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5666U - 一种动力接收件及显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接收件及显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5666U
CN220455666U CN202321449394.XU CN202321449394U CN220455666U CN 220455666 U CN220455666 U CN 220455666U CN 202321449394 U CN202321449394 U CN 202321449394U CN 220455666 U CN220455666 U CN 220455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ceiving
power
receiving element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93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晓明
杨浩
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5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5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力接收件,动力接收件包括动力接收部,动力接收部包括具有第一动力接收面的第一动力接收部,在动力接收件的径向方向上,第一动力接收面上具有离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远的第一末端和离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近的第二末端,两者距离为D1;第一末端到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的距离分别为D2;其中,11.575mm≥D2>7.8mm,6.4mm≥D1>2.95mm。以及一种设有上述动力接收件的显影装置。该设置的动力接收件和显影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显影盒上的动力接收面尺寸较小容易出现动力输出突起从动力接收面上脱出,而导致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之间出现打滑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接收件及显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接收件及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显影盒是一种激光打印机常用的打印耗材,显影盒通常由显影辊、送粉辊、搅拌架、出粉刀、齿轮组以及动力接收件等组件组成。动力接收件接收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动力,并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至显影辊、送粉辊、搅拌架使得显影辊、送粉辊、搅拌架运转。由于显影盒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显影盒内的显影剂使用完毕后,需要更换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显影盒,此时需要将寿命用尽的显影盒拆卸,然后安装新的显影盒到图像形成装置内部,新的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显影盒上的动力接收件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动力输出件准确对接,从而使得动力接收件能够稳定的接收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驱动力。动力接收件上通常设置有动力接收突起,动力接收突起上具有动力接收面,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动力输出件通常包括动力输出轴和设置在动力输出轴圆周面上的动力输出突起,动力输出突起能够与动力接收突起上的动力接收面抵接而传递动力。而现有的显影盒上的动力接收面尺寸较小,在接收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动力时,过小的动力接收面容易出现动力输出突起从动力接收面上脱出,而导致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之间出现打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接收件,用于安装在显影装置上,并在显影装置安装图像形成装置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设置的动力输出件接合,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使所述显影装置输送显影剂,所述动力输出件包括动力输出突起,所述动力接收件包括动力接收部,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第一动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具有第一动力接收面,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状态下,所述动力输出突起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抵接而向所述动力接收件传递动力;
在所述动力接收件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上具有距离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远的第一末端和距离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近的第二末端;
所述第一末端到第二末端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第一末端到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2;
其中,11.575mm≥D2>7.8mm,6.4mm≥D1>2.9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接收部还包括第二动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第二动力接收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部上第二动力接收面,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状态下,所述动力输出突起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和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抵接而向所述动力接收件传递动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上具有距离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远的第三末端和距离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近的第四末端;第三末端到第四末端之间的距离为D3,第三末端到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4;
其中,11.575mm≥D2=D4>7.8mm,6.4mm≥D1=D3>2.9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D1/D2>5/14,D3/D4>5/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D1=D3=3.4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D2=D4=8.57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末端与所述第三末端之间设有连接所述第一末端与所述第三末端的虚拟线L,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与所述虚拟线L之间的夹角为θ1,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与所述虚拟线L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20°≥θ1=θ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θ1=θ2=13.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与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相互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第一圆柱部和圆盘部,所述第一圆柱部及动力接收部设置于圆盘部两侧,由圆盘部分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柱部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由多个齿牙形成的驱动齿轮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件接合的接合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第二圆柱部,所述第二圆柱部一体成型有所述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限位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第二动力接收部在所述圆盘部上形成所述接合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柱部设有被支撑部,所述动力接收件通过所述被支撑部能够可转动的支撑在所述显影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显影辊、送粉辊、传动组件、被检测组件和导电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所述动力接收件,用于接收图像成像装置输出的动力,所述动力接收件设置在所述盒体在显影辊的轴向上的一端,所述导电组件设置在所述盒体在显影辊的轴向上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显影盒上的动力接收面尺寸较小,在接收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动力时,过小的动力接收面容易出现动力输出突起从动力接收面上脱出,而导致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之间出现打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接收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接收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被检测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显影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接收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接收件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影装置100,显影装置100是图像形成装置上经常需要更换的部件,显影装置100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未画出)上,显影装置100可以是粉盒、硒鼓、色带等,其内存储有用于打印的显影介质,比如:碳粉,能够用于为图像形成装置提供显影介质。
实施方式一
图1、2、3所示,一种显影装置100,包括盒体1,盒体1上设置有显影辊2、送粉辊3、搅拌架4、传动组件5、被检测组件6。
盒体1包括焊接或熔接而相互固定的盖体101和壳体102,盒体1内形成有显影剂容纳仓103和显影仓104,显影剂容纳仓103和显影仓104之间的盒体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分隔壁105,分隔壁105从盒体底壁向上隆起而形成,分隔壁105分隔显影仓104和显影剂容纳仓103。分隔壁顶部与盖体101之间形成有第一开口106,第一开口106连通显影仓104和显影剂容纳仓103。
显影辊2、送粉辊3可旋转的被壳体102支撑且设置在显影仓104内,搅拌架4可旋转的被壳体102支撑且设置在显影剂容纳仓103内。搅拌架4包括搅拌叶片和搅拌轴,搅拌叶片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叶片随着搅拌轴一同转动,搅拌叶片用于搅拌显影剂容纳仓103内的显影剂,防止显影剂结块并将显影剂输送到显影仓104内。
显影辊2包括显影辊主体和显影辊轴,显影辊主体同轴套设在显影辊轴上且随着显影辊轴一同转动。显影辊主体呈圆柱状。
送粉辊3包括送粉辊主体和送粉辊轴,送粉辊主体同轴套设在送粉辊轴上且随着送粉辊轴一同转动。送粉辊主体呈圆柱状,且送粉辊主体的圆周面与显影辊主体的圆周面抵接。
显影辊2、送粉辊3、搅拌架4三者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显影辊2的轴向为第一方向A-A’,显影辊2的旋转轴线与搅拌架4的旋转轴线的连线方向为第二方向B-B’,第三方向C-C’垂直于第一方向A-A’和第二方向B-B’。
为了方便阅读和描述,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A’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B-B’为前后方向,第三方向C-C’为上下方向。
盒体1的前端具有第二开口107,第二开口107连通外界与显影仓104,显影辊主体的圆周面部分被第二开口107暴露至外界。
图3所示,显影辊轴、送粉辊轴、搅拌轴的右端均伸出盒体1的右端。
传动组件5包括动力接收件501、显影辊齿轮502、送粉辊齿轮503、搅拌齿轮504、第一惰轮505、第二惰轮506、第三惰轮507。显影辊齿轮502同轴固定安装在显影辊轴右端,送粉辊齿轮503同轴固定安装在送粉辊轴右端,搅拌齿轮504同轴固定安装在搅拌轴右端。动力接收件501、第一惰轮505、第二惰轮506、第三惰轮507被盒体1的右端可旋转的支撑。
图4、5所示,动力接收件501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部5011、第二圆柱部5012,第一圆柱部5011和第二圆柱部5012均沿着平行于第一方向A-A’的方向延伸而形成,在第一方向A-A’上第一圆柱部5011相较于第二圆柱部5012更靠近盒体1,第一圆柱部501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由多个齿牙形成的驱动齿轮部5013。第一圆柱部5011上还设置有被支撑部5014,被支撑部5014为与第一圆柱部5011同轴的盲孔状,被支撑部5014在第一方向A-A’上靠近盒体1的一端为开口端,盒体1上设置有沿着第一方向A-A’向着远离盒体1右端的方向突出的支撑柱,支撑柱插入被支撑部5014内从而可转动的支撑动力接收件501。
第二圆柱部5012右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接合部5015,接合部5015为与第二圆柱部5012同轴的盲孔状,接合部5015右端开口,接合部5015的外圆周上沿着第一方向形成有向右突出的限位壁5016,接合部5015与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圆盘部5017,圆盘部5017与第一圆柱部5011和第二圆柱部5012同轴一体成型,圆盘部5017分隔第一圆柱部5011和第二圆柱部5012,圆盘部5017分隔被支撑部5014和接合部5015。圆盘部5017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动力接收部5018,动力接收部5018沿着第一方向A-A’向右突出于圆盘部5017,动力接收部5018与接合部5015的内圆周面一体成型的连接。动力接收部5018上设置有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动力输出件上的动力输出突起接触的动力接收面。
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部5018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且分别定义为第一动力接收部5018’和第二动力接收部5018”,第一动力接收部5018’和第二动力接收部5018”的形状结构相同,第一动力接收部5018’上设置有第一动力接受面5019’,第二动力接收部5018”上设置有第二动力接收面5019”。第一动力接收面5019’与第二动力接收面5019”相互平行。在接合部5015的径向方向上,第一动力接收面5019’上具有距离接合部5015的旋转轴线(也是动力接收件501的旋转轴线,下同)最远第一末端和距离接合部5015的旋转轴线最近的第二末端。第二动力接收面上具有距离接合部5015的旋转轴线最远第三末端和距离接合部5015的旋转轴线最近的第四末端。
如图6所示,第一末端到第二末端之间的距离为D1,第一末端到接合部5015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11.575mm≥D2>7.8mm。6.4mm≥D1>2.95mm。D1/D2>5/14。动力接收面尺寸较大,动力接收件501在接收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动力时,动力接收面不易出现动力输出突起从动力接收面上脱出,而导致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之间出现打滑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三末端到第四末端之间的距离为D3,第三末端到接合部5015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4。其中,11.575mm≥D2=D4>7.8mm。6.4mm≥D1=D3>2.95mm。D3/D4>5/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D1=D3=3.4mm,D2=D4=8.575mm。在其他实施例中,D1与D3也可以是在上述数值范围内的不同数值。D2与D4可以是在上述数值范围内的不同数值。
第一末端与第三末端之间设有连接第一末端与第三末端的虚拟线L,第一动力接收面5019’与虚拟线L之间的夹角为θ1,第二动力接收面5019”与虚拟线L之间的夹角为θ2。20°≥θ1=θ2≥5°。在本实施例中θ1=θ2=13.9°,在其他实施例中,θ1与θ2也可以是在上述数值范围内的不同数值。
图像形成装置上设置有动力输出件,包括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突起,动力输出件的旋转轴线平行于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动力输出轴在轴向上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连接端以及与动力接收件接合的输出端。在显影装置100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状态下,在动力输出件的轴向上连接端相较于输出端距离动力接收件501更远。动力输出突起沿着动力输出轴的径向方向突出于动力输出轴的外圆周表面。动力输出突起用于与动力接收面5019抵接而向动力接收件501传递动力。动力输出轴的连接端通过万向机构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从而使得动力输出轴可以绕着连接端摆动,从而使得在显影装置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过程中,动力输出件可以摆动避让显影装置,避免动力输出件或者显影装置100碰撞损坏,当显影装置100安装到位后,动力输出件与图像形成装置之间安装有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用于使动力输出件具有恢复至旋转轴线平行于动力接收件501的旋转轴线的趋势。当动力输出件与动力接收件501对齐并且动力输出件在弹力作用下轴向朝向恢复平行于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的状态。
显影辊齿轮502、送粉辊齿轮503、第一惰轮505均与驱动齿轮部5013啮合,第一惰轮505与第二惰轮啮合,第二惰轮506与第三惰轮507啮合,第三惰轮507与搅拌齿轮504啮合。由此,动力接收件501接收动力输出件驱动后,能够带动显影辊齿轮502、送粉辊齿轮503和搅拌齿轮504转动,使显影辊2、送粉辊3和搅拌架4能够在显影装置100转动,显影装置100能够为图像形成装置提供显影剂。
图3、7所示,被检测组件6包括旋转件601、被检测件602、第一弹性件603。旋转件601可旋转的被盒体1右端支撑,旋转件601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体6011和第二圆柱体6012。
第一圆柱体601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体6012的直径,旋转件601可旋转的被盒体1右端支撑时,第二圆柱体6012相较于第一圆柱体6011更加靠近盒体1。第一圆柱体6011的外圆周面上一体成型有齿牙部6013和缺齿部6014,齿牙部6013与搅拌齿轮504啮合。第一圆柱体6011的右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沿着第一方向A-A’突出于第一圆柱体6011右端面的传动突起6015,传动突起6015至少部分位于偏离第一圆柱体6011旋转轴线的位置。
第二圆柱体6012的圆周面上一体成型有止挡部6016,止挡部6016沿着第二圆柱体6012的径向突出于第二圆柱体6012的圆周面。盒体1的右端上一体成型有止挡配合部1021。在第一方向A-A’上,旋转件601可旋转的被盒体1右端支撑时,止挡配合部1021位于止挡部6016的运动轨迹内,止挡部6016能够被止挡配合部1021止挡。
旋转件601上开设有沿着第一圆柱体6011和第二圆柱体6012的中心轴方向贯穿旋转件的第一通孔6017,盒体1右端上一体成型有沿着第一方向A-A’向右突出的第一支撑柱1022,第一支撑柱1022插入第一通孔6017内,旋转件601被第一支撑柱1022可旋转的支撑,第一支撑柱1022上开有第二通孔1023,第二通孔1023与第一通孔6017同轴设置,第二通孔1023内径小于第一通孔6017,第二通孔1023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第二通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件604,限位件604包括限位部6041和连接部6042,连接部6042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部6042插入第二通孔1023内并与第二通孔螺纹连接,限位部6041一体成型于连接部6042的右端且限位部6041在第一方向A-A’上的投影面积大于连接部6042在第一方向A-A’上的投影面积。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604为螺钉。限位部6041与第一圆柱部6011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603,第一弹性件603在第一方向A-A’上可被拉伸和压缩,即通过第一弹性件603设置在限位部6041和旋转件601之间,旋转件601被限位部6041和弹性件603限位,使旋转件601可旋转的被盒体1右端支撑。
图8所示,盒体1右端开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有护盖108,护盖108上设置有颈圈部1081,颈圈部1081被形成为圆形开口状,动力接收件501的右端通过颈圈部1081的开口暴露至护盖108外,颈圈部1081的内表面贴合于动力接收件501的圆周面,且动力接收件501可旋转的被颈圈部1081限位和支撑,颈圈部1081沿着护盖108的右端面向右突出于护盖108右端面。送粉辊齿轮503被护盖108暴露在护盖108外部。
护盖108上设置有第三开口1082,在第一方向A-A’上第三开口1082将旋转件601暴露至护盖108外。第三开口1082呈圆形。护盖108上沿着第三开口1082的圆周面向右延伸有突出于护盖108右端面的圆环部1083,圆环部1083上端设置有第四开口1084,第四开口1084处的护盖108上沿着第一方向A-A’向右一体成型有第二支撑柱1085,被检测件602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二支撑柱1085上且旋转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A-A’。被检测件602包括一体成型的枢转部6021、主体部6022、被检测部6023、被驱动部6024,枢转部6021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支撑柱1085上,被检测部6023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检测杆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被检测部6023可以是粘接或者熔接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到主体部6022上的柔性件。在第一方向A-A’上,被驱动部6024位于传动突起6015的运动轨迹内。第二支撑柱1085上安装有第二弹性件6025,第二弹性件6025用于使被检测件602逆时针摆动复位。
被检测组件6的工作原理:动力输出件与动力接收件501接合,动力接收件501接收图像形状装置的动力,使传动组件5工作,搅拌齿轮504转动,搅拌齿轮504带动旋转件601转动,旋转件601传动突起6015转动触碰被驱动部6024使得被检测部6023摆动,被检测部6023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检测杆接触从而使得图像形成装置检测到显影装置100,判断为显影装置100已安装,动力输出件与动力接收件501已接合。或者当检测杆未被接触时,显影装置100判断显影装置为旧显影装置,反之则判断为新显影装置。
第四开口1084下侧的圆环部1083上开有第五开口1086,第五开口1086用于使用户可以触碰或者通过工具触碰到旋转件601。第五开口1086上设置有卡口1087。
图9所示,盒体1还设置有导电组件109,在盒体1上,导电组件109和动力接收件501分别设置在显影辊的轴向上的两端。具体地,盒体1左端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有导电组件109,导电组件109包括第一导电件1091和第二导电件1092,第一导电件1091固定安装在盒体1的左端上,第一导电件1091与显影辊轴和送粉辊轴接触并且电连接,第二导电件1092固定安装在盒体1的左端,并且第一导电件1091在第一方向A-A’上位于显影辊主体与第二导电件1092之间,第一导电件1091上一体成型有第一电接触部1093,第一电接触部1093与第二导电件1092抵接,第二导电件1092上设置有第二电接触部1094,第二电接触部1094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供电端子接触且电连接,第二电接触部1094上一体成型于导电突起1095,导电突起1095沿着第一方向A-A’向左突出于盒体1的左端面,第二电接触部1094位于导电突起1095的左端。
实施方式二:
图10所示,与方案一的区别在于,动力接收件2501的结构不相同,取消了限位壁。动力接收件2501包括第一圆柱部25011沿着平行于第一方向A-A’的方向延伸,第一圆柱部2501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由多个齿牙形成的驱动齿轮部25013。第一圆柱部25011上还设置有被支撑部25014,被支撑部25014为与第一圆柱部25011同轴的盲孔状,被支撑部25014在第一方向A-A’上靠近盒体1的一端为开口端,盒体1上设置有沿着第一方向A-A’向着远离盒体1右端的方向突出的支撑柱,支撑柱插入被支撑部25014内从而可转动的支撑动力接收件2501。
动力接收件2501另一端设置有动力接收部25018(25018’,25018”),动力接收部25018与被支撑部25014之间设置有圆盘部25017,圆盘部25017与第一圆柱部25011同轴一体成型,圆盘部25017分隔第一圆柱部25011和动力接收部25018,圆盘部25017分隔被支撑部25014和动力接收部25018。动力接收部25018沿着第一方向A-A’向右突出于圆盘部25017。动力接收部25018上设置有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动力输出件上的动力输出突起接触的动力接收面。
动力接收部25018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且分别定义为第一动力接收部25018’和第二动力接收部25018”,第一动力接收部25018’和第二动力接收部25018”的形状结构相同,第一动力接收部25018’和第二动力接收部25018”向右突出于圆盘部25017形成了一个用于与动力输出突起接合的接合部25015;且第一动力接收部25018’上设置有第一动力接受面25019’,第二动力接收部25018”上设置有第二动力接收面25019”。第一动力接收面25019’与第二动力接收面25019”相互平行。
如图11所示,同样的,本实施例中,在接合部25015的径向方向上,第一动力接收面25019’上具有距离接合部25015的旋转轴线(也是动力接收件501的旋转轴线,下同)最远第一末端和距离接合部25015的旋转轴线最近的第二末端。第二动力接收面25019”上具有距离接合部5015的旋转轴线最远第三末端和距离接合部5015的旋转轴线最近的第四末端。
第一末端到第二末端之间的距离为D1,第一末端到接合部25018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2。第三末端到第四末端之间的距离为D3,第三末端到接合部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4。其中,11.575mm≥D2=D4>7.8mm。6.4mm≥D1=D3>2.95mm。D1/D2>5/14,D3/D4>5/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D1=D3=3.4mm,D2=D4=8.575mm。在其他实施例中,D1与D3也可以是在上述数值范围内的不同数值。D2与D4可以是在上述数值范围内的不同数值。
第一末端与第三末端之间设有连接第一末端与第三末端的虚拟线L,第一动力接收面5019’与虚拟线L之间的夹角为θ1,第二动力接收面与虚拟线L之间的夹角为θ2。20°≥θ1=θ2≥5°。在本实施例中θ1=θ2=13.9°,在其他实施例中,θ1与θ2也可以是在上述数值范围内的不同数值。
本实施例中不设置限位壁使动力接收件2501整体可以做的更小,节省原材料,节省空间,有利于显影装置的小型化。
本实施案例中,显影装置100上的其他结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一致,此处不再叙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动力接收件,用于安装在显影装置上,并在显影装置安装图像形成装置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设置的动力输出件接合,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动力,使所述显影装置输送显影剂,所述动力输出件包括动力输出突起,所述动力接收件包括动力接收部,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第一动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上具有第一动力接收面,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状态下,所述动力输出突起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抵接而向所述动力接收件传递动力,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动力接收件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上具有距离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远的第一末端和距离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近的第二末端;
所述第一末端到第二末端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第一末端到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2;
其中,11.575mm≥D2>7.8mm,6.4mm≥D1>2.9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部还包括第二动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第二动力接收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部上第二动力接收面,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状态下,所述动力输出突起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和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抵接而向所述动力接收件传递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上具有距离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远的第三末端和距离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最近的第四末端;第三末端到第四末端之间的距离为D3,第三末端到所述动力接收件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4;
其中,11.575mm≥D2=D4>7.8mm,6.4mm≥D1=D3>2.9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D1/D2>5/14,D3/D4>5/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D1=D3=3.4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D2=D4=8.57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与所述第三末端之间设有连接所述第一末端与所述第三末端的虚拟线L,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与所述虚拟线L之间的夹角为θ1,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与所述虚拟线L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20°≥θ1=θ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θ1=θ2=13.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与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相互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第一圆柱部和圆盘部,所述第一圆柱部及动力接收部设置于圆盘部两侧,由圆盘部分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部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由多个齿牙形成的驱动齿轮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件接合的接合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第二圆柱部,所述第二圆柱部一体成型有所述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限位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内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第二动力接收部在所述圆盘部上形成所述接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部设有被支撑部,所述动力接收件通过所述被支撑部能够可转动的支撑在所述显影装置上。
17.一种显影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显影辊、送粉辊、传动组件、被检测组件和导电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接收件,用于接收图像成像装置输出的动力,所述动力接收件设置在所述盒体在显影辊的轴向上的一端,所述导电组件设置在所述盒体在显影辊的轴向上的另一端。
CN202321449394.XU 2022-08-16 2023-06-07 一种动力接收件及显影装置 Active CN2204556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0691 2022-08-16
CN2022221606914 2022-08-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5666U true CN220455666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9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9394.XU Active CN220455666U (zh) 2022-08-16 2023-06-07 一种动力接收件及显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5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2502B2 (en) Drum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variation in position of electrical contact surface
CN107561888B (zh) 显影盒
AU2016376402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7621763B (zh) 显影盒
US101914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including detection gear
CN107077084B (zh) 显影盒
CN210666366U (zh) 处理盒
CN111367154A (zh) 显影盒
EP3382466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7077085B (zh) 显影盒
CN220455666U (zh) 一种动力接收件及显影装置
CN113126459A (zh) 一种显影盒
CN209911765U (zh) 一种碳粉盒
CN209765275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8974780U (zh) 一种显影盒
CN110824871A (zh) 显影盒
CN216792683U (zh) 一种显影盒及成像装置
CN211454236U (zh) 一种显影盒
CN221351941U (zh) 一种护盖组件及显影盒
CN114545750A (zh) 一种显影盒
CN214504127U (zh) 显影盒
CN214504132U (zh) 显影盒
CN220323728U (zh) 一种显影装置、鼓组件
EP3754430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7577131B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