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8019U -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8019U
CN220488019U CN202222316539.0U CN202222316539U CN220488019U CN 220488019 U CN220488019 U CN 220488019U CN 202222316539 U CN202222316539 U CN 202222316539U CN 220488019 U CN220488019 U CN 220488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electrical apparatus
screw head
connecting rod
electric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65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天一
田云
王佑喜
杨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65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8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8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8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包括:连接杆,其一端形成有螺头,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螺头相邻近,且第一段呈多棱柱状,第二段具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机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具有外螺纹,通过螺纹与第一电器的第一装配孔连接,实现将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的初步连接。第一段位于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之间,且第一段呈多棱柱状,可将扳手从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之间的缝隙中探入,可以接触到第一段,通过旋动第一段将连接杆与第一装配孔稳固连接,也即将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稳固连接,整个连接过程无需拆卸任何一个电器的机壳,操作方便,大大提升了两台机器连接安装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采用该连接结构的组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电种类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家电增多,又面临着无处安放的问题。目前购买多个电器的家庭一般采用沿侧方并排排列的方式放置,但是在此情况下,将会不必要地占用较大的面积。
现有一些技术中多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将两台电器设备上下连接,但是目前已有的两台机器的连接方式比较繁琐,需要将其中一台机器拆开之后再进行连接固定,需要在上方或者下方进行螺栓的紧固。
此外,由于螺栓连接结构相对较为稳定,一旦紧固就不方便再进行调节,从而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组合机连接时需要将其中一台机器拆开之后再进行连接固定,存在连接方式比较繁琐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杆,其一端形成有螺头,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螺头相邻近,且所述第一段呈多棱柱状,所述第二段具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
套筒,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套筒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段相吻合内棱面,所述套筒的外侧具有外棱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头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
垫片,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垫片与所述螺头相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的长度大于所述螺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上与所述螺头相背的一侧面上凸出延伸形成有螺柱,所述螺柱可拆卸连接有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外侧具有正六棱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组合机,包括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所述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通过组合机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组合机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杆,其一端形成有螺头,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螺头相邻近,且所述第一段呈多棱柱状,所述第二段具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电器的机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具有与所述连接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段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装配孔连接;
第二电器的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所述螺头探入至所述第二装配孔中,并限位在所述第二电器的机壳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头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二装配孔为长方形孔,所述螺头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长度和宽度,所述螺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
套筒,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套筒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段相吻合内棱面,所述套筒的外侧具有外棱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
垫片,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垫片与所述螺头相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的长度大于所述螺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上与所述螺头相背的一侧面上凸出延伸形成有螺柱,所述螺柱可拆卸连接有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上与所述螺头相背的一侧面上凸出延伸形成有螺柱,所述螺柱可拆卸连接有螺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机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杆,其一端形成有螺头,螺头用于探入至第二电器的第二装配孔中,并限位在第二电器的机壳的内侧,用于与第二电器连接。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具有外螺纹,通过螺纹与第一电器的第一装配孔连接,实现将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的初步连接。第一段位于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之间,且第一段呈多棱柱状,可将扳手从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之间的缝隙中探入,可以接触到第一段,通过旋动第一段进而将连接杆与第一装配孔稳固连接,也即将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稳固连接,整个连接过程无需拆卸任何一个电器的机壳,操作方便,大大提升了两台机器连接安装的效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机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机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组合机连接结构连接状态分解图;
图4是图2中的组合机连接结构连接状态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组合机连接结构连接状态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本组合机连接结构1用于将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连接。如图2所示,该组合机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端形成有螺头12,连接杆11至少包括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第一段111与螺头12相邻近,且第一段111呈多棱柱状,第二段112具有外螺纹。
本实施例的组合机连接结构在连接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时,螺头12用于探入至第二电器30的第二装配孔中,并限位在第二电器30的机壳的内侧,用于与第二电器30连接。连接杆11包括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第二段112具有外螺纹,第二段112可通过螺纹与第一电器20的第一装配孔连接,进而实现将第一电器20与第二电器30的初步连接。
第一段111位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且第一段111呈多棱柱状,可将扳手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的缝隙中探入,可以接触到第一段111,进而旋动第一段111,进而实现将连接杆11与第一装配孔稳固连接,也即将第一电器20与第二电器30稳固连接,整个连接过程无需拆卸任何一个电器的机壳,操作方便,大大提升了两台机器连接安装的效率。
在组合装配时,第一电器20可位于第二电器30的上方,也可第一电器20位于第二电器30的下方,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器20位于第二电器30的上方为例进行说明。
也即,组合机连接结构在连接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时,螺头12朝下设置,螺头12探入至下方的第二电器30的第二装配孔中,并限位在第二电器30的机壳的内侧,用于与第二电器30连接。连接杆11的第二段112朝上延伸,第二段112插入至第一电器20的第一装配孔中。第一段111位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通过将扳手探入至第一电器20与第二电器30的缝隙中旋动第一段111,实现将第二段112旋入至第一装配孔中,直至第二段112完全旋至第一装配孔中,实现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的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连接后,位于上方的第一电器20的重力施压在第一段111上,为了提高连接杆11的支撑强度,第一段111的直径越粗其支撑能力越强,由于第一段111与第二段112为一体成型结构,若两段直径悬殊太大,不容易生产制造。因此,本方案不通过增加第一段111的直径实现。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套筒13,套筒13套设在连接杆11的外侧,套筒13内具有与第一段111相吻合内棱面,套筒13的外侧具有外棱面。套筒13的外径相对较大,操作会容易许多,且支撑强度得到有效提高。
套筒13卡在第一段111的外侧,因此,通过扳手旋动套筒13,即可实现套筒带动连接杆11转动。
装配完毕时,套筒13的上端面抵接第一电器20的底部,套筒13的下端面抵接第二电器30的顶部,套筒13的高度反应了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的连接缝隙。本实施例中套筒13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通过减小套筒13的高度的方式,实现减小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的连接缝隙的宽度,避免连接缝太宽容易藏灰等问题。
由于螺头12需要穿过第二电器30的第二装配孔,然后限位在第二电器30的内侧,装配螺头12时为了避免拆开第二电器30的机壳,螺头12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装配孔,在装配时将螺头12倾斜穿过第二装配孔,然后回位,即可限位卡挡在第二装配孔的内侧。为了方便将螺头12穿过第二装配孔,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螺头12的形状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
为了解决如果螺头12的尺寸较第二装配孔大的太多,导致即便倾斜穿过也不太方便操作的问题,以及如果螺头12的尺寸较第二装配孔仅稍微大一些的话,在其穿过第二装配孔回位后,两者仅一小圈的边沿接触,存在稳固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装配孔为长方形孔,螺头12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第二装配孔的长度和宽度,螺头12的长度大于第二装配孔的宽度。螺头12在穿过第二装配孔时无需倾斜穿过,使其长度方向与第二装配孔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即可正面穿过,然后将螺头12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90°最优),由于螺头12的长度大于第二装配孔的宽度,因此即可将螺头12止挡在第二电器30的内侧。本实施例的方案更加方便将螺头12与第二电器30连接,易于实施操作。
为了提高该组合机连接结构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连接的稳固性,防止电器工作产生的震动进行刚性传递,长期会导致连接杆11与第一电器20的螺纹连接松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垫片15,垫片15套设在连接杆11上,垫片15与螺头12相贴合设置。在该组合机连接结构连接在电器上时,垫片15夹持在螺头12和第二电器30的机壳顶部之间,垫片15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机器震动作用,提高连接杆11与第一电器20连接的稳固性。
在装配时需要将垫片15连同螺头12一起穿过第二装配孔探入到第二电器30的机壳内,为了方便装配垫片15,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垫片15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且垫片15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第二装配孔的长度和宽度,垫片15的长度大于第二装配孔的宽度。垫片15在穿过第二装配孔时无需倾斜穿过,使其长度方向与第二装配孔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即可正面穿过,然后将垫片15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90°最优),由于垫片15的长度大于第二装配孔的宽度,因此即可将垫片15止挡在第二电器30的内侧。本实施例的方案更加方便将垫片15与第二电器30连接,易于实施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垫片15的长度大于螺头12的长度,垫片15的宽度大于螺头12的宽度,可以使得螺头12的整个内侧面完全贴合在垫片15上,避免其出现悬空导致机器震动带动其震动的情况发生。
为了方便在螺头12穿过第二装配孔后转动时能够转动至最佳的限位位置,提高螺头12与第二电器30连接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垫片15上与螺头12相背的一侧面上凸出延伸形成有螺柱16,也即螺柱16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杆11的延伸方向一致,螺柱16可拆卸连接有螺帽17。
第二电器30上与第二装配孔相邻近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装配孔,如图3、图4、图5所示,将垫片15旋转至一定角度,使得螺柱16穿过第三装配孔,至少部分探入至第二电器20和第三电器30之间的连接缝隙中,从第二电器20和第三电器30之间的连接缝隙中将螺帽17与螺柱16旋接,实现了对垫片15的固定。防止长期使用导致垫片15偏移,而降低减震效果的问题。
通过在第二电器20和第三电器30之间的连接缝隙中操作螺帽17,将螺帽17与螺柱16旋紧,无需拆卸第二电器20和第三电器30任何一个电器的机壳,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3的外侧具有正六棱面,套筒13的外径可采用标准的六棱螺母的规格尺寸,可以通用于固定口径的扳手或者活口扳手进行操作,适用性更加广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合机,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其中,第一电器20的机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孔201,第一装配孔201内具有与连接杆1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第二电器30的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配孔301。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通过组合机连接结构1连接,如图2-图5所示,该组合机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端形成有螺头12,连接杆11包括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第一段111与螺头12相邻近,且第一段111呈多棱柱状,第二段112具有外螺纹。
组合机连接结构在连接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时,螺头12用于探入至第二电器30的第二装配孔中,并限位在第二电器30的机壳的内侧,用于与第二电器30连接。连接杆11包括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第二段112具有外螺纹,第二段112可通过螺纹与第一电器20的第一装配孔连接,进而实现将第一电器20与第二电器30的初步连接。
第一段111位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且第一段111呈多棱柱状,可将扳手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的缝隙中探入,可以接触到第一段111,进而旋动第一段111,进而实现将连接杆11与第一装配孔稳固连接,也即将第一电器20与第二电器30稳固连接,整个连接过程无需拆卸任何一个电器的机壳,操作方便,大大提升了两台机器连接安装的效率。
在组合装配时,第一电器20可位于第二电器30的上方,也可第一电器20位于第二电器30的下方,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器20位于第二电器30的上方为例进行说明。
也即,组合机连接结构在连接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时,螺头12朝下设置,螺头12探入至下方的第二电器30的第二装配孔中,并限位在第二电器30的机壳的内侧,用于与第二电器30连接。连接杆11的第二段112朝上延伸,第二段112插入至第一电器20的第一装配孔中。第一段111位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通过将扳手探入至第一电器20与第二电器30的缝隙中旋动第一段111,实现将第二段112旋入至第一装配孔中,直至第二段112完全旋至第一装配孔中,实现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的稳固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套筒13,套筒13套设在连接杆11的外侧,套筒13内具有与第一段111相吻合内棱面,套筒13的外侧具有外棱面。套筒13的外径相对较大,操作会容易许多,且支撑强度得到有效提高。
套筒13卡在第一段111的外侧,因此,通过扳手旋动套筒13,即可实现套筒带动连接杆11转动。
装配完毕时,套筒13的上端面抵接第一电器20的底部,套筒13的下端面抵接第二电器30的顶部,套筒13的高度反应了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的连接缝隙。本实施例中套筒13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通过减小套筒13的高度的方式,实现减小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的连接缝隙的宽度,避免连接缝太宽容易藏灰等问题。
为了提高该组合机连接结构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连接的稳固性,防止电器工作产生的震动进行刚性传递,长期会导致连接杆11与第一电器20的螺纹连接松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垫片15,垫片15套设在连接杆11上,垫片15与螺头12相贴合设置。在该组合机连接结构连接在电器上时,垫片15夹持在螺头12和第二电器30的机壳顶部之间,垫片15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机器震动作用,提高连接杆11与第一电器20连接的稳固性。
为了方便在螺头12穿过第二装配孔后转动时能够转动至最佳的限位位置,提高螺头12与第二电器30连接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垫片15上与螺头12相背的一侧面上凸出延伸形成有螺柱16,也即螺柱16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杆11的延伸方向一致,螺柱16可拆卸连接有螺帽17。
第二电器30上与第二装配孔301相邻近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装配孔302,将垫片15旋转至一定角度,使得螺柱16穿过第三装配孔302,至少部分探入至第二电器20和第三电器30之间的连接缝隙中,从第二电器20和第三电器30之间的连接缝隙中将螺帽17与螺柱16旋接,实现了对垫片15的固定。防止长期使用导致垫片15偏移而降低减震效果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组合机连接结构的其他细节特征可参见实施例一中记载,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可以是洗衣机、干衣机、洗鞋机等各种洗涤电器的任意组合。还可以是烤箱、蒸箱、微波炉、洗碗机等各种厨房电器的任意组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杆,其一端形成有螺头,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螺头相邻近,且所述第一段呈多棱柱状,所述第二段具有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
套筒,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套筒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段相吻合内棱面,所述套筒的外侧具有外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头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连接结构还包括:
垫片,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垫片与所述螺头相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长度大于所述螺头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上与所述螺头相背的一侧面上凸出延伸形成有螺柱,所述螺柱可拆卸连接有螺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具有正六棱面。
9.一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所述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通过组合机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组合机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杆,其一端形成有螺头,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螺头相邻近,且所述第一段呈多棱柱状,所述第二段具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电器的机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具有与所述连接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段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装配孔连接;
第二电器的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所述螺头探入至所述第二装配孔中,并限位在所述第二电器的机壳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头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二装配孔为长方形孔,所述螺头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长度和宽度,所述螺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宽度。
CN202222316539.0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Active CN220488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539.0U CN220488019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539.0U CN220488019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8019U true CN220488019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40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6539.0U Active CN220488019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8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7162A (zh)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CN220488019U (zh)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CN206471631U (zh) 一种固定架及墙壁开关或墙壁插座
CN207487003U (zh) 空调室外机的隔音板固定结构
CN111425940B (zh) 一种风机盘管用风机电机固定板互锁结构
CN207910411U (zh) 一种用于接线盒的线缆固定装置
CN218493967U (zh) 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KR101260258B1 (ko) 실외하우징이 결합된 돔카메라
CN209048078U (zh) 一种洗碗机水软化器的固定结构及洗碗机
CN209358693U (zh) 一种连接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叠堆式机顶盒
CN207801206U (zh) 一种低压开关柜的眉头安装结构
CN216488883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家居wifi插排
CN207960882U (zh)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CN209059116U (zh) 内窥镜操作部的螺旋管固定座
CN218498519U (zh)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CN21089194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电控安装板安装结构
CN210832717U (zh) 一种回弹扭簧式靠墙限位装置
CN208982413U (zh) 一种变容抱箍
CN218899370U (zh) 一种嵌入式洗碗机与橱柜的装配结构
CN109587986A (zh) 一种多功能电气控制柜
CN204478615U (zh) 冰箱和用于冰箱的压缩机安装板
CN208707453U (zh) 一种能够减震的家用发电机安装支架
CN209344532U (zh) 一种具有便于维护的电力连接器
CN110453448B (zh) 一种家电设备电器件的固定结构
CN209194132U (zh) 一种织机筘座紧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