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1763U - 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1763U
CN220471763U CN202322018457.2U CN202322018457U CN220471763U CN 220471763 U CN220471763 U CN 220471763U CN 202322018457 U CN202322018457 U CN 202322018457U CN 220471763 U CN220471763 U CN 220471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ealing layer
control box
assembly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84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根明
樊添伟
肖定东
沈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84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1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1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1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控制盒组件包括第一组件、过线板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背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在背壁并且相对设置;过线板可拆卸地安装至第一组件,过线板抵接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第二组件用于覆盖第一组件和过线板,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过线板围出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空间,在控制盒组件的正投影视图中,第二组件与背壁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其中,过线板与第一组件之间、以及过线板与第二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层,使得过线板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密封接触。根据本申请,控制盒组件的密封方法成本低、设计灵活、适应性好。

Description

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控制盒组件、包括该控制盒组件的空调室外机、以及包括该空调室外机的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设备的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盒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密封性,以防止灰尘、水分等异物进入盒体内部。但是常规的安装电气部件的盒体的密封性一般,例如在灰尘、沙尘较大的季节或地区,还是会出现灰尘、沙尘等的进入到盒体内,又例如在暴雨或连续大雨的情况下,水可能进入盒体内,从而影响盒体内安装的电气部件的运行可靠性。但是,如果重新设计安装电气部件的盒体,则原先的模具、制造方式可能需要完全变更,成本巨大。需要在减少对现有盒体的改动的情况下,实现密封性的提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控制盒组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盒组件,用于空调设备,所述控制盒组件包括:
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背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背壁上并且相对设置;
过线板,可拆卸地安装至第一组件,所述过线板抵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和
第二组件,用于覆盖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过线板,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和所述过线板围出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空间,在所述控制盒组件的正投影视图中,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背壁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其中,所述过线板与所述第一组件之间、以及所述过线板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层,使得所述过线板与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均密封接触。
根据本申请,通过在控制盒组件的盒体内部增加过线板,并且使过线板与盒体的壁密封接触,可以在尽量减少盒体的改动的情况下实现盒体的密封,从而降低成本,且过线板安装方便、适用性强,提高了密封设计的灵活性。
可选地,
所述过线板包括与所述背壁平行的第一壁;
所述密封层包括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背壁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壁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层与所述第一组件密封接触。
根据本申请,过线板与背壁的密封连接方式简单。通过第一壁的设置,增大了过线板与背壁接触的面积,设置在第一壁和背壁之间的第一密封层的面积也相应增加,提高了密封有效性。可选地,所述过线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交设置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组件,所述密封层还包括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使得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第二壁密封接触,其中,
所述第二密封层设置至所述第二组件,或者,所述第二密封层包裹所述第二壁的朝向所述第二组件的侧边。
根据本申请,过线板结构简单,过线板与第二组件的密封连接方式简单。
可选地,
所述过线板还包括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所述第四壁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二侧壁接触;
所述密封层还包括第三密封层和第四密封层,所述第三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使得所述第三壁通过所述第三密封层与所述第一侧壁密封接触,所述第四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壁之间,使得所述第四壁通过所述第四密封层与所述第二侧壁密封接触。
根据本申请,过线板结构简单,过线板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密封连接方式简单。第三壁和第四壁的设置,增大了过线板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三密封层和第四密封层的面积,提高了密封有效性。
可选地,
所述第一侧壁的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组件的边缘处构造为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翻折,
所述密封层还包括第五密封层,所述第五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密封层之间,第五密封层用于接触所述第三密封层,
其中,所述第五密封层的硬度和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密封层不同。
根据本申请,第一侧壁构造有折边,可以提高控制盒组件的安全性,在侧壁与过线板之间设置两层密封层,可以使折边的部位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通过第五密封层,可以吸收第一侧壁的折边产生的第一侧壁内避免的高低差,进一步提升密封性。且由于第五密封层和第三密封层的硬度和谜底中的至少一者不同,例如,第五密封层的硬度较第三密封层的硬度小,第五密封层的面积不小于第三密封层的面积,从而在安装过线板时,带有第三密封层的过线板能顺利沿第五密封层插入至预设位置。
可选地,
所述第二侧壁的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组件的边缘处构造为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翻折,
所述密封层还包括第六密封层,所述第六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密封层之间,所述第六密封层用于接触所述第四密封层,
其中,所述第六密封层的硬度和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四密封层不同。
根据本申请,第二侧壁构造有折边,可以提高控制盒组件的安全性,在侧壁与过线板之间设置两层密封层,可以使折边的部位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第六密封层与第五密封层的设置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件通过密封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密封接触。
根据本申请,第二组件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密封连接方式简单。
可选地,
所述过线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的下部;
所述控制盒组件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所述过线板的上方,所述顶盖连接至所述背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沿所述控制盒组件的上下方向的投影中,所述顶盖完全覆盖所述安装空间。
根据本申请,过线板用于密封安装空间的下部,顶盖用于遮挡安装空间的上部,从而可以较好地防止异物进入安装空间,且例如雨水等,通过顶盖自然流动至控制盒组件外部,不容易进入盒体内部。
可选地,所述顶盖由所述背壁朝向所述第二组件翻折形成,或者由所述第二组件朝向所述背壁翻折形成,或者由单独的板材形成。
根据本申请,顶盖的制作方式灵活。
可选地,所述顶盖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连接至所述背壁,用于完全覆盖所述安装空间;和
翻边,连接至所述顶板并从所述顶板向下延伸,所述翻边至少包括用于包裹在所述第二组件外侧的第三翻边。
根据本申请,顶盖的第三翻遍包裹在第二组件的外侧,从而安装空间顶部的封闭措施可以较好地防止水分、灰尘等异物进入安装空间。第三翻遍可以将降水引导到安装空间外部。
可选地,所述顶板的内侧面在至少靠近所述第三翻边的一侧设置有第七密封层,用于与所述第二组件抵接。
根据本申请,第七密封层使得第二组件与顶盖密封连接,提高了控制盒组件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件的外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凸起,用于抵接所述第三翻边的内侧面。
根据本申请,第二组件通过凸起与顶盖紧配合连接,有利于第二组件保持稳定的位置,且会提高第二组件朝向第一组件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了第二组件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过线板之间的密封件、密封层之间的密封接触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翻边还包括用于包裹在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第一翻边和包裹在所述第二侧壁外侧的第二翻边。
根据本申请,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可以加强安装空间顶部的封闭效果,并且将降水引导到安装空间外部。
可选地,
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用于安装电气部件;
所述过线板与所述安装板密封接触。
根据本申请,第一组件通过设置安装板可以减少背壁的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孔,从而保证背壁的完整性,有利于使安装空间与外界环境隔离。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背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
根据本申请,安装板与背壁之间的密封材料可以增强安装空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安装空间中设置有:
通讯模块,用于实现通讯功能;和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处理功能,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控制盒组件用于实现通讯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例如可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控制终端。
可选地,
所述过线板设置有至少一个过线孔,用于使缆线穿过;
所述控制盒组件还包括过线孔密封件,所述过线孔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过线孔中。
根据本申请,过线孔密封件可以增强过线孔处的密封效果。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包括:
壳体组件,形成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外壳,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所述控制盒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根据本申请,控制盒组件设置在空调室外机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密封性以防止水分、灰尘等异物进入控制盒组件内部。通过在控制盒组件的盒体内部增加过线板,并且使过线板与盒体的壁密封接触,可以在尽量减少盒体的改动的情况下实现盒体的密封,从而降低成本,且过线板安装方便、适用性强,提高了密封设计的灵活性。
可选地,所述的空调室外机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用于至少控制空调的压缩机,所述电控盒与所述控制盒组件通过线缆连接。
根据本申请,控制盒组件与电控盒电连接,从而例如可以获得电源和/或空调设备的运行参数。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其包括: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和
室内机,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根据本申请,控制盒组件设置在空调室外机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密封性以防止水分、灰尘等异物进入控制盒组件内部。通过在控制盒组件的盒体内部增加过线板,并且使过线板与盒体的壁密封接触,可以在尽量减少盒体的改动的情况下实现盒体的密封,从而降低成本,且过线板安装方便、适用性强,提高了密封设计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方式的控制盒组件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控制盒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方式的控制盒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控制盒组件的过线板与第一组件组装在一起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沿图5的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沿图5的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沿图5的C-C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沿图5的D-D线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组件
10A:安装空间
11:第一侧壁
11A:第一侧壁边缘
12:第二侧壁
12A:第二侧壁边缘
13:背壁
14:安装板
15:第一电路板
16:第二电路板
17:第三电路板
18:底壁
19:通孔
20:第二组件
21:凸起
22:第一附加翻边
23:第二附加翻边
24:翻边
25:顶盖
26:顶板
27:第一翻边
28:第二翻边
29:第三翻边
30:密封材料
31:第一密封层
32:第二密封层
33:第三密封层
34:第四密封层
35:第五密封层
36:第六密封层
37:第七密封层
38:第八密封件
39:第九密封件
40:过线板
41:第一壁
42:第二壁
43:第三壁
44:第四壁
46:过线孔
47:过线孔密封件
80:安装部
81:弹性件
83:弹性垫
100:控制盒组件
101:电控盒
102:压缩机
103:壳体组件
104:容纳空间
105:风扇
110:空调室外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申请,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申请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词语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语解释为名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控制盒组件、包括该控制盒组件的空调室外机、以及包括该空调室外机的空调设备。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室外机110包括壳体组件103和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控制盒组件100。壳体组件103形成空调室外机110的外壳,壳体组件103内部形成容纳空间104。控制盒组件100设置在容纳空间104中。控制盒组件100内部安装有电气元件。优选地,控制盒组件100为空调室外机110的通讯单元,能够与云端(例如远程服务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通讯。控制盒组件100例如通过安装部80安装在容纳空间104中。
空调室外机110还包括设置在容纳空间104中的风扇105、电控盒101和压缩机102等设备。电控盒101电连接至风扇105和压缩机102,从而控制风扇105和压缩机102的工作。风扇105用于生成气流。压缩机102用于压缩制冷剂。通常,电控盒101电连接至室外机110的电源,也即电源通过电控盒101接入。
电控盒101与控制盒组件100通过线缆连接,从而控制盒组件100可以从电控盒101获得空调设备的工作参数,继而将这些工作参数传输至云端或移动终端,然后控制盒组件100接收从云端或移动终端发送的指令,再将指令传递给电控盒101,使得电控盒101可以更精准地控制风扇105和压缩机102的工作。优选地,控制盒组件100从电控盒101获取电源。
如图2至图4所示,控制盒组件100包括第一组件10、过线板40和第二组件20。
第一组件10(例如为盒体)包括背壁13、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设置在背壁13,并且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优选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垂直于背壁13延伸。安装部80例如连接至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
过线板40可拆卸地安装至第一组件10。过线板40抵接设置在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侧壁11和12之间,也即过线板40的两侧分别抵接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
第二组件20(例如为盖体)用于覆盖第一组件10和过线板40。第二组件20大体平行于背壁13延伸。第一组件10、第二组件20和过线板40围出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空间10A。在控制盒组件100的正投影(沿从第二组件20到背壁13的方向的投影)视图中,第二组件20与背壁13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在控制盒组件100的正投影视图中,第二组件20几乎与背壁13完全重叠。
为了实现控制盒组件100的密封性能,过线板40与第一组件10之间设置有密封层,并且过线板40与第二组件20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层,使得过线板40与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均密封接触(或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中,“接触”可以为两个部件直接接触;也可以为两个部件通过位于该两个部件之间的中间件接触,也即两个部件的相对的表面均直接接触中间件。例如,过线板40与第一组件10之间设置有密封层,过线板40与密封层直接接触,第一组件10也与密封层直接接触,从而过线板40与第一组件10通过密封层间接接触。类似地,过线板40与第二组件20通过密封层间接接触。
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为控制盒组件100的外壳,构成了控制盒主体。根据本申请,通过设置过线板40与密封层,相当于在安装空间10A的一侧设置了密封圈,使得安装空间10A在该侧与环境隔离,可以有效防止水分、灰尘等异物进入安装空间10A。并且,在安装空间10A内加装过线板40,不需要改变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的结构以及二者的连接方式,也即无需改变控制盒主体的结构,使得控制盒的设计简单化。过线板40可以根据控制盒主体的规格设计,因而本申请的密封方法可灵活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控制盒。
优选地,背壁13、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二组件20均采用钣金制成。优选地,密封层由EPDM(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制成。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过线板40包括与背壁13大体平行的第一壁41。密封层包括第一密封层31。第一密封层31设置在第一壁41与背壁13之间,使得第一壁41通过第一密封层31与第一组件10密封接触。例如,第一密封层31可以设置在第一壁41(例如粘接至第一壁41)。
过线板40还包括与第一壁41相交设置的第二壁42,第二壁42用于接触第二组件20。例如,第二壁42大体与第一壁41垂直,两者形成L型连接。密封层还包括第二密封层32,第二密封层32设置在第二壁42与第二组件20之间,使得第二组件20通过第二密封层32与第二壁42密封接触。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层32包裹第二壁42的用于朝向第二组件20的侧边,或者,第二密封层32也可以设置至第二组件20。
过线板40还包括第三壁43和第四壁44。第三壁43与第一壁41和第二壁4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用于与第一侧壁11接触。第四壁44与第一壁41和第二壁4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用于与第二侧壁12接触。密封层还包括第三密封层33和第四密封层34。第三密封层33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与第三壁43之间,使得第三壁43通过第三密封层33与第一侧壁11密封接触。第三密封层33例如粘接至第三壁43。第四密封层34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与第四壁44之间,使得第四壁44通过第四密封层34与第二侧壁12密封接触。第四密封层34例如粘接至第四壁44。
位于第三壁43与第一侧壁11之间的密封层、以及位于第四壁44与第二侧壁12之间的密封层,使得过线板40通过摩擦力被夹持在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之间。为了使过线板40安装更加牢固,如图6所示,第一壁41还通过螺栓与第一组件10连接。
如图6所示,第一侧壁11的用于接触第二组件20的边缘11A处构造为朝向安装空间10A翻折,使得第一侧壁边缘11A形成双层钣金的结构,并且没有锐边。优选地,如图4所示,密封层还包括第五密封层35,第五密封层35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与第三密封层33之间,第五密封层35用于接触第三密封层33。其中,第五密封层35的硬度和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三密封层33不同。例如,第五密封层35比第三密封层33软,或者第五密封层35比第三密封层33密度小。从而,第五密封层35可以在一定程度填补第一侧壁11的单层钣金与双层钣金之间的厚度差,使得第三密封层33所起到的密封效果更佳。
类似地,第二侧壁12的用于接触第二组件20的边缘12A处构造为朝向安装空间10A翻折,使得第二侧壁边缘12A形成双层钣金的结构,并且没有锐边。优选地,密封层还包括第六密封层36,第六密封层36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与第四密封层34之间,第六密封层36用于接触第四密封层34。其中,第六密封层36的硬度和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与第四密封层34不同。例如,第六密封层36比第四密封层34软,或者第六密封层36比第四密封层34密度小。从而,第六密封层36可以在一定程度填补第二侧壁12的单层钣金与双层钣金之间的厚度差,使得第四密封层34所起到的密封效果更佳。
优选地,第二组件20通过第八密封件38与第一侧壁11(具体地,第一侧壁边缘11A)密封接触,通过第九密封件39与第二侧壁12(具体地,第二侧壁边缘12A)密封接触。第八密封件38和第九密封件39例如均粘贴至第二组件20的内表面。
优选地,第一组件10还包括安装板14,安装板14设置在安装空间10A中,用于安装电气部件。安装板14大体平行于背壁13,过线板40(具体地,第一壁41)通过第一密封层31与安装板14密封接触。可以理解的,在安装电气部件时,不可避免会需要用于安装的通孔19。如果直接将电气部件安装至背壁13,则会在控制盒组件100的外壳制造通孔19,不利于安装空间10A的密封性能。加装安装板14,只需解决背壁13或第一侧壁11或第二侧壁12的与安装板14连接的问题,可以大幅度减少控制盒组件100的外壳上的通孔19,甚至可以不在控制盒组件100的外壳形成通孔19,从而有效保障安装空间10A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安装板14与背壁13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30,以进一步加强安装空间10A的密封性能。
安装板14上例如安装有第一电路板15、第二电路板16和第三电路板17。第一电路板15例如用于设置通讯模块(例如通讯用芯片),用于实现通讯功能。第二电路板16例如用于设置数据处理模块(例如MCU芯片或MPU芯片),用于实现数据处理功能。数据处理模块与电控盒101电连接,从而可获得空调设备的工作参数。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处理。第二电路板16还会设置有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和分析软件。数据处理模块与通讯模块电连接,从而将数据传递给通讯模块。第三电路板17例如用于设置电源电路,以为第一电路板15和第二电路板16供电。优选地,第三电路板17电连接至电控盒101,从电控盒101获取电源。可以理解的,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等用电部件均设置在安装空间10A中。
过线板40设置在第一组件10的下部,构成安装空间10A的底板。为了有效地防水,控制盒组件100与空调室外机110的其他部件的连接线缆从安装空间10A的底部引出,以减少控制盒组件100的顶部和侧部的开口。因此,过线板40设置有至少一个过线孔46,用于使线缆穿过。过线孔46优选地设置在第二壁42。控制盒组件100还包括过线孔密封件47,过线孔密封件47与过线孔46对应设置,并设置在过线孔46中,也即每一个过线孔46中均设置有过线孔密封件47。过线孔密封件47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紧密包裹住线缆,从而保证过线孔46处的密封性能。
如图4和图7所示,可选地,第一组件10还包括底壁18。底壁18与背壁13大体垂直相交,并位于过线板40的下方。因此,第一组件10形成盒体,第二组件20形成盖体,过线板40为盒体中起到密封作用的隔断板。底壁18设置有对应于过线孔46的通孔19,用于使线缆穿出控制盒组件100。第一组件10也可以不设置底壁18,而将过线板40直接用作安装空间10A的底壁。
如图4所示,控制盒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弹性件81。弹性件81例如为海绵,设置在过线板40的下方,用于阻挡从底壁18进入的灰尘等异物,使其不能通过过线板40的第二壁42进入安装空间10A。
控制盒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弹性垫83。弹性垫83设置在背壁13的背离安装空间10A的一侧,也即设置在盒体的外侧,用于在背壁13与其它部件之间形成缓冲层,从而在接触、碰撞时保护背壁13和其它部件。
控制盒组件100还包括顶盖25,顶盖25位于过线板40的上方,构成安装空间10A的顶壁。顶盖25连接至背壁13、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在沿控制盒组件100的上下方向的投影中,顶盖25完全覆盖安装空间10A。顶盖25例如由背壁13朝向第二组件20翻折形成,或者由第二组件20朝向背壁13翻折形成,或者由单独的板材形成。
如图8所示,顶盖25包括顶板26和翻边24。顶板26连接至背壁13,用于在安装空间10A的顶部完全覆盖安装空间10A。翻边24连接至顶板26,并从顶板26向下延伸。翻边24至少包括用于包裹在第二组件20外侧的第三翻边29。从而第三翻边29可以将将水引导至安装空间10A之外。例如,背壁13、顶板26和第三翻边29可以由同一钣金弯折形成。
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组件20的外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凸起21,用于抵接第三翻边29的内侧面。如图8和图9所示,顶板26的内侧面在至少靠近第三翻边29的一侧设置有第七密封层37,用于与第二组件20抵接。从而,第七密封层37可以阻挡从第二组件20与第三翻边29之间的缝隙进入的异物。如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第二组件20的下部例如通过螺栓与第一组件10连接。
安装第二组件20时,将第二组件20贴靠在两个侧壁上,然后从下向上移动第二组件20直至极限位置。此时,第二组件20的顶部进入第三翻边29内侧并与第七密封层37抵接,第二组件20的外侧的凸起21与第三翻边29内侧抵接,内侧则与两个侧壁接触。然后通过螺栓将第二组件20的下部固定至第一组件10,使得第二组件20牢固安装。
优选地,如图9所示,翻边24还包括用于包裹在第一侧壁11外侧的第一翻边27和包裹在第二侧壁12外侧的第二翻边28,从而顶盖25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组件20的左右两侧也构造有翻边结构,例如第一附加翻边22和第二附加翻边23。第一附加翻边22用于在第一侧壁11的外侧接触第一侧壁11。第二附加翻边23用于在第二侧壁12的外侧接触第二侧壁12。第一附加翻边22和第二附加翻边23可以增强安装空间10A的封闭性能,同时也为安装第二组件20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在控制盒组件100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一翻边27覆盖在第一附加翻边22和第一侧壁11的外侧,第二翻边28覆盖在第二附加翻边23和第二侧壁12的外侧。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空调设备则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外机110和室内机,空调室外机110与室内机通过管路连接。
可以理解的,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室外机110和空调设备包括上述控制盒组件100的全部特征和效果。
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方向术语所指向的方向为控制盒组件100以及空调室外机110正常安装和放置时的方向。
上述的所有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流程、步骤仅是示例。除非发生不利的效果,否则可以按与上述流程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各种处理操作。上述流程的步骤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合并或删减。
在理解本申请的范围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及其派生词旨在是开放式术语,其指定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概念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术语“包括”“具有”及其衍生词。
这里使用的术语“被附接”或“附接”包括:通过将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而将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的构造;通过将元件固定到中间构件上,中间构件转而固定到另一元件而将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上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是一体,即一个元件基本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的构造。该定义也适用于具有相似含义的词,例如“连接”“联接”“耦合”“安装”“粘合”“固定”及其衍生词。最后,这里使用的诸如“基本上”“大约”和“近似”的程度术语表示修改术语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着改变的偏差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申请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申请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申请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20)

1.一种控制盒组件,用于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组件包括:
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背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背壁上并且相对设置;
过线板,可拆卸地安装至第一组件,所述过线板抵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和
第二组件,用于覆盖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过线板,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和所述过线板围出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空间,在所述控制盒组件的正投影视图中,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背壁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其中,所述过线板与所述第一组件之间、以及所述过线板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层,使得所述过线板与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均密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板包括与所述背壁平行的第一壁;
所述密封层包括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背壁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壁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层与所述第一组件密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交设置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组件,所述密封层还包括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使得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第二壁密封接触,其中,
所述第二密封层设置至所述第二组件,或者,所述第二密封层包裹所述第二壁的朝向所述第二组件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板还包括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所述第四壁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二侧壁接触;
所述密封层还包括第三密封层和第四密封层,所述第三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使得所述第三壁通过所述第三密封层与所述第一侧壁密封接触,所述第四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壁之间,使得所述第四壁通过所述第四密封层与所述第二侧壁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的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组件的边缘处构造为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翻折,
所述密封层还包括第五密封层,所述第五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密封层之间,第五密封层用于接触所述第三密封层,
其中,所述第五密封层的硬度和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密封层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壁的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组件的边缘处构造为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翻折,
所述密封层还包括第六密封层,所述第六密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密封层之间,所述第六密封层用于接触所述第四密封层,
其中,所述第六密封层的硬度和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四密封层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通过密封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密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的下部;
所述控制盒组件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所述过线板的上方,所述顶盖连接至所述背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沿所述控制盒组件的上下方向的投影中,所述顶盖完全覆盖所述安装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由所述背壁朝向所述第二组件翻折形成,或者由所述第二组件朝向所述背壁翻折形成,或者由单独的板材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连接至所述背壁,用于完全覆盖所述安装空间;和
翻边,连接至所述顶板并从所述顶板向下延伸,所述翻边至少包括用于包裹在所述第二组件外侧的第三翻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内侧面在至少靠近所述第三翻边的一侧设置有第七密封层,用于与所述第二组件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的外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凸起,用于抵接所述第三翻边的内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还包括用于包裹在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第一翻边和包裹在所述第二侧壁外侧的第二翻边。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用于安装电气部件;
所述过线板与所述安装板密封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背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中设置有:
通讯模块,用于实现通讯功能;和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处理功能,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板设置有至少一个过线孔,用于使缆线穿过;
所述控制盒组件还包括过线孔密封件,所述过线孔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过线孔中。
18.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形成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外壳,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组件,所述控制盒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用于至少控制空调的压缩机,所述电控盒与所述控制盒组件通过线缆连接。
20.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和
室内机,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CN202322018457.2U 2023-07-28 2023-07-28 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Active CN220471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8457.2U CN220471763U (zh) 2023-07-28 2023-07-28 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8457.2U CN220471763U (zh) 2023-07-28 2023-07-28 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1763U true CN220471763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8457.2U Active CN220471763U (zh) 2023-07-28 2023-07-28 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1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7817B2 (ja) 回転電機用端子台
US20160020680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US20160020657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2008215236A (ja) 車載用電動圧縮機
JP5393015B2 (ja) 車載空調装置用圧縮機
EP1837609A1 (en) Outdoor machine of air conditioner
KR20150078501A (ko) 자동차용 박스
CN106953473B (zh) 有内置控制装置的壳体和结合该壳体的电压缩机
CN220471763U (zh) 控制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RU2633372C2 (ru)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блок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защитный кожух
US6263692B1 (en) Power-source covering device for an outdoor unit of a separate-typ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11043794B2 (en) Housing and wire harness
JP3866065B2 (ja) 筐体シールド防水構造
WO2015071711A1 (en) Terminal block module
CN101022231A (zh) 驱动装置、汽车通风装置以及用于在驱动装置中产生等位线的方法
US7573428B2 (en) Mirror device with antenna
JP2002369346A (ja) 電気機器装置
JP4060068B2 (ja) 機器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装置
US118390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aled housing
TWI631982B (zh) 用於電子裝置封閉件之水密密封裝備及方法
CN210609941U (zh) 一种防尘防水的车载终端
JP331720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733404B2 (ja) 回路基板ユニットの防水固定装置
CN112467450A (zh) 气密端子
JP2002353656A (ja) 空冷形電子制御装置格納箱の防水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