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1600U -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1600U
CN212661600U CN202020631601.3U CN202020631601U CN212661600U CN 212661600 U CN212661600 U CN 212661600U CN 202020631601 U CN202020631601 U CN 202020631601U CN 212661600 U CN212661600 U CN 212661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oard box
hole
power boar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16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张硕
李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16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1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1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1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烹饪器具需要加工专门用于固定电源板盒的柱体增加烹饪器具制造成本的缺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锅体包括底座、收水圈和电源板盒,底座上具有第一固定柱,收水圈上具有第二固定柱,收水圈通过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连接固定在锅体上,电源板盒固定在第二固定柱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电源板盒直接通过第二固定柱得以固定,无需在锅体内设置专门用于固定电源板盒的柱体,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降低加工难度,降低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压力煲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包括底座、收水圈和电源板盒,底座和收水圈上设置对应配合的固定柱,底座上的固定柱和收水圈上的固定柱对应配合后通过螺钉固定,使得底座和收水圈能够固定连接。底座和收水圈上还设有专门用于安装电源板盒的柱体,电源板盒上具有安装孔,将柱体穿过安装孔然后将底座和收水圈固定,这样就使得电源板盒固定在锅体内。这种电源板盒的安装方式需要在底座和收水圈上加工出专门用于固定电源板盒的安装柱体,并且需要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增加了底座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过多的柱体对位也不利于提高底座和收水圈的装配速度,不利于锅体内零部件的排布,也不利于压力煲的小型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烹饪器具需要设有专门用于固定电源板盒的安装柱体及固定螺钉,增加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以及降低装配效率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在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底座、收水圈和电源板盒,所述底座上具有第一固定柱,所述收水圈上具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收水圈通过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连接固定在所述锅体上,所述电源板盒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柱上。电源板盒充分利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结构特点,直接通过第一固定柱和/或第二固定柱得以固定,无需在锅体内设置专门用于固定电源板盒的安装柱体以及固定螺钉进行固定,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降低底座的加工难度,降低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盒上具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柱插入所述固定孔。固定孔利用第一固定柱和/或第二固定柱的柱形结构进行配合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盒的两端具有固定脚,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固定脚上。固定脚便于电源板盒避让锅体内其他结构,提高电源板盒形状设计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锅体内设置保温罩,所述电源板盒的开口背向所述保温罩设置,所述固定脚向所述电源板盒的后方或斜后方延伸,电源板盒两端的固定脚之间形成让位空间以容纳所述保温罩。电源板安装在电源板盒内,电源板盒的背板阻隔在电源板盒保温罩之间,能够减少保温罩的热量传递给电源板,减少电源板的散热压力;固定脚的延伸方向使得电源板盒和保温罩的位置关系更加紧凑,有利于充分利用锅体内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包括上孔和下孔,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过所述上孔和所述下孔。装配时,可以先将整个电源板盒安装到第二固定柱上,然后再将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进行对接安装,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上孔和所述下孔的形状或大小不同,所述第二固定柱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下段能够穿过所述上孔和所述下孔,所述上段和所述下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上段和上孔的对应配合,下段和下孔的对应配合,能够实现第二固定柱和固定孔之间的快速对位,便于电源板盒快速装配到收水圈上;上段和下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即上段无法插入下孔,在电源板盒装反时,电源板盒是无法安装的,避免电源板盒装反。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包括形状或大小不同的左孔和右孔,所述第二固定柱包括左柱和右柱,所述左柱穿过所述左孔,所述右柱穿过所述右孔,所述左柱与所述右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和/或所述右柱与所述左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左柱和左孔对应配合,右柱和右孔对应配合,能够实现第二固定柱和固定孔之间的快速对位,便于电源板盒快速装配到收水圈上;当电源板盒装反时,即左柱对应右孔,右柱对应左孔安装,由于左柱与右孔和/或右柱与左孔不能进行配合安装,电源板盒无法安装,避免电源板盒装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端具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下端嵌入所述限位槽。这样便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初步对位,便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通过螺钉进一步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包括上孔和下孔,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过所述下孔,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过所述上孔。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通过电源板盒间接连接,缩短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盒上具有上安装柱和下安装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这种连接方式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通过电源板盒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电源板盒直接通过第一固定柱和/或第二固定柱得以固定,无需在锅体内设置专门用于固定电源板盒的柱体,降低底座和收水圈之间的对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降低收水圈和底座的加工难度,降低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锅体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锅体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锅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收水圈和电源板盒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收水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源板盒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源板盒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00、底座;110、第一固定柱;111、限位槽;200、收水圈;210、第二固定柱;211、下段;212、上段;213、座体;300、电源板盒;310、固定孔;311、上孔;312、下孔;320、固定脚;321、上固定片;322、下固定片;323、连结筋;400、保温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300的压力煲,是本实用新型创新方案在压力煲上的一种具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方案也可以应用在如电饭煲等烹饪器具上。
压力煲包括锅体和盖设在所述锅体上的锅盖,如图1-3所示,所述锅体包括底座100、收水圈200和电源板盒300,所述底座100上具有第一固定柱110,所述收水圈200上具有第二固定柱210,所述收水圈200通过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的连接固定在所述锅体上,所述电源板盒300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柱110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柱210上。
如图4-5所示,收水圈200上具有四根固定柱,其中两根固定柱用于固定收水圈200的同时用于固定电源板盒300,另外两根固定柱则仅用于将收水圈200固定到锅体上,并不用于固定电源板盒300。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固定柱210是指同时用于固定电源板盒300的两根固定柱,对于另外两根不用于固定电源板盒300的固定柱的结构可以和第二固定柱210相同,也可以不同。对应的,底座100上的固定柱也有四根,其中两根为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对应,另外两根固定柱的结构和第一固定柱11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电源板盒300直接通过第一固定柱110和/或第二固定柱210得以固定,无需在锅体内设置专门用于固定电源板盒300的柱体,避免锅体内过多的柱体占用锅体内的空间,便于锅体内零部件的设置,锅体无需为设置柱体腾出空间,有利于压力煲的小型化设计;锅体内的柱体数量越少,加工难度就越低,不具有专门用于固定电源板盒300的柱体,即无需在收水圈200和底座100上加工出相应的柱体,可以降低收水圈200和底座100的加工难度,并且不需要再进行螺钉对电源板盒的单独固定,降低压力煲的制造成本,降低了收水圈200和底座100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6-7所示,电源板盒300上具有固定孔310,如图1-3所示,第二固定柱210插入固定孔310使得电源板盒300固定到第二固定柱210上。现有技术中的第二固定柱210本就是柱状结构,电源板盒300通过固定孔310的形式与第二固定柱210配合连接,充分利用第二固定柱210的柱状结构,无需对第二固定柱210进行过多改动即可将电源板盒300固定到第二固定柱210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固定柱110插入固定孔310或者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共同插入固定孔310。以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共同插入固定孔310为例做进一步说明,固定孔310包括上孔311和下孔312,所述第一固定柱110穿过所述下孔312,所述第二固定柱210穿过所述上孔311。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通过电源板盒300间接连接,缩短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的长度。
此外,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用安装柱来替换本实施例的固定孔310,具体来说,电源板盒300上具有上安装柱和下安装柱,所述第一固定柱110上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柱210上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这种连接方式的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通过电源板盒300间接连接。
如图6-7所示,电源板盒300的两端具有固定脚320,两端固定脚320分别对应两根第二固定柱210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孔310位于所述固定脚320上。固定脚320相对于电源板盒300的盒体向外延伸,便于电源板盒300避让锅体内其他结构,提高电源板盒300形状设计的灵活性。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孔310可以直接设置在电源板盒300的盒体上,即电源板盒300不具有固定脚320,这样也能够将电源板盒300固定到第二固定柱210上。此外,也可以在电源板盒300的中部设置固定脚320,固定脚320和一根第二固定柱210配合连接,即电源板盒300可以固定在一根第二固定柱210上。
锅体内设置保温罩400、发热盘和内胆,发热盘和内胆安装在保温罩400内,发热盘产生热量加热内胆中的食物实现烹饪。发热盘产生的部分热量会传递到保温罩400的外侧,电源板盒300的开口背向所述保温罩400设置,电源板安装在电源板盒300内,电源板盒300的背板阻隔在电源板盒300保温罩400之间,能够减少保温罩400的热量传递给电源板,减少电源板的散热压力,提高电源板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1所示,固定脚320向所述电源板盒300的斜后方延伸,电源板盒300两端的固定脚320之间形成让位空间以容纳所述保温罩400。固定脚320的延伸方向使得电源板盒300和保温罩400的位置关系更加紧凑,有利于充分利用锅体内的空间。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脚320也可以向电源板盒300的后方延伸,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板盒300相对于本实施例电源板盒300更长,当第二固定柱210位于电源板盒300的后方时,则固定脚320向电源板盒300的后方延伸与第二固定柱210配合连接。
如图6所示,固定孔310包括上孔311和下孔312,所述第二固定柱210穿过所述上孔311和所述下孔312,所述第一固定柱110上端的外径大于所述下孔312的孔径,所述第一固定柱110的上端抵在所述电源板盒300的下表面。装配时,可以先将整个电源板盒300安装到第二固定柱210上,然后再将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进行对接安装,安装方便,第一固定柱110的上端抵住电源板盒300避免电源板盒300下落。固定脚320包括上固定片321和下固定片322,上孔311位于上固定片321上,下孔312位于下固定片322上,上固定片321和下固定片322之间设置连结筋323,连结筋323可以提高上固定片321和下固定片322之间的强度。
如图6所示,上孔311和下孔312的形状和大小至少一种不同,本实施例的上孔311和下孔312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同。上孔311呈D字形,下孔312呈圆形。第二固定柱210包括上段212和下段211,上段212为横截面为D字形的柱形结构与上孔311配合,下段211为圆柱形与下孔312配合,上孔311的总体大小要比下孔312大,具体体现在下段211能够轻松穿过上孔311,下段211和下孔312则刚好是适配关系,上段212和上孔311也刚好是适配关系,这样能够实现第二固定柱210和固定孔310之间的快速对位,便于电源板盒300快速装配到收水圈200上,特别是D字形的上孔311和D字形的上段212配合后,电源板盒300就不会相对第二固定柱210在周向上晃动,使得下段211能够准确对准下孔312并顺利插入下孔312,实现快速配合对位,提高装配效率。装配时,下段211先穿过上孔311再穿入下孔312,上段212穿入上孔311。上段212和下孔312的形状和大小是相抵触的,即当电源板盒300装反时,上孔311位于下孔312的下方,下段211插入下孔312后,但上段212无法插入下孔312,使得下段211无法插入上孔311,电源板盒300就无法安装,这就避免电源板盒300装反的情况发生。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孔311和下孔312可以是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例如上孔311和下孔312都呈圆形,而上孔311的直径大于下孔312的直径,上段212呈和上孔311适配的圆柱状,下段211呈和下孔312适配的圆柱状,这样上段212的外径会明显大于下孔312的孔径,当装反电源板盒300时,上段212也是无法插入下孔312,使得电源板盒300无法安装,避免电源板盒300装反。此外,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止电源板盒300装反也可以通过形状或大小不同的左右孔实现,具体来说,固定孔310包括形状或大小不同的左孔和右孔,所述第二固定柱210包括左柱和右柱,所述左柱穿过所述左孔,所述右柱穿过所述右孔,所述左柱与所述右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和/或所述右柱与所述左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例如左孔和右孔均为圆形,左孔的直径大于右孔的直径,对应的左柱的外径大于右柱的外径,当电源板盒300装反时,左柱是无法穿过右孔的,这样电源板盒300就不能安装,避免电源板盒300装反。
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柱210还包括座体213,座体213、上段212和下段211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座体213的下端面和上固定片321相抵,第一固定柱110的上端和下固定片322相抵,这样座体213和第一固定柱110共同加持住电源板盒300,避免电源板盒300上下晃动,提高电源板盒300安装的稳定性。
第一固定柱110的上端具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111,所述第二固定柱210的下端嵌入所述限位槽111,第一固定柱110上具有通孔,第二固定柱210的下段211具有螺孔。装配时,先将电源板盒300安装到第二固定柱210上,然后将第二固定柱210的下端插入限位槽111,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的初步定位,便于通孔和螺孔对位,第一固定柱110和第二固定柱210通过穿过通孔并旋入螺孔的螺钉进一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在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底座、收水圈和电源板盒,所述底座上具有第一固定柱,所述收水圈上具有第二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圈通过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连接固定在所述锅体上,所述电源板盒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盒上具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柱插入所述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盒的两端具有固定脚,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固定脚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设置保温罩,所述电源板盒的开口背向所述保温罩设置,所述固定脚向所述电源板盒的后方或斜后方延伸,电源板盒两端的固定脚之间形成让位空间以容纳所述保温罩。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包括上孔和下孔,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过所述上孔和所述下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孔和所述下孔的形状或大小不同,所述第二固定柱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下段能够穿过所述上孔和所述下孔,所述上段和所述下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包括形状或大小不同的左孔和右孔,所述第二固定柱包括左柱和右柱,所述左柱穿过所述左孔,所述右柱穿过所述右孔,所述左柱与所述右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和/或所述右柱与所述左孔的形状或大小相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端具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下端嵌入所述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包括上孔和下孔,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过所述下孔,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过所述上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盒上具有上安装柱和下安装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
CN202020631601.3U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2661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1601.3U CN212661600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1601.3U CN212661600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1600U true CN212661600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1601.3U Active CN212661600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1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61600U (zh) 一种便于固定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CN110613311A (zh) 烹饪器具和外锅
CN21385006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4232868U (zh) 压力锅
CN21315537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013182B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213850074U (zh) 结构稳定的电压力锅
CN215914154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11432226U (zh) 一种具有支撑板的炒菜机
CN219962568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CN219126045U (zh) 烹饪器具
CN207768184U (zh) 加热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014625U (zh) 热水器内胆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及热水器
CN212878896U (zh) 一种具有通用电源板盒的烹饪器具
CN215777275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12811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371381U (zh) 方便组装的电压力锅
CN207940662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9720385U (zh) 烹饪器具
CN220937683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3392874U (zh) 风扇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248323U (zh) 烹饪器具
WO2017161681A1 (zh) 饮品机
CN218338191U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748815U (zh) 一种便于接地的压力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Y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