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0066U - 一种绕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0066U
CN220480066U CN202322071296.3U CN202322071296U CN220480066U CN 220480066 U CN220480066 U CN 220480066U CN 202322071296 U CN202322071296 U CN 202322071296U CN 220480066 U CN220480066 U CN 220480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ire
straightening
wire winding
wire arr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12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英顺
辛柱斌
解文
吕秀玲
姜立松
栾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ong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ong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ong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ong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712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0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0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0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丝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绕丝轮及校直机构,所述绕丝轮的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绕丝轮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所述校直机构通过排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校直机构包括校直板及设置在校直板上且用于对钢丝进行校直的校直轮组件。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板、用于驱动排线板左右活动的排线驱动机构及用于对排线板活动进行导向的排线滑轨,所述校直板与所述排线板连接,所述排线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板上设有排线滑块。本实用新型钢丝经过校直机构后绕制在绕丝轮上,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钢丝绕制效率高,而且钢丝经过校直后绕制,排列整齐,提高了绕制钢丝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绕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丝装置,属于保温板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及保温的要求,钢丝网架保温板作为建筑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钢丝网架保温板的生产设备有两种,一种是卧式生产线,保温板材是卧着放置,即保温板材水平放置进行加工,另一种是立式生产线,即保温板材在加工过程中是竖直放置的。无论是卧式生产设备还是立式生产设备,均需对钢丝网架保温板进行插丝,故生产设备均需要供应钢丝以满足插丝作业要求,钢丝的供应多采用绕制钢丝的钢丝卷,一台卧式或立式的生产设备中就需要多个钢丝卷供应钢丝,而现有的绕丝装置很多,但是一般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利于钢丝的绕制,会影响钢丝的绕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绕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绕丝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绕丝轮及校直机构,所述绕丝轮的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绕丝轮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所述校直机构通过排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校直机构包括校直板及设置在校直板上且用于对钢丝进行校直的校直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丝卷上的钢丝经过校直机构后绕制在绕丝轮上,绕丝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钢丝绕制效率高,而且钢丝经过校直后绕制提高了钢丝绕制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板、用于驱动排线板左右活动的排线驱动机构及用于对排线板活动进行导向的排线滑轨,所述校直板与所述排线板连接,所述排线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板上设有与所述排线滑轨相适配的排线滑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钢丝在排线机构的作用下能有层次的绕制在绕丝轮上,绕制的钢丝排放整齐,利于在后续钢丝网架保温板加工时实现钢丝顺利供应。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摆臂及摆轮,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轴在排线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转动,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上设有所述摆轮,所述排线板上设有与所述摆轮相适配的长条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线板通过排线滑轨约束沿排线滑轨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而对于排线板的驱动,转动轴往复转动,带动转动轴上的摆臂摆动,而摆臂上的摆轮与排线板上的长条通孔配合,从而实现排线板沿排线滑轨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校直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导丝嘴,所述导丝嘴设置在所述校直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丝嘴能起到引导钢丝准确定位的作用,改善钢丝校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校直轮组件包括水平校直轮组件和/或竖直校直轮组件,所述水平校直轮组件包括左校直轮及右校直轮;所述竖直校直轮组件包括上校直轮及下校直轮,所述左校直轮与右校直轮之间及所述上校直轮与下校直轮之间均设有供钢丝通过的间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校直轮组件可根据需要选择水平校直轮组件、竖直校直轮组件或者水平校直轮组件与竖直校直轮组件,为了进一步确保绕制前钢丝校直效果,可以选择水平与竖直均进行校直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绕丝轮上用于承载钢丝的轮体的外径大于90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钢丝卷绕丝外径较小,如若将小于900mm的钢丝卷在应用到钢丝网架保温板的生产设备时,就还需要在对应每个钢丝卷的后侧设置钢丝校直机构,通过钢丝校直机构对钢丝卷出来的钢丝进行校直后才可以进行插丝,以满足插丝所用直钢丝的要求,而钢丝校直机构的设置就要求在保温板成型机启动前需要一一进行调试,就会导致保温板成型机的加工效率低;而选择大直径的绕丝轮,直径大于900mm的绕丝轮所绕制的钢丝,大于钢丝屈服直径,绕制之后的钢丝在进行插丝时可以不用校直,拉出来的钢丝可以保持直钢丝的状态,便可以无需进行校直;直接可使用在保温板成型机上,大直径绕丝轮钢丝在放开时无需校直,无须校直机构,更无须对校直机构进行调试,不仅提高了保温板成型机的加工效率,而且节约成本。降低保温板生产设备如保温板成型机配套设备的加工及材料成本,提高保温板成型机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绕丝轮的轮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直接与绕丝轮的轮轴连接,实现对绕丝轮转动的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绕丝传动机构与所述绕丝轮的轮轴连接,所述绕丝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环绕在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上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在所述绕丝轮的轮轴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然,驱动电机与绕丝轮之间也可以通过绕丝传动机构进行连接;不仅能实现对绕丝轮转动驱动,而且能合理布局各个部件的位置关系,使得绕丝装置更加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动力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环绕在所述第三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上的第二传动带及减速机,所述第三传动轮设置在所述绕丝轮的轮轴上,所述第四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线机构的动力可以是单独的动力驱动,当然也可以采用驱动电机,利用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及第二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减速机,排线机构的动作与绕丝轮转动采用一个动力进行驱动,实现绕丝轮转动与排线机构配合完成钢丝整体且有层次的绕制,还可以有效利用一个动力来满足钢丝绕制的要求;另外,还可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成本,使得绕丝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动力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环绕在所述第三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上的第二传动带及减速机,所述第三传动轮设置在所述绕丝轮的轮轴上,所述第四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线机构的动作与绕丝轮转动采用一个动力进行驱动,实现绕丝轮转动与排线机构配合完成钢丝整体且有层次的绕制,提高钢丝绕制质量,另外,还可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成本,使得绕丝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减速机可直接安装在机架上,转动轴竖向转动设置在机架上,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实现动力传递,利于各个部件合理布局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动力机构包括排线电机及减速机,所述排线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或者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然排线机构也可以设置独立的动力,驱动电机用于调试绕丝轮转动,排屑电机与减速机配合用于调整排线板沿排线滑轨的往复动作,以满足钢丝能整体且有层次的绕制在绕丝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啮合传动的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减速机与转动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绕丝轮;3、驱动电机;4、校直机构;401、校直板;402、左校直轮;403、右校直轮;404、上校直轮;405、下校直轮;406、导丝嘴;5、排线机构;501、排线板;5011、长条通孔;502、排线滑轨;503、排线滑块;504、转动轴;505、摆臂;506、摆轮;6、第一传动轮;7、第二传动轮;8、第三传动轮;9、第四传动轮;10、减速机;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钢丝;14、钢丝卷;15、旋转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绕丝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绕丝轮2及校直机构4,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绕丝轮2在驱动电机3的作用下转动;所述校直机构4通过排线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校直机构4包括校直板401及设置在校直板401上且用于对钢丝13进行校直的校直轮组件。
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钢丝卷上的钢丝经过校直机构后绕制在绕丝轮上,绕丝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钢丝绕制效率高,而且钢丝经过校直后绕制提高了钢丝绕制质量;此外,该绕丝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直径的绕丝轮,以便于获得需合适直径的钢丝卷,以满足保温板生产设备的需求。
所述排线机构5包括排线板501、用于驱动排线板501左右活动的排线驱动机构及用于对排线板501活动进行导向的排线滑轨502,所述校直板401与所述排线板501连接,所述排线滑轨50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排线板501上设有与所述排线滑轨502相适配的排线滑块503。钢丝13在排线机构5的作用下能有层次的绕制在绕丝轮2上,绕制的钢丝13排放整齐,利于在后续钢丝13网架保温板加工时实现钢丝13顺利供应。
所述排线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504、摆臂505及摆轮506,所述转动轴504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动轴504在排线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转动,所述摆臂505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所述摆臂505的另一端上设有所述摆轮506,所述排线板501上设有与所述摆轮506相适配的长条通孔5011。排线板501通过排线滑轨502约束沿排线滑轨502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而对于排线板501的驱动,转动轴504往复转动,带动转动轴504上的摆臂505摆动,而摆臂505上的摆轮506与排线板501上的长条通孔5011配合,从而实现排线板501沿排线滑轨502的往复运动。
所述校直机构4还包括至少一个导丝嘴406,所述导丝嘴406设置在所述校直板401上。导丝嘴406能起到引导钢丝13准确定位的作用,改善钢丝13校直效果。
所述校直轮组件包括水平校直轮组件和/或竖直校直轮组件,所述水平校直轮组件包括左校直轮402及右校直轮403;所述竖直校直轮组件包括上校直轮404及下校直轮405,所述左校直轮402与右校直轮403之间及所述上校直轮404与下校直轮405之间均设有供钢丝13通过的间隙。校直轮组件可根据需要选择水平校直轮组件、竖直校直轮组件或者水平校直轮组件与竖直校直轮组件,为了进一步确保绕制前钢丝13校直效果,可以选择水平与竖直均进行校直的方式。
所述绕丝轮2上用于承载丝的轮体的外径大于900mm。钢丝卷14绕丝外径较小,如若将小于900mm的钢丝卷14在应用到钢丝13网架保温板的生产设备时,就还需要在对应每个钢丝卷14的后侧设置钢丝13校直机构4,通过钢丝13校直机构4对钢丝卷14出来的钢丝13进行校直后才可以进行插丝,以满足插丝所用直钢丝13的要求,而钢丝13校直机构4的设置就要求在保温板成型机启动前需要一一进行调试,就会导致保温板成型机的加工效率低;而选择大直径的绕丝轮2,直径大于900mm的绕丝轮2所绕制的钢丝13,大于钢丝13屈服直径,绕制之后的钢丝13在进行插丝时可以不用校直,拉出来的钢丝13可以保持直钢丝13的状态,便可以无需进行校直,如绕丝轮2承载钢丝13的轮体的直径为1300mm。便可以直接可使用在保温板成型机上,大直径绕丝轮2钢丝13在放开时无需校直,无须校直机构4,更无须对校直机构4进行调试,不仅提高了保温板成型机的加工效率,而且节约成本。
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连接。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可直接与绕丝轮2的轮轴连接,实现对绕丝轮2转动的驱动。
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绕丝传动机构与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连接,所述绕丝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6、第二传动轮7及环绕在第一传动轮6与第二传动轮7上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6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7设置在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上。驱动电机3与绕丝轮2之间也可以通过绕丝传动机构进行连接;不仅能实现对绕丝轮2转动驱动,而且能合理布局各个部件的位置关系,使得绕丝装置更加紧凑。图中传动带未绘制。
所述排线动力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轮8、第四传动轮9、环绕在所述第三传动轮8与第四传动轮9上的第二传动带及减速机10,所述第三传动轮8设置在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上,所述第四传动轮9设置在所述减速机10的输入轴上;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排线机构5的动作与绕丝轮2转动采用一个动力进行驱动,实现绕丝轮2转动与排线机构5配合完成钢丝13整体且有层次的绕制,提高钢丝13绕制质量,另外,还可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成本,使得绕丝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减速机10可直接安装在机架1上,转动轴504竖向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实现动力传递,利于各个部件合理布局安装。
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啮合传动的第一锥齿轮11及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2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实现减速机10与转动轴504之间的动力传递。
实施例2,所述排线动力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轮8、第四传动轮9、环绕在所述第三传动轮8与第四传动轮9上的第二传动带及减速机10,所述第三传动轮8设置在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上,所述第四传动轮9设置在所述减速机10的输入轴上;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排线机构5的动作与绕丝轮2转动采用一个动力进行驱动,实现绕丝轮2转动与排线机构5配合完成钢丝13整体且有层次的绕制,提高钢丝13绕制质量,减速机10直接与转动轴504连接驱动转动轴504的转动。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多述。
实施例3,所述排线动力机构包括排线电机及减速机10,所述排线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10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或者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当然排线机构5也可以设置独立的动力,驱动电机3用于调试绕丝轮2转动,排屑电机与减速机10配合用于调整排线板501沿排线滑轨502的往复动作,以满足钢丝13能整体且有层次的绕制在绕丝轮2上。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多述。
使用时,钢丝卷14放置在旋转支架15上,钢丝13一端伸出经过校直机构4与绕丝轮2固定,之后通过驱动电机3动作,绕丝轮2转动,钢丝13经过校直机构4后绕制在绕丝轮2上,绕制过程排线机构5在驱动电机3的作用下可驱动校直机构4往复左右移动,实现钢丝13在绕丝轮2上排列整齐,从而满足钢丝13绕制质量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绕丝轮(2)及校直机构(4),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绕丝轮(2)在驱动电机(3)的作用下转动;所述校直机构(4)通过排线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校直机构(4)包括校直板(401)及设置在校直板(401)上且用于对钢丝(13)进行校直的校直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5)包括排线板(501)、用于驱动排线板(501)左右活动的排线驱动机构及用于对排线板(501)活动进行导向的排线滑轨(502),所述校直板(401)与所述排线板(501)连接,所述排线滑轨(50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排线板(501)上设有与所述排线滑轨(502)相适配的排线滑块(5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504)、摆臂(505)及摆轮(506),所述转动轴(504)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动轴(504)在排线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转动,所述摆臂(505)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所述摆臂(505)的另一端上设有所述摆轮(506),所述排线板(501)上设有与所述摆轮(506)相适配的长条通孔(5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机构(4)还包括至少一个导丝嘴(406),所述导丝嘴(406)设置在所述校直板(4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轮组件包括水平校直轮组件和/或竖直校直轮组件,所述水平校直轮组件包括左校直轮(402)及右校直轮(403);所述竖直校直轮组件包括上校直轮(404)及下校直轮(405),所述左校直轮(402)与右校直轮(403)之间及所述上校直轮(404)与下校直轮(405)之间均设有供钢丝(13)通过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丝轮(2)上用于承载丝的轮体的外径大于9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连接;或者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绕丝传动机构与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连接,所述绕丝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6)、第二传动轮(7)及环绕在第一传动轮(6)与第二传动轮(7)上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6)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7)设置在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动力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轮(8)、第四传动轮(9)、环绕在所述第三传动轮(8)与第四传动轮(9)上的第二传动带及减速机(10),所述第三传动轮(8)设置在所述绕丝轮(2)的轮轴上,所述第四传动轮(9)设置在所述减速机(10)的输入轴上;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或者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动力机构包括排线电机及减速机(10),所述排线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10)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或者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啮合传动的第一锥齿轮(11)及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所述减速机(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2)与所述转动轴(504)连接。
CN202322071296.3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绕丝装置 Active CN220480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1296.3U CN22048006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绕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1296.3U CN22048006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绕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0066U true CN220480066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8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1296.3U Active CN22048006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绕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0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2966B (zh) 一种电机铁芯的自动绕线机
CN203734481U (zh) 自动多线绕线机
CN220480066U (zh) 一种绕丝装置
CN109052032B (zh) 一种新型绕线机
CN111933350B (zh) 一种绕线机构
CN220264773U (zh) 一种鱼竿生产用缠线机
CN209216763U (zh) 一种用于平行绕线的夹线扯线机构
CN207338119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机
CN208571865U (zh) 一种定子的扭线机构
CN209849577U (zh) 一种电缆拉丝装置
CN201186993Y (zh) 盘带绣机构
CN210594652U (zh) 一种收线机
CN206814117U (zh) 一种环保电线的全自动绕线机
CN209105458U (zh) 一种用于绕制音圈线圈的排线机构
CN108428548B (zh) 一种电机矩形线圈自动绕缠绝缘布机器人
CN221040819U (zh) 一种半自动双头绕线装置
CN219218329U (zh) 一种极细线高速编织机的柔性驱动装置
CN2409703Y (zh) 电机定子绕组嵌线机
CN221094512U (zh) 独立控制的绣花机送线器
CN217345794U (zh) 钙钛矿光伏组件裁切机用自动换向滚切机构
CN210164870U (zh) 一种双绑线机用线嘴及勾针同步传动机构
CN220946608U (zh) 一种塑料编织布拉丝冷却装置
CN219490376U (zh) 一种无芯底线绕线整形一体化设备
CN218301176U (zh) 自动无pin针松线机构
CN215420011U (zh) 一种风机定子制作用的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