件包括:极柱组件和顶盖组件。极柱组件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相连,且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限定沿径向延伸的安装槽;顶盖组件包括顶盖、下塑胶和上塑胶,所述顶盖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下塑胶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二极柱之间且所述下塑胶的内缘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塑胶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极柱之间且适于间隔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极柱,且顶盖组件具有容纳槽,容纳槽围绕第一极柱,且容纳槽内适于填充填充件以密封端盖组件。由此,通过将顶盖组件伸入安装槽并且对在顶盖组件的容纳槽内填充填充件,可在提高端盖组件装配效率的同时降低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装置领域的不断发展,储能装置在各方面的参数也趋于成熟,在储能装置批量生产过程中,对储能装置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一些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储能装置的外壳与极柱之间设置密封圈实现储能装置的密封,不同的储能装置规格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密封圈,在增加了储能装置装配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可在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具有上述端盖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极柱组件和顶盖组件。所述极柱组件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二极柱相连,且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二极柱限定沿径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下塑胶和上塑胶,所述顶盖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下塑胶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二极柱之间且所述下塑胶的内缘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塑胶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极柱之间且适于间隔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极柱:其中,所述顶盖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围绕所述第一极柱,且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填充件以密封所述端盖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之间限定出沿径向进行延伸的安装槽,顶盖组件的顶盖在伸入安装槽内后可位于下塑胶与上塑胶之间,顶盖可分别与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间隔开,从而使顶盖被限位的同时与极柱组件相互绝缘,在顶盖上设置有围绕第一极柱设置的容纳槽,在容纳槽内可以设置填充件。在对端盖组件进行装配时,可首先将顶盖组件置于安装槽内,再将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进行连接,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可对位于二者之间安装槽内的顶盖组件进行限位固定,由于顶盖组件的顶盖与极柱组件间隔开,可避免短路,此时顶盖组件的容纳槽围绕第一极柱,将填充件填充进容纳槽内即可实现极柱组件与端盖组件之间的密封,成本较低,无需使用密封圈即可保证端盖组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由此,通过将顶盖组件伸入安装槽并且对在顶盖组件的容纳槽内设置填充件,可在提高端盖组件装配效率的同时降低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一环体、连接筒部以及第二环体,所述第二极柱包括在径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第一盘体与所述第二环体相连,并与所述第一环体在轴向上相对以限定出所述安装槽。由此,通过将极柱组件设置为分体结构,可降低端盖组件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盘体上形成有环形减弱部和注液孔,所述环形减弱部用于焊接集流盘。由此,可在环形减弱部通过激光穿透焊实现第二极柱与集流盘的连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盘体上还形成有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与所述第二环体相连。由此,通过环形凸部与第二环体相连,可增加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包括内缘板以及本体板,所述内缘板设置于所述本体板的径向内侧,并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内缘板相较所述本体板远离所述第一环体延伸以限定出所述容纳槽。由此,可在降低端盖组件的装配难度的同时提高极柱组件与顶盖组件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板与所述内缘板之间的连接区域倾斜过渡。由此,可在设置填充件时保证端盖组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下塑胶包括: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沿所述极柱组件的轴向向下延伸,适于对所述极柱组件限位。由此,可进一步提高端盖组件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塑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上塑胶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内缘板径向内侧,适于将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极柱间隔开。由此,可在提高端盖组件连接稳固性的同时,提高端盖组件的绝缘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通过在储能装置内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端盖组件,可在提高储能装置装配效率的同时,降低储能装置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极柱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顶盖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端盖组件100、
极柱组件10、
第一极柱11、第一环体111、连接筒部112、第二环体113、
第二极柱12、第一盘体121、第二盘体122、环形减弱部1221、注液孔1222、环形凸部1223、
安装槽13、
顶盖组件20、
容纳槽21、
顶盖22、内缘板221、本体板222、
下塑胶23、限位凸缘231、
上塑胶24、弯折部241、
填充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100及储能装置。
如图1、图2、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盖组件100,端盖组件100包括:极柱组件10和顶盖组件20。
其中,极柱组件10包括:第一极柱11和第二极柱12,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相连,且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限定沿径向延伸的安装槽13;顶盖组件20包括顶盖22、下塑胶23和上塑胶24,所述顶盖伸入所述安装槽13,所述下塑胶23设于所述顶盖22与所述第二极柱12之间且所述下塑胶23的内缘伸入所述安装槽13,所述上塑胶24设于所述顶盖22与所述第一极柱11之间且适于间隔所述顶盖22与所述第一极柱。其中,顶盖22具有容纳槽21,容纳槽21围绕第一极柱11,且容纳槽21内设有填充件30以密封端盖组件100。
具体而言,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之间限定出沿径向进行延伸的安装槽13,顶盖组件20的顶盖22在伸入安装槽13内可位于下塑胶23与上塑胶24之间,顶盖22可分别与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间隔开,从而使顶盖22被限位的同时与极柱组件10相互绝缘,在顶盖22上设置有围绕第一极柱11设置的容纳槽21,在容纳槽21内可以设置填充件30。在对端盖组件100进行装配时,可首先将顶盖组件20置于安装槽13内,再将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进行连接,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可对位于二者之间安装槽13内的顶盖组件20进行限位固定,由于顶盖组件20的顶盖22与极柱组件10间隔开,可避免短路,此时顶盖组件20的容纳槽21围绕第一极柱11,将填充件30填充进容纳槽21内即可实现极柱组件10与端盖组件100之间的密封,成本较低,无需使用密封圈即可保证端盖组件10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盖组件100,通过将顶盖22的部分结构伸入安装槽13绝缘连接并且对在顶盖22的容纳槽21内设置填充件30,可在提高端盖组件100装配效率的同时降低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对顶盖22与极柱组件10的绝缘方式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可在顶盖22与极柱组件10相接处包覆绝缘层,也可在顶盖22与极柱组件10之间设置绝缘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插接或螺纹连接,只需保证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在端盖组件100装配完成后可稳定连接即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3-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柱11包括:第一环体111、连接筒部112以及第二环体113,第二极柱12包括在径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盘体121和第二盘体122,第一盘体121与第二环体113相连,并与第一环体111在轴向上相对以限定出安装槽13。
具体而言,连接筒部112可将第一环体111与第二环体113进行连接,且第一环体111可与第二极柱12的第一盘体121限定出安装槽13,第一极柱11通过第二环体113与第二极柱12的第一盘体121连接。在对端盖组件100进行装配时,首先对第二极柱12进行设置,而后将顶盖组件20伸入安装槽13的部分与第二极柱12的第一盘体121对应设置,而后再对第一极柱11进行安装,使第一环体111与第一盘体121对应设置以限定出安装槽13,最后将第一盘体121与第二环体113进行连接,此时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相对稳定连接,顶盖组件20被限位在安装槽13内,可使端盖组件100的结构更稳固。且在对极柱组件10以及顶盖组件20进行装配时,装配流程较为简单,装配难度较低。
由此,通过将极柱组件10设置为分体结构,可降低端盖组件100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第一盘体121与第二环体113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可通过焊接、铆接、插接或螺纹连接,只需保证第一盘体121与第二环体113相连后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连接稳定即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二盘体122上形成有环形减弱部1221和注液孔1222,环形减弱部1221用于焊接集流盘。
具体而言,第二盘体122上的环形减弱部1221可使第二盘体122的厚度减少,在对储能装置进行组装时,可首先将端盖组件100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的端盖组件100为整体结构,而后再将端盖组件100与储能装置的其他部分进行装配,在将极柱组件10与集流盘进行连接时,可在环形减弱部1221通过激光穿透焊实现极柱组件10与集流盘进行连接,加工难度较低,在极柱组件10与集流盘焊接完成后储能装置的稳定性较高。
由此,可在环形减弱部1221通过激光穿透焊实现第二极柱12与集流盘的连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3-图4所示,可选地,第二盘体122上还形成有环形凸部1223,环形凸部1223与第二环体113相连。
具体而言,第二盘体122上的环形凸部1223可与第一极柱11的第二环体113连接,在对极柱组件10进行装配时,将第一极柱11的第二环体113与第二极柱12的环形凸部1223连接,可使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相连,设置环形凸台可增加第二极柱12与第一极柱11第二环体113的接触面积,在进行连接时,可增加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连接的稳固性。
由此,通过环形凸部1223与第二环体113相连,可增加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的连接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环形凸部1223与第二环体113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可通过粘接、焊接进行连接,当使用粘接对环形凸部1223与第二环体113进行连接时,可使用快干金属胶或金属焊接胶进行连接,环形凸部1223与第二环体113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在焊接或粘接时可使二者的连接强度更高,在选择连接方式时只需保证环形凸部1223与第二环体113稳定连接即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如图1、图2、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22包括内缘板221以及本体板222,内缘板221设置于本体板222的径向内侧,并伸入安装槽13,内缘板221相较本体板222远离第一环体111延伸以限定出容纳槽21。
具体而言,在对端盖组件100进行组装时,通过将顶盖22的内缘板221伸入安装槽13,即可实现第一极柱11与第二极柱12对顶盖22的限位。在内缘板221远离第一环体111的方向上限定出容纳槽21,可对第一环体111的部分结构进行容纳,同时容纳槽21还可对第一极柱11起到定位作用。在进行装配时,将第一极柱11与容纳槽21进行配合即可保证第一极柱11安装到位,同时容纳槽21对第一极柱11的位置进行限制。
由此,可在降低端盖组件100的装配难度的同时提高极柱组件10与顶盖组件20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进一步地,本体板222与内缘板221之间的连接区域倾斜过渡。
具体而言,在将极柱组件10与顶盖组件20进行装配时,通过将顶盖22设置在安装槽13内即可通过极柱组件10对顶盖22进行限位,此时顶盖22的容纳槽21围绕第一极柱11,第一极柱11与远离第一极柱11方向的容纳槽21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空隙,填充件30可填充在空隙中实现对端盖组件100的密封。在进行填充件30填充时,需要将填充件30加热至一定稳定,使填充件30处于流动状态,将本体板222与内缘板221之间的连接区域设置为倾斜过渡,可在倾斜过渡区域为填充件30提供容置空间,且由于连接区域倾斜设置,可使流动状态的填充件30具有向内缘板221方向流动的趋势,也就是使填充件30向第一极柱11方向流动,进而可防止填充件30溢流出容纳槽21,增加填充件30与极柱组件10以及顶盖组件20的接触面积,提高填充件30对端盖组件100的密封效果。
可选地,填充件30可以是热熔胶,热熔胶保证端盖组件10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塑胶23的内缘伸入安装槽13。
具体而言,在顶盖组件20进行装配过程中,通过在安装槽13内设置下塑胶23,可将顶盖22与第二极柱12间隔开,从而使二者相对绝缘。由此,可在提高端盖组件100连接稳固性的同时,提高端盖组件100的绝缘性。
可选地,下塑胶23还包括下塑胶本体,下塑胶本体与顶盖22的本体板222相连。通过将下塑胶本体与顶盖22的本体板222相连,可进一步提高端盖组件100的稳固性。
如图3所示,可选地,下塑胶23包括:限位凸缘231,限位凸缘231沿极柱组件10的轴向向下延伸,适于对极柱组件10限位。在端盖组件100进行装配时,将下塑胶23的内缘伸入至安装槽13后可对下塑胶23进行限位,下塑胶23的限位凸缘231,可在径向方向上对极柱组件10进行限位,进而可实现下塑胶23与极柱组件10的相互限位。由此,可进一步提高端盖组件100的连接稳固性。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塑胶24设置于安装槽13内,上塑胶24包括弯折部241,弯折部241设置于内缘板221径向内侧,适于将顶盖22与第一极柱11间隔开。通过上塑胶24的弯折部241,可使顶盖22与第一极柱11之间相互绝缘,由于下塑胶23设置在顶盖22与第二极柱12之间,上塑胶24与下塑胶23可使顶盖22与极柱组件10实现相对绝缘。由此,可在提高端盖组件100连接稳固性的同时,提高端盖组件100的绝缘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端盖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通过在储能装置内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端盖组件100,可在提高储能装置装配效率的同时,降低储能装置生产成本。
下面根据如图1-图5所示,描述一个实施例的端盖组件100的具体结构:
该端盖组件100包括:极柱组件10和顶盖组件20。极组组件包括:第一极柱11和第二极柱12,第一极柱11包括:第一环体111、连接筒部112以及第二环体113,第二极柱12包括在径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盘体121和第二盘体122,第一盘体121与第二环体113相连,并与第一环体111在轴向上相对以限定出安装槽13。第二盘体122上形成有环形减弱部1221和注液孔1222,环形减弱部1221用于焊接集流盘。第二盘体122上还形成有环形凸部1223,环形凸部1223与第二环体113相连。
顶盖组件20包括:顶盖22、下塑胶23以及上塑胶24,顶盖22包括内缘板221以及本体板222,内缘板221设置于本体板222的径向内侧,并伸入安装槽13,内缘板221相较本体板222远离第一环体111延伸以限定出容纳槽21。本体板222与内缘板221之间的连接区域倾斜过渡。下塑胶23的内缘伸入安装槽13。下塑胶23包括:限位凸缘231,限位凸缘231沿极柱组件10的轴向向下延伸,适于对极柱组件10限位。上塑胶24设置于安装槽13内,上塑胶24包括弯折部241,弯折部241设置于内缘板221径向内侧,适于将顶盖22与第一极柱11间隔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柱组件,所述极柱组件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二极柱相连,且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二极柱限定沿径向延伸的安装槽;
顶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下塑胶和上塑胶,所述顶盖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下塑胶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二极柱之间且所述下塑胶的内缘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塑胶设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极柱之间且适于间隔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极柱;
其中,所述顶盖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围绕所述第一极柱,且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填充件以密封所述端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一环体、连接筒部以及第二环体,所述第二极柱包括在径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第一盘体与所述第二环体相连,并与所述第一环体在轴向上相对以限定出所述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体上形成有环形减弱部和注液孔,所述环形减弱部用于焊接集流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体上还形成有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与所述第二环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内缘板以及本体板,所述内缘板设置于所述本体板的径向内侧,并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内缘板相较所述本体板远离所述第一环体延伸以限定出所述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板与所述内缘板之间的连接区域倾斜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包括: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沿所述极柱组件的轴向向下延伸,适于对所述极柱组件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上塑胶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内缘板径向内侧,适于将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极柱间隔开。
9.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
CN202322095199.8U 2023-08-04 2023-08-04 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Active CN220492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5199.8U CN220492002U (zh) 2023-08-04 2023-08-04 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5199.8U CN220492002U (zh) 2023-08-04 2023-08-04 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2002U true CN220492002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3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5199.8U Active CN220492002U (zh) 2023-08-04 2023-08-04 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2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115983A (ko) 이차 전지
CN217158371U (zh)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CN110993839A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应用其的动力电池
CN218677502U (zh) 动力电池极柱的焊接结构
CN11313105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封装结构、顶盖、动力电池
CN114156579A (zh)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及电池
WO2022262403A1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其制造方法
CN216720233U (zh) 圆柱电池
CN220492002U (zh) 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CN116505209B (zh) 极柱组件、电池、电池端盖及其组装方法
CN212161872U (zh) 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
CN219040598U (zh)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CN117175093A (zh) 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CN116470198A (zh) 电池顶盖和具有该电池顶盖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980822U (zh) 动力电池顶盖的焊接结构
CN217823029U (zh)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CN219180634U (zh) 动力电池盖板和电池
CN115483487B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18385463U (zh) 电池顶盖的分体注塑铆接结构与电池顶盖
CN217009500U (zh) 电池
CN215732104U (zh) 极柱组件及顶盖组件
KR100516108B1 (ko) 전기에너지 저장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4447413A (zh) 一种电池盖板以及电池
CN113471582A (zh) 一种顶盖组件、基于该顶盖组件的锂离子电池
CN214336859U (zh) 一种电池铆钉结构和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