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0594U -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0594U
CN220450594U CN202321858808.4U CN202321858808U CN220450594U CN 220450594 U CN220450594 U CN 220450594U CN 202321858808 U CN202321858808 U CN 202321858808U CN 220450594 U CN220450594 U CN 220450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oad
water permeable
bric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88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冠
鲍佳妮
丁丹惠
於智慧
於帮
袁思敏
刘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Taihui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Taihui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Taihui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Taihui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88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0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0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0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透水道路,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改善透水砖铺设的固定稳定性较弱,容易通过砖块之间的缝隙被翘起,造成路面损坏的问题,包括道路基层,所述道路基层的顶部铺设有蓄水层,所述蓄水层的顶部中段铺设有盲道砖,所述盲道砖的两侧且位于蓄水层的顶部铺设有透水砖,所述透水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拼嵌头,所述透水砖远离拼嵌头的一侧开设有拼嵌口,所述拼嵌口与拼嵌头相对应,与现有的透水道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高透水砖之间的固定稳定性避免部分砖块被翘起造成路面损坏,对部分雨水进行吸收存储,在高温环境下缓解道路表面升温速度,提高道路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背景技术
市政,是指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市政道路即为城市道路,透水道路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种类,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业界的关注,透水道路采用生态透水砼(混凝土)铺装,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透水地面还能通透“地气”,使地面冬暖夏凉,雨季透水,冬季化雪,可以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度,另外,由于透水地面孔隙多,地表面积大,对粉尘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减少扬尘污染,也可降低噪音。
透水道路结构包括素土基层、碎石垫层、混凝土底层、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砖层,素土基层、碎石垫层、混凝土底层、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砖层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然而,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透水砖铺设在道路上一般用砂浆进行固定,但透水砖之间由于存在缝隙很容易被翘起导致路面损坏,影响行人的出行安全。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市政透水道路,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透水砖铺设的固定稳定性较弱,容易通过砖块之间的缝隙被翘起,造成路面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包括道路基层,所述道路基层的顶部铺设有蓄水层,所述蓄水层的顶部中段铺设有盲道砖,所述盲道砖的两侧且位于蓄水层的顶部铺设有透水砖,所述透水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拼嵌头,所述透水砖远离拼嵌头的一侧开设有拼嵌口,所述拼嵌口与拼嵌头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砖之间通过拼嵌口与拼嵌头拼嵌组合进行铺设,提高透水砖整体的固定稳定性,避免部分砖块被翘起造成路面损坏,影响行人出行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道路基层包括素土基层、碎石层、混凝土底层与防水层,所述素土基层的上方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底层,所述混凝土底层的上方铺设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可防止雨水渗入混凝土底层和素土基层内,破坏混凝土底层和素土基层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蓄水层包括挡沙网一、细沙层与挡沙网二,所述细沙层铺设于挡沙网一与挡沙网二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沙网一与挡沙网二对细沙层进行保护防止沙土流失,部分雨水可透过透水砖渗入细沙层内被吸收存储,高温天气下通过透水砖蒸发减缓道路表面的升温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盲道砖为陶瓷材质,所述盲道砖的顶部外侧设有橡胶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涂层可增强摩擦力防止脚底打滑,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水砖远离盲道砖的一侧且位于道路基层的上方均开设有排水沟。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排水沟的内部开设有U型沟道,所述U型沟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所述限位卡的上方内嵌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卡的上方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泄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对混杂在雨水中的树叶等垃圾进行拦截,防止垃圾堆积在U型沟道内造成堵塞,便于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排水沟靠近透水砖的一侧均设有引水坡道,所述排水沟远离透水砖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遭遇降雨天气时,雨水可通过引水坡道流向盖板上的泄水孔进入排水沟内部的U型沟道进行排水,提高雨水排出速度避免出现道路积水情况,挡水条对雨水进行阻挡的同时防止道路旁的草坪土壤因雨水造成松动流入U型沟道造成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透水砖之间利用拼嵌头与拼嵌口进行拼嵌组合铺设,提高透水砖之间的固定稳定性,避免部分透水砖被翘起导致路面损坏,影响行人出行安全,盲道砖上覆盖有橡胶涂层提高摩擦力防止脚底打滑,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性;
其次,雨水可透过透水砖渗入蓄水层,细沙层可对一部分雨水进行吸收存储,挡沙网防止细沙层流失,晴天时,蓄水层的水分受热在毛细作用下通过透水砖蒸发,减缓了道路表面的升温速度,缓解热岛效应;
最后,在遭遇降雨天气时,雨水可通过引水坡道流向盖板,通过盖板上的泄水孔流入排水沟内部的U型沟道进行排水,提高雨水排出速度避免出现道路积水情况,过滤网对混杂在雨水中的树叶等垃圾进行拦截,防止垃圾堆积在U型沟道内造成堵塞,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市政透水道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透水砖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道路基层;101、素土基层;102、碎石层;103、混凝土底层;104、防水层;2、蓄水层;201、挡沙网一;202、细沙层;203、挡沙网二;3、盲道砖;4、透水砖;401、拼嵌头;402、拼嵌口;5、排水沟;501、U型沟道;5011、限位卡;502、过滤网;503、盖板;504、引水坡道;505、挡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和图3,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包括道路基层1,道路基层1包括素土基层101、碎石层102、混凝土底层103与防水层104,素土基层101的上方铺设有碎石层102,碎石层102的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底层103,素土基层101、碎石层102与混凝土底层103增强道路基层1的结构稳定性,混凝土底层103的上方铺设有防水层104,防水层104防止雨水渗入混凝土底层103和素土基层101内,破坏混凝土底层103和素土基层101的结构强度。
其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道路基层1的顶部铺设有蓄水层2,蓄水层2包括挡沙网一201、细沙层202与挡沙网二203,细沙层202铺设于挡沙网一201与挡沙网二203之间,挡沙网一201与挡沙网二203对细沙层202进行保护防止沙土流失,部分雨水透过透水砖4渗入细沙层202内被吸收存储,高温天气下细沙层202内存储的雨水受热在毛细作用下通过透水砖4蒸发,减缓道路表面的升温速度。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图2,蓄水层2的顶部中段铺设有盲道砖3,盲道砖3为陶瓷材质,陶瓷具有密实紧致、抗压强度高、抗低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盲道砖3的顶部外侧设有橡胶涂层,橡胶涂层可增强摩擦力防止脚底打滑,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性,盲道砖3的两侧且位于蓄水层2的顶部铺设有透水砖4,透水砖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拼嵌头401,透水砖4远离拼嵌头401的一侧开设有拼嵌口402,拼嵌口402与拼嵌头401相对应,透水砖4之间利用拼嵌口402与拼嵌头401组合铺设,防止部分砖块被人为翘起导致脱落,提高透水砖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和图4,透水砖4远离盲道砖3的一侧且位于道路基层1的上方均开设有排水沟5,排水沟5的内部开设有U型沟道501,U型沟道50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5011,限位卡5011的上方内嵌有过滤网502,过滤网502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卡5011的上方覆盖有盖板503,盖板503上开设有若干泄水孔,排水沟5靠近透水砖4的一侧均设有引水坡道504,排水沟5远离透水砖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水条505,雨水通过引水坡道504引流流入盖板503上,挡水条505对雨水进行阻挡的同时防止道路旁的草坪土壤因雨水造成松动流入U型沟道501造成水土流失,雨水通过泄水孔流入U型沟道501内进行排水,过滤网502对雨水中混杂的垃圾进行拦截,防止垃圾流入U型沟道501内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首先,当降雨天气来临时,一部分雨水通过透水砖4渗入蓄水层2被细沙层202吸收存储起来,无法被细沙层202吸收的雨水通过引水坡道504引入道路两侧盖板503的位置,雨水通过泄水孔流入U型沟道501内进行排水,提高雨水排水速度,挡水条505对雨水进行阻挡的同时,防止道路旁的草坪土壤因雨水造成松动流入U型沟道501造成水土流失,过滤网502对雨水中混杂的垃圾进行拦截,防止垃圾流入U型沟道501内造成堵塞,便于后期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清理,高温天气时,细沙层202内存储的雨水受热在毛细作用下通过透水砖4蒸发,减缓道路表面的升温速度,缓解热岛效应,透水砖4之间利用拼嵌口402与拼嵌头401组合铺设,防止被人为翘起导致脱落造成道路损坏,提高透水砖4路面的固定稳定性,橡胶涂层可提高盲道砖3的摩擦力防止脚底打滑,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性,整个操作流程简单便捷,与现有的透水道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高透水砖之间的固定稳定性避免部分砖块被翘起造成路面损坏,对部分雨水进行吸收存储,在高温环境下缓解道路表面升温速度,提高道路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包括道路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基层(1)的顶部铺设有蓄水层(2),所述蓄水层(2)的顶部中段铺设有盲道砖(3),所述盲道砖(3)的两侧且位于蓄水层(2)的顶部铺设有透水砖(4),所述透水砖(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拼嵌头(401),所述透水砖(4)远离拼嵌头(401)的一侧开设有拼嵌口(402),所述拼嵌口(402)与拼嵌头(401)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基层(1)包括素土基层(101)、碎石层(102)、混凝土底层(103)与防水层(104),所述素土基层(101)的上方铺设有碎石层(102),所述碎石层(102)的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底层(103),所述混凝土底层(103)的上方铺设有防水层(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2)包括挡沙网一(201)、细沙层(202)与挡沙网二(203),所述细沙层(202)铺设于挡沙网一(201)与挡沙网二(2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道砖(3)为陶瓷材质,所述盲道砖(3)的顶部外侧设有橡胶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4)远离盲道砖(3)的一侧且位于道路基层(1)的上方均开设有排水沟(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5)的内部开设有U型沟道(501),所述U型沟道(50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5011),所述限位卡(5011)的上方内嵌有过滤网(502),所述过滤网(502)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卡(5011)的上方覆盖有盖板(503),所述盖板(503)上开设有若干泄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5)靠近透水砖(4)的一侧均设有引水坡道(504),所述排水沟(5)远离透水砖(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水条(505)。
CN202321858808.4U 2023-07-15 2023-07-15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Active CN220450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8808.4U CN220450594U (zh) 2023-07-15 2023-07-15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8808.4U CN220450594U (zh) 2023-07-15 2023-07-15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0594U true CN220450594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8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8808.4U Active CN220450594U (zh) 2023-07-15 2023-07-15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0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3905A (zh) 一种道路路面排水方法及其排水结构系统
CN109098064A (zh) 避免路面雨水沉积的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CN105887609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的构建方法
CN105970764B (zh) 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
CN106759778A (zh) 用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散集结合型防排水系统
CN106087639A (zh) 一种公路、过水路面结构及过水路面施工方法
CN220450594U (zh) 一种市政透水道路
CN211368284U (zh) 市政透水道路
CN214656073U (zh) 一种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CN214033246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防渗结构
CN108411728A (zh) 路面排水系统
CN212834837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市政道路
CN21028801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人行道
CN211079810U (zh) 一种避免积水的沥青公路
CN209482082U (zh) 一种新型带雨水收集系统的装配式缝隙透水路面
CN208250846U (zh) 路面排水系统
CN209482083U (zh) 一种带雨水收集系统的装配式缝隙透水路面
CN220908050U (zh) 一种用于多年冻土区路堑的挡冰结构
CN111809476A (zh) 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JP4039445B2 (ja) 排水構造
CN217104534U (zh) 一种适用于高地下水位区域的透水砖铺装结构
CN216339667U (zh) 一种新型挡土墙泄、排水结构
CN213358201U (zh) 一种城市道路分隔带排水结构
CN214992805U (zh) 一种园林透水混凝土路
CN113981767B (zh) 一种城市非机动车道路面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