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1653U - 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1653U
CN220451653U CN202322143536.6U CN202322143536U CN220451653U CN 220451653 U CN220451653 U CN 220451653U CN 202322143536 U CN202322143536 U CN 202322143536U CN 220451653 U CN220451653 U CN 220451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runk lid
moving member
damp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35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佐斌
金亨键
王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to CN2023221435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1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1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1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包括:壳体,其内部中空;移动构件,其能够滑动且能够转动地安装至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引导销,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的另一个设置有与引导销相对应的引导槽;以及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对所述移动构件施加弹性力。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该缓冲器的壳体和移动构件通过引导销和引导槽之间增加摩擦力,使得行李箱盖的打开速度降低,以防止行李箱盖回弹,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避免行李箱盖的回弹对扭力杆的冲击,从而提高扭力杆的耐用性。

Description

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铰链臂和扭力杆的组合方式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后备箱盖打开方式,这种方式在打开后备箱盖的过程中很难控制速度,特别是打开过程快结束时打开速度非常快,并且在后备箱盖在达到极限位置后会反弹,这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会对扭力杆造成较大的冲击,进而降低扭力杆的耐用性。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该缓冲器能够防止行李箱盖回弹,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能够避免行李箱盖的回弹对扭力杆的冲击,从而提高扭力杆的耐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所述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包括:壳体,其内部中空;移动构件,其能够滑动且能够转动地安装至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引导销,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的另一个设置有与引导销相对应的引导槽;以及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对所述移动构件施加弹性力。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安装至铰链臂。
优选地,所述引导槽包括彼此连通的直线槽和曲线槽。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导销,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导槽;其中,直线槽比曲线槽更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直线槽与移动构件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导槽,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导销;其中,曲线槽比直线槽更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引导槽为曲线槽。
优选地,所述引导槽为直线槽,所述直线槽与移动构件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进一步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在壳体的第二端,并且所述衬套位于移动构件和壳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端盖,端盖安装在壳体本体的位于铰链臂内部的一端,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端盖,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移动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配备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该缓冲器的壳体和移动构件通过引导销和引导槽之间增加摩擦力,使得行李箱盖的打开速度降低,以防止行李箱盖回弹,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避免行李箱盖的回弹对扭力杆的冲击,从而提高扭力杆的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提供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
图2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分解图;
图3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移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7A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7B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7C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7D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 101:引导销
102:壳体本体 103:端盖
104:卡合部
200:移动构件 201:引导槽
202:直线槽 203:曲线槽
204:容纳槽
300:弹性构件
400:铰链臂401:孔
500:衬套
600:车体结构
700:扭力杆。
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各种特征的简化表示,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呈现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实用新型将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实用新型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当部件被称为位于另一个部件的“上方”或者“之上”时,该部件可以与另一个部件接触,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部件。
下面结合图1至图7D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提供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图2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分解图;图3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4为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移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包括:壳体100、移动构件200和弹性构件300。
壳体100内部中空。壳体100的第一端安装至行李箱盖的铰链臂400,壳体100的第一端位于铰链臂400的内部,壳体100的第二端位于铰链臂400的外部(参见图6)。
移动构件200能够滑动且能够转动地安装至壳体100,壳体100的内表面和移动构件200的外表面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引导销101,壳体100的内表面和移动构件200的外表面的另一个设置有与引导销101相对应的引导槽201。
弹性构件300设置在壳体100内,以对移动构件200施加弹性力。具体地,弹性构件300的一端连接至壳体100的第一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移动构件200。
其中,在移动构件200接触车体结构600后,引导销101能够沿着引导槽201移动,使得移动构件200能够压缩弹性构件300,同时沿着自身的轴向移动并且相对于壳体100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壳体100和移动构件200通过引导销101和引导槽201之间增加的摩擦力,使得行李箱盖的打开速度降低,以防止行李箱盖回弹,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能够避免行李箱盖的回弹对扭力杆700的冲击,从而提高扭力杆700的耐用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2和图6所示,壳体100包括壳体本体102和端盖103,壳体本体102大致呈圆筒形。端盖103安装在壳体本体102的位于铰链臂400的内部的一端,弹性构件300的一端连接至端盖103,弹性构件300的另一端连接至移动构件200。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弹性构件300可以是弹簧,这里弹性构件30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6所示,移动构件200的靠近端盖103的端部具有容纳槽204,弹性构件300的另一端位于移动构件200的容纳槽204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6所示,壳体本体102外周面设置有卡合部104。当安装缓冲器时,壳体本体102上的卡合部104卡在铰链臂400的孔401上,从而将壳体本体102安装在铰链臂400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5所示,引导槽201包括彼此连通的直线槽202和曲线槽203。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4和图5所示,壳体100的内表面设置有引导销101,移动构件200的外表面设置有引导槽201。
其中,直线槽202比曲线槽203更靠近壳体100的第一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5所示,直线槽202的延伸方向与移动构件200自身的轴线平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直线槽与移动构件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未在图中示意)。
除了图4和图5示意的实施方案,引导槽201和引导销101的位置还可以互换,即,壳体100的内表面设置有引导槽,移动构件200的外表面的设置有引导销(未在图中示意),在该实施方案中,曲线槽比直线槽更靠近壳体100的第一端。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引导槽201可以没有直线槽,即,引导槽201全是曲线槽(未在图中示意)。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引导槽201可以没有曲线槽,即,引导槽201全是直线槽(未在图中示意),在该实施方案中,直线槽可以与移动构件200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引导槽201可以包括多个直线槽(未在图中示意),多个直线槽的至少一个可以与移动构件200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进一步包括衬套500,衬套500设置在壳体100的第二端,并位于移动构件200和壳体100之间,衬套500用于减少移动构件200移动时的磨损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备有上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
图7A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7B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7C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第三状态示意图;图7D为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下面以图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的操作进行说明。
当行李箱盖关闭时,如图7A所示,缓冲器的移动构件200不与车体结构600接触,弹性构件300处于自然长度,在弹性构件300提供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缓冲器的长度处于最大值状态。
打开行李箱盖。在打开行李箱盖的过程中,缓冲器的移动构件200开始与车体结构600接触(参见图7B)。在移动构件200与车体结构600接触后,移动构件200在压缩弹性构件300的同时相对于壳体100向靠近壳体100的第一端(即,向图7B中的左侧)移动。
移动构件200相对于壳体100向靠近壳体100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壳体100的引导销101沿着移动构件200的引导槽201的直线槽202移动(参见图7B和图7C)。由于直线槽202与的延伸方向与移动构件200自身的轴线平行,移动构件200相对于壳体100沿着移动构件200自身的轴线线性移动。并且,引导销101与直线槽202的侧壁之间没有摩擦力。
铰链臂400受到扭力杆的作用力FT,以及缓冲器提供的作用力FD,FD和FT的方向相反,在第一阶段,FD只包括弹性构件300提供的弹性力。
在第二阶段,壳体100的引导销101沿着移动构件200的引导槽201的曲线槽203移动(参见图7D)。在这个阶段,移动构件200除了相对于壳体100沿着移动构件200自身的轴线线性移动,还会相对于壳体100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并且,引导销101与曲线槽203的侧壁之间存在摩擦力。此时,FD包括弹性构件300提供的弹性力和上述摩擦力在轴向的分力。
由于减震器的作用力FD增加,行李箱盖的打开速度进一步降低,这大大吸收了行李箱盖的动能,并且有效地减少了行李箱盖的回弹。
在打开行李箱盖的过程中,缓冲器的状态从图7A依次经过图7B、图7C到达图7D。
当行李箱盖逐渐关闭时,缓冲器的移动构件200与车体结构600分离。在缓冲器的移动构件200与车体结构600分离后,缓冲器中的移动构件200在弹性构件300的提供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伸出,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在关闭行李箱盖的过程中,缓冲器的状态从图7D依次经过图7C、图7B到达图7A。
上述过程是图4和图5的实施方案对应的过程。
在直线槽202与移动构件200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的实施方案中,移动构件200向靠近壳体100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同样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只是在第一阶段,引导销101与直线槽202的侧壁之间存在摩擦力。
对于引导槽201全是曲线槽的实施方案,在移动构件200向靠近壳体100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的全过程中,引导销101与引导槽201的侧壁之间存在摩擦力。
对于在引导槽201全是直线槽,并且直线槽与移动构件200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的实施方案,在移动构件200向靠近壳体100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的全过程中,引导销101与引导槽201的侧壁之间存在摩擦力。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外”、“上面”、“下面”、“上面的”、“下面的”、“向上”、“向下”、“前”、“后”、“背后”、“内侧”、“外侧”、“向内”、“向外”、“内部”、“外部”、“内部的”、“外部的”、“向前”、“向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具体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部中空;
移动构件,其能够滑动且能够转动地安装至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引导销,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的另一个设置有与引导销相对应的引导槽;以及
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对所述移动构件施加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安装至铰链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包括彼此连通的直线槽和曲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导销,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导槽;
其中,直线槽比曲线槽更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槽与移动构件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导槽,所述移动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导销;
其中,曲线槽比直线槽更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为曲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为直线槽,所述直线槽与移动构件自身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在壳体的第二端,并且所述衬套位于移动构件和壳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端盖,端盖安装在壳体本体的位于铰链臂内部的一端,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端盖,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移动构件。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配备有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
CN202322143536.6U 2023-08-10 2023-08-10 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Active CN220451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3536.6U CN220451653U (zh) 2023-08-10 2023-08-10 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3536.6U CN220451653U (zh) 2023-08-10 2023-08-10 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1653U true CN220451653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3536.6U Active CN220451653U (zh) 2023-08-10 2023-08-10 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1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0420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핸들장치
JP2998018B2 (ja) 自動車のフードオーバースラムバンパー緩衝装置
US11248393B2 (en) Latch bolt buffer structure for lock body
CN109882008B (zh) 用于行李箱盖的铰链组件
CN109667508A (zh) 二段力阻尼铰链
US20220185079A1 (en) Vehicular door device
CN220451653U (zh) 用于行李箱盖的缓冲器和配备有该缓冲器的车辆
CN109577766B (zh) 车门限位器、车门及车辆
CN209472738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780938Y (zh) 弹簧-油阻尼铰链芯
JPH08247194A (ja) ガスステイ
CN220955160U (zh) 用于车辆的后备箱盖的铰链结构
US7979949B2 (en) Vehicle wiper device
CN110984751A (zh) 一种汽车背门的弹起式缓冲结构
CN114368343B (zh) 一种车门地图袋总成
CN210882337U (zh)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的减震降噪结构
US20230175300A1 (en) Door closing shock absorber and door mechanism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10528991B (zh) 大开门缓冲铰链
US20240151087A1 (en) Door closing impact absorber and door mechanism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218150396U (zh) 一种主动式行人保护的前盖铰链
CN219119016U (zh) 一种全角度缓冲铰链
CN216380974U (zh) 用于车辆的后备箱盖开启装置和配备有该装置的车辆
US20230203855A1 (en) Door latch device for vehicles
JPS5828139Y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チエツク装置
KR100526875B1 (ko) 차량용 테일 게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