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1194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41194U CN220441194U CN202321185872.0U CN202321185872U CN220441194U CN 220441194 U CN220441194 U CN 220441194U CN 202321185872 U CN202321185872 U CN 202321185872U CN 220441194 U CN220441194 U CN 220441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ight emitting
- display device
- line
- display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102100035813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CB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AJNVQOSZGJRYEI-UHFFFAOYSA-N digallium;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Ga+3].[Ga+3] AJNVQOSZGJRY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1195 gall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150041156 CBL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000715390 Homo sapiens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CB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dialuminum;dizinc;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Al+3].[Al+3].[Zn+2].[Zn+2]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3437 ind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indium(iii)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In+3].[In+3]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50039392 CBL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50058299 Cblc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102100035275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CBL-C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9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0685663 Homo sapiens Sodium/nucleoside cotransporter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23116 Sodium/nucleoside cotransporte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UMIVXZPTRXBADB-UHFFFAOYSA-N benzocyclobut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2=C1 UMIVXZPTRXBAD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UQEAIHBTYFGYIE-UHFFFAOYSA-N hexamethyldisiloxane Chemical compound C[Si](C)(C)O[Si](C)(C)C UQEAIHBTYFGYI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21827 Homo sapiens Sodium/nucleoside cotransporter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21541 Sodium/nucleoside cotransporter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79 N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iri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r]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neodym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d]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52 polymer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8347 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5 Polyether sulf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7 Polyether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12467 Rattus norvegicus Cblc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49 haf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WIHZLLGSGQNAGK-UHFFFAOYSA-N hafnium(4+);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Hf+4] WIHZLLGSGQNAG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JWNEWQMQCGRDO-UHFFFAOYSA-N indium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In] NJWNEWQMQCGR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79 optical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PUBBGLMJRNUCC-UHFFFAOYSA-N oxygen(2-);tantalum(5+)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Ta+5].[Ta+5] BPUBBGLMJRNUC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58 poly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30 polya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3 polyether 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01 polyether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36 tantal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子像素电路,配置于显示区域,并包括多个晶体管;数据线,电连接于子像素电路的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一个,并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电压层,具有比数据线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与数据线重叠;以及发光二极管,包括与电压层重叠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以及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之类显示面板为了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等在显示区域配置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利用传输的数据信号、驱动电压以及公共电压而控制为从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发出具有预定颜色的光。
为了控制数据信号、驱动电压以及公共电压等,在显示区域外侧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数据驱动电路、驱动电压供应线、公共电压供应线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可以提供高品质图像的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子像素电路,配置于显示区域,并包括多个晶体管;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子像素电路的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一个,并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电压层,具有比所述数据线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与所述数据线重叠;以及发光二极管,包括与所述电压层重叠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以及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
可以是,所述电压层包含透明导电性物质。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公共电压线,配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电压层具有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相同的电压电平。
可以是,所述公共电压线包括: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第二公共电压线,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为彼此交叉,所述电压层相当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的一部分。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绝缘层,介于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中选择的任一个和所述电压层之间,所述电压层通过界定于所述绝缘层的接触孔与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中选择的所述任一个电连接。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电压线,配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并与所述子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压层具有与所述驱动电压线相同的电压电平。
可以是,所述驱动电压线包括:第一驱动电压线以及第二驱动电压线,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为彼此交叉,所述电压层通过在介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和所述电压层之间的绝缘层界定的接触孔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电连接。
可以是,所述电压层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域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排列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子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侧的第二显示区域,并与配置于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不同的区域的第二子像素电路电连接;导电总线,将所述第二子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电连接;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路的多个晶体管中的一个,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电压层,介于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之间,并与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一电极重叠,所述电压层具有比所述数据线的宽度大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电压层包含与所述导电总线相同的物质。
可以是,所述电压层以及所述导电总线的每一个包含透明导电性氧化物。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公共电压线,配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电极,所述电压层具有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相同的电压电平。
可以是,所述公共电压线包括: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第二公共电压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延伸为彼此交叉。
可以是,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所述第一电极重叠。
可以是,所述电压层相当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的一部分。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绝缘层,介于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中选择的任一个和所述电压层之间,所述电压层通过界定于所述绝缘层的接触孔与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中选择的所述任一个电连接。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电压线,配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压层具有与所述驱动电压线相同的电压电平。
可以是,所述驱动电压线包括:第一驱动电压线以及第二驱动电压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延伸为彼此交叉,所述电压层通过在介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和所述电压层之间的绝缘层界定的接触孔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电连接。
可以是,所述电压层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域重叠。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组件,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重叠,并包括传感器或者相机。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可以利用电压层而防止通过发光二极管以及配置于其之下的数据线的品质降低,因此可以提供可以显示高品质图像的显示装置。当然不通过这样的效果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于显示面板的发光二极管的子像素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水平公共电压线以及垂直公共电压线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水平驱动电压线以及垂直驱动电压线的平面图。
图7a以及图7b是分别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8a以及图8b相当于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0相当于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是表示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子像素电路通过导电总线电连接的平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DL:数据线
VSSL:公共电压线
VDDL:驱动电压线
240、240':电压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施加各种变换,可以具有多种实施例,将特定实施例例示于附图并在详细的说明中进行详细说明。若参照与附图一起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则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及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明确。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多种形式实现。
以下,将参照所附的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时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件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当说到层、膜、区域、板等各种构成要件“在”其它构成要件“上”时,这不仅包括“直接在”其它构成要件“上”的情况,也包括其之间介入有其它构成要件的情况。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附图中可以放大或缩小构成要件的其尺寸。例如,由于在附图中表示的各结构的尺寸以及厚度为了便于说明而任意示出,本实用新型不必限于图示那样。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x轴、y轴以及z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轴,可以解释为包括此的广含义。例如,x轴、y轴以及z轴也可以彼此正交,但是也可以指称彼此不正交的彼此不同的方向。
图1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参照图1,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以及位于显示区域DA的外侧的周边区域PA。显示区域DA可以通过子像素显示图像。周边区域PA是配置于显示区域DA的外侧且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可以整体地围绕显示区域DA。在周边区域PA可以配置用于将电信号或电源提供于显示区域DA的驱动器等。在周边区域PA可以配置作为电子元件或印刷电路基板等可以电连接的区域的焊盘。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针对显示装置1是智能电话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1不限于此。显示装置1可以不仅适用于移动电话(mobile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平板PC(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移动通信终端、电子手册、电子书、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仪、UMPC(Ultra MobilePC,超移动PC)等之类携带用电子设备,而且适用于电视、笔记本计算机、监视器、广告牌、物联网(Internet of internet,IOT)装置等各种产品。另外,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以适用于智能手表(smart watch)、手表电话(watch phone)、眼镜型显示器以及头戴式显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HMD)之类可穿戴装置(wearable device)。另外,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以适用于配置于汽车的仪表盘以及汽车的中央仪表板(center fascia)或仪表板的CID(Center Information Display,中央信息显示器)、代替汽车的侧视镜的车内镜显示器(room mirror display)、作为汽车的后排座椅的娱乐而配置于前排座椅的背面的显示屏幕。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DA1、第二显示区域D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DA3。作为另一实施例,显示区域DA可以不包括第二显示区域D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DA3,但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说明为显示区域DA包括第一显示区域DA1、第二显示区域D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DA3。
显示区域DA可以利用二维排列的子像素来显示图像。子像素可以包括排列于第一显示区域DA1的第一子像素P1、排列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的第二子像素P2以及排列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第三子像素P3。
第一显示区域DA1可以占据显示区域DA的大部分面积。说到占据大部分面积可以表示第一显示区域DA1的面积是显示区域DA的面积的约50%以上。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相当于显示区域DA的内侧区域。例如,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被第一显示区域DA1整体围绕。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配置于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之间。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整体围绕第二显示区域DA2,并可以被第一显示区域DA1整体围绕。
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分别具有小于第一显示区域DA1的面积。作为一实施例,图1示出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分别具有圆形的形状。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分别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形状。
图1示出为当在大致垂直于显示装置1的上面的方向上看时在具有大致四边形形状的显示区域DA的上侧(+y方向)的中央配置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二显示区域D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配置于例如显示区域DA的右上侧或左上侧。
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通过第二子像素P2实现图像,并可以通过第二子像素P2之间的区域来透过光或音响。以下,光或音响可以透过的区域称为透射区域TA。换句话说,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包括第二子像素P2之间的透射区域TA。
图2是简要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参照图2,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以及与显示面板10重叠配置的组件20。组件20可以配置于第二显示区域DA2。
组件20可以是利用光或音响的电子要件。例如,电子要件可以是与接近传感器一样测定距离的传感器、识别用户的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指纹、虹膜、脸等)的传感器、输出光的小型灯或拍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例如,相机)等。利用光的电子要件可以利用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等各种波段的光。利用音响的电子要件可以利用超声波或其它频段的音响。
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包括从组件20向外部输出或从外部朝向组件20行进的光以及/或音响等可以透过的透射区域TA。作为一实施例,透射区域TA是光可以透射的区域,可以相当于第二子像素P2之间的区域。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情况下,当通过包括透射区域TA的第二显示区域DA2来使光透射时,光透射率可以为约10%以上、约25%以上、约40%以上、约50%以上、约85%以上或者约90%以上。
前面参照图1说明的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以及第三子像素P3的每一个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出光,各发光二极管可以配置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DA。与此相关,在本说明书中,将相当于第一显示区域DA1的第一子像素P1的发光二极管称为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将相当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的第二子像素P2的发光二极管称为第二发光二极管ED2,将相当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第三子像素P3的发光二极管称为第三发光二极管ED3。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D1、ED2、ED3可以分别配置于基板100上。
基板100可以包含玻璃材料或聚合物树脂之类绝缘物质,在基板100的背面可以配置保护膜PB。基板100可以是刚性(rigid)基板或者可以弯曲(bending)、折叠(folding)、卷曲(rolling)等的柔性(flexible)基板。保护膜PB可以为了透射区域TA的透射率提升而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开口PB-OP。
第一发光二极管ED1配置于第一显示区域DA1,并电连接于配置于第一显示区域DA1的第一子像素电路PC1。第一子像素电路PC1可以包括晶体管以及电连接于晶体管的存储电容器。
第二发光二极管ED2配置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第二发光二极管ED2与第二子像素电路PC2电连接,为了提升具备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的透射区域TA的透射率以及透射面积,第二子像素电路PC2不配置于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是,第二子像素电路PC2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第二发光二极管ED2通过导电总线CBL与第二子像素电路PC2电连接。
导电总线CBL可以将第三显示区域DA3的第二子像素电路PC2和第二显示区域DA2的第二发光二极管ED2电连接。导电总线CBL可以包含具有透光性的导电性物质,例如透明导电性氧化物(TCO)。透明导电性氧化物(TCO)可以包括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Oxide)、铟锌氧化物(IZO;Indium Zinc Oxide)、锌氧化物(ZnO;zinc oxide)、铟氧化物(In2O3;indium oxide)、铟镓氧化物(IGO;indium gallium oxide)以及/或铝锌氧化物(AZO;aluminum zinc oxide)。
第三发光二极管ED3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并电连接于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第三子像素电路PC3。第三子像素电路PC3可以包括晶体管以及电连接于晶体管的存储电容器。
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D1、ED2、ED3是分别发出预定色相的光的发光要件,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D1、ED2、ED3可以分别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或者是包含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
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D1、ED2、ED3可以被封装层300覆盖。封装层300可以是包括包含无机绝缘物的无机封装层以及包含有机绝缘物的有机封装层的薄膜封装层。作为一实施例,封装层300可以包括第一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封装层。
作为另一实施例,封装层300可以是玻璃材料之类封装基板。在基板100和封装基板之间可以配置包含玻璃料等的密封件。密封件可以位于周边区域PA,但延伸为围绕显示区域DA的外侧边缘,从而防止水分通过显示面板10的侧面朝向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D1、ED2、ED3渗透。
输入感测层400可以形成于封装层300上。输入感测层400可以获得根据外部的输入,例如手指或触控笔之类物体的触摸事件的坐标信息。输入感测层400可以包括触摸电极以及与触摸电极连接的跟踪线。输入感测层400可以通过互电容方式或者自电容方式感测外部输入。
光学功能层500可以包括反射防止层。反射防止层可以减小通过覆盖窗体600从外部朝向显示面板10入射的光(外部光)的反射率。反射防止层可以包括相位延迟器(retarder)以及偏振器(polarizer)。在光学功能层500包括偏振器的情况下,光学功能层500可以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开口510,因此可以提升透射区域TA的透射率。
作为另一实施例,反射防止层可以包括黑色矩阵和滤色器。滤色器可以考虑从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D1、ED2、ED3的每一个发出的光的色相而排列。在光学功能层500包括黑色矩阵和滤色器的情况下,在与透射区域TA对应的位置可以配置光透射性物质。
作为又另一实施例,反射防止层可以包括相消干涉结构物。相消干涉结构物可以包括配置于彼此不同层上的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从第一反射层以及第二反射层分别反射的第一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可以相消干涉,由此外部光反射率可以减小。
覆盖窗体600可以配置于光学功能层500上。覆盖窗体600可以通过在与光学功能层500之间介入的透明光学透明粘合剂等粘合层与光学功能层500结合。覆盖窗体600可以包含玻璃材料或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可以包括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或醋酸丙酸纤维素等。
覆盖窗体600可以包括具有柔性的覆盖窗体。例如,覆盖窗体600可以包含聚酰亚胺以及/或超薄型玻璃(ultra-thin glass)。
图3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参照图3,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以及周边区域PA。显示面板10的形状可以与基板100的形状实质上相同。例如,可以说基板100包括显示区域DA以及周边区域PA。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第一至第三显示区域DA1、DA2、DA3。显示区域DA,例如第一至第三显示区域DA1、DA2、DA3可以相当于显示面板10的图像面。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被第三显示区域DA3围绕,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被第一显示区域DA1围绕。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如前面参照图2说明的那样包括透射区域TA。
显示区域DA是显示图像的部分,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例如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特定图形的形状等各种形状。在图1中示出显示区域DA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形状,但是作为另一实施例,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角部圆的大致四边形的形状。
在显示区域DA可以配置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分别电连接于排列于显示区域DA的子像素电路。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可以是,在第一至第三显示区域DA1、DA2、DA3配置发光二极管,分别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的子像素电路配置于第一显示区域DA1以及第三显示区域DA3,但不配置于第二显示区域DA2。
例如,可以是,与配置于第一显示区域DA1的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电连接的第一子像素电路PC1配置于第一显示区域DA1,与分别配置于第二显示区域DA2以及第三显示区域DA3的第二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ED2、ED3电连接的第二以及第三子像素电路PC2、PC3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换句话说,可以是,在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子像素电路中一部分(例如,第二子像素电路PC2)电连接于配置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的第二发光二极管ED2,在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子像素电路中另一部分(例如,第三子像素电路PC3)电连接于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第三发光二极管ED3。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在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子像素电路中电连接于第二发光二极管ED2的子像素电路称为第二子像素电路PC2,在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子像素电路中电连接于第三发光二极管ED3的子像素电路称为第三子像素电路PC3。
图3示出第二子像素电路PC2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二子像素电路PC2可以配置于周边区域PA。
第一至第三子像素电路PC1、PC2、PC3可以包括与用于控制分别对应的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D1、ED2、ED3的开/关以及亮度等的信号线或电压线连接的晶体管。与此相关,图3示出扫描线SL、数据线DL作为电连接于晶体管的信号线,并示出驱动电压线VDDL以及公共电压线VSSL作为电压线。
周边区域PA可以整体地围绕显示区域DA。周边区域PA的一部分(以下,称为凸出周边区域)可以沿着远离显示区域DA的方向延伸。换句话说,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主区域MR以及从主区域MR沿着一方向延伸的子区域SR,主区域MR包括显示区域DA以及围绕显示区域DA的周边区域PA的一部分,子区域SR可以相当于前述的凸出周边区域。子区域SR的宽度(例如,在x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小于主区域MR的宽度(例如,在x方向上的宽度),子区域SR的一部分可以朝向基板100的背面弯曲。
在周边区域PA可以配置电压供应线以及驱动电路。与此相关,图3示出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驱动电压供应线2000、第一驱动电路3031、第二驱动电路3032以及数据驱动电路4000配置于周边区域PA。
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可以部分地围绕显示区域DA并具有一侧开放的环形状。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可以包括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一边缘E1相邻配置的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以及第三公共电压输入部1014。作为一实施例,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以及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可以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一边缘E1相邻,但相互隔开配置。第三公共电压输入部1014可以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一边缘E1相邻,但位于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和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之间。
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以及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可以通过沿着显示区域DA的第二边缘E2、第三边缘E3以及第四边缘E4延伸的主体部1013连接。换句话说,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以及主体部1013可以一体形成。可以是,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是一侧开放的环形状,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的两端部分别相当于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以及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和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之间的部分相当于主体部1013。
第一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1以及第二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2可以配置于周边区域PA。第一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1以及第二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2可以是各自从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延伸的一种分支线。
第一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1可以与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电连接,且沿着显示区域DA的第二边缘E2延伸。第一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1可以位于后述的第一驱动电路3031和显示区域DA的第二边缘E2之间。
第二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2可以与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电连接,且沿着显示区域DA的第四边缘E4延伸。第二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2可以位于后述的第二驱动电路3032和显示区域DA的第四边缘E4之间。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第一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1以及第二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2可以电连接于经过显示区域DA的公共电压线VSSL。
公共电压线VSSL可以包括延伸为彼此交叉的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第二公共电压线。例如,公共电压线VSSL可以包括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在x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公共电压线。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公共电压线”称为垂直公共电压线VSL,将“在x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公共电压线”称为水平公共电压线HSL。
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以彼此交叉的方式经过显示区域DA。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位于彼此不同的层上。
垂直公共电压线VSL可以电连接于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垂直公共电压线VSL的每一个的一端部可以连接于主体部1013,垂直公共电压线VSL的每一个的另一端部可以连接于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或者第三公共电压输入部1014。
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电连接于第一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1以及第二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2。可以是,水平公共电压线HSL的每一个的一端部电连接于第一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1,水平公共电压线HSL的每一个的另一端部电连接于第二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2。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通过界定于在它们之间介入的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第一接触孔CNT1彼此电连接。用于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的接通的第一接触孔CNT1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例如,在位于显示区域DA的第一边缘E1和透射区域TA之间的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区域上可以配置用于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的接通的第一接触孔CNT1。
驱动电压供应线2000可以包括隔着显示区域DA相互隔开的第一驱动电压输入部2021以及第二驱动电压输入部2022。第一驱动电压输入部2021以及第二驱动电压输入部2022可以隔着显示区域DA实质上平行地延伸。可以是,第一驱动电压输入部2021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一边缘E1相邻地配置,第二驱动电压输入部2022与显示区域DA的第三边缘E3相邻地配置。
驱动电压供应线2000可以电连接于经过显示区域DA的驱动电压线VDDL。驱动电压线VDDL可以包括延伸为彼此交叉的第一驱动电压线以及第二驱动电压线。例如,驱动电压线VDDL可以包括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驱动电压线以及在x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驱动电压线。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驱动电压线”称为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将“在x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驱动电压线”称为水平驱动电压线HDL。
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以彼此交叉的方式经过显示区域DA。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位于彼此不同的层上,且通过形成于位于它们之间的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第二接触孔CNT2接通。用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HDL间的接通的第二接触孔CNT2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
第一驱动电路3031以及第二驱动电路3032可以配置于周边区域PA,并电连接于扫描线SL。作为一实施例,可以是,扫描线SL中的一部分扫描线电连接于第一驱动电路3031,其余扫描线连接于第二驱动电路3032。可以是,第一驱动电路3031以及第二驱动电路3032包括生成扫描信号的扫描驱动部,生成的扫描信号通过扫描线SL传输于子像素电路的任一个晶体管。
数据驱动电路4000可以通过经过显示区域DA的数据线DL将数据信号传输于子像素电路,例如包括在第一至第三子像素电路PC1、PC2、PC3的每一个中的任一个晶体管。
在基板100的一侧可以设置第一端子部TD1。在第一端子部TD1上可以附着印刷电路基板5000。可以是,印刷电路基板5000包括与第一端子部TD1电连接的第二端子部TD2,控制部6000配置于印刷电路基板5000上。控制部6000的控制信号可以通过第一以及第二端子部TD1、TD2分别提供于第一以及第二驱动电路3031、3032、数据驱动电路4000、驱动电压供应线2000以及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
图4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于显示面板的发光二极管的子像素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图4的发光二极管ED可以相当于参照图3说明的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D1、ED2、ED3的每一个,图4的子像素电路PC可以相当于参照图3说明的第一至第三子像素电路PC1、PC2、PC3的每一个。换句话说,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图3)以及第一子像素电路PC1的等效电路图、第二发光二极管ED2(图3)以及第二子像素电路PC2的等效电路图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ED3(图3)以及第三子像素电路PC3的等效电路图可以彼此相同。如前面说明的那样,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ED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无机发光二极管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参照图4,可以是,发光二极管,例如发光二极管ED的第一电极(例如,阳极)电连接于子像素电路PC,发光二极管ED的第二电极(例如,阴极)电连接于提供公共电压ELVSS的公共电压线VSSL(例如垂直公共电压线VSL)。发光二极管ED可以以与从子像素电路PC供应的电流量相应的亮度发光。
子像素电路PC可以与数据信号对应而控制从驱动电压线VDDL经由发光二极管ED流向公共电压ELVSS的电流量。子像素电路PC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以及存储电容器Cst。
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的每一个可以是包括由氧化物半导体构成的半导体层的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或者包括由多晶硅构成的半导体层的硅半导体晶体管。根据晶体管的类型,第一电极可以是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中的一种,第二电极可以是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中的另一种。
可以是,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电极连接于供应驱动电压ELVDD的驱动电压线VDDL(例如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第二电极连接于发光二极管ED的第一电极。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电极可以连接于第一节点N1。第一晶体管M1可以与第一节点N1的电压对应而控制从驱动电压线VDDL(例如垂直驱动电压线VDL)流过发光二极管ED的电流量。
第二晶体管M2可以是开关晶体管。可以是,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电极连接于数据线DL,第二电极连接于第一节点N1。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电极可以连接于扫描线SL。第二晶体管M2可以当向扫描线SL供应扫描信号时导通而将数据线DL和第一节点N1电连接。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连接于第一节点N1。例如,可以是,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一电容器电极连接于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电极,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二电容器电极电连接于驱动电压线VDDL(例如,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二电容器电极可以是驱动电压线VDDL的一部分,例如前面参照图3说明的水平驱动电压线HDL的一部分。
图4示出两个晶体管,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子像素电路PC可以包括三个或其以上的晶体管。
图5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水平公共电压线以及垂直公共电压线的平面图。
参照图5,在周边区域PA可以配置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以及与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电连接的第一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1以及第二辅助公共电压供应线1022。
在显示区域DA配置电连接于公共电压供应线1000的公共电压线VSSL。公共电压线VSSL可以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电极(例如,阴极)。公共电压线VSSL可以包括彼此交叉的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在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上延伸的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在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上延伸为与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交叉的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配置于显示区域DA。可以是,垂直公共电压线VSL的一部分电连接于第一公共电压输入部1011以及主体部1013,另一部分电连接于第二公共电压输入部1012以及主体部1013,又另一部分电连接于第三公共电压输入部1014以及主体部1013。
彼此交叉的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在平面上具有网状结构。配置于彼此不同层上的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在显示区域DA中电连接。例如,通过界定于在垂直公共电压线VSL和水平公共电压线HSL之间介入的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第一接触孔CNT1,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电连接。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在显示区域DA包括第二显示区域DA2的情况下,为了充分确保包括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中的透射区域TA(图3),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HSL可以不经过第二显示区域DA2。
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水平驱动电压线以及垂直驱动电压线的平面图。
参照图6,可以是,如前面参照图3说明的那样,在周边区域PA配置驱动电压供应线2000,驱动电压供应线2000包括隔着显示区域DA相互隔开的第一驱动电压输入部2021以及第二驱动电压输入部2022。
在显示区域DA配置电连接于驱动电压供应线2000的驱动电压线VDDL。驱动电压线VDDL可以包括彼此交叉的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在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在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上延伸为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交叉的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配置于显示区域DA。彼此交叉的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在平面上具有网状结构。
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包括前面参照图4说明的存储电容器的第二电容器电极。换句话说,水平驱动电压线HDL的一部分可以相当于存储电容器的第二电容器电极。
配置于彼此不同层上的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在显示区域DA中电连接。例如,通过界定于在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和水平驱动电压线HDL之间介入的至少一个绝缘层的第二接触孔CNT2,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电连接。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在显示区域DA包括第二显示区域DA2的情况下,为了充分确保包括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中的透射区域TA(图3),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不经过第二显示区域DA2。
图7a以及图7b是分别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7a以及图7b表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例如第一显示区域DA1。
参照图7a以及图7b,数据线DL可以沿着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与数据线DL相邻配置,并沿着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彼此相邻配置的数据线DL以及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分别电连接于任一个子像素电路,并供应数据信号或驱动电压。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图7a以及图7b示出两个数据线DL彼此相邻配置,两个垂直驱动电压线VDL隔着两个数据线DL分别配置于两个数据线DL的两侧。换句话说,图7a以及图7b示出两个数据线DL以及两个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的每一对针对在两个数据线DL之间沿着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的虚拟垂直线在水平方向上对称(例如,左右对称)配置。
作为另一实施例,两个数据线DL以及两个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不针对前述的虚拟垂直线左右对称。例如,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和数据线DL可以交替排列。换句话说,两个数据线DL可以隔着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相互隔开。
电压层240可以与数据线DL重叠。例如,电压层240可以与数据线DL一样沿着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电压层240可以具有恒压的电压电平。例如,电压层240可以具有与参照图5说明的公共电压线VSSL(图5)相同的电压电平。作为一部分实施例,电压层240可以与公共电压线VSSL(图5)的子层(例如从相当于第一以及第二公共电压线的垂直以及水平公共电压线VSL、HSL中选择的任一个)电连接。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7a所示,电压层240可以是具有公共电压的电压电平的垂直公共电压线VSL的一部分。垂直公共电压线VSL可以在与数据线DL重叠的状态下与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重叠。
作为另一实施例,如图7b所示,电压层240可以配置于与具有公共电压的电压电平的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不同的层上。配置于彼此不同层上的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以及电压层240可以通过界定于在它们之间介入的绝缘层的接触孔213CNT而电连接。图7b中示出的电压层240可以隔着绝缘层配置于垂直公共电压线VSL上。
电压层240可以包含导电性物质。电压层240可以包含铟锡氧化物(ITO;IndiumTin Oxide)、铟锌氧化物(IZO;Indium Zinc Oxide)、锌氧化物(ZnO;zinc oxide)、铟氧化物(In2O3;indium oxide)、铟镓氧化物(IGO;indium gallium oxide)以及/或铝锌氧化物(AZO;aluminum zinc oxide)之类透明导电性氧化物。
电压层240的第一宽度W1可以大于数据线DL的第二宽度W2。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电压层240的第一宽度W1可以大于两个数据线DL的第二宽度W2之和。如图7a所示,电压层240的第一宽度W1可以小于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的宽度。作为另一实施例,如图7b所示,电压层240的第一宽度W1可以以与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的大部分可以重叠的程度具有比较大的宽度。
电压层240可以与发光二极管(例如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发光区域EA)重叠。电压层240可以如图7a所示与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发光区域EA的一部分重叠,或者如图7b所示与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发光区域EA的整体重叠。
参照图7a以及图7b,发光二极管(例如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相互隔开配置。第一发光二极管ED1中的任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电压层240以及数据线DL重叠配置,另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重叠配置。
任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可以与电压层240之下的数据线DL重叠。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比较例,在没有电压层240的情况下,与数据线DL重叠的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通过数据线DL和第一电极221之间的寄生电容以与另一第一发光二极管ED1不同的亮度发出光,在此情况下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可能降低。但是,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在配置电压层240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前述问题。
另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重叠配置。作为一实施例,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的宽度相对小的窄幅部以及宽度相对大的宽幅部,另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的宽幅部重叠。
图8a以及图8b相当于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参照图8a以及图8b,可以是,在第一显示区域DA1中在基板100上配置第一子像素电路PC1,第一发光二极管ED1位于第一子像素电路PC1上并与第一子像素电路PC1电连接。基板100可以包含玻璃材料或聚合物树脂。
缓冲层201可以配置于基板100的上面上。缓冲层201可以防止杂质渗透到晶体管的半导体层。缓冲层201可以包含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以及硅氧化物之类无机绝缘物,并可以是包含前述无机绝缘物的单层或多层。
第一子像素电路PC1可以配置于缓冲层201上。如参照图4所说明的那样,第一子像素电路PC1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器,图8a以及图8b示出第一子像素电路PC1的第一晶体管T1以及存储电容器Cst。作为一部分实施例,第一子像素电路PC1可以除了参照图4说明的晶体管之外还附加地包括晶体管。与此相关,图8a以及图8b示出第一子像素电路PC1包括在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之间电连接的附加晶体管(以下,称为第六晶体管T6)。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包括缓冲层201上的第一半导体层A1以及与第一半导体层A1的沟道区域C1重叠的第一栅极电极GE1。第一半导体层A1可以包含硅类半导体物质(例如多晶硅)或氧化物类半导体物质。第一半导体层A1可以包括沟道区域C1和配置于沟道区域C1的两侧的第一区域B1以及第二区域D1。可以是,第一区域B1以及第二区域D1是与沟道区域C1相比导电性优异的区域,第一区域B1以及第二区域D1中的任一个是源极区域,另一个相当于漏极区域。
第六晶体管T6可以包括缓冲层201上的第六半导体层A6以及与第六半导体层A6重叠的第六栅极电极GE6。第六半导体层A6可以包含与第一半导体层A1相同的物质,并与第一半导体层A1一体连接。第六半导体层A6可以包括沟道区域以及位于沟道区域的两侧的源极区域以及漏极区域。
第一栅极电极GE1以及第六栅极电极GE6可以包含包括钼(Mo)、铝(Al)、铜(Cu)、钛(Ti)等的导电物质,并可以包括包含前述物质的单层或多层结构。在第一栅极电极GE1以及第六栅极电极GE6之下可以配置用于与第一半导体层A1以及第六半导体层A6电绝缘的第一栅极绝缘层203。第一栅极绝缘层203可以包含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以及硅氧化物之类无机绝缘物,并可以是包含前述无机绝缘物的单层或多层。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包括彼此重叠的第一电容器电极CE1以及第二电容器电极CE2。作为一实施例,第一电容器电极CE1可以包括第一栅极电极GE1。换句话说,第一栅极电极GE1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器电极CE1。例如,第一栅极电极GE1和第一电容器电极CE1可以是一体。
在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一电容器电极CE1和第二电容器电极CE2之间可以配置第一层间绝缘层205。第一层间绝缘层205可以包含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以及硅氧化物之类无机绝缘物,并可以包括包含前述无机绝缘物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第二电容器电极CE2可以是水平驱动电压线HDL的一部分。在水平驱动电压线HDL中与第一电容器电极CE1重叠的部分可以相当于第二电容器电极CE2。
水平驱动电压线HDL以及第二电容器电极CE2可以包含钼(Mo)、铝(Al)、铜(Cu)以及/或钛(Ti)之类低电阻的导电物质,并可以包括由前述物质构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在存储电容器Cst上可以配置第二层间绝缘层207、第三层间绝缘层209以及第四层间绝缘层210。第二层间绝缘层207、第三层间绝缘层209以及第四层间绝缘层210分别可以包含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之类无机绝缘物,并可以包括包含前述无机绝缘物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第一绝缘层211可以配置于第四层间绝缘层210上。第一绝缘层211可以包含无机绝缘物或有机绝缘物。作为一实施例,第一绝缘层211可以包含丙烯酸、BCB(Benzocyclobutene;苯并环丁烯)、聚酰亚胺(polyimide)或HMDSO(Hexamethyldisiloxane;六甲基二硅氧烷)等之类有机绝缘物。
数据线DL以及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配置于第一绝缘层211上,并可以包含相同的物质。数据线DL以及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分别可以包含铝(Al)、铜(Cu)以及/或钛(Ti),并可以由包含前述物质的单层或多层构成。例如,数据线DL以及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具有钛层/铝层/钛层的三层结构。
作为一实施例,如前面参照图7a说明的那样,在电压层240相当于垂直公共电压线VSL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电压层240可以隔着第二绝缘层212配置于数据线DL上。电压层240可以在具有比数据线DL的宽度大的宽度的状态下与数据线DL重叠。电压层240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性氧化物。
作为另一实施例,如前面参照图7b说明的那样,电压层240可以配置于与垂直公共电压线VSL彼此不同的层,与此相关,图8b示出垂直公共电压线VSL配置于第二绝缘层212上,电压层240配置于第三绝缘层213上。尽管在图8b中未图示,但是电压层240可以通过界定于第三绝缘层213的接触孔213CNT(图7b)与垂直公共电压线VSL电连接。作为另一实施例,电压层240可以与水平公共电压线电连接。电压层240可以在具有比数据线DL的宽度大的宽度的状态下与数据线DL重叠。电压层240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性氧化物。
参照图8a至图8b,电压层240可以隔着绝缘层与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重叠。图8a示出电压层240配置于第二绝缘层212上,图8b示出电压层240配置于第三绝缘层213上,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作为另一实施例,电压层240可以配置于第四绝缘层214上。
第二绝缘层212、第三绝缘层213、第四绝缘层214以及第五绝缘层215可以分别包含丙烯酸、BCB(Benzocyclobutene;苯并环丁烯)、聚酰亚胺(polyimide)或HMDSO(Hexamethyldisiloxane;六甲基二硅氧烷)等之类有机绝缘物。
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可以配置于第五绝缘层215上。第一电极221可以通过第一至第五接通金属CM1、CM2、CM3、CM4、CM5电连接于第六晶体管T6。第一接通金属CM1以及/或第二接通金属CM2可以包含金属物质。例如,第一接通金属CM1以及/或第二接通金属CM2可以包含与数据线DL以及/或驱动电压线VDDL相同的物质。第三接通金属CM3、第四接通金属CM4以及第五接通金属CM5可以分别包含透明导电性物质。第三接通金属CM3可以包含与电压层240相同的物质。
第一电极221可以包括包含银(Ag)、镁(Mg)、铝(Al)、铂(Pt)、钯(Pd)、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或它们的化合物的反射膜。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电极221可以在前述反射膜之上以及/或之下还包括导电性氧化物层。导电性氧化物层可以包含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铟锌氧化物(IZO;Indium Zinc Oxide)、锌氧化物(ZnO;zinc oxide)、铟氧化物(In2O3;indium oxide)、铟镓氧化物(IGO;indium gallium oxide)以及/或铝锌氧化物(AZO;aluminum zinc oxide)。作为一实施例,第一电极221可以包括多个子层。例如,第一电极221可以是ITO层、Ag层、ITO层的三层结构。
堤层216可以配置于第一电极221上。堤层216可以包括与第一电极221重叠的开口,堤层216的开口的宽度可以相当于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发光区域的宽度。
堤层216可以覆盖第一电极221的边缘。堤层216可以与为了第一子像素电路PC1和第一电极221的电连接而形成的第五绝缘层215的接触孔215CNT重叠。堤层216可以包含聚酰亚胺之类有机绝缘物。或者堤层216可以包含遮光性物质。作为一实施例,堤层216可以包含包括遮光性染料的有机绝缘物。
在堤层216上可以形成间隔物217。间隔物217可以在与堤层216相同的工艺中一起形成,或者在另外的工艺中分别单独形成。作为一实施例,间隔物217可以包含聚酰亚胺之类有机绝缘物。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以是,堤层216包含包括遮光性染料的有机绝缘物,间隔物217包含聚酰亚胺之类有机绝缘物。
中间层222包括发光层222b。中间层222可以包括配置于发光层222b之下的第一功能层222a以及/或配置于发光层222b之上的第二功能层222c。发光层222b可以包含发出预定色相(红色、绿色或蓝色)的光的聚合物或低分子有机物。作为另一实施例,发光层222b可以包含无机物或量子点。
第二功能层222c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ETL:Electron Transport Layer)以及/或电子注入层(EIL:Electron Injection Layer)。第一功能层222a以及第二功能层222c可以分别包含有机物。
发光层222b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DA1形成为通过堤层216的开口与第一电极221重叠。相反地,包括在中间层222中的有机物层(例如第一功能层222a和第二功能层222c的每一个)可以整体地覆盖显示区域DA(图3)。
中间层222可以具有包括单个发光层的单个堆叠结构或作为包括多个发光层的多堆叠结构的串联结构。在具有串联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多个堆叠之间配置电荷生成层(CGL,Charge Generation Layer)。
第二电极223可以由功函数低的导电性物质构成。例如,第二电极223可以包括包含银(Ag)、镁(Mg)、铝(Al)、铂(Pt)、钯(Pd)、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锂(Li)、钙(Ca)或它们的合金等的(半)透明层。另外,第二电极223可以在包含前述物质的(半)透明层上还包括ITO、IZO、ZnO或In2O3之类层。第二电极223可以整体地覆盖显示区域DA(图3)。
盖层225可以配置于第二电极223上。盖层225可以包含无机物或有机物。盖层225可以包含LiF、无机绝缘物以及/或有机绝缘物。盖层225可以整体地覆盖显示区域DA。
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被封装层300覆盖。封装层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封装层以及至少一个无机封装层。作为一实施例,图8a以及图8b示出封装层300包括第一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310、330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有机封装层320。封装层300可以配置于盖层225上。
第一无机封装层310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330可以包含铝氧化物、钛氧化物、钽氧化物、铪氧化物、锌氧化物、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中的一种以上无机物。第一无机封装层310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330可以是包含前述物质的单层或多层。有机封装层320可以包含聚合物(polymer)类物质。聚合物类物质可以包括丙烯酰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酰亚胺以及聚乙烯等。作为一实施例,有机封装层320可以包含丙烯酸酯(acrylate)。
图9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9表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例如第一显示区域DA1。
参照图9,数据线DL可以沿着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与数据线DL相邻配置,并沿着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彼此相邻配置的数据线DL以及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的每一个可以电连接于任一个子像素电路,并供应数据信号或驱动电压。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如前面参照图7a以及图7b说明的那样,图9示出两个数据线DL彼此相邻配置,两个垂直驱动电压线VDL隔着两个数据线DL分别配置于两个数据线DL的两侧。作为另一实施例,两个数据线DL以及两个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不针对前述的虚拟垂直线左右对称。例如,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和数据线DL可以交替排列。
发光二极管(例如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相互隔开配置。第一发光二极管ED1中的任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数据线DL重叠配置。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如图9所示,在多个数据线DL相邻配置的情况下,第一发光二极管ED1以及/或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可以与数据线DL的每一个重叠配置。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数据线DL隔着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相互隔开配置的情况下,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一个数据线DL重叠。
电压层240'可以与数据线DL重叠。例如,电压层240'可以具有和与数据线DL重叠的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相似的形状。例如,电压层240'可以具有在平面上孤立的形状。电压层240'的边缘可以配置得比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的边缘更远离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的中心。
电压层240'可以具有恒压的电压电平。作为一实施例,电压层240'可以具有驱动电压的电压电平。
作为一部分实施例,电压层240'可以与驱动电压线VDDL(图6)的子层(例如从相当于第一以及第二驱动电压线的垂直以及水平驱动电压线VDL、HDL中选择的任一个)电连接。例如,如图9所示,电压层240'可以通过界定于在电压层240'和垂直驱动电压线VDL之间介入的绝缘层的接触孔212CNT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电连接。
电压层240'可以包含导电性物质。电压层240'可以包含铟锡氧化物(ITO;IndiumTin Oxide)、铟锌氧化物(IZO;Indium Zinc Oxide)、锌氧化物(ZnO;zinc oxide)、铟氧化物(In2O3;indium oxide)、铟镓氧化物(IGO;indium gallium oxide)以及/或铝锌氧化物(AZO;aluminum zinc oxide)之类透明导电性氧化物。
电压层240'的第一宽度W1'可以大于数据线DL的第二宽度W2。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如图9所示,电压层240'的第一宽度W1'可以大于两个数据线DL的第二宽度W2之和。
发光二极管(例如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相互隔开配置。第一发光二极管ED1中的任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电压层240'以及数据线DL重叠配置,另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重叠配置。作为一实施例,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的宽度相对小的窄幅部以及宽度相对大的宽幅部,另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的宽幅部重叠。
图10相当于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根据图10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除了电压层240'之外,与前面参照图8a或图8b说明的显示面板10的结构实质上相同。例如,在第一显示区域DA1中在基板100上配置第一子像素电路PC1,第一发光二极管ED1可以与第一子像素电路PC1电连接,并可以通过封装层300密封。在图10的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中,与参照图8a以及图8b说明的显示面板10相同的结构以前面说明的内容代替,以下以区别为中心进行说明。
电压层240'可以配置于第二绝缘层212上。电压层240'可以隔着第二绝缘层212配置于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彼此不同的层上。电压层240'可以通过第二绝缘层212的接触孔212CNT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电连接,并可以具有与垂直驱动电压线VDL相同的电压电平。
尽管在图10中没有图示,如前面参照图6说明的那样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可以与水平驱动电压线HDL电连接。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垂直驱动电压线VDL和水平驱动电压线HDL可以通过贯通在它们之间介入的绝缘层(例如,第二层间绝缘层207、第三层间绝缘层209以及第四层间绝缘层210、第一绝缘层211)的第二接触孔电连接。
电压层240'可以配置于数据线DL上。如参照图8a以及图8b说明的那样,电压层240'可以在具有比数据线DL的宽度大的宽度的状态下与数据线DL重叠。电压层240'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性氧化物。电压层240'可以隔着绝缘层(例如第三绝缘层213、第四绝缘层214以及第五绝缘层215)与第一发光二极管ED1的第一电极221重叠。
图10示出电压层240'配置于第二绝缘层212上,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作为另一实施例,电压层240'可以配置于第三绝缘层213上或者配置于第四绝缘层214上。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是表示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子像素电路通过导电总线电连接的平面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的截面图。
配置于第三显示区域DA3的各个第二子像素电路PC2可以电连接于发出相同颜色的光的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此相关,图11示出一个第二子像素电路PC2通过第一导电总线CBL1电连接于两个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ED2r,另一个第二子像素电路PC2通过第二导电总线CBL2电连接于四个第二绿色发光二极管ED2g,又另一个第二子像素电路PC2通过第三导电总线CBL3电连接于两个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ED2b。
第一导电总线CBL1可以从第三显示区域DA3朝向第二显示区域DA2延伸。可以是,第一导电总线CBL1的一部分电连接于第二子像素电路PC2,第一导电总线CBL1的另一部分电连接于两个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ED2r中的任一个。在两个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ED2r中,连接于第一导电总线CBL1的一个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ED2r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线PWL1与另一个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ED2r连接。
第二导电总线CBL2可以从第三显示区域DA3朝向第二显示区域DA2延伸。可以是,第二导电总线CBL2的一部分电连接于第二子像素电路PC2,第二导电总线CBL2的另一部分电连接于四个第二绿色发光二极管ED2g中的任一个。在四个第二绿色发光二极管ED2g中,连接于第二导电总线CBL2的一个第二绿色发光二极管ED2g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线PWL2连接于另一个第二绿色发光二极管ED2g。
第三导电总线CBL3可以从第三显示区域DA3朝向第二显示区域DA2延伸。可以是,第三导电总线CBL3的一部分电连接于第二子像素电路PC2,第三导电总线CBL3的另一部分电连接于两个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ED2b中的任一个。在两个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ED2b中,连接于第三导电总线CBL3的一个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ED2b可以通过第三连接线PWL3连接于另一个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ED2b。
参照图11以及图12,第一至第三导电总线CBL1、CBL2、CBL3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在与前面参照图8a、图8b以及图10说明的电压层240、240'相同的工艺中一起形成。第一至第三导电总线CBL1、CBL2、CBL3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配置于与电压层240、240'相同的层上。作为一实施例,图12示出第一至第三导电总线CBL1、CBL2、CBL3分别配置于第四绝缘层214、第三绝缘层213以及第二绝缘层212上。
第一至第三导电总线CBL1、CBL2、CBL3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包含与电压层240、240'相同的物质,例如透光性导电物质。例如,第一至第三导电总线CBL1、CBL2、CBL3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性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TCO)。透明导电性氧化物可以包括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铟锌氧化物(IZO;Indium Zinc Oxide)、锌氧化物(ZnO;zinc oxide)、铟氧化物(In2O3;indium oxide)、铟镓氧化物(IGO;indium galliumoxide)、铟镓锌氧化物(IZGO;indium zinc gallium oxide)或铝锌氧化物(AZO;aluminumzinc oxide)之类导电性氧化物。
第一至第三连接线PWL1、PWL2、PWL3的每一个可以具有透光性。例如,第一至第三连接线PWL1、PWL2、PWL3的每一个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性氧化物。作为一部分实施例,第一至第三连接线PWL1、PWL2、PWL3可以包含与包含在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221(图8a、图8b、图10)中的物质相同的物质。作为一部分实施例,在第一电极221包括包含ITO的子层以及包含Ag的子层的情况下,第一至第三连接线PWL1、PWL2、PWL3可以与第一电极221包含ITO的子层一体形成。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可以利用电压层而防止通过发光二极管以及配置于其之下的数据线的图像品质降低,因此可以提供可以显示高品质图像的显示装置。
如此本实用新型以在附图中示出的一实施例为参考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仅是示例性的,在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的知识的人员将理解由此各种变形以及实施例的变形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将应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构思确定。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子像素电路,配置于显示区域,并包括多个晶体管;
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子像素电路的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一个,并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沿着第一方向延伸;
电压层,具有比所述数据线的宽度大的宽度,并与所述数据线重叠;以及
发光二极管,包括与所述电压层重叠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以及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公共电压线,配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所述第二电极,
所述电压层具有与所述公共电压线相同的电压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电压线包括:
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第二公共电压线,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为彼此交叉,
所述电压层相当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绝缘层,介于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中选择的任一个和所述电压层之间,
所述电压层通过界定于所述绝缘层的接触孔与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线以及所述第二公共电压线中选择的所述任一个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驱动电压线,配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并与所述子像素电路电连接,
所述电压层具有与所述驱动电压线相同的电压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压线包括:
第一驱动电压线以及第二驱动电压线,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延伸为彼此交叉,
所述电压层通过在介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和所述电压层之间的绝缘层界定的接触孔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层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区域重叠。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排列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子像素电路电连接;
第二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侧的第二显示区域,并与配置于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不同的区域的第二子像素电路电连接;
导电总线,将所述第二子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电连接;
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路的多个晶体管中的一个,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电压层,介于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之间,并与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一电极重叠,
所述电压层具有比所述数据线的宽度大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组件,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重叠,并包括传感器或者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2-0060448 | 2022-05-17 | ||
KR1020220148132A KR20230161320A (ko) | 2022-05-17 | 2022-11-08 | 표시 장치 |
KR10-2022-0148132 | 2022-11-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41194U true CN220441194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87049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85872.0U Active CN220441194U (zh) | 2022-05-17 | 2023-05-17 | 显示装置 |
CN202310554019.XA Pending CN117080221A (zh) | 2022-05-17 | 2023-05-17 | 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54019.XA Pending CN117080221A (zh) | 2022-05-17 | 2023-05-17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20441194U (zh) |
-
2023
- 2023-05-17 CN CN202321185872.0U patent/CN220441194U/zh active Active
- 2023-05-17 CN CN202310554019.XA patent/CN11708022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80221A (zh) | 2023-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41806B (zh) | 显示装置 | |
US9490307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 |
US11043656B2 (en) |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a scattering pattern | |
KR20200039859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EP3796300A1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1538878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13140600A (zh) | 显示装置 | |
US20220093708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8417160U (zh) |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 | |
CN220441194U (zh) | 显示装置 | |
CN216250734U (zh) | 显示面板和包括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 | |
US20210083014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20230380231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KR20230161320A (ko) | 표시 장치 | |
CN221043676U (zh)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
CN219019444U (zh) | 显示装置和包括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 |
CN219108128U (zh)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
CN219843922U (zh) | 显示装置 | |
KR20200057853A (ko) | 표시 장치 | |
US12048187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30422555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KR20240120817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위치 입력 시스템 | |
CN118574448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7636755A (zh) | 显示面板和包括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 | |
CN118434205A (zh) | 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工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