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1296U -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1296U
CN220421296U CN202322072642.XU CN202322072642U CN220421296U CN 220421296 U CN220421296 U CN 220421296U CN 202322072642 U CN202322072642 U CN 202322072642U CN 220421296 U CN220421296 U CN 220421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elescopic
sway
column
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26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汉华
郑瑞栋
刘恒
李博伦
郑成
王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3220726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1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1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1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工程船的甲板上的底座,两个A型架、设置在两个A型架之间的滚筒机构、止荡机构、啮合机构、配重机构、翻板机构和液压机构;止荡机构一端固定在A型架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配重机构上,止荡机构内设置有供滚筒机构贯穿的空间;滚筒机构设置在两个A型架之间,滚筒机构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可供止荡机构移动的第二导轨部;啮合机构通过调整滚筒机构的角度,使滚筒机构能够绕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或与A型架结合为一整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A型架、止荡机构、滚筒机构和啮合机构、配重机构、翻板机构和液压机构,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铺设吨位较大的海底电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底电缆在使用时,由于缆线较长,人为无法做到缆线收放,需要利用海底电缆收放线装置,海底电缆收放线装置可以通过机器自由的将海底电缆进行收放线控制,因此,对海底电缆收放线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针对现有海底铺设电缆的装置在铺设吨位较大的海底电缆时,可靠性较低且部分结构容易发生变形,另外还有存在横移配重机构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海底铺设电缆的装置在铺设吨位较大的海底电缆时,可靠性较低且部分结构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在横移配重机构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包括固定在工程船的甲板上的底座,两个A型架、设置在两个A型架之间的滚筒机构、止荡机构、啮合机构、配重机构、翻板机构和液压机构;
所述底座包括位于A型架的底端,与两个所述A型架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支座;
所述A型架的下端与所述支座的下端铰接,所述A型架的架体中部铰接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支座的上端;所述A型架的上设置有可供止荡机构转动的第一导轨,所述A型架的端部与所述滚筒机构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止荡机构一端固定在A型架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配重机构上,所述止荡机构内设置有供所述滚筒机构贯穿的空间;
所述滚筒机构设置在两个A型架之间,所述滚筒机构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可供所述止荡机构移动的第二导轨部;
所述啮合机构设置在A型架和滚筒机构之间,所述啮合机构用于使滚筒机构与A型架分离或者结合,当A型架转动到任一工作角度时,通过调整所述滚筒机构的角度,以便使滚筒机构能够绕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或与A型架结合为一整体;
所述配重机构的上端与所述止荡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机构的中部还设置有供电缆通过的线缆导轨;
所述翻板机构的上端与配重机构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翻板机构用于辅助电缆的铺设。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沿平行于滚筒机构方向投影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支座包括垂直于甲板的立柱,所述A型架的下端与所述立柱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立柱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A型架包括中间连接体和与所述中间连接体固定连接的斜柱,所述中间连接体上开设有可供止荡机构转动的第一导轨,所述斜柱包括与所述中间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斜柱部和与所述第一斜柱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斜柱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柱部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体包括与所述A型架固定连接的A型架焊接部和与所述啮合机构相连的呈圆柱状的A型架结合部,所述啮合机构包括固定焊接在所述A型架结合部端部外周面的第一外花键、以及固定在所述滚筒机构端部外周面的第二外花键,以及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用于与第一外花键以及第二外花键啮合配合,使滚筒机构能够绕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或与中间连接体结合为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机构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外花键以及第二外花键的尺寸相同,所述离合机构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花键以及第二外花键啮合的内花键,左右两个所述离合机构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外花键与内花键脱离的第二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止荡机构包括止荡伸缩机构和与所述止荡伸缩机构固定连接的止荡框架机构,所述止荡伸缩机构用于前后移动所述止荡框架机构,所述止荡框架机构包括前后两个相同大小的多边形框架和用于一一对应连接两个多边形框架顶点的多根连接柱,所述第二导轨部包括多条沿滚筒机构长度方向布置的凹槽,所述多边形框架每一边的中部沿靠近滚筒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框架为正方形框架,所述止荡伸缩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止荡伸缩立柱和与所述第一止荡伸缩立柱平行设置的第二止荡伸缩立柱,所述第二止荡伸缩立柱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正方形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止荡伸缩立柱与第二止荡伸缩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三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框架最下方的框架杆上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根连接杆,多根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配重机构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翻板机构包括两块翻板、第一铰接伸缩机构和第二铰接伸缩机构,两块所述翻板通过第一铰接伸缩机构活动连接,靠近所述配重机构一侧的翻板通过第二铰接伸缩机构与所述配重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伸缩机构包括铰接设置在两块翻板上的第一铰接块和固定设置在两块翻板上的第四伸缩杆,所述第二铰接伸缩机构包括铰接设置在靠近所述配重机构一侧的翻板和配重机构上的第二铰接块和固定设置在翻板和配重机构上的第五伸缩杆。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A型架、止荡机构、滚筒机构和啮合机构、配重机构、翻板机构和液压机构,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铺设吨位较大的海底电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离合机构、和与其配合的第一外花键以及第二外花键,使得整个滚筒机构能够绕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或与中间连接体结合为一整体,并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滑块和与其配合的凹槽,一方面保证了多边形框架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卡死,同时保证整体受力均匀,最后还起到了相对固定多边形框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止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啮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间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一下的第一阶和第二阶模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一下的第三阶和第四阶模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一下的第五阶和第六阶模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二下的第一阶和第二阶模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二下的第三阶和第四阶模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二下的第五阶和第六阶模态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三下的第一阶和第二阶模态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三下的第三阶和第四阶模态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况三下的第五阶和第六阶模态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三种工况下的应力场分布云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三种工况下的机构变形云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支座;111、立柱;2、A型架;21、第一伸缩杆;22、中间连接体;221、A型架焊接部;222、A型架结合部;223、第一导轨;224、电机散热孔;23、斜柱;231、第一斜柱部;232、第二斜柱部;3、滚筒机构;31、第二导轨部;311、凹槽;32、转轴;4、止荡机构;41、止荡伸缩机构;411、第一止荡伸缩立柱;412、第二止荡伸缩立柱;413、第三伸缩杆;42、止荡框架机构;421、多边形框架;422、连接柱;423、滑块;424、连接杆;5、啮合机构;51、第一外花键;52、第二外花键;53、离合机构;54、第二伸缩杆;6、配重机构;61、线缆导轨;7、翻板机构;71、翻板;72、第一铰接伸缩机构;721、第一铰接块;722、第四伸缩杆;73、第二铰接伸缩机构;731、第二铰接块;732、第五伸缩杆;8、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8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包括固定在工程船的甲板8上的底座1,本实施例中图1和3中的甲板8只是示意图,两个A型架2、设置在两个A型架2之间的滚筒机构3、止荡机构4、啮合机构5、配重机构6、翻板机构7和液压机构;
底座1包括位于A型架2的底端,与两个A型架2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支座11;
A型架2的下端与支座11的下端铰接,A型架2的架体中部铰接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1,第一伸缩杆21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支座11的上端;A型架2的上设置有可供止荡机构4转动的第一导轨223,A型架2的端部与滚筒机构3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
止荡机构4一端固定在A型架2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配重机构上,止荡机构4内设置有供滚筒机构贯穿的空间;
滚筒机构3设置在两个A型架2之间,滚筒机构3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可供止荡机构4移动的第二导轨部31;
啮合机构5设置在A型架2和滚筒机构3之间,啮合机构5用于使滚筒机构3与A型架2分离或者结合,当A型架2转动到任一工作角度时,通过调整滚筒机构3的角度,以便使滚筒机构3能够绕其中心的转轴32转动或与A型架2结合为一整体;
配重机构6的上端与止荡机构4下端固定连接,配重机构6的中部还设置有供电缆通过的线缆导轨61;
翻板机构7的上端与配重机构6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翻板机构7用于辅助电缆的铺设。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A型架、止荡机构、滚筒机构和啮合机构、配重机构、翻板机构和液压机构,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铺设吨位较大的海底电缆。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座11沿平行于滚筒机构3方向投影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结构最稳定,且结构简单,三角形的支座11包括垂直于甲板的立柱111,A型架2的下端与立柱111的下端铰接,第一伸缩杆21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立柱111的上端。本实施例的支座11通过焊接固定在甲板8上,甲板8的背面设置相应强度的加强筋,保证整体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A型架2包括中间连接体22和与中间连接体22固定焊接的斜柱23,中间连接体22上开设有可供止荡机构4的第一止荡伸缩立柱411转动的第一导轨223,斜柱23包括与中间连接体22固定连接的第一斜柱部231和与第一斜柱部231固定连接的第二斜柱部232,本实施例中,第一斜柱部231与第二斜柱部232可一体成型,第一伸缩杆21的上端铰接设置在第一斜柱部231的端部。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21,方便调节第二斜柱部232与立柱111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中,其夹角最大为75°,最小夹角为25°。
本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中间连接体22包括与A型架2固定连接的A型架焊接部221和与啮合机构5相连的呈圆柱状的A型架结合部222,其中A型架焊接部221整体为缺一小半的环状体,其内部设置有驱动转轴32转动的电机,其中部开设有电机散热孔224,便于为电机散热。啮合机构5包括固定焊接在A型架结合部222端部外周面的第一外花键51、以及固定在滚筒机构3端部外周面的第二外花键52,以及离合机构53,离合机构53用于与第一外花键51以及第二外花键52啮合配合,使滚筒机构3能够绕其中心的转轴32转动或与中间连接体22结合为一整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离合机构53、和与其配合的第一外花键51以及第二外花键52,使得整个滚筒机构3能够绕其中心的转轴32转动,当转动到第二外花键52与第一外花键51的外齿重合时,通过操作液压机构使得第二伸缩杆54收缩,使得滚筒机构3与中间连接体22结合为一整体,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离合机构53呈圆环状,第一外花键51以及第二外花键52的尺寸相同,方便离合机构53同时与两个外花键啮合,离合机构5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外花键51以及第二外花键52啮合的内花键,左右两个离合机构53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外花键52与内花键脱离的第二伸缩杆54,该第二伸缩杆54由液压机构提供动力。本实施例离合机构53的外径大于滚筒机构3的外径,以方便布置第二伸缩杆54。本实施例中,两个外花键均由24个外齿构成,对应的内花键也是由24个内齿组成,其工作转动角度为15°的整倍数。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止荡机构4包括止荡伸缩机构41和与止荡伸缩机构41固定焊接的止荡框架机构42,止荡伸缩机构41用于前后移动止荡框架机构42,止荡框架机构42包括前后两个相同大小的多边形框架421和用于一一对应连接两个多边形框架421顶点的四根连接柱422,其中第二导轨部31包括四条沿滚筒机构3长度方向布置的凹槽311,凹槽311的个数与连接柱422的个数相同,多边形框架421每一边的中部沿靠近滚筒机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凹槽311配合的滑块4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滑块和与其配合的凹槽,一方面保证了多边形框架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卡死,同时保证整体受力均匀,最后还起到了相对固定多边形框架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边形框架421为正方形框架,当然也可以采用除正方形框架的其他五边形或六边形框架,止荡伸缩机构41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一导轨223上的第一止荡伸缩立柱411和与第一止荡伸缩立柱411平行设置的第二止荡伸缩立柱412,第二止荡伸缩立柱41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正方形框架的上端,第一止荡伸缩立柱411与第二止荡伸缩立柱412之间设置有第三伸缩杆413。通过操作液压机构,使得第三伸缩杆413带动止荡框架机构42沿着四条凹槽311移动,并带动下方的配重机构6和翻板机构7一起运动,并最终到达指定的工作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边形框架421最下方的框架杆上靠近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根连接杆424,两根连接杆424沿配重机构6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当然也可以采用除两根以外的其他数值,这样设置保证了配重机构6的重量向靠近船体一侧的方向偏移,保证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多根连接杆424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配重机构6的上方。另外配重机构6为圆筒形,这样设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电缆被配重机构6上的凸起所割断,另外配重机构6与埋缆机协同作业,在其与埋缆机协同作业时,配重机构6可视为一定滑轮,将电缆悬挂于其上面,保持电缆与配重机构6之间的作用力垂直于甲板,保证了整体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翻板机构7包括两块翻板71、第一铰接伸缩机构72和第二铰接伸缩机构73,两块所述翻板71通过第一铰接伸缩机构72活动连接,靠近所述配重机构6一侧的翻板71通过第二铰接伸缩机构73与所述配重机构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伸缩机构72包括铰接设置在两块翻板71上的第一铰接块721和固定设置在两块翻板71上的第四伸缩杆722,所述第二铰接伸缩机构73包括铰接设置在靠近所述配重机构6一侧的翻板71和配重机构6上的第二铰接块731和固定设置在翻板71和配重机构6上的第五伸缩杆732。其中第五伸缩杆732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块731的端部重合,其另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杆424的端部重合。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块翻板71、铰接块和伸缩杆组成的连接机构,再通过液压机构操纵第四伸缩杆722和第五伸缩杆732,保证两块翻板71转动到合适的角度,起到辅助支撑电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液压机构用于为第一伸缩杆21、第二伸缩杆54、第三伸缩杆413、第四伸缩杆722和第五伸缩杆732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其模型,再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其处于不同工况下相应数据,在对其两种极端工况及一种随机工况进行力学分析。在力学分析时选择结构钢作为模型材料。结构钢的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密度是7850kg/m3
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在额定负载均为50t,三种工况下的振动模态和变形影响,其中该装置处于最大工作角度70°为工况1,该装置处于中间的随机工作角度54°为工况2,该装置处于最小工作角度25°为工况3,本实施例中工作角度指的是第二斜柱部232与立柱111之间的夹角。
所有工况均到达预设工作位置后先进行固定,配重机构再与埋缆机进行工作配合,因此采用ANSYS-workbench静态结构分析。在分析时,只考虑缆绳受力方向垂直于配重的接触面。默认材料为结构钢,本机构底部阴影部分为船体,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忽略不计,以此简化受力分析。在设计要求时本机构应具有悬挂五十吨线缆进行作业的能力,因此设工作中载荷均为500000N。
通过对工况1的情形进行模态分析,如图8~10所示,此时该装置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为7.3809HZ、9.2711HZ、36.164HZ、42.804HZ、69.434HZ、71.519HZ,机构固有频率随模态阶数增加,可以认为本机构具有一定稳定性,然而工况1为机构处于最大工作角度时的工作状态,此时可能对船身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线缆铺设作业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此极端工况。
通过对工况2的情形进行模态分析,如图11~13所示,该装置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为2.711HZ、6.7743HZ、15.014HZ、33.454HZ、33.494HZ、36.165HZ,此时对比工况1的固有频率略有所下降,且其前六阶模态变形均产生在配重机构、A型架机构及翻板机构上,通过采用AH36或DP钢可以实现翻板机构结构的加强。
通过对工况3的情形进行模态分析,如图14~16所示,该装置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为7.3809HZ、9.2711HZ、36.164HZ、42.804HZ、69.434HZ、71.519HZ,此时对比工况2的固有频率有一定提升,此时最小工作角度相比工况1的极端工况作业对于船体施加横向受力较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图17为不同工作角度下应力场分布云图,可以看出,当工作角度为70°时最大等效应力为381470Pa;当工作角度为25°时最大等效应力为92352Pa;当工作角度为54°时最大等效应力为1213700Pa。随工作角度的变化最大等效应力位置与数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工作角度最大时最大等效应力发生点位于第二伸缩杆54上,当处于随机工作角度与最小工作角度是,最大等效应力发生点均位于A型架中间位置。这是因为随着工作角度的缩小,机构重心随之上移,且机构对船体的横向力也在逐渐缩小,等效应力从啮合机构向A型架机构扩展。
再对三种不同工况进行分析,并将线缆铺设作业作为边界条件施加于配重机构上以期获得工作过程中机构变形特征,其结果如图1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作角度为70°时装置的变形量为0.0003m,工作角度为54°装置的变形量为0.0014m,工作角度为25°时装置的变形量为0.00008m,变形量均满足该装置的使用要求。
通过上述实验分析,该有限元分析软件被用于对该装置进行了带有预应力的模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受到荷载时表现出了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另外进行了瞬态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的变形较小,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没有出现明显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
上所述实用新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也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工程船的甲板(8)上的底座(1),两个A型架(2)、设置在两个A型架(2)之间的滚筒机构(3)、止荡机构(4)、啮合机构(5)、配重机构(6)、翻板机构(7)和液压机构;
所述底座(1)包括位于A型架(2)的底端,与两个所述A型架(2)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支座(11);
所述A型架(2)的下端与所述支座(11)的下端铰接,所述A型架(2)的架体中部铰接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1),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支座(11)的上端;所述A型架(2)的上设置有可供止荡机构(4)转动的第一导轨(223),所述A型架(2)的端部与所述滚筒机构(3)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止荡机构(4)一端固定在A型架(2)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配重机构(6)上,所述止荡机构(4)内设置有供所述滚筒机构贯穿的空间;
所述滚筒机构(3)设置在两个A型架(2)之间,所述滚筒机构(3)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可供所述止荡机构(4)移动的第二导轨部(31);
所述啮合机构(5)设置在A型架(2)和滚筒机构(3)之间,所述啮合机构(5)用于使滚筒机构(3)与A型架(2)分离或者结合;
所述配重机构(6)的上端与所述止荡机构(4)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机构(6)的中部还设置有供电缆通过的线缆导轨(61);
所述翻板机构(7)的上端与配重机构(6)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翻板机构(7)用于辅助电缆的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沿平行于滚筒机构(3)方向投影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支座(11)包括垂直于甲板的立柱(111),所述A型架(2)的下端与所述立柱(111)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立柱(11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型架(2)包括中间连接体(22)和与所述中间连接体(22)固定连接的斜柱(23),所述中间连接体(22)上开设有可供止荡机构(4)转动的第一导轨(223),所述斜柱(23)包括与所述中间连接体(22)固定连接的第一斜柱部(231)和与所述第一斜柱部(231)固定连接的第二斜柱部(232),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柱部(231)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体(22)包括与所述A型架(2)固定连接的A型架焊接部(221)和与所述啮合机构(5)相连的呈圆柱状的A型架结合部(222),所述啮合机构(5)包括固定焊接在所述A型架结合部(222)端部外周面的第一外花键(51)、以及固定在所述滚筒机构(3)端部外周面的第二外花键(52),以及离合机构(53),所述离合机构(53)用于与第一外花键(51)以及第二外花键(52)啮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53)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外花键(51)以及第二外花键(52)的尺寸相同,所述离合机构(5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花键(51)以及第二外花键(52)啮合的内花键,左右两个所述离合机构(53)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外花键(52)与内花键脱离的第二伸缩杆(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荡机构(4)包括止荡伸缩机构(41)和与所述止荡伸缩机构(41)固定连接的止荡框架机构(42),所述止荡伸缩机构(41)用于前后移动所述止荡框架机构(42),所述止荡框架机构(42)包括前后两个相同大小的多边形框架(421)和用于一一对应连接两个多边形框架(421)顶点的多根连接柱(422),所述第二导轨部(31)包括多条沿滚筒机构(3)长度方向布置的凹槽(311),所述多边形框架(421)每一边的中部沿靠近滚筒机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凹槽(311)配合的滑块(4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框架(421)为正方形框架,所述止荡伸缩机构(41)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223)上的第一止荡伸缩立柱(411)和与所述第一止荡伸缩立柱(411)平行设置的第二止荡伸缩立柱(412),所述第二止荡伸缩立柱(41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正方形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止荡伸缩立柱(411)与第二止荡伸缩立柱(412)之间设置有第三伸缩杆(4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框架(421)最下方的框架杆上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根连接杆(424),多根所述连接杆(424)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配重机构(6)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机构(7)包括两块翻板(71)、第一铰接伸缩机构(72)和第二铰接伸缩机构(73),两块所述翻板(71)通过第一铰接伸缩机构(72)活动连接,靠近所述配重机构(6)一侧的翻板(71)通过第二铰接伸缩机构(73)与所述配重机构(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伸缩机构(72)包括铰接设置在两块翻板(71)上的第一铰接块(721)和固定设置在两块翻板(71)上的第四伸缩杆(722),所述第二铰接伸缩机构(73)包括铰接设置在靠近所述配重机构(6)一侧的翻板(71)和配重机构(6)上的第二铰接块(731)和固定设置在翻板(71)和配重机构(6)上的第五伸缩杆(732)。
CN202322072642.X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Active CN220421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2642.XU CN22042129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2642.XU CN22042129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1296U true CN220421296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0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2642.XU Active CN22042129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1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1768A (zh) 一种桁架塔及含其的跨越施工防护设备
CN220421296U (zh)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
CN103626048A (zh) 一种自装配辅助装置及起重机
WO2020026842A1 (ja) クレーン
WO2013170567A1 (zh) 起重机超起装置及伸缩臂起重机
CN208220687U (zh) 低净空多节式钻杆拼接对中机构
CN202296907U (zh)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CN117013450A (zh) 一种用于铺设海底电缆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678062A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旋挖钻机
JP4129815B2 (ja) 柱材建起し装置、並びに建起し装置
CN203428804U (zh) 一种超起装置及超起支腿
CN113896101B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工具快速提升装置
CN201801315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变位装置
CN103407906A (zh) 一种超起装置及超起支腿
CN202147111U (zh) 一种翻转起重机伸缩臂的链式翻转机
CN209493242U (zh) 一种双臂平行起重机
JP6863575B2 (ja) 異形ブロックの反転装置及び異形ブロックの据え付け方法
CN211728868U (zh) 电力施工装置
JPS61275587A (ja) 風車鉄塔
CN207632130U (zh) 一种通用码垛机器人
CN206814358U (zh) 起升装置及运输车辆
CN106966343B (zh) 用于船舶建造的举高作业机构以及多联举高作业机构
CN111704049A (zh) 起重臂及起重机
CN111115449A (zh) 一种箱体吊装平衡调节机构
CN214392954U (zh) 一种焊接伸缩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