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3664U - 钢筋笼下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筋笼下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3664U
CN220433664U CN202321756440.0U CN202321756440U CN220433664U CN 220433664 U CN220433664 U CN 220433664U CN 202321756440 U CN202321756440 U CN 202321756440U CN 220433664 U CN220433664 U CN 220433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cage
moving assembly
lowering device
sliding seat
port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64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剑杰
蒋林青
张振
孔妮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64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3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3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3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该钢筋笼下放装置包括龙门架、纠偏机构以及吊装机构,纠偏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以及监测传感器,第一移动组件安装在龙门架上,第二移动组件安装在第一移动组件上,监测传感器安装在钢筋笼上并与第一移动组件以及第二移动组件通信连接,监测传感器被配置为监测钢筋笼的轴心线是否偏位;吊装机构安装在第二移动组件上,被配置为将钢筋笼下放至桩孔内;第一移动组件能够带动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吊装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上述钢筋笼下放装置能够实现对钢筋笼下放过程中的自动纠偏,进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钢筋笼下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地基处理工艺,而钢筋笼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灌注桩施工的难点所在,目前钢筋笼吊装下放主要采用人工操纵吊机的方式下放,钢筋笼的安装位置较难控制,在其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钢筋笼轴心线偏位等质量问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则会影响到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体质量,给建筑工程后续的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能够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实时调整钢筋笼,对钢筋笼进行纠偏。
钢筋笼下放装置,包括龙门架、纠偏机构以及吊装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以及监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上,所述监测传感器安装在钢筋笼上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通信连接,所述监测传感器被配置为监测所述钢筋笼的轴心线是否偏位;所述吊装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上,被配置为将所述钢筋笼下放至桩孔内;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吊装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移座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滑移座滑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且垂直于所述龙门架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滑移座滑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移座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滑移座与所述第一滑移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滑移座滑动。
可选地,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滑移座和所述第二滑移座上,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块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锁止块升降,以实现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龙门架的接触或分离。
可选地,所述吊装机构为卷扬机。
可选地,所述卷扬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卷扬机分别与所述钢筋笼的径向两侧连接。
可选地,两个所述卷扬机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上的位置可调。
可选地,所述监测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筋笼的长度两端,每组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同组多个所述距离传感器环绕所述钢筋笼设置。
可选地,所述监测传感器与所述钢筋笼可拆卸链接。
可选地,所述监测传感器与所述钢筋笼通过磁吸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龙门架包括顶梁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梁长度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顶梁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筋笼下放装置能够实现对钢筋笼的自动纠偏,利用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钢筋笼的状态,判断其轴心线是否偏位,在钢筋笼发生偏位时,纠偏机构中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能够根据监测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实时调整位于第二移动组件上的吊装机构的位置,使钢筋笼的轴心线与桩孔的轴心线重合,进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筋笼下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龙门架;11、顶梁;12、立柱;2、纠偏机构;21、第一移动组件;22、第二移动组件;23、监测传感器;24、锁止组件;3、吊装机构;4、智能控制器;5、桩孔;6、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桥涵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往往需要根据要求对基础进行打桩,方法是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在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向桩孔内下放钢筋笼,钢筋笼与桩孔是否同轴决定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体质量。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在钢筋笼上设置监测传感器,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根据监测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对钢筋笼进行机械纠偏,保证钢筋笼竖直且与桩孔同轴地下放到桩孔内。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钢筋笼下放装置,该钢筋笼下放装置包括龙门架1、吊装机构3和纠偏机构2,其中纠偏机构2包括第一移动组件21、第二移动组件22以及监测传感器23,第一移动组件21安装在龙门架1上,第二移动组件22安装在第一移动组件21上,第一移动组件21能带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2沿第一方向移动,监测传感器23安装在钢筋笼6上并与第一移动组件21以及第二移动组件22通信连接,监测传感器23用于监测钢筋笼6是否倾斜,吊装机构3安装在第二移动组件22上,用于将钢筋笼6下放至桩孔5内,第二移动组件22能够带动所述吊装机构3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的钢筋笼下放装置能够根据监测传感器23反馈的信息控制第一移动组件21以及第二移动组件22,从而调整吊装机构3相对于桩孔5的位置,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对钢筋笼6的调整,使钢筋笼6能够保持竖直的状态落入桩孔5内,避免了钢筋笼6入孔的过程中,由于轴心不正撞击剐蹭孔壁,导致的孔壁坍塌、扩孔等现象的发生;而且在钢筋笼6下放至桩孔5内后,在后续的灌浆过程中,受混凝土上浮作用影响,钢筋笼6也会产生偏移,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上述钢筋笼下放装置对其进行纠偏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监测传感器23通过智能控制器4实现与第一移动组件21以及第二移动组件22的通信连接,监测过程中,监测传感器23将监测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器4,控制器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控制第一移动组件21和第二移动组件22作出相应的动作,实现纠偏。智能控制器4属于现有技术,其结构以及控制和连接方法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龙门架1整体呈倒U形,包括顶梁11以及设置于顶梁11长度两侧的立柱12,立柱12起到支撑顶梁11的作用,为方便搬运,顶梁11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螺接的方式与立柱12可拆卸连接,同时,为了提高龙门架1的稳定性,龙门架1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2和顶梁11倾斜可拆卸连接,以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第一移动组件21和第二移动组件22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21包括与龙门架1的顶梁1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移座和驱动第一滑移座滑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滑移座沿垂直于顶梁11的方向延伸,此时第一方向为顶梁1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第一滑移座的延伸方向,第二移动组件22包括第二滑移座和第二驱动件,吊装机构3安装在第二滑移座上,第二滑移座能够在第二驱动件作用下沿第一滑移座的延伸方向滑动。具体的,龙门架1的顶梁11由工字钢制成,第一滑移座包括U形滑块以及安装梁,滑块的相对两个侧壁内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轮,其中一个滑轮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件为旋转电机,安装梁沿第二方向固定在滑块的下方,安装梁同样采用工字钢制成,第二滑移座与第一滑移座结构相同,包括滑块和安装梁,在第二驱动件作用下,第二滑移座的滑块与第一滑移座的安装梁滑动配合。
为了使第一滑移座相对于顶梁11静止或第二滑移座相对于第一滑移座静止,纠偏机构2还包括锁止组件24,锁止组件24设置有两组,分别安装在第一滑移座的滑块上以及第二滑移座的滑块上,锁止组件24能够在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停止运转时对第一滑移座以及第二滑移座进行限位固定。示例性的,锁止组件24包括锁止块以及第三驱动件,锁止块设置在滑块的U形槽内,其面向顶梁1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带动锁止块升降,以实现锁止块与顶梁11的接触或分离,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选用气缸,气缸竖直安装在滑块的U形槽内,滑块滑动时,气缸处于收缩状态,滑块停止时,气缸伸长使锁止块与龙门架1的顶梁11底部或第一滑移座抵接。
本实施例中,吊装机构3采用卷扬机,具体可以选用与智能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电动卷扬机,电动卷扬机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二移动组件22的安装梁的长度两侧,对应的,钢筋笼6的径向两侧设置两个与电动卷扬机一一对应的吊点,以提高卷扬机对钢筋笼6升降的控制精度。具体的,吊点与电动卷扬机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两个电动卷扬机的下放速度相同。
卷扬机在第二移动组件22的安装梁上的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钢筋笼6。具体的,安装梁上设置有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吊耳,吊耳上开设有连接孔,卷扬机上设置有安装孔,卷扬机与安装梁通过插入连接孔和安装孔内的紧固件实现连接,通过调整紧固件插入的吊耳的位置,可实现对卷扬机与安装梁相对位置的调整。示例性的,紧固件为与螺母配合使用的螺栓。
钢筋笼偏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轴心线倾斜,另一个则是轴心线竖直但偏离桩孔的轴心线,因此,监测传感器至少要包括能够监测钢筋笼是否倾斜以及钢筋笼的轴心线是否偏离桩孔轴心线的两种,例如可以采用倾角传感器监测钢筋笼是否产生倾斜,然后利用距离传感器监测钢筋笼与桩孔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钢筋笼6的轴心线是否偏离。本实施例中,监测传感器23选用距离传感器同时监测钢筋笼6的轴心线倾斜还是偏离,距离传感器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于钢筋笼6的长度两端,每组距离传感器又包括多个,同组多个距离传感器环绕钢筋笼6设置,且两组距离传感器一一对应的设置,则通过比较两组相互对应的两个距离传感器与桩孔的距离可以判断钢筋笼6是否倾斜,通过比较同组不同的距离传感器与桩孔的距离可以判断钢筋笼6的轴心线是否偏离,示例性的,每组距离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在钢筋笼6上,当两组距离传感器中对应的两个距离传感器与桩孔的距离不同时,此时钢筋笼6产生倾斜,纠偏机构带动钢筋笼6向位于钢筋笼6上端的距离传感器测得距离最大的方向移动直至位于钢筋笼6上端的距离传感器与钢筋笼6下端的距离传感器测测得的距离相同,然后继续调整钢筋笼6的水平位置,使钢筋笼6同一组的距离传感器测得的距离相同,此时钢筋笼6的轴心线与桩孔的轴心线重合。监测传感器23具体可以是超声波测距器,以提高测距精确性。
更进一步的,距离传感器与钢筋笼6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以实现距离传感器的重复利用。例如,距离传感器固定在磁吸座上,磁吸座能够直接吸附在钢筋笼6的表面,方便拆卸。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门架(1);
纠偏机构(2),所述纠偏机构(2)包括第一移动组件(21)、第二移动组件(22)以及监测传感器(23),所述第一移动组件(21)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2)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21)上,所述监测传感器(23)安装在钢筋笼(6)上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21)以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2)通信连接,所述监测传感器(23)被配置为监测所述钢筋笼(6)的轴心线是否偏位;
吊装机构(3),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2)上,被配置为将所述钢筋笼(6)下放至桩孔(5)内;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2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2)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2)能够带动所述吊装机构(3)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21)包括第一滑移座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滑移座滑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上且垂直于所述龙门架(1)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滑移座滑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2)包括第二滑移座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滑移座与所述第一滑移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滑移座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2)还包括锁止组件(24),所述锁止组件(24)设置有两组,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滑移座和所述第二滑移座上,所述锁止组件(24)包括锁止块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锁止块升降,以实现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龙门架(1)的接触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3)为卷扬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卷扬机分别与所述钢筋笼(6)的径向两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卷扬机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2)上的位置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23)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筋笼(6)的长度两端,每组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同组多个所述距离传感器环绕所述钢筋笼(6)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23)与所述钢筋笼(6)可拆卸链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23)与所述钢筋笼(6)通过磁吸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1)包括顶梁(11)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梁(11)长度两侧的立柱(12),所述立柱(12)与所述顶梁(11)可拆卸连接。
CN202321756440.0U 2023-07-06 2023-07-06 钢筋笼下放装置 Active CN220433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6440.0U CN220433664U (zh) 2023-07-06 2023-07-06 钢筋笼下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6440.0U CN220433664U (zh) 2023-07-06 2023-07-06 钢筋笼下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3664U true CN220433664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0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6440.0U Active CN220433664U (zh) 2023-07-06 2023-07-06 钢筋笼下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3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3320B (zh) 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
CN219341474U (zh) 一种柱顶行走的吊装机
CN110952554A (zh) 行走升降盘式桩头切割机构
CN115123937A (zh) 一种塔机自动顶升系统
CN111827125A (zh) 一种拱桥钢立柱安装线形精确调整方法及调整装置
CN220433664U (zh) 钢筋笼下放装置
CN108396749B (zh) 一种基坑内钢支撑的安装系统以及安装方法
CN112374368B (zh) 滑触线支架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6335134A (zh) 一种柔刚复合桩施工方法
CN115382919A (zh) 一种大型轧机机旁下沉组装主体推移的安装方法
KR101794588B1 (ko) 탑다운 방식 거푸집 하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5613548A (zh) 预制地连墙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23796B (zh) 一种斜向预制桩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44413U (zh) 一种摩擦式提升机钢绳缆监测装置
CN109113321B (zh) 一种自动调平操作平台
CN220953402U (zh) 一种桩柱的调垂结构
CN112796527A (zh) 一种岸边起重机机器房的装配偏差调整方法
CN220686063U (zh) 一种河面桩导向架
CN216108439U (zh) 注浆器总成及多孔同步注浆装置
CN219887479U (zh) 一种可调节式挂杠施工装置
CN113529727B (zh) 应用于洞桩法施工中的钢管柱精确定位方法
CN219990876U (zh) 一种便于电梯安装的装置
CN220705161U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后浇带吊挂行走模板系统
CN117782008A (zh) 一种具有位移沉降监测功能的支撑机构及方法
CN216889835U (zh) 一种固定内爬塔机承重钢梁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