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2626U -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2626U
CN220472626U CN202322130188.9U CN202322130188U CN220472626U CN 220472626 U CN220472626 U CN 220472626U CN 202322130188 U CN202322130188 U CN 202322130188U CN 220472626 U CN220472626 U CN 220472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d mechanism
central
screw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01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冯佩剑
宋增国
雷腾
王作斌
胡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01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2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2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2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包括保护筒和保护端盖,保护筒包括中心螺杆、连杆机构和多个钢质瓦片,以及设置在中心螺杆顶部的调节螺母,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均包括中心螺母和多个连杆调节件,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中的中心螺母沿中心螺杆相向或者相背移动,多个所述连杆调节件的一端连接在中心螺母的外侧面,多个所述连杆调节件的另一端与钢质瓦片的内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外露沉降观测杆进行保护,避免沉降观测标外露影响工程机械连续作业,保护筒通过调节开合便于埋入填筑层内形成观测杆顶部保护并易快速取出,不仅实现成本低,且能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基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背景技术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沉降观测标对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精确量测,以掌握施工时路基沉降的变形规律,为后期路面工程或轨道工程施工提供稳定的结构基础。
施工时为防止沉降观测标被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碾压损坏,传统是让沉降观测标整体高出填筑层约1m,路基填土后人工整平沉降观测标四周,再以观测标为中心安放一个保护框架。路基填筑从填土、整平到碾压工序,从自卸汽车到压路机所有施工设备、自沉降观测标设置后,全过程都必须避让观测标保护框架。这样在每一填筑层的观测标处都会形成菱形松土区,需要在本填筑层大面积压实后,再使用小型压实机械对这样的菱形区域进行补充夯实,不仅工作效率低、需要增加人工成本,而且小型压实机械的压实效果没有大吨位压路机连续压实好。为此目前是在当前填筑层上暂不接高观测标,而是在观测标上方安装保护钢护筒,并将安装有保护钢护筒的沉降观测标整体掩埋于填筑层内,施工时工程机械可不受限制的连续作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基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但在取出钢护筒时遇到麻烦:路基压实后钢护筒受到的侧压力很大,很难用常规方法直接撼动钢护筒,而需要用十字镐进行周边挖掘,进展缓慢,或者用装载机顶推,易导致钢护筒本身变形或者损坏。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通过对外露沉降观测杆进行保护,避免沉降观测标外露影响工程机械连续作业,保护筒通过调节开合便于埋入填筑层内形成观测杆顶部保护并易快速取出,不仅实现成本低,且能重复利用,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和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外露沉降观测杆进行保护,避免沉降观测标外露影响工程机械连续作业,保护筒通过调节开合便于埋入填筑层内形成观测杆顶部保护并易快速取出,不仅实现成本低,且能重复利用,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和作业效率,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筒和设置在所述保护筒顶部的保护端盖,所述保护筒包括中心螺杆、套设在所述中心螺杆上的连杆机构和多块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且在所述连杆机构下能开合的钢质瓦片,以及设置在中心螺杆顶部的调节螺母,多块所述钢质瓦片沿中心螺杆的周向均布;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螺杆上的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所述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均包括中心螺母和多个设置在所述中心螺母周向的连杆调节件,所述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中的中心螺母沿中心螺杆相向或者相背移动,多个所述连杆调节件的一端连接在中心螺母的外侧面,多个所述连杆调节件的另一端与钢质瓦片的内侧壁连接。
上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螺杆包括上螺杆、下螺杆和一体连接上螺杆与下螺杆的光杆部,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旋向不同;
所述上连杆机构套设在所述上螺杆上,所述下连杆机构套设在所述下螺杆上。
上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上螺杆上的上中心螺母和多个与所述上中心螺母外侧面连接的上连杆调节件;所述下连杆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下螺杆上的下中心螺母和多个与所述下中心螺母外侧面连接的下连杆调节件;
一个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一个所述下连杆调节件与一个钢质瓦片的上下部连接。
上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多个所述下连杆调节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内座、外座、穿设在内座与外座中的U形杆,所述内座的外侧与上中心螺母与下中心螺母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座的外侧与钢质瓦片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杆呈倾斜布设,且所述U形杆的两端分别能绕内座和外座内转动。
上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心螺母和下中心螺母为正多边形螺母,所述上中心螺母和下中心螺母的外侧面数量与钢质瓦片的数量相同。
上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心螺母和下中心螺母均为方形螺母,所述钢质瓦片的数量为四块,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所述下连杆调节件均为四个。
上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端盖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中穿设有标示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另外设置保护端盖,用于屏蔽路基填筑层渣土落入保护筒内,承受并传递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的碾压力。
2、本实用新型设置中心螺杆和调节螺母,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中的中心螺母的套设,实现中心螺杆和中心螺母螺纹连接;另一方面,是为了调节螺母带动中心螺杆进而实现中心螺母沿中心螺杆高度方向的移动。
3、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杆调节件,是为了中心螺母沿中心螺杆高度方向移动时,增大或者减少连杆调节件与中心螺杆的竖向夹角,从而使钢质瓦片被拉近或推离,实现多块钢质瓦片的开合。
4、本实用新型设置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且上连杆机构和下连杆机构均包括中心螺母和多个设置在中心螺母周向的连杆调节件,通过中心螺母和连杆调节件带动钢质瓦片向外移动打开安装;反之通过中心螺母和连杆调节件反向动作带动钢质瓦片向内收缩,以使钢质瓦片与填筑层分离,便于埋入填筑层内的保护筒快速取出,且能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护筒通过调节开合便于埋入填筑层内形成观测杆顶部保护并易快速取出,不仅实现成本低,且能重复利用,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和作业效率,实用性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钢质瓦片; 2—中心螺杆; 2-1—上螺杆;
2-2—下螺杆; 2-3—光杆部; 3—上连杆机构;
3-1—上中心螺母; 3-2—内座; 3-3—U形杆;
3-4—外座; 4—保护端盖; 4-1—贯穿孔;
4-2—标示绳; 5—调节螺母;
6—下连杆机构; 6-1—下中心螺母; 9—沉降观测杆;
10—保护套管; 11—套管盖; 12—上一填筑层;
13—当前填筑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筒和设置在所述保护筒顶部的保护端盖4,所述保护筒包括中心螺杆2、套设在所述中心螺杆2上的连杆机构和多块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且在所述连杆机构下能开合的钢质瓦片1,以及设置在中心螺杆2顶部的调节螺母5,多块所述钢质瓦片1沿中心螺杆2的周向均布;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螺杆2上的上连杆机构3和下连杆机构6,所述上连杆机构3和下连杆机构6均包括中心螺母和多个设置在所述中心螺母周向的连杆调节件,所述上连杆机构3和下连杆机构6中的中心螺母沿中心螺杆2相向或者相背移动,多个所述连杆调节件的一端连接在中心螺母的外侧面,多个所述连杆调节件的另一端与钢质瓦片1的内侧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螺杆2包括上螺杆2-1、下螺杆2-2和一体连接上螺杆2-1与下螺杆2-2的光杆部2-3,所述上螺杆2-1和下螺杆2-2的螺纹旋向不同;
所述上连杆机构3套设在所述上螺杆2-1上,所述下连杆机构6套设在所述下螺杆2-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杆机构3包括套设在所述上螺杆2-1上的上中心螺母3-1和多个与所述上中心螺母3-1外侧面连接的上连杆调节件;所述下连杆机构6包括套设在所述下螺杆2-2上的下中心螺母6-1和多个与所述下中心螺母6-1外侧面连接的下连杆调节件;
一个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一个所述下连杆调节件与一个钢质瓦片1的上下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多个所述下连杆调节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内座3-2、外座3-4、穿设在内座3-2与外座3-4中的U形杆3-3,所述内座3-2的外侧与上中心螺母3-1与下中心螺母6-1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座3-4的外侧与钢质瓦片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杆3-3呈倾斜布设,且所述U形杆3-3的两端分别能绕内座3-2和外座3-4内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中心螺母3-1和下中心螺母6-1为正多边形螺母,所述上中心螺母3-1和下中心螺母6-1的外侧面数量与钢质瓦片1的数量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中心螺母3-1和下中心螺母6-1均为方形螺母,所述钢质瓦片1的数量为四块,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所述下连杆调节件均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端盖4上设置有贯穿孔4-1,所述贯穿孔4-1中穿设有标示绳4-2。
本实施例中,防碾压保护罩埋设在填筑层时,防止沉降观测标被碾压的效果很好,填筑层碾压密实后取出保护罩方便、快捷,即可轻松转移,装置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防碾压保护罩不易损坏,重复利用率高,除初次调试需要在转动活动处适当涂抹润滑脂外,不需要进行额外防锈涂装和处理,大约3个保护罩的制作成本仅相当于1个传统梯台形保护框架的成本,经济性好。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调节螺母5为六角螺母,且焊接在中心螺杆2顶端,便于扳手通过调节螺母5带动转动中心螺杆2。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上中心螺母3-1与下中心螺母6-1四个侧面沿轴向的中心线与四块钢质瓦片1的中心线沿中心螺杆2轴向投影重合。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内座3-2和外座3-4均为环形座,且所述环形座的内部设置螺纹,U形杆3-3为U形螺纹杆,这样U形杆3-3的两个竖直部穿过内座3-2和外座3-4,以使U形杆3-3的两个竖直部与内座3-2和外座3-4内部螺纹连接,实现相对转动;
或者内座3-2和外座3-4的内部为光孔,所述U形杆3-3为光杆,这样U形杆3-3的两个竖直部穿过内座3-2和外座3-4,并在U形杆3-3的两个竖直部伸出端套设限位垫片和开口销,以使U形杆3-3的两个竖直部与内座3-2和外座3-4内部以销-孔配合铰接,实现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内座3-2和外座3-4还可为单耳或双耳支座,实现销-孔配合铰接。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内座3-2和外座3-4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两个,如果两个叠装,提高了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上连杆机构3中外座3-4高于内座3-2;所述下连杆机构6中外座3-4低于内座3-2。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上螺杆2-1为左旋螺纹的螺杆,所述下螺杆2-2为右旋螺纹的螺杆;或者上螺杆2-1为右旋螺纹的螺杆,所述下螺杆2-2为左旋螺纹的螺杆。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保护端盖4是带下沿的圆形铁盖,端盖4的下沿内径比多个钢质瓦片1靠近收缩合拢形成保护筒的外径大15mm,以使多个钢质瓦片1远离打开直径增大后仍可盖上;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钢质瓦片1为四块,按无缝钢管沿圆周周长四等份制作,上中心螺母3-1与下中心螺母6-1均为方形螺母。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钢质瓦片1还可以按三等份、五等份制作,则上中心螺母3-1与下中心螺母6-1对应为正三边或正五边螺母;所述连杆调节件配套为2×3个或2×5个。
本实施例中,每块所述钢质瓦片1的横截面为弧形。
本实施例中,贯穿孔4-1的直径为6mm。
本实施例中,四块所述钢质瓦片1围设的最小内径大于沉降观测杆外保护套管外径的2倍。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中心螺杆2的高度比钢质瓦片1的高度少10cm,且中心螺杆2的底部比钢质瓦片1的底部高,中心螺杆2的顶部比钢质瓦片1的顶部低;必要时可在所述连杆调节件上涂抹少量润滑脂,确保防碾压保护罩内运动件各部位应灵活、有效。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相邻两块钢质瓦片1之间的竖向间隙不能太大,避免太大的竖向间隙会在土层碾压时挤进较多土块,不利于沉降观测标的保护。可调节该竖向间隙在≤10mm范围内,给钢质瓦片1预留一定回收量即可。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当转动中心螺杆2时上中心螺母3-1和下中心螺母6-1沿中心螺杆2轴向相向或相背移动,而钢质瓦片1内侧壁的外座3-4因固定连接没有相对位移,从而牵引U形杆3-3与中心螺杆2的竖向夹角同步改变,使钢质瓦片1被拉近或推离,所围合成的保护筒直径大小因此发生改变。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标示绳4-2形成位置信标。要求标示绳4-2的颜色与路基填料的颜色有较大反差,并具有一定韧性而不能被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碾压碎断。
在装配有中心螺杆2和连杆机构的保护筒安装就位后,加保护端盖4在其顶端,用于屏蔽渣土落入保护筒内、承受并传递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的碾压力。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上一填筑层12完成后的沉降观测杆9外套设有保护套管10,且沉降观测杆9的顶端伸出保护套管10,并在沉降观测杆9的顶端加盖有套管盖11,且套管盖11的底面和保护套管10的顶面相齐平;将该防碾压保护罩安放在上一填筑层12顶面并位于沉降观测杆9正上方;其中,防碾压保护罩的中心和沉降观测杆9的中心同轴竖直布设;
然后通过旋拧调节螺母5带动中心螺杆2旋转,此时上连杆机构3中的上中心螺母3-1沿中心螺杆2高度方向向上移动,下连杆机构6中的下中心螺母6-1沿中心螺杆2高度方向向下移动,U形杆3-3的两个竖向部分别绕内座3-2和外座3-4转动,上连杆调节件的U形杆3-3和中心螺杆2向上方向的竖向夹角变大;下连杆调节件中的U形杆3-3和中心螺杆2向下方向的竖向夹角变大;多个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下连杆调节件同时推动钢质瓦片1向外移动,相邻两块钢质瓦片1之间的竖向间隙变大,停止旋拧调节螺母5;
并在保护筒的顶部安放保护端盖4,在贯穿孔4-1中穿设标示绳4-2,用作埋设地点位置信标;再用路基填料将整个防碾压保护罩埋起来,使保护端盖4上方土层厚度有5cm~7cm,最后利用铁锹、手锤进行初步夯实,标示绳4-2外露后暂放在该防碾压保护罩上方;
其次进行当前填筑层13压实,且当前填筑层13的顶部高于该防碾压保护罩顶面5cm~7cm,并在当前填筑层13压实后通过标示绳4-2找到该防碾压保护罩的准确位置,先用十字镐挖掘保护端盖4上方土层,开挖范围不宜过大,待保护端盖4圆周全部露出后,清理保护端盖4四周浮土,再揭开保护端盖4;反向旋拧调节螺母5带动中心螺杆2反向旋转,多个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下连杆调节件同时拉动钢质瓦片1向内移动,使多块钢质瓦片1向内收缩,因保护筒底部接触土层受阻,可用手锤轻轻敲击钢质瓦片1,待整个防碾压保护罩松动后即可轻松取出。检查防碾压保护罩的完好情况,必要时予以修理,准备用于新的填筑层施工时对观测标进行保护;
另外,仔细清理已取出防碾压保护罩后孔洞内的全部土渣,最后打开套管盖11,分别接高观测杆和保护套管,防碾压保护罩形成的孔洞与保护套管外壁间的空隙用路基填料填充并夯实,再以接长的观测杆为基准点,按规定观测频次进行高程量测,生成沉降观测记录。如不需量测或完成量测,接高后加盖套管盖,再在新的填筑层填土作业之前重新安装该防碾压保护罩,再进行新的填筑层施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外露沉降观测杆进行保护,避免沉降观测标外露影响工程机械连续作业,保护筒通过调节开合便于埋入填筑层内形成观测杆顶部保护并易快速取出,不仅实现成本低,且能重复利用,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和作业效率,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筒和设置在所述保护筒顶部的保护端盖(4),所述保护筒包括中心螺杆(2)、套设在所述中心螺杆(2)上的连杆机构和多块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且在所述连杆机构下能开合的钢质瓦片(1),以及设置在中心螺杆(2)顶部的调节螺母(5),多块所述钢质瓦片(1)沿中心螺杆(2)的周向均布;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螺杆(2)上的上连杆机构(3)和下连杆机构(6),所述上连杆机构(3)和下连杆机构(6)均包括中心螺母和多个设置在所述中心螺母周向的连杆调节件,所述上连杆机构(3)和下连杆机构(6)中的中心螺母沿中心螺杆(2)相向或者相背移动,多个所述连杆调节件的一端连接在中心螺母的外侧面,多个所述连杆调节件的另一端与钢质瓦片(1)的内侧壁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螺杆(2)包括上螺杆(2-1)、下螺杆(2-2)和一体连接上螺杆(2-1)与下螺杆(2-2)的光杆部(2-3),所述上螺杆(2-1)和下螺杆(2-2)的螺纹旋向不同;
所述上连杆机构(3)套设在所述上螺杆(2-1)上,所述下连杆机构(6)套设在所述下螺杆(2-2)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机构(3)包括套设在所述上螺杆(2-1)上的上中心螺母(3-1)和多个与所述上中心螺母(3-1)外侧面连接的上连杆调节件;所述下连杆机构(6)包括套设在所述下螺杆(2-2)上的下中心螺母(6-1)和多个与所述下中心螺母(6-1)外侧面连接的下连杆调节件;
一个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一个所述下连杆调节件与一个钢质瓦片(1)的上下部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多个所述下连杆调节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内座(3-2)、外座(3-4)、穿设在内座(3-2)与外座(3-4)中的U形杆(3-3),所述内座(3-2)的外侧与上中心螺母(3-1)与下中心螺母(6-1)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座(3-4)的外侧与钢质瓦片(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杆(3-3)呈倾斜布设,且所述U形杆(3-3)的两端分别能绕内座(3-2)和外座(3-4)内转动。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心螺母(3-1)和下中心螺母(6-1)为正多边形螺母,所述上中心螺母(3-1)和下中心螺母(6-1)的外侧面数量与钢质瓦片(1)的数量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心螺母(3-1)和下中心螺母(6-1)均为方形螺母,所述钢质瓦片(1)的数量为四块,所述上连杆调节件和所述下连杆调节件均为四个。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端盖(4)上设置有贯穿孔(4-1),所述贯穿孔(4-1)中穿设有标示绳(4-2)。
CN202322130188.9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Active CN220472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0188.9U CN220472626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0188.9U CN220472626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2626U true CN220472626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4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0188.9U Active CN220472626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2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9558U (zh)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测元件保护装置
CN101963061B (zh) 一种铁路既有线地下箱涵的施工方法
CN110631560B (zh) 一种密集建筑区地铁车站暗挖区间监控量测方法
CN102518051B (zh) 一种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系统
CN202416195U (zh) 一种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系统
CN104894937A (zh) 淤泥质软土路基管桩施工方法
CN109972659A (zh) 一种新型市政检查井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1311418A (zh) 深基坑、大面积设备基础换填方法
CN108360328B (zh) 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与过渡井盖
CN116815733A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质量控制的施工工艺
CN220472626U (zh)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标防碾压保护罩
CN116122341A (zh) 一种检查井重型井盖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109137873A (zh) 一种利用预制方桩处理湿软地基的方法
CN105803887A (zh) 城镇道路基层无障碍施工方法
CN104727295A (zh) 预成孔填料置换平锤强夯法
CN208088040U (zh) 一种应用于山区公路挡墙段的拓宽结构
CN114812498A (zh) 一种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杆接高防碾压结构及方法
CN109024129A (zh) 高填方路基挤密施工方法
CN205557535U (zh) 拱形排桩式复合挡土墙
CN109339058B (zh) 检查井预留基坑用模板及方法
CN108867615A (zh) 一种液压强夯机与平板夯路机协作回填的施工方法
CN109518613B (zh) 桥梁拓宽施工用减振装置
CN219327111U (zh) 一种防沉降检查井盖安装配套装置
CN112538798A (zh) 高速公路低湿水田软基区路基直填施工工艺
CN217231768U (zh) 一种多功能地基平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