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3248U - 一种调节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3248U
CN220453248U CN202321415987.4U CN202321415987U CN220453248U CN 220453248 U CN220453248 U CN 220453248U CN 202321415987 U CN202321415987 U CN 202321415987U CN 220453248 U CN220453248 U CN 220453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omponent
transmission
shaft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59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59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3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3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3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调节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构件,采用双阻尼活动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构件兼容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进行手动调节时不会对自动调节的动力机构造成冲击,保障动力机构的完好性,延长使用寿命,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实施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调节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仪等电子设备越来越自动化,例如在调整投影仪俯仰角度和左右旋转角度时通常会采用电动调节方案,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者APP进行遥控,不需要用户手动调整。虽然采用自动调节结构使用更加便捷,但是在某些场景下依然需要手动调整模式,可以方便用户快速调整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但现有的调节构件难以兼容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手动调节容易导致用于自动调节的电机受到冲击而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调节构件,解决目前技术中的调节构件难以兼容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手动调节容易导致用于自动调节的电机受到冲击而受损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节构件,包括主体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动力机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活动连接在主体件上,第一部件与主体件之间以及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分别具有用于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所述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以驱动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相对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构件兼容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动力机构进行动作以实现自动调节时,驱动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产生相对活动,而第一部件与主体件之间具有阻尼,阻尼会使得第一部件随着主体件一同活动,换言之,第一部件能够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随着主体件同步进行活动,而当动力机构不工作时,仅手动驱动第一部件进时,能在克服第一部件与主体件之间阻尼的情况下使得第一部件相对于主体件进行活动,也就是实现了手动调节,在手动驱动第一部件相对于主体件活动时,由于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具有阻尼,并且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的动力机构在不工作时本身也会存在阻力,从而在进行手动调节时不会对动力机构造成冲击,保障动力机构的完好性,延长使用寿命,保障调节构件自动调节功能和手动调节功能都能分别长效稳定的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转动连接在主体件上,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转动轴线共轴,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构件构成转动调节构件,结构简单、紧凑,能够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动力机构进行动作以实现自动调节时,第一部件随着主体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进行转动,而当手动调节第一部件以使第一部件相对于主体件转动时,所述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保持相对固定不变的状态,所述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的动力机构不会受到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件包括轴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转动套设在轴部上,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装拆效率,维护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轴部上还套设连接有相对于轴部周向止动的摩擦片,在所述第一部件沿轴部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贴合第一部件的所述摩擦片,在所述第二部件沿轴部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贴合第二部件的所述摩擦片,摩擦片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分别充分均匀接触,通过摩擦片对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分别施加稳定而均匀的摩擦阻力,以使得第一部件与主体件之间以及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分别具有用于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从而确保能灵活调节的同时能维持调节后的状态稳定性,确保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相对独立。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件和传动构件,所述动力件固定连接在第二部件上,所述动力件通过传动构件与主体件传动连接,动力件设置在相对静置不动的第二部件,便于对动力件的供电线缆进行布置,避免动力件在反复活动而导致供电线缆受到拉扯或扭拧。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构件为啮合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传动效率高、精度好,满足高精度调节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件为电机,所述传动构件包括相互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齿轮连接在主体件上,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以驱动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相对转动,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占用空间小,传动效率高、精度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与主体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通过压力构件压合以产生构成阻尼的摩擦阻力,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利用压力来产生摩擦阻力,摩擦阻力能构成稳定的阻尼,能够相对稳定的阻止第一部件与主体件之间发生相对活动以及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发生相对活动,而当驱动作用力大于摩擦阻力时则可使得第一部件与主体件之间、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产生平稳的相对活动,既保障能够灵活的进行调节,又能通过摩擦阻力保障调节到位时状态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构件包括施压件,所述施压件与主体件连接以将第一部件和/或第二部件压在主体件上,方便装拆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构件还包括弹性件,至少在施压件与第一部件之间、施压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第一部件与主体件之间以及第二部件与主体件之间其中一个位置处设置有所述弹性件,利用弹性件施加弹性压紧作用力,方便灵活调节压力以调节摩擦阻力,进而实现调节阻尼大小,确保能稳定的兼容实现自动调节功能和手动调节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构件兼容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进行手动调节时不会对动力机构造成冲击,保障动力机构的完好性,延长使用寿命,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实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节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体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动齿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第一部件与主体件的轴部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一种调节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主体件1、轴部11、止转部111、限位部12、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动力机构4、动力件41、传动构件42、驱动齿轮421、传动齿轮422、施压件51、弹性件52、摩擦片6、限位销71、限位槽72、限位弹性件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调节构件,能够兼容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手动调节时不会导致自动调节的动力部件受到冲击而受损,结构简单、紧凑,实施方便、成本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一种调节构件,主要包括主体件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以及动力机构4,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分别活动连接在主体件1上,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分别具有用于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4以驱动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相对活动,动力机构4进行动作以实现自动调节时,在动力机构4的驱动作用下,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克服阻尼以产生相对活动,此时由于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阻尼的存在,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实际上连接为一个整体,第一部件2会被主体件1带动而随着主体件1一同活动,从而在进行自动调节时,在动力机构4的驱动下第二部件3相对于第一部件2进行活动而实现调节功能,而在手动驱动第一部件2时,当驱动作用力大于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的阻尼,第一部件2相对于主体件1进行活动,而此时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阻尼依然存在,并且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动力机构4在不工作时还会存在阻力,从而使得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能够保持相对不动,由于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阻尼的存在,能够避免手动驱动第一部件2时的作用力直接传导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动力机构4上,使得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动力机构4不会受到冲击,有效避免动力机构4受损,进而在进行手动调节时,实现了手动驱动第一部件2相对于第二部件3进行活动而实现调节功能。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构件兼容实现了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既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以提高使用便捷性,同时又具有手动调节功能以方便客户快速调节,使用灵活性更好,并且自动调节功能与手动调节功能互不干扰,手动调节时不会导致用于自动调节的动力机构受到冲击而受损,保障动力机构的完好性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分别转动连接在主体件1上,并且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的转动轴线共轴,结构简单、紧凑,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构件整体构成了一种具有阻尼的转动调节机构,既可实现自动转动调节,也可实现手动转动调节,应用在投影仪上时,可用于实现投影仪俯仰角度和左右旋转角度的调节,既可以采用电动驱动的方式进行自动调节,也可以用户进行快速手动调节,满足不同的需求。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主体件1包括轴部11,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上分别开设有孔以转动套设在轴部11上,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相对于轴部11能够沿着轴部11的周向转动,也就是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分别转动连接在主体件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通过压力构件压合以产生构成阻尼的摩擦阻力,具体的,所述压力构件施加沿轴部11轴向的压紧作用力,以使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在轴部11的轴向上与所述主体件1直接或间接的压合,从而使得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分别具有沿轴部11轴向的压力,进而通过该压力来产生摩擦阻力以构成所需的阻尼,在驱动力小于阻尼时,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分别都保持相对不动的状态,而只有在驱动力大于阻尼时,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才会发生相对活动;
具体的,所述压力构件包括施压件51,所述施压件51与主体件1连接以将第一部件2和/或第二部件3压在主体件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压件51为与主体件1的轴部11相螺接的螺母件,所述主体件1在轴部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12,施压件51从轴部11的另一端连接到轴部11上以将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压合在限位部12与施压件51之间,也就是,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沿着轴部11的轴向直接或间接的压紧抵靠,进而使得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具有用于构成阻尼的、阻碍相对转动的摩擦阻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构件还包括弹性件52,本实施例中利用弹性件52来施加弹性压合作用力,在利用压力产摩擦阻力以构成阻尼的同时,也利用弹性件52提供弹性避让空间,确保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克服阻尼以相对活动,避免阻尼过大而导致出现动力机构4负荷大、调节困难的状况,至少在施压件51与第一部件2之间、施压件51与第二部件3之间、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之间、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其中一个位置处设置有所述弹性件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2为碟簧,所述弹性件52套设在主体件1的轴部11上,具体的,沿着轴部11的轴向从限位部12至施压件51方向,套设在轴部11上的部件包括弹性件52、第一部件2以及第二部件3,也就是弹性件52设置在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的限位部12之间以施加弹性作用力,更优选的是,弹性件52、第一部件2以及第二部件3三者在轴部11上沿着轴部11的轴向间隔分布,弹性件52与第一部件2之间以及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之间设置有相对于轴部11周向止动的摩擦片6,所述弹性件52、摩擦片6、第一部件2、摩擦片6和第二部件3在轴部11的轴向上由于施压件51的作用而相互压紧贴合,从而第一部件2以及第二部件3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由摩擦片6直接提供,所述摩擦片6为相对于轴部11周向止动的固定摩擦片,而第一部件2以及第二部件3则是能够相对于轴部11周向转动的滑动摩擦片,摩擦片6与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分别充分均匀接触,通过摩擦片6对第一部件2、第二部3件分别施加稳定而均匀的摩擦阻力;
所述施压件51可调节的连接在主体件1上以实现阻尼可调节,具体的,作为施压件51的螺母件螺接在轴部11上,通过旋拧螺母件即可灵活调节压力构件所施加的压合作用力,从而调节对第一部件2以及第二部件3产生的摩擦阻力,也就是实现阻尼大小的调节,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调节灵活方便,提高灵活适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动力件41和传动构件42,所述动力机构4具体为电机,所述动力件41固定连接在第二部件3上,所述动力件41通过传动构件42与主体件1传动连接,从而所述动力件41开始工作时,通过传动构件42与主体件1进行传动,从而所述动力件41与之主体件1之间会产生相对活动,也就是实现驱动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产生相对活动,具体的,所述传动构件42为啮合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构件42包括相互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421和传动齿轮422,所述驱动齿轮421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齿轮422则固连接设置在主体件1上,电机通过驱动齿轮421带动传动齿轮422转动,也就是驱动主体件1相对于第二部件3进行转动活动;
所述轴部11的外壁上设置有止转部111,所述传动齿轮422套设在轴部11上并与止转部111配合以相对于轴部11周向止动,从而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421带动传动齿轮422转动时,由于传动齿轮422与轴部11周向止动,从而传动齿轮422会带动着主体件1同步的相对于第二部件3进行转动,具体的,所述止转部111为轴部11的外壁上设置的平行于轴部11轴线的平面部,通过在圆柱体的外壁上切除一部分以构成平行于圆柱体轴线的平面而构成所述止转部111,所述传动齿轮422中部开设有与轴部11的横截面匹配的通孔,所述传动齿轮422套设在轴部11上时只能沿轴部11的轴向进行滑动而不能周向上进行转动,从而确保能够可靠的带动主体件1相对于第二部件3进行转动,当然止转部也可以是采用键槽配合结构,同样能使传动齿轮422与轴部11可靠连接并且实现两者之间周向止动。
同样的,摩擦片6也是周向止动的连接在轴部11上,摩擦片6的中部通孔也是与轴部11的横截面匹配,从而摩擦片6套设在轴部11上时只能轴向滑动而不能周向转动,保障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均匀而稳定性,确保能稳定的实现自动调节以及手动调节;所述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和传动齿轮422三者在轴部11上沿着轴部11的轴向间隔分布,相邻部件之间设置有相对于轴部11周向止动的摩擦片6,具体的,沿着轴部11的轴向从限位部12至施压件51方向,套设在轴部11上的部件依次包括弹性件52、摩擦片6、第一部件2、摩擦片6、第二部件3、摩擦片6和传动齿轮422,这些部件在轴部11的轴向上由于施压件51的作用而相互压紧贴合,从而在所述第一部件2沿轴部11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贴合第一部件2的所述摩擦片6,在所述第二部件3沿轴部11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贴合第二部件3的所述摩擦片6,第一部件2以及第二部件3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由摩擦片6直接提供,所述摩擦片6与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均匀接触以产生均匀的摩擦阻力,从而确保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分别具有用于克服相对运动的稳定而均匀的阻尼,确保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相对独立而互不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的压合以及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压合共用一组所述压力构件,当然也可以是,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与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分别采用一组压力构件进行压合,前一种方式相对而言结构更加精简、紧凑,部件数量少,占用空间小,实施成本低。
实施例二
除了采用压力构件使得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以产生构成阻尼的摩擦阻力外,还可以是采用其他方式使得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分别具有用于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例如图4所示,还可以通过设置弹性限位构件的方式来构成用于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具体的,所述弹性限位构件包括限位销71、限位槽72和限位弹性件73,所述限位弹性件73和限位销71设置在主体件1的轴部11上,所述限位槽72设置在第一部件2上,所述限位槽72可以沿着轴部1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销71在限位弹性件73的作用力下保持插入在限位槽72中,从而使得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限位连接以构成一个整体,此时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可以同步活动,弹性限位构件对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的相对活动构成阻尼,当直接操作第一部件2时,驱动力足够大而克服弹性限位构件产生的阻尼时,会使得限位销71压缩限位弹性件73而退出限位槽72,从而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的限位连接状态解除,此时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可相对活动,从而实现手动调节功能,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相对转动到限位销71插入到另一个限位槽72中时,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的限位连接恢复,两者又构成为一个整体,同样的,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也通过设置弹性限位构件来构成用于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从而在进行自动调节时,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克服弹性限位构件构成的阻尼以进行相对活动。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一提供的调节构件是一种具有阻尼的转动调节机构,当然也可以如图5所示,调节构件为一种具有阻尼的直线滑动调节机构,同样的,主要包括主体件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以及动力机构4,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分别沿直线滑动连接在主体件1上,第一部件2通过压力构件压合在主体件1上,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由于压力而产生摩擦阻力,以使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具有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第二部件3通过压力构件压合在主体件1上,同样的,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由于压力而产生摩擦阻力,以使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具有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所述的压力构件具体可以是与主体件1通过螺丝连接的压板,利用压板分别将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压合在主体件1上,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4以驱动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相对活动,所述动力机构4可以是各种直线驱动机构,例如电动推杆、气缸、齿轮与齿条配合形成的直线驱动机构等等;
当动力机构4进行动作以实现自动调节时,在动力机构4的驱动作用下,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克服阻尼以产生相对直线滑动,此时由于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阻尼的存在,第一部件2会被主体件1带动而随着主体件1一同活动,从而在进行自动调节时,在动力机构4的驱动下第二部件3相对于第一部件2进行直线滑动,而在手动驱动第一部件2时,当驱动作用力大于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的阻尼,第一部件2相对于主体件1进行直线滑动,而此时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阻尼依然存在,并且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动力机构4在不工作时还会存在阻力,从而使得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能够保持相对不动,由于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阻尼的存在,能够避免手动驱动第一部件2时的作用力直接传导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动力机构4上,进而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的动力机构4不会受到冲击,有效避免动力机构4受损,进而在进行手动调节时,手动驱动第一部件2相对于第二部件3进行直线滑动。同样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构件兼容实现了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既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以提高使用便捷性,同时又具有手动调节功能以方便客户快速调节,使用灵活性更好,并且自动调节功能与手动调节功能互不干扰,手动调节时不会导致用于自动调节的动力机构受到冲击而受损,保障动力机构的完好性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件(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以及动力机构(4),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分别活动连接在主体件(1)上,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分别具有用于阻碍相对运动的阻尼,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4)以驱动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相对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分别转动连接在主体件(1)上,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的转动轴线共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1)包括轴部(11),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分别转动套设在轴部(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11)上还套设连接有相对于轴部(11)周向止动的摩擦片(6),在所述第一部件(2)沿轴部(11)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贴合第一部件(2)的所述摩擦片(6),在所述第二部件(3)沿轴部(11)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贴合第二部件(3)的所述摩擦片(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动力件(41)和传动构件(42),所述动力件(41)固定连接在第二部件(3)上,所述动力件(41)通过传动构件(42)与主体件(1)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42)为啮合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41)为电机,所述传动构件(42)包括驱动齿轮(421)和传动齿轮(422),所述驱动齿轮(421)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齿轮(422)连接在主体件(1)上,驱动齿轮(421)与传动齿轮(422)啮合传动以驱动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通过压力构件压合以产生构成阻尼的摩擦阻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构件包括施压件(51),所述施压件(51)与主体件(1)连接以将第一部件(2)和/或第二部件(3)压在主体件(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构件还包括弹性件(52),至少在施压件(51)与第一部件(2)之间、施压件(51)与第二部件(3)之间、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之间、第一部件(2)与主体件(1)之间以及第二部件(3)与主体件(1)之间其中一个位置处设置有所述弹性件(52)。
CN202321415987.4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调节构件 Active CN220453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5987.4U CN22045324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调节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5987.4U CN22045324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调节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3248U true CN220453248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5987.4U Active CN22045324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调节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3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3704B2 (ja) ローバックラッシュギア機構及び装置
US9103420B2 (en) Linear actuator with arm driven mechanism
CN108547884B (zh) 一种过载保护的阻尼器和一种电动尾门撑杆
CN220453248U (zh) 一种调节构件
WO2022095087A1 (zh) 升降旋转机构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US20120285280A1 (en) Transmission assembly
JP2003200360A (ja) スクリュードライバ装置
CN117386762A (zh) 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f系列平行轴斜齿轮减速机
CN111195876B (zh) 同步紧固装置
US8567277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CN209838032U (zh) 一种缓冲复位合页及应用该合页的淋浴房门
CN108468783B (zh) 一种转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头戴显示设备
CN210240467U (zh) 传动装置
CN113883185A (zh) 基于伺服控制的微型离合器装置
CN107228192B (zh) 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方法
CN214661824U (zh) 具有可限位快速释放结构的线性致动器
CN210931808U (zh) 一种用于关节的安全装置及机器人
KR100630384B1 (ko) 차동장치
CN21771383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气动执行器
CN218266894U (zh) 单向自动离合器装置
CN220331218U (zh) 转速可切换的工作头
CN220101843U (zh) 一种方便拆装调节的阻尼联轴器
CN204358925U (zh) 一种电机驱动机构及空调器
JPH09100892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2088992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门控弹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