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8519U -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 Google Patents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8519U
CN218498519U CN202222231010.9U CN202222231010U CN218498519U CN 218498519 U CN218498519 U CN 218498519U CN 202222231010 U CN202222231010 U CN 202222231010U CN 218498519 U CN218498519 U CN 218498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sleeve
combined machine
boss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310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吉强
田云
王佑喜
刘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310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8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8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8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包括:上连接件,其上端用于连接第一电器;下连接件,其上端与上连接件的下端相对准抵接,下连接件的下端用于连接第二电器;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与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的其中一个活动连接,中间连接件与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的另外一个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分体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可提前分别将上连接件与第一电器连接,下连接件与第二电器连接,再从侧方操作中间连接件,即可将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最终实现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的组合连接。本方案省略了拆装位于下方的第二电器的步骤,大大提升了两台机器连接安装的效率。

Description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采用该连接结构的组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电种类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家电增多,又面临着无处安放的问题。目前购买多个电器的家庭一般采用沿侧方并排排列的方式放置,但是在此情况下,将会不必要地占用较大的面积。
现有一些技术中多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将两台电器设备上下连接,但是目前已有的两台机器的连接方式比较繁琐,需要将其中一台机器拆开之后再进行连接固定,需要在上方或者下方进行螺栓的紧固。
此外,由于螺栓连接结构相对较为稳定,一旦紧固就不方便再进行调节,从而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组合机连接时需要将其中一台机器拆开之后再进行连接固定,存在连接方式比较繁琐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包括:
上连接件,其上端用于连接第一电器;
下连接件,其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的下端相对准抵接,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用于连接第二电器;
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的其中一个活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的另外一个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件为中间具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连接件的外侧,所述上连接件包括:
上凸台,其为圆柱状,所述上凸台具有开口朝下的内六角槽,所述上凸台的柱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套筒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上螺柱,其自所述上凸台的上表面向上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件具有用于与第二电器连接的下螺柱和用于对所述套筒限位的上限位沿,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连接件的外侧,所述套筒能够在所述下连接件的轴向活动,且能够绕所述下连接件转动,所述套筒沿所述下连接件的轴向朝上活动时由所述上限位沿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件包括:
下凸台,所述下凸台具有开口朝上的内六角槽,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凸台的外侧;
下螺柱,其自所述下凸台的下表面向下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件包括:
下嵌件,其具有通孔,所述上限位沿自所述下嵌件的上端向外翻折,所述下嵌件下端向内翻折形成有下限位沿,所述下螺柱自所述下嵌件的上端穿入至所述通孔中,且所述下螺柱从所述下嵌件的下端探出,所述下凸台由所述下限位沿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下端具有向内翻折的卡接沿,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嵌件的外侧,所述套筒向上运动时,所述卡接沿由所述上限位沿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装配到位时,所述上凸台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嵌件的上端面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限位沿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外侧面为六棱面。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了一种组合机,包括:
第一电器,第一电器的机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孔;
第二电器,第二电器的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配孔;
所述组合机还包括前面任一条所记载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所述上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一电器连接,所述下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二电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分体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可提前分别将上连接件与第一电器连接,下连接件与第二电器连接,再从侧方操作中间连接件,即可将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最终实现第一电器和第二电器的组合连接。本方案省略了拆装位于下方的第二电器的步骤,大大提升了两台机器连接安装的效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机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中间连接件未将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中间连接件将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用于将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连接。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组合安装时,可以第一电器20位于第二电器30上方,也可以是第二电器30位于第一电器20上方。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器20连接在第二电器30的上方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图3所示,该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包括上连接件11、下连接件12以及中间连接件13,其中,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为分体式结构,上连接件11上端用于连接第一电器20,下连接件12上端与上连接件11的下端相对准抵接,下连接件12的下端用于连接第二电器30。
中间连接件13连接在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之间,中间连接件13与下连接件12和上连接件11的其中一个活动连接,中间连接件13还与下连接件12和上连接件11的另外一个可拆卸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分体的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可提前将上连接件11与第一电器20连接,下连接件12与第二电器30连接,然后将第一电器20放置在第二电器30上,且放置的时候下连接件12的上端与上连接件11的下端相对准抵接,再从侧方操作中间连接件13,即可将上连接件11与下连接件12连接,最终实现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的组合连接。本方案省略了拆装位于下方的第二电器30的步骤,大大提升了两台机器连接安装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以中间连接件13与下连接件12活动连接,且中间连接件13与上连接件11可拆卸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中间连接件13与下连接件12活动连接,至少包括中间连接件13能够在下连接件12的轴向一定的活动范围内活动。具体而言,将第一电器20放置在第二电器30上,且放置的时候下连接件12的上端与上连接件11的下端相对准抵接,再从侧方操作中间连接件13,使得中间连接件13在轴向朝上运动,与上连接件11进行固定,在将中间连接件13向上运动到一定位置时,被下连接件12进行限位,无法继续向上运动,实现了与下连接件12的锁紧。进而实现将上连接件11与下连接件12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为中间连接件13未将下连接件12和上连接件11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13可以采用中间具有内螺纹的套筒131实现,套筒131套设在下连接件12的外侧,上连接件11包括上凸台111和上螺柱112,上螺柱112自上凸台1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
在将两个电器连接之前,首先将上螺柱112旋入至第一电器20与之相匹配的螺孔中,实现上连接件11与第一电器20连接。
上凸台111为圆柱状,上凸台111的柱面上形成有与套筒13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下连接件12的上端与上连接件11的下端相对准抵接之后,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的缝隙旋拧中间连接件13,使得中间连接件13在轴向朝上(也即朝向上连接件11)运动,通过螺纹与上凸台111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将上连接件11与第一电器2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凸台111具有开口朝下的内六角槽,通过六角扳手即可实现将上连接件11旋入至与之相匹配的螺孔中,无需拆开第一电器20的机壳。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件12具有用于与第二电器30连接的下螺柱121和用于对中间连接件13限位的上限位沿。
套筒131套设在下连接件12的外侧,套筒131能够在下连接件12的轴向活动,且能够绕下连接件12转动,套筒131沿下连接件的轴向朝上活动至一定位置时由上限位沿进行限位。
为了方便将下连接件12与第二电器3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件12还包括下凸台123,下凸台123具有开口朝上的内六角槽124,通过六角扳手即可实现将下连接件12旋入至与之相匹配的螺孔中,无需拆开第二电器30的机壳。
下螺柱121自下凸台123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用于与第二电器30上相匹配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套筒131套设在下凸台123的外侧,能够沿着下凸台123的轴向运动,上限位沿可以形成在下凸台123的上端沿上。
在本实施例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在使用时,上限位沿122与第二电器3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套筒131在轴向的最大活动空间范围,由于下凸台123的顶部开设有内六角槽124,内六角槽124的深度不宜太深,防止影响扳手操作。而内六角槽124的深度较浅的话会影响上限位沿122与第二电器3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也即影响套筒131在轴向的活动空间范围,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将上限位沿122设置在下嵌件125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件12还包括下嵌件125,下嵌件125具有通孔,上限位沿122自下嵌件125的上端向外翻折,下嵌件125下端向内翻折形成有下限位沿127,下螺柱121自下嵌件的上端穿入至通孔中,且下螺柱121从下嵌件125的下端探出,下凸台123由下限位沿127限位留置在下嵌件125中。
下螺柱121穿过通孔与第二电器30连接,下凸台123将下嵌件125与第二电器30压紧。进而下嵌件125上的上限位沿122能够对套筒131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31的下端具有向内翻折的卡接沿132,套筒131套设在下嵌件125的外侧,套筒131向上运动时,卡接沿132抵至上限位沿122时,由上限位沿122进行卡挡限位,套筒131无法继续向上运动。如图5所示,为中间连接件13将下连接件12和上连接件11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装配到位时,上凸台111的下端面与下嵌件12的上端面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套筒131在轴向运动,套筒131的内径大于上限位沿122的外径,防止在套筒131旋拧过程中与上限位沿122接触受到其摩擦阻力,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31的外侧面为六棱面,外径可采用标准的六棱螺母的规格尺寸,可以通用于固定口径的扳手或者活口扳手进行操作,适用性更加广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合机,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其中,第一电器20的机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孔201,第二电器30的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配孔301。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通过组合机连接结构1连接。
如图2、图3所示,该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包括上连接件11、下连接件12以及中间连接件13,其中,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为分体式结构,上连接件11上端用于通过第一装配孔201连接第一电器20,下连接件12上端与上连接件11的下端相对准抵接,下连接件12的下端用于通过第二装配孔301连接第二电器30。
中间连接件13连接在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之间,中间连接件13与下连接件12和上连接件11的其中一个活动连接,中间连接件13还与下连接件12和上连接件11的另外一个可拆卸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分体的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可提前将上连接件11与第一电器20连接,下连接件12与第二电器30连接,然后将第一电器20放置在第二电器30上,且放置的时候下连接件12的上端与上连接件11的下端相对准抵接,再从侧方操作中间连接件13,即可将上连接件11与下连接件12连接,最终实现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的组合连接。本方案省略了拆装位于下方的第二电器30的步骤,大大提升了两台机器连接安装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以中间连接件13与下连接件12活动连接,且中间连接件13与上连接件11可拆卸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中间连接件13与下连接件12活动连接,至少包括中间连接件13能够在下连接件12的轴向一定的活动范围内活动。具体而言,将第一电器20放置在第二电器30上,且放置的时候下连接件12的上端与上连接件11的下端相对准抵接,再从侧方操作中间连接件13,使得中间连接件13在轴向朝上运动,与上连接件11进行固定,在将中间连接件13向上运动到一定位置时,被下连接件12进行限位,无法继续向上运动,实现了与下连接件12的锁紧。进而实现将上连接件11与下连接件1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13可以采用中间具有内螺纹的套筒131实现,套筒131套设在下连接件12的外侧,上连接件11包括上凸台111和上螺柱112,上螺柱112自上凸台1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
第一装配孔201内具有与上螺柱112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在将两个电器连接之前,首先将上螺柱112旋入至第一电器20的第一装配孔201中,实现上连接件11与第一电器20连接。
上凸台111为圆柱状,上凸台111的柱面上形成有与套筒13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下连接件12的上端与上连接件11的下端相对准抵接之后,从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之间的缝隙旋拧中间连接件13,使得中间连接件13在轴向朝上(也即朝向上连接件11)运动,通过螺纹与上凸台111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将上连接件11与第一电器2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凸台111具有开口朝下的内六角槽,通过六角扳手即可实现将上连接件11旋入至与之相匹配的螺孔中,无需拆开第一电器20的机壳。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件12具有用于与第二电器30连接的下螺柱121和用于对中间连接件13限位的上限位沿122。
套筒131套设在下连接件12的外侧,套筒131能够在下连接件12的轴向活动,且能够绕下连接件12转动,套筒131沿下连接件的轴向朝上活动至一定位置时由上限位沿122进行限位。
为了方便将下连接件12与第二电器3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件12还包括下凸台123,下凸台123具有开口朝上的内六角槽124,通过六角扳手即可实现将下连接件12旋入至与之相匹配的螺孔中,无需拆开第二电器30的机壳。
第二装配孔301内具有与下螺柱12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下螺柱121自下凸台123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用于与第二电器30的第二装配孔301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套筒131套设在下凸台123的外侧,能够沿着下凸台123的轴向运动,上限位沿122可以形成在下凸台123的上端沿上。
在本实施例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在使用时,上限位沿122与第二电器3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套筒131在轴向的最大活动空间范围,由于下凸台123的顶部开设有内六角槽124,内六角槽124的深度不宜太深,防止影响扳手操作。而内六角槽124的深度较浅的话会影响上限位沿122与第二电器3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也即影响套筒131在轴向的活动空间范围,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将上限位沿122设置在下嵌件125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件12还包括下嵌件125,下嵌件125具有通孔,上限位沿122自下嵌件125的上端向外翻折,下嵌件125下端向内翻折形成有下限位沿127,下螺柱121自下嵌件的上端穿入至通孔中,且下螺柱121从下嵌件125的下端探出,下凸台123由下限位沿127限位留置在下嵌件125中。
下螺柱121穿过通孔与第二电器30连接,下凸台123将下嵌件125与第二电器30压紧。进而下嵌件125上的上限位沿122能够对套筒131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31的下端具有向内翻折的卡接沿132,套筒131套设在下嵌件125的外侧,套筒131向上运动时,卡接沿132抵至上限位沿122时,由上限位沿122进行卡挡限位,套筒131无法继续向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装配到位时,上凸台111的下端面与下嵌件12的上端面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器20的机壳的底部还具有若干个可拆卸的底脚(图中未示出),当第一电器20与第二电器30连接时,将底脚从第一电器20的机壳上拆除。本方案可以增加位于上方的第一电器20的通用性,其可以单独装配,也可以与第二电器30组合装配。单独装配时,只需保留底脚即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器20和第二电器30可以是洗衣机、干衣机、洗鞋机等各种洗涤电器的任意组合。还可以是烤箱、蒸箱、微波炉、洗碗机等各种厨房电器的任意组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连接件,其上端用于连接第一电器;
下连接件,其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的下端相对准抵接,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用于连接第二电器;
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的其中一个活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的另外一个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为中间具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连接件的外侧,所述上连接件包括:
上凸台,其为圆柱状,所述上凸台具有开口朝下的内六角槽,所述上凸台的柱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套筒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上螺柱,其自所述上凸台的上表面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具有用于与第二电器连接的下螺柱和用于对所述套筒限位的上限位沿,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连接件的外侧,所述套筒能够在所述下连接件的轴向活动,且能够绕所述下连接件转动,所述上限位沿能够对所述套筒向上的最大活动范围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连接件包括:
下凸台,所述下凸台具有开口朝上的内六角槽,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凸台的外侧;
所述下螺柱自所述下凸台的下表面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包括:
下嵌件,其具有通孔,所述上限位沿自所述下嵌件的上端向外翻折,所述下嵌件下端向内翻折形成有下限位沿,所述下螺柱自所述下嵌件的上端穿入至所述通孔中,且所述下螺柱从所述下嵌件的下端探出,所述下凸台由所述下限位沿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下端具有向内翻折的卡接沿,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嵌件的外侧,所述套筒向上运动时,所述卡接沿由所述上限位沿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装配到位时,所述上凸台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嵌件的上端面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限位沿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侧面为六棱面。
10.一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器,第一电器的机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装配孔;
第二电器,第二电器的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配孔;
所述组合机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所述上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一电器连接,所述下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二电器连接。
CN202222231010.9U 2022-08-24 2022-08-24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Active CN218498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1010.9U CN218498519U (zh) 2022-08-24 2022-08-24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1010.9U CN218498519U (zh) 2022-08-24 2022-08-24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8519U true CN218498519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31010.9U Active CN218498519U (zh) 2022-08-24 2022-08-24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8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9178B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N207868518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施工用布线插头
CN202549637U (zh) 一种多功能绝缘杆
CN218498519U (zh) 组合机连接固定结构及组合机
CN208524603U (zh) 烹饪器具
CN204636121U (zh) 锅柄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锅
CN218493966U (zh)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CN218493967U (zh) 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CN209298445U (zh) 一种电源盒
CN109303501B (zh)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和料理机
CN215686632U (zh) 一种养生壶
CN219876462U (zh) 一种面板及其能源供给设备
KR102547867B1 (ko) 테이블 매립형 콘센트 어셈블리
CN209808056U (zh) 一种电饭煲壳体以及电饭煲
CN219220941U (zh) 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CN220024406U (zh) 一种水壶
CN212661600U (zh)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CN203483292U (zh) 电饭煲的内盖结构
CN220675773U (zh) 一种把手可拆卸的电炒锅
CN219962568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CN219782258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20488019U (zh) 一种组合机连接结构及组合机
CN208435323U (zh) 插头座组件、电烹饪器具的底座及电烹饪器具
CN210408128U (zh) 一种炒菜机的搅拌连接结构
CN212912825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