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8030U - 一种脱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8030U
CN220438030U CN202321893142.6U CN202321893142U CN220438030U CN 220438030 U CN220438030 U CN 220438030U CN 202321893142 U CN202321893142 U CN 202321893142U CN 220438030 U CN220438030 U CN 220438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outer frame
steel sleeve
jack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31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束兵
胡丙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Hailia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Anhui & Huaihe River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anhui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Hailia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Anhui & Huaihe River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anhui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Hailia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Anhui & Huaihe River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anhui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Station) filed Critical Dezhou Hailia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31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8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8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8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锚器,包括:动力装置、脱锚钢套和隔套;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脱锚钢套的顶端,用于提供使锚具脱落的压力;所述脱锚钢套设置于锚具顶端,用于将所述动力装置产生的压力传递给锚具;所述隔套设置于锚具内夹具片的底端,用于脱锚时对夹具片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作为一种专用工具,脱锚器有效地解决了暴力拆卸锚具带来的拆卸不便、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消除了安全隐患,极大的提高了脱锚的安全性。脱锚器结构简单紧凑,相对于多组锚具的拆卸效率得到更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脱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锚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钢筋进行抗拔试验时,钢筋的一端固定于基桩内,外露的一端采用锚具和夹具片进行夹紧,锚具的内表面和夹具片的外表面为具有自锁性质的楔形面。试验时,在锚具的下方施加向上的力,对钢筋进行抗拔试验。试验后要拆除锚具,但是有时候锚具会与夹具紧紧抱死,只能采用人工捶打等暴力手段将两者砸开,如果是对一个基桩上的多跟钢筋进行抗拔试验,由于锚具和夹具的安装空间有限,实施砸开也颇费时费力;要是同时拆卸一组锚具,那耗时就更长了,不仅拆卸的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以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脱锚钢套和隔套;
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脱锚钢套的顶端,用于提供使锚具脱落的压力;
所述脱锚钢套设置于锚具顶端,用于将所述动力装置产生的压力传递给锚具;
所述隔套设置于锚具内夹具片的底端,用于脱锚时对夹具片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套设于试验钢筋外侧的外架;所述外架为中空的框架,所述外架的底部设置于抗拔试验动力部的顶端;所述外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
通过动力装置给脱锚钢套施加向下的压力,而夹具片由于隔套的限位为固定状态,在压力驱动下脱锚钢套带动锚具向下运动,进而使得锚具向下脱出,解除锚具和夹具片的连接,完成脱锚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外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要不小于锚具的最小内径。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外架内,且所述千斤顶的伸出端伸出后与所述顶板底面抵接,所述千斤顶的本体设置于所述脱锚钢套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通过液压油管与手动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脱锚钢套设置于所述外架内,且所述脱锚钢套的内径不小于锚具的最大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隔套设置于所述外架内,且所述隔套的外径不大于锚具的最小内径,内径大于钢筋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隔套的一端与锚具内的夹具片底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套为两片或三片对合套体。
具体的,在做钢筋的抗拔试验时,现将试验用千斤顶套装于钢筋外侧,且置于管桩的顶部,接着将外架放置于试验用千斤顶顶面,然后安装锚具和夹具片,当锚具和夹具片抱紧钢筋后可以开始进行抗拔试验。试验时,试验用千斤顶伸出端将外架和锚具一起向上顶升;试验结束后,试验用千斤顶伸出端收回,外架随着一起下降,锚具和夹具片固定不动。将隔套夹持于外架底板上表面与夹具片底面之间,对夹具片形成竖直方向的支撑,然后将脱锚钢套放置于锚具顶部,在脱锚钢套的顶部安装千斤顶;千斤顶的伸出端在手动泵的驱动下向上伸出与外架顶板相抵,由于外架通过隔套的支撑在竖直方向为固定状态,因此千斤顶的举升力转化为向下的压力施加与脱锚钢套,通过脱锚钢套将压力传递给锚具,使得锚具在千斤顶压力作用下向下解开自锁与夹具片脱离,完成脱锚作业。
经过现场脱锚试验,对于多组锚具的拆卸工作,效率可提高200%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锚器,具有如下优点:
1.作为一种专用工具,脱锚器有效地解决了暴力拆卸自锁锚具带来的拆卸不便、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消除了安全隐患,极大的提高了脱锚的安全性。
2.脱锚器结构简单紧凑,相对于多组锚具的拆卸效率得到更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锚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锚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装置中A-A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动力装置;110-外架;111-顶板;112-底板;120-千斤顶;130-液压油管;140-手动泵;200-脱锚钢套;300-隔套;400-锚具;500-夹具片;600-螺纹钢筋;700-试验用千斤顶;800-管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100、脱锚钢套200和隔套300;
动力装置100设置于脱锚钢套200的顶端,用于提供使锚具400脱落的压力;
脱锚钢套200设置于锚具400顶端,用于将动力装置100产生的压力传递给锚具400;
隔套300设置于锚具400内夹具片500的底端,用于脱锚时对夹具片500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
动力装置100包括套设于试验钢筋外侧的外架110;外架110为中空的框架,外架110的底部设置于抗拔试验动力部的顶端;外架11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111。
本实施例中,试验钢筋为螺纹钢筋600。
通过动力装置100给脱锚钢套200施加向下的压力,而夹具片500由于隔套300的限位为固定状态,在压力驱动下脱锚钢套200带动锚具400向下运动,进而使得锚具400向下脱出,解除锚具400和夹具片500的连接,完成脱锚作业。
外架110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12,底板11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径要不小于锚具400的最小内径。
此外,动力装置100还包括千斤顶120;千斤顶120设置于外架110内,且千斤顶120的伸出端伸出后与顶板111底面抵接,千斤顶120的本体设置于脱锚钢套200的上表面。
千斤顶120通过液压油管130与手动泵140连接。
脱锚钢套200设置于外架110内,且脱锚钢套200的内径不小于锚具400的最大内径。
隔套300设置于外架110内,且隔套300的外径不大于锚具400的最小内径,内径大于钢筋的外径。
隔套300的一端与锚具400内的夹具片500底部抵接,另一端与底板112连接。
优选地,隔套300为两片或三片对合套体。
本实施例中,隔套300为两片对合套体。
具体的,在做螺纹钢筋600的抗拔试验时,现将试验用千斤顶700套装于螺纹钢筋600外侧,且置于管桩800的顶部,接着将外架110放置于试验用千斤顶700顶面,然后安装锚具400和夹具片500,当锚具400和夹具片500抱紧螺纹钢筋600后可以开始进行抗拔试验。试验时,试验用千斤顶700伸出端将外架110和锚具400一起向上顶升;试验结束后,试验用千斤顶700伸出端收回,外架110随着一起下降,锚具400和夹具片500固定不动。将隔套300夹持于外架110底板112上表面与夹具片500底面之间,对夹具片500形成竖直方向的支撑,然后将脱锚钢套200放置于锚具400顶部,在脱锚钢套200的顶部安装千斤顶120;千斤顶120的伸出端在手动泵140的驱动下向上伸出与外架110顶板111相抵,由于外架110通过隔套300的支撑在竖直方向为固定状态,因此千斤顶120的举升力转化为向下的压力施加与脱锚钢套200,通过脱锚钢套200将压力传递给锚具400,使得锚具400在千斤顶120压力作用下向下解开自锁与夹具片500脱离,完成脱锚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锚器,具有如下优点:
1.作为一种专用工具,脱锚器有效地解决了暴力拆卸自锁锚具带来的拆卸不便、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消除了安全隐患,极大的提高了脱锚的安全性。
2.脱锚器结构简单紧凑,相对于多组锚具的拆卸效率得到更大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脱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脱锚钢套和隔套;
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脱锚钢套的顶端,用于提供使锚具脱落的压力;
所述脱锚钢套设置于锚具顶端,用于将所述动力装置产生的压力传递给锚具;
所述隔套设置于锚具内夹具片的底端,用于脱锚时对夹具片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套设于试验钢筋外侧的外架;所述外架为中空的框架,所述外架的底部设置于抗拔试验动力部的顶端;所述外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
所述外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要不小于锚具的最小内径;
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外架内,且所述千斤顶的伸出端伸出后与所述顶板底面抵接,所述千斤顶的本体设置于所述脱锚钢套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通过液压油管与手动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锚钢套设置于所述外架内,且所述脱锚钢套的内径不小于锚具的最大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设置于所述外架内,且所述隔套的外径不大于锚具的最小内径,内径大于钢筋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的一端与锚具内的夹具片底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为两片或三片对合套体。
CN202321893142.6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脱锚器 Active CN220438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3142.6U CN22043803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脱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3142.6U CN22043803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脱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8030U true CN220438030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0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3142.6U Active CN22043803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脱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8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38030U (zh) 一种脱锚器
CN210685902U (zh) 一种钻头打捞装置
CN218836692U (zh) 一种接力器吊头轴承拆卸工具
CN21806076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拐角梁柱连接件
CN216195710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CN216339588U (zh) 一种基坑支撑梁结构
CN211285604U (zh) 手动式拔管机
CN211397503U (zh) 一种可实现高效加接钻杆的设备
CN210099908U (zh) 煤矿井下液压支架过滤器u型卡拆解工具
CN220486437U (zh) 一种锚杆静压方桩的拔桩装置
CN213538965U (zh) 一种钢板桩静力拔桩机
CN216739619U (zh) 一种拔桩机拉套机构
CN205123512U (zh) 一种垂直安装电机专用的拆装装置
CN218018295U (zh) 火电厂高压调门拆卸工具
CN219705041U (zh) 一种棚架支撑柱预埋孔冲击头
CN212715005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桩基
CN218320487U (zh) 一种起吊锚索锁具加压装置
CN213538964U (zh) 用于h钢桩的静力拔桩机
CN215052982U (zh) 一种静压管桩压桩架
CN218786466U (zh) 一种抱箍式吊钩销轴安拆工装
CN217702170U (zh) 一种机械工程用设备组装装置
CN220184001U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
CN215906776U (zh) 一种打拔桩机的抱桩式拔桩装置
CN215788003U (zh) 多功能便移式液压拔销器
CN21680989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拔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