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1914U -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1914U
CN220441914U CN202321477493.9U CN202321477493U CN220441914U CN 220441914 U CN220441914 U CN 220441914U CN 202321477493 U CN202321477493 U CN 202321477493U CN 220441914 U CN220441914 U CN 220441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ost
liquid injection
injection channel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74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圳杰
张春锋
周阿平
孙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74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1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1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1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主机包括:壳体组件,内部形成有油腔和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连通所述油腔和雾化组件的储液腔;按键组件,包括堵头,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堵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从关闭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打开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按键组件施加弹性力,所述弹性力至少具有沿第二方向的分力,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本公开实施例的主机的结构简单,并且注液时操作容易,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将气溶胶生成基质以超声雾化的方式或者以加热不燃烧的方式进雾化,以形成供用户使用的气溶胶。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括主机和雾化组件。为了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变质,主机包括油腔,油腔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并且在需要时向雾化组件的储液腔注入气溶胶生成基质。
相关技术中的主机的注液组件的结构通常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另外,用户向储液腔注入气溶胶生成基质时,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机,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主机包括:
壳体组件,内部形成有油腔和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连通所述油腔和雾化组件的储液腔;
按键组件,包括堵头,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堵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从关闭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打开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
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按键组件施加弹性力,所述弹性力至少具有沿第二方向的分力,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腔的顶壁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限定出所述注液通道的入口;
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油腔内,所述堵头从靠近所述油腔的一侧封堵所述过孔,从而封堵所述注液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堵头包括:安装部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密封垫的端面用于封堵所述过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间隔板部,所述间隔板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布置,将所述壳体组件分隔为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所述油腔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形成有安装孔;
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杆状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杆状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堵头连接;
所述杆状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以使得所述杆状件带动所述连接件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堵头在关闭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和打开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顶壁、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的多个侧壁;
所述顶壁的部分壁面朝向所述油腔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安装孔形成在所述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
所述杆状件的至少部分显露在所述安装孔外,所述按键帽与所述杆状件的显露部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凹槽的槽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按键帽的底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杆状件的外周布置,并且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密封接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雾化组件,具有储液腔和进液口,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液口,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对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以形成气溶胶;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机,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注液通道连接,所述主机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机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组件。壳体组件内形成有油腔和注液通道,注液通道连通油腔和雾化组件的储液腔。按键组件包括堵头,堵头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从关闭注液通道的位置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打开注液通道的位置。如此,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堵头能够关闭注液通道,保持油腔良好的密封,而在需要向储液腔进行注液时,只需要对按键组件施加外力即可打开注液通道,连通油腔和储液腔,倾斜机身即可实现注液,注液结构简单,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用户注液时操作容易,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主机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能够对按键组件施加弹性力,弹性力具有沿与第一方向平行且相反的第二方向的分力,如此,当施加在按键组件上的外力消失时,堵头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恢复至关闭注液通道的位置,实现对油腔的密封,更加便于用户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堵头位于关闭注液通道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堵头位于打开注液通道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注液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组件;1a-第一壳体部;1b-第二壳体部;101-顶壁;102-底壁;103-侧壁;11-油腔;111-过孔;12-储液腔;13-注液通道;131-进液口;14-间隔板部;15-出气通道;2-气溶胶生成基质;3-雾化芯;4-按键组件;41-堵头;411-安装部;412-密封垫;42-杆状件;43-连接件;44-按键帽;45-密封件;5-弹性件;6-安装孔;7-凹槽;100-气溶胶生成装置;101-雾化组件;102-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2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使用。气溶胶生成基质2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含尼古丁的材料或者不含有尼古丁的材料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2例如可以是由植物(例如烟草等)为主要原料并且添加相应气雾形成剂及香气材料的液体材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不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类型进行具体的限定。示例性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可以是医用雾化装置、空气加湿器、或者是电子烟等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组件101和主机102。主机102包括电源组件(图中未示出),电源组件与雾化组件101电连接,用于为雾化组件101供电。
雾化组件101具有储液腔12、进液口131和出气通道15,雾化组件101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2进行雾化以形成气溶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1包括雾化芯3和雾化座8。雾化座8用于支撑雾化芯3,并为雾化芯3提供安装空间。雾化座8的顶壁和主机102的壳体组件1的部分内侧壁限定出储液腔12。出气通道15为沿着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顶底方向延伸的直线通道,直线型的出气通道15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同时,气流阻力较小,储液腔12围绕出气通道15布置。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1可以具有单独的雾化壳体,雾化座8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雾化壳体内,并且雾化座8的顶壁和雾化壳体的内侧壁限定出储液腔12。
雾化芯3位于储液腔12内,设置于雾化座8,用于吸收储液腔12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雾化形成气溶胶以供用户使用。
示例性地,雾化芯3可以是具有电阻丝等加热结构的雾化芯,以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
又示例性地,雾化芯3可以是具有压电陶瓷片等结构的雾化芯,以超声振动的方式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超声雾化。
本公开实施例不对雾化芯3的类型进行具体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雾化芯。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主机102。如图2至图4所示,主机102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是主机102的外部保护壳体。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大体呈长方体的形状,这种形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同时便于用户在使用中的握持。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也可以例如呈多面体形状、椭圆柱体形状或者圆柱体形状等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
示例性地,壳体组件1可以由塑料等材料制成,塑料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碳酸酯材料(Polycarbonate,PC),PC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低蠕变性。
壳体组件1例如可以通过注塑工艺生产完成,注塑工艺生产速度快、效率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对壳体组件1的形状、材质、尺寸和制作工艺没有特殊的限制,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即可。
壳体组件1的内部形成有油腔11和注液通道13,注液通道13连通油腔11和雾化组件101的储液腔12。其中,注液通道131的一端连接雾化组件101的进液口131,进液口131限定出注液通道13的出口。
油腔1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2,油腔11的密闭性较好,如此,能够降低气溶胶生成基质2在未使用时与外界空气发生接触的可能性,有效的降低气溶胶生成基质2的氧化以及香气的挥发,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限定出油腔11和储液腔12部分的壳体组件1例如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如此,用户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油腔11和储液腔12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使用情况,以便能够及时进行注液,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关技术中,主机由油腔向雾化组件的储液腔进行注液的注液组件的结构通常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并且用户在注液时操作较为繁琐。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主机102包括按键组件4,按键组件4包括堵头41,堵头41设置于壳体组件1内。堵头4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从关闭注液通道13的位置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打开注液通道13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堵头41位于关闭注液通道13的位置,从而能够阻断油腔11和雾化组件101的储液腔12的连通,保障油腔11的良好密封。当用户需要向储液腔12进行注液时,对按键组件4施加外力,例如,按压按键组件4,即可使得堵头41沿第一方向移动,打开注液通道13,从而连通油腔11和储液腔12,此时,倾斜机身,油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2即可通过注液通道流入到储液腔12内,从而实现向储液腔12进行注液的过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对主机102的按键组件4施加外力,即可打开注液通道13,实现对储液腔12的注液,实现注液的按键组件4的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并且可靠性高,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用户单手握持主机102,也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向储液腔12进行注液,操作容易,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机102还包括弹性件5,弹性件5用于对按键组件4施加弹性力,弹性力至少具有沿第二方向的分力,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如此,当施加在按键组件4上的外力消失时,即,当用户松开按键组件4时,堵头41能够在弹性件5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动恢复至关闭注液通道13的位置,阻断油腔11和储液腔12之间的连通,从而无需用户手动拖拽按键组件4来关闭注液通道13,更加便于用户的操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弹性件5为弹簧,并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于主机102的顶底方向。
通过对按键组件4施加外力,用户可以仅在需要使用时向雾化组件101的储液腔12中注入气溶胶生成基质,从而避免储液腔12中存储过多的气溶胶生成基质2,降低气溶胶生成基质2长期与雾化芯3接触而导致雾化芯3被腐蚀或氧化的可能性,提高雾化芯3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油腔11的顶壁设置有过孔111,过孔111限定出注液通道13的入口,堵头41设置于油腔11内,堵头41从靠近油腔11的一侧封堵过孔111,从而封堵注液通道13。
过孔111设置在油腔11的顶壁,注液通道13整体位于主机102的顶部,用户对按键组件4施加外力,打开注液通道13后,需要倾斜气机身,才能使得油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2通过注液通道13流入到储液腔12内,也就是说,主机102未处于倾倒状态时,油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2基本不会接触到过孔111,即,注液通道13的入口,如此,能够降低油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2误入至注液通道13的情况发生,能够降低漏液的可能性。
如图5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堵头41包括安装部411和密封垫412,安装部411上形成有环槽,密封垫412套设在安装部411上,并且位于环槽内。当堵头41位于关闭注液通道13的位置处时,密封垫412的端面用于封堵过孔111,从而能够进一步保障油腔11的密封。
密封垫412例如可以是硅胶密封垫。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堵头41本身可以由硅胶等材料制成,如此,无需设置额外的密封垫,也可以实现对过孔111的封堵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堵头41只要能够实现对过孔111的封堵,也可以呈任何其他合适的结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1的储液腔12位于油腔11沿第三方向的一侧,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交。
如图2至图4所示,壳体组件1内形成有间隔板部14,间隔板部14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布置,将壳体组件1分隔为第一壳体部1a和第二壳体部1b,储液腔12形成在第一壳体部1a内,油腔11形成在第二壳体部1b内。
间隔板部14从主机102的底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与主机102的顶部间隔出一定的空隙,空隙与过孔111连通,限定出注液通道13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按键组件4包括杆状件42和连接件43,连接件43位于壳体组件1内,并且连接件43的一端与杆状件42连接,另一端与堵头41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杆状件42平行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连接件43垂直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
壳体组件1形成有安装孔6,杆状件可移动地穿设于安装孔6中,以使得杆状件42能够带动连接件43移动,从而带动堵头41在关闭注液通道13的位置和打开注液通道13的位置之间移动。
壳体组件1包括顶壁101、底壁102和连接顶壁101和底壁102的多个侧壁103。壳体组件1的顶壁101、底壁102以及多个侧壁103可以形成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组装而成。
顶壁101的部分壁面朝向油腔1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7,安装孔6形成在凹槽7中。安装孔6的顶壁可以充当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按键组件4沿第一方向的最大移动行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按键组件4还包括按键帽44,杆状件42的至少部分显露在安装孔6外,按键帽44与杆状件42的显露部分连接,按键帽44能够便于用户对按键组件4进行按压,以施加外力使得按键组件4从关闭注液通道13的位置移动至打开注液通道13的位置。
弹性件5的一端抵接凹槽7的槽底壁,另一端抵接按键帽44的底端面。
按键组件还包括密封件45,密封件45围绕杆状件42的外周布置,并且与安装孔6的内壁密封接触,从而保障油腔11与安装孔6之间的密封。
杆状件42的外周形成有环槽,密封件45位于环槽内。
示例性地,密封件45可以是硅胶密封件。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机102包括按键组件4,按键组件4包括堵头41,堵头41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从关闭注液通道13的位置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打开注液通道13的位置。如此,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堵头能够关闭注液通道13,保持油腔11良好的密封,而在需要向雾化组件101的储液腔12进行注液时,只需要对按键组件4施加外力即可打开注液通道13,连通油腔11和储液腔12,实现注液的结构简单,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操作容易,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的主机102还包括弹性件5,弹性件5能够对按键组件4施加弹性力,如此,当施加在按键组件4上的外力消失时,堵头41能够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自动恢复至关闭注液通道13的位置,实现对油腔11的密封,更加便于用户的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主机,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
壳体组件,内部形成有油腔和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连通所述油腔和雾化组件的储液腔;
按键组件,包括堵头,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堵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从关闭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打开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
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按键组件施加弹性力,所述弹性力至少具有沿第二方向的分力,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腔的顶壁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限定出所述注液通道的入口;
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油腔内,所述堵头从靠近所述油腔的一侧封堵所述过孔,从而封堵所述注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包括:安装部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密封垫的端面用于封堵所述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间隔板部,所述间隔板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布置,将所述壳体组件分隔为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所述油腔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形成有安装孔;
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杆状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杆状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堵头连接;
所述杆状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以使得所述杆状件带动所述连接件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堵头在关闭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和打开所述注液通道的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顶壁、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的多个侧壁;
所述顶壁的部分壁面朝向所述油腔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安装孔形成在所述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
所述杆状件的至少部分显露在所述安装孔外,所述按键帽与所述杆状件的显露部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凹槽的槽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按键帽的底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杆状件的外周布置,并且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密封接触。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雾化组件,具有储液腔和进液口,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液口,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以形成气溶胶;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机,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注液通道连接,所述主机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
CN202321477493.9U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20441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7493.9U CN220441914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7493.9U CN220441914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1914U true CN220441914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0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7493.9U Active CN220441914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1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8420B1 (en) Atomiz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the same
CN107048479B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EP3040095B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EP3195740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omprising an internal shipping plug
JP6956415B2 (ja) 電子式ヴェポライザーシステム
WO2017215221A1 (zh)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EP3100956B1 (en) Device for refilling electronic cigarette cartridge
CN204273232U (zh) 一种电子烟
CN105054300B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46942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43401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2117071U (zh) 雾化器、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装置组件
CN220441914U (zh)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6539133B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958319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041637A (zh) 具有镂空雾化罩的雾化器
CN210642437U (zh) 干湿分离的电子烟
WO2020083043A1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8073462U (zh) 储液器、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4759159U (zh) 口味注射装置及加热不燃烧式电子烟套件
CN21718483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15801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20360095U (zh) 一种主机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794314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70165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