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4461U - 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及空轨集疏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及空轨集疏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4461U
CN220484461U CN202322094005.2U CN202322094005U CN220484461U CN 220484461 U CN220484461 U CN 220484461U CN 202322094005 U CN202322094005 U CN 202322094005U CN 220484461 U CN220484461 U CN 220484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tainer transfer
transfer interaction
lifting
slid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40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刚
王海腾
王贤张
余捷
吴红满
于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Yangt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Yangt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40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4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4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4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轨集疏运系统及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属于空轨集疏运技术领域;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用于空轨集疏运系统;包括:构架组成,横跨设置在所述空轨集疏运系统的轨道上,且所述构架组成内设置有用于集装箱转运载具通过的装卸空间;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锁定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以对应锁定集装箱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举升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上的集装箱或者将集装箱下放到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上。本申请提供的空轨集疏运系统及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能够提升空轨集疏运系统的集装箱转运效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及空轨集疏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轨集疏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轨集疏运系统及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
背景技术
多式联运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是一套智能、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空中运输系统。该系统通过空中轨道,实现了集装箱在各集散中心之间的转运,能够衔接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物流体系,改善转运效率。悬挂式空中轨道系统将集装箱悬挂于空中轨道下方,集装箱多通过集卡车等集装箱运输车辆运载移动,为此需要设置中转交互装置将集装箱在空轨集疏运系统和集卡车之间转移转载。
通常在集装货场或者码头都设置有如天车的大型悬吊设备,实施集装箱的转运;但是,由于空轨集疏运系统本身就处于高空,与悬吊设备存在较高的干涉风险,因此集装箱转运操作需要较高的娴熟程度和专注力,导致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轨集疏运系统及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轨集疏运系统的集装箱转运的效率和安全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为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用于空轨集疏运系统;包括:
构架组成,横跨设置在所述空轨集疏运系统的轨道上,且所述构架组成内设置有用于集装箱转运载具通过的装卸空间;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
锁定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以对应锁定集装箱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举升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上的集装箱或者将集装箱下放到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构架组成包括门式支架,所述装卸空间设置在所述门式支架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构架组成还包括:
走行组件,设置在所述门式支架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升降设备,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
滑动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并与所述升降设备连接,且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以在所述升降设备驱动所述滑动座移动时,抬升或者下放所述锁定机构以及所述集装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推拉设备,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锁销,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并与所述第一推拉设备连接,以在所述第一推拉设备的驱动下,嵌入所述集装箱的角件或者自所述集装箱的角件内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
第二推拉设备,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防坠托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并与所述第二推拉设备连接,以在所述第二推拉设备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角件下方或者自所述角件下方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还包括:
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以检测所述集装箱的位置信息;
控制主机,与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锁定机构连接,以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以及所述锁定机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到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部并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以检测所述集装箱的高位到位状态;
第二到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下部并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以检测所述集装箱的低位到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监视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拍摄所述装卸空间;
显示主机,与所述监视摄像头连接,显示所述监视摄像头的拍摄画面。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轨集疏运系统,包括所述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轨集疏运系统及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通过构架组成横跨设置在空轨集疏运系统的轨道上,并在所述轨道下方形成装卸空间,用于集装箱的转运;并进一步,在构架组成上设置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上设置锁定机构用于连接锁定集装箱,从而基于构架组成,在所述装卸空间内,通过升降机构和锁定机构抬升集装箱转运载具上的集装箱,以悬挂到所述轨道上,或者承接轨道上悬挂的集装箱,并下放到集装箱转运载具上,实现集装箱在不同作业区域和不同载具之间的转移,从而通过简便的操作,改善集装箱转运的效率;另一方面,基于构架组成形成的转运支架结构能够于轨道下方形成稳定装卸空间,使得集装箱的转载和上下操作均能够避开空轨集疏运系统,避免相互干涉,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安全性;同时,通过升降机构和锁定机构的配合,能够稳定锁定集装箱而后实施抬升和下放操作,能够保证集装箱移动时的稳定性,并在构架组成的保护下,平稳的移动,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局部放大图I;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局部放大图II;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局部放大图III;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6的局部放大图IV;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五状态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局部放大图V;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主视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控制架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构架组成,110-门式支架,111-第一强化梁,112-第二强化梁,113-导向滑槽,120-走行组件,130-装卸空间;
200-升降机构,210-升降设备,220-滑动座,221-锁销限位槽,222-托架限位槽;
300-锁定机构,310-锁销,311-第一推拉设备,320-防坠托架,321-第二推拉设备;
400-控制主机;
500-定位机构,510-第一到位传感器,520-第二到位传感器,530-监视摄像头,540-显示主机;
600-轨道;
700-集装箱,710-角件;
800-集装箱转运载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悬挂式空中轨道系统将集装箱悬挂于空中轨道下方,集装箱多通过集卡车等集装箱运输车辆运载移动,为此需要设置中转交互装置将集装箱在空轨集疏运系统和集卡车之间转移转载。通常在集装货场或者码头都设置有如天车的大型悬吊设备,实施集装箱的转运;但是,由于空轨集疏运系统本身就处于高空,与悬吊设备存在较高的干涉风险,因此集装箱转运操作需要较高的娴熟程度和专注力,导致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不理想。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轨集疏运系统及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通过简化转运操作,优化转运配合结构,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空轨集疏运系统的集装箱转运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主视图;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参见图1、图2、图3、图14和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可包括:构架组成100、升降机构200以及锁定机构300。
所述升降机构200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100上,所述锁定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00的升降活动端,从而所述锁定机构300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200的驱动下,上升或者下降;相应地,就可以抬升或者下放由所述锁定机构300锁定的集装箱700。
所述构架组成100可横跨设置在所述空轨集疏运系统的轨道600上,具体可从所述轨道600的顶部横跨在所述轨道600的上方,而后从所述轨道600的两侧安置到作业现场的地面基础上,从而形成位于所述轨道600上方以及左右两侧的整体框架结构,作为集装箱700和集装箱转运载具800实施所述集装箱700的转运和转载的操作基础。同时。构架组成100在所述轨道600周围形成的框架结构中,可在所述构架组成100内设置装卸空间130,满足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通过需求,并为所述集装箱700抬升和下降操作提供足够的移动空间。所述装卸空间130可设置在所述轨道600的下方,适配所述集装箱700悬挂在所述轨道600并竖向抬升和下降的移动方式,使得所述集装箱700能够跟随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移动,并在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和所述轨道600之间转移的操作流畅性和简便性。
所述升降机构200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100上,以所述构架组成100为施力基础实施举升和下降操作,从而能够依托所述构架组成100与所述轨道600形成的稳定框架结构实现所述集装箱700的稳定且安全的举升和下放操作。
所述锁定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00的升降活动端上,所述锁定机构300可连接锁定悬挂在所述轨道600或者搭载在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上的所述集装箱700,连接锁定在所述集装箱700上的情况下,可通过所述升降机构200承接所述集装箱700并下放到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上而后解锁,或者举升所述集装箱700保证其悬挂到所述轨道600下放并解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通过构架组成横跨设置在空轨集疏运系统的轨道上,并在所述轨道下方形成装卸空间,用于集装箱的转运;并进一步,在构架组成上设置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上设置锁定机构用于连接锁定集装箱,从而基于构架组成,在所述装卸空间内,通过升降机构和锁定机构抬升集装箱转运载具上的集装箱,以悬挂到所述轨道上,或者承接轨道上悬挂的集装箱,并下放到集装箱转运载具上,实现集装箱在不同作业区域和不同载具之间的转移,从而通过简便的操作,改善集装箱转运的效率;另一方面,基于构架组成形成的转运支架结构能够于轨道下方形成稳定装卸空间,使得集装箱的转载和上下操作均能够避开空轨集疏运系统,避免相互干涉,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安全性;同时,通过升降机构和锁定机构的配合,能够稳定锁定集装箱而后实施抬升和下放操作,能够保证集装箱移动时的稳定性,并在构架组成的保护下,平稳的移动,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构架组成100可包括门式支架110,所述装卸空间130设置在所述门式支架110内侧;相应地,所述门式支架110跨在所述轨道600上,所述轨道600位于所述门式支架110的内侧,位于所述装卸空间130内。
一般来说,所述门式支架110可设置为两组,平行设置,从而通过所述两组门式支架110的四根门柱部位分别固定四组所述升降机构200以及相对应的四组锁定机构,从而对应从分布在所述集装箱700的四周的四个部位连接锁定所述集装箱700,以稳定地固定所述集装箱700,也能够保持所述集装箱700抬升和下放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式支架110的两个门柱部位之间连接第一强化梁111,以提升所述门式支架110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进一步在所述两组门式支架110之间连接第二强化梁112,使所述两组门式支架110连接一体,从而形成整体框架,以保持结构稳定性,还能够改善所述四组升降机构200的动作基础的一致性,保证抬升和下降的幅度的一致性,改善所述集装箱700的抬升和下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所述第二强化梁112可设置为多个斜拉梁,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门式支架110的同一侧门柱之间。
相类似的,还可在所述两组门式支架110的顶部也可通过强化结构件进行连接,以进一步提升结构强度,还不干涉所述空轨集疏运系统的运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检修和调整配合精度的需求,可将所述构架组成100设置为可活动结构,根据需要调整所述构架组成100的位置,所述构架组成100还可包括走行组件120,并可设置在所述门式支架110的底部,从而能够推拉所述门式支架110实现构架组成100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行组件120可包括走行轮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门式支架110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行轮组可设置为滑轮组,可滑动地设置在作业场所上铺设的滑轨上,从而能够利用滑轨分散承担所述构架组成100及其上的所述集装箱700的重量,避免作业场所地面受力过于集中,造成局部地面塌陷等缺陷。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主要实现竖向举升和下降操作,可包括:升降设备210和滑动座220,所述升降设备210安装在所述门式支架110上,作为升降动力机构;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门式支架110上,作为所述锁定机构300的安装载体,从而能够在所述升降设备210的驱动下,沿所述门式支架11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对应抬升或者下放与所述锁定机构300相连的所述集装箱7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所述门式支架110上开设导向滑槽113,所述滑动座2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113内,从而能够以稳定的轨迹和姿态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将所述锁定机构300以及相连的所述集装箱700在竖直方向上抬升和下放;同时,能够限制所述滑动座220的摆动幅度,保持所述锁定机构300的姿态和位置的稳定性,从而能够平稳可靠地实现所述集装箱700的举升和下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设备210可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113上方,能够拉动所述滑动座220上升,亦可以下放所述滑动座2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设备210页可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113的下方,向上推顶所述滑动座220上升,或者下拉所述滑动座2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设备210可采用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滑动座220连接。
或者,所述升降设备210也可采用大功率的电动缸等驱动件。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连接锁定所述集装箱700,所述锁定机构300可对应连接锁定在所述集装箱700的角件710上,实现稳定的锁定操作。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的局部放大图I;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局部放大图II;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局部放大图III;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四状态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6的局部放大图IV;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第五状态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12的局部放大图V。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连接锁定所述角件710,所述锁定机构300可包括锁销310和第一推拉设备311。其中,所述锁销3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座220上,并与设置在所述滑动座220上的所述第一推拉设备311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一推拉设备311的驱动下,所述锁销310可对应水平嵌入所述角件710内,与所述角件710连接一体,也间接将所述集装箱700与所述滑动座220连接,实现锁定操作,从而在所述滑动座220移动时,对应抬升或者下放所述集装箱700。
在所述集装箱700上升或者下降到位后,所述第一推拉设备311可将所述锁销310拉出所述角件710,实现解锁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角件710作为所述集装箱700的八个角部区域的常规组件,用于连接各种固定和调运设备,实现所述集装箱700的规定。通常,所述角件710上开设有孔槽结构,用于连接各种固定和吊运设备;本实施例中,利用常规所述角件710的成型的孔槽结构,与所述锁销310配合,从所述集装箱700的宽度方向插入所述角件710的孔槽内,实现竖直方向的锁定,避免所述集装箱700坠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锁销310的移动姿态的稳定,以及保持所述锁销310和所述滑动座220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状态的稳定,可在所述滑动座220上开设锁销限位槽221,所述锁销310可滑动地嵌设在所述锁销限位槽221内,且其高度和宽度但也对应略大于所述锁销310的高度和宽度,从而能够满足所述锁销310的滑动平滑性;也能够缩小所述锁销310与所述滑动座220的间隙,能够保持所述锁销310与所述滑动座220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状态和支撑作用力的稳定,从而保证支撑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强化所述集装箱700升降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锁定机构300还可设置防坠结构,用于设置在所述集装箱700下方,以形成安全结构;在所述集装箱700因偶然因素导致的局部倾斜,或者下坠时,实施托底操作,避免所述集装箱700大幅度倾斜或者坠落。
为此,所述锁定机构300还可包括防坠托架320和第二推拉设备321,所述防坠托架3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座220上,并与设置在所述滑动座220上的第二推拉设备321连接,以在所述第二推拉设备321的作用下伸出所述滑动座220,并移动至所述集装箱700下方,作为安全防坠结构。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防坠托架320的移动姿态的稳定,以及保持所述防坠托架320和所述滑动座220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状态的稳定,可在所述滑动座220上开设托架限位槽222,所述防坠托架320可滑动地嵌设在所述托架限位槽222内,且其高度和宽度但也对应略大于所述防坠托架320的高度和宽度,从而能够满足所述防坠托架320的滑动平滑性;也能够缩小所述防坠托架320与所述滑动座220的间隙,能够保持防坠托架320与所述滑动座220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状态和支撑作用力的稳定,从而保证支撑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防坠托架320与所述锁销310均设置在所述滑动座220上,所述防坠托架320可对应伸出至所述角件710下方,以在所述集装箱700下坠时,稳妥支撑所述角件710。
参见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以所述集装箱700转运举升到所述轨道600的过程为例说明本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工作过程。
参见图4和图5,自上个装卸场所,通过集装箱转运载具800转运到所述构架组成100内的撰写空间130内,驻留在轨道600的下方,并可适当调整前后位置,便于所述滑动座220对准所述集装箱700的所述角件710,便于后续锁定操作,以便于高效抬升所述集装箱700。
其中,所述滑动座220可停驻在低位,以与所述角件710匹配对位。
参见图3、图6和图7,所述锁销310水平伸出所述滑动座220,匹配伸入所述角件710,以通过所述锁销310建立所述角件710与所述滑动座220的连接,主要是在竖直方向的支撑力,以保证所述集装箱700能够被所述滑动座220支撑。
当然,所述锁销310可由所述第一推拉设备311推拉驱动,以伸出或者回缩到所述滑动座220。
参见图2,图8和图9,所述升降设备210拉升所述滑动座220,从而抬升所述集装箱700到一定高度,使其脱离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以便于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脱离移出所述装卸空间130。
参见图3、图10和图11,在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移出所述装卸空间之后,所述第二推拉设备321可驱动所述防坠托架320伸出所述滑动座220,并停驻在所述角件710的下方,作为防坠安全措施。
参见图12和图13,所述升降设备210继续拉升所述滑动座220,直至所述集装箱700抵达所述轨道600的悬挂位置,以保证所述集装箱700的顶部角件能够连接到所述轨道600上。
而后,可通过所述第一推拉设备311拉回所述锁销310,使其回缩复位;同时,所述第二推拉设备321拉回所述防坠托架320,使其回缩复位;从而整体上使所述集装箱700脱离与所述锁定机构300和所述升降机构200的连接,可沿所述轨道流向下一个装卸作业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拉设备311和所述第二推拉设备321可采用气缸,液压缸等驱动元件。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控制架构示意图;参见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改善所述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匹配空轨集疏运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运输方式;所述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还可包括控制主机400和定位机构500,通过所述定位机构500检测所述集装箱700的到位情况,并由所述控制主机400统一控制所述升降机构200和所述锁定机构300动作,一定程度上改善所述集装箱700的转运、锁定,抬升、下放以及解锁的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定位机构500可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100上,以对应检测所述装卸空间130的所述集装箱700的位置信息,到位状态。所述控制主机400可与所述定位机构500、所述升降机构200和所述锁定机构300连接,以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升降机构200以及所述锁定机构300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500可分别对应检测所述集装箱700的高位状态和低位状态,以方便所述集装箱700的抬升和下放之间的锁定操作。
所述定位机构500可包括第一到位传感器510和第二到位传感器520,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机400连接,以分别检测所述集装箱700的高位到位状态和低位到位状态,作为触发信号;所述控制主机400在检测到触发信号后驱动所述锁定机构300动作,以解锁或者锁定所述集装箱700,而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200下行或者上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510和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520可采用各种原理的到位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集装箱700的预设位置,实施集装箱700的到位检测。
一般来说,所述第一道位传感器510和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520可采用无接触式传感器,实现无接触检测,提升检测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510和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520可采用红外传感器,或者激光到位传感器等。
通过匹配所述集装箱700的规格,所述轨道600的悬挂区域,抬升和下放位置等,匹配设置所述第一道位传感器510和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520的检测区域,实现位置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510和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520分别设置为多个,进行编组分别对应检测所述集装箱700的顶部,底部,前部以及后部边沿,从而提升定位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所述集装箱700的特定结构件,如角件710作为检测标志物,实现到位信号的触发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到位检测的可靠性和容错性,所述定位机构还可包括:监视摄像头530和显示主机540,分别对应监视拍摄在所述升降机构200和所述锁定机构300的动作位置,以应对设备故障或者到位故障,或者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800故障等非正常状态,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改善集装箱转运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视摄像头530可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100上,拍摄所述装卸空间130;所述显示主机可设置远程办公室,并与所述监视摄像头530连接,显示所述监视摄像头530的拍摄画面。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显示主机540可作为独立显示设备,与所述监视摄像头530连接,独立组网,实施监视操作。也可以与所述控制主机400组网,形成统一的监视控制架构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轨集疏运系统,包括所述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方法。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用于空轨集疏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架组成,横跨设置在所述空轨集疏运系统的轨道上,且所述构架组成内设置有用于集装箱转运载具通过的装卸空间;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
锁定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以对应锁定集装箱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举升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上的集装箱或者将集装箱下放到所述集装箱转运载具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组成包括门式支架,所述装卸空间设置在所述门式支架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组成还包括:
走行组件,设置在所述门式支架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升降设备,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
滑动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并与所述升降设备连接,且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以在所述升降设备驱动所述滑动座移动时,抬升或者下放所述锁定机构以及所述集装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推拉设备,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锁销,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并与所述第一推拉设备连接,以在所述第一推拉设备的驱动下,嵌入所述集装箱的角件或者自所述集装箱的角件内脱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
第二推拉设备,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防坠托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并与所述第二推拉设备连接,以在所述第二推拉设备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角件下方或者自所述角件下方复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还包括:
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以检测所述集装箱的位置信息;
控制主机,与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锁定机构连接,以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以及所述锁定机构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到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部并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以检测所述集装箱的高位到位状态;
第二到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下部并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以检测所述集装箱的低位到位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监视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构架组成上,拍摄所述装卸空间;
显示主机,与所述监视摄像头连接,显示所述监视摄像头的拍摄画面。
10.一种空轨集疏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
CN202322094005.2U 2023-08-06 2023-08-06 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及空轨集疏运系统 Active CN220484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4005.2U CN220484461U (zh) 2023-08-06 2023-08-06 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及空轨集疏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4005.2U CN220484461U (zh) 2023-08-06 2023-08-06 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及空轨集疏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4461U true CN220484461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9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4005.2U Active CN220484461U (zh) 2023-08-06 2023-08-06 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及空轨集疏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4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30014875A (ko) 배터리 교체 카트, 배터리 교체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1016993B (zh) 一种轨道式断路器操作小车
CN113620172A (zh) 一种货运空铁集装箱提升中转装置及其方法
CN220484461U (zh) 一种集装箱中转交互设备及空轨集疏运系统
CN114476918A (zh) 一种车架以及悬挂式运输车吊具
CN220484704U (zh) 一种集装箱中转设备及集装箱转运系统
CN109435967B (zh) 悬挂式集装箱运输系统
CN212559157U (zh) 一种货运空铁集装箱提升中转装置
CN210655788U (zh) 用于悬挂式轨道系统的运输机构和悬挂式轨道系统
CN210554781U (zh) 悬挂式可垂直升降的空中轨道车
CN211642272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转运装置
CN207955195U (zh) 一种方舱升降行走机构
KR102490564B1 (ko) 배터리 교체 카트, 배터리 교체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215625372U (zh) 一种公铁联运设备
CN111301264A (zh) 用于牵引故障车的液控升降式装置
CN220502377U (zh) 一种无缝对接搭板的货梯轿厢
CN218620205U (zh) 功率单元运输设备
CN220549615U (zh) 一种集装箱移动转载装置
CN220549614U (zh) 一种集装箱移动转载装置
CN215249001U (zh) 集装箱水平起吊装置
CN217920495U (zh) 一种垂直移动式物料装卸平台
CN216686146U (zh) 一种砼运输系统
CN212559104U (zh) 一种货运空铁集装箱运输承载装置
CN212559161U (zh) 行吊的防晃动结构
CN218203625U (zh) 一种具有停靠功能的空中轨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