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5823U - 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5823U
CN220415823U CN202321912876.4U CN202321912876U CN220415823U CN 220415823 U CN220415823 U CN 220415823U CN 202321912876 U CN202321912876 U CN 202321912876U CN 220415823 U CN220415823 U CN 220415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fan
housing
centrifugal fan
noise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28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演强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28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5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5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5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风机组件包括:抽吸风机,所述抽吸风机包括离心风扇,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出风罩壳,出风罩壳套设在所述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且所述出风罩壳的内壁与所述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之间构成第一内腔,所述出风罩壳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出风嘴,所述出风嘴设在所述出风罩壳背离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所述出风嘴上设置有第三出风口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嘴和/或所述第一内腔设有降噪件。通过在出风罩壳与离心风扇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内腔设降噪件,以及在出风嘴的第三出风口处设降噪件,多重降噪设计,可以更好地降低离心风扇带来的噪音影响,有效提高风机组件的降噪能力。

Description

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站需要将洗地机污水箱中的污水抽出,因此,基站需要设置抽吸风机,而抽吸风机工作时,由于离心风扇转速较高,气体流动速度较快,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影响用户的生活和体验。
相关技术中,在抽吸风机外部包裹减震部件,以降低噪音。然而,由于风机转动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风机热量无法有效散出,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减震部件的安装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机组件,在出风罩壳和离心风扇之间的腔室以及在出风嘴处设降噪件,多重降噪的设计,可以更好地降低离心风扇所带来的噪音影响,有效提高风机组件的降噪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清洁基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清洁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包括:抽吸风机,所述抽吸风机包括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出风罩壳,所述出风罩壳套设在所述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且所述出风罩壳的内壁与所述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之间构成第一内腔,所述出风罩壳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出风嘴,所述出风嘴设在所述出风罩壳背离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所述出风嘴上设置有第三出风口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嘴和/或所述第一内腔设有降噪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通过在出风罩壳与离心风扇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内腔设置降噪件,以及,还可以在出风嘴的第三出风口处设置降噪件,多重降噪的设计,可以更好地降低离心风扇所带来的噪音影响,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风机组件的降噪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内腔设置有第一降噪件,所述第一降噪件环设在所述离心风扇和所述出风罩壳之间,且所述第一降噪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嘴设置有第二降噪件,所述第二降噪件填充于所述第三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二降噪件具有孔隙以形成出风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抽吸风机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离心风扇背离所述出风罩壳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驱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机的周向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内腔设置有第三降噪件,所述第三降噪件环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抽吸风机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背离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散热风扇驱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散热风扇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清洁基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四出风口;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四出风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以及,所述的清洁基站。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嘴未装有第二降噪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嘴安装有第二降噪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一;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二;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基站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基站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安装于清洁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S、清洁基站;
100、风机组件;
1、抽吸风机;11、离心风扇;111、第一出风口;12、驱动电机;13、第一壳体;131、第一散热孔;14、第二壳体;141、第二散热孔;15、散热风扇;
2、出风罩壳;21、第二出风口;
3、出风嘴;31、第三出风口;
4、第一降噪件;5、第二降噪件;6、连接管;
200、底座;210、第四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及清洁基站。
如图1-图8所示,风机组件100包括:抽吸风机1、出风罩壳2和出风嘴3,
其中,抽吸风机1包括离心风扇11,离心风扇11的周向外侧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111。如此,利用离心风扇11可将气体引导至抽吸风机1内,并将抽取的气体从第一出风口111排出。
并且,出风罩壳2套设在离心风扇11的周向外侧,并且出风罩壳2的内壁与离心风扇11的周向外侧之间构成第一内腔,出风罩壳2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1。如此,在离心风扇11的周向外侧套设有出风罩壳2,使得抽取的气体从第一出风口111进入第一内腔,并从出风罩壳2的第二出风口21排出。其中,出风罩壳2在与其风向相同的尾部侧边设置该第二出风口21。
另外,出风嘴3设在出风罩壳2背离离心风扇11的一端,出风嘴3上设置有第三出风口31,并且与第二出风口21连通,出风嘴3和/或第一内腔设有降噪件。如此,在出风罩壳2背离离心风扇11的一端安装有出风嘴3,出风嘴3继续引导气体经由第二出风口21并从第三出风口31排出。
抽吸风机1工作时,由于离心风扇11转速较高,气体流动速度较快,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所以,可以在出风罩壳2与离心风扇11之间形成的第一内腔设置降噪件,以降低离心风扇11所带来的噪音影响。而且,还可以在出风嘴3的第三出风口31设置降噪件,以进一步降低离心风扇11所带来的噪音影响,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风机组件100的降噪能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设计是在抽吸风机1外侧安装有罩壳,以将抽取的气体从通过罩壳的出风口排出,而本实用新型中,在出风罩壳2的一端还安装有出风嘴3,以使出风嘴3继续引导气体的排出,并且在出风罩壳2与离心风扇11之间设有降噪件,以及在出风嘴3的第三出风口31处设有降噪件,多重降噪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抽吸风机1的噪音影响。
由此,通过在出风罩壳2与离心风扇11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内腔设置降噪件,以及,还可以在出风嘴3的第三出风口31处设置降噪件,多重降噪的设计,可以更好地降低离心风扇11所带来的噪音影响,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风机组件100的降噪能力。
如图5所示,第一内腔设置有第一降噪件4,第一降噪件4环设在离心风扇11和出风罩壳2之间,且第一降噪件4与多个第一出风口111间隔设置。如此,在离心风扇11和出风罩壳2之间设置环状结构的第一降噪件4,可以适当降低离心风扇11转动而产生的震动。并且,由于多个第一出风口111环设在离心风扇11的周向外侧,第一降噪件4与多个第一出风口111间隔设置,这样,既可以保证抽取的气体经由离心风扇11顺利从第一出风口111排至第一内腔,不会受第一降噪件4的阻碍,还可以使抽取的气体经过第一内腔内的第一降噪件4,实现降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降噪件4可以为减震垫,安装方便且经济适用。
此外,为了使气体在第一内腔内流动时对不同的声波进行降噪,可将出风罩壳2设计为不规则的形状结构,如图5所示,出风罩壳2并非围绕离心风扇11设为环状的罩壳结构,而是在其径向方向一侧设有凸出的风道结构,相应地,出风嘴3在其一侧设有与其同样凸出的风道结构,出风罩壳2的风道结构与出风嘴3的风道结构之间连通,这样,抽取的气体从第一出风口111进入第一内腔及出风罩壳2内后,经过第一内腔及第一降噪件4的接触碰撞、以及与出风罩壳2的内壁碰撞,能够进行最大限度降低抽吸风机1噪音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出风嘴3设置有第二降噪件5,第二降噪件5填充于第三出风口31处且第二降噪件5具有孔隙以形成出风通道。如此,当第二降噪件5填充在出风嘴3的第三出风口31处时,空气气流都会经由第二降噪件5上的孔隙通过,以此能够从阻性消音方面进行进一步降噪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降噪件5可以为降噪海绵,呈现出许多细小的孔隙。基于此,当降噪海绵填充于第三出风口31处时,能够吸收空气气流中一部分能量噪音,达到最大限度降低风机噪音的目的。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降噪件5可以为吸音棉,是一种由单种或多种不同纤维经多种工艺加工而成的卷状/片状材料,可以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溶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状细纤维,细纤维和细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以呈现出细小孔隙,同样能够从阻性消音方面进行进一步降噪的目的。
如图6-图8所示,抽吸风机1还包括: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设置在离心风扇11背离出风罩壳2的一端,驱动电机12与离心风扇11驱动连接。如此,驱动电机12驱动离心风扇11进行转动,以实现对外界气体的抽取。
其中,驱动电机12的周向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驱动电机12适于设置在第一壳体13内,第二壳体14设置在第一壳体13的周向外侧,并且与第一壳体13之间形成第二内腔。具体而言,驱动电机12适于安装在第一壳体13内,第二壳体14安装在第一壳体13的外侧,并与第一壳体13之间形成第二内腔,这样,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之间形成双层壳体结构,这样,可以避免驱动电机12的热量影响到附近的其它组件。
并且,第二内腔设置有第三降噪件,第三降噪件环设在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之间。如此,在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内腔内设有第三降噪件,使得空气气流先后经由第一壳体13内壁、第二内腔及第二壳体14内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三降噪件实现降噪目的,通过双层壳体结构的设计方式达到针对抽吸风机1的深度降噪的效果。
而且,第一壳体13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孔131;和/或,第二壳体14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141。如此设置,为避免驱动电机12的热量影响到附近的其它组件,在第一壳体13上设置第一散热孔131,或者,在第二壳体14上设置第二散热孔141,以实现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抽吸风机1还包括:散热风扇15,散热风扇15设置在驱动电机12背离离心风扇11的一端,驱动电机12与散热风扇15驱动连接,且驱动电机12和散热风扇15适于设置在第一壳体13内。
如此设置,为进一步提高对驱动电机12的散热效果,在驱动电机12背离离心风扇11的一端安装散热风扇15,由驱动电机12带动离心风扇11和散热风扇15进行旋转,以使散热风扇15最大限度地对驱动电机12进行散热,保证驱动电机12的长久使用以及避免对周围部件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清洁基站S,包括:底座200,底座200上设置有第四出风口210;风机组件100,风机组件100设置在底座200上,第三出风口31与第四出风口210连通。
结合图9-图11所示,清洁基站S的底座200上安装有风机组件100,并使第三出风口31与第四出风口210连通,这样,风机组件100抽取的气体经由第三出风口31后最终从第四出风口210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以及,清洁基站S。
具体而言,清洁设备可以为洗地机,底座200用于洗地机放置在清洁基站S时,对洗地机的地刷进行收容,并且底座200可以对洗地机地刷进行烘干和蒸汽消毒等。
而且,清洁基站S还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功能模块,例如显示模块、控制模块、蒸汽模块、烘干模块等,主体上还设置有清水箱和污水箱。同时清洁基站S内还设置有对洗地机进行抽污的抽污模块。当洗地机对接到清洁基站S后,利用抽污模块,洗地机污水箱内的脏污液体可以被抽到清洁基站S的污水箱内,或者直接抽到清洁基站S的排污通道内,排污通道连接家庭下水道。
其中,抽污模块包含有风机组件100,抽吸风机1的进风口即为污水箱的连接管6,连接管6向上延伸至连接清洁基站S的污水箱。抽吸风机1工作时,通过连接管6将污水箱抽成负压,抽出的气体最终从第四出风口210处排出,实现抽吸工作。
因此,通过在出风罩壳2与离心风扇11之间形成的第一内腔设置降噪件,以降低离心风扇11所带来的噪音影响。而且,还在出风嘴3的第三出风口31设置降噪件,以进一步降低离心风扇11所带来的噪音影响,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风机组件100的降噪能力。另外,在驱动电机12的外周设置由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所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并在第二内腔设有第三降噪件,以达到针对抽吸风机1的深度降噪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设计仅仅是在抽吸风机1外侧安装有罩壳,以将抽取的气体从通过罩壳的出风口排出,而本实用新型中,在出风罩壳2的一端还安装有出风嘴3,以使出风嘴3继续引导气体的排出,并且在出风罩壳2与离心风扇11之间设有第一降噪件4,以及在出风嘴3的第三出风口31处设有第二降噪件5,以及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第三降噪件,多重降噪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抽吸风机1的噪音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吸风机,所述抽吸风机包括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
出风罩壳,所述出风罩壳套设在所述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且所述出风罩壳的内壁与所述离心风扇的周向外侧之间构成第一内腔,所述出风罩壳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出风嘴,所述出风嘴设在所述出风罩壳背离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所述出风嘴上设置有第三出风口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嘴和/或所述第一内腔设有降噪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设置有第一降噪件,所述第一降噪件环设在所述离心风扇和所述出风罩壳之间,且所述第一降噪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嘴设置有第二降噪件,所述第二降噪件填充于所述第三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二降噪件具有孔隙以形成出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风机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离心风扇背离所述出风罩壳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周向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设置有第三降噪件,所述第三降噪件环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风机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背离所述离心风扇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散热风扇驱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散热风扇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9.一种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四出风口;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四出风口连通。
10.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设备;
以及,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清洁基站。
CN202321912876.4U 2023-07-19 2023-07-19 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Active CN220415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2876.4U CN220415823U (zh) 2023-07-19 2023-07-19 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2876.4U CN220415823U (zh) 2023-07-19 2023-07-19 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5823U true CN220415823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9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2876.4U Active CN220415823U (zh) 2023-07-19 2023-07-19 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5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1269B1 (ko) 공기조화기
JP5442166B2 (ja) 細隙ノズル組立体により空気を吹き込むための装置
KR101750877B1 (ko) 송풍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EP3163178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0373801U (zh)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8492016U (zh) 循环模组、烘干装置和洗烘一体机
CN220415823U (zh) 风机组件、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0463265U (zh)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0373800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GB2352509A (en) Air duct component
CN107366968B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15838847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风机模块及清洁机
CN209944551U (zh)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0050884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107314449B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21005275U (zh) 水洗空气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11947230A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463257U (zh)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4038681U (zh) 水洗空气装置及空调柜机
CN21453653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20369964U (zh) 一种洗碗机的送风装置及洗碗机
CN210601941U (zh) 离心风机、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476100U (zh) 后向离心风轮、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9036991U (zh) 加湿净化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24695A (zh)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