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9941U -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9941U
CN220469941U CN202321960106.7U CN202321960106U CN220469941U CN 220469941 U CN220469941 U CN 220469941U CN 202321960106 U CN202321960106 U CN 202321960106U CN 220469941 U CN220469941 U CN 220469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ransportation
bronchus
morta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01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迪
佟方硕
冯志强
张文涛
刘东升
莫宏岩
谢国兴
白志红
孙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01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9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9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9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包括设置在运输浆车外壁上的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设置在运输浆车前侧的主气管、连通在所述主气管上的两个支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气管上的若干气阀;所述主气管的前端连接有气源,所述支气管后端封闭;所述支气管设置在运输浆车的下部两侧,所述支气管通过气阀与运输浆车内部连通,可通过气阀向运输浆车内吹气,使砂浆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使砂浆运输时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减少设备因砂浆问题导致的不必要停机,从而增加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容易改造且改造成本低,便于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隧道施工中,因盾构机自身结构特性影响,成型隧道管片与土体之间存在建筑间隙。为了避免因建筑间隙过大造成地面沉降甚至塌陷等安全问题,盾构使用时需进行同步注浆工作。浆液的配制是在拌浆站,拌浆站一般在地面或是工作面,拌浆完成后还需要由隧道内的浆液运输设备送至盾构机的台车中。同步浆液的运输工作是通常通过电瓶车浆车来完成的,电瓶车浆牵引运输渣土车和运输浆车行走在运输轨道上。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随着施工的逐步进行,隧道逐渐延长,浆液经常出现进入台车后砂浆沉淀无法抽浆与搅拌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解决了现有隧道运输中,电瓶车行驶时间长,砂浆进入台车后离析沉淀无法搅拌与抽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包括设置在运输浆车外壁上的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设置在运输浆车前侧的主气管、连通在所述主气管上的两个支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气管上的若干气阀;所述主气管的前端连接有气源,所述支气管后端封闭;所述支气管设置在运输浆车的下部两侧,所述支气管通过气阀与运输浆车内部连通,可通过气阀向运输浆车内吹气,使砂浆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解决砂浆离析沉淀问题,保证运输中的浆液处于正常可用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主气管上设置有主阀,所述气阀为单向止回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支气管通过卡扣可拆卸设置在运输浆车下部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气管通过连接管安装在所述主气管上,所述主气管通过卡扣固定在运输浆车前侧。
进一步的,位于运输浆车两侧的气阀对称或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阀轴线方向水平或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支气管上密封固定有与气阀位置对应的第一接头管,所述第一接头管通过对接头与所述气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源为牵引机车气路中的气包或空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吹气装置向运输浆车内持续吹气,增加砂浆的流动,使砂浆运输时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保证砂浆的质量,减少设备因砂浆问题不必要停机,增加工作效率;
且吹气装置整体上设置在运输浆车的外部,不会影响每次运输浆车使用完毕后的清洗,还能在清洗的同时可以向运输浆车内吹气,避免安装气阀的位置后产生清理死角;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容易改造且改造成本低,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运输轨道上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气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阀位置示意图。
图中,1-运输轨道、2-电瓶车、3-运输渣土车、4-运输浆车、5-主气管、6-支气管、7-气阀、8-主阀、9-卡扣、10-第一接头管、11-第二接头管、12-对接头、1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包括设置在运输浆车4外壁上的吹气装置,吹气装置包括设置在运输浆车4前侧的主气管5、连通在主气管5上的两个支气管6以及设置在支气管6上的若干气阀7;主气管5的前端连接有气源,支气管6后端封闭;支气管6设置在运输浆车4的下部两侧,运输浆车4罐体的两侧打孔安装气阀7,支气管6通过气阀7与运输浆车4内部连通,可通过气阀7向运输浆车4内喷出压缩空气,促进砂浆的流动,使砂浆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解决砂浆离析沉淀问题,保证运输中的浆液处于正常可用的状态。
如图1至图2所示,主气管5上设置有主阀8,气阀7为单向止回气阀防止颗粒进入到吹气装置以及吹气装置连接的气路系统中;使用时手动开启主阀8,使得气包中的压缩气体向运输浆车4罐体内吹气,扰动浆液水流。
如图2所示,支气管6通过卡扣9可拆卸设置在运输浆车4下部的两侧,卡扣9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固定管卡即可,具有加长支架,加长支架的一端固定支气管6,另一端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在运输浆车4罐体外壁;在需要检修吹气装置时,打开卡扣9将支气管6拆下后进行支气管6或阀门的检修。
如图2所示,支气管6通过连接管13安装在主气管5上,连接管13中部通过三通连接主气管5,连接管13的两端通过弯管接头或软管连通支气管6的前端;主气管5通过卡扣9固定在运输浆车4前侧。
如图1至图3所示,位于运输浆车4两侧的气阀7对称或交错设置,由于气阀7是安装在支气管6上的,为了便于描述,通过支气管6的布设位置来对气阀7的位置进行说明:气阀7/支气管6的交错包括多种情况,两根支气管6均延运输浆车4前后方向平行,但是高度不同;或是支气管6倾斜设置在运输浆车4两侧,即一根支气管6前端高、后端低,另一根支气管6的前端低、后端高形成的交错设置,无论哪种设置情形均能起到不同程度的浆液搅动;此外还可以在气阀7上安装气动旋转喷头,在压缩空气进入的时候旋转喷头,自动旋转吹气。
如图1至图3所示,气阀7轴线方向水平或向下倾斜,确保运输浆车4罐体下部较粗的骨料能够被扰动上翻。
如图1至图2所示,支气管6上密封固定有与气阀7位置对应的第一接头管10,第一接头管10通过对接头12与气阀7连通,对接头12采用现有技术中合适尺寸的管道快速接头或管道万能接头即可,可以方便的通过对接头12实现气阀7支气管6的连接或拆开;气阀7通过运输浆车4罐体两侧的打孔直接螺纹安装或在浆车罐体两侧打的孔的位置密封安装第二接头管11,第二接头管11的一端伸出运输浆车4罐体外,从而气阀7的一端可以安装第二接头管11上。
如图1所示,气源为牵引机车气路中的气包或空压机,从而便于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改造,而不需要另外再配备气包;具体的,主气管5通过气管与运输渣土车3气路连接、共用电瓶车2气路。
盾构隧道施工中通常通过电瓶车2牵引运输渣土车3和运输浆车4行走在运输轨道1上,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和使用过程如下:
第一步、根据运输浆车4内部结构组件,确定气阀7安装位置,打孔安装气阀7;
第二步、根据气阀7确定气管尺寸并确定安装位置,通过对接头12连接气阀7和支气管6,之后在运输浆车4外部两侧安装固定卡扣9将支气管6安装到位并固定;连接气阀7和支气管6时保证接触部位密封性;
第三步、将气管前部通过连接管13汇总至主气管5,将主气管5连接至运输渣土车3气路上,在主气管5上或主气管5与连接管13之间设置主阀8,主阀8可以采用球阀;
第四步、运输砂浆时,将球阀处于开启状态,压缩空气通过吹气装置的单向止回气阀排入浆车内部,使砂浆骨料处于悬浮状态;
第五步、抽浆结束,清洗运输浆车4;运输浆车4清洗完毕后将球阀关闭,进入正常工序施工;
第六步、当气管堵塞时,只需要解开对接头12、从气阀7上拆下支气管6,即可方便的进行支气管6或气阀7的疏通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通过电瓶车气路向运输浆车4内持续吹气,使砂浆运输时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减少设备因砂浆问题导致的不必要停机,从而增加了工作效率;且吹气装置整体上设置在运输浆车4罐体的外部,不会影响每次运输浆车4罐体使用完毕后的清洗;还能在清洗的同时可以向运输浆车内吹气,避免安装气阀的位置后产生清理死角;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容易改造且改造成本低,便于维护。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在本实用新型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防沉淀装置包括设置在运输浆车(4)外壁上的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设置在运输浆车(4)前侧的主气管(5)、连通在所述主气管(5)上的两个支气管(6)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气管(6)上的若干气阀(7);所述主气管(5)的前端连接有气源,所述支气管(6)后端封闭;所述支气管(6)设置在运输浆车(4)的下部两侧,所述支气管(6)通过气阀(7)与运输浆车(4)内部连通,可通过气阀(7)向运输浆车(4)内吹气,使砂浆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5)上设置有主阀(8),所述气阀(7)为单向止回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6)通过卡扣(9)可拆卸设置在运输浆车(4)下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6)通过连接管(13)安装在所述主气管(5)上,所述主气管(5)通过卡扣(9)固定在运输浆车(4)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6)通过连接管(13)安装在所述主气管(5)上,所述连接管(13)中部通过三通连接所述主气管(5),所述连接管(13)的两端通过弯管接头或软管连通所述支气管(6)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运输浆车(4)两侧的气阀(7)对称或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7)轴线方向水平或向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7)上安装有伸入所述运输浆车(4)内的气动旋转喷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6)上密封固定有与气阀(7)位置对应的第一接头管(10),所述第一接头管(10)通过对接头(12)与所述气阀(7)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防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牵引机车气路中的气包或空压机。
CN202321960106.7U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Active CN220469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0106.7U CN220469941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0106.7U CN220469941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9941U true CN220469941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0106.7U Active CN220469941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9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80832A (ko) 매립장용 에어돔의 내부공기의 포집, 배출 및 재순환장치
CN220469941U (zh) 一种砂浆防沉淀装置
CN103333983A (zh) 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5132614A (zh) 蒸发冷却器粗灰输送装置
CN112301941A (zh) 一种铁路道床吸污车用侧吸除尘系统及相应的除尘方法
CN102094677B (zh) 隧道施工中用于反坡追踪排水排淤的应急设备
CN212296471U (zh) 一种隧道用粉尘封锁风幕结构
CN113417358A (zh) 铁路隧道淤泥清理车
CN110031039B (zh) 压浆轨道运输装置及数据采集方法
CN209705474U (zh)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连接转换结构
CN210063201U (zh) 一种泥水收集车
CN215888546U (zh) 铁路隧道淤泥清理车
CN217674533U (zh) 一种固定上砂连续输送罐
CN201211405Y (zh) 一种轻型货运两用概念消防车
CN201133758Y (zh) 一种铁路油罐车吹风机
CN216897758U (zh) 无人化行车空调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
CN216185032U (zh) 一种移动式高压冲洗渣土车水炮
CN201077847Y (zh) 改进的高炉煤气袋式除尘气力输灰系统
CN209939947U (zh) 煤粉无尘装车机
CN221051906U (zh) 一种干法除尘用新型输灰管道设备
CN218370494U (zh) 一种气力输灰系统末端的新型输灰装置
CN221002787U (zh) 小型气动水泥砂浆喷涂机
CN215830522U (zh) 一种洞门延伸钢环装置
CN216334630U (zh) 一种矿石短程运输装置
CN218716956U (zh) 一种隧道除尘综合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