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0882U -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0882U
CN207960882U CN201820130403.1U CN201820130403U CN207960882U CN 207960882 U CN207960882 U CN 207960882U CN 201820130403 U CN201820130403 U CN 201820130403U CN 207960882 U CN207960882 U CN 207960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mpressor
tablet
hole
damp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304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名耀
陈泉
周学怀
李旺宏
王勇
谢利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01304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0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0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0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1);第一连接件(2),能够与压缩机本体(1)的外周壁相贴合连接;第二连接件(5),用于与第一连接件(2)连接、以对第一连接件(2)固定;减振部件(4),设置于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5)之间;且第一连接件(2)、减振部件(4)和第二连接件(5)的排布方向沿着压缩机本体(1)的外周壁的切向排布、且与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方向垂直。通过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沿切向排布的第一、第二连接件和减振部件对压缩机本体的切向振动进行减振,降低压缩机本体产生的切向方向的振动,解决制冷系统由于管路振动大引起的噪音、可靠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等制冷系统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家用电器。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基本作用是吸收并压缩冷媒,提高冷媒的压力和温度,它不仅是制冷系统中提供动力的部件,也是振动产生的来源,对关联的管路系统和支撑的钣金结构有较强和持续的冲击振动作用。在制冷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制冷系统的失效和破坏大部分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制冷系统的振动是制冷系统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
经典的制冷系统结构会在压缩机的安装板或L支脚上设置减振垫圈,可降低压缩机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压缩机径向的振动在制冷系统上的放大效果远小于压缩机的切向振动,制冷系统上的振动很大因素是由于压缩机的切向振动引起的,因此降低压缩机的切向振动对制冷系统意义重大。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存在切向振动而导致压缩机结构强度降低或损坏以致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性能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存在切向振动而导致压缩机结构强度降低或损坏以致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性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其包括:
压缩机本体;
第一连接件,能够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外周壁相贴合连接;
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以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
减振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排布方向沿着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外周壁的切向排布、且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轴线方向垂直。
优选地,
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排布方向在水平平面内延伸。
优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上部位置。
优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L型支脚,包括相连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外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平板,且所述第三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相匹配对应。
优选地,
所述第二平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三平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减振部件上设置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相对、以形成容纳螺纹连接件穿过的空间。
优选地,
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方向相一致、且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
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压缩机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减振部件相接的受力面延伸后经过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轴线。
优选地,
所述螺纹连接件包括螺杆,且所述螺杆的直径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中的最小值要小1mm以上。
优选地,
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与制冷系统的侧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U形板件结构,包括两平行的侧板和连接二者的中间板,在其中一侧板的端部通过弯折形成一个所述第三平板、在另一侧板的端部也通过弯折形成另一个所述第三平板,且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所述螺纹孔能够将第二连接件螺纹固定于所述侧面板上。
优选地,
所述减振部件为两个以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减振部件均与所述减振部件一一对应设置;和/或,所述减振部件为减振垫圈。
优选地,
在所有减振部件中,至少一个减振部件位于与其相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顺时针方向下游、至少一个减振部件位于与其相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顺时针方向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和制冷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和制冷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减振部件,并且将减振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排布方向沿着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外周壁的切向排布、且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轴线方向垂直,能够通过沿切向排布的第一、第二连接件和减振部件对压缩机本体的切向振动进行减振作用,降低压缩机本体产生的切向方向的振动,有效地解决制冷系统由于管路振动大引起的噪音、可靠性低的问题,减小制冷系统中的管路振动,从而使本制冷系统运行更为安静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的正视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压缩机本体;2、第一连接件;21、第一平板;22、第二平板;3、螺纹连接件;31、螺杆;32、螺母;4、减振部件;5、第二连接件;51、第三平板;52、侧板;53、中间板;5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其包括:压缩机本体1;第一连接件2,能够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外周壁相贴合连接;第二连接件5,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以对所述第一连接件 2固定;第二连接件能够与制冷系统的侧门板连接以被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 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对应且相互连接;
减振部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所述减振部件4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排布方向沿着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外周壁的切向排布、且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方向垂直。
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减振部件,并且将减振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排布方向沿着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外周壁的切向排布、且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轴线方向垂直,能够通过沿切向排布的第一、第二连接件和减振部件对压缩机本体的切向振动进行减振作用,降低压缩机本体产生的切向方向的振动,有效地解决制冷系统由于管路振动大引起的噪音、可靠性低的问题,减小制冷系统中的管路振动,从而使本制冷系统运行更为安静和可靠。
优选地,
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所述减振部件4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排布方向在水平平面内延伸。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本体的优选布置方式,即竖向布置或称立式布置,第一连接件、所述减振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排布方向在水平平面内延伸,能够防止压缩机本体产生围绕压缩机本体轴线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即防止压缩机本体产生切向方向的振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只能产生防止径向方向的转动而言(图1 中压缩机本体下方的减振部件),能够产生切向振动的防止,或降低压缩机壳体的切向振动,减小制冷系统中的管路振动,从而使本制冷系统运行更为安静和可靠。
优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上部位置。由于压缩机本体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端容易产生尤其是切向方向的振动(即围绕压缩机本体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因此将第一连接件2连接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上部位置,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减振部件和第二连接件对压缩机的上部产生的切向振动进行防止或避免,或降低压缩机壳体上端的切向振动,能够有效地减小制冷系统中的管路振动,从而使本制冷系统运行更为安静和可靠。
优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2为L型支脚,包括相连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平板21和第二平板22,所述第一平板21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外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三平板51,且所述第三平板51与所述第二平板22相匹配对应。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优选具体结构形式,将第一连接件设置为L型支脚的形式,能够通过第一平板连接至压缩机本体的外周面上 (优选通过焊接紧固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二平板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三平板对应、实现二者的连接,从而完成将压缩机本体外周壁沿切向进行相对固定,防止其产生转动而形成的切向振动。
优选地,
所述第二平板2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未示出),在所述第三平板5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未示出),所述减振部件4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未示出),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相对、以形成容纳螺纹连接件 3穿过的空间。通过在第二平板、第三平板以及减振部件上分别设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通孔,能够容纳螺纹连接件穿过,从而对第二平板、第三平板和减振部件实现同时的螺纹连接,以将三者进行固定,从而将压缩机本体外周壁进行固定,防止其产生切向方向的振动(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
优选地,
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方向相一致、且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这样能够使得减振部件和螺纹连接件对压缩机本体的外周面产生水平切向方向的固定作用,防止压缩机本体产生围绕压缩机本体轴线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切向转动,防止或减小产生的切向振动。
优选地,
所述第一平板21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连接时,所述第二平板22与所述减振部件4相接的受力面延伸后经过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这样能够使得与第二平板相垂直的第一平板保证与压缩机本体外周壁的尽可能的切向贴合,防止贴合不紧密而产生与压缩机本体之间的连接松动,提高第一平板与压缩机本体之间的紧固程度。即所述L型支脚与压缩机本体1连接时,所述L型支脚与减振垫圈的受力面延伸后经过压缩机本体的轴线。
优选地,
所述螺纹连接件3包括螺杆31,且所述螺杆的直径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中的最小值要小1mm以上。这样能够保证螺杆正常地穿设进入三个通孔中而不发生摩擦或振动,安装时还需避免螺杆31与横向L 型支脚、减振垫圈以及第二连接件5的连接孔出相接触,避免振动引起的磨损和噪音。
优选地,
所述第二连接件5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与制冷系统的侧面板固定连接。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优选固定方式,将第二连接件通过螺纹或焊接的方式与制冷系统的侧门板固定,能够对第二连接件形成良好的固定作用,从而达到对第一连接件的固定作用,为防止第一连接件产生切向振动提供了条件。
优选地,
所述第二连接件5为U形板件结构,包括两平行的侧板52和连接二者的中间板53,在其中一侧板52的端部通过弯折形成一个所述第三平板51、在另一侧板52的端部也通过弯折形成另一个所述第三平板51,且所述中间板53 上设置有螺纹孔54、通过所述螺纹孔54能够将第二连接件5螺纹固定于所述侧面板上。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进一步优选的具体结构形式,通过这样的结构形式能够通过弯折出的第三平板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平板产生匹配连接作用,通过侧板和中间板形成U形结构,利用中间板以及其上的螺纹孔能够将其螺纹连接与制冷系统的侧面板上,形成对第二连接件的固定作用。
优选地,
所述减振部件4为两个以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均与所述减振部件4一一对应设置;和/或,所述减振部件4为减振垫圈。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部件的优选个数和优选结构形式,在压缩机本体外增加2个或多个横向L支脚(即第一连接件)、连接支架(即第二连接件)以及分别与横向L支脚和连接支架连接的连接件(即减振部件),通过这些新增的减振部件,可降低压缩机壳体上端的切向振动。
优选地,
在所有减振部件4中,至少一个减振部件4位于与其相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顺时针方向下游、至少一个减振部件4位于与其相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 2的顺时针方向的上游。
这样使得减振垫圈必须至少有一个与其他减振垫圈相对L支脚不在压缩机壳体轴线的同一旋转方向上,不能全部都放置在横向L支脚的相对缩机壳体轴线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制冷系统运行时,压缩机本体产生的切向振动传递到横向L支脚(即第一连接件2)处,使得横向L支脚(第一连接件 2)与固定在制冷系统侧面面板上的连接板产生相对位移,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时,两各或多个横向L支脚中总有一个会压缩减振垫圈,减振垫圈弹性形变后产生反作用力,限制横向L支脚的进一步位移,进而降低压缩机本体的切向振动。
压缩机本体1和横向L支脚(即第一连接件2)通过焊接工艺紧固连通,减振垫圈在连接板(即第二连接件5)和横向L支脚之间,通过螺杆31和螺母32将横向L支脚、减振垫圈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在使用螺杆31、螺母32连接时,螺母32旋得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以恰好夹紧横向L支脚和连接板为宜,过紧会使得减振垫圈失去缓冲区,失去减振的作用;过松会使得减振垫圈减振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通过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能够通过沿切向排布的第一、第二连接件和减振部件对压缩机本体的切向振动进行减振作用,降低压缩机本体产生的切向方向的振动,有效地解决制冷系统由于管路振动大引起的噪音、可靠性低的问题,减小制冷系统中的管路振动,从而使本制冷系统运行更为安静和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本体(1);
第一连接件(2),能够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外周壁相贴合连接;
第二连接件(5),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以对所述第一连接件(2)固定;
减振部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所述减振部件(4)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排布方向沿着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外周壁的切向排布、且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所述减振部件(4)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排布方向在水平平面内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上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为L型支脚,包括相连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平板(21)和第二平板(22),所述第一平板(21)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外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三平板(51),且所述第三平板(51)与所述第二平板(22)相匹配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平板(2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三平板(5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减振部件(4)上设置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相对、以形成容纳螺纹连接件(3)穿过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方向相一致、且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板(21)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连接时,所述第二平板(22) 与所述减振部件(4)相接的受力面延伸后经过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连接件(3)包括螺杆,且所述螺杆的直径比所述第一通孔(20)、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中的最小值要小1mm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5)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与制冷系统的侧面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5)为U形板件结构,包括两平行的侧板(52)和连接二者的中间板(53),在其中一侧板(52)的端部通过弯折形成一个所述第三平板(51)、在另一侧板(52)的端部也通过弯折形成另一个所述第三平板(51),且所述中间板(53)上设置有螺纹孔(54)、通过所述螺纹孔(54)能够将第二连接件(5)螺纹固定于所述侧面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部件(4)为两个以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均与所述减振部件(4)一一对应设置;和/或,所述减振部件(4)为减振垫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有减振部件(4)中,至少一个减振部件(4)位于与其相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顺时针方向下游、至少一个减振部件(4)位于与其相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顺时针方向的上游。
13.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
CN201820130403.1U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Active CN207960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0403.1U CN207960882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0403.1U CN207960882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0882U true CN207960882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5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30403.1U Active CN207960882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08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7162A (zh) * 2018-01-25 2018-06-15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7162A (zh) * 2018-01-25 2018-06-15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WO2019144641A1 (zh) * 2018-01-25 2019-08-0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7162A (zh)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CN207960882U (zh) 一种具有切向减振装置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CN106402004A (zh) 一种减震消音风机
CN206673759U (zh) 一种抗振的静音发电机外壳
CN207960883U (zh) 一种空压机安装架
CN102493956A (zh) 摇摆活塞式真空泵动平衡消音避震结构
CN207122431U (zh) 一种减震消音风机
CN106593825B (zh) 压缩机减震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
CN106401910B (zh) 压缩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8024637U (zh) 一种水泵用减震底座
CN208885475U (zh) 减振装置、设有其的压缩机及空调
CN201858224U (zh) 一种金属部件间的连接结构
CN216922421U (zh) 一种长寿命辅助真空泵电机用消音器
CN207010432U (zh) 一种具有降噪散热结构的电机
CN105823275A (zh) 分液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6382201B (zh) 压缩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8740790U (zh) 电机和破壁机
CN207621161U (zh) 应用于橡胶垫减振的螺栓防松结构
CN208224702U (zh) 一种投影幕弹性件下杆总成
CN203604155U (zh) 一种隔振装置
CN205784040U (zh) 分液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WO2021103488A1 (zh) 一种减震固定结构
CN220151794U (zh) 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中罗茨风机的减震装置
CN210688829U (zh) 一种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
CN219220838U (zh) 一种风机机箱及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