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6273U -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6273U
CN220706273U CN202321686961.3U CN202321686961U CN220706273U CN 220706273 U CN220706273 U CN 220706273U CN 202321686961 U CN202321686961 U CN 202321686961U CN 220706273 U CN220706273 U CN 220706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iece
transmission member
door
clut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69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圣好
陈荣海
冯业瑞
石兵
朱亚飞
季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69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6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6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6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合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传动连接件,与第二传动件连接,传动连接件与第一传动件可分离连接,且第一传动件具有相对第二传动件运动的趋势时,第一传动件将传动连接件推离第一传动件,以分离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还提供一种顶门机构包括:推顶件、驱动装置以及离合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件连接,第二传动件与推顶件连接,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传动件转动的情况下,第一传动件通过传动连接件带动第二传动件转动以驱动推顶件推顶门体。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门体、主体以及顶门机构,门体与主体转动连接,顶门机构安装在主体上,以顶开所述门体。

Description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洗碗机,消毒柜等电器设备广泛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了保证冰箱的制冷性能,通常会在冰箱的门体与主体之间设置带磁条的软质门封条,用以与主体接触密封并保有一定的吸附力,实现稳定且良好的面接触密封性能。然而,由于磁吸附力和主体内部空间负压作用,导致开门时存在一定的阻力,通常需要40~70N的力才能打开,具备一定的难度,操作多有不便,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可在门体和箱体之间设置自动开门装置,通过驱动机构连接顶门机构实现辅助开关门。但是,容易出现手动关门干涉开顶门机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器设备的自动开门装置易出现手动关门干涉开关门装置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包括:
第一传动件;
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
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可分离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件具有相对所述第二传动件运动的趋势时,所述第一传动件将所述传动连接件推离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分离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离合装置,设置同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分别连接上游的驱动装置和下游的机械机构,还在第二传动件上连接与第一传动件可分离连接的传动连接件,从而在传动连接件与第一传动件保持连接时,使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保持连接并同步转动,整体作为传动件实现驱动装置与下游机械机构之间的驱动力矩的传递;或者断开传动连接件与第一传动件的连接,进而切断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连接,以断开传动机构,以隔离驱动装置和下游机械机构,以断开自动开门装置手动关门干涉开关门装置的问题。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二传动件相对于第一传动件具备相对运动的趋势时,第一传动件推动传动连接件脱离第一传动件,断开传动连接件与第一传动件的连接,分离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以实现高效地分离动作,从而在顶门过程中,外部因素干涉导致顶门机构的机械机构反转,导致第二传动件和第一传动件转动趋势相反时,主动分列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实现高响应时效的分离动作,保证顶门机构的功能结构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
受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以承受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过程中施加的推力并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
推顶斜面,与所述受推面相对设置,以在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的趋势时,所述推顶斜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并承受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反推力使所述传动连接件沿脱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方向移动,以分离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靠近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受推面抵接在所述卡槽的内壁上,所述推顶斜面至少部分抵接在所述卡槽的槽口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靠近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上开设有推顶面和反推斜面,在所述第一传动件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时,所述推顶面抵接在所述受推面上,在所述传动连接件沿脱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反推斜面抵接在所述推顶斜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件上开设有卡孔,所述传动连接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卡孔内,并可伸出所述卡孔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
安装座;
至少一个连接臂,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臂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卡孔内,且所述受推面和所述推顶斜面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件远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传动连接件连接,以弹性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中,所述第二传动件靠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弹性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容纳凹槽和卡孔,所述容纳凹槽靠近所述底座设置;
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安装座以及至少一个连接臂,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臂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臂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卡孔内,并可伸出所述卡孔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复位件连接并均设置在所述容纳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且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挡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簧片,扭簧中的任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复位件的一端嵌于所述限位槽内。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顶门机构,包括:推顶件、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的离合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推顶件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传动件通过所述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以驱动所述推顶件推顶门体。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门体、主体以及所述的顶门机构,所述门体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顶门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以顶开所述门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能够基于离合装置的自适应分离效果,保护顶门机构和电气设备的自动开门功能机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离合装置的另一视角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二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二传动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传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3中的离合装置的传动连接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中的传动连接件与第二传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装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离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0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一视角剖视图;
图13为图10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二视角剖视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顶门机构,11-主体,12-门体;
100-底座;
200-驱动装置;
300-离合装置,310-第一传动件,311-卡槽,311a-推顶面,311b-反推斜面,311c-槽底,320-第二传动件,321-卡孔,322-轴筒,323-容纳凹槽,324-止挡凸台,330-传动连接件,331-安装座,331a-第一轴孔,331b-避让槽,331c-限位槽,332-连接臂,332a-受推面,332b-推顶斜面,332c-顶面,340-复位件,350-挡板,351-避让缺口,352-锁定槽,353-第二轴孔,360-锁紧件,361-止挡垫圈,370-转轴;
400-推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冰箱等电器设备上配置的自动开门装置,用于辅助顶开门体,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其中,可通过动力机构驱动顶门机构突破门封等开门阻力,将门体顶开小角度,以方便人工继续开门;还可通过顶门机构或者由其他机构继续推顶门体,直至将门体打开到预设开度。但是,在顶门机构推顶门体过程中,遇到外力关闭门体等外力干涉自动开门的情况下,顶门机构将会受到较大的反推作用力,并通过直接传递给动力机构,增加其损失方风向,或者造成顶门机构的各功能结构的机械性损伤。
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装置,能够切断开门装置的动力机构和顶门机构,以在顶门过程中外力干涉自动开门操作时,可切断动力机构和机械机构,一定程度上降低开门装置的损伤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合装置,能够提供一种可通断的传动功能结构,兼顾动力传递和传动路径切断的功能。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爆炸状态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离合装置的另一视角爆炸状态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装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离合装置的主视图。结合图1、图2、图3、图10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300可包括第一传动件310、第二传动件320以及传动连接件330;第一传动件310与第二传动件320同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00上的,传动连接件330连接在第二传动件320上,且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可分离的连接。因此,在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保持连接的状态下,第二传动件320与第一传动件310将保持同步运动;在第二传动件320具备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运动的趋势时,第一传动件310可将传动连接件330推离第一传动件310,从而最终断开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的连接,使得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不再同步运动,切断传动结构的传动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310连接上游的驱动装置,第二传动件320连接下游的功能机构,以通过离合装置300保持或者切断驱动装置和下游功能机构之间的传动连接路径。
在第二传动件320出现了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趋势时,第一传动件310将推动传动连接件330脱离第一传动连接件310,以切断第一传动件310与第二传动件320的连接,从而使得第一传动件310并不会跟随转动,以隔离上游的驱动装置和下游的功能机构,避免损伤驱动装置,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下游的功能机构的机械性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300采用机械自适应的分离结构,通过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的结构配合设计以跟踪第一传动件310与第二传动件320的运动状态,以在第二传动件320出现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趋势时,实现第一传动件310推顶传动连接件330分离,以自适应切断第一传动件30和第二传动件320的连接的自适应分离操作。
可在传动连接件330上设置受推面332a,并将受推面332a抵接在第一传动件310上,从而在驱动装置200驱动第一传动件310转动时,能够通过受推面332a推顶传动连接件330,以使得传动连接件330以及与之连接第二传动件320可跟随第一传动件310转动,保持转动路径的耦合,能够向下游功能机构输出驱动扭矩。
还可进一步在传动连接件330上设置与受推面相对的推顶斜面332b,在第二传动件320和第一传动件310出现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推顶斜面332b抵接到第一传动件310上,并在顶推斜面332b与第一传动件310之间形成用于消除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推顶力,且推顶力大致垂直于顶推斜面332b,此时推顶力将存在将传动连接件330推离第一传动件310的分量,从而自适应的推动传动连接件330脱离第一传动件310,以最终促使传动连接件330脱离第一传动件310,切断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的连接。
图7为离合装置中的传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传动连接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连接件330可包括安装座331以及设置在安装座331上的多个连接臂332;其中,受推面332a与顶推斜面332b分别设置在连接臂332上,且处于两个不同的侧面上。在第二传动件320与第一传动件310同步转动时,受推面332a所在的一侧承受第一传动件310的推力,传动连接件330带动第二传动件320转动;在第二传动件320出现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趋势时,推顶斜面332b所在的一侧主动推顶第一传动件310并承受第一传动件310的反推力,使传动连接件330逐步脱离第一传动件310,而后第二传动件320与第一传动件310断开连接。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离合装置的剖视图。结合图4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的可分离连接,并保证连接状态的稳定性和分离操作的顺畅性,可在所述第一传动件310上开设卡槽311,用以适配容纳传动连接件330对的连接部;其中,卡槽311内设置匹配抵接受推面332a的内壁,用于对应推顶传动连接件330;并可进一步将推顶斜面332b至少部分区域抵接在卡槽311的槽口上,从而在第二传动件320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趋势时,推顶斜面332b直接推顶卡槽311的槽口,以迅速脱离卡槽311,断开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同轴设置,可将卡槽311设置在第一传动件310靠近第二传动件320的一侧,从而传动连接件330与卡槽311的连接和分离所需要移动的行程较短,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传动连接件330与卡槽311连接和分离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兼顾传动连接件330与卡槽311的连接和分离的可靠性,可在卡槽311内开设与推顶斜面332b适配的反推斜面311b,在第二传动件320相对于第一传动件310具备相对转动的趋势时,推顶斜面332b抵接到反推斜面311b上,并进一步沿斜面方向相对错动,使得传动连接件330沿脱离第一传动件31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连接件330脱离卡槽311。
推顶斜面332b和反推斜面311b的面接触错动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持一定保持传动连接件330受力和移动方向的稳定,从而能够稳定可靠的脱离第一传动件3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顶斜面332b和反推斜面311b可采用弧形斜面,一定程度上改善相对滑动的平滑性。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二传动件320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第二传动件32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6,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二传动件320上设置卡孔321,并可将传动连接件330可移动地设置在卡孔321内,并可移动伸出卡孔321以连接第一传动件310,从而实现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的同步转动;还可向卡孔321内移动回位,断开与第一传动件310的连接。
图9示出了图1中的离合装置中的传动连接件与第二传动件的连接示意图。参见图5、图6、图7、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连接件330可包括设置在安装座331上的至少一个连接臂332,且连接臂332可移动的穿设在卡孔321内,并可伸出卡孔321与第一传动件310连接;相应的,受推面332a和推顶斜面332b可设置在连接臂332上。
图13为图10中的离合装置的第二视角剖视图;结合图4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连接臂332的形态与卡槽311的槽型进行匹配设计,以使得连接臂332嵌入卡槽311,保持连接臂332与卡槽311的稳定连接,并可自卡槽311内顺利脱离。
受推面332a和推顶斜面332b分别设置在连接臂33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具体可设置在沿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周向上的两个侧面。相应地,推顶面311a和反推斜面311b的位置进行匹配设置,从而传动连接件330可在第一传动件310的推顶面311a的推顶下跟随第一传动件310转动,也可在反推斜面311b的推顶下脱离卡槽3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连接臂332的顶端设置顶面332c,与卡槽311的槽底311c相对,并在受推面332a与推顶面311a抵接状态下,顶面332c也可抵接在槽底311c上,从而通过两个面接触位置实现限位,保证连接状态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臂332的数量可设置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并且等间隔设置在安装座上,从而能够在第一传动件310和传动连接件之间形成至少三个可分离连接部,保证连接状态的稳定性,也可以保证连接臂332脱离时受力的均衡性,保证脱离的平滑性和顺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安装座设置在第二传动件320远离第一传动件310的一侧,避免占用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之间的间隙,能够使得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之间近距离布置,具备较小的间隙,从而能保持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在转动平面内的大致平行状态,避免出现翘头、单侧偏斜等姿态缺陷,保证传动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安装座321设置在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之间,并将连接臂320设置在安装座321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还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卡槽311和卡孔321内。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300还包括复位件340,与传动连接件330连接,以向传动连接件330施加弹性作用力,将传动连接件330保持与第一传动件310的稳定连接,并能够在传动连接件330脱离第一传动件310时,弹性吸收第一传动件310的反推力,使第一传动件310能够顺利脱离,从而兼顾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一传动件310的稳定连接和灵活脱离。
参见图3、图10、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轴设置在底座100上的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中,可将第二传动件320设置成更靠近底座100,并将复位件340连接在底座100和第二传动件320之间,以底座100为基础向传动连接件330施加弹性推力,保持传动连接件330稳定连接在第二传动件320上,并保持与第一传动件310的可分离连接。
参见图12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二传动件320可相对于底座100转动,为了避免相对转动对扭曲牵引复位件340,造成对结构形态和功能的不利影响,可将复位件340可连接在第二传动件320与安装座331之间,使得复位件340跟随第二传动件320运动,而不与底座100直接连接;相应的,复位件340以第二传动件320为基础,向安装座331施加弹性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二传动件320上设置挡板350,与复位件340连接,作为复位件340的安装和施力基础。挡板350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持传动连接件330与第二传动件320的活动连接的稳定性,可在第二传动件320的靠近底座100的一侧开设容纳凹槽323,用于容纳传动连接件330的安装座331,并可将卡孔321开设在容纳凹槽323的槽底,连通容纳凹槽323与第二传动件320远离底座100的一侧,从而可将连接臂332穿设于与卡孔321内,并伸出卡孔321连接第一传动件310。相应的,复位件340可与安装座331连接,以施加弹性推力,使得安装座331稳定保持在容纳凹槽323内,避免脱离,保持连接状态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复位件340也设置在容纳凹槽323内,利用容纳凹槽323保护复位件340,降低外部结构或者杂物干涉复位件340的功能的风险。
参见图10、图12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挡板340设置到容纳凹槽323内,封挡容纳凹槽323的槽口,将安装座331和复位件340整体约束封装在容纳凹槽323与挡板350围成槽腔内,保持复位件340和安装座331的结构形态和位置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外部干涉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挡板350连接在容纳凹槽323的外侧,也可以将挡板350安装在容纳凹槽323内,可灵活选择。
在将挡板350设置在容纳凹槽323内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挡板的安装,可在第二传动件320上设置止挡凸台324,且止挡凸台324位可设置在容纳凹槽323的槽内壁上并凸出于槽内壁。在挡板350安装在容纳凹槽323内的时候,可将挡板350置于止挡凸台324上,并承载安装复位件34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挡板350上开设锁定槽352,用于容纳卡嵌止挡凸台324,从而在挡板350安装到容纳凹槽323内时,止挡凸台324卡嵌在锁定槽352内,以保持挡板350的位置的稳定,并跟随第二传动件320转动,避免相对转动。
可具体将锁定槽352设置在挡板350远离复位件340的一侧,使得挡板350在复位件340的弹性作用力下稳定压紧在止挡凸台32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杂物进入到容纳凹槽323内,可将挡板350的形态设置成与容纳凹槽323的槽型匹配,以填充封挡容纳凹槽323的槽口,缩小装配间隙。
考虑到止挡凸台324凸出于容纳凹槽323的侧壁,对挡板350的嵌入容纳凹槽形成障碍,为此可在挡板350的外缘侧设置避让缺口351,在挡板350安装时,可将避让缺口351对准止挡凸台324而后对应嵌入容纳凹槽323,而后转动挡板350,使得止挡凸台324嵌入锁定槽352,以锁定挡板350。可将避让缺口351与锁定槽352等间隔布置在挡板350的外缘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三个以上的止挡凸台324,等间隔布置在容纳凹槽324的内壁上,相应的,避让缺口351也设置成三个以上,且止挡凸台324和避让缺口351的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340可采用如塔簧,弹簧,簧片,扭簧等通过弹性形变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弹性元件。可将弹性元件压缩在挡板350和安装座331之间,同时压紧挡板350和安装座351。
参见图8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弹簧和塔簧等弹性复位件340的姿态和位置的稳定性,可在安装座331上开设限位槽331c,并将复位件340的一端嵌于限位槽331c内,以限制弹簧,弹簧等弹性的复位件340的端部的滑移,保证形变姿态的可靠性,以保持稳定的形变和弹性作用力的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设置成传动齿轮,并同轴可转动地套接在设置于底座100上的转轴370上。为了限制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脱离转轴370,还可在转轴370上设置锁紧件360连接在转轴370的顶部,止挡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锁紧件360设置成带头螺钉,并可设置止挡垫圈361配合带头螺钉锁紧第一传动件310和第二传动件3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二传动件320内开设有容纳凹槽323,为了兼顾第二传动件320转动姿态的平稳以及受力均匀性,可将容纳凹槽323设置成环形槽,在第二传动件320上形成轴筒322,轴筒322套接在转轴370上。
相应的,可在安装座331中部开设第一轴孔331a,在挡板350中部开设第二轴孔353,用于匹配套接在转轴370上。
图14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顶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提供一种顶门机构10,包括推顶件400、驱动装置200以及离合装置300。驱动装置200与第一传动件310连接,第二传动件320与推顶件400连接,在驱动装置200驱动第一传动件310转动的情况下,第一传动件310通过传动连接件330带动第二传动件320转动以驱动推顶件400推顶门体12。
图15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门体12、主体11以及顶门机构10,门体12与主体11活动连接,顶门机构10安装在主体11上,以顶开门体12。
电器设备可为冰箱,洗碗柜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设备可为冰箱,门体12与主体11转动连接,顶门机构10可设置在主体11上以推顶门体12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门机构10可设置在主体11内,以推顶滑动连接在主体11上的抽屉,开启抽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动件;
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
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受推面和推顶斜面,所述受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以承受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过程中施加的推力并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且在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的趋势时,所述推顶斜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并承受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反推力使所述传动连接件沿脱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方向移动,以分离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靠近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受推面抵接在所述卡槽的内壁上,所述推顶斜面至少部分抵接在所述卡槽的槽口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靠近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上开设有推顶面和反推斜面,在所述第一传动件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时,所述推顶面抵接在所述受推面上,在所述传动连接件沿脱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反推斜面抵接在所述推顶斜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开设有卡孔,所述传动连接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卡孔内,并可伸出所述卡孔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
安装座;
至少一个连接臂,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臂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卡孔内,且所述受推面和所述推顶斜面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件远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传动连接件连接,以弹性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中,所述第二传动件靠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弹性推动所述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容纳凹槽和卡孔,所述容纳凹槽靠近所述底座设置;
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安装座以及至少一个连接臂,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臂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臂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卡孔内,并可伸出所述卡孔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复位件连接并均设置在所述容纳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且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挡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复位件的一端嵌于所述限位槽内。
13.一种顶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顶件、驱动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推顶件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传动件通过所述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以驱动所述推顶件推顶门体。
14.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顶门机构,所述门体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顶门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以顶开所述门体。
CN202321686961.3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220706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6961.3U CN22070627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6961.3U CN22070627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6273U true CN220706273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6961.3U Active CN22070627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6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97984A (zh) 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5324430B (zh) 微波炉的联锁装置和微波炉
CN220706273U (zh)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CN218328818U (zh) 一种冰箱
CN218092686U (zh) 一种电器设备
CN109708396B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220378098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114961443B (zh) 微波炉的联锁装置和微波炉
CN220487376U (zh) 一种顶门机构及电器设备
CN216476887U (zh) 一种顶出旋转一体开关门装置
CN113982400B (zh) 限位装置、铰链组件和储物柜
CN220487372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112696107B (zh) 开门装置和具有其的家电设备
CN220378099U (zh) 一种顶门机构及电器设备
CN220353679U (zh) 一种顶门机构及电器设备
CN220451660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217518466U (zh) 一种顶门机构和电器设备
CN117780215A (zh) 一种开关门装置和电器设备
CN218815904U (zh) 一种离合装置和电器设备
CN116624055A (zh) 一种开关门装置和电器设备
CN116624052A (zh) 一种开关门装置和电器设备
CN218991293U (zh) 一种离合装置和电器设备
CN218991291U (zh) 一种离合装置和电器设备
CN218347161U (zh) 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6624057A (zh) 一种开关门装置和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