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7372U -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7372U
CN220487372U CN202321687353.4U CN202321687353U CN220487372U CN 220487372 U CN220487372 U CN 220487372U CN 202321687353 U CN202321687353 U CN 202321687353U CN 220487372 U CN220487372 U CN 220487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ear
elliptic gear
doo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73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兵
彭博
朱亚飞
冯业瑞
蒋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73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7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7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7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顶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第一椭圆齿轮,同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二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椭圆齿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顶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以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驱动下沿设定轨迹移动推顶门体。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门体、主体以及所述的顶门机构,所述门体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顶门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以打开所述门体。

Description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洗碗机,消毒柜等电器设备广泛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了保证冰箱的制冷性能,通常会在冰箱的门体与主体之间设置带磁条的软质门封条,用以与主体接触密封并保有一定的吸附力,实现稳定且良好的面接触密封性能。然而,由于磁吸附力和主体内部空间负压作用,导致开门时存在一定的阻力,通常需要40~70N的力才能打开,具备一定的难度,操作多有不便;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病人等人群,不仅操作难度大,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器设备开门操作不便,效率低和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顶门机构,包括:
驱动装置;
第一椭圆齿轮,同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连接;
第二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椭圆齿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
顶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以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椭圆齿轮和所述第二椭圆齿轮转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驱动所述顶门件沿设定轨迹移动推顶门体。
本申请提供的顶门机构,设置顶门件接触推顶门体,并设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顶门件动作,实现自动顶门操作;并进一步,设置啮合的第一椭圆齿轮和第二椭圆齿轮作为传动结构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顶门件之间,其中第一椭圆齿轮通过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连接,以获得稳定的驱动力矩,并通过第一椭圆齿轮输出稳定的扭矩,相应的第一椭圆齿轮作用在第二椭圆齿轮上的驱动力与啮合齿部到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转轴的距离成反比,从而可利用第二椭圆齿轮的齿部到其转轴距离线性变化的特点,在第一椭圆齿轮的转轴到啮合齿部距离较短的状态下开始驱动第二椭圆齿轮,以获得相对较大的驱动力,并经由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二传动齿轮传递给顶门件,以较大的顶门力道突破开门阻力,稳定地顶开门体,一定程度上改善开门难度大的问题,提升开门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另一方面,考虑到齿轮齿部的线速度为转速与齿部到转轴距离的乘积,且第一椭圆齿轮与第二椭圆齿轮啮合齿部处的线速度相同,从而第二椭圆齿轮的转速与啮合齿部到第一椭圆齿轮和第二椭圆齿轮的转轴距离的比值成正相关,从而在第二椭圆齿轮驱动顶门件突破开门阻力顶开门体之后,第二椭圆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的转速逐渐增大,第二传动齿轮的线速度也将增大,与第二传动齿轮连接的顶门件的推顶速度也相应增大,开门速度得以增大,实现高速开门;从而可在初始状态下以较大的力道突破开门阻力顶开门体,而后以较高速度迅速推开门体,实现平滑的高效的自动开门操作,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转轴分别设置在焦点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啮合齿部的初始位置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转轴的一侧,以在所述第一椭圆齿轮带动所述第二椭圆齿轮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顶门件加速推顶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啮合的齿部的初始位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两个长轴端点中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焦距和长轴均相等,且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转轴的轴心间距为长轴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门件包括顶杆,所述顶杆通过开设在轴向侧的传动齿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以驱动所述顶杆沿直线轨迹推顶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杆可滑动地设置在底座上的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杆与门体接触的端部设置有减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门机构还包括:
离合装置,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之间,以建立或者切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合装置包括:
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
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
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可分离连接,且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的趋势时,所述第一传动件将所述传动连接件推离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分离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
推顶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以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过程中,承受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推力并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
反推斜面,与所述推顶面相对设置,以在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的趋势时,所述推顶斜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并承受所述第一传动件推力使所述传动连接件沿脱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方向移动,以分离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门机构还包括:
第一到位检测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第一到位信号并反馈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反转;
第二到位检测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第一到位信号并反馈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的电器设备,包括门体、主体以及所述的顶门机构,所述门体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顶门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以打开所述门体。
本申请提供的电器设备能够基于上述顶门机构,获得便捷高效的顶开门体的效果,实现高效安全的自动开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初始状态下第二椭圆齿轮与顶杆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工作状态下第二椭圆齿轮与顶杆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初始状态下第一椭圆齿轮和第二椭圆齿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工作状态下第一椭圆齿轮和第二椭圆齿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离合装置的装配准固态爆炸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离合装置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顶门机构的离合装置的另一视角爆照状态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离合装置的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离合装置的第二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顶门机构的离合装置的第二传动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离合装置的传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顶门机构的离合装置的传动连接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7中的离合装置中的传动连接件与第二传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8中的离合装置的装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一视角剖视图;
图18为图16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二视角剖视图;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顶门机构,11-主体,12-门体;
100-底座;
200-驱动装置;
300-离合装置,310-第一传动件,311-卡槽,311a-推顶面,311b-反推斜面,311c-槽底,320-第二传动件,321-卡孔,322-轴筒,323-容纳凹槽,324-止挡凸台,330-传动连接件,331-安装座,331a-第一轴孔,331b-避让槽,331c-限位槽,332-连接臂,332a-受推面,332b-推顶斜面,332c-顶面,340-复位件,350-挡板,351-避让缺口,352-锁定槽,353-第二轴孔,360-锁紧件,361-止挡垫圈,370-安装轴;
410-第一椭圆齿轮,420-第一传动齿轮,430-第一转轴;
510-第二椭圆齿轮,511-第一到位检测部,512-第二到位检测部,520-第二传动齿轮,530-第二转轴;
600-顶门件,610-顶杆,611-传动齿部,620-减震件,630-缓冲减震座;
700-到位检测装置,710-第一到位检测组件,711-复位件,712-第一行程开关,713-第一拨叉,720-第二到位检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冰箱作为常见的电器设备,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了保持制冷效果,应当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为此,通常在门体与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如密封胶条,磁吸附机构等,用于保持门体与主体之间的接触密封性能和密封状态的稳定性。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门体开启的难度,使得开门操作多有不便,开启操作效率低,且存在主体倾倒的安全风险。
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门体开启操作不便,效率低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从而能够改善门体开启的效率,便捷性和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顶门机构的初始状态下第二椭圆齿轮与顶杆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顶门机构的工作状态下第二椭圆齿轮与顶杆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顶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200、第一椭圆齿轮410、第二椭圆齿轮510以及顶门件600;驱动装置100以相啮合的第一椭圆齿轮410和第二椭圆齿轮510为传动机构,驱动顶门件600沿设定轨迹移动以推顶门体,直至达到预设开度。
其中,第一椭圆齿轮410与驱动装置200连接,可在驱动装置200的驱动下绕第一转轴430转动;第二椭圆齿轮510与第一椭圆齿轮410啮合,从而可在转动的第一椭圆齿轮410的带动下,第二椭圆齿轮510可绕第二转轴530转动;并可在第二椭圆齿轮510上同轴设置第二传动齿轮520与顶门件600连接,从而在第二椭圆齿轮510转动时驱动顶门件600沿设定轨迹移动,以伸出推顶门体或者回缩复位。
在驱动装置100运转时,驱动第一椭圆齿轮410转动,考虑到椭圆齿轮的齿圈半径变化的特点,可在第一椭圆齿轮410上同轴设置第一传动齿轮420,并通过第一传动齿轮420连接驱动装置200,稳定获取驱动力矩,绕第一转轴430转动并同步带动第二椭圆齿轮510跟随转动,并通过同轴设置的第二传动齿轮520稳定驱动顶门件600沿设定轨迹移动。
在驱动装置200功率稳定的情况下,第一传动齿轮420及第一椭圆齿轮410接收并传递给第二传动齿轮的扭矩也将处于稳定状态,考虑到扭矩为力臂与力的乘积,因此在通过啮合结构传递给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驱动力的大小与啮合齿部到第一转轴430的距离成反比,因此可利用第二椭圆齿轮510的齿部到第二转轴530距离线性变化的特点,在啮合齿部到第一转轴430到距离相对较短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开始驱动第二椭圆齿轮510,以获得相对较大的驱动力,并经由第二传动齿轮520传递给顶门件600,以较大的顶门力道突破开门阻力,稳定地顶开门体,一定程度上改善开门难度大的问题,提升开门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图5为顶门机构的初始状态下第一椭圆齿轮和第二椭圆齿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6为顶门机构的工作状态下第一椭圆齿轮和第二椭圆齿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参见图3、图4、图5和图6,考虑到齿轮齿部的线速度为转速与齿部到转轴距离的乘积,在驱动装置200运转速度稳定的情况下,第一传动齿轮420的转速也相应稳定,则第一椭圆齿轮410的转速也将稳定,在从啮合齿部M到第一转轴430距离较短的位置顶开门体后,啮合齿部M到第一转轴430的距离逐步增大,相应线速度也将增大,且为了保持啮合状态,啮合齿部M到第二传动齿轮520的距离相应缩小,因此第二椭圆齿轮510和第二传动齿轮520的转动速度相应增大,相应的第二传动齿轮520的线速度将增大,从而顶门建600的将加速推顶门体,以便高速开门。从而通过第一椭圆齿轮410和第二传动齿轮510啮合的传动结构的啮合齿部的位置设计能够在初始状态下以较大的力道突破开门阻力顶开门体,而后以较高速度迅速推开门体,实现平滑的高效的自动开门操作,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持第一椭圆齿轮410和第二椭圆齿轮510在较大的转动行程内的啮合状态的稳定性,以满足顶门件600的大行程推顶操作,可将第一转轴430设置在第一椭圆齿轮410的焦点F1处,从而第一椭圆齿轮410的齿圈上的各齿部可分为关于长轴对称的两部分,且每部分的齿部到第一转轴430的距离沿齿圈周向的变化趋势为线性增大或者减小,从而输出到第二椭圆齿轮510上的驱动力的变化是稳定的线性增大或者减小。因此,可合理在匹配设计第一椭圆齿轮410的初始位置和转动方向,以使得啮合齿部M到第一椭圆齿轮410距离处于相对较小处,以获得相对较大的初始推顶力,稳定可靠的突破开门阻力,顶开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椭圆齿轮410与第二椭圆齿轮510的啮合齿部M的初始位置设置在靠近第一转轴430的一侧,从而以相对较小的半径和线速度开始转动,并可驱动第一椭圆齿轮410沿增大啮合齿部M旋转半径的方向转动,从而逐渐增大啮合齿部M处的线速度,带动所述第二椭圆510和第二传动齿轮520加速转动,从而驱动顶门件600加速推顶门体。同时,啮合齿部M的初始位置设置在靠近第一转轴430的一侧也就使得第一椭圆齿轮410的初始推顶力处于相对较大的程度,从而能够较可靠的突破开门阻力顶开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椭圆齿轮410的长轴端点处是到第一转轴430的距离最远和最近的位置,也就是第一椭圆齿轮410输出的驱动力最大和最小的两个位置;在进行初始位置和顶推终点位置设置时,可将第一椭圆齿轮410的啮合齿部M的初始位置设置在最靠近第一转轴430的一侧,即两个长轴端点中靠近第一传动轴430的一处,从而获得相对最大的推顶力,以突破开门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持第一椭圆齿轮410和第二椭圆齿轮510的啮合传动结构的稳定,可将第一椭圆齿轮410和第二椭圆齿轮510的规格、转轴位置和啮合位置进行匹配设计,使得在第一椭圆齿轮410的大部分或者全部转动行程中均与第二椭圆齿轮510保持啮合传动状态,一方面满足自动开门操作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长期多频次使用。
参见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具体将第一椭圆齿轮410和第二椭圆齿轮510设置成尺寸规格基本一致的形式,即两个椭圆齿轮的焦距均为2c,长轴均为2a,从而使得第一椭圆齿轮410和第二椭圆齿轮510的椭圆形齿圈的形态和规格一致,并将第二椭圆齿轮510的转轴,即第二转轴530设置在第二椭圆齿轮510的椭圆的焦点F2处,并进一步将第一转轴430和第二转轴530的轴心距设置为椭圆的长轴的长度2a;从而在装配状态下,得第一椭圆齿轮410和第二椭圆齿轮510的啮合状态稳定,并能够在360度的全行程转动过程中,均保持稳定啮合。
参见图1、图2,图5和图6,在啮合齿部M的初始位置在最靠近第一椭圆齿轮410的第一转轴430的一侧的情况下,啮合齿部M到第一转轴430的轴心的距离为a-c;此时,啮合齿部M将位于最远离第二椭圆齿轮510的第二转轴530的一侧,啮合齿部M到第二转轴530的轴心的距离为a+c,此时减速比为a+c与a-c的比值,此时数值最大,意味着减速比最大,顶杆的推力最大。
随着第一椭圆齿轮410转动,啮合齿部M到第一转轴430和第二转轴530的距离将同步变化,减速比逐渐缩小,直至转动到啮合齿部M到第一转轴430和第二转轴530的距离为a+c和a-c,此时的减速比为a-c与a+c的比值,此时减速比最小,意味着顶杆的推力最小,而速度达到最大;与门体在突破开门阻力后,需求力减小相匹配,且顶门件600逐渐加速,因而将门体的打开到最大设定角度。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门件600的受推移动轨迹可设置为直线,可将顶门件600设置成顶杆610,并在顶杆610的轴向侧延伸布置齿部,形成齿条形传动结构,与第二传动齿轮520啮合,形成齿轮齿条直线传动机构,以推顶顶杆610沿设定的直线轨迹移动以推顶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顶杆610滑动设置在底座100上,并可通过开设在底座100上的滑槽,滑轨等结构与顶杆610配合,实现顶杆610的定向滑动和复位,以保持稳定可靠的顶门和复位姿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开门噪声和震动,可在顶杆610与门体接触的一端设置减震件620;并可具体将减震件620设置成橡胶件,连接在顶杆前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对应于顶杆610的非顶门的端部的一侧设置缓冲减震座630,以缓冲顶杆610复位的冲击,吸收震动,降低噪声;也可采用如橡胶,海绵等减震材料件。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精确控制开门操作的幅度,顶门机构可还可配置到位检测装置700并与驱动装置200连接,从而检测顶门件600、第一椭圆齿轮410、第二椭圆齿轮510等顶门机构的组件的位置,以反馈控制驱动装置200的动作,实现准确的顶门开门和顶门机构复位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到位检测装置700可包括第一到位检测组件710和第二到位检测组件720,用于检测顶门机构的组件的两个到位信号,作为控制驱动装置200停止和复位操作的依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二椭圆齿轮510的到位状态作为检测对象,通过第一到位检测组件710与驱动装置200连接,以检测第二椭圆齿轮510的第一到位信号并反馈给驱动装置200,作为判断顶开门体到位的依据;当检测到第一到位信号后,由驱动装置200驱动第一传动齿轮520反转以同步带动第一椭圆齿轮410、第二椭圆齿轮510以及第二传动齿轮520反转,顶门件600相应回缩。
另一方面,还可通过第二到位检测组件720与驱动装置200连接,以检测第二椭圆齿轮510的第二到位信号并反馈给驱动装置200,作为判断顶门机构复位到位的依据;当检测到第二到位信号后,驱动装置200停止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到位检测组件710可包括第一行程开关712,第一行程开关712的触头部与设置在第二椭圆齿轮510上的第一到位检测部511进行位置匹配设置,以在第二椭圆齿轮510转动到位后,第一到位检测部511与第一行程开关712的触头部接触,并触发第一行程开关712,检测第二椭圆齿轮510的第一到位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门机构的各组件设置在底座100上,为了避免第一行程开关712干涉第二椭圆齿轮510的动作,还可在底座100上可偏转地设置第一拨叉713,并将第一拨叉713的一端与第一行程开关712的触头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到位检测部511进行位置匹配设置,从而在第二椭圆齿轮510转动到位后,由第一到位检测部511推顶第一拨叉713以触发第一行程开关712。通过第一拨叉713能够将第一行程开关712设置在远离第二椭圆齿轮510的位置,从而具备更为灵活的布置方式和更大的布置位置选择范围,降低与第二椭圆齿轮510、第一椭圆齿轮410以及顶门件600的干涉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拨叉713的端部抵接在第一行程开关712的触头部上,并通过连接在底座100上的复位件711拉紧,以使得第一拨叉713被第一到位检测部511拨动后,能够通过复位,以保证下次触发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二到位检测组件720设置成与第一到位检测组件710相似的结构,以设置在第二椭圆齿轮510上的第二到位检测部512为对象进行到位检测,并设置拨叉和行程开关的配合结构实现远程检测第二到位信号,以获得灵活的布置方式和较低的干涉风险;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顶杆610作为检测对象,在顶杆610的直线移动轨迹上设置两个行程开关等到位传感器,分别对应检测顶杆610初始位置和顶出终点位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200顶级和反转。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应对在开门过程中突然停电或者外力关门等情况,还可在驱动装置200和第一传动齿轮420之间连接离合装置300,以在开门过程中突然停电或者外力关门等情况下,能够切断驱动装置200与第一传动齿轮420的连接,从而即便顶门件600在顶门过程中受外力推顶复位,也不会将外力传递给驱动装置200,降低驱动装置200的损伤风险。同时,在停电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关闭门体,反推顶门件600以及相连接第二传动齿轮520、第二椭圆齿轮510、第一椭圆齿轮510以及第一传动齿轮520复位,实现顺利关门,同时也便于驱动装置200下次稳定驱动顶门件600实施顶门操作。离合装置为可通断的传动功能结构,兼顾动力传递和传动路径切断的功能。
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7中的离合装置的爆炸状态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7中的离合装置的另一视角爆炸状态示意图;图16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装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图8、图9和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300可包括第一传动件310、第二传动件320以及传动连接件330;第一传动件310与第二传动件320同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00上的,传动连接件330连接在第二传动件320上,且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可分离的连接。因此,在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保持连接的状态下,第二传动件320与第一传动件310将保持同步运动;在第二传动件320具备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运动的趋势时,第一传动件310可将传动连接件330推离第一传动件310,从而最终断开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的连接,使得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不再同步运动,切断传动结构的传动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310连接上游的驱动装置,第二传动件320连接下游的功能机构,以通过离合装置保持或者切断驱动装置和下游功能机构之间的传动连接路径。
在第二传动件320出现了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趋势时,第一传动件310将推动传动连接件330脱离第一传动连接件310,以切断第一传动件310与第二传动件320的连接,从而使得第一传动件310并不会跟随转动,以隔离上游的驱动装置和下游的功能机构,避免损伤驱动装置,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下游的功能机构的机械性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300采用机械自适应的分离结构,通过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的结构配合设计以跟踪第一传动件310与第二传动件320的运动状态,以在第二传动件320出现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趋势时,实现第一传动件310推顶传动连接件330分离,以自适应切断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320的连接的自适应分离操作。
可在传动连接件330上设置受推面332a,并将受推面332a抵接在第一传动件310上,从而在驱动装置200驱动第一传动件310转动时,能够通过受推面332a推顶传动连接件330,以使得传动连接件330以及与之连接第二传动件320可跟随第一传动件310转动,保持转动路径的耦合,能够向下游功能机构输出驱动扭矩。
还可进一步在传动连接件330上设置与受推面相对的推顶斜面332b,在第二传动件320和第一传动件310出现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推顶斜面332b抵接到第一传动件310上,并在顶推斜面332b与第一传动件310之间形成用于消除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推顶力,且推顶力大致垂直于顶推斜面332b,此时推顶力将存在将传动连接件330推离第一传动件310的分量,从而自适应的推动传动连接件330脱离第一传动件310,以最终促使传动连接件330脱离第一传动件310,切断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的连接。
图13为离合装置中的传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传动连接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结合图13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连接件330可包括安装座331以及设置在安装座331上的多个连接臂332;其中,受推面332a与顶推斜面332b分别设置在连接臂332上,且处于两个不同的侧面上。在第二传动件320与第一传动件310同步转动时,受推面332a所在的一侧承受第一传动件310的推力,传动连接件330带动第二传动件320转动;在第二传动件320出现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趋势时,推顶斜面332b所在的一侧主动推顶第一传动件310并承受第一传动件310的反推力,使传动连接件330逐步脱离第一传动件310,而后第二传动件320与第一传动件310断开连接。
图10示出了图7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示出了离合装置的剖视图。结合图10和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的可分离连接,并保证连接状态的稳定性和分离操作的顺畅性,可在所述第一传动件310上开设卡槽311,用以适配容纳传动连接件330对的连接部;其中,卡槽311内设置匹配抵接受推面332a的内壁,用于对应推顶传动连接件330;并可进一步将推顶斜面332b至少部分区域抵接在卡槽311的槽口上,从而在第二传动件320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趋势时,推顶斜面332b直接推顶卡槽311的槽口,以迅速脱离卡槽311,断开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同轴设置,可将卡槽311设置在第一传动件310靠近第二传动件320的一侧,从而传动连接件330与卡槽311的连接和分离所需要移动的行程较短,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传动连接件330与卡槽311连接和分离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兼顾传动连接件330与卡槽311的连接和分离的可靠性,可在卡槽311内开设与推顶斜面332b适配的反推斜面311b,在第二传动件320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具备相对转动的趋势时,推顶斜面332b抵接到反推斜面311b上,并进一步沿斜面方向相对错动,使得传动连接件330沿脱离第一传动件31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连接件330脱离卡槽311。
推顶斜面332b和反推斜面311b的面接触错动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持一定保持传动连接件330受力和移动方向的稳定,从而能够稳定可靠的脱离第一传动件3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顶斜面332b和反推斜面311b可采用弧形斜面,一定程度上改善相对滑动的平滑性。
图11示出了图7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二传动件320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的第二传动件32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1和图12,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二传动件320上设置卡孔321,并可将传动连接件330可移动地设置在卡孔321内,并可移动伸出卡孔321以连接第一传动件310,从而实现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的同步转动;还可向卡孔321内移动回位,断开与第一传动件310的连接。
图15示出了图7中的离合装置中的传动连接件与第二传动件的连接示意图。参见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连接件330可包括设置在安装座331上的至少一个连接臂332,且连接臂332可移动的穿设在卡孔321内,并可伸出卡孔321与第一传动件310连接;相应的,受推面332a和推顶斜面332b可设置在连接臂332上。
图18为图16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二视角剖视图;结合图10和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连接臂332的形态与卡槽311的槽型进行匹配设计,以使得连接臂332嵌入卡槽311,保持连接臂332与卡槽311的稳定连接,并可自卡槽311内顺利脱离。
受推面332a和推顶斜面332b分别设置在连接臂33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具体可设置在沿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周向上的两个侧面。相应地,推顶面311a和反推斜面311b的位置进行匹配设置,从而传动连接件330可在第一传动件310的推顶面311a的推顶下跟随第一传动件310转动,也可在反推斜面311b的推顶下脱离卡槽3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连接臂332的顶端设置顶面332c,与卡槽311的槽底311c相对,并在受推面332a与推顶面311a抵接状态下,顶面332c也可抵接在槽底311c上,从而通过两个面接触位置实现限位,保证连接状态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臂332的数量可设置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并且等间隔设置在安装座上,从而能够在第一传动件310和传动连接件之间形成至少三个可分离连接部,保证连接状态的稳定性,也可以保证连接臂332脱离时受力的均衡性,保证脱离的平滑性和顺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安装座设置在第二传动件320远离第一传动件310的一侧,避免占用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之间的间隙,能够使得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之间近距离布置,具备较小的间隙,从而能保持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在转动平面内的大致平行状态,避免出现翘头、单侧偏斜等姿态缺陷,保证传动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安装座321设置在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之间,并将连接臂320设置在安装座321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还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卡槽311和卡孔321内。
参见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300还包括复位件340,与传动连接件330连接,以向传动连接件330施加弹性作用力,将传动连接件330保持与第一传动件310的稳定连接,并能够在传动连接件330脱离第一传动件310时,弹性吸收第一传动件310的反推力,使第一传动件310能够顺利脱离,从而兼顾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的稳定连接和灵活脱离。
参见图9、图16和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轴设置在底座100上的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中,可将第二传动件320设置成更靠近底座100,并将复位件340连接在底座100和第二传动件320之间,以底座100为基础向传动连接件330施加弹性推力,保持传动连接件330稳定连接在第二传动件320上,并保持与第一传动件310的可分离连接。
参见图17和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二传动件320可相对于底座100转动,为了避免相对转动对扭曲牵引复位件340,造成对结构形态和功能的不利影响,可将复位件340可连接在第二传动件320与安装座331之间,使得复位件340跟随第二传动件320运动,而不与底座100直接连接;相应的,复位件340以第二传动件320为基础,向安装座331施加弹性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二传动件320上设置挡板350,与复位件340连接,作为复位件340的安装和施力基础。挡板350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持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二传动件320的活动连接的稳定性,可在第二传动件320的靠近底座100的一侧开设容纳凹槽323,用于容纳传动连接件330的安装座331,并可将卡孔321开设在容纳凹槽323的槽底,连通容纳凹槽323与第二传动件320远离底座100的一侧,从而可将连接臂332穿设于与卡孔321内,并伸出卡孔321连接第一传动件310。相应的,复位件340可与安装座331连接,以施加弹性推力,使得安装座331稳定保持在容纳凹槽323内,避免脱离,保持连接状态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复位件340也设置在容纳凹槽323内,利用容纳凹槽323保护复位件340,降低外部结构或者杂物干涉复位件340的功能的风险。
参见图16、图17和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挡板340设置到容纳凹槽323内,封挡容纳凹槽323的槽口,将安装座331和复位件340整体约束封装在容纳凹槽323与挡板350围成槽腔内,保持复位件340和安装座331的结构形态和位置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外部干涉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挡板350连接在容纳凹槽323的外侧,也可以将挡板350安装在容纳凹槽323内,可灵活选择。
在将挡板350设置在容纳凹槽323内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挡板的安装,可在第二传动件320上设置止挡凸台324,且止挡凸台324位可设置在容纳凹槽323的槽内壁上并凸出于槽内壁。在挡板350安装在容纳凹槽323内的时候,可将挡板350置于止挡凸台324上,并承载安装复位件34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挡板350上开设锁定槽352,用于容纳卡嵌止挡凸台324,从而在挡板350安装到容纳凹槽323内时,止挡凸台324卡嵌在锁定槽352内,以保持挡板350的位置的稳定,并跟随第二传动件320转动,避免相对转动。
可具体将锁定槽352设置在挡板350远离复位件340的一侧,使得挡板350在复位件340的弹性作用力下稳定压紧在止挡凸台32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杂物进入到容纳凹槽323内,可将挡板350的形态设置成与容纳凹槽323的槽型匹配,以填充封挡容纳凹槽323的槽口,缩小装配间隙。
考虑到止挡凸台324凸出于容纳凹槽323的侧壁,对挡板350的嵌入容纳凹槽形成障碍,为此可在挡板350的外缘侧设置避让缺口351,在挡板350安装时,可将避让缺口351对准止挡凸台324而后对应嵌入容纳凹槽323,而后转动挡板350,使得止挡凸台324嵌入锁定槽352,以锁定挡板350。可将避让缺口351与锁定槽352等间隔布置在挡板350的外缘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三个以上的止挡凸台324,等间隔布置在容纳凹槽324的内壁上,相应的,避让缺口351也设置成三个以上,且止挡凸台324和避让缺口351的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340可采用如塔簧,弹簧,簧片,扭簧等通过弹性形变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弹性元件。可将弹性元件压缩在挡板350和安装座331之间,同时压紧挡板350和安装座351。
参见图14和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弹簧和塔簧等弹性复位件340的姿态和位置的稳定性,可在安装座331上开设限位槽331c,并将复位件340的一端嵌于限位槽331c内,以限制弹簧,弹簧等弹性的复位件340的端部的滑移,保证形变姿态的可靠性,以保持稳定的形变和弹性作用力的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设置成传动齿轮,并同轴可转动地套接在设置于底座100上的安装轴370上。为了限制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脱离安装轴370,还可在安装轴370上设置锁紧件360连接在安装轴370的顶部,止挡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锁紧件360设置成带头螺钉,并可设置止挡垫圈361配合带头螺钉锁紧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二传动件320内开设有容纳凹槽323,为了兼顾第二传动件320转动姿态的平稳以及受力均匀性,可将容纳凹槽323设置成环形槽,在第二传动件320上形成轴筒322,轴筒322套接在安装轴370上。
相应的,可在安装座331中部开设第一轴孔331a,在挡板350中部开设第二轴孔353,用于匹配套接在安装轴370上。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门体12、主体11以及顶门机构10,门体12与主体11活动连接,顶门机构10安装在主体11上,以顶开门体12。
电器设备可为冰箱,洗碗柜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设备可为冰箱,门体12与主体11转动连接,顶门机构10可设置在主体11上以推顶门体12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门机构10可设置在主体11内,以推顶滑动连接在主体11上的抽屉,开启抽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装置;
第一椭圆齿轮,同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连接;
第二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椭圆齿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
顶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以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椭圆齿轮和所述第二椭圆齿轮转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驱动所述顶门件沿设定轨迹移动推顶门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转轴设置在椭圆的焦点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啮合齿部的初始位置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转轴的一侧,以在所述第一椭圆齿轮带动所述第二椭圆齿轮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顶门件加速推顶门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啮合的齿部的初始位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两个长轴端点中靠近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转轴的一处。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焦距和长轴均相等,且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转轴设置在椭圆的焦点处,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与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转轴的轴心间距为椭圆的长轴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门件包括顶杆,所述顶杆通过开设在轴向侧的传动齿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以驱动所述顶杆沿直线轨迹推顶门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顶杆可滑动地设置在底座上的滑槽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与门体接触的端部设置有减震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门机构还包括:
离合装置,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之间,以建立或者切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椭圆齿轮之间的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
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且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
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可分离连接,且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的趋势时,所述第一传动件将所述传动连接件推离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分离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
受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以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过程中,承受所述第一传动件施加的推力并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
推顶斜面,与所述受推面相对设置,以在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的趋势时,所述推顶斜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并承受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反推力使所述传动连接件沿脱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方向移动,以分离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门机构还包括:
第一到位检测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第一到位信号并反馈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椭圆齿轮的反转;
第二到位检测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第一到位信号并反馈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
13.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顶门机构,所述门体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顶门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以打开所述门体。
CN202321687353.4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Active CN220487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7353.4U CN220487372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7353.4U CN220487372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7372U true CN220487372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4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7353.4U Active CN220487372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7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8263B (zh) 升降式旋转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03981B (zh) 一种冰箱自动开关门装置及冰箱
CN220487372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112797718B (zh) 开门顶出装置、开门组件及冰箱
CN211950080U (zh) 一种顶出装置及冰箱
CN220487376U (zh) 一种顶门机构及电器设备
CN220451660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220353679U (zh) 一种顶门机构及电器设备
CN220378098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109826926B (zh)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3494224B (zh) 一种顶出装置及冰箱
CN220706273U (zh)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CN216476887U (zh) 一种顶出旋转一体开关门装置
CN220451658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217518466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220378099U (zh) 一种顶门机构及电器设备
CN112211522B (zh) 一种冰箱
CN109708395B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117780215A (zh) 一种开关门装置和电器设备
CN112576129A (zh) 旋转门用铰链装置
CN116625042A (zh) 一种冰箱及其开关门控制方法
GB2477840A (en) Controllable electromechanical clutch (variants)
CN116624055A (zh) 一种开关门装置和电器设备
CN218991293U (zh) 一种离合装置和电器设备
CN218991291U (zh) 一种离合装置和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