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3843U - 一种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3843U
CN220483843U CN202322124270.0U CN202322124270U CN220483843U CN 220483843 U CN220483843 U CN 220483843U CN 202322124270 U CN202322124270 U CN 202322124270U CN 220483843 U CN220483843 U CN 220483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uffer block
box body
ben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242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仁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242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3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3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3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涉及包装技术领域。该包装盒包括盒体、内缓冲块、外缓冲块以及提拿块;其中,内缓冲块连接于盒体并位于盒体的内侧,外缓冲块形成于盒体的侧壁,提拿块的一端连接于盒体,提拿块的另一端与盒体卡接配合。该包装盒通过在盒体内侧设置内缓冲块,用于对产品起到一级缓冲作用;并通过在盒体的侧壁形成外缓冲块,外缓冲块一方面可以直接对产品进行抵持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位于内缓冲块远离产品的一侧对产品起到二级缓冲作用,进而形成双层缓冲结构,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撞伤。使用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提拿块对整个包装盒进行提拿,从而增加包装盒进行提拿移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通常需要额外填充发泡材料,以实现对产品进行抵持,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
但是发泡材料通常位置不够稳定,当发泡材料在盒体内发生位置偏移后,产品极易与盒体直接接触,而盒体厚度有限,无法对产品起到缓冲碰撞的作用,进而容易导致产品发生撞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其能够形成双层缓冲结构,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撞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其包括:
盒体、内缓冲块、外缓冲块以及提拿块;
其中,内缓冲块连接于盒体并位于盒体内,外缓冲块连接于盒体的侧壁,内缓冲块以及外缓冲块均用于抵持产品,提拿块的一端连接于盒体,提拿块的另一端与盒体卡接配合。
可选地,盒体包括底板、侧板以及盖板,底板和盖板均连接于侧板,内缓冲块连接于底板,外缓冲块连接于侧板。
可选地,内缓冲块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均连接于底板,第一弯折部用于抵持产品,第二弯折部抵持于第一弯折部。
可选地,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板、第二弯板和第三弯板,第一弯板连接于底板,第一弯板、第二弯板和第三弯板用于依次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板用于抵持产品。
可选地,第二弯折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均连接于底板,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用于朝向底板的同一侧弯折以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均抵持于第一弯折部。
可选地,外缓冲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一挡板连接于侧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用于依次弯折以形成外缓冲块,第二挡板用于抵持产品。
可选地,包装盒还包括加强块,加强块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第一支板连接于底板,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用于依次弯折形成加强块,第二支板用于抵持外缓冲块或产品。
可选地,提拿块包括提手部和卡合部,提手部连接于盒体并贯穿设置有提携孔,卡合部连接于提手部并与盒体卡接配合。
可选地,提手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提板和第二提板,第一提板连接于盒体,第二提板连接于卡合部,第一提板以及第二提板均开设有提携孔。
可选地,卡合部包括相连接的延伸板和扣合板,延伸板连接于提手部,盒体开设有第五卡口,扣合板与第五卡口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该包装盒包括盒体、内缓冲块、外缓冲块以及提拿块;其中,内缓冲块连接于盒体并位于盒体的内侧,外缓冲块形成于盒体的侧壁,提拿块的一端连接于盒体,提拿块的另一端与盒体卡接配合。该包装盒通过在盒体内侧设置内缓冲块,用于对产品起到一级缓冲作用;并通过在盒体的侧壁形成外缓冲块,外缓冲块一方面可以直接对产品进行抵持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位于内缓冲块远离产品的一侧对产品起到二级缓冲作用,进而形成双层缓冲结构,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撞伤。使用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提拿块对整个包装盒进行提拿,从而增加包装盒进行提拿移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装盒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装盒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装盒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装盒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装盒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装盒的第六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包装盒;110-盒体;111-底板;112-侧板;113-盖板;116-第一扣板;117-第五卡口;120-内缓冲块;121-第一弯折部;1211-第一弯板;1212-第二弯板;1213-第三弯板;1216-第三卡口;122-第二弯折部;1221-第一折板;1222-第二折板;1226-第四卡口;130-外缓冲块;131-第一挡板;132-第二挡板;133-第三挡板;136-第一卡口;137-第二卡口;140-加强块;141-第一支板;142-第二支板;143-第三支板;144-第四支板;145-第五支板;150-提拿块;151-提手部;1511-第一提板;1512-第二提板;1516-提携孔;152-卡合部;1521-延伸板;1522-扣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言,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通常需要额外填充发泡材料,以实现对产品进行抵持,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但是发泡材料通常位置不够稳定,当发泡材料在盒体内发生位置偏移后,产品极易与盒体直接接触,而盒体厚度有限,无法对产品起到缓冲碰撞的作用,进而容易导致产品发生撞伤。
请参考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装盒100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图4,该包装盒100包括盒体110、内缓冲块120和外缓冲块130;其中,内缓冲块120连接于盒体110并位于盒体110内,外缓冲块130连接于盒体110的侧壁,内缓冲块120以及外缓冲块130均用于抵持产品。
该包装盒100包括盒体110、内缓冲块120和外缓冲块130;其中,内缓冲块120连接于盒体110并位于盒体110的内侧,外缓冲块130形成于盒体110的侧壁。该包装盒100通过在盒体110内侧设置内缓冲块120,用于对产品起到一级缓冲作用;并通过在盒体110的侧壁形成外缓冲块130,外缓冲块130一方面可以直接对产品进行抵持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位于内缓冲块120远离产品的一侧对产品起到二级缓冲作用,进而形成双层缓冲结构,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撞伤。
本实施例中,内缓冲块120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内缓冲块120相对于盒体110的中心环形设置,而外缓冲块130的数目为三个,分别设置于盒体110的三个侧壁上,可以看做内缓冲块120位于外缓冲块130的内侧。
当然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内缓冲120数目还可以是一、二、三、五、八个等,其具体设置数量不作限定;外缓冲块130的数目还可以是一、二、四、七、十个等,其具体设置数量不作限定。
当产品呈圆盘状时,可使内缓冲块120和外缓冲块130同时与产品接触,以对产品起到抵持缓冲的作用。当然了,当产品呈长方体结构时,内缓冲块120可以直接与产品接触进行抵持缓冲,而外缓冲块130可以与产品存在一定的间隔,当内缓冲块120发生变形,或者产品某个部位避让开内缓冲块120时,外缓冲块130可以对相对于内缓冲块120发生位置移动的产品进行抵持缓冲,确保产品脱离内缓冲块120后可以继续得到缓冲保护。
参考图1-图3,盒体110包括底板111、侧板112以及盖板113,底板111和盖板113均连接于侧板112,内缓冲块120连接于底板111,外缓冲块130连接于侧板112。
本实施例中,盒体110呈长方体结构,侧板1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侧板112依次首位相连,底板111呈矩形,底板111的四周同时与四个侧板112连接,而盖板113连接于其中一个侧板112,盖板113用于和底板111相配合,实现产品进行包裹保护。
此外,内缓冲块120直接连接于底板111,当内缓冲块120收到产品的挤压作用时,底板111可以对内缓冲块120提供一个拉力(平行于底板111板面的方向)和支撑力(垂直于底板111板面的方向),避免内缓冲块120轻易发生变形。同理,侧板112可以对外缓冲块130提供一个支撑力,避免外缓冲块130轻易发生变形。
参考图1-图4,内缓冲块120包括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均连接于底板111,第一弯折部121用于抵持产品,第二弯折部122抵持于第一弯折部121,可通过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的配合,进而提高内缓冲块120对产品的抵持缓冲作用。
具体地,第一弯折部121包括第一弯板1211、第二弯板1212和第三弯板1213,第一弯板1211连接于底板111,第一弯板1211、第二弯板1212和第三弯板1213用于依次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121,第一弯板1211用于抵持产品。
并且,第三弯板1213上形成有第三卡口1216,第三卡口1216与第二弯折部122卡接配合。
具体地,第二弯折部1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折板1221和第二折板1222,第一折板1221和第二折板1222均连接于底板111,第一折板1221和第二折板1222用于朝向底板111的同一侧弯折以形成第二弯折部122,第一折板1221和第二折板1222均抵持于第一弯折部121。
并且,第一折板1221和第二折板1222上均开设有第四卡口1226,第四卡口1226与第一弯折部121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弯折成型后,可使第三卡口1216和第四卡口1226相配合,实现对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的定位。此外,第三弯板1213同时与第一折板1221以及第二折板1222相垂直,使得第二弯折部122可以对第一弯折部121提供稳定的支撑抵持作用,避免第一弯折部121因为受力过大而轻易发生变形。
参考图1-图4,外缓冲块1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131、第二挡板132和第三挡板133,第一挡板131连接于侧板112,第一挡板131、第二挡板132和第三挡板133用于依次弯折以形成外缓冲块130,第二挡板132用于抵持产品。
该包装盒100通过时第一挡板131连接于侧板112,方便外缓冲块130与侧板112一体制造,并且在外缓冲块130的弯折成型过程中,第一挡板131可以相对于侧板112弯折一定的角度以形成呈中空结构的外缓冲块130。
并且,第一挡板131开设有第一卡口136,第一卡口136与盖板113卡接配合;第一挡板131还开设有第二卡口137,底板111上连接有第一扣板116,第一扣板116与第二卡口137卡接配合。
参考图2和图4,包装盒100还包括加强块140,加强块140连接于底板111,加强块140抵用于抵持外缓冲块130或产品。
该包装盒100通过设置加强块140,用于对外缓冲130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或者直接作用于产品以提升对产品的缓冲支撑效果。
本实施例中,加强块140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加强块140位于外缓冲块130的中空内侧,可以增加外缓冲块130的缓冲强度;另一个加强块140设置于侧板112和产品之间,从而提升对产品的缓冲支撑作用。
当然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加强块140的设置数目还可以是一、三、六、九个的,其具体设置数目不作限定。
具体地,加强块140包括第一支板141、第二支板142和第三支板143,第一支板141连接于底板111,第一支板141、第二支板142、第三支板143用于依次弯折形成加强块140,第二支板142用于抵持外缓冲块130或产品。
当然了,加强块140还包括第四支板144和第五支板145,第四支板144连接于第三支板143远离第二支板142的一侧,第五支板145连接于第四支板144远离第三支板143的一侧,第四支板144的板面与外缓冲块130或盖板113接触,第四支板144抵持于侧板112。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加强块140的第一支板141、第二支板142、第三支板143、第四支板144以及第五支板145均沿同一方向依次设置,并且可由底板111的部分冲压成型。
参考图2、图3、图5和图6,包装盒100还包括提拿块150,提拿块150的一端连接于盒体110,提拿块150的另一端与盒体110卡接配合,该包装盒100通过设置提拿块150,可以增加使用者提拿移动的便捷性。
具体地,提拿块150包括提手部151和卡合部152,提手部151连接于盒体110并贯穿设置有提携孔1516,卡合部152连接于提手部151并与盒体110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提手部15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提板1511和第二提板1512,第一提板1511连接于盒体110,第二提板1512连接于卡合部152,第一提板1511以及第二提板1512均开设有提携孔1516。具体地,第一提板1511连接于盖板113。
在使用时,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和穿过提携孔1516,实现同时对第一提板1511和第二提板1512的拿握。并且第一提板1511和第二提板1512相互靠近的一侧的长度小于相互远离的一侧的长度,有助于使用者进行拿握。
本实施例中,卡合部152包括相连接的延伸板1521和扣合板1522,延伸板1521连接于提手部151,盒体110开设有第五卡口117,扣合板1522与第五卡口117卡接配合。具体地,第五卡口117形成于底板111。
在包装盒100的弯折成型过程中,可现将扣合板1522相对于延伸板1521进行弯折,进而实现与底板111的卡合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该包装盒100通过使内缓冲块120、外缓冲块130与盒体110一体成型,可以减少或者无需布置发泡材料来对产品进行缓冲抵持,规避了发泡材料因可回收性和可溶解性差的原因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风险;并且可使整个包装盒100一体成型,避免同时存在多个物料,有助于节省空间,且提升运输和转运的便捷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10)、内缓冲块(120)、外缓冲块(130)以及提拿块(150);
其中,所述内缓冲块(120)连接于所述盒体(110)并位于所述盒体(110)内,所述外缓冲块(130)连接于所述盒体(110)的侧壁,所述内缓冲块(120)以及所述外缓冲块(130)均用于抵持产品,所述提拿块(1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盒体(110),所述提拿块(150)的另一端与所述盒体(110)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0)包括底板(111)、侧板(112)以及盖板(113),所述底板(111)和所述盖板(113)均连接于所述侧板(112),所述内缓冲块(120)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外缓冲块(130)连接于所述侧板(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缓冲块(120)包括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所述第一弯折部(12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22)均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弯折部(121)用于抵持所述产品,所述第二弯折部(122)抵持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1)包括第一弯板(1211)、第二弯板(1212)和第三弯板(1213),所述第一弯板(1211)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弯板(1211)、所述第二弯板(1212)和所述第三弯板(1213)用于依次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121),所述第一弯板(1211)用于抵持所述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1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折板(1221)和第二折板(1222),所述第一折板(1221)和所述第二折板(1222)均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折板(1221)和所述第二折板(1222)用于朝向所述底板(111)的同一侧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二弯折部(122),所述第一折板(1221)和所述第二折板(1222)均抵持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缓冲块(1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131)、第二挡板(132)和第三挡板(133),所述第一挡板(131)连接于所述侧板(112),所述第一挡板(131)、所述第二挡板(132)和所述第三挡板(133)用于依次弯折以形成所述外缓冲块(130),所述第二挡板(132)用于抵持所述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加强块(140),所述加强块(140)包括第一支板(141)、第二支板(142)和第三支板(143),所述第一支板(141)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支板(141)、所述第二支板(142)、所述第三支板(143)用于依次弯折形成所述加强块(140),所述第二支板(142)用于抵持所述外缓冲块(130)或所述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拿块(150)包括提手部(151)和卡合部(152),所述提手部(151)连接于所述盒体(110)并贯穿设置有提携孔(1516),所述卡合部(152)连接于所述提手部(151)并与所述盒体(110)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15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提板(1511)和第二提板(1512),所述第一提板(1511)连接于所述盒体(110),所述第二提板(1512)连接于所述卡合部(152),所述第一提板(1511)以及所述第二提板(1512)均开设有所述提携孔(151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152)包括相连接的延伸板(1521)和扣合板(1522),所述延伸板(1521)连接于所述提手部(151),所述盒体(110)开设有第五卡口(117),所述扣合板(1522)与所述第五卡口(117)卡接配合。
CN202322124270.0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包装盒 Active CN220483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4270.0U CN220483843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4270.0U CN220483843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3843U true CN220483843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24270.0U Active CN220483843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3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505809A (ja) カートンおよび二部分カートンブランク
CN220483843U (zh) 一种包装盒
US8672122B2 (en) Carrying container folded from a die cut sheet material
US8910791B2 (en) Slot-type protection device for plate-shaped product
US20070000981A1 (en) Box divider unit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JPH10250721A (ja) 紙製緩衝体
JP4721796B2 (ja) 空中梱包具及び空中梱包具を用いた収納ケース
CN220663514U (zh) 一种缓冲盒及包装箱
JP3151076U (ja) 包装容器
CN212172867U (zh) 酒瓶缓冲包装裁片
CN100560440C (zh) 用于装运制品的成套包装系统
CN108778959A (zh) 包装用构件、包装体及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CN216581510U (zh) 一种可降解吸塑托盘
CN210259259U (zh) 一种可塑造不同形状的单瓦楞纸箱
CN217970565U (zh) 一种包装箱
JP4515838B2 (ja) 商品保護枠
CN220077172U (zh) 一种包装盒
CN221394560U (zh) 便于展示的包装盒
CN220181386U (zh) 一种泡沫堆叠纸箱
CN220682991U (zh) 一体成型燕窝运输展示箱
CN215708734U (zh) 一种缓冲包装结构及包装箱
CN215973063U (zh) 一种防摔缓冲包装纸箱
CN211033743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9566157U (zh) 一种具有支承定位结构的包装盒缓冲内胆
JP2001171648A (ja) 紙製容器及び保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