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6603U -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6603U
CN220416603U CN202322116438.3U CN202322116438U CN220416603U CN 220416603 U CN220416603 U CN 220416603U CN 202322116438 U CN202322116438 U CN 202322116438U CN 220416603 U CN220416603 U CN 220416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avity
fixing
ring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64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晓东
钟剑明
林阳贵
蒋启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elebr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elebr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elebr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elebr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64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6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6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6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管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包括减震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缸体、滑移块、减震杆体以及弹簧,缸体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楼板,且缸体与第一连接件球铰配合,缸体内开设有空腔,滑移块设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滑移配合,减震杆体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于滑移块,减震杆体的另一端穿设于缸体并与缸体滑移配合;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风管固定,第一固定组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设置于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且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球铰配合,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滑移块和缸体。本申请具有保证支撑结构对风管进行有效地支撑,从而确保风管的正常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管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风管是一种用于将气体输送自一个地点输送至另一个地点,并满足不同场合需要的流量、速度以及压力要求的管道。通常而言,为减少风管妨碍室内外人员活动的情况的发生,风管一般吊设于高处。在现有相关技术中,风管一般通过支撑结构固定设置于楼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风管内气体流速过快、风管分流节点设置不合理以及风管用材较薄,风管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持续发生震动,风管持续震动会对支撑结构造成损伤,使支撑结构无法对风管进行有效地支撑,影响风管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支撑结构对风管进行有效地支撑,从而确保风管的正常使用,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管支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包括减震支撑机构和固定支撑机构,所述减震支撑机构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减震支撑机构沿风管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减震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缸体、滑移块、减震杆体以及弹簧,所述缸体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楼板,且所述缸体与第一连接件球铰配合,所述缸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滑移块设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滑移配合,所述减震杆体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于滑移块,所述减震杆体的另一端穿设于缸体并与缸体滑移配合;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风管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组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设置于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且所述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球铰配合,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滑移块和缸体,所述弹簧沿减震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固定支撑机构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固定支撑机构沿风管延伸方向设置,且若干所述固定支撑机构与各减震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支撑机构用于增加第一固定组件的稳定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且风管发生震动时,滑移块沿空腔滑移并使弹簧发生变形,从而吸收风管震动的冲击力,减少了风管持续震动对支撑结构造成损伤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支撑结构能够对风管进行有效地支撑。同时,缸体与第一连接件球铰配合,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球铰配合于第二连接件,有利于弹簧根据风管震动的情况调整自身角度,以便于更充分地吸收风管震动的冲击力。另外,缸体与第一连接件球铰配合,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球铰配合于第二连接件,还有利于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调整风管的角度,方便风管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以及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均抵紧风管的外周面,所述第一连接块用于使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均安装于第二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风管的直径的不同,调整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使第一固定组件将不同直径的风管固定,增加第一固定组件的适用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固定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协同第一固定组件将风管固定,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固定环、第四固定环以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固定环和第四固定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所述第三固定环和第四固定环均抵紧风管的外周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固定安装于楼板,若干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楼板、支撑杆、第二连接块、第三固定环、第四固定环以及风管依次固定连接,从而使风管固定安装于楼板,有利于保证风管的稳定性,减少风管在外力作用下大幅度晃动的情况的发生。即风管不仅存在与楼板固定连接的一部分还存在与楼板球铰配合的一部分,固定连接与球铰配合两种连接方式相互配合,有利于在保证风管支承结构对风管震动的冲击力的吸收效果的前提下,保证风管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油液,所述滑移块抵紧空腔的内壁并将空腔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增加了滑移块沿空腔滑移运动的阻尼,有利于进一步减少风管震动对风管支承结构造成损伤的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缸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穿设于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嵌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均抵紧减震杆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圈增加了第二腔室的密封性,有利于减少第二腔室的油液自通孔泄漏的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减震杆体包括杆体本体和连接螺杆,所述杆体本体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于滑移块,所述杆体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杆的其中一端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连接螺杆的另一端球铰于第二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风管的实际安装情况,转动连接螺杆调整减震杆体的长度,方便在安装风管时调整风管的高度,降低风管的安装难度。
可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分别设置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弹簧有利于更进一步增加滑移块沿空腔滑移运动的阻尼,从而有利于更进一步减少风管震动对风管支承结构造成损伤的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胶垫,所述第一胶垫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环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胶垫,所述第二胶垫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所述第一胶垫和第二胶垫均抵紧风管的外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第一胶垫和第二胶垫分别有利于增加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与风管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确保第一固定组件对风管的固定效果。同时,第一胶垫和第二胶垫还有利于减少风管震动撞击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情况的发生,从而有利于增加风管和风管支承结构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且风管发生震动时,滑移块沿空腔滑移并使弹簧发生变形,从而吸收风管震动的冲击力,减少了风管持续震动对支撑结构造成损伤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支撑结构能够对风管进行有效地支撑。同时,缸体与第一连接件球铰配合,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球铰配合于第二连接件,有利于弹簧根据风管震动的情况调整自身角度,以便于更充分地吸收风管震动的冲击力。另外,缸体与第一连接件球铰配合,减震杆体的远离滑移块的一端球铰配合于第二连接件,还有利于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调整风管的角度,方便风管的安装。
2.根据风管的直径的不同,调整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使第一固定组件将不同直径的风管固定,增加第一固定组件的适用性。
3.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楼板、支撑杆、第二连接块、第三固定环、第四固定环以及风管依次固定连接,从而使风管固定安装于楼板,有利于保证风管的稳定性,减少风管在外力作用下大幅度晃动的情况的发生。即风管不仅存在与楼板固定连接的一部分还存在与楼板球铰配合的一部分,固定连接与球铰配合两种连接方式相互配合,有利于在保证风管支承结构对风管震动的冲击力的吸收效果的前提下,保证风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减震支撑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减震支撑机构;11、第一固定环;111、第一固定部;112、第一胶垫;12、第二固定环;121、第二固定部;122、第二胶垫;13、第一连接块;131、第一抵接胶垫;132、第二抵接胶垫;14、缸体;141、第一腔室;142、第二腔室;143、连通管道;144、通孔;145、密封胶圈;15、连接杆体;16、滑移块;161、滑块本体;162、抵接胶圈;17、减震杆体;171、杆体本体;172、连接螺杆;18、弹簧;2、固定支撑机构;21、第三固定环;22、第四固定环;23、第二连接块;24、支撑杆;241、条形安装孔;3、风管;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参照图1,风管支承结构包括减震支撑机构1和固定支撑机构2。
参照图2,减震支撑机构1设置有若干,若干减震支撑机构1沿风管3的延伸方向设置。减震支撑机构1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减震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11、第二固定环12以及第一连接块13。第一固定环11包括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一胶垫112,第一固定部111呈半圆形设置,第一胶垫112粘接配合于第一固定部111的一侧,且第一胶垫112靠近第一固定环11的轴线设置。第二固定环12包括第二固定部121和第二胶垫122,第二固定部121呈半圆形设置,第一固定部111与第二固定部121呈圆形组合。第二胶垫122粘接配合于第二固定部121的一侧,且第二胶垫122靠近第二固定环12的轴线设置。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3时,第一胶垫112和第二胶垫122均抵紧风管3的外周面,以便于增加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12与风管3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12对风管3的固定效果。
继续参照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1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块13分别分位于第一固定部111的两端。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2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部111、第一连接块13以及第二固定部121的螺栓相连接,以便于通过调整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21之间的距离,确保第一胶垫112和第二胶垫122均抵紧风管3的外周面。同时,通过两根螺栓使第一固定部111、第一连接块13以及第二固定部121相连接,有利于增加第一连接块13与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21之间的连接处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减少第一连接块13在风管3震动时,发生转动和错位,从而减少第一连接块13、第一固定部111以及第二固定部121的磨损;
第一连接块13的靠近第一固定部111的一侧粘接配合有第一抵接胶垫131,第一抵接胶垫131抵紧第一固定部111;第一连接块13的靠近第二固定部121的一侧粘接配合有第二抵接胶垫132,第二抵接胶垫132抵紧第二固定部121。第一抵接胶垫131和第二抵接胶垫132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第一固定部111与第二固定部121之间的空隙,确保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21之间的连接处的稳定性。同时,第一抵接胶垫131和第二抵接胶垫132的设置还有利于吸收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21震动的冲击力,从而减少风管3震动对第一连接块13的影响。
继续参照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减震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减震组件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块13对应设置。减震组件包括缸体14、连接杆体15、滑移块16、减震杆体17以及弹簧18。缸体14呈长方体状,缸体14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杆体15的其中一端固定安装于缸体14的顶端,连接杆体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4安装于楼板。连接杆体15与第一连接件4球铰配合,第一连接件4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于楼板。
继续参照图2,缸体1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油液,滑移块16设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沿竖直方向滑移配合。滑移块16包括滑块本体161和抵接胶圈162,滑块本体161呈长方体状,抵接胶圈162嵌设于滑块本体161的外周面并与滑块本体161同轴线设置。抵接胶圈162抵紧空腔的内壁,滑块本体161与抵接胶圈162将空腔划分为第一腔室141和第二腔室142,第一腔室141位于滑块本体161的顶部,第二腔室142位于滑块本体161的底部,第一腔室141和第二腔室142通过连通管道143相连通;
连通管道143的两个端口分别靠近第一腔室141的顶部和第二腔室142的底部设置,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油液吸收震动的冲击力。同时,连通管道143开设于缸体14的内部,以便于保证缸体14外表面的平整度,从而减少连通管道143被外力损伤的情况的发生。
继续参照图2,弹簧18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18分别设置于第一腔室141内和第二腔室142内。设置于第一腔室141内的弹簧18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缸体14和滑块本体161的顶部,设置于第二腔室142内的弹簧18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缸体14和滑块本体161的底部,以便于充分吸收震动的冲击力。
继续参照图2,缸体14的底端开设有通孔144,通孔144与第二腔室142相连通,通孔144的内壁嵌设有密封胶圈14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胶圈14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密封胶圈145沿缸体14的长度方向分布。减震杆体17包括杆体本体171和连接螺杆172,杆体本体171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滑块本体161的底部,杆体本体171的底端穿设于通孔144并与缸体14滑移配合。杆体本体171的底端开设有内螺纹孔,连接螺杆172的其中一端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螺杆17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5安装于第一连接块13。连接螺杆172与第二连接件5球铰配合,第二连接件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块13。
参照图1,固定支撑机构2设置有若干,若干固定支撑机构2沿风管3的延伸方向分布,若干固定支撑机构2与各减震支撑机构1间隔设置,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相邻固定支撑机构2之间设置有两个减震支撑机构1;
固定支撑机构2包括第二固定组件和支撑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固定环21、第四固定环22以及第二连接块2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固定环21、第四固定环22以及第二连接块23的结构、数量以及配合关系均相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1,支撑组件包括两根支撑杆24,两根支撑杆24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块23对应设置。支撑杆24的其中一端贯穿开设有条形安装孔241,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条形安装孔241的数量设置为两道,两道条形安装孔241均沿支撑杆24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杆24通过两个分别穿设于各条形安装孔241的螺栓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块23,以便于调整支撑杆24与第二连接块23的连接位置,支撑杆24的另一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于楼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风管支承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风管3震动使第一胶垫112、第一固定部111、第一连接块13、第二胶垫122、第二固定部121以及第二连接块23震动,即风管3使第一固定组件震动。第一固定组件震动使第二连接件5震动,第二连接件5震动使滑块本体161和抵接胶圈162沿空腔滑移运动。滑块本体161和抵接胶圈162运动使两个弹簧18发生变形,使第一腔室141和第二腔室142内的油液相互流动,进而吸收风管3震动的冲击力,从而减少风管3持续震动对支撑结构造成损伤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支撑结构对风管3进行有效地支撑,从而确保了风管3的正常使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支撑机构(1)和固定支撑机构(2),所述减震支撑机构(1)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减震支撑机构(1)沿风管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减震支撑机构(1)包括减震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缸体(14)、滑移块(16)、减震杆体(17)以及弹簧(18),所述缸体(14)通过第一连接件(4)安装于楼板,且所述缸体(14)与第一连接件(4)球铰配合,所述缸体(14)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滑移块(16)设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滑移配合,所述减震杆体(17)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于滑移块(16),所述减震杆体(17)的另一端穿设于缸体(14)并与缸体(14)滑移配合;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风管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组件通过第二连接件(5)设置于减震杆体(17)的远离滑移块(16)的一端,且所述减震杆体(17)的远离滑移块(1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5)球铰配合,所述弹簧(18)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滑移块(16)和缸体(14),所述弹簧(18)沿减震杆体(17)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固定支撑机构(2)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固定支撑机构(2)沿风管延伸方向设置,且若干所述固定支撑机构(2)与各减震支撑机构(1)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支撑机构(2)用于增加第一固定组件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11)、第二固定环(12)以及第一连接块(13),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所述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12)均抵紧风管的外周面,所述第一连接块(13)用于使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12)均安装于第二连接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机构(2)包括第二固定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协同第一固定组件将风管固定,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固定环(21)、第四固定环(22)以及第二连接块(23),所述第三固定环(21)和第四固定环(22)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块(23),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所述第三固定环(21)和第四固定环(22)均抵紧风管的外周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支撑杆(24),若干所述支撑杆(24)的其中一端固定安装于楼板,若干所述支撑杆(24)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油液,所述滑移块(16)抵紧空腔的内壁并将空腔划分为第一腔室(141)和第二腔室(142),所述第一腔室(141)与第二腔室(14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4)开设有通孔(144),所述通孔(144)与第二腔室(142)相连通,所述减震杆体(17)的远离滑移块(16)的一端穿设于通孔(144),所述通孔(144)的内壁嵌设有密封胶圈(145),所述密封胶圈(145)均抵紧减震杆体(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体(17)包括杆体本体(171)和连接螺杆(172),所述杆体本体(171)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于滑移块(16),所述杆体本体(171)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杆(172)的其中一端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连接螺杆(172)的另一端球铰于第二连接件(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8)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18)分别设置于第一腔室(141)和第二腔室(14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管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1)包括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一胶垫(112),所述第一胶垫(112)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11),所述第二固定环(12)包括第二固定部(121)和第二胶垫(122),所述第二胶垫(122)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11),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有风管时,所述第一胶垫(112)和第二胶垫(122)均抵紧风管的外周面。
CN202322116438.3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Active CN220416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6438.3U CN220416603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6438.3U CN220416603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6603U true CN220416603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6438.3U Active CN220416603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6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75959A1 (zh) 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
CN220416603U (zh) 一种风管支承结构
CN209340654U (zh) 一种用于安装水管的支吊架
CN205136831U (zh) 一种自动调节式管道专用减震装置
CN102330767B (zh) 基于气缸调节的气-固阻尼耦合作用的空气弹簧隔振器
JP6991422B2 (ja) 構造物用制振装置
CN209856521U (zh) 悬吊设备抗震支架
CN107949193B (zh) 具有减震结构的安装外壳及全贴合液晶显示仪表
US5348266A (en) Reduced horizontal stiffness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CN114776894A (zh) 一种消防管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KR101362930B1 (ko) 음강성 방진 시스템
JP4547074B2 (ja) 免震配管接続構造
CN213513101U (zh) 一种具有防震结构的视频传输装置
CN22018605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管道安装减震座
CN221113436U (zh) 压缩机安装系统
CN219866886U (zh) 一种用于立式管道底部的减震支撑装置
CN219869269U (zh) 一种锅炉过热器管系防磨结构
CN218972948U (zh) 一种空调用玻璃钢储液罐
CN219325704U (zh) 一种汽车底盘用前减震器
CN21245593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防护装置
CN218118998U (zh) 一种用于减少压缩机进口蒸汽管线应力的万向法兰
CN212479989U (zh) 一种分体式前减震器
CN210318295U (zh) 一种用于阀门安装的减振支架
CN220228117U (zh) 管道安装结构
CN114321270B (zh) 用于惯组的可变参数橡胶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